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hematic model an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of a new 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 被引量:3
1
作者 HAN Xing-hui ZHANG Xuan-cheng +2 位作者 ZHENG Fang-yan XU Man TIAN 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57-172,共16页
A novel 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 that could be applied to variable-speed driving in intersecting axes wa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and the manufacturing principles ... A novel 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 that could be applied to variable-speed driving in intersecting axes wa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and the manufacturing principles of face-milling spiral bevel gears.Unlike straight non-circular bevel gears,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have numerous advantages,such as a high contact ratio,high intensity,good dynamic performance,and an adjustable contact region.In addition,while manufacturing straight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is difficult,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can be efficiently and precisely fabricated with a 6-axis bevel gear cutting machine.First,the generating principles of 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were introduced.Next,a mathematical model,including a generating tooth profile,tooth spiral,pressure angle,and generated tooth profile for this gear type was established.Then the precision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a tooth contact analysis using FEA,and the contact patterns and stress distributions of the 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were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 circular gear spiral bevel gear mathematic model 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ilure behavior around a circular opening in a rock mass with non-persistent joints:A parallel-bond stress corrosion approach 被引量:3
2
作者 YANG Xu-xu JING Hong-wen +1 位作者 CHEN Kun-fu YANG Sheng-q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2406-2420,共15页
The stability of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is influenced by discontinuities interspaced in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as well as the stress condition. In this work, a numerical study was undertaken on the failure behavior ... The stability of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is influenced by discontinuities interspaced in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as well as the stress condition. In this work, a numerical study was undertaken on the failure behavior around a circular opening in a rock mass having non-persistent open joints using PFC software package. A parallel-bond stress corrosion(PSC) approach was incorporated to drive the failure of rock mass around the circular opening, such that the whole progressive failure process after excavation was reproduced. Based on the determined micro parameters for intact material and joint segments, the failure process around the circular opening agrees very well with that obtained thr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 A subsequent parametric study was then carried out to look into the influence of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joint dip angle and joint persistency on the failure pattern and crack evolution of the rock mass around the circular opening. Three failure patterns identified are step path failure, planar failure and rotation failure depending on the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Moreover, the increment of joint dip angle and joint persistency aggravates the rock mass failure around the opening. This study offers guideline on stability estimation of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ilure behavior circular OPENING non-persistent joint PFC software package stress corro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辛亮 王明成 +3 位作者 张浩 孙国玉 王航 庄智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0,共8页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型,结合优化目标,基于Matlab GUI平台开发了数字可视化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获得1组满足移栽要求的机构参数。根据优化参数对机构开展结构设计与三维建模,通过ADAMS软件完成了虚拟样机仿真验证。研制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物理样机与多功能试验测试台架,开展了移栽机构在空转和带苗状态下运动学特性和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轨迹、虚拟样机仿真轨迹和物理样机台架试验轨迹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保持一致,验证了移栽机构设计的一致性与正确性,性能试验结果:取苗成功率为94%,移栽成功率为92.36%,栽植株距变异系数为2.67%,满足移栽作业要求,验证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膜上移栽 齿轮-连杆组合机构 非圆行星轮系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缺血-再灌注核心基因介导的竞争性内源性RNA网络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凤 唐明政 +4 位作者 刘禧禧 宋子晴 张国欣 杨开银 张凌云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81,共12页
目的分析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核心基因并构建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网络。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GSE145989的原始数据当作训练集,GSE172222和GSE9634数据集作为验证集,并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基因本体(GO)、京... 目的分析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核心基因并构建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网络。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GSE145989的原始数据当作训练集,GSE172222和GSE9634数据集作为验证集,并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基因并分析核心基因的诊断价值、免疫细胞的免疫浸润水平。构建并验证ceRNA网络。分析基于ceRNA网络的靶向药物。结果共检测到179个DEG,其中61个下调基因,118个上调基因。GO分析结果显示,DEG与细胞迁移、分化和调节等生物学过程有关;与内吞囊泡膜、浆膜和膜筏等细胞成分有关;与趋化因子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免疫受体活性和抗原结合等分子功能有关。KEGG分析显示DEG参与肿瘤坏死因子(TNF)、Wnt、白细胞介素(IL)-17和核因子(NF)-κB等信号通路。PPI网络提示CD8A、IL2RG、STAT1、CD3G和SYK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核心基因。ceRNA网络提示miR-146a-3p、miR-28-5p和miR-593-3p与CD3G的表达相关;miR-149-3p、miR-342-5p、miR-873-5p和miR-491-5p与IL2RG表达相关;miR-194-3p、miR-512-3p、miR-377-3p和miR-590-3p与SYK表达相关;miR-590-3p和miR-875-3p与CD8A表达相关;miR-143-5p、miR-1231、miR-590-3p、miR-875-3p与STAT1表达相关。CD3G有13种靶向药物,IL2RG有4种靶向药物,SYK有28种靶向药物,lncRNA MUC2有3种靶向药物,未发现CD8A、STAT1和其他ceRNA网络基因的靶向药物。结论CD8A、IL2RG、STAT1、CD3G和SYK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核心基因,对核心基因进行研究分析可能有助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诊断,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心基因 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对非圆齿轮的三缸往复泵流量脉动平抑方法
5
作者 刘大伟 黄浩 吴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9,共10页
针对往复泵流量脉动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非圆齿轮驱动的脉动平抑方法。首先,根据三缸往复泵的瞬时流量与平均流量,推导出脉动平抑用非圆齿轮理论传动比;其次,基于傅里叶级数,提出适应三缸往复泵周期流量脉动特点的封闭非圆齿轮设计方法... 针对往复泵流量脉动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非圆齿轮驱动的脉动平抑方法。首先,根据三缸往复泵的瞬时流量与平均流量,推导出脉动平抑用非圆齿轮理论传动比;其次,基于傅里叶级数,提出适应三缸往复泵周期流量脉动特点的封闭非圆齿轮设计方法,研究三角函数项数对平抑效果及非圆齿轮形状的影响规律;最后,考虑单向阀滞后导致流量倒灌引起的流量脉动,建立了三缸往复泵的流体仿真模型,定量对比了非圆齿轮和蓄能器对三缸往复泵脉动的平抑效果,并进行了非圆齿轮驱动三缸往复泵机械端运动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非圆齿轮外部驱动后,三缸往复泵流量脉动率从30.39%降至13.12%,增加非圆齿轮传动比的三角函数项数可以进一步降低脉动率,却容易导致非圆齿轮发生根切问题;非圆齿轮无法平抑单向阀阀芯运动滞后导致的流量脉动,其平抑效果比蓄能器的平抑效果好,当非圆齿轮与蓄能器组合使用时,可将三缸往复泵的流量脉动率降至7.38%,使瞬时流量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脉动 三缸往复泵 非圆齿轮 脉动平抑 流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齿向修形的非圆齿轮几何接触特性分析
6
作者 刘永平 李泽宇 +2 位作者 魏永峭 李大伟 董长斌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7,共9页
为了解决非圆齿轮的边缘接触问题,对非圆齿轮齿面进行了修形处理并对其齿面接触特性展开了研究。提出并建立了非圆齿轮齿面数学模型,通过齿向修形原理引入修形矩阵,建立圆弧鼓形齿面方程,建立含有安装误差的坐标系,经由坐标变换使主动... 为了解决非圆齿轮的边缘接触问题,对非圆齿轮齿面进行了修形处理并对其齿面接触特性展开了研究。提出并建立了非圆齿轮齿面数学模型,通过齿向修形原理引入修形矩阵,建立圆弧鼓形齿面方程,建立含有安装误差的坐标系,经由坐标变换使主动轮鼓形齿与未修形从动轮渐开线齿在该坐标系下实现正确啮合,进而得到了修形齿轮副的齿面接触分析(TCA)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齿轮副的几何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距误差仅对齿轮重合度影响较小,轴平行度误差对其接触轨迹及接触区域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 齿向修形 齿轮接触分析 安装误差 接触迹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截面/非对称板坯旋压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7
作者 贾震 王诗琪 李运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8-73,共6页
旋压技术凭借高精度加工特性、出色工艺柔性、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以及显著的材料节约优势,在航空、航天、汽车等工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生产中对复杂形状零件工艺需求的持续增加,非圆截面、非轴对称回转体的旋压技术应运... 旋压技术凭借高精度加工特性、出色工艺柔性、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以及显著的材料节约优势,在航空、航天、汽车等工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生产中对复杂形状零件工艺需求的持续增加,非圆截面、非轴对称回转体的旋压技术应运而生。为了契合成形目标形状的金属流动趋势,对传统圆形板坯进行了非圆截面加工、偏心装夹等预处理。此外,考虑到单板尺寸的限制,同时为了实现材料的有效节约,拼焊板坯旋压技术的研究也逐渐兴起。与传统圆形板坯旋压相比,非圆板坯旋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旋压工艺更加稳定,不仅可以有效消除法兰,还能改善壁厚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大幅提高了成形精度,实现更为理想的成形效果。偏置板坯旋压技术适用于产品对壁厚均匀性和形状精度要求相对不高的情况,偏置板坯旋压技术能够有效地节约材料,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对上述两类预制板坯旋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预制孔板坯的旋压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压 非圆板坯/非对称板坯 成形精度 壁厚分布 金属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土中异形桩横向动力响应半解析解
8
作者 周航 汪义圣 亓戈平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1-774,共14页
横截面异形桩是一种截面非圆的桩型,因其复杂的边界条件,使得受力特性不同于圆桩,目前关于异形桩横向动力响应的理论分析方法较为缺乏。为了研究异形桩在均质黏弹性土中的横向动力响应,将土体视为近似连续介质,基于变分原理和哈密顿原... 横截面异形桩是一种截面非圆的桩型,因其复杂的边界条件,使得受力特性不同于圆桩,目前关于异形桩横向动力响应的理论分析方法较为缺乏。为了研究异形桩在均质黏弹性土中的横向动力响应,将土体视为近似连续介质,基于变分原理和哈密顿原理导出直角坐标系下的桩-土体系控制方程。运用COMSOL物理场中的偏微分方程接口求解含复杂边界条件的土体位移函数,用Matlab中的BVP4c函数求解桩身位移函数,在Matlab中编写迭代程序可得桩身位移函数和土体位移函数的半解析解。将结果与现有圆桩理论解进行对比,结果吻合效果较好。对异形桩进行分析发现,横截面积相等时,形状对桩顶动力响应影响明显,H形桩的桩顶阻抗最大;横截面惯性矩相等时,X形桩的桩顶阻抗最大。以X形桩为例,桩顶阻抗随桩-土模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共振频率及桩顶阻尼随长径比的增大而减小,桩顶刚度随长径比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桩 黏弹性土 半解析解 横向动力荷载 桩顶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齿面设计及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栋 曹玉培 +2 位作者 徐向阳 贾涵杰 何泽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8-1466,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非圆齿轮副的传动性能,在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构建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主、从动轮啮合数学模型,推导在空间坐标系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节曲线与齿廓曲线的几何运动关系,完成轮齿齿... 为进一步提高非圆齿轮副的传动性能,在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构建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主、从动轮啮合数学模型,推导在空间坐标系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节曲线与齿廓曲线的几何运动关系,完成轮齿齿面的设计,结合折算齿形法建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的三维模型;构建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等同条件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与渐开线斜齿非圆齿轮副的动态啮合力,以及不同工况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的啮合特性;对比分析同参数、同工况下点接触非圆齿轮与渐开线非圆齿轮的齿面接触状态以及接触应力,相关研究结果为非圆齿轮设计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 点接触 节曲线 齿面设计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与非圆信号混合入射下的低复杂度分布式信源DOA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开源 李嘉琪 张小飞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8-966,共9页
传统的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DOA)估计算法通常基于理想的点信源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和算法设计,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测向定位需求以密集的城市环境为背景,比如针对城区低空无人机的定位工作,一般的点信源模型已经无法准... 传统的波达方向(Direction-of-Arrival,DOA)估计算法通常基于理想的点信源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和算法设计,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测向定位需求以密集的城市环境为背景,比如针对城区低空无人机的定位工作,一般的点信源模型已经无法准确描述这样的环境,这种情况应当采用分布式信源的建模方法。同时,许多传统的算法仅考虑空间中所有信源发射相同类型信号的情况,比如仅针对圆信源或非圆信源设计的算法,这些算法不能有效处理两类信源并存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圆和非圆信号混合背景下的低复杂度相干分布式(Coherently Distributed,CD)信源DOA估计方法。首先,本文采用相干分布式信源进行建模,推导了圆信号和严格非圆信号同时入射到均匀线阵的信号模型,充分利用了空间中非圆信号的非圆相位信息构造增广输出信号模型;接着,基于广义旋转不变性降秩的原理,我们推导并设计了在混合源场景下的代价函数;最后通过一维谱峰搜索,完成信源的中心DOA估计。本文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全面对比所提算法以及其他算法之间的性能,表明了所提算法在复杂度和参数估计精度之间达到了更好的平衡,充分考虑到非圆相位的所包含的信息,同时有着更加广泛的适用性,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分布式信源 圆与非圆信号 旋转不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法的抗滑桩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3
11
作者 梁冠亭 陈昌富 +1 位作者 朱剑锋 肖淑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1-456,469,共7页
为评价采用抗滑桩支护后的边坡稳定性,从设计和验算两个角度着手,基于Morgenstern-Price(M-P)法建立了抗滑桩支护边坡的分析模型,进而得到了抗滑桩下滑力和边坡安全系数的表达式;通过引入自适应遗传优化算法,建立边坡稳定性分析优化模型... 为评价采用抗滑桩支护后的边坡稳定性,从设计和验算两个角度着手,基于Morgenstern-Price(M-P)法建立了抗滑桩支护边坡的分析模型,进而得到了抗滑桩下滑力和边坡安全系数的表达式;通过引入自适应遗传优化算法,建立边坡稳定性分析优化模型,搜索采用抗滑桩支护边坡的非圆弧最危险滑动面;从确定安全系数求抗滑桩所受下滑力和确定抗滑桩抗力求边坡最小安全系数两种情况出发,探讨了抗滑桩位置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搜索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边坡非圆弧最危险滑动面,并且能够得到抗滑桩的下滑力或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相同条件下抗滑桩应设置在边坡中部较为适合,才能最大发挥抗滑桩的加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抗滑桩 稳定性 改进Morgenstern-Price法 非圆弧滑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取苗机构的运动学建模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65
12
作者 叶秉良 俞高红 +1 位作者 陈志威 赵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2,共6页
针对目前蔬菜移栽作业中半自动移栽机需要人工喂苗、工作效率低等缺点,以及日本自动移栽机的复杂结构、高制造成本和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蔬菜钵苗自动移栽机的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自动取苗机构。在分析该旋转式自... 针对目前蔬菜移栽作业中半自动移栽机需要人工喂苗、工作效率低等缺点,以及日本自动移栽机的复杂结构、高制造成本和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蔬菜钵苗自动移栽机的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自动取苗机构。在分析该旋转式自动取苗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开发了基于Visual Basic6.0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对机构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人机交互优化方法,得出了结构参数对取苗臂尖点运动轨迹和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进而优化得到满足蔬菜钵苗自动取苗要求的机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 模型 优化 蔬菜移栽机 取苗机构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运动机理分析 被引量:55
13
作者 俞高红 钱孟波 +1 位作者 赵匀 武传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84,共4页
简述了一种旋转式行星系分插机构,用于高速水稻插秧机前插式作业。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工作机理和结构特点,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了该分插机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 简述了一种旋转式行星系分插机构,用于高速水稻插秧机前插式作业。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工作机理和结构特点,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了该分插机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优化出满足高速插秧机插秧要求的结构参数为e=3 mm,R=19 mm,α0=-40°,φ0=36°,S=155 mm,H=18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插秧机 旋转式分插机构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的三维参数化设计 被引量:12
14
作者 俞高红 张玮炜 +1 位作者 孙良 赵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14,共6页
为提高分插机构的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开发周期,该文以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为基础,并以三维软件UG6.0为设计平台,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B.NET定制用户界面,采用NX Open for.NET的UG二次开发技术,建立该分插机构的三维参数... 为提高分插机构的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开发周期,该文以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为基础,并以三维软件UG6.0为设计平台,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B.NET定制用户界面,采用NX Open for.NET的UG二次开发技术,建立该分插机构的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利用该系统,通过用户界面输入主要设计参数,即可快速生成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的零件(包括非圆齿轮)和装配三维模型,实现该分插机构的三维参数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设计 模型 分插机构 偏心 非圆 三维参数化设计 VB.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在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5
作者 俞高红 张玮炜 +1 位作者 孙良 赵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针对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应用于水稻插秧机后插式分插机构的设计中,研制出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的运动学特性,建立运动学模型,并自主开发了分... 针对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应用于水稻插秧机后插式分插机构的设计中,研制出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的运动学特性,建立运动学模型,并自主开发了分插机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交互优化方式对该分插机构进行参数优化,完成了该分插机构的二维和三维设计,并进行了虚拟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插机构可以形成"海豚形"插秧静轨迹,满足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机 优化 设计 旋转式分插机构 行星轮系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装置动力学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英 夏旭东 +2 位作者 何小晶 赵雄 陈建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6,共9页
为获得偏心-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装置最优的机构参数,在建立其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以一个作业循环中支座垂直方向所受作用力的峰值力和波动最小为目标建立其动力学优化模型。为验证所建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可靠性,以该装置满足理... 为获得偏心-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装置最优的机构参数,在建立其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以一个作业循环中支座垂直方向所受作用力的峰值力和波动最小为目标建立其动力学优化模型。为验证所建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可靠性,以该装置满足理想栽植要求的非劣解集为约束条件,运用所建立的动力学优化模型优化得到该装置最优的机构参数,进而基于最优机构参数搭建试验台进行动力学特性测试,测得了该栽植装置在工作转速为40 r/min时一个工作循环中支座垂直方向受力与行星架转角的关系,通过试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其动力学分析模型是可靠的,可为其动力学优化提供可靠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苗移栽机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 栽植装置 动力学分析 优化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血流发生器非圆齿轮-曲柄滑块式驱动机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陶德华 王英 +3 位作者 陈建能 荣权升 周贤 束学道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14-1920,1927,共8页
为使脉动血流发生器产生稳定的脉动性血流,提出了一种新型非圆齿轮-曲柄滑块式驱动机构,运用非圆齿轮副和曲柄滑块机构的组合传动来实现血流的脉动。在满足人体血流脉动前提下,为使设计的机构运行平稳,采用2段三次Hermite插值多项式来... 为使脉动血流发生器产生稳定的脉动性血流,提出了一种新型非圆齿轮-曲柄滑块式驱动机构,运用非圆齿轮副和曲柄滑块机构的组合传动来实现血流的脉动。在满足人体血流脉动前提下,为使设计的机构运行平稳,采用2段三次Hermite插值多项式来对该机构输出构件的加速度曲线进行拟合,再由加速度曲线方程及其边界条件推导出速度、位移和跃度曲线方程,运用拟合得到的输出构件运动学曲线方程推导出非圆齿轮副节曲线反求模型。根据实例求解分析得到的机构参数进行三维建模和虚拟样机实验,对比虚拟仿真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发现所设计机构能够按照预期规律实现脉动血流,且该机构具有良好的运动学特性,同时验证了所构建的运动学曲线方程及所建立的运动学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血流发生器 非圆齿轮 曲柄滑块机构 HERMITE插值 运动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连杆组合传动式蔬菜钵苗移栽机构设计 被引量:22
18
作者 孙良 沈嘉豪 +3 位作者 周誉株 叶治政 俞高红 武传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33,共8页
针对现有的单行星架轮系机构无法实现取栽一体式蔬菜移栽机构所需的作业轨迹和姿态问题,该文基于曲柄摇杆机构的变速摆动和非圆齿轮的不等速传动特性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一种双行星架非圆齿轮与连杆机构组合传动的取栽一体式蔬菜钵苗移栽... 针对现有的单行星架轮系机构无法实现取栽一体式蔬菜移栽机构所需的作业轨迹和姿态问题,该文基于曲柄摇杆机构的变速摆动和非圆齿轮的不等速传动特性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一种双行星架非圆齿轮与连杆机构组合传动的取栽一体式蔬菜钵苗移栽机构。该机构的副行星架相对主行星架作变速摆动,移栽臂相对副行星架作回转运动。采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拟合非圆齿轮节曲线建立移栽机构运动学模型。结合西芹移栽株距220 mm、苗高100~150 mm和穴钵深度40 mm的移栽农艺要求,优选出一组适合西芹钵苗取栽一体作业的尖嘴形轨迹和姿态。轨迹取苗段长度33 mm,植苗点距离行星架壳体运动最低点距地面高度55 mm,取苗角23°,取苗过程变化角16°,推苗角65°,轨迹整体高度355 mm,动轨迹环口高度125 mm。通过对比分析仿真轨迹、试验轨迹与理论分析的轨迹基本一致,验证了移栽机构作业轨迹的正确性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实现兼顾轨迹高度、取苗深度和作业姿态的取栽一体式蔬菜钵苗移栽机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移栽 设计 变速摆动 非圆齿轮 齿轮-连杆 钵苗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C直驱平台平面曲线轮廓磨削廓形误差非线性耦合控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宝营 蔡力钢 +2 位作者 韩秋实 杨庆东 李启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1-378,共8页
为提高X-C平台的曲线轮廓加工精度,引入了双轴联动耦合控制思想。根据切点跟踪加工原理,提出X,C轴跟踪误差耦合形成廓形误差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X-C直驱加工耦合控制系统。为削弱曲线轮廓X-C磨削过程中轮廓轨迹、加工速度变化... 为提高X-C平台的曲线轮廓加工精度,引入了双轴联动耦合控制思想。根据切点跟踪加工原理,提出X,C轴跟踪误差耦合形成廓形误差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X-C直驱加工耦合控制系统。为削弱曲线轮廓X-C磨削过程中轮廓轨迹、加工速度变化、磨削力变化、控制参数等因素对轮廓精度的影响,研究非线性PID调节的控制策略来补偿控制X,C轴跟踪误差引起的廓形误差。建立了直线电机与力矩电机构成的X-C直驱加工平台仿真模型,并以凸轮加工为例进行非线性交叉耦合廓形误差补偿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加工相比,所设计的非线性交叉耦合控制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X-C直驱平台曲线轮廓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直驱平台 平面曲线轮廓 廓形误差 非线性耦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齿交错-非圆锥齿轮行星系水稻宽窄行分插机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祝建彬 孙良 +2 位作者 刘晓龙 武传宇 张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29,共9页
为获取一般性的空间行星轮系传动比,以达到直取秧和小穴口的插秧要求,在斜齿交错椭圆锥行星轮系分插机构的基础上,引入非圆锥齿轮,得到一种斜齿交错-非圆锥行星轮系分插机构,并应用于高速宽窄行插秧机当中。建立了非圆锥齿轮副节曲线的... 为获取一般性的空间行星轮系传动比,以达到直取秧和小穴口的插秧要求,在斜齿交错椭圆锥行星轮系分插机构的基础上,引入非圆锥齿轮,得到一种斜齿交错-非圆锥行星轮系分插机构,并应用于高速宽窄行插秧机当中。建立了非圆锥齿轮副节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和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基于Matlab开发平台开发了机构参数优化软件,利用该软件分析了节曲线形状、行星架初始安装角、斜齿轮螺旋角和非圆锥齿轮锥距对理想轨迹姿态、直取秧特征和穴口大小的影响,并以理想轨迹姿态、直取秧、小穴口等要求为目标,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优选机构参数;与斜齿交错-椭圆锥行星轮系分插机构形成的总传动比及其轨迹进行对比,并得出了斜齿交错-非圆锥行星轮系分插机构轨迹在改进直取秧姿态、降低伤苗率等方面作业性能更优的结论。利用仿真软件Adams进行了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加工分插机构实物,利用通用分插机构试验台完成机构插秧轨迹测试,得出斜齿交错-非圆锥行星轮系分插机构可以更好的满足水稻宽窄行插秧的要求,从而验证了非圆锥齿轮在宽窄行分插机构中应用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优化 齿轮 分插机构 非圆锥齿轮 斜齿轮 空间行星轮系 插秧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