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ECTIVE DISSOLUTION OF GOLD IN AN ALKALINETHIOUREA SOLUTION BY ELECTROLYSIS 被引量:8
1
作者 Zhang Chuanfu Chai Liyuan +1 位作者 Zhong Haiyun (Department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Masazumi Okido RyouichiIchino(center erforIntegratedResearchinScienceandEngineering NagoyaUniversity,Nagoya464,J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7年第2期73-78,共6页
Anodic polarization behavior of gold, silver, copper, nickel and iron in potentiostatic condition has been examined in an alkaline aqueous thiourea solution, where gold is hardly dissoluble normally. The addition of N... Anodic polarization behavior of gold, silver, copper, nickel and iron in potentiostatic condition has been examined in an alkaline aqueous thiourea solution, where gold is hardly dissoluble normally. The addition of Na2SO3 into the solution can accelerate anodic dissolution of gold. The factors affecting selective dissolution of gold in the alkaline thiourea solution by electrolysis have been studied,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 was obtained. In 0.1 mol/L thiourea solution of pH 12. 5 containing 0. 5 mol/L Na2SO3 and 2. 5% acetone, at the potential of 0. 34 V vs NHE, at the temperature of 323 K, the dissolved mass of gold anode with the exposed area of 1. 0 cm2 reached more than 300 mg·dm-3 within 30 min, and other metals such as silver, copper, nickel and iron could hardly dissol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ization behavior selective dissolution of GOLD electrolysis ALKALINE THIOUREA solution sodium SULF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竹提取液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分析
2
作者 邢朝阳 詹晟 麻等俊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7-201,共5页
竹子深加工产业因在碳中和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快速发展。针对鲜竹提取液生产废水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COD高、可生化性低等特点,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联用水解酸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两级生化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 竹子深加工产业因在碳中和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快速发展。针对鲜竹提取液生产废水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COD高、可生化性低等特点,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联用水解酸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两级生化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产生的新生态Fe^(2+)可催化Fenton系统生成活性自由基,快速分解大分子有机物,使BOD_(5)/COD从0.18提升到0.37。废水预处理后进入水解酸化-MBBR两级生化系统,确保系统的抗冲击性。实际进水COD、BOD_(5)、NH_(3)-N分别为6112~6320、1090~1180、35~38 mg/L,出水COD、BOD_(5)、NH_(3)-N分别为78~91、21~23、2~3 mg/L,出水指标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直排要求。项目运行成本为4.27元/m^(3),稳定性强,处理效果好,可为“双碳”经济相关产业发展背景的同类型废水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液 铁碳微电解 FENTON氧化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解黑酸硫化脱砷热力学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兆安 李俊 +2 位作者 刘小文 毛谙章 周爱青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1,共5页
运用HSC Chemistry 9.0热力学软件对铜电解黑酸硫化脱砷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H_(2)S可以实现对高浓度硫酸体系中亚砷酸和砷酸的硫化沉淀。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黑酸硫化脱砷试验,考察了硫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硫化沉砷效果的影响。... 运用HSC Chemistry 9.0热力学软件对铜电解黑酸硫化脱砷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H_(2)S可以实现对高浓度硫酸体系中亚砷酸和砷酸的硫化沉淀。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黑酸硫化脱砷试验,考察了硫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硫化沉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H_(2)S用量为理论量的0.87倍、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经硫化沉淀后的黑酸含砷量从6777.52 mg/L降至10.68 mg/L,黑酸中砷、铜、锑去除率分别为99.84%、99.76%、99.33%,铁镍几乎不沉淀,脱砷渣中砷和硫质量分数分别为43.21%和44.68%,其中硫化砷形态的硫质量分数为42.33%,硫化砷S/As物质的量比为2.29,产物为As_(2)S_(3)和As_(2)S_(5)等的混合物。热力学分析与试验结果略有出入,但其对试验和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 黑酸 硫化沉淀 热力学 脱砷 硫化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法浓缩含氨铷净化液的研究
4
作者 徐欢喜 褚维凡 +1 位作者 倪加惠 晋冠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针对铷净化液浓度低且含氨浓度高的问题,采用分段三级电渗析浓缩工艺对吸附法获得的低浓度含氨铷净化液进行浓缩。考察了不同的电流密度及进料流量对浓缩实验的时间、能耗、相对浓缩率和铷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 针对铷净化液浓度低且含氨浓度高的问题,采用分段三级电渗析浓缩工艺对吸附法获得的低浓度含氨铷净化液进行浓缩。考察了不同的电流密度及进料流量对浓缩实验的时间、能耗、相对浓缩率和铷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流速为130 mL/min时,经过三级浓缩后Rb+质量浓度由26.6 mg/L浓缩到1976.2 mg/L。此外,在浓缩过程中,采用电解除氨的工艺可有效去除该净化液中的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净化液 电渗析 浓缩 电解 除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钠溶液离子膜电解方法制备氢氧化铝 被引量:7
5
作者 陶涛 陈启元 +3 位作者 李元高 郭春平 尹周澜 张平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对中等浓度的铝酸钠溶液,利用离子膜技术对其进行电解种分,所得产品用X射线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铝酸钠溶液通过离子膜电解种分,不但可获得纯度较高氢氧化铝产品,还可获得浓度较高的NaOH溶液和副产物H2与O2;通电约12 h后,分解率可达71.7... 对中等浓度的铝酸钠溶液,利用离子膜技术对其进行电解种分,所得产品用X射线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铝酸钠溶液通过离子膜电解种分,不但可获得纯度较高氢氧化铝产品,还可获得浓度较高的NaOH溶液和副产物H2与O2;通电约12 h后,分解率可达71.7%;离子膜电解种分的分解率明显高于拜耳法种分的分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膜 电解 铝酸钠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阴离子膜电解法从红土镍矿常压浸出液中制备金属镍 被引量:8
6
作者 孟龙 曲景奎 +5 位作者 谢克强 张培育 韩林芯 郭强 齐涛 张国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3-1102,共10页
以红土镍矿常压酸浸净化液为原料,采用阴离子交换膜与电解结合的方法制备金属镍。分别研究电解液成分、温度、时间、电流密度和p H等因素对阴极电流效率、回收率、能耗以及槽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i2+溶液浓度为64 g/L、H3BO4浓度为4... 以红土镍矿常压酸浸净化液为原料,采用阴离子交换膜与电解结合的方法制备金属镍。分别研究电解液成分、温度、时间、电流密度和p H等因素对阴极电流效率、回收率、能耗以及槽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i2+溶液浓度为64 g/L、H3BO4浓度为40 g/L、H2SO4浓度为0.1 mol/L、温度为40℃、电流密度为300 A/m2、p H为5.2时,阴极电流效率达到98.47%,能耗为3470 k W·h/t,得到的金属镍纯度达到99.9%以上,能够满足工业上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液 阴离子交换膜 电解 电流效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电渗析回收处理汽油碱渣中的氢氧化钠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延臻 刘晨光 +1 位作者 李晓燕 吴冠京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79,共4页
利用电解电渗析的方法回收处理汽油碱渣中的NaOH,使剩余的废溶液容易进一步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自制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电渗析,阳极室为汽油碱渣,阴极室为水,电压为5 V。还研究了电极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电解电渗析可以将N... 利用电解电渗析的方法回收处理汽油碱渣中的NaOH,使剩余的废溶液容易进一步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自制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电渗析,阳极室为汽油碱渣,阴极室为水,电压为5 V。还研究了电极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电解电渗析可以将NaOH从阳极转移到阴极,当装入阳极室和阴极室的液体体积相当时,阴极室溶液中的NaOH质量分数可以达到4.4%;更换阳极室的碱渣,可以使阴极室溶液中的NaOH质量分数达到12%。以铂为阳极、镍为阴极的电解槽具有良好的电解电渗析效果,镍、铅等材料不适合用作阳极材料。研究还发现,高温不利于碱渣电解电渗析的进行,适宜的电解电渗析温度为常温;电极与离子膜之间的距离越小越能提高电解电渗析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 电解 电渗析 NAOH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解方法萃取SPHC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阳 孙海波 +2 位作者 兰鹏 潘峰 张家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8-412,共5页
分别采用传统大样电解法和非水溶液电解法萃取SPHC低碳铝镇静钢铸坯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结合SEM和EDS分析,对比研究两种方法所提取出的夹杂物类型、成分、形貌以及尺寸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大样电解法所萃取的夹杂物中,大部分为常... 分别采用传统大样电解法和非水溶液电解法萃取SPHC低碳铝镇静钢铸坯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结合SEM和EDS分析,对比研究两种方法所提取出的夹杂物类型、成分、形貌以及尺寸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大样电解法所萃取的夹杂物中,大部分为常见的大型硅铝酸盐系夹杂(尺寸大于100μm),呈球状或不规则块状,且部分球状夹杂物形貌有破损;而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法所萃取的夹杂物尺寸则相对较小,细小的非稳定夹杂物如Cr_2O_3-NiO、CaO-Al_2O_3-SiO_2-P_2O_5等,均可被无损伤地提取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C 非金属夹杂物 大样电解 非水溶液电解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NaCl溶液Ti/Pt阳极电解制备活性氯 被引量:9
9
作者 沈浩 樊金红 马鲁铭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0-223,共4页
以Ti板阴极、Ti/Pt阳极组成无隔膜电解装置,电解低浓度NaCl溶液制得活性氯.研究电解时间、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溶液pH值对活性氯浓度及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时间增加,活性氯浓度增加,而电流效率逐渐降低;初始阶段活性氯浓度... 以Ti板阴极、Ti/Pt阳极组成无隔膜电解装置,电解低浓度NaCl溶液制得活性氯.研究电解时间、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溶液pH值对活性氯浓度及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时间增加,活性氯浓度增加,而电流效率逐渐降低;初始阶段活性氯浓度增加较快,近1 h活性氯浓度趋于稳定;增加氯化钠浓度可提高活性氯浓度和改善电流效率;微酸性电解液有利于提高活性氯浓度.电解过程中,溶液电导率不断降低,pH值变化范围在1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氯 Ti/Pt阳极 低浓度NaCl溶液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拥挤距离排序的铝电解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易军 黄迪 +2 位作者 李太福 周伟 姚立忠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02-2509,共8页
针对铝电解生产过程难以快速、准确地获得节能减排多目标优化Pareto前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拥挤距离排序的多目标细菌觅食算法。方法在保证铝电解槽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建立电流效率最大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拥挤距... 针对铝电解生产过程难以快速、准确地获得节能减排多目标优化Pareto前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拥挤距离排序的多目标细菌觅食算法。方法在保证铝电解槽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建立电流效率最大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拥挤距离更新外部档案及对菌群步长进行自适应动态调整,以改进种群的收敛性和多样性,最后对优化模型求解。通过实验可知,改进后的算法能快速获得分布均匀的Pareto最优解,运用优化后的决策参数指导生产,能在提高电流效率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铝电解生产过程节能减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多目标优化 细菌觅食算法 拥挤距离 PARETO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深度处理实验室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波 王昊 +4 位作者 何绪文 刘俐媛 侯少沛 张弓 宫景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123,132,共4页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实验室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实验室二级出水中各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探讨了电化学法去除有机物及含氮化合物的主要化学反应历程。结果表明,恒定电流为5A,即电流密度为7.4mA·cm-2时,在不同电解时间下,投...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实验室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实验室二级出水中各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初步探讨了电化学法去除有机物及含氮化合物的主要化学反应历程。结果表明,恒定电流为5A,即电流密度为7.4mA·cm-2时,在不同电解时间下,投加NaCl后的平板电极对COD、NH3-N、TN和TP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84.4%、100%、90.9%、81.2%,高于未加NaCl的情况;投加NaCl的对各主要污染物的去除速率也较高。综合电耗等因素考虑,上述条件下电解时间30min时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法 电解时间 NACL溶液 化学反应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体系中电解新液除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爱玲 王海北 +1 位作者 刘三平 王洪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2,共3页
结合炼锌企业的需求,对电解新液进行了一系列改性沸石脱氟试验研究。改性沸石脱氟操作简单,不对溶液中的锌造成不利影响,不会引入有害杂质;同等条件下,改性沸石脱氟效果优于生石灰和针铁矿脱氟。
关键词 改性沸石 F^- 锌电解新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粒子在化工分离上的应用──活性硫化镍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古国榜 吴新明 +2 位作者 程飞 张振民 李莹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8期96-100,共5页
活性硫化镍是一种用于镍电解阳极液除铜的超细微粒物质。对华南理工大学合成的活性硫化镍进行了一系列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丝状,多孔,含水的非晶态集合体,镍硫化学组成为NiS0.806,比表面为98.5m2/g,在常温下表现溶... 活性硫化镍是一种用于镍电解阳极液除铜的超细微粒物质。对华南理工大学合成的活性硫化镍进行了一系列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丝状,多孔,含水的非晶态集合体,镍硫化学组成为NiS0.806,比表面为98.5m2/g,在常温下表现溶度积数量级为10-9~10-8,微粒略带负电荷,|ξ<30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硫化镍 超细粒子 镍电解阳极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锰电解固体溶质中铜、锌、钼和锑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歌 张榕 +1 位作者 曾秋予 降林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73-1177,共5页
采用体积比为1∶1的30%过氧化氢溶液-硝酸微波消解锰电解固体溶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中标准电极电位高于锰的4种金属元素(铜、锌、钼和锑)的含量,待测元素同位素选择63Cu、66Zn、98 Mo和121Sb,加入45Sc和115In... 采用体积比为1∶1的30%过氧化氢溶液-硝酸微波消解锰电解固体溶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中标准电极电位高于锰的4种金属元素(铜、锌、钼和锑)的含量,待测元素同位素选择63Cu、66Zn、98 Mo和121Sb,加入45Sc和115In分别消除铜和锌及钼和锑的信号漂移。结果显示,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均在0.1~5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响应值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检出限(3s)分别为0.0030,0.0220,0.0010,0.0130μ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0%~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不大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锰电解固体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吸收结合铁碳微电解法降解模拟废气中二氯甲烷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桂凤 黄立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99-3603,共5页
采用管式反应器,以铁屑和活性炭为填料,溶液吸收结合铁碳微电解反应处理废气中二氯甲烷(DCM)。实验对比了采用铁屑、活性炭和铁屑-活性炭(Fe-C)混合填料3种条件下对DCM的去除效果,表明采用Fe-C混合填料的DCM去除率要高于单独采用铁屑或... 采用管式反应器,以铁屑和活性炭为填料,溶液吸收结合铁碳微电解反应处理废气中二氯甲烷(DCM)。实验对比了采用铁屑、活性炭和铁屑-活性炭(Fe-C)混合填料3种条件下对DCM的去除效果,表明采用Fe-C混合填料的DCM去除率要高于单独采用铁屑或活性炭作为填料的情况,同时发现Fe-C体系组成的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ORP)从反应开始急剧下降,与其他两种条件下有明显的区别;降低溶液初始pH能提高Fe-C体系DCM的脱氯和降解效果,在pH=1.5的条件下,Cl-生成率达最大为2.85%。通过气相色谱仪对反应进出口气体的分析,发现反应后产物主要为甲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吸收 铁屑 活性炭 微电解 二氯甲烷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电解再生氨性含铜蚀刻废液及氯化亚铜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保积庆 徐劼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5,51,共6页
试验利用膜电解分离技术对氨性含铜蚀刻废液的再生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考察了槽电压、阳极液pH值、电解时间等因素对膜电解电流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电解条件:槽电压2.80 V、阳极液初始pH为9.07、电解时间3.0 h时,此时电流效率可达94... 试验利用膜电解分离技术对氨性含铜蚀刻废液的再生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考察了槽电压、阳极液pH值、电解时间等因素对膜电解电流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电解条件:槽电压2.80 V、阳极液初始pH为9.07、电解时间3.0 h时,此时电流效率可达94.0%.电解后的阴极液用于制备氯化亚铜,试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水解反应温度为20℃,按理论反应摩尔比为1:1.056的比例加入亚硫酸钠,再加入阴极液体积1.2倍的HCl(1:1)溶液调节溶液pH为3.5,稀释倍数为11的条件下,氯化亚铜产率达到64.32%,纯度为99.13%.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操作方便、简单可行,是处理蚀刻废液、回收铜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刻废液 膜电解 电流效率 阳极液 阴极液 氯化亚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溶液中Cu(Ⅱ)离子在拍电极上的阴极还原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振欧 韩淑华 邓军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5期568-575,共8页
本文采用几种电化学研究方法探讨了酸性氯盐水溶液中Cu(Ⅱ)离子在铂电极上阴极还原生成金属铜的反应机理和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在氯离子的摩尔浓度为1.5~4.0的酸性氯盐水溶液中,Cu(Ⅱ)离子主要以CuCl_4^(2-)络合离子形式存在,而CuCl_4... 本文采用几种电化学研究方法探讨了酸性氯盐水溶液中Cu(Ⅱ)离子在铂电极上阴极还原生成金属铜的反应机理和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在氯离子的摩尔浓度为1.5~4.0的酸性氯盐水溶液中,Cu(Ⅱ)离子主要以CuCl_4^(2-)络合离子形式存在,而CuCl_4^(2-)络合离子离解一个配位氯离子后在铂电极下进行分步放电还原生成金属铜。电极过程表现为扩散传质步骤控制的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溶液 离子 铂电极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风电机组用轴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阳 蔡金林 +3 位作者 薛正良 肖爱平 徐尚呈 刘月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法萃取大功率风电机组用轴承钢轧材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结合SEM和EDS分析,对夹杂物的形貌、尺寸、成分及类型进行表征,并分析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该风电轴承钢轧材中非金属夹杂物主要包括Al-Ca-Si-Mg系氧化物和Al-Ca-Si... 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法萃取大功率风电机组用轴承钢轧材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结合SEM和EDS分析,对夹杂物的形貌、尺寸、成分及类型进行表征,并分析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该风电轴承钢轧材中非金属夹杂物主要包括Al-Ca-Si-Mg系氧化物和Al-Ca-Si-Mg系硫化物两大类;在钢中T[O]含量仅为0.0007%时,仍存在以SiO2为主的Al-Ca-Si-Mg系大型夹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轴承钢 非水溶液电解 非金属夹杂物 Al-Ca-Si-Mg系 大型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器内钢液流速对IF钢宽板坯表层夹杂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晟 李光强 +2 位作者 杨治争 王俊杰 饶江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对BOF-RH-CC生产Ti-IF钢宽板坯的表层夹杂物进行研究。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法从钢中分离夹杂物,并用SEM/EDS分别对其形貌和成分进行检测,获得典型夹杂物的分布规律。通过测定钢坯不同部位的枝晶偏角,计算结晶器中钢液的流速,并用软件进行... 对BOF-RH-CC生产Ti-IF钢宽板坯的表层夹杂物进行研究。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法从钢中分离夹杂物,并用SEM/EDS分别对其形貌和成分进行检测,获得典型夹杂物的分布规律。通过测定钢坯不同部位的枝晶偏角,计算结晶器中钢液的流速,并用软件进行模拟比较。结果表明,实际最大流速为模拟结果的1.93倍,边缘部位钢液流速与模拟的结果基本符合;随着钢液流速的下降,铸坯表层夹杂物平均直径增大了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IF钢 夹杂物 钢液流速 流场模拟 非水溶液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A预焙阳极电解槽针振和摆动现象的处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琼 刘进县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5,共5页
随着铝电解槽的大型化,铝电解槽内部磁场强度显著增大,电解质与铝液熔体剧烈地波动,使大型槽针振和摆动现象愈加明显,影响了电解槽高效平稳生产,降低了电流效率。从生产实践出发,分析500kA大型槽针振和摆动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常规处理... 随着铝电解槽的大型化,铝电解槽内部磁场强度显著增大,电解质与铝液熔体剧烈地波动,使大型槽针振和摆动现象愈加明显,影响了电解槽高效平稳生产,降低了电流效率。从生产实践出发,分析500kA大型槽针振和摆动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常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A铝电解槽 针振 摆动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