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稻茬田不同模式蚕豆栽培技术研究
1
作者
张瑞
许林英
+1 位作者
冯洁琼
蔡盼
《长江蔬菜》
2024年第8期61-63,共3页
为探索稻茬田蚕豆高效栽培模式,在稻茬田中开展蚕豆4种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对不同模式蚕豆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浸种催芽后,对露白萌动期的蚕豆种子进行春化处理后直播为最宜。该模式比轮作直播蚕豆667 m^(2)...
为探索稻茬田蚕豆高效栽培模式,在稻茬田中开展蚕豆4种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对不同模式蚕豆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浸种催芽后,对露白萌动期的蚕豆种子进行春化处理后直播为最宜。该模式比轮作直播蚕豆667 m^(2)增效1600.8元,比轮作小麦增效1734.8元。晚稻—蚕豆种子春化模式不仅可提高种粮农户的经济收入,还能有效缓解作物的连作障碍,减轻稻田杂草稻的发生,提升土壤肥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
育苗移栽
春化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杂交早稻免耕抛栽立苗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建富
王海辉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1-815,共5页
研究了四个不同因素对杂交早稻免耕抛栽立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浅水(1 cm左右)抛栽、短秧龄(20 d)抛栽和前期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扎根立苗,早生快发,促进地上部生长。非直立苗的立苗速度与秧龄长短有很大关系,短秧龄有利于加快非...
研究了四个不同因素对杂交早稻免耕抛栽立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浅水(1 cm左右)抛栽、短秧龄(20 d)抛栽和前期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扎根立苗,早生快发,促进地上部生长。非直立苗的立苗速度与秧龄长短有很大关系,短秧龄有利于加快非直立苗的立苗速度和水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稻
免耕抛栽
立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抛秧栽培双季稻立苗和生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苏影
吴建富
+4 位作者
潘晓华
黄山
曾勇军
谭雪明
石庆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57,共9页
为实现机械化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条件下抛栽水稻的快速立苗,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还田(设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不还田)以及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秧龄(早稻设25、30 d,晚稻设20、25、30 d)、抛栽方式(设点抛和人工撒抛)、耕作方式(设机械...
为实现机械化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条件下抛栽水稻的快速立苗,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还田(设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不还田)以及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秧龄(早稻设25、30 d,晚稻设20、25、30 d)、抛栽方式(设点抛和人工撒抛)、耕作方式(设机械深耕和机械旋耕)对早、晚稻抛栽立苗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不利于晚稻立苗及根系生长,但对早稻影响较小;晚稻稻草全量还田的秧苗立苗时间比稻草不还田至少延长2 d;抛栽2 d后单株根质量大于稻草不还田;抛栽4 d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水稻叶面积、黄叶比低于稻草不还田处理。相同耕作与抛栽方式下,秧龄越短水稻立苗和根系生长越快,早稻30 d秧龄秧苗立苗时间比25 d至少长2 d;晚稻30 d秧苗立苗时间比20 d秧苗至少长3 d,比25 d秧苗至少长1 d。相同耕作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早、晚稻点抛后的立苗角度、立苗比例均大于撒抛,且早稻点抛立苗时间比撒抛至少缩短2 d,晚稻至少缩短1 d。相同抛栽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晚稻深耕立苗时间比旋耕短、根系数量比旋耕多;早、晚稻深耕秧苗的叶面积指数大于旋耕。生产上,在稻草全量还田时,早稻秧龄宜为25 d,晚稻秧龄宜为20~25 d,采用点抛及深耕的方式有利于抛栽稻立苗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栽培
作物
稻草全量还田
双季稻
抛秧
立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马铃薯茬水稻不同免耕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被引量:
2
4
作者
姜建初
裴铁雄
+3 位作者
蓝立斌
吕巨智
邝伟生
梁和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542-1545,共4页
利用冬马铃薯收获后遗留的种植畦进行水稻免耕稻草覆盖直播栽培和免耕抛栽两种栽培方式对水稻根系、群体消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稻草覆盖直播栽培水稻的根系生物量在整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免耕抛栽处理,增幅...
利用冬马铃薯收获后遗留的种植畦进行水稻免耕稻草覆盖直播栽培和免耕抛栽两种栽培方式对水稻根系、群体消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稻草覆盖直播栽培水稻的根系生物量在整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免耕抛栽处理,增幅达3.44%~7.26%,同时还显著增加了10~20cm、20~30cm土层的根系比例,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根系活力,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有效穗数及产量,每公顷可比免耕抛栽增产387kg,增产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免耕直播
免耕抛栽
根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沿江地区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5
作者
江忠
周文
+2 位作者
杨松楠
孙跃武
张莉
《西藏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78-81,共4页
我国目前大面积生产的油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尚未突破,结合油菜自身特点,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现代农艺技术解决了传统油菜移栽生产上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机械直播油菜根系发达,主根粗长入土深,有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因而...
我国目前大面积生产的油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尚未突破,结合油菜自身特点,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现代农艺技术解决了传统油菜移栽生产上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机械直播油菜根系发达,主根粗长入土深,有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因而抗旱、耐瘠、抗倒伏能力强。只要结合相应栽培技术,机械直播油菜同样能达到稳产高产,为此,合理应用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减少劳动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直播油菜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技术
机械直播技术
抗倒伏能力
育苗移栽
农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作晚稻应用特早熟晚粳抛秧栽培技术分析
6
作者
温怀楠
赵建平
《作物研究》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为了解决浙北地区因早稻收获偏迟 ,连作晚粳稻品种难于应用抛秧栽培的矛盾 ,作者于1995~ 1998年进行了系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连晚采用全生育期 12 0 d左右的特早熟晚粳品种抛秧 ,表现短龄早发 ,茬口适应性广 ,综合措施配套时可以实...
为了解决浙北地区因早稻收获偏迟 ,连作晚粳稻品种难于应用抛秧栽培的矛盾 ,作者于1995~ 1998年进行了系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连晚采用全生育期 12 0 d左右的特早熟晚粳品种抛秧 ,表现短龄早发 ,茬口适应性广 ,综合措施配套时可以实现高产稳产。在配套技术上关键是掌握适期播种 ,适当减少用种量 ,培育短龄壮秧 ;本田期要确保在一定起点苗数的基础上 ,适当降低前期的用肥量 ,及时搁田 ,增加穗肥用量 ,提高成穗率 ,争取大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抛秧
栽培技术
产量
特早熟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稻秀水123不同秧龄抛秧栽培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建明
周正春
童雨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61-61,63,共2页
对晚稻"秀水123"进行了4种不同秧龄抛秧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 d秧龄产量最高,15 d秧龄产量次之,25 d秧龄产量第3,30 d秧龄产量最低。晚稻抛秧栽培的秧龄以15~20 d为宜。
关键词
晚稻
不同秧龄
抛秧栽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茬田不同模式蚕豆栽培技术研究
1
作者
张瑞
许林英
冯洁琼
蔡盼
机构
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长江蔬菜》
2024年第8期61-63,共3页
文摘
为探索稻茬田蚕豆高效栽培模式,在稻茬田中开展蚕豆4种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对不同模式蚕豆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浸种催芽后,对露白萌动期的蚕豆种子进行春化处理后直播为最宜。该模式比轮作直播蚕豆667 m^(2)增效1600.8元,比轮作小麦增效1734.8元。晚稻—蚕豆种子春化模式不仅可提高种粮农户的经济收入,还能有效缓解作物的连作障碍,减轻稻田杂草稻的发生,提升土壤肥力等。
关键词
直播
育苗移栽
春化
产量
经济效益
Keywords
Live
broadcast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transplanting
Vernalization treatment
Yield
Economic benefit
分类号
S643.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杂交早稻免耕抛栽立苗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建富
王海辉
潘晓华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1-815,共5页
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04ba520a04)
文摘
研究了四个不同因素对杂交早稻免耕抛栽立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浅水(1 cm左右)抛栽、短秧龄(20 d)抛栽和前期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扎根立苗,早生快发,促进地上部生长。非直立苗的立苗速度与秧龄长短有很大关系,短秧龄有利于加快非直立苗的立苗速度和水稻生长。
关键词
杂交早稻
免耕抛栽
立苗
影响因素
Keywords
early hybrid rice
no -tillage seedling broadcasting cultivation
factors
seedling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抛秧栽培双季稻立苗和生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苏影
吴建富
潘晓华
黄山
曾勇军
谭雪明
石庆华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南昌市农业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57,共9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301601-01)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BNA03800)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1BBF60006)
文摘
为实现机械化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条件下抛栽水稻的快速立苗,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还田(设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不还田)以及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秧龄(早稻设25、30 d,晚稻设20、25、30 d)、抛栽方式(设点抛和人工撒抛)、耕作方式(设机械深耕和机械旋耕)对早、晚稻抛栽立苗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不利于晚稻立苗及根系生长,但对早稻影响较小;晚稻稻草全量还田的秧苗立苗时间比稻草不还田至少延长2 d;抛栽2 d后单株根质量大于稻草不还田;抛栽4 d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水稻叶面积、黄叶比低于稻草不还田处理。相同耕作与抛栽方式下,秧龄越短水稻立苗和根系生长越快,早稻30 d秧龄秧苗立苗时间比25 d至少长2 d;晚稻30 d秧苗立苗时间比20 d秧苗至少长3 d,比25 d秧苗至少长1 d。相同耕作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早、晚稻点抛后的立苗角度、立苗比例均大于撒抛,且早稻点抛立苗时间比撒抛至少缩短2 d,晚稻至少缩短1 d。相同抛栽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晚稻深耕立苗时间比旋耕短、根系数量比旋耕多;早、晚稻深耕秧苗的叶面积指数大于旋耕。生产上,在稻草全量还田时,早稻秧龄宜为25 d,晚稻秧龄宜为20~25 d,采用点抛及深耕的方式有利于抛栽稻立苗及生长。
关键词
机械化
栽培
作物
稻草全量还田
双季稻
抛秧
立苗
生长
Keywords
mechanization
cultivation
crops
total straw incorporation
double cropping rice
seedling
broadcasting
seedling
standing
growth
分类号
S3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马铃薯茬水稻不同免耕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被引量:
2
4
作者
姜建初
裴铁雄
蓝立斌
吕巨智
邝伟生
梁和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南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542-1545,共4页
基金
广西农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桂农业办发[2008]109号)
南宁市科技局科技成果与转化项目(200802070B)
文摘
利用冬马铃薯收获后遗留的种植畦进行水稻免耕稻草覆盖直播栽培和免耕抛栽两种栽培方式对水稻根系、群体消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稻草覆盖直播栽培水稻的根系生物量在整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免耕抛栽处理,增幅达3.44%~7.26%,同时还显著增加了10~20cm、20~30cm土层的根系比例,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根系活力,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有效穗数及产量,每公顷可比免耕抛栽增产387kg,增产5.25%。
关键词
水稻
免耕直播
免耕抛栽
根系
产量
Keywords
rice no
-tillage
direct seeding with rice straw mulch no
-tillage
seedling
broadcasting
cultivation
root system yield
分类号
S532.04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沿江地区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5
作者
江忠
周文
杨松楠
孙跃武
张莉
机构
安徽省华阳河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西藏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78-81,共4页
文摘
我国目前大面积生产的油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尚未突破,结合油菜自身特点,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现代农艺技术解决了传统油菜移栽生产上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机械直播油菜根系发达,主根粗长入土深,有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因而抗旱、耐瘠、抗倒伏能力强。只要结合相应栽培技术,机械直播油菜同样能达到稳产高产,为此,合理应用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减少劳动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
关键词
机直播油菜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技术
机械直播技术
抗倒伏能力
育苗移栽
农艺技术
Keywords
machine-sown rapeseed
high-yield and 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ology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chine-
broadcast
technology
lodging resistance
seedling
transplanting
agronomic technology
分类号
S233.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作晚稻应用特早熟晚粳抛秧栽培技术分析
6
作者
温怀楠
赵建平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
出处
《作物研究》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攻关课题!项目编号952 2 0 6A
文摘
为了解决浙北地区因早稻收获偏迟 ,连作晚粳稻品种难于应用抛秧栽培的矛盾 ,作者于1995~ 1998年进行了系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连晚采用全生育期 12 0 d左右的特早熟晚粳品种抛秧 ,表现短龄早发 ,茬口适应性广 ,综合措施配套时可以实现高产稳产。在配套技术上关键是掌握适期播种 ,适当减少用种量 ,培育短龄壮秧 ;本田期要确保在一定起点苗数的基础上 ,适当降低前期的用肥量 ,及时搁田 ,增加穗肥用量 ,提高成穗率 ,争取大穗高产。
关键词
连作晚稻
抛秧
栽培技术
产量
特早熟晚稻
Keywords
Paddy
cultivation
seedling
broadcasting
Related techniques
分类号
S511.3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稻秀水123不同秧龄抛秧栽培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建明
周正春
童雨标
机构
浙江省衢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
衢州市衢江区粮棉技术推广站
衢州市衢江区后溪镇农技工作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61-61,63,共2页
文摘
对晚稻"秀水123"进行了4种不同秧龄抛秧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 d秧龄产量最高,15 d秧龄产量次之,25 d秧龄产量第3,30 d秧龄产量最低。晚稻抛秧栽培的秧龄以15~20 d为宜。
关键词
晚稻
不同秧龄
抛秧栽培
产量
Keywords
late rice
different
seedling
age
seedling
-
broadcasting
cultivation
yield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稻茬田不同模式蚕豆栽培技术研究
张瑞
许林英
冯洁琼
蔡盼
《长江蔬菜》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影响杂交早稻免耕抛栽立苗的几个因素
吴建富
王海辉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抛秧栽培双季稻立苗和生长的影响因素
王苏影
吴建富
潘晓华
黄山
曾勇军
谭雪明
石庆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冬马铃薯茬水稻不同免耕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姜建初
裴铁雄
蓝立斌
吕巨智
邝伟生
梁和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安徽沿江地区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江忠
周文
杨松楠
孙跃武
张莉
《西藏农业科技》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连作晚稻应用特早熟晚粳抛秧栽培技术分析
温怀楠
赵建平
《作物研究》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晚稻秀水123不同秧龄抛秧栽培试验研究
陈建明
周正春
童雨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