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本土非酿酒酵母菌株酿酒学特性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彬艳 张璇 +3 位作者 石琳 王媛 祝霞 杨学山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327,共10页
适应了产区风土条件的非酿酒酵母菌株,能够与酿酒酵母共接种发酵生成多元化的次级代谢产物,改变葡萄酒口感和香气特征。因此明确本土非酿酒酵母菌株的酿酒学特性差异,对定向调控葡萄酒风味品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以筛选自河西走... 适应了产区风土条件的非酿酒酵母菌株,能够与酿酒酵母共接种发酵生成多元化的次级代谢产物,改变葡萄酒口感和香气特征。因此明确本土非酿酒酵母菌株的酿酒学特性差异,对定向调控葡萄酒风味品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以筛选自河西走廊葡萄产区的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HX-1、HX-3,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HX-2、HX-4和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HX-6、HX-7为供试菌株,测定其生长曲线与酿酒因子耐受性后,分别接种于‘美乐’葡萄汁中进行纯种发酵,分析各菌株对酒样酿酒学参数及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属的菌株生长曲线相似,对高质量浓度葡萄糖和SO_(2)均有较好的耐受性;但在不同培养温度、pH值及乙醇体积分数条件下,菌株之间具有明显差异。HX-1、HX-3、HX-6和HX-7菌株表现出良好的低温耐受性,HX-1、HX-2、HX-3和HX-4菌株在低pH值条件下能正常生长,HX-6、HX-7菌株的乙醇耐受性最强。纯种发酵试验显示,HX-6、HX-7菌株在‘美乐’葡萄汁中发酵能力强、乙醇和甘油生成量较高。其中HX-7菌株与正庚醇、异戊醇、乙酸异戊酯等挥发性化合物的生成强相关,HX-6菌株能有效增加葡萄酒中癸酸乙酯、辛酸乙酯等酯类化合物的含量。2株H.uvarum均显著(P<0.05)增加了葡萄酒中总酸与苹果酸含量,并有助于葡萄酒中C_(13)-降异戊二烯的生成;但HX-1菌株的还原糖利用率较差,酒精发酵在第8天停滞。HX-4菌株相对高产挥发酸,HX-2菌株能够显著增加葡萄酒中香茅醇、柠檬烯等品种香气化合物的含量。综合分析,本土T.delbrueckii和H.uvarum菌株在纯种发酵过程中的酿酒学参数及香气特征具有种内相似性,而M.pulcherrima的发酵特性呈现菌株依赖性。研究结果可为精准设计葡萄酒混菌酒精发酵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 纯种发酵 挥发性化合物 层次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蚝油变质过程中代谢产物差异
2
作者 赵阳 邓建朝 +5 位作者 张思蓉 李春生 相欢 王迪 赵永强 陈胜军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206,共13页
开盖后的蚝油在常温条件下容易受到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的污染而发生变质。为探究蚝油霉变的详细过程,对模拟变质的蚝油样品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蚝油变质过程中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 开盖后的蚝油在常温条件下容易受到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的污染而发生变质。为探究蚝油霉变的详细过程,对模拟变质的蚝油样品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蚝油变质过程中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质过程中的蚝油总蛋白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水分、总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等呈上升趋势,而糖类、蛋白质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从蚝油样品中共鉴定出618种代谢物,主要分为脂类和类似脂类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氧化合物及有机杂环化合物等14类。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筛选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标准为: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1,p<0.05,且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需满足>2或<1/2,在该条件下共筛选出21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代谢物有10种,下调代谢物有11种。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淀粉和蔗糖代谢、脂质代谢、赖氨酸降解、核苷酸代谢等相关通路,这说明蚝油变质过程中各营养物质的消耗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蚝油变质 非靶向代谢组学 谢瓦曲霉 差异代谢物 OPLS-DA分析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筛查饲料中的未知药物 被引量:1
3
作者 侯粲 邱静 +2 位作者 程永友 赵璐瑶 杨曙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9-1415,共7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对饲料中非目标污染物(兽药)的筛查方法,以及未知物的判定和确认技术。饲料样品经0.1%EDTA-乙腈-甲醇(1∶1∶1,含0.1%甲酸)混合溶液提取,Q-TOF全扫描模式采集数据,数据经过峰对齐... 建立了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对饲料中非目标污染物(兽药)的筛查方法,以及未知物的判定和确认技术。饲料样品经0.1%EDTA-乙腈-甲醇(1∶1∶1,含0.1%甲酸)混合溶液提取,Q-TOF全扫描模式采集数据,数据经过峰对齐(质量误差5 m Da以内)、噪音过滤、自动排除无用峰等处理后,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处理,根据Score图、S-Plot图和VIP图判定出特征离子,结合二级信息与自建谱库比对,进行结构式确认,或通过同位素丰度比例和分子式生成功能,确认分子式,结合二级断裂信息,判定特征离子的结构式,从而判定未知物的成分。结果显示:16份饲料样品共筛查出27种兽药。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对其中的12种兽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验证结果仅出现2个假阳性,兽药含量在12.5~152.0 mg/kg之间。通过LC-Q-TOF/MS结合OPLS-DA的方法能够对饲料中的非目标物进行筛查分析,方法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非目标物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饲料 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含量测定
4
作者 徐慧茹 熊维政 +4 位作者 李磊 郭立 田硕 姜家书 左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77,共6页
目的建立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芦荟大黄素、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胡椒碱、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 目的建立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芦荟大黄素、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胡椒碱、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69 nm。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质量评价,筛选组间主要差异性成分。结果15批样品HPLC特征图谱中有21个特征峰,相似度大于0.93。各批样品聚为2类,筛选出7个主要差异性成分(峰3、5、7、8、9、11、12)。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8.43%~100.51%,RSD 1.51%~2.5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完善通络祛痛膏质量控制、探讨其非挥发性成分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祛痛膏 非挥发性成分 HPLC特征图谱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代谢组学用于羽扇豆醇干预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机理探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史栋栋 况媛媛 +3 位作者 王桂明 彭章晓 王彦 阎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8-283,共6页
应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细胞周期实验,研究羽扇豆醇体外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机理。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可以很好地区分羽扇豆醇作用的MCF-7细胞代谢... 应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细胞周期实验,研究羽扇豆醇体外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机理。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可以很好地区分羽扇豆醇作用的MCF-7细胞代谢谱与对照组细胞代谢谱,模型参数为:R2 Ycum=0.988,Q2 Ycum=0.964。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值大于1的差异代谢物进一步用t检验进行单位分析,选择t<0.05(VIP>1)的代谢物作为羽扇豆醇作用组的生物标志物,得到琥珀酸、磷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11种代谢差异物。结合羽扇豆醇将细胞周期抑制在G1期这一现象,推测羽扇豆醇可能是主要抑制了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酰辅酶A的生成和底物磷酸化生成ATP的反应来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本实验从代谢组学角度为乳腺癌抗肿瘤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羽扇豆醇 MCF-7 细胞 乳腺癌 抑制机理 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 细胞代谢组学 细胞周期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对称中量子态的区分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华 陈峥立 段媛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3,173,共4页
量子态的区分问题在量子信息技术中有许多重要应用。在量子力学中,两个态ψ1和ψ2可区分当且仅当它们正交,在PT量子理论的背景下考虑态的可区分性问题,基于一个非自伴但PT-对称的Hamiltonian量能够构造一个所在Hilbert空间的新内积的方... 量子态的区分问题在量子信息技术中有许多重要应用。在量子力学中,两个态ψ1和ψ2可区分当且仅当它们正交,在PT量子理论的背景下考虑态的可区分性问题,基于一个非自伴但PT-对称的Hamiltonian量能够构造一个所在Hilbert空间的新内积的方法,给出了ψ1与ψ2可区分的刻画。通过例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的区分 PT-对称 非自伴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拉曼光谱分析人血与犬血的PCA-LDA鉴别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祥权 廖鑫 +1 位作者 徐溢 洪明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5-582,共8页
将拉曼光谱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方法有机结合,构建人血与犬血种属判别模型,实现了不同种属血液样本的高效无损鉴别.采用拉曼光谱的无损测试模式对血液样本进行测试,考察了抗凝管管材、聚焦位置及曝光时间等对血液样本拉曼光谱的影响,在激... 将拉曼光谱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方法有机结合,构建人血与犬血种属判别模型,实现了不同种属血液样本的高效无损鉴别.采用拉曼光谱的无损测试模式对血液样本进行测试,考察了抗凝管管材、聚焦位置及曝光时间等对血液样本拉曼光谱的影响,在激发波长为632.8 nm,光谱扫描范围为200~1800 cm-1,功率衰减率50%,曝光时间5 s及累加次数为2次的优化条件下,获得了无损检测条件下的血液样本拉曼光谱图.针对血液样本组分复杂、拉曼光谱信号基底背景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去噪,进行分段多项式基线校正的预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血液样本拉曼光谱谱图的高噪音和基线漂移问题.实验选择30例正常人血和33例比格犬血为样本训练集,5例正常人血和5例比格犬血为测试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联合线性判别法(LDA)模型,训练集分类正确率达到95.23%,盲测集分类正确率达90.00%.这种基于非接触式血液样本拉曼光谱和PCA-LDA判断模型的测试方法在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涉及血液无损鉴别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 犬血 非接触式拉曼光谱测试 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判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N结合核Fisher判别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 被引量:43
8
作者 宋旭帆 周明 +1 位作者 涂京 李庚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80,共8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是目前智能用电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负荷识别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核心内容。以负荷的奇次谐波电流幅值作为特征建立负荷特征库,通过分析负荷样本在特征空间的分布,设计了一种AdaBoost样本筛选算法以精简负荷特...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是目前智能用电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负荷识别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核心内容。以负荷的奇次谐波电流幅值作为特征建立负荷特征库,通过分析负荷样本在特征空间的分布,设计了一种AdaBoost样本筛选算法以精简负荷特征库。利用k近邻(k-NN)算法的简捷性和核Fisher判别算法的非线性分类能力,通过误判风险控制将k-NN与核Fisher判别相结合用于家庭负荷识别,兼顾识别精度和计算复杂度,以提高对负荷特征相近电器的识别能力及整体识别速度。经实测数据检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居民负荷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BOOST 样本筛选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K近邻 核FISHER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鉴别C均值聚类的滁菊花茶品质等级鉴别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武斌 谢晨傲 +2 位作者 陈勇 武小红 贾红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02-2207,共6页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探测近红外区域的光谱特征,反映所测样品内部有机物化学成分和结构信息。在分析物质成分时,近红外光谱通常会涉及到大量的波长数据,因此其维数往往比较高。同时,光谱会出现重叠和冗余等现象,会影响模型的性...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探测近红外区域的光谱特征,反映所测样品内部有机物化学成分和结构信息。在分析物质成分时,近红外光谱通常会涉及到大量的波长数据,因此其维数往往比较高。同时,光谱会出现重叠和冗余等现象,会影响模型的性能。提出一种噪声鉴别C均值聚类(NDCM)算法。NDCM将一种快速广义噪声聚类(FGNC)和模糊线性判别分析(FLDA)相结合,可实现模糊聚类过程中进行数据鉴别信息的提取和数据空间维度的压缩,以达到更高的聚类准确率。对滁菊花茶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FCM)得到的模糊隶属度和聚类中心作为噪声鉴别C均值聚类(NDCM)的初始模糊隶属度和初始聚类中心,使NDCM具有聚类速度快,准确率高等优点。FCM算法对光谱噪声数据敏感,而NDCM算法在处理含噪声的光谱数据时能够表现出较好的性能。该研究选取特级滁菊、一级滁菊、二级滁菊三种品质等级的滁菊花茶作为实验样本,共计240个样本。实验使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NIR-M-F1-C)采集滁菊花茶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用Savitzky-Golay滤波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对滁菊花茶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光谱中掺杂的噪声和重叠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采集到的400维光谱数据进行维度压缩降至6维。该研究使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提取滁菊花茶光谱数据中的鉴别信息,并将数据空间维度进一步转换为2维。分别用FCM,FGNC和NDCM三种算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实现对滁菊花茶的准确分类。实验结果显示:当权重指数m=2.5时,FCM,FGNC,NDCM的聚类准确率分别为92.42%,98.48%,100%。NDCM聚类时间略长于FGNC。FCM算法需要进行27次迭代才能收敛,而FGNC算法和NDCM算法分别只需要13次和10次迭代就能达到收敛。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MSC、Savitzky-Golay滤波、PCA、LDA和NDCM算法,建立了一种精准鉴别滁菊花茶品质等级的聚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鉴别C均值聚类 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化性质和代谢组学的西南地区常规酿酒高粱与杂交高粱鉴别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红梅 李哲 +4 位作者 王松涛 张庆良 陈安静 李令 涂荣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56-267,共12页
为分析杂交高粱与西南地区常规酿酒高粱成分的差异,建立品种判别方法。本文测定了29个高粱样品的基本理化组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复合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法(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 Exactive HF-X... 为分析杂交高粱与西南地区常规酿酒高粱成分的差异,建立品种判别方法。本文测定了29个高粱样品的基本理化组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复合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法(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 Exactive HF-X mass spectrometry,UHPLC-Q Exactive HF-X-MS)分析不同品种类别高粱的代谢物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聚类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理化组分和所有代谢物进行特征成分筛选和品种鉴别模型构建。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常规品种的支链淀粉和单宁含量比杂交品种高,直链淀粉含量和千粒重偏低,基于理化性质可实现部分样品的鉴别。以全部1048个代谢物为变量构建OPLS-DA模型,筛选出46种主要差异代谢物,重新构建了高粱品种OPLS-DA判别模型,判别准确率达到100%。西南地区常规品种中多种酚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另外,基于ROC分析和质控样本(quality control sample,QC)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进一步筛选出20个诊断准确性较高且重现性较好的差异代谢物。其中丁香亭-3-葡萄糖苷和6″-O-乙酰大豆苷在常规高粱品种中具有更高的表达丰度,D-葡萄糖酸、腐胺、N-乙酰腐胺和L-谷氨酰胺在杂交高粱中含量更高。本研究揭示了西南地区常规酿酒高粱与杂交高粱的差异性,建立的基于UHPLC-Q Exactive HF-X-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能科学准确地用于高粱品种鉴别,为高粱品种鉴别提供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酿酒高粱 常规品种 非靶向代谢组学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红小豆品质多指标无损检测及品种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龚润华 杨信廷 +2 位作者 郭晓晖 刘欢 叶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197,共8页
本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8种不同品种红小豆的蛋白质、水分、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百粒重、粒长、粒宽及颜色指标的同时快速无损分析方法。首先,对红小豆的近红外光谱进行标准正态变量变化法(SNV)、多元散射校正法(MSC)及一阶导... 本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8种不同品种红小豆的蛋白质、水分、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百粒重、粒长、粒宽及颜色指标的同时快速无损分析方法。首先,对红小豆的近红外光谱进行标准正态变量变化法(SNV)、多元散射校正法(MSC)及一阶导数预处理,随后结合偏最小二乘分析法(PLS),建立红小豆样品不同品质指标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各PLS模型能较好地对红小豆的品质指标起到预测效果,达到快速无损检测红小豆品质的目的。此外,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红小豆样本的品种进行定性判别,校正集和预测集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00%和88.89%。近红外光谱对不同品种红小豆能做出较好的区分,对优质红小豆的快速筛分具有指导意义,且定性判别模型对同品种不同产地的2种红小豆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区分,由此可见近红外技术在产地判别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红小豆 多指标分析 定性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中医药非介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辨治规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思玮 程淼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基于临床病历信息系统,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真实世界角度分析中医药非介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辨治规律。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病历系统中诊断为肺恶性肿瘤的患者病史、刻下症和用药信息,在... 目的:基于临床病历信息系统,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真实世界角度分析中医药非介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辨治规律。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病历系统中诊断为肺恶性肿瘤的患者病史、刻下症和用药信息,在剔除使用介入治疗手段的病例后建立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对高频药物的频数、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病史和刻下症反映的症状进行数据化统计;对统计得到的高频药物和症状信息借助SPSS Modeler18.0软件中Apriori算法对核心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用Web节点构建关联网状图;借助SPSS Stastistics 23.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19例未进行介入治疗的肺恶性肿瘤患者,中医常见症状为咳嗽、白痰、喘憋、纳差、眠差、痰黏、便秘、乏力、胸闷、气短;药物四气以温药最多;五味以甘味最多;归经以肺经频率最高。关联规则结果显示,二项支持度最高的组合为半夏→柴胡、半夏→瓜蒌、杏仁→麻黄;三项关联支持度最高的组合为半夏→茯苓、柴胡,杏仁→麻黄、半夏,半夏→杏仁、柴胡,半夏→瓜蒌、贝母。聚类结果聚为3类,依次为肺阴虚证、痰热壅肺证和肺气虚证。结论:中医药非介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中医药辨治规律为:聚类证型依次为肺阴虚证、痰热壅肺证和肺气虚证。治疗多用和解少阳、行气止咳平喘和清虚热化痰饮为主,药物以半夏、甘草、黄芩、茯苓、柴胡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非介入手段 肺恶性肿瘤 真实世界数据 辩治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多品种花生种子活力无损检测装置研究
13
作者 尹田振 彭彦昆 +3 位作者 李永玉 胡黎明 王炳伟 马振浩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40-347,共8页
开发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便携式多品种花生种子活力无损检测装置。该装置以近红外光谱仪为核心,具有成本低廉、检测速度快等优势,可实现对多品种、多状态花生种子的高效非破坏性活力评估。研究发现,种子老化过程中,脂肪和水分等... 开发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便携式多品种花生种子活力无损检测装置。该装置以近红外光谱仪为核心,具有成本低廉、检测速度快等优势,可实现对多品种、多状态花生种子的高效非破坏性活力评估。研究发现,种子老化过程中,脂肪和水分等营养成分明显消耗,与种子活力呈显著关联性。为提高检测准确性,采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抽样算法精确识别了水分和脂肪的特征波长,主要分布在1000~1150 nm、1250~1350 nm和1400~1500 nm。基于这些特征波段,建立水分和脂肪质量分数的定量预测模型。对于含水率,采用SNV预处理方法的模型在预测集上达到0.9486的相关系数和0.2927%的均方根误差。对于脂肪质量分数,使用SG-MSC预处理后获得了0.8521的预测集相关系数和2.5699%的均方根误差。在上述基础上,引入稀疏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了花生种子活力判别模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所有状态种子的分类准确率均有显著提高。鲁花8号、粒粒红、落日红和小白沙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91.20%、90.80%、90.00%和90.00%。相比不考虑特征波长的建模分类准确率(小白沙,74.40%),改进后的分类方法提高15.60个百分点。特别地,当脂肪质量分数低于45%且含水率低于4%时,判定为非活性种子。本研究开发的无损检测装置为花生种子活力的快速、准确评估提供了创新方法,具有在种子质量控制、育种选择以及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活力 无损检测 特征波长 稀疏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优惠公平竞争审查标准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德群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根据什么标准治理税收优惠措施是我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难题。税收优惠措施名目繁多,很难从立法层面对它们进行统一规范,合法标准对税收优惠措施治理并不具有普适性。由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环境目标所决定,税收优惠措施... 根据什么标准治理税收优惠措施是我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难题。税收优惠措施名目繁多,很难从立法层面对它们进行统一规范,合法标准对税收优惠措施治理并不具有普适性。由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环境目标所决定,税收优惠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应采取非歧视标准。鉴于比较是歧视界定的基本方法,对税收优惠措施进行歧视性审查必须有客观可比情形存在,客观可比情形应根据税式支出优惠措施的目的及其所属税制的性质或结构来进行确定,税式支出优惠措施所属税制是税收优惠措施赖以依存的基准税制,因此税收优惠公平竞争审查之非歧视标准涉及基准税制、税式支出优惠措施和客观可比情形三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优惠 公平竞争审查 合法标准 非歧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的橘小实蝇侵染柑橘检测系统设计
15
作者 龙江 文韬 +2 位作者 代兴勇 韩龙波 龚中良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9-214,共6页
为实现可见/近红外光谱对橘小实蝇侵染柑橘的准确检测。针对侵染位置的未知问题,设计一套橘小实蝇侵染柑橘多光路无损检测分级系统。采集四个检测光路的半透射光谱信息,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建立并比较单一检测光路和混合四个检测光路... 为实现可见/近红外光谱对橘小实蝇侵染柑橘的准确检测。针对侵染位置的未知问题,设计一套橘小实蝇侵染柑橘多光路无损检测分级系统。采集四个检测光路的半透射光谱信息,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建立并比较单一检测光路和混合四个检测光路的分类模型。结果显示,混合所有检测光路的模型取得较优的分类结果。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筛选的47个特征波长变量建模,四个检测光路中分类效果最佳地预测集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3.5%和95.2%。利用四个检测光路的柑橘样本建立的PLS-DA混合分类模型,结合CARS算法进行有效特征波长变量筛选,可提高橘小实蝇侵染柑橘分类模型的精度,实现橘小实蝇侵染柑橘的准确分类。研究结果可为在线检测橘小实蝇侵染柑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无损检测 橘小实蝇 可见/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欧外资数据安全审查的特点、影响与我国因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淑凤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6,共10页
近年来,美国、欧洲在外资安全审查中新增数据安全审查,评估外商投资中潜在的数据收集和跨境流动安全风险,形成对数字贸易的事实约束。外资数据安全审查的引入,受数字时代安全防范升级和数据资源竞争驱动,具有介入时间的前置性与可追溯... 近年来,美国、欧洲在外资安全审查中新增数据安全审查,评估外商投资中潜在的数据收集和跨境流动安全风险,形成对数字贸易的事实约束。外资数据安全审查的引入,受数字时代安全防范升级和数据资源竞争驱动,具有介入时间的前置性与可追溯性、对象标准的针对性与模糊性、法律后果的自裁决性等特点。其对我国开展对美欧投资、发展数字贸易、对接美欧数据跨境规则带来不同影响。我国有必要在国内完善政府获取企业数据的规则,补充投资辅助机制,在战略层面调整我国对美欧数字投资的定位;在国际上推进贸易协定中限制原则的落实和数据保护互认机制的发展,探索针对数字贸易规则问题的沟通方案,为我国数字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数据安全审查 数据安全 数据跨境流动 数字贸易 绿地投资 非歧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与钠离子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胜明 杨松成 +6 位作者 王杰 王鸿丽 刘炳玉 李爱玲 何昆 魏开华 张学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6-67,共2页
  实验研究中常常观察到钠离子与一些多肽或蛋白质有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能力,这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可能与生物的一些功能和活性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结合作用,我们应用电喷雾质谱研究了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与钠离子在溶液中的非共价...   实验研究中常常观察到钠离子与一些多肽或蛋白质有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能力,这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可能与生物的一些功能和活性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结合作用,我们应用电喷雾质谱研究了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与钠离子在溶液中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实验研究中发现脯氨酸和苯丙胺酸与钠离子有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ion Amino acids non - covalent interaction ESI -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牛顿流体的稳定性及其流态判别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乃震 王廷瑞 +1 位作者 刘孝良 刘崇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
针对非牛顿流体的稳定性问题及其流态判别的研究 ,将整体稳定性理论及局部稳定性理论应用于塑性流体和幂律流体在同心环空的流动中 ,建立和推导出相对应的判别流动状态的稳定性参数表达式。这些参数的临界值与牛顿液体流态准数雷诺数的... 针对非牛顿流体的稳定性问题及其流态判别的研究 ,将整体稳定性理论及局部稳定性理论应用于塑性流体和幂律流体在同心环空的流动中 ,建立和推导出相对应的判别流动状态的稳定性参数表达式。这些参数的临界值与牛顿液体流态准数雷诺数的临界值 ,同样具有与液体流变性无关的特点。文章还系统地阐述了非牛顿流体各种稳定性参数的含义 ,并应用文献资料所提供的实验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稳定性 流态判别 同心环形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SYS在管道漏磁法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秀清 高松巍 杨理践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叙述了埋地管道无损检测的一种新方法——管道漏磁检测法 ;介绍了漏磁法检测装置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着重论述了 ANSYS在管道漏磁检测中的分析过程和关键问题的解决;并给出了二维分析中的几种典型缺陷的分析结果及如何根据一次运行所测... 叙述了埋地管道无损检测的一种新方法——管道漏磁检测法 ;介绍了漏磁法检测装置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着重论述了 ANSYS在管道漏磁检测中的分析过程和关键问题的解决;并给出了二维分析中的几种典型缺陷的分析结果及如何根据一次运行所测得的数据来鉴别管道中的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系统 无损检测 漏磁检测法 缺陷鉴别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快速鉴别国产咖啡豆品种 被引量:30
20
作者 鲍一丹 陈纳 +3 位作者 何勇 刘飞 张初 孔汶汶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9-355,共7页
结合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和不同的判别分析模型对4种国产咖啡豆品种进行了快速无损判别。通过高光谱成像仪提取874-1 734nm波段内的光谱数据,去除首尾噪声波段后,分别基于925-1 680nm波段的全谱波段和通过连续投影算法(SPA)选择的特... 结合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和不同的判别分析模型对4种国产咖啡豆品种进行了快速无损判别。通过高光谱成像仪提取874-1 734nm波段内的光谱数据,去除首尾噪声波段后,分别基于925-1 680nm波段的全谱波段和通过连续投影算法(SPA)选择的特征波长,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随机森林(RF)、K最邻近算法(KNN)、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和极限学习机(ELM)5种判别分析模型。基于上述判别模型对咖啡豆品种进行鉴别;然后通过准确率、命中率和否定率3个参数对鉴别结果进行了评价。实验显示,基于全谱和特征波段建立的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判别效果,其中ELM模型效果均为最优,每个品种建模集和预测集的准确率、命中率和否定率均在93.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模型判别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国产咖啡豆品种的识别,特征波长的选择减少了变量数,但判别效果与全谱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高光谱成像 咖啡豆 无损判别 判别分析模型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