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ching between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 among 4 individual strokes in a 4-stroke engine by non-circular gear mechanism
1
作者 ZHAO Yuan-ping HE Chang-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112-2126,共15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ine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inherent mismatching betwee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and the thermodynamic process in internal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ine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inherent mismatching betwee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and the thermodynamic process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s identified,which is believed to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s of energy efficiency for conventional engines available in the current market.An approach for engin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through optimal matching between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OMBMT)is proposed.An ideal matching model is defined and the conflicts due to the constraints among the mapping strokes in a 4-stroke engine are analyzed.A novel mechanical model is built for approaching optimal matching among all 4 individual strokes in a 4-stroke spark-ignition engine,which is composed of non-circular gears(NCG)and integrated with conventional slider crank engine mechanism.By means of digital mechanical mode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matching gains among all 4 strokes are defined and calculated for quantifying the NCG engin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by comparing with a baseline engine.The potentials with the OMBMT implemented and the enhancements made by NCG mechanism for engines in terms of overall engine efficiency are reported.Based on the results achieved,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feasibility studies and the experimental validation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engine matching concept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NCG mechanism engine model proposed,and the engine performance and NCG design parameters should be further optim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 engine matching optimization optimal matching between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OMBMT) matching gain engin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non-circular gears(NCG) NCG 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取直栽式空间轨迹宽窄行分插机构运动分析与设计
2
作者 周斌 黄江军 +4 位作者 薛晓迪 顾伟 冯涛 孙良 俞高红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476,共12页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轨迹宽窄行分插机构在推秧栽插秧苗时存在秧苗侧向倾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平面轨迹演变而来的空间轨迹分插机构。【方法】首先,结合水稻秧苗种植要求确定栽植臂秧爪尖点运动轨迹上的若干关键位姿点,构建...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轨迹宽窄行分插机构在推秧栽插秧苗时存在秧苗侧向倾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平面轨迹演变而来的空间轨迹分插机构。【方法】首先,结合水稻秧苗种植要求确定栽植臂秧爪尖点运动轨迹上的若干关键位姿点,构建行星轮系分插机构简化机构(平面2R机构)的运动参数求解模型,并以求解的2R机构整周期角位移对分插机构非圆齿轮进行传动比分配;而后,引入一种共轭凸轮驱动栽植臂侧向运动、分体拨叉实现推秧的摆臂式推秧装置,结合秧爪取秧时刻的姿态角确定栽植臂摆动轴与秧爪的平面夹角;并以平面轨迹段直取秧、侧向摆转定植立苗为要求,设计共轭凸轮廓线和结构参数,实现分插机构取秧过程零偏移量,推秧结束竖直立苗的宽窄行机插。最后,对分插机构进行实物样机试验。【结果】样机的实际轨迹及姿态与理论设计基本一致:取秧角β1=0.75°,xoy平面推秧角β2=55.25°,yoz平面内推秧角β3=34.42°,推秧侧向总偏移量ΔS=39.26mm,轨迹高度h1=318.86mm,环扣高度h2=179.83mm,穴口宽度d1=19.97mm,满足宽窄行种植的农艺要求,验证了直取直栽式宽窄行分插机构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窄行分插机构 取秧侧向零偏移 共轭凸轮 行星轮系 侧向直栽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混合多位姿综合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磊 方子辰 +3 位作者 王振涛 孙良 俞高红 崔荣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1-2220,共10页
为使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能够实现精准取放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方法。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视为平面2R开链机构与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以理想运动轨迹上关键位姿(精确与近似)数据为约束,基于杆长不变条件建立平面2R开链... 为使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能够实现精准取放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方法。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视为平面2R开链机构与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以理想运动轨迹上关键位姿(精确与近似)数据为约束,基于杆长不变条件建立平面2R开链机构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模型,并利用同伦算法求解获得最优结构参数;给出了非圆齿轮传动比计算与分配方法,实现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的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将此运动综合方法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取苗机构的设计可满足蔬菜穴盘苗精准取放移栽要求,通过虚拟仿真分析、物理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混合多位姿 运动综合 取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辛亮 王明成 +3 位作者 张浩 孙国玉 王航 庄智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0,共8页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型,结合优化目标,基于Matlab GUI平台开发了数字可视化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获得1组满足移栽要求的机构参数。根据优化参数对机构开展结构设计与三维建模,通过ADAMS软件完成了虚拟样机仿真验证。研制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物理样机与多功能试验测试台架,开展了移栽机构在空转和带苗状态下运动学特性和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轨迹、虚拟样机仿真轨迹和物理样机台架试验轨迹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保持一致,验证了移栽机构设计的一致性与正确性,性能试验结果:取苗成功率为94%,移栽成功率为92.36%,栽植株距变异系数为2.67%,满足移栽作业要求,验证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膜上移栽 齿轮-连杆组合机构 非圆行星轮系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辛亮 孙铭翼 +3 位作者 李泽泽 朱轩卫 冯宇琛 李嘉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69,265,共10页
针对目前旱地蔬菜钵苗移栽机大多适用于大株距(大于260 mm)移栽且投接苗与栽植位置作业高度差大、移栽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根据中小株距蔬菜钵苗移栽农艺指导与机构设计要求,解析双行星... 针对目前旱地蔬菜钵苗移栽机大多适用于大株距(大于260 mm)移栽且投接苗与栽植位置作业高度差大、移栽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根据中小株距蔬菜钵苗移栽农艺指导与机构设计要求,解析双行星架差速行星轮系栽植机构工作原理并建立其运动学理论模型;结合所提出优化目标构建目标函数,开发了基于Matlab GUI的栽植机构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获得1组较优的机构设计参数组合。通过三维建模与装配以及ADAMS软件虚拟仿真,初步验证了机构正确性与合理性。开展栽植机构物理样机试制与试验台架系统开发研究,通过空转试验测试,验证了栽植机构实际作业轨迹、姿态与虚拟仿真及理论设计的一致性;开展栽植机构接苗与栽植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植机构在接苗与栽植各项试验指标均较为优秀,能够满足栽植机构预期设计要求与旱地移栽机械标准,验证了该机构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钵苗移栽 栽植机构 双行星架差速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行星轮系安装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郭世超 李聚波 +1 位作者 杨建军 信稳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5-852,共8页
行星轮安装误差的存在会导致行星轮系产生不均载问题,进而会影响减速器的传动性能和寿命。以往的研究未明确定义不同角度下的安装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并且关于多行星轮对系统均载影响的研究(在不同安装误差和不同输入功率下)也较... 行星轮安装误差的存在会导致行星轮系产生不均载问题,进而会影响减速器的传动性能和寿命。以往的研究未明确定义不同角度下的安装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并且关于多行星轮对系统均载影响的研究(在不同安装误差和不同输入功率下)也较少。为此,研究了实际应用中行星轮系安装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首先,以重载四行星轮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行星轮径向和切向安装误差的综合误差表达形式;然后,基于轮系的传动模型,分析了单行星轮不同安装误差角和误差数值对系统均载的影响;最后,在单行星轮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工况和误差配置下多行星轮对系统均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星轮的切向安装误差对系统均载影响最大,径向安装误差对系统均载影响最小,当单行星轮安装误差数值为60μm,安装误差角θ从径向往切向方向靠近时,行星系统的均载系数增大了9.6%;误差绝对值越大,均载系数越大,当单行星轮安装误差数值从-30μm到-60μm时,系统的均载系数增大了4.6%;多行星轮存在切向安装误差对系统均载的影响可以用有效误差来衡量;齿轮承载范围内,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大,安装误差对系统均载的影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 行星传动 减速器 变速器 载荷分配 行星轮安装误差 均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空间机构内啮合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秀华 刘怀举 +1 位作者 胡明珠 朱才朝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6-1385,共10页
齿轮传动系统是空间站等空间机构开展设备安装与维修、舱段转位与对接等任务的核心机械装置。空间机构齿轮传动系统需满足大扭矩、高效率、长寿命、轻量化等需求,对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某空间机构传动系统的设计需求... 齿轮传动系统是空间站等空间机构开展设备安装与维修、舱段转位与对接等任务的核心机械装置。空间机构齿轮传动系统需满足大扭矩、高效率、长寿命、轻量化等需求,对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某空间机构传动系统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两级内啮合齿轮+三级2K-H行星齿轮”的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构型方案,完成了传动系统各级齿轮的结构设计,并提出了基于多准则决策的空间机构齿轮传动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多达49个结构参数的快速求解。相比优化前的传动设计方案,优化后的齿轮传动系统减重5.02%,安全系数提升8.01%,为新一代空间机械臂关节等空间机构装备研发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构 齿轮传动 复合行星传动 多准则决策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建模在水稻插秧机作业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果 胡秀明 李亚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为了降低插秧机的作业故障次数、提升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对数学建模在水稻插秧机作业优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了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分插机构的传动部件改进为非圆齿轮行星系,并针对传动装置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为了验证... 为了降低插秧机的作业故障次数、提升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对数学建模在水稻插秧机作业优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了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分插机构的传动部件改进为非圆齿轮行星系,并针对传动装置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为了验证水稻插秧机的结构是否合理,对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插秧机的结构合理,可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机 数学建模 作业优化 非圆齿轮行星系 分插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轮系力学超材料及其连续可调力学性能
9
作者 莫帅 陈科任 +1 位作者 唐旭 张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95-3706,共12页
针对高可靠性复杂工况需求的连续可调力学特性,分别研究基于双层行星轮系和拉式行星轮系的连续刚度可调及振动传递率可调的力学超材料;应用空间梁单元建立弯曲梁的变径向载荷下刚度连续可调理论力学模型及模态分析模型,研究基于行星轮... 针对高可靠性复杂工况需求的连续可调力学特性,分别研究基于双层行星轮系和拉式行星轮系的连续刚度可调及振动传递率可调的力学超材料;应用空间梁单元建立弯曲梁的变径向载荷下刚度连续可调理论力学模型及模态分析模型,研究基于行星轮系的超材料刚度连续可调理论及模态振型特点,为基于行星轮系连续刚度可调及振动传递率可调的力学超材料提供理论支撑;建立基于双层行星轮系和拉式行星轮系单胞及2×2胞的力学超材料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分析压缩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振动传递率与控制变量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双层行星轮系和拉式行星轮系力学超材料的压缩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具有9~15倍和1~2.5倍连续可调范围,其振动传递率亦可通过控制变量进行调控;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结果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超材料 行星轮系 连续可调性能 力学特性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机理分析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44
10
作者 俞高红 黄小艳 +2 位作者 叶秉良 胡海军 俞腾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2,共7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水稻钵苗移栽机的缺点与不足,根据水稻钵苗移栽机的特征与优点,提出一种以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为传动机构的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使水稻移栽达到高产高效率的移栽水平。首先,在分析该移栽机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 通过分析国内外水稻钵苗移栽机的缺点与不足,根据水稻钵苗移栽机的特征与优点,提出一种以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为传动机构的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使水稻移栽达到高产高效率的移栽水平。首先,在分析该移栽机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机构的运动学模型。然后基于Visual Basic 6.0可视化编程软件,开发了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最后,通过分析各参数对移栽轨迹的影响,利用人机交互的优化方法,得到了一组较优的符合水稻钵苗移栽要求的结构参数,该研究可为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 机构 设计 水稻钵苗 旋转式 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 行星轮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钵苗移栽机椭圆齿轮行星系植苗机构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54
11
作者 陈建能 黄前泽 +1 位作者 王英 张国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2,共7页
为了分析该文提出的钵苗移栽机椭圆齿轮行星系植苗机构的作业性能,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了栽植嘴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Visual Basic 6.0编写了该机构的运动学仿真与优化软件,并利用该软件分... 为了分析该文提出的钵苗移栽机椭圆齿轮行星系植苗机构的作业性能,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了栽植嘴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Visual Basic 6.0编写了该机构的运动学仿真与优化软件,并利用该软件分析几个主要参数对该机构作业性能的影响,这些主要参数包括椭圆齿轮长半轴、椭圆齿轮短长轴之比、行星架初始安装角和株距,作业性能包括穴口大小、栽植嘴的轨迹姿态及其直立性和机构作业的稳定性等。由参数影响分析结果,得到一组较优的机构参数,其对应的栽植嘴轨迹和姿态等作业性能满足蔬菜钵苗移栽农艺要求,且与往复式的植苗机构相比具有较小的速度和加速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 运动学 模型 钵苗移栽机 植苗机构 椭圆齿轮行星轮系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在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2
作者 俞高红 张玮炜 +1 位作者 孙良 赵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针对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应用于水稻插秧机后插式分插机构的设计中,研制出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的运动学特性,建立运动学模型,并自主开发了分... 针对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应用于水稻插秧机后插式分插机构的设计中,研制出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的运动学特性,建立运动学模型,并自主开发了分插机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交互优化方式对该分插机构进行参数优化,完成了该分插机构的二维和三维设计,并进行了虚拟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插机构可以形成"海豚形"插秧静轨迹,满足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机 优化 设计 旋转式分插机构 行星轮系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刷式株间锄草机械手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子文 李南 +3 位作者 孙哲 李涛 张春龙 李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99,共6页
针对根系较发达作物和易板结土壤工况下的株间锄草,设计了行星刷式株间锄草机械手。研究了锄草机械手避苗锄草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运动学模型,研究了刷盘上点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曲线随行星轮系传动比变化的规律。将覆盖率、入侵率及保护... 针对根系较发达作物和易板结土壤工况下的株间锄草,设计了行星刷式株间锄草机械手。研究了锄草机械手避苗锄草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运动学模型,研究了刷盘上点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曲线随行星轮系传动比变化的规律。将覆盖率、入侵率及保护区范围作为锄草效果的评价指标,通过设计锄草机械手的结构参数,对锄草刷盘运动轨迹进行仿真,分析刀杆偏心距、锄草刷盘直径及装置相对作物行横向偏移对覆盖率和入侵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刀杆偏心距80mm、横向偏移20mm以及锄草刷盘直径60—180mm为最优参数,可获得直径30~140mm的保护区及80%以上的株间覆盖率。对优化后的机械手进行大田锄草试验,选用传动比为3的行星轮系,平均锄草率可达89.3%,平均伤苗率为3.5%,满足锄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锄草 株间锄草 机械手 行星轮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钵苗移栽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参数分析与反求 被引量:44
14
作者 陈建能 黄前泽 +3 位作者 王英 孙良 赵雄 武传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6,共9页
为了更好地满足旱地钵苗移栽农艺要求,本文提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选取栽植机构栽植嘴运动轨迹上的若干点作为型值点,利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来控制和表达整条轨迹,并建立以轨迹为目标的该机构参数反求模型,推导栽植嘴的(角)... 为了更好地满足旱地钵苗移栽农艺要求,本文提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选取栽植机构栽植嘴运动轨迹上的若干点作为型值点,利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来控制和表达整条轨迹,并建立以轨迹为目标的该机构参数反求模型,推导栽植嘴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方程。基于MATLABGUI开发平台,编写了该栽植机构的参数反求设计软件,利用该软件分析了若干型值点对该机构栽植嘴轨迹姿态及穴口形状等性能的影响。在型值点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以栽植机构栽植嘴理想轨迹姿态及穴口形状等要求为目标,通过软件的人机对话功能调整型值点,优选机构参数,提高立苗率和降低伤苗率。与七杆式栽植机构、多杆式栽植机构和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相比,本栽植机构具有较优的作业性能和运动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机构 运动学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 参数反求 钵苗移栽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样条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8
15
作者 左彦军 曹鹏 +4 位作者 赵匀 于晓旭 吕程 张智超 张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17,共8页
钵苗移栽可以提高产量,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该文作者发明了基于三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钵苗移栽机构。选取非圆齿轮节曲线上的13个型值点来控制和表达非圆齿... 钵苗移栽可以提高产量,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该文作者发明了基于三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钵苗移栽机构。选取非圆齿轮节曲线上的13个型值点来控制和表达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形状,通过该移栽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在确定优化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夹秧片姿态和尖点轨迹的目标函数,将目标函数转化为优化数学模型。利用MATLAB GU平台,开发出该移栽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对话调整型值点,优化夹秧片姿态和尖点轨迹,从而获得了一组满足水稻钵苗移栽要求的结构参数。建立三维模型,并利用Admas进行虚拟样机仿真,验证了该移栽机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机构 移栽 水稻钵苗 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B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钵苗移栽机变性卵形齿轮分秧机构的运动机理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徐洪广 赵匀 +1 位作者 张允慧 赵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5,共7页
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机的工作要求,将变性卵形齿轮行星轮系应用于其分秧机构的设计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旋转式分秧机构;在分析变性卵形齿轮行星轮系运动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分秧机构的运动学模型,编写了分秧机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以及... 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机的工作要求,将变性卵形齿轮行星轮系应用于其分秧机构的设计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旋转式分秧机构;在分析变性卵形齿轮行星轮系运动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分秧机构的运动学模型,编写了分秧机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以及变性卵形齿轮齿廓生成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对该分秧机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优参数。借助虚拟仿真技术,验证了该分秧机构形成的带有"针形"凸起的"桃形"静轨迹,能够满足水稻移栽机的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 机构 设计 行星轮系 变性卵形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割草调制机的调制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东明 王德成 +2 位作者 郝丽颖 孙婕 付作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2,共6页
针对割草调制机的压扁辊在机械调制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不易调节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割草调制机构.以提升作业效果和作业可靠性为主要设计目标,保证农艺要求为约束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机构的作业要求、工作机理和机械性能,并... 针对割草调制机的压扁辊在机械调制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不易调节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割草调制机构.以提升作业效果和作业可靠性为主要设计目标,保证农艺要求为约束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机构的作业要求、工作机理和机械性能,并对压扁辊的几何外形和传动机构进行了参数设计,最后进行了不同设计参数下的作业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凹凸纹啮合间隙较小的压扁辊,以较大的压缩比并交错喂入时压扁比例达到53.71%,为各项试验因素水平中最优作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机构 压扁 传动机构 行星轮系 运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的反求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建能 王英 +2 位作者 任根勇 赵雄 雷昌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405-2409,共5页
为了分析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并获得一组较优的参数,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模型,基于Visual Basic 6.0平台编写了该机构的辅助分析与运动仿真软件,分析了几个重要参数对机构中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影响,得到了一组较优... 为了分析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并获得一组较优的参数,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模型,基于Visual Basic 6.0平台编写了该机构的辅助分析与运动仿真软件,分析了几个重要参数对机构中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影响,得到了一组较优的机构参数。对该组参数下的引纬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在相同筘幅和织机主轴转速条件下,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和TT96剑杆织机引纬机构的运动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引纬机构具有较小的最大速度值和最大加速度值,能够满足引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纬机构 非圆齿轮 行星轮系 反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钵苗移栽机变形椭圆齿轮行星系植苗机构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建能 王英 +3 位作者 黄前泽 黄会明 武传宇 张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56,92,共6页
提出了一种钵苗移栽机变形椭圆齿轮行星系植苗机构,建立了栽植嘴的运动学方程,编写了该机构的运动学仿真软件。综合考虑穴口形状、栽植嘴回程轨迹、栽植嘴接苗和植苗姿态、接苗时栽植嘴的相对速度等因素,利用该软件优选得到一组机构参数... 提出了一种钵苗移栽机变形椭圆齿轮行星系植苗机构,建立了栽植嘴的运动学方程,编写了该机构的运动学仿真软件。综合考虑穴口形状、栽植嘴回程轨迹、栽植嘴接苗和植苗姿态、接苗时栽植嘴的相对速度等因素,利用该软件优选得到一组机构参数,进而研制了该植苗机构试验台,对栽植嘴的轨迹和速度等运动学参数进行了测定。将试验结果与运动学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运动学模型与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与椭圆齿轮行星系植苗机构相比,变形椭圆齿轮行星系植苗机构立苗率高、伤苗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苗移栽机 植苗机构 变形椭圆齿轮行星系 运动学分析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自由非圆齿轮行星系钵苗移栽机取苗机构 被引量:21
20
作者 赵雄 陈建能 +1 位作者 杨茂祥 赵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3-127,共5页
为满足旱田钵苗移栽取苗机构理想鹰嘴形工作轨迹要求,提出了连续传动的二阶自由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以实现取苗爪周期性二次不等幅摆动规律。利用曲线拟合方法构建自由传动比函数,建立机构不等速传动的数学模型,编写机构分析软件... 为满足旱田钵苗移栽取苗机构理想鹰嘴形工作轨迹要求,提出了连续传动的二阶自由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以实现取苗爪周期性二次不等幅摆动规律。利用曲线拟合方法构建自由传动比函数,建立机构不等速传动的数学模型,编写机构分析软件,确定传动比函数和机构参数,研制取苗机构并进行了高速录像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取苗机构的工作轨迹和理论计算吻合,能够实现取苗深度35 mm,取苗爪在钵体中穴口小于5 mm,取苗爪入钵和出钵段姿态满足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苗移栽机 取苗机构 非圆齿轮 行星轮系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