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model based on optimized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被引量:12
1
作者 Pingping Xiong Yaoguo Dang +1 位作者 Xianghua wu Xuemei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4期615-620,共6页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ackground value is improved in the original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MGM(1,m)) from its source of construction errors. The MGM(1,m) with optimized background value is used to elimi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ackground value is improved in the original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MGM(1,m)) from its source of construction errors. The MGM(1,m) with optimized background value is used to eliminate the random fluctuations or errors of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all variables, and the combined prediction model together with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combined model. Finally, a combined model of the MGM(1,2) with optimized background value and the binary linear regression is constructed by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good effects for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variable grey model (MGM(1 m)) backgroundvalue OPTIMIZATI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combined predic-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ind channel identication of nonlinear folding mixing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Su Yong Xu Shangzhi Ye Zhongf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3期509-512,共4页
Signals from multi-sensor systems are often mixtures of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sources by unknown mixing metho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 and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 are the methods to ident... Signals from multi-sensor systems are often mixtures of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sources by unknown mixing metho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 and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 are the methods to identify/recover the channels and the sources. BSS/ICA of nonlinear mixing models are difficult problems. For instance, the post-nonlinear model has been studied by several authors. It is noticed that in most cases, the proposed models are always with an invertible mixing. According to this fact there i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how about the situation of the non-invertible non-linear mixing in BSS or ICA? A new simple non-linear mixing model is proposed with a kind of non-invertible mixing, the folding mixing, and method to identify its channel, blin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IND channel identication non-linear mixing non-inverti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tability Analysis for Non-linear Network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S Fuzzy Model 被引量:2
3
作者 ZHANG Hong FANG Huajing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5期138-141,144,共5页
Based on the T-S fuzzy model,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odel of non-linear network control system with stochastic transfer delay.Sufficient criterion is proposed to guarantee globally asymptotically stability of this ... Based on the T-S fuzzy model,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odel of non-linear network control system with stochastic transfer delay.Sufficient criterion is proposed to guarantee globally asymptotically stability of this two-levels T-S fuzzy model.Also a T-S fuzzy observer of NCS is designed base on this two-levels T-S fuzzy model.All these results present a new approach for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型 非线性系统 时延 网络控制系统 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controllers in ship tracking control system
4
作者 LESZEKM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4,共6页
The cascade systems which stabilize the transverse deviation of the ship in relation to the set path is presented. The ship's path is determined as a broken line with specified coordinates of way points. Three con... The cascade systems which stabilize the transverse deviation of the ship in relation to the set path is presented. The ship's path is determined as a broken line with specified coordinates of way points. Three controllers are used in the system. The main primary controller is the trajectory controller. The set value of heading for the course control system or angular velocity for the turning control system is generated. The course control system is used on the straight line of the set trajectory while the turning controller is used during a change of the set trajectory seg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linear controllers are select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rate of turn controller are modelled by the first-order inertia, while the system with the course keeping controller is modelled by a second-order linear term. The presented control system is tested in computer simulation. Some results of simulation test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跟踪控制系统 非线性控制 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ult Diagnosis of Bearing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Nonlinear Geometric Invariables
5
作者 关贞珍 郑海起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230-235,共6页
A fault diagnosis method of bearing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non-linear geometric invariables was presented for the non-linearity exiting in bearing system but ignored in traditional fault diagnosis.The meanings of non... A fault diagnosis method of bearing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non-linear geometric invariables was presented for the non-linearity exiting in bearing system but ignored in traditional fault diagnosis.The meanings of non-linear geometric invariables,such as fractal dimension,Lyapunov exponent,Kolmogorov entropy,correlation distance entropy and their calculation method were analyzed.Grey theory is applied to integrate these parameters and the correlation values as fault characteristic value was input into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diagnosi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distinguish the bearing fault effectively,it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fault diagnosis of rotating machin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零件 转动机件 支枢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Non-fragile Satisfactory Estimator for Linear Continuous Perturbed Stochastic Systems
6
作者 臧文利 王远钢 郭治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1期63-66,共4页
The design problem of non-fragile estimator is addressed for a class of perturbed linear continuous systems. The perturbations occur on the plant and estimator parameters. The estimator designed should force the error... The design problem of non-fragile estimator is addressed for a class of perturbed linear continuous systems. The perturbations occur on the plant and estimator parameters. The estimator designed should force the error system to achieve the desired decay rate and force the steady error variance less than the specified upper bound irrelevancy of the admissible plant perturbations and estimator perturbations. Consistency problem of the decay rate with the variance upper bound is first considered via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approach. The solution of the estimator parameter under specifications to be consistent is then discussed. The consistency condition of specifications and estimator parameter solution are transformed to feasible or minimum problems subject to a set of LMI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by a numerical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度 矩阵 随机线性连续系统 估计器 自动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的轻量级加密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石鲁生 朱慧博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3,共6页
轻量级加密算法需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消耗,以适应传感器节点的硬件限制。为同时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降低传感器节点能耗和计算量,提出面向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的轻量级加密算法。建立传感器节点分... 轻量级加密算法需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消耗,以适应传感器节点的硬件限制。为同时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降低传感器节点能耗和计算量,提出面向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的轻量级加密算法。建立传感器节点分簇模型,为簇首分配相应的对称密钥;利用TCDCP算法构建WSN线性回归模型,采集经过密钥分配处理后的感知数据;引入流密钥的轻量级同态加密算法,实现对感知数据的加密、解密处理,增强无线传感网络安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加密、解密时间分别为1.01 s、1.05 s,解密成功率平均值为97.0%,RAM空间、ROM空间占用字节数分别为770 kB、800 kB,能耗为82 mJ。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无线传感网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降低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轻量级加密算法 分簇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 感知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和非线性回归算法的湿度传感器校准研究
8
作者 张鹏 殷家璇 陶佰睿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1-425,共5页
电阻型湿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农业、工业及家庭应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力。由于制造过程、材料特性及环境因素等多重影响,传感器输出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提出运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算法对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进行精确校准,以提升测量结... 电阻型湿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农业、工业及家庭应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力。由于制造过程、材料特性及环境因素等多重影响,传感器输出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提出运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算法对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进行精确校准,以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设计并实施一系列校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些算法可以显著提高测量精度,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这为传感器性能优化和误差校正提供了有效方法,有助于推动其技术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传感器 校准算法 线性回归 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分位数回归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短期区间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茂 张书天 +1 位作者 王勃 于欣楠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2-590,共9页
为进一步提升风电功率区间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分位数回归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短期区间预测方法。通过同时考虑复合、平滑和非交叉3个特点对传统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改进,首先使用平滑函数代替弹球损失函数,使长短期记忆... 为进一步提升风电功率区间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分位数回归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短期区间预测方法。通过同时考虑复合、平滑和非交叉3个特点对传统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改进,首先使用平滑函数代替弹球损失函数,使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更易于拟合分位数回归模型。然后构建复合目标函数,使其能在给出多个分位数的条件下不重复训练多个独立模型。接着利用ReLU罚函数进行非交叉约束来避免分位数交叉现象的发生。最后将改进后的分位数回归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相结合并应用于中国甘肃省某风电场,运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不同置信水平下对应PICP和PIAW分别提高了4.17个百分点和降低了2.31 MW,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深度学习 区间预测 复合非交叉 分位数回归 ReLU罚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小亮 刘沁璇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4,共14页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本文使用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中的稳定政策效率指数,基于中国2000年一季度至2022年四季度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本文使用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中的稳定政策效率指数,基于中国2000年一季度至2022年四季度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人口老龄化对宏观政策有效性的非线性影响。相比“低老龄化”阶段,“高老龄化”阶段下老龄化对宏观政策的负向影响会大幅提高,导致宏观政策有效性加速下降。之所以人口老龄化会对宏观政策有效性产生非线性影响,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对企业部门投资信心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在“高老龄化”阶段,企业部门投资信心的大幅度下降,使得宏观政策有效性进一步下降。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建议政府除了通过提高生育率等举措缓解老龄化进程,还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预期管理,提振企业投资信心;二是加强对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使用,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动力来提高政策传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宏观政策有效性 非线性效应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下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水头损失预测模型
11
作者 陶洪飞 靳桢 +5 位作者 喜炜 李巧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姜有为 杨文新 魏建群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2-579,共8页
以泵前网式过滤器—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清水条件下15组流量(768~1068 L/h)和3种滤网孔径(0.180,0.150,0.125 mm)的物理模型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量纲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量... 以泵前网式过滤器—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清水条件下15组流量(768~1068 L/h)和3种滤网孔径(0.180,0.150,0.125 mm)的物理模型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量纲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量对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水头损失影响显著,其次是滤网孔径,且水头损失随流量的升高而升高;建立了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清水条件下的水头损失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 2为0.978,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71.经验证,其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292%,最小相对误差为0.264%,平均相对误差为1.330%,表明该模型可对清水条件下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水头损失进行准确的预测.研究成果可为浮筒网式旋转过滤器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丰富了泵前过滤器的水力性能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系统 泵前过滤器 水头损失 量纲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O_(3)生成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的多时间尺度研究
12
作者 洪也 陆美静 +8 位作者 马雁军 王式功 苏枞枞 王扬锋 任万辉 李晓岚 张云海 王绪鑫 韩国敬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7-1529,共13页
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1月1日-2022年4月1日沈阳市地面观测数据,运用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气象校正技术,将浓度变化分解为长期分量、季... 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1月1日-2022年4月1日沈阳市地面观测数据,运用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气象校正技术,将浓度变化分解为长期分量、季节分量和短期分量3个时间尺度,识别不同时间尺度下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同时量化排放源与气象条件对污染物长期趋势的贡献差异,深入探究O_(3)和PM_(2.5)二次组分[硫酸盐(SO_(4)^(2−))、硝酸盐(NO_(3)^(-))等]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2019年1月1日-2021年4月1日沈阳市O_(3)和PM_(2.5)浓度分别累计下降9.6和7.8μg/m^(3),其中由于排放源的控制作用分别累计下降16.5和8.2μg/m^(3),下降速率分别为5.5和2.7μg/(m^(3)·a);而气象条件恶化导致其分别累计上升6.9和0.4μg/m^(3),上升速率分别为2.3和0.1μg/(m^(3)·a)。根据排放源控制和气象条件恶化导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速率,得出O_(3)和PM_(2.5)排放贡献占比分别为70.5%和96.4%,清晰量化了“人努力”与“天不帮忙”的博弈效应。②跨时间尺度分析揭示,气温、总辐射和风速是O_(3)生成的关键促进因子,而相对湿度、大气稳定度和气压主导其衰减过程。③沈阳市PM_(2.5)中二次组分与O_(3)的交互作用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夏季高温与强辐射条件下,SO_(4)^(2−)与SOC通过光化学氧化及VOCs氧化与O_(3)形成正反馈,而NO_(3)^(-)因热分解削弱其促进作用;冬季高浓度的二次组分削弱太阳辐射,并通过·OH抑制VOCs氧化,降低O_(3)生成速率。一次成分(Cl^(-)、Na^(+))等通过吸湿增长增强了辐射散射,间接抑制光化学反应。研究显示,不同时间尺度下O_(3)主控因素具有相似性,但二次组分的调控作用随气象条件发生变化,研究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O_(3)与PM_(2.5)“双达峰”路径设计提供跨尺度协同调控的理论依据与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 O_(3) PM_(2.5) 二次组分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勘查大数据的控矿作用空间非平稳性定量研究:以三山岛金矿床为例
13
作者 黄继先 李苇琪 +3 位作者 邓浩 万世军 李晓 毛先成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7-328,共12页
隐伏矿体三维预测正在逐渐成为地球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准确把握控矿因素与矿化的关联关系对模型预测性能至关重要。矿化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空间非平稳过程,利用大数据技术,从勘查数据出发,定量探索控矿因素与矿化的空间... 隐伏矿体三维预测正在逐渐成为地球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准确把握控矿因素与矿化的关联关系对模型预测性能至关重要。矿化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空间非平稳过程,利用大数据技术,从勘查数据出发,定量探索控矿因素与矿化的空间非平稳关系及其特征,可为三维成矿预测建模提供更精准的关键参数,有助于从定量的角度厘清控矿作用规律及其背后的成因。本文以三山岛金矿床为研究实例,对控矿作用的空间非平稳性及其特征展开研究,首先利用三维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探测控矿因素对矿化影响的空间非平稳性;随后通过方向加权改进三维GWR的权函数,以此为基础分析控矿作用的各向异性;然后将多尺度GWR模型扩展到三维空间,针对不同控矿因素研究其对矿化影响的多尺度特征;接下来通过计算不同控矿因素对矿化影响的平稳性指数,比较分析其平稳性程度;最后对不同控矿因素对矿化的影响强度与变异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成矿规律进一步挖掘了各控矿因素对矿化影响的方向、尺度及强度特征的相互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平稳性 地理加权回归 各向异性 多尺度GWR 三维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EA4T钢磨削表面残余应力预测
14
作者 杨光 李峰 于国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0,144,共5页
对工件磨削期间的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测试获得实验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测定了各个磨削参数下得到的表面残余应力差异性,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实现残余应力的预测;最后对磨削过程中机械应力的改变状态开展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磨... 对工件磨削期间的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测试获得实验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测定了各个磨削参数下得到的表面残余应力差异性,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实现残余应力的预测;最后对磨削过程中机械应力的改变状态开展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大磨削深度后,初始为拉应力作用的表层残余应力转变为压应力的状态,应力大小也跟磨削深度表现为正相关的特点。随着砂轮速度的提高,表面发生了残余应力的持续降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数据,通过F检验法实施判断结果符合高度显著条件。机械应力和磨削表面应力变化趋势相近,当磨削深度或进给速度增大时都发生了作用力升高的现象。该研究对提高刚表面磨削机加工精度以及表面质量调控具有很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加工 残余应力 测试 线性回归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钢渣微粉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15
作者 黄榜彪 张宇 +3 位作者 黄秉章 杨子建 李广峰 潘丽华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7-1155,共9页
研究了改性钢渣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性能,通过快速碳化法测试了不同掺量沸石粉和钢渣微粉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碳化深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掺入钢渣和沸石粉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佳,但过量掺入会导致强度下降。碳化... 研究了改性钢渣微粉混凝土的碳化性能,通过快速碳化法测试了不同掺量沸石粉和钢渣微粉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碳化深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掺入钢渣和沸石粉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佳,但过量掺入会导致强度下降。碳化试验显示,不同碳化龄期后劈裂抗拉强度变化与碳化前基本一致,碳化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微小。随着时间增加,劈裂抗拉强度逐渐提高,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随时间增加,掺入沸石粉降低抗碳化性能,但对钢渣微粉活性影响小。适量沸石粉可改善结构、抗碳化性,过量会加速碳化。通过Matlab建立的二次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模型成功描述了混凝土试件的碳化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为混凝土结构碳化深度预测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试验 钢渣微粉 沸石粉 混凝土 非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网除雾器总压特性多元回归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16
作者 陈德娟 王瑞浩 +2 位作者 陈小虎 王忠义 陈旭东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150,共8页
丝网除雾器一般由多层丝网组成,每层中丝网间相互交错,使其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存在诸多困难。该文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模型简化方法,并搭建了丝网阻力测试实验台,以验证简化方法的正确性。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不同丝网直径、层间距、网孔参数... 丝网除雾器一般由多层丝网组成,每层中丝网间相互交错,使其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存在诸多困难。该文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模型简化方法,并搭建了丝网阻力测试实验台,以验证简化方法的正确性。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不同丝网直径、层间距、网孔参数对丝网除雾器总压损失特性的影响规律,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对结果进行了拟合,求得总压损失特性方程,同时对回归方程的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所得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平均误差为5.56%。研究结果可为丝网除雾器的性能仿真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 压力损失 阻力测试实验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回归和灰狼优化的电力工程成本及工期预测方法
17
作者 徐宁 李维嘉 +2 位作者 洪崇 刘云 周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被引入成本和工期预测中,但由于电力工程领域的数据集规模较小,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易出现过拟合问题,预测性能受限。基于该背景提出了一种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ART)、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MLR)和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混合模型,通过改进更新策略和参数搜索方法,以提升模型在小数据集上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方法】方案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和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搭建了一个高效的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框架。采用支持向量回归、分类与回归决策树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作为基线机器学习方法,并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上述模型的参数进行搜索以防止过拟合,同时提出两项改进措施:采用混沌序列初始化狼群位置,确保种群多样性;优化灰狼位置的更新策略,通过周围群体信息共享提升搜索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混合模型在成本和工期预测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训练和测试集上的性能结果对比显示,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容易产生过拟合问题,导致泛化能力不足,而结合GWO的模型改善了该问题。其中,MLR+GWO混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表现均优于其他模型。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混合模型的收敛速度显著加快,仅需6~8次迭代即可达到较优的适应度,而传统GWO算法需迭代11~12次才能达到类似效果。此外,改进算法有效避免了传统GWO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结论】所提出基于线性回归和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混合模型在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领域展现出较为明显的性能优势。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通过优化初始化序列及更新策略,提升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提出的混合模型泛化性能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预测精度和训练效率方面均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成本预测 工期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决策树 线性回归 灰狼优化算法 混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灰化反演页岩纳米孔隙来源方法探究
18
作者 宋党育 杨春林 +1 位作者 李云波 乔雨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共8页
针对传统方法在研究页岩纳米孔隙来源时存在局限性的问题,开展低温灰化实验,分析灰化过程中孔隙的变化与转化规律,建立了页岩微孔与介孔的有机、无机来源反演方法,并通过低温灰化反演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纳米孔隙的有... 针对传统方法在研究页岩纳米孔隙来源时存在局限性的问题,开展低温灰化实验,分析灰化过程中孔隙的变化与转化规律,建立了页岩微孔与介孔的有机、无机来源反演方法,并通过低温灰化反演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纳米孔隙的有机、无机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对微孔孔容和比表面积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77%和44.62%,对介孔孔容与比表面积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77%和12.85%,有机质微孔与介孔的孔容与比表面积约为无机质微孔与介孔的18.0倍和1.7倍;与传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相比,低温灰化反演法克服了有机质中孔隙非均质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能够有效统计每个样品中有机质孔隙来源的真实量;页岩微孔与介孔的来源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含量,且受控制程度在微孔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低温灰化反演方法的建立对深入了解页岩气的储集机制、游离态甲烷含量及释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灰化实验 孔隙来源 反演法 线性回归 孔隙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熔池图像分析的焊接偏差测定方法
19
作者 王中任 夏海 +4 位作者 马晓锋 张文 陈科鹏 赵荣丽 史铁林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114,共11页
在进行全位置管道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中,管道不同方位角对熔池形态有不同的影响,而熔池拖尾角度与焊接偏差有密切关系,焊接偏差影响焊接质量,设计基于熔池图像分析的焊接偏差测定方法.首先,经拍摄得到熔池图像后,进行灰度化和图... 在进行全位置管道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中,管道不同方位角对熔池形态有不同的影响,而熔池拖尾角度与焊接偏差有密切关系,焊接偏差影响焊接质量,设计基于熔池图像分析的焊接偏差测定方法.首先,经拍摄得到熔池图像后,进行灰度化和图像增强,使用GR显著性监测分割熔池区域,然后利用Otsu阈值提取熔池,检测熔池边缘并分割轮廓,通过平直度提取熔池拖尾采样点,再利用梯度下降法对熔池拖尾轮廓进行线性拟合,最终求得熔池拖尾角度.为研究熔池拖尾角度与焊接偏差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设计试验,得到可预测熔池拖尾角度和焊接偏差的线性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预测焊接偏差量与真实焊接偏差量的误差在0.2 mm以内,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提前预知焊接偏差并实时纠偏对于保证焊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偏差 图像处理 熔池拖尾角度 线性回归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左心室心腔面积变化分数与心肌周向应变的相关性
20
作者 李梦露 张恒 +5 位作者 王春节 蒋福壮 杨开洲 邢园园 裴方民 程流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9-744,共6页
目的比较心脏磁共振测量的短轴位左心室心腔面积变化分数与心肌周向应变的相似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PACS数据库中心脏磁共振图像质量良好的40例不同表现型心肌病,在3.0T MRI上完成电影成像检查,使用Medviso... 目的比较心脏磁共振测量的短轴位左心室心腔面积变化分数与心肌周向应变的相似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PACS数据库中心脏磁共振图像质量良好的40例不同表现型心肌病,在3.0T MRI上完成电影成像检查,使用Medviso Segment软件在左心室短轴位测量各层面心内膜和心外膜面积,计算各层面面积变化分数和整体面积变化分数;使用Circle CVI42软件测量各层面周向应变和整体周向应变。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整体周向应变与整体面积变化分数、层面周向应变与层面面积变化分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整体周向应变与整体面积变化分数、层面周向应变与层面面积变化分数均呈正相关(r均>0.95),且呈良好的线性回归特征(回归系数在2.40~3.16之间,P<0.05),其大小与心腔半径有关。数值标准化处理后周向应变和面积变化分数曲线具有相同的标准差。结论短轴位左心室心腔面积变化分数与心肌周向应变在层面和整体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曲线形态相似,提示周向应变和面积变化分数具有类似的统计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磁共振成像 心肌周向应变 左心室心腔面积变化分数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