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僧憇松:文化意象的唐宋变迁——兼论《憇寂图》的经典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小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7,共11页
韦偃是唐代著名的松石画高手,其《双松图》因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广为后人所熟知,而诗中最重要的文化意象是胡僧憇松。北宋元祐三年正月十二日,苏轼、李公麟应柳仲远之请,联袂而作《憇寂图》。它与韦偃《双松图》相比,《憇寂图》... 韦偃是唐代著名的松石画高手,其《双松图》因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广为后人所熟知,而诗中最重要的文化意象是胡僧憇松。北宋元祐三年正月十二日,苏轼、李公麟应柳仲远之请,联袂而作《憇寂图》。它与韦偃《双松图》相比,《憇寂图》中的人物从外来"胡僧"变成了本土"老僧",植物从"双松"变成了"孤松"。此变化虽小,却包含了丰富的唐宋文化变迁的信息。此外,苏、李《憇寂图》是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经典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后来《憇寂图》自身也被经典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僧憇松 文化意象 《双松图》 《憇寂图》 唐宋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胡僧僧伽生平事迹考索 被引量:2
2
作者 介永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41,共6页
僧伽是入唐弘法时间较长的外来胡僧,考诸史籍,他不是南天竺人,而是西域何国人,即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人。僧伽被唐中宗尊为"国师",备受推崇,并被唐中宗及其以后的帝王们极力拥戴,究其原因,盖与是时观音崇拜的社会风气有密切关... 僧伽是入唐弘法时间较长的外来胡僧,考诸史籍,他不是南天竺人,而是西域何国人,即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人。僧伽被唐中宗尊为"国师",备受推崇,并被唐中宗及其以后的帝王们极力拥戴,究其原因,盖与是时观音崇拜的社会风气有密切关系。号称"观音之化身"的僧伽"化唐土五十三载",随着观音崇拜的盛行,渐渐成为唐宋时期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侧面反映了佛教的世俗化和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佛教 胡僧 僧伽 观音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