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及NSE的测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钢 杨毅宁 +2 位作者 粟秀初 冯幼启 代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测定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SE)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的S 1 0 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 ,并探讨S 1 0 0B蛋白和NSE含量对HSE患者脑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  4 2例HSE患者 (昏迷组 1 6例 ,无昏迷组 2 6例 )和 2 2例正... 目的 测定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SE)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的S 1 0 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 ,并探讨S 1 0 0B蛋白和NSE含量对HSE患者脑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  4 2例HSE患者 (昏迷组 1 6例 ,无昏迷组 2 6例 )和 2 2例正常人对照组脑脊液和血清的S 1 0 0B蛋白和NSE含量 ,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①HSE昏迷组的脑脊液和血清S 1 0 0B蛋白和NSE含量显著高于无昏迷组和对照组 (P均小于 0 0 1 ) ,无昏迷组脑脊液S 1 0 0B蛋白和NSE含量与对照组也有差异 (P <0 0 1和 <0 0 1 ) ;②脑脊液S 1 0 0B蛋白和NSE含量随HSE患者病情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③脑脊液S 1 0 0B蛋白和NSE含量分别与其各自的血清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脑脊液和血清的S 1 0 0B蛋白和NSE可以作为HSE患者脑损害的标志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脊液 脑损害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NSE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青 曾志 +3 位作者 周卓妍 蔡岳鞠 陈美苑 宋燕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EPO治疗组、缺氧缺血(HIBD)组。造模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脑质量损伤百分比、皮层脑组织HE染色、免...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EPO治疗组、缺氧缺血(HIBD)组。造模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脑质量损伤百分比、皮层脑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观察皮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HIBD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明显,EPO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组织形态变化和脑质量损伤百分比(P<0.05);HIBD组大鼠造模48 h后可见部分NSE阳性表达出现在神经元外,造模后第4天NSE的阳性表达达到高峰;在相同时间点EPO治疗组可明显减少NSE阳性表达颗粒在神经元间隙的出现;HIBD组大鼠在造模后48h和8 d NSE阳性细胞数目均少于同日龄对照组和EPO组(P<0.05)。结论:EPO在HIBD发生早期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减少神经元的坏死,减轻缺氧缺血导致的脑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NSE和S-100β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牛廷献 史智勇 +1 位作者 罗建军 孟宪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34-37,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S-100β)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再将实验组按造模后4 h、8 h、12 h和24 h不同时点分为4个亚组。利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并...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S-100β)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再将实验组按造模后4 h、8 h、12 h和24 h不同时点分为4个亚组。利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并进行缺氧的方法制备模型。以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NSE和S-100β蛋白的变化。结果造模后24 h内,血清和脑组织中NSE和S-100β的含量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呈同步变化的趋势,在12 h时均达到峰值。而且,实验组中各亚组的二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缺血缺氧后不同时点NSE和S-100β的含量呈动态变化;二者可作为缺血缺氧后脑组织损伤程度及修复的一个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化瘀导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β、NSE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建龙 李云辉 +5 位作者 林中平 伍伟超 赖海标 吴为强 顾向明 赖伟业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通腑化瘀导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予通腑化瘀导痰汤加西医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通腑化瘀导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予通腑化瘀导痰汤加西医综合治疗。对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24h、36h、72h、5天及7天抽血进行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检测,并于伤后第2周及第4周用GOS预后分级方法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治疗后24h及36h2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2h、5天、7天,治疗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GOS预后分级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同时使用中药通腑化瘀导痰汤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GOS预后分级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中医药疗法 @通腑化瘀导痰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Machado-Joseph病血清NSE与S100B浓度的测定(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洁 雷立芳 +4 位作者 师玉婷 王俊岭 江泓 沈璐 唐北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4-510,共7页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Machado-Joseph病(SCA3/MJD)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作为神经元损伤/缺失和神经胶质增生的生化标志及其意义。方法:对102例SCA3/MJD患者和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100例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Machado-Joseph病(SCA3/MJD)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作为神经元损伤/缺失和神经胶质增生的生化标志及其意义。方法:对102例SCA3/MJD患者和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NSE和S100B浓度的测定,分析其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及其与年龄、发病年龄、病程、CAG重复次数、国际协作共济失调评估量表(ICARS)评分、共济失调等级量表(SAR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CA3/MJD患者组血清NSE和S100B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高[(6.95±2.83)ng/mL与(4.83±1.70)ng/mL,P<0.05;(0.07±0.06)ng/mL与(0.05±0.02)ng/mL,P<0.05]。在SCA3/MJD患者组中,血清NSE浓度分别与年龄、病程、ICARS评分、SARA评分呈正相关;而血清S100B浓度与年龄、发病年龄、病程、ICARS评分、SARA评分无相关。CAG重复次数与不同年龄组的SCA3/MJD患者的血清NSE浓度、血清S100B浓度并无相关。结论:血清NSE可能作为的一种监测SCA3/MJD患者病程进展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而血清S100B仅可能作为一种显示SCA3/MJD患者脑损伤的潜在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B蛋白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 MACHADO-JOSEPH病 生化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血浆NSE和S-100b及脑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咏 肖颖彬 +3 位作者 陈林 钟前进 王学锋 刘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 比较心脏不停跳与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围手术期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与S 10 0b蛋白的含量及脑电图的变化 ,探讨它们造成脑损伤的差异。方法  40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A组 (n =2 0 ) ,在心脏停跳... 目的 比较心脏不停跳与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围手术期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与S 10 0b蛋白的含量及脑电图的变化 ,探讨它们造成脑损伤的差异。方法  40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A组 (n =2 0 ) ,在心脏停跳下施行手术 ;B组 (n =2 0 ) ,在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手术 ;两组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各 10例。全组均在术前、CPB开始后 2 0min、CPB结束后 1h和 2 4h采取血样本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NSE和S 10 0b蛋白含量 ;结合患者术前与术后 7d的脑电图检查 ,评价两种方法造成脑组织损伤的差异。结果 CPB开始 2 0min两组患者血浆中的S 10 0b均明显升高 (P <0 .0 1) ,而且一直持续到CPB后 2 4h仍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1) ;CPB开始 2 0min ,A组中先心病患者血浆S 10 0b升高程度高于B组中先心病患者 (P <0 .0 5 )。在CPB开始 2 0minA组患者血浆NSE升高的程度高于B组患者 (P <0 .0 5 ) ;血浆NSE水平在CPB开始 2 0min先心病组明显升高 (P <0 .0 1) ,一直持续至CPB结束后 1h达到最高点 ,至CPB后 2 4h降至术前水平 (P >0 .0 5 ) ;风心病组患者在CPB开始 2 0minNSE升高 (P <0 .0 5 ) ,在CPB后 1h明显升高 ,一直持续到CPB后 2 4h仍较术前高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体外循环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SOD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敏 何文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8期661-662,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1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1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进行NIHSS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NSE浓度和SOD活力。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和第30天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NSE浓度降,SOD活力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脉搏、血钾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促进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大面积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患者rScO_(2)及S100β蛋白和NSE与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乔丽梅 李亚雄 +3 位作者 王小燕 刘源 字云峰 陈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讨全主动脉弓(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的预测价值及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PND关系。方法记录65例拟行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 目的探讨全主动脉弓(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的预测价值及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PND关系。方法记录65例拟行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诱导后(T_(1))、体外循环(CPB)开始(T_(2))、深低温停循环(T_(3))、复温到36℃(T_(4))、停CPB 1 h(T_(5))、术毕(T_(6))的rScO_(2)值并分析;于诱导后(T_(a))、复温到36℃(T_(b))、停CPB 1 h(T_(c))、6 h(T_(d))、24 h(T_(e)),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和NSE浓度。术前、拔管当天及术后7 d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并分组为PND组和非PND组并进行比较。结果PND发生率为44.6%。T_(2)时两组患者rScO_(2)值低于T_(1)(P<0.05);T_(3)、T_(6)时PND组患者的rScO_(2)值低于T_(1)时和非PND组(P<0.05);PND组患者rScO_(2)较基础值下降最大百分比(rScO_(2)%_(max))高于非PND组(P<0.05);rScO_(2)%_(max)的临界值为>9.89%,曲线下面积(AUC)为0.658(95%CI:0.525~0.791),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48.3%及75.0%。T_(c)、T_(d)时PND组S100β和NSE浓度高于非PND组(P<0.01);PND组患者在T_(c)、T_(d)时S100β浓度较Ta明显升高(P<0.001),在T_(b)~T_(e)时NSE浓度升高(P<0.01)。结论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后PND的发生与rScO_(2)下降及S100β和NSE水平升高有关。术中rScO_(2)%_(max)>9.89%可作为PND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血清NSE、CIC、CE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韩葆惠 高育瑶 +1 位作者 贾友明 周敏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87-190,共4页
对48名肺癌病人治疗前的神经烯醇化酶(NSE)、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癌胚抗原(CEA)分别进行了测定,并对部分小细胞肺癌(SCLC)进行了治疗前后NSE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NSE对SCLC病人阳性诊断率为66... 对48名肺癌病人治疗前的神经烯醇化酶(NSE)、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癌胚抗原(CEA)分别进行了测定,并对部分小细胞肺癌(SCLC)进行了治疗前后NSE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NSE对SCLC病人阳性诊断率为66.7%,其中广泛期达80%,而CEA和CIC对SCLC病人分别为11.1%和46.6%。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良性肺部疾病(BPD)相比较,其血清NSE显著升高(P<0.05)。对小细胞肺癌病人连续观察:化疗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者血清NSE明显下降,而病情恶化或出现转移时,血清NSE持续升高。血清NSE作为诊断小细胞肺癌、预测疗效、判断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免疫复合物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宁 陆军 +4 位作者 朱美华 刘莉 阮义峰 陈建平 岳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3,127,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和脑保护作用。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发病7h内的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测定两组术前和术后12、36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和脑保护作用。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发病7h内的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测定两组术前和术后12、36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浓度及术前和术后第8天的格拉斯哥(glasgow coma scale,GCS)的评分。结果:术后12h和36h,A组NSE浓度明显低于B组,术后第8天A组GCS评分明显高于B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中早期应用乌司他丁有利于神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程惊厥发作后神经元死亡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蒋莉 蔡方成 +1 位作者 陈琼 张晓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成熟期大脑惊厥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的相关性。NSE方法:采用美解眠全身注射在只成年鼠中,建立惊厥大发作模型(惊厥持续时间~)。分别于惊厥发作停止后30Wistar1520min、、、、和天各处死... 目的:探讨成熟期大脑惊厥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的相关性。NSE方法:采用美解眠全身注射在只成年鼠中,建立惊厥大发作模型(惊厥持续时间~)。分别于惊厥发作停止后30Wistar1520min、、、、和天各处死只动物,采用和硫堇染色,光及电镜观察海马及皮层神经元病变。同时使用法测412244872h75HEELISA定血清浓度变化。NSE结果:()长程惊厥发作后,将出现选择性海马神经原损伤。惊厥发作后内,即有明显神经元死亡14h过程发生。坏死细胞数于惊厥后~达高峰(2448h180±个),是对照组(3838±个)的倍。()严重惊厥发作后,实验6524h动物血清浓度开始增高,于惊厥后~达高峰(NSE2448h5.13±),明显高于惊厥前水平(0.77nmol/L3.53±)。0.87nmol/L结论:长程惊厥发作后,对成熟期大脑能产生以海马为主的选择性脑损伤,血清的变化与其神经元死亡的发生发展规律一NSE致。血清可能作为临床检测脑损伤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程惊厥 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12
作者 裘艳梅 侯洪涛 +3 位作者 王炜 叶秀春 李月梅 马素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47-2850,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45例脑损伤为试验组,50例无脑损伤为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以及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45例脑损伤为试验组,50例无脑损伤为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出生后第1、7天查血气,留血检测NSE和GFAP。结果:两组第1天动脉血气分析PCO2、p H值、BE值及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1、7天PCO2、p H值、BE值及乳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第1、7天两组间NSE和GF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NSE第1、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1、7天GF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血气分析、NSE及GFAP水平能较早反映早产儿脑损伤,并为之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神经烯醇化酶 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早产儿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痰方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细胞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世宏 朱红 +6 位作者 马宇庆 樊锦秀 万卫昌 谢英姿 王国芬 卢薇 王菊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336-2339,共4页
目的:通过对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人的临床研究,评价益气活血化痰方的临床疗效,探讨该药可能的作用机理,并为该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病人5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缺血... 目的:通过对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人的临床研究,评价益气活血化痰方的临床疗效,探讨该药可能的作用机理,并为该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病人5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缺血性中风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化痰方。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水平。结果: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优于对照组(78.5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益气活血化痰方总有效率为90.33%,明显优于对照组(82.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NSE、E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其可能的机理与神经元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益气活血化痰方 脑细胞保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犬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血压及神经损伤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江凤林 王新国 +6 位作者 朱福音 曾丽雄 王晓艳 李慧 沈智洁 杨侃 张志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对高血压犬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验证其降压疗效,并检测术后神经损伤因子血浆S-100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以探讨其与肾交感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12条比格犬随机分为手术组(n=6)和假手术组(n=6)。采用高脂... 目的:对高血压犬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验证其降压疗效,并检测术后神经损伤因子血浆S-100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以探讨其与肾交感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12条比格犬随机分为手术组(n=6)和假手术组(n=6)。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高血压模型,手术组实施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假手术组仅行肾动脉造影。观察血压变化,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3天、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监测血压并检测血浆S-100B和NSE的浓度。结果:建模后,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较基线均有显著上升(P<0.05)。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手术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较假手术组SBP,DBP,MBP均有显著下降(P<0.05);术后3个月复查血肌酐正常,复查肾动脉造影未发现肾动脉狭窄。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第3天、1周及2周手术组较假手术组血浆S-100B或NSE的含量升高(P<0.05)。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可以显著和持久地降低高血压犬的SBP,DBP及MBP。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后S-100B及NSE血浆含量可能作为评估高血压犬肾交感神经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交感神经 导管射频消融 去神经支配 S-100B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炬 周坚 +1 位作者 李仁德 吴应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6-80,共5页
拟以双抗体夹心法制备快速检测试条,检测脑中风疑似患者体液中的NSE水平,从而达到快速诊断目的。本研究通过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法完成了牛脑NSE的提取纯化,并建立了具有抗人NSE活性的Anti-NSE MoAb AA_(10)和AB_3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拟以双抗体夹心法制备快速检测试条,检测脑中风疑似患者体液中的NSE水平,从而达到快速诊断目的。本研究通过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法完成了牛脑NSE的提取纯化,并建立了具有抗人NSE活性的Anti-NSE MoAb AA_(10)和AB_3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完成了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制备、工作单抗配对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Anti-nse单克隆抗体 脑中风诊断 快速检测试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联合血清胃泌素释放前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SCLC化疗疗效的评估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苗欣 赵家义 +2 位作者 范银星 李佳浓 韩一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数量联合胃泌素释放前肽(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化疗疗效...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数量联合胃泌素释放前肽(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的40例SCL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于第1、3周期化疗前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其CTC、pro-GRP及NSE水平,分析CTC数目及其联合pro-GRP、NSE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第1、3周期化疗前行胸部CT,对比CTC、pro-GRP及NSE联合判断化疗疗效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标准判断化疗疗效的差异性;分析CTC数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40例SCLC患者中初次、二次检测到CTC的阳性率为82.5%、87.5%。化疗后外周血CTC数下降越多,疗效越好。根据RECIST标准,肿瘤进展组与肿瘤控制组CTC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数目评价标准下,肿瘤控制与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初诊时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无明显关联(P>0.05)。CTC数目评价化疗疗效与RECIST两者存在一致性。联合检测CTC、pro-GRP及NSE,三者量值评价化疗疗效与RECIST疗效评价结果同样一致(P>0.05),且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疗效判断的灵敏性。结论:CTC数目与化疗疗效呈负相关,联合检测CTC、pro-GRP及NSE评估SCLC患者化疗疗效灵敏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胃泌素释放前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化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适应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景桂霞 郑兰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E... 目的观察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插管完毕稳定5 min后,给左上肢连续4次的缺血预适应,而对照组只固定止血带,不加压。分别于麻醉诱导插管完毕稳定5 min后(T1)、CPB开始10 min时(T2)、CPB停止时(T3)、CPB后12 h(T4)、术后24 h(T5)、48 h(T6)和72 h(T7)抽取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于术前2 d、术后第5天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术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S-100β蛋白浓度在T2即开始升高,T3时达到峰值,随后持续下降,两组NSE浓度在T2升高达到峰值,随后持续下降,但E组S-100β蛋白浓度在T2-T6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组NSE浓度在T2-T5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可降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降低患者POCD发生率,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适应 体外循环 脑保护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分化与前列腺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惠莲 张冠军 +3 位作者 王鸿雁 宫惠琳 杨喆 张学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内分泌分化(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NED)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有随访资料的61例PCa穿刺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嗜铬素A(chromogranin,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目的研究神经内分泌分化(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NED)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有随访资料的61例PCa穿刺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嗜铬素A(chromogranin,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在选定标本中的表达,分析NED与PCa各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PC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61例PCa患者中有24例伴NED(39.3%),NED表达水平随着Gleason评分增加及穿刺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升高而逐渐升高(P<0.01),Syn分别与NSE及Cg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1)。伴NED组PCa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不伴NED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NED是PCa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NED与PCa发展及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PCa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神经内分泌分化 嗜铬素A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突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YFRA21-1免疫放射分析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华北 蒋秉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6-239,共4页
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的片段(CK19)。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133例肺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水平,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作比较,初步观察了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YFRA2... 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的片段(CK19)。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133例肺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水平,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作比较,初步观察了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患组(P<0.001)和正常对照组(P<0.001);在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升高主要出现在非小细胞肺癌组,尤其是鳞癌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52.8%和72.1%,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组(27.3%)(P<0.01,P<0.00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清CYFRA21-1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其阳性诊断率1期为35.3%,Ⅰ期为55.6%,Ⅱ期为63.6%,Ⅳ期为73.3%;血清NSE水平的升高以小细胞肺癌为主,阳性率为59.1%,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21.3%,P<0.001),鳞癌组(27.9%,P<0.001)。联合检测血清CYFRA21-1和NSE可将整体肺癌的阳性诊断率提高至61.7%。对血清CYFRA21-1的动态监测显示肿瘤进展时其水平持续升高。病人预后较差,水平的下降提示疾病缓解。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NSCLC 鳞癌 免疫放射分析 CYFRA2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后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的原代培养模型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磊 韩延峰 +4 位作者 戴朝 李阳 胡玉奇 陈富雷 赵冬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在传统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提取和培养方法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良以获得高收率、高纯度、高质量、低死亡率、背景干净的皮质神经元细胞。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含EDTA的0.25%Trypsin分离培养的皮质神经元,与改良后用混有Tryple Express和Dn... 目的在传统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提取和培养方法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良以获得高收率、高纯度、高质量、低死亡率、背景干净的皮质神经元细胞。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含EDTA的0.25%Trypsin分离培养的皮质神经元,与改良后用混有Tryple Express和DnaseI的消化液,经弹拨分散、手法震荡,提前一次离心后种植培养的皮质神经元。接种后的第1、3、5、6、7 d,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第7 d用免疫荧光法对神经元细胞进行鉴定以及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结果与传统的胰酶提取方法相比,改良后获得的皮质神经元生长状态更优,突触发育良好,双极神经元形态典型,杂质细胞及碎片含量少,背景干净,且具有高纯度和高存活率的特性。结论本研究在组织细胞分离消化,弹拨分散、手法震荡,提前一次离心,多重细节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改良后成功建立了一种结果稳定,简单可行的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是研究神经科学领域较为理想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神经元 Tryple Express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乳酸脱氢酶 免疫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