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coherent sequence detection scheme for satellite-based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Haosu Zhou Jianxin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442-448,共7页
The satellite-based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receiver has to encounter the frequency offset caused by the Doppler effect and the oscillator instabi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n-coherent sequence detecti... The satellite-based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receiver has to encounter the frequency offset caused by the Doppler effect and the oscillator instabi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n-coherent sequence detection scheme for the satellite-based AIS signal transmitted over the white Gaussian noise channel. Based on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nd a Viterbi decoder, the proposed scheme is capable of tolerating a frequency offset up to 5% of the symbol rate.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reduced by the state-complexity reduction, which is based on per-survivor processing.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proposed non-coherent sequence detection scheme has high robustness to frequency offset compared to the relative scheme when messages collision ex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oherent sequence detection scheme satellite based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frequency offset messages collision Viterbi deco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多普勒频偏的多天线Chirp-BOK最佳随相检测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仇洪冰 乔新宇 +3 位作者 郑霖 杨超 姚伟伟 张静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3-131,共9页
当信道存在多普勒频偏和相位噪声时,采用相干检测的MIMO-OFDM系统需要复杂和精确的频偏估计与多普勒补偿。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天线Chirp-BOK最佳随相检测方案,在保证抗干扰和抗频偏衰落的条件下,通过空分复用提高了系统容量。经推导,多天... 当信道存在多普勒频偏和相位噪声时,采用相干检测的MIMO-OFDM系统需要复杂和精确的频偏估计与多普勒补偿。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天线Chirp-BOK最佳随相检测方案,在保证抗干扰和抗频偏衰落的条件下,通过空分复用提高了系统容量。经推导,多天线Chirp-BOK系统的等效MIMO信道系数矩阵为实矩阵,从而降低了信道估计的复杂度,同时,也避免了检测受随机相位的影响。最后通过NI USRP-2942R平台搭建了2×2无线收发MIMO-Chirp-BOK验证系统。实测和仿真验证了所提系统具有低复杂度,对相偏、频偏不敏感的优点,并通过收发双天线获得了2倍的通信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通信 Chirp-BOK调制 非相干检测 随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UWB-PPM多径信号的加权非相干接收机性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建军 梁庆林 项海格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共6页
针对UWB-PPM多径信号下加权非相干接收机的误码性能表达式及相应的加权系数组合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加权非相干接收机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对子积分区间宽度及定时误差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加权非相干接收... 针对UWB-PPM多径信号下加权非相干接收机的误码性能表达式及相应的加权系数组合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加权非相干接收机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对子积分区间宽度及定时误差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加权非相干接收机在理想情况下具有至少3dB以上的性能提升,并对子积分区间及定时误差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强健容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能量检测 加权非相干接收机 最佳和准最佳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QR分解的ST-FSK最大似然检测算法
4
作者 付铁连 钱祖平 于全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7-539,共3页
空时频移键控(Space-Time FSK)是一种特殊的酉空时调制方案,它易于设计,译码复杂性低,不需信道状态的任何信息,与酉空时设计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本文在文献[1]提出的ST-FSK非相干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利用QR分解提出了一种简化算法... 空时频移键控(Space-Time FSK)是一种特殊的酉空时调制方案,它易于设计,译码复杂性低,不需信道状态的任何信息,与酉空时设计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本文在文献[1]提出的ST-FSK非相干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利用QR分解提出了一种简化算法,减少了译码计算量,并且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FSK 非相干最大似然检测 QR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信道-非相干网络编码调制方法
5
作者 高枫越 王琰 +1 位作者 李牧 于睿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55-2959,2964,共6页
针对时变双向中继信道下的物理层网络编码问题,提出多天线场景下不需要信道状态信息的联合信道编码的非相干物理层网络编码调制和检测方法。首先,为了实现物理层网络编码,设计了源节点的空间调制矩阵。然后,将差分空间调制与物理层网络... 针对时变双向中继信道下的物理层网络编码问题,提出多天线场景下不需要信道状态信息的联合信道编码的非相干物理层网络编码调制和检测方法。首先,为了实现物理层网络编码,设计了源节点的空间调制矩阵。然后,将差分空间调制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结合,推导得到中继节点处叠加信号的最大后验概率检测表达式。同时,结合叠加信号的星座图,设计从叠加星座到中继转发符号的映射方案。最后,利用信道编码的线形结构,结合比特交织、信道译码与软入软出检测算法,进而得到联合信道-差分物理层网络编码迭代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双向中继场景下实现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非相干传输与检测,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中继信道 物理层网络编码 非相干检测 信道编码 差分空间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干扰杂波环境下三维目标检测前跟踪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薄钧天 张嘉毫 +6 位作者 于洪波 张翔宇 罗峰谊 俞溪 李伟 王衡峰 孟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6,共11页
针对因随机假目标干扰、强杂波存在的复杂环境中三维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行线坐标变换的多层次检测前跟踪算法。雷达量测点被先后置于规格化后的径向距离-时间平面、方位角-时间平面和俯仰角-时间平面分层次进行非相参积累和点... 针对因随机假目标干扰、强杂波存在的复杂环境中三维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行线坐标变换的多层次检测前跟踪算法。雷达量测点被先后置于规格化后的径向距离-时间平面、方位角-时间平面和俯仰角-时间平面分层次进行非相参积累和点迹筛选,每次筛选只对上一层的筛选结果进行处理,再根据先验信息进行航迹约束和航迹融合,得到最终检测结果。通过仿真对算法进行性能验证和分析,结果显示,该算法在不同信干杂比、量测误差和杂波密度下均能有效滤除虚假量测点,实现真实航迹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干扰杂波 平行线坐标变换 检测前跟踪 雷达 非相参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发式干扰条件下LFM雷达的检测概率估计
7
作者 田元荣 王俊迪 吴笑天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7-504,共8页
对多雷达干扰效果评估的难点在于分析干扰机对非目标雷达的影响。针对干扰机转发一部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雷达的信号无意干扰另一部LFM雷达时的检测概率估计问题,首先计算了被干扰雷达对干扰信号在空域、频域和... 对多雷达干扰效果评估的难点在于分析干扰机对非目标雷达的影响。针对干扰机转发一部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雷达的信号无意干扰另一部LFM雷达时的检测概率估计问题,首先计算了被干扰雷达对干扰信号在空域、频域和时域上的接收增益;其次将干扰信号在判决单元中的统计特性建模为非中心卡方分布,并给出了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一部干扰机的无意干扰下,估计的检测概率可作为被干扰雷达检测概率的上限;为达到同样的干扰效果,转发非目标雷达的信号实施干扰,比转发目标雷达的信号进行干扰所需的干扰功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雷达 转发干扰 无意干扰 雷达检测概率 非相参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窗检测在宽带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巍 贺知明 +1 位作者 石云江 向敬成 《信号处理》 CSCD 2003年第5期494-497,共4页
对宽带雷达信号的目标回波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用窗内全部能量积累的方法进行滑窗检测时,窗口长度的变化对检测性能的影响。比较了脉间相干和非相干积累在宽带雷达中的性能。利用模拟的理想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仿真研究表明,幅度直接... 对宽带雷达信号的目标回波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用窗内全部能量积累的方法进行滑窗检测时,窗口长度的变化对检测性能的影响。比较了脉间相干和非相干积累在宽带雷达中的性能。利用模拟的理想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仿真研究表明,幅度直接相加的脉间非相干积累方法性能稳定、运算量小,能够有效地提高输入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雷达 信号处理 滑窗检测 目标回波特性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微弱信号检测算法中的恒虚警处理 被引量:12
9
作者 宋慧波 高梅国 田黎育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330-1331,1342,共3页
本文针对雷达微弱信号检测算法中独立同分布噪声的非相参积累结果近似高斯分布的特性,提出了双参量估计恒虚警检测器。该检测系统从邻近单元估计积累后噪声的均值和均方差,然后将待检测单元减去均值估计值,再与均方差估计值和固定门限... 本文针对雷达微弱信号检测算法中独立同分布噪声的非相参积累结果近似高斯分布的特性,提出了双参量估计恒虚警检测器。该检测系统从邻近单元估计积累后噪声的均值和均方差,然后将待检测单元减去均值估计值,再与均方差估计值和固定门限的乘积相比较,从而实现了恒虚警检测。本文给出了算法虚警概率的解析表达式,并与传统的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检测性能比CA-CFAR检测器提高了约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相参积累 双参量估计 恒虚警检测 微弱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卫星突发通信全数字接收机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寅健 李荔 +2 位作者 李国通 梁旭文 杨根庆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0-23,共4页
移动卫星突发通信具有通信速率低、频率偏移大、频率变化快、突发帧短等特点 ,常规的解调器不能满足要求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 FFT频率捕获和非相干检测的 DPSK/ DQPSK全数字解调器结构 .仿真结果表明 ,该解调器具有频率捕获范围宽... 移动卫星突发通信具有通信速率低、频率偏移大、频率变化快、突发帧短等特点 ,常规的解调器不能满足要求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 FFT频率捕获和非相干检测的 DPSK/ DQPSK全数字解调器结构 .仿真结果表明 ,该解调器具有频率捕获范围宽、频率捕获时间短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卫星通信 多普勒频偏 快速傅里叶变换 非相干检测 频率捕获 解调器 全数字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检测的脉冲超宽带信号接收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俊 黄志臻 +1 位作者 王卫东 王东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68-1172,共5页
针对脉冲超宽带系统,提出一种采用峰值检测的非相关接收方法,以降低脉冲信号接收对高定时精度的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计算了峰值检测方法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AWGN)和室内密集多径信道下的接收性能,在高斯信道中,峰值检测的接... 针对脉冲超宽带系统,提出一种采用峰值检测的非相关接收方法,以降低脉冲信号接收对高定时精度的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计算了峰值检测方法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AWGN)和室内密集多径信道下的接收性能,在高斯信道中,峰值检测的接收性能接近于相关接收的性能;在室内密集多径信道下,与单径的相关接收性能相当.非相关接收采用峰值检测、比较判决和脉冲延展取样的方法,为减小取样速率、降低系统实现成本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非相关 峰值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作无源探测综述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志强 马红光 杨利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8-772,788,共6页
对非合作无源探测概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非合作无源探测的特点,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其关键技术问题并介绍了现阶段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相应方法,最后结合文献分析了非合作无源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无源探测 无源相关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微弱线状分布目标的雷达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忠训 王涛 +1 位作者 王雪松 李文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9-503,共5页
针对飞机尾流等空间分布式目标所具有的线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微弱线状分布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描述了Hough变换直线检测的一般原理,推导建立了线状微弱分布式目标的雷达回波信号模型,给出了利用Hough变换技术对线状目标回波... 针对飞机尾流等空间分布式目标所具有的线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微弱线状分布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描述了Hough变换直线检测的一般原理,推导建立了线状微弱分布式目标的雷达回波信号模型,给出了利用Hough变换技术对线状目标回波能量进行空域非相参积累的方法。结合某L波段典型雷达系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噪声图像中线状微弱分布式目标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利用逆Hough变换可以对目标空间位置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信号检测 分布式目标 HOUGH变换 非相参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目标相干检测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杰 刘剑 +1 位作者 黄子芹 肖楠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495,共11页
隐身飞机等起伏目标极大降低了雷达的检测概率。传统雷达采用非相干检测,但其检测性能已不足以对抗这类起伏目标。针对上述问题,将相干检测应用于起伏目标以提高雷达检测概率。基于重积分方程,以Swerling型起伏目标为例,推导了Swerling... 隐身飞机等起伏目标极大降低了雷达的检测概率。传统雷达采用非相干检测,但其检测性能已不足以对抗这类起伏目标。针对上述问题,将相干检测应用于起伏目标以提高雷达检测概率。基于重积分方程,以Swerling型起伏目标为例,推导了SwerlingⅠ、Ⅲ型起伏目标相干检测的检测概率计算公式。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公式的准确性,并对比非相干检测,分析了虚警概率和脉冲积累数与检测概率的关系,计算了两种检测方式对于起伏目标的起伏损失。采用相干检测,根据目标的起伏特性,选择最合适的起伏模型和脉冲积累数,可提高雷达检测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检测 检测概率 起伏目标 非相干检测 脉冲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符号分组的CPM软输出非相干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友福 刘建伟 +1 位作者 张其善 修春娣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3-118,共6页
提出了一种CPM非相干检测算法,以连续多个符号为观测窗计算码字先验概率,以此完成CPM软解调计算操作,算法性能随着观测符号长度增加而提高。给出了非相干接收机结构,利用Walsh基函数扩展方法减少匹配接收计算量。仿真研究了不同CPM调制... 提出了一种CPM非相干检测算法,以连续多个符号为观测窗计算码字先验概率,以此完成CPM软解调计算操作,算法性能随着观测符号长度增加而提高。给出了非相干接收机结构,利用Walsh基函数扩展方法减少匹配接收计算量。仿真研究了不同CPM调制参数下卷积编码CPM系统非相干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非相干检测算法具有很好的顽健性,对于2CPM、4CPM串行级联编码调制,当观测长度为4个符号时,系统性能较单符号非相干检测算法有近6dB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M 串行级联编码调制 非相干检测 迭代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AIS信号的带通采样与恢复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社祥 方婷 +1 位作者 宫铭举 郭鑫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2-1316,共5页
针对卫星接收机对模拟器件性能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直接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续处理用软件模块实现的方法。同时结合自动识别系统(AIS)本身两个载波频率接近以及带宽较窄的特点,根据Nyquist带通抽样... 针对卫星接收机对模拟器件性能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直接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续处理用软件模块实现的方法。同时结合自动识别系统(AIS)本身两个载波频率接近以及带宽较窄的特点,根据Nyquist带通抽样定理实现以较低速率采样来获取船舶状态信息,研究了一种星载AIS信号全数字解调方法和信息检测恢复技术。首先介绍了带通采样原理,其次详细研究了多用户AIS信号采样频率的确定、两个频道信号分离方法以及单通道信号如何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其中基带信号检测采用简化的基于Viterbi的非相干检测方法,最后结合AIS协议进行信号的恢复,并通过示波器采集实际船台发送的AIS信号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过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识别系统 带通采样 数字解调 非相干检测 信息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星载AIS信号非相干解调算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程欢 王小华 曹志锋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针对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无法避免的信号混叠问题,研究了AIS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1比特差分和2比特差分解调,提出了一种1、2、3比特联合差分反馈的AIS信号非相干解调算法.该算法基于贝叶斯线性模型建立了最大似然估计的1、2、3比... 针对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无法避免的信号混叠问题,研究了AIS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1比特差分和2比特差分解调,提出了一种1、2、3比特联合差分反馈的AIS信号非相干解调算法.该算法基于贝叶斯线性模型建立了最大似然估计的1、2、3比特联合差分解调结构,验证了在加性高斯信道中该算法比传统非相干解调算法有更好的抗信号混叠能力.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解调误码率与1、2比特联合差分及2、3比特联合差分相比,当误码率(BER)等于10-2时,在加性高斯信道(AWGN)下具有1.5dB的性能优势,同道干扰信道(CCI)下具有1~2dB的性能优势.关键词:星载AIS;非相干解调;差分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AIS 非相干解调 差分反馈 误码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冲激响应不敏感特征的分子通信非相干信号检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利民 徐向荣 +2 位作者 韦壮焜 刘圣涵 刘怡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9-58,共10页
为解决分子通信中由分子扩散带来的码间干扰(ISI)和背景噪声这2个严峻的挑战,采用4种能抵抗ISI的信号特征表示接收信号的瞬态特性,提出了可靠的不依赖于信道冲激响应(CIR)的非相干分子信号检测算法,并设计了自适应阈值计算方法,且给出... 为解决分子通信中由分子扩散带来的码间干扰(ISI)和背景噪声这2个严峻的挑战,采用4种能抵抗ISI的信号特征表示接收信号的瞬态特性,提出了可靠的不依赖于信道冲激响应(CIR)的非相干分子信号检测算法,并设计了自适应阈值计算方法,且给出了误比特率(BER)理论值。仿真结果显示,在同等计算复杂度下所提方案BER比传统方案BER低,因此在计算能力受限的纳米级分子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通信 码间干扰 非相干检测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SDS航天测控信号的简化非相干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党小宇 李宝龙 王旭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8,共5页
针对航天测控系统中CCSDS推荐的连续相位调制(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CPM)信号载波相位难以恢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化非相干检测算法。首先依据最大似然比准则,推导出信号的最优非相干检测算法,然后将基于Laurent分解的CPM... 针对航天测控系统中CCSDS推荐的连续相位调制(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CPM)信号载波相位难以恢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化非相干检测算法。首先依据最大似然比准则,推导出信号的最优非相干检测算法,然后将基于Laurent分解的CPM信号的线性模型引入,简化非相干接收机结构。同时考虑到信号相位间的连续性,每次分支度量通过处理多个符号时间的接收信号来提高检测性能。简化的接收机由几个前端滤波器和紧随其后的维特比运算部件构成,文中最后给出了L=4的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ua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GMSK)信号的接收性能,结果表明在误码率同为1×10-4的条件下,观察窗口为8个码元长度时,简化非相干检测比起最优相干检测算法只有1.2 dB的性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测控 非相干检测 最大似然比准则 LAURENT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频信息融合的高频雷达目标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晓彤 李吉宁 +2 位作者 郭文玲 程延锋 张连迎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2-596,共5页
针对高频雷达面临的干扰严重、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Section,RCS)起伏等问题,提出将靶场雷达中的多频探测技术引入高频雷达,大幅降低了干扰和RCS起伏对雷达系统目标检测能力的制约,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相干积累的多频信息融... 针对高频雷达面临的干扰严重、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Section,RCS)起伏等问题,提出将靶场雷达中的多频探测技术引入高频雷达,大幅降低了干扰和RCS起伏对雷达系统目标检测能力的制约,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相干积累的多频信息融合技术,将多频点数据在速度域上进行非相干积累,获得高信噪比,进一步提升高频雷达目标检测能力.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上述方法能够在原有信噪比基础上得到提升,与理论值相近.证明该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信息融合 非相干积累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