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钴氢氧化物正极材料制备及镍锌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晓羽 刘宇 +5 位作者 白一帆 应佳俊 吕营 万利佳 胡军平 陈小玲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77-2385,共9页
镍钴氢氧化物由于理论比容量高、经济效益良好、来源广泛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镍锌电池中作为电极材料。本工作采用共沉淀法,调控具有不同镍钴比例的硝酸盐溶液,在室温环境下一步合成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并将其制备成镍锌电池正极材料。... 镍钴氢氧化物由于理论比容量高、经济效益良好、来源广泛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镍锌电池中作为电极材料。本工作采用共沉淀法,调控具有不同镍钴比例的硝酸盐溶液,在室温环境下一步合成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并将其制备成镍锌电池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观察其微观形貌结构,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等研究其作为镍锌电池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采用高浓度Na OH溶液作为电解液,比其他通过共沉淀法所制备的镍钴氢氧化物在镍锌电池中所表现出的容量更高。结果表明,当镍钴投料比为4∶1时,样品具有最为出色的容量表现,其中,Ni_(4)Co_(1)-LDH样品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容量可以达到327.9 m Ah/g。将其作为正极材料、锌箔作为负极,与高浓度的Na OH溶液一起组装成镍锌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在0.5 A/g电流密度下具有230.7 m Ah/g的容量,该研究兼具材料合成快速和性能表现良好等优点,研究结果有望为镍锌电池性能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镍钴氢氧化镍 正极材料 镍锌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物盐插层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洁翔 张永清 +4 位作者 张晓光 王建龙 赵凌峰 杨津 王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7-844,共8页
以层状氢氧化锌硝酸盐(Zn—LHS)和氢氧化镍锌硝酸盐(NiZn-LHS)为主体.采用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根离子(DBS)和磺丁基醚串.环糊精(SBE-β-CD)插层氢氧化物盐(Zn-LHS-DBS和NiZn—LHS-SBE-β-CD),系统考察客... 以层状氢氧化锌硝酸盐(Zn—LHS)和氢氧化镍锌硝酸盐(NiZn-LHS)为主体.采用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根离子(DBS)和磺丁基醚串.环糊精(SBE-β-CD)插层氢氧化物盐(Zn-LHS-DBS和NiZn—LHS-SBE-β-CD),系统考察客体阴离子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插层材料超分子结构的影响,并用XRD、FT—IR、TG—DTA和SEM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和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在DBS浓度为0.19~0.38mol.L-1,pH=6.0-7.0,水热温度60-100℃条件下合成晶型单一且结构完整Zn-LHS—DBS;采用离子交换法可合成结构完整NiZn—LHS-SBE-β-CD:无论离子交换还是共沉淀法都不能合成单一晶型Zn—LHS—SBE-β-CD,这可能与SBE-β-CD分子结构以及Zn—LHS水热稳定性差有关。此外,由于氢氧化物盐层板和客体间存在超分子作用而导致DBS和SBE-β-CD在层间具有较高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锌硝酸盐 氢氧化镍锌硝酸盐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磺丁基醚够-环糊精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钴对泡沫型镍电极及Ni/MH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袁安保 张鉴清 +2 位作者 丁万春 成少安 曹楚南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81-287,共7页
活 性物质 为化学共 沉积锌的 Ni( O H) 2 ,并 物理 掺杂 钴粉 的泡 沫镍 涂 膏式 镍电 极 表现出高的 放电比 容量和循 环稳定性 ,其中 钴 可以 显著 提 高镍 电 极活 性物 质 利用 率, 这是 由于 第 一次活化充 电时由 ... 活 性物质 为化学共 沉积锌的 Ni( O H) 2 ,并 物理 掺杂 钴粉 的泡 沫镍 涂 膏式 镍电 极 表现出高的 放电比 容量和循 环稳定性 ,其中 钴 可以 显著 提 高镍 电 极活 性物 质 利用 率, 这是 由于 第 一次活化充 电时由 Co 形 成导电 性能良好 的 Co O O H 提高了放 电深度, 循环过程 中的容量 稳定 性是 锌和钴协同 作用的 结果,特别 是共沉 积锌,它可 以抑制 γ_ Ni O O H 的形成 从而缓 解镍电极 的膨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电极 钴粉 泡沫型 镍氢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掺杂Zn纳米Ni(OH)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力 刘志豪 王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114,共5页
为研究pH值对掺锌氢氧化镍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沉淀转化法在不同pH下制备出掺杂Zn的纳米Ni(OH)2.利用XRD和TEM对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利用循环伏安技术和恒流充放电技术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10时制备的... 为研究pH值对掺锌氢氧化镍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沉淀转化法在不同pH下制备出掺杂Zn的纳米Ni(OH)2.利用XRD和TEM对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利用循环伏安技术和恒流充放电技术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10时制备的材料是α型纳米Ni(OH)2,随着pH的增大,材料逐渐变成α-Ni(OH)2和β-Ni(OH)2的混合物,且材料的团聚逐渐严重.pH的变化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明显.随着pH的增加,材料的质子扩散系数增大;与pH=10时制备的材料相比,pH=12时制备的材料0.2C和3C放电比容量分别提高了20%和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氢氧化镍 掺杂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钕掺杂ZnO纳米材料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魏贵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03,109,共3页
以硝酸锌和硝酸钕为反应原料,利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稀土元素钕掺杂氧化锌(ZnO)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差热-热失重(TG-DSC)及荧光光谱仪(PL)对钕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 以硝酸锌和硝酸钕为反应原料,利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稀土元素钕掺杂氧化锌(ZnO)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IR)、差热-热失重(TG-DSC)及荧光光谱仪(PL)对钕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钕掺杂改善了氧化锌的光学性能,800℃高温处理的钕掺杂量为7%的氧化锌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水合硝酸锌 六水合硝酸钕 氢氧化钠 共沉淀 掺杂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层状氢氧化物盐及其插层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6
作者 刘洁翔 王建龙 +5 位作者 赵凌峰 赵旭阳 房彬彬 杨津 王瑞 胡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1-385,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二元氢氧化铜锌硝酸盐(CZL)和氢氧化镍锌硝酸盐(NZL),考察了p H和Cu/Zn(Ni/Zn)原料摩尔配比对其晶体结构的影响,并通过XRD、FTIR和TG-DTA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发现,NZL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CZL。在此基础上,...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二元氢氧化铜锌硝酸盐(CZL)和氢氧化镍锌硝酸盐(NZL),考察了p H和Cu/Zn(Ni/Zn)原料摩尔配比对其晶体结构的影响,并通过XRD、FTIR和TG-DTA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发现,NZL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CZL。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阴离子十二烷基硫酸钠(DS)和两性十二烷基二甲基羧基甜菜碱(DCB)表面活性剂插层CZL和NZL插层材料,并采用XRD和FTIR表征其结构,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和共沉淀法均可合成晶型单一且结构完整的NZL-DS;采用共沉淀法可合成晶型单一的NZL-DCB结构;采用离子交换和共沉淀法均可合成两种晶型的CZL-DS,且离子交换法不能完全取代层间的NO-3;采用离子交换法不能合成NZL-DCB和CZL-DCB,这与DCB的带电性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铜锌硝酸盐 氢氧化镍锌硝酸盐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二甲基羧基甜菜碱 热稳定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法分离回收镍钴渣中锌钴试验研究
7
作者 刘鹏飞 汤建伟 +3 位作者 王保明 刘咏 化全县 张亦飞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研究了用氢氧化钠从湿法炼锌镍钴渣中回收锌、钴。基于单因素试验,揭示了锌、钴浸出行为,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和液固质量比对锌、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钠浸出,在温度70℃、液固质量比10/1条件下,用质... 研究了用氢氧化钠从湿法炼锌镍钴渣中回收锌、钴。基于单因素试验,揭示了锌、钴浸出行为,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和液固质量比对锌、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钠浸出,在温度70℃、液固质量比10/1条件下,用质量浓度398 g/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出镍钴渣0.5 h,锌、钴浸出率分别为93.5%和5.11%;浸出渣中锌、钴质量分数分别为4.80%和32.70%,锌、钴得到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渣 氢氧化钠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锌-镍合金镀液中氢氧化钠的分析方法
8
作者 郭崇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2-43,共2页
改进了碱性锌-镍合金镀液中氢氧化钠的分析方法。用麝香草酚酞代替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氢氧化钠,可以消除镀液中三乙醇胺等络合剂对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本法相对平均偏差为0.24%。方法简单而准确,优于传统方法。
关键词 锌-镍合金 镀液 氢氧化钠 麝香草酚酞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锌盐对纳米碳酸钙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薛瑞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4,共4页
采用复分解法,设计了适当的反应装置和实验条件,分别以硝酸镍、硫酸锌作晶型控制剂,合成了纳米碳酸钙。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硝酸镍、硫酸锌的加入对碳酸钙的结晶... 采用复分解法,设计了适当的反应装置和实验条件,分别以硝酸镍、硫酸锌作晶型控制剂,合成了纳米碳酸钙。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硝酸镍、硫酸锌的加入对碳酸钙的结晶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出现了多种不同形态的颗粒,产品呈现出方解石型、球霰石型、文石型的微晶。该研究为不同添加剂的使用及效果提供了实验数据,为此类反应提供了可行的实验经验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晶型控制 硝酸镍 硫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