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管缺陷预防、筛查、诊断、咨询及干预多学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出生缺陷防治与分子遗传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儿童遗传病学组 +5 位作者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委员会神经遗传发育疾病分会 王琳琳 范燕洁 王晓强 李胜利 余永国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2,共12页
神经管缺陷(NTDs)是一类致死致残性出生缺陷。为进一步指导神经管缺陷的预防、筛查、诊断及管理,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出生缺陷防治与分子遗传分会等组织多学科专家讨论,并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共识指南,提出以下专家共识,供国内同道参考。
关键词 神经管缺陷 叶酸增补 预防 筛查及诊断 治疗康复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体代谢物介导组蛋白修饰调控神经管畸形发生的机制
2
作者 刘增莉 李建婷 刘志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6-966,共11页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作为一类严重的先天出生缺陷疾病,严重影响着胎儿的生命与健康,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作用。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愈加广泛的应用揭示了组蛋白修饰在表观遗传调控中发...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作为一类严重的先天出生缺陷疾病,严重影响着胎儿的生命与健康,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作用。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愈加广泛的应用揭示了组蛋白修饰在表观遗传调控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尤其在NTDs的发病机制中受到广泛关注。组蛋白修饰包括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同型半胱氨酸化、丙二酰化和巴豆酰化等多种类型,这些修饰影响神经管闭合关键蛋白的表达对于神经管闭合期间的基因组稳定性至关重要,参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发展,其异常调控与NTDs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在胚胎大脑发育过程中,这些组蛋白修饰极易受到母体代谢物水平、致畸物质暴露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母体代谢物水平的异常会引起关键基因表达调控异常,这些因素影响组蛋白修饰,从而调控下游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包括神经管发育相关基因,导致NTDs等多种神经发育疾病的发生。目前NTDs的机制尽管已有大量研究,但NTDs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深入研究NTDs的致病因素和发生机制对于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关于母体代谢物介导组蛋白修饰异常引起胎儿NTDs发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揭示组蛋白修饰在神经管发育中的关键调控功能,为进一步研究组蛋白修饰与NTDs发生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也为NTDs未来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组蛋白修饰 母体代谢物 甲基化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8在神经胚形成和NTD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STAT3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纪华 李泽桂 +6 位作者 丁震宇 马路 李红丽 蔡文琴 常智杰 刘力 傅新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探讨FGF8在神经胚形成和神经管缺陷(NT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观察FGF8在胚胎神经胚形成中的表达;通过喂服过量的维甲酸(retinoicacid,RA)诱导NTD模型,观察NTD鼠胚FGF8和STAT3的表... 目的探讨FGF8在神经胚形成和神经管缺陷(NT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观察FGF8在胚胎神经胚形成中的表达;通过喂服过量的维甲酸(retinoicacid,RA)诱导NTD模型,观察NTD鼠胚FGF8和STAT3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在E8·75d整个鼠胚几乎没有FGF8的表达;到E9·5d、E10·5d,在前脑泡的前缘、脑峡部位和神经管的末端观察到较局限的紫蓝色阳性区域,但到E10·5d时,上述3个部位的染色较E9·5d减弱;E11·5d时阳性信号主要集中在中脑部位。②FGF8在NTD鼠胚的表达,E9·5d时脑峡部位的染色减弱,前脑泡的前缘和神经管的尾端染色略有减弱;E10·5d,脑峡部位染色加深,且范围扩大,前脑泡的前缘和神经管的尾端染色较正常减弱。③STAT3在NTD鼠胚的表达,E9·5d和E10·5d时,STAT3的表达较正常鼠胚明显减少,在前脑泡和中脑泡均无明显的STAT3mRNA表达的阳性信号。结论FGF8可能作为STAT3的上游分子,二者共同参与了神经管的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8 STAT3 神经胚形成 神经管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期妇女血清EFAs和NEFAs轮廓谱及其用于NTDs预防性营养干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韩莉妲 梁琼麟 +1 位作者 王义明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0,共5页
本文借助GC/MS代谢组学方法,测定了育龄期妇女血清中酯化和非酯化脂肪酸轮廓谱,并对营养干预前后育龄期妇女血清脂肪酸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按营养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分组,测定了育龄期妇女血清中酯化脂肪酸(EFAs)和非酯化脂肪酸... 本文借助GC/MS代谢组学方法,测定了育龄期妇女血清中酯化和非酯化脂肪酸轮廓谱,并对营养干预前后育龄期妇女血清脂肪酸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按营养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分组,测定了育龄期妇女血清中酯化脂肪酸(EFAs)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s)的平均含量;利用SIMCA-P软件对定量结果进行PLS-DA分析,聚类结果良好.基于定量结果,指认了6种潜在营养生物标志物,并由此初步探讨了这些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生理意义以及营养素干预对育龄期妇女血清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及脂肪酸代谢变化可能对胚胎神经发育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神经管畸形 脂肪酸 营养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5B基因与人类神经管畸形(NTDs)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翔宇 杨雪艳 +3 位作者 聂晨霞 陈瑛 王红艳 李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探讨WNT5B基因序列变异与人类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equencing和SNaPshot技术在163例NTDs患者和357例对照人群中进行WNT5B基因突变扫描和关联分析。结果在NTDs患者的WNT5B基因中共检测到... 目的探讨WNT5B基因序列变异与人类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equencing和SNaPshot技术在163例NTDs患者和357例对照人群中进行WNT5B基因突变扫描和关联分析。结果在NTDs患者的WNT5B基因中共检测到3个新发现的序列变异位点:c.-57-123G>A、c.622-38G>A和c.622-99C>T。其中,c.-57-123G>A位点变异在357例对照人群中未检测到,其为NTDs患者所特有的变异位点。对rs2270036(c.329-16T>C)、rs6489313(c.329-84G>A)和rs58317077(c.329-122T>C)这3个SNP位点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显性遗传模式下,rs58317077位点的C等位基因与NTDs的发生显著相关,携带C/C或C/T基因型的个体的患病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的1.62倍(OR=1.62,95%CI=1.05~2.52,P=0.028);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rs58317077位点的C等位基因会改变转录因子NF-kap和MZF1对该区域的结合。结论 c.-57-123G>A和rs58317077位点的C等位基因是人类NTDs发生的遗传性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ntds) 平面细胞极性信号通路 WNT5B基因 变异位点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甘颖盈 胡敏 +2 位作者 崔淑雅 柴智 樊慧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5,共5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的一个大亚类,其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依赖Smad蛋白和不依赖Smad蛋白介导的通路,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涉及多组织、多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MP信号通路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的一个大亚类,其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依赖Smad蛋白和不依赖Smad蛋白介导的通路,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涉及多组织、多器官的形成和发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MP信号通路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和发育主要起着促进作用,与少突胶质细胞的髓鞘形成密切相关,在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神经管畸形、帕金森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就BMP信号通路的组成、传导机制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潜在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信号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损伤 神经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至2022年陕西省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下降速率及缺陷儿转归
7
作者 于敏 甘露 +1 位作者 马西 平智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3-518,共6页
目的总结2003至2022年陕西省神经管缺陷(NTDs)发生率的流行趋势和下降速率,掌握NTDs诊断时间及缺陷儿转归情况,预测2023至2025年陕西省NTDs发生率,为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至2022年陕西省各级开设产... 目的总结2003至2022年陕西省神经管缺陷(NTDs)发生率的流行趋势和下降速率,掌握NTDs诊断时间及缺陷儿转归情况,预测2023至2025年陕西省NTDs发生率,为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至2022年陕西省各级开设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孕28周至出生后7 d所有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并收集资料,基于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分析2003至2022年NTDs发生率的分布趋势。结果陕西省2003至2022年共监测围产儿1106483例,NTDs病例共848例,发生率为7.66/万,其中2005年发生率(48.02/万)最高,2022年发生率(0.57/万)最低。NTDs以脊柱裂为主,占55.90%,其次为无脑儿(25.71%)和脑膨出(18.40%),三者发生率均在波动中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1)。根据Joinpoint分析结果显示,2003至2014年NTDs发生率下降速度较慢,年度变化百分比为-4.04,2014至2022年NTDs发生率下降速度较快,年度变化百分比为-28.05。2003至2022年,陕西省NTDs产前诊断的平均比例为72.88%,出生结局以死胎(61.91%)为主,其次为活产(26.77%)、死产(8.73%)、出生7 d内死亡(2.59%)。经GM(1,1)模型预测,陕西省2023、2024和2025年NTDs率分别为0.49/万、0.41/万和0.35/万。结论2003至2022年陕西省NTDs发生率显著下降,尤其以2014年后下降速率加快。NTDs患儿出生结局以死胎为主,其次为活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神经管缺陷 产前诊断 出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5A调控H3K4me3参与神经管畸形发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建婷 解琪 +5 位作者 谷小龙 曹志华 彭志伟 赵虹 刘志贞 解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9-637,共9页
神经管畸形(NTDs)的病因与防治是出生缺陷领域研究的重点,叶酸可以预防神经管畸形但其机制不明。本文借助低叶酸细胞模型和低叶酸NTDs小鼠模型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ut&Tag等技术,探讨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ysine demethylase 5A(KD... 神经管畸形(NTDs)的病因与防治是出生缺陷领域研究的重点,叶酸可以预防神经管畸形但其机制不明。本文借助低叶酸细胞模型和低叶酸NTDs小鼠模型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ut&Tag等技术,探讨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ysine demethylase 5A(KDM5A)及其调控的下游组蛋白H3K4me3修饰在叶酸缺乏导致的NTDs发生中的潜在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低叶酸的细胞模型中,qRT-PCR、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KDM5A分子表达明显下降(P<0.05)。作为组蛋白H3K4me3调控的上游关键酶,进一步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ChIP-qPCR实验证实,叶酸缺乏下组蛋白H3K4me3在神经发育基因Axin 2和Atoh 1基因启动子区富集增加(P<0.05)。通过构建KDM5A基因敲除细胞模型,借助Cut&Tag试验证实,KDM5A基因敲除后H3K4me3主要富集在神经发育基因上。最后在低叶酸导致的NTDs小鼠模型的脑组织中,RT-qPCR、Western印迹以及ChIP-qPCR实验显示,E9.5 d的NTDs胎鼠脑组织中KDM5A表达下降(P<0.05),Axin2、Atoh1表达升高(P<0.05),Axin2、Atoh 1基因启动子区的H3K4me3富集增多(P<0.05)。综上所述,KDM5A蛋白在叶酸缺乏导致的NTDs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通过调控下游H3K4me3进而调控神经发育靶基因Axin2、Atoh 1异常表达,介导NTDs的发生。本研究从叶酸缺乏介导KDM5A调控组蛋白修饰来探讨NTDs的发病机制,为降低出生缺陷,促进生殖健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叶酸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A 组蛋白H3K4m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叶酸和维甲酸诱导神经管畸形小鼠模型胎脑的转录物组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志华 谷小龙 +3 位作者 解琪 李建婷 方爱莉 刘志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8-646,共9页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重大出生缺陷型疾病。随着孕龄期妇女叶酸增补政策的推广,其发病率逐年下降致临床标本不易获取,因此,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来研究NTDs的致病机制尤为重要。本研究分别通过...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重大出生缺陷型疾病。随着孕龄期妇女叶酸增补政策的推广,其发病率逐年下降致临床标本不易获取,因此,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来研究NTDs的致病机制尤为重要。本研究分别通过低叶酸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建立的诱导NTDs小鼠模型和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诱导建立的NTDs小鼠模型,对NTDs胎鼠脑组织进行转录物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并分析差异表达谱,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进行结果验证。结果显示,低叶酸联合MTX诱导的胎鼠NTDs发生率为21.7%;RA诱导的胎鼠出现了强烈的致畸现象,畸形率为73.2%。相比正常胎鼠,低叶酸联合MTX诱导的NTDs小鼠组筛选出1443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ion genes,DEGs);RA诱导NTDs小鼠组筛选出3070个DEGs。对DEG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GO富集显示,上调基因主要参与前后轴发育、区域化和模式分化过程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显示,上调基因与心肌收缩、心肌病、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相关。对2种模型鼠的DEGs进行Veen交集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32个DEGs在2组模型中显著上调,其中包括Hox基因家族。通过RT-qPCR进行验证,发现与RNA-seq的结果一致。本研究对2种NTDs小鼠胎脑进行RNA-seq和差异表达谱分析,发现Hox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了NTDs的发生,为后续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探索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转录物组测序 叶酸 维甲酸 同源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管闭合的新见解:叶酸不应答型神经管畸形
10
作者 任文彬 李建婷 解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5-587,共13页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且复杂的先天性畸形,是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母体妊娠期补充叶酸(folic acid,FA)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常用于部分NTDs的初级预防。然而,仍有一部分NTD...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且复杂的先天性畸形,是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母体妊娠期补充叶酸(folic acid,FA)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常用于部分NTDs的初级预防。然而,仍有一部分NTDs病例对FA治疗具有抵抗性,称为“FA不应答型NTDs”或“FA抵抗型NTDs”。FA不应答型NTDs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营养、环境及母体相关因素。本文综述了叶酸不应答型NTDs的相关遗传、营养、环境及母体等风险因素,并揭示了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其中,遗传因素主要从小鼠突变体及品系、叶酸一碳代谢基因、关键凋亡基因三方面展开阐述,为该类患儿的产前诊断提供了可能的遗传检测位点。营养因素方面,本文主要聚焦目前已报道的肌醇和蛋氨酸,解释其对该种疾病潜在的干预机制,为NTDs患者早期营养干预提供新方向。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叶酸一碳代谢中的辅助因子-维生素B12参与叶酸不应答型NTDs发生的可能机制,增加叶酸联合其他维生素治疗出生缺陷的可能性。最后,本文还综述了环境因素和母体因素在叶酸不应答型NTDs中的研究进展,为高危人群提供孕早期健康指导。总之,本文综述了叶酸不应答型NTDs的相关风险因素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当下该种疾病及同类型出生缺陷的防治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肌醇 小鼠模型 叶酸 卷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诱导的小鼠神经管畸形基因表达趋势分析
11
作者 曹睿 卫凯鑫 +2 位作者 张晓娜 刘雨榕 张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870,共12页
目的·探究小鼠胚胎在视黄酸(retinoic acid,RA)诱导下产生神经管畸形的分子调控机制,揭示小鼠神经管闭合阶段基因表达规律。方法·基于已获得的小鼠胚胎神经管闭合关键期[胚胎发育第8.5日(embryonic day 8.5,E8.5)、E9.5、E10... 目的·探究小鼠胚胎在视黄酸(retinoic acid,RA)诱导下产生神经管畸形的分子调控机制,揭示小鼠神经管闭合阶段基因表达规律。方法·基于已获得的小鼠胚胎神经管闭合关键期[胚胎发育第8.5日(embryonic day 8.5,E8.5)、E9.5、E10.5]高质量脑泡转录组数据,利用短时间序列表达挖掘器(Short Time-series Expression Miner,STEM)软件分别得到RA处理组和正常组在3个时间点的基因表达趋势数据。对处理组与正常组基因表达趋势不一致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随机筛选候选基因以验证测序数据可靠性。利用RA诱导构建神经管畸形小鼠模型,分为处理组和正常组,每组各9只。处理组和正常组孕鼠在E7.5分别接受28 mg/kg RA和香油灌胃处理,在E8.5、E9.5、E10.5收集胎鼠脑泡组织,对筛选的候选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验证。结果·正常组共检测出18255个基因的表达量数据,处理组共检测出19037个基因的表达量数据;正常组基因可归纳至7个具有显著意义的表达模式中,处理组基因可归纳至6个具有显著意义的表达模式中;正常组和处理组检测到表达的基因数目足够、表达的模式相似,具有可比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正常组中呈现上升表达趋势但在处理组中呈现下降表达趋势的基因共有46个,在生物学过程层面富集在器官发育、神经元凋亡的正负调控、少突胶质细胞增殖、成纤维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在细胞组分层面,主要参与组成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在分子功能层面,主要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有关。正常组中呈现下降表达趋势而在处理组中呈现上升表达趋势的61个基因,在生物学过程层面富集在细胞溶解、氨基酸/离子转运等功能上;在细胞组分层面,富集在胞内分子、皮质颗粒、胞外区域、细胞间隙等;在分子功能层面,与一系列酶及转运蛋白的活性有关。RT-qPCR验证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数据真实可靠。结论·RA干预使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基因表达失调和应激反应,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机体自我保护相关信号通路激活,维持胚胎正常发育的基因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神经管畸形 基因表达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源叶酸对脂多糖诱导孕鼠氧化应激健康效应及胎鼠神经管缺陷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李小萌 王玉林 +4 位作者 孙浩洋 徐李根 黄茜 盛龙 蔡朝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8-57,共10页
比较化学合成叶酸和天然蛋黄来源叶酸对由脂多糖诱导的孕鼠健康效应及胎鼠神经管缺陷的保护作用。通过观察胎鼠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外观,测定孕鼠体内的叶酸消化吸收、氧化还原内稳态,以及胎盘健康状况,探讨不同来源叶酸的消化吸收差异和... 比较化学合成叶酸和天然蛋黄来源叶酸对由脂多糖诱导的孕鼠健康效应及胎鼠神经管缺陷的保护作用。通过观察胎鼠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外观,测定孕鼠体内的叶酸消化吸收、氧化还原内稳态,以及胎盘健康状况,探讨不同来源叶酸的消化吸收差异和对孕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通过评估胎鼠脑部神经管发育状态、神经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抗氧化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量解析叶酸来源对预防胎鼠神经管缺陷和调节体内炎症水平的潜力。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叶酸均能有效改善孕鼠胎盘的健康状况,其中蛋源叶酸更有利于减少脂多糖造成的损伤,并且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蛋源叶酸对胎鼠神经管细胞的发育呈正反馈调节,能够平衡胎鼠脑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酶的水平,使胎鼠体内的IL-6、IL-1β、MCP-1、iNOS和TNF-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处于健康平衡的状态。高剂量蛋源叶酸组中与促进神经管发育相关的蛋白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显著增加,表现出良好的预防神经管缺陷的潜力以及抗炎效果。这些结果突出了蛋源叶酸在预防神经管缺陷和调节体内炎症水平方面的重要性,为食物来源叶酸健康功能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源叶酸 合成叶酸 神经管缺陷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与神经管畸形关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敏 茹意 +2 位作者 谢良骐 柴智 樊慧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7-1601,共5页
神经管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其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两大类,以无脑畸形、脑膨出和颅脊柱裂为主要症状。Wnt信号通路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关系是近年来较热门的研究领域。Wnt信号通路包括Wnt/β-catenin通路、平面细胞极性通路、W... 神经管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其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两大类,以无脑畸形、脑膨出和颅脊柱裂为主要症状。Wnt信号通路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关系是近年来较热门的研究领域。Wnt信号通路包括Wnt/β-catenin通路、平面细胞极性通路、Wnt/Ca^(2+)通路,其在神经管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Wnt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Wnt信号通路在神经管闭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开发防治神经管畸形相关药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WNT/Β-CATENIN通路 平面细胞极性通路 Wnt/Ca^(2+)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神经管畸形发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红丽 蔡文琴 +3 位作者 杨忠 李泽桂 李巍 付晓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了解维甲酸 (Retinoicacid ,RA)诱导神经管缺陷 (Neuraltubedefect ,NTD)小鼠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取不同胚胎时段及新生、成年的正常及NTD小鼠的神经组织 ,采用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巢蛋白 (Nest... 目的 了解维甲酸 (Retinoicacid ,RA)诱导神经管缺陷 (Neuraltubedefect ,NTD)小鼠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取不同胚胎时段及新生、成年的正常及NTD小鼠的神经组织 ,采用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巢蛋白 (Nestin)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和DNA定量荧光染色 ,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①正常小鼠神经组织中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在E8.5d时呈高峰 ,此后逐步下降 ,新生期仍保持较高水平 ;NTD小鼠神经组织中Nestin阳性细胞数在胚胎各期均低于正常小鼠 ,尤以E8.5d下降显著 ;出生后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别。②NTD小鼠胚胎期神经组织G0 G1 期细胞数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组 ,S期细胞数百分比则明显低于正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神经干细胞 神经巢蛋白 神经管缺陷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n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MTHFR基因型对后代发生神经管畸形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慧萍 李竹 +2 位作者 刀京晶 赵欣荣 赵如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5-287,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双方MTHFR基因型与其后代发生神经管畸形风险性的关系。采用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案,用纸片法采集病例和对照外周血标本,用PCR-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C677T)。结果显示,分别比较两组父亲或母亲基因型频率时,...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双方MTHFR基因型与其后代发生神经管畸形风险性的关系。采用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案,用纸片法采集病例和对照外周血标本,用PCR-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C677T)。结果显示,分别比较两组父亲或母亲基因型频率时,差别不显著;将父母基因型联合起来分析则发现,病例组父母等位突变基因频率(T)高于对照组父母,提示后代是纯合突变(TT)概率越大,发生NTD的风险性也越大。结论是,父母双方的基因型对后代发生NTD的风险性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父母双方传递给胎儿的一对突变等位基因(T/T)是NTD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 神经管畸形 基因型 风险性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MTHFR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管畸形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23
16
作者 朱慧萍 李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在神经管畸形的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CR RFLP方法检测MTHFR热敏感性基因型 ;对18个NTD核心家庭进行以父母为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计算TDT和HHRR ;另外对31... 目的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在神经管畸形的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CR RFLP方法检测MTHFR热敏感性基因型 ;对18个NTD核心家庭进行以父母为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计算TDT和HHRR ;另外对31例NTD胎儿和62例正常成年人进行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计算MTHFR纯合突变对NTD的比值比。结果 :核心家庭分析结果 :比值比OR=3 2 ,95 %CI=1 120~11 169 ;TDT( χ2)=5 762 ,P<0 05 ,HHRR(成组χ2)=6 727 ,P<0 05 ;胎儿MTHFR纯合突变对NTD的相对危险度OR=3 21,P<0 05。结论 :研究结果说明 ,突变等位基因在神经管畸形核心家庭中存在突变基因(T)的遗传失衡现象 ,胎儿MTHFR基因第677位核苷酸的多态性是中国人NTD遗传易感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损 MTHFR 遗传易感性 父母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在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杨岚 赵丽 +4 位作者 江静颖 刘俊 陶荷花 王俊 吴金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59-1062,1072,共5页
目的:评价中孕期产前血清学筛查在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DELFIA)对2011-2013年在我院产检的25520例中孕期单胎妊娠孕妇进行free-β-HCG、μE3、AFP三联血清学指标检测,对筛查高风险者进... 目的:评价中孕期产前血清学筛查在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DELFIA)对2011-2013年在我院产检的25520例中孕期单胎妊娠孕妇进行free-β-HCG、μE3、AFP三联血清学指标检测,对筛查高风险者进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对开放性神经管缺陷(NTD)高风险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25520例产前筛查孕妇中,共筛出高风险1254例(4.91%),818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者染色体结果异常共47例(5.75%)。随访结果显示筛查高风险人群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91%(24/1254),显著高于筛查低风险人群的0.1%(25/2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前诊断结果显示高龄组对21三体征的检出率(15%)显著高于35岁以下组(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对189例因产前筛查单项指标中位数MoM值异常行产前诊断的病例分析,染色体异常率为3.17%(6/189)。结论中孕期血清学筛查,除可筛查胎儿染色体及解剖结构异常,还可用于不良妊娠结局的指导,此外对高龄孕妇出生缺陷的预防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产前筛查单指标MoM值异常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有一定的提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21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神经管缺陷 妊娠结局 MoM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30个县(市)1993~2000年神经管畸形在出生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变动趋势分析(英文) 被引量:16
18
作者 叶荣伟 李松 +6 位作者 郑俊池 洪世欣 陈新 王太梅 任爱国 王丽娜 李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 :描述中国 30个县 (市 ) 1 993至 2 0 0 0年神经管畸形 (neuraltubedefects ,NTD)在出生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变动趋势。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美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合作项目”中出生缺陷监测的常规报告。研究对象为1 993~ 2 0 0 0年... 目的 :描述中国 30个县 (市 ) 1 993至 2 0 0 0年神经管畸形 (neuraltubedefects ,NTD)在出生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变动趋势。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美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合作项目”中出生缺陷监测的常规报告。研究对象为1 993~ 2 0 0 0年所有孕满 2 0周的总出生人群 (包括活产和死胎、死产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神经管畸形率按年变动的趋势。结果 :在 1 993~ 2 0 0 0年间 ,共监测到 1 1 891 2 6个活产儿和死胎、死产儿出生 ,其中有明确诊断的神经管畸形儿 1 2 6 4例 ;总出生人群中的神经管畸形率为 1 0 .6 3/ 1 0 0 0 0 ,1 993年的畸形率最高 ( 1 8.99/ 1 0 0 0 0 ) ,1 998年最低 ( 6 .0 5/ 1 0 0 0 0 ) ;无脑儿、脊柱裂和脑膨出在每 1 0 0 0 0个出生儿中的患病率分别为 4 .71、4 .39和 1 .53。在所有神经管畸形病例中 ,无脑儿和脊柱裂占的比例较高 ,分别为 4 4.3%和 4 1 .3% ,而脑膨出仅占 1 4 .4 %。在神经管畸形病例中有 6 9.3%为死胎、死产 ;而死胎、死产在无脑儿、脊柱裂和脑膨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95.4 %、4 3.7%和6 2 .6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神经管畸形率从 1 993至 2 0 0 0年呈显著下降趋势 (F =1 1 .81 8,β =- 0 .81 4 ,P <0 .0 5) ;而对 3种畸形单独分析发现 ,无脑儿和脊柱裂率也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出生人群 变动趋势分析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1996至2002年神经管畸形发生动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兴玲 张卫杰 +1 位作者 冯红旗 许建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4-856,共3页
目的 :了解河南省神经管畸形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法 ,在河南省 2 5个市县共抽取 6 1所医院作为河南省出生缺陷监测网点 ,于 1996年 1月开始 ,连续监测 7a。了解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及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7a全省平均出... 目的 :了解河南省神经管畸形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法 ,在河南省 2 5个市县共抽取 6 1所医院作为河南省出生缺陷监测网点 ,于 1996年 1月开始 ,连续监测 7a。了解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及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7a全省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无明显下降 ,7a中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分别为 34.3/万 ,39.3/万 ,34.4 /万 ,32 .8/万 ,2 4 .3/万 ,2 1.1/万及 19.8/万 ,自 1997年后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 ;女婴高于男婴 ;母龄 2 5~ 30岁组发生率最低 ,<2 0岁及≥ 35岁组发生率较高。 3种神经管畸形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脊柱裂 ,无脑畸形和脑膨出。结论 :降低神经管畸形发生率重点应放在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神经管畸形 监测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期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林洋洋 曾秀梅 +6 位作者 王坤 梁元豪 刘宸宁 李庄 刘彦慧 隗伏冰 张秀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343-2346,共4页
目的:评估早孕期超声结构检查在胎儿神经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及分娩的6 630例病例,孕11-13+6周进行胎儿超声结构检查,追踪早孕期胎儿神经管畸形引产病理结果,随... 目的:评估早孕期超声结构检查在胎儿神经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及分娩的6 630例病例,孕11-13+6周进行胎儿超声结构检查,追踪早孕期胎儿神经管畸形引产病理结果,随访继续妊娠病例孕中期超声情况和临床结局。统计各畸形检出率,比较早中孕两个时期神经管畸形的检出类别差异。结果:各种神经管畸形早孕期检出率:露脑、无脑畸形100%(13/13),全前脑80%(4/5,无叶全前脑100%,4/4),脊柱裂42.9%(3/7,开放性脊柱裂50%,2/4),脑脊膜膨出100%(2/2)。需到中晚孕期检出的畸形包括:胼胝体缺失、Dandy-Walker综合征、叶状全前脑、侧脑室扩张。4例神经管畸形胎儿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结论:早孕期超声结构检查对胎儿严重开放性神经管畸形有较高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部分畸形需至中晚孕期超声检出。部分神经管畸形与染色体异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期 胎儿神经管畸形 超声检查 染色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