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平竞争审查、新质生产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5
1
作者 师博 郭思琪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质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数字化转型动力,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质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数字化转型动力,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制度能够显著提升行政垄断程度高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且以促进“底层技术运用”为支点撬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凸显了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通过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优化信贷资源配给、完善数字发展制度环境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从而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方式和目标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呈现出对民营企业、较小规模企业的所有制和规模“偏好”,并且对于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的企业作用更加明显;地区自我审查与外部监督机制较为完善时,政策能够更好发挥作用。最后产业政策的叠加效果检验显示,中央与省级产业政策均与公平竞争审查形成了制度合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推进了企业数字化进程。研究结论能够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数字经济 行政性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养老服务业跨越“低水平均衡陷阱” 被引量:4
2
作者 夏杰长 罗敬蔚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中国养老服务业正面临低水平需求与高成本供给之间的矛盾,这直接导致养老服务业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数字经济在优化养老资源配置、降低养老服务成本和完善养老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跨越养老服务业“低水平均衡陷阱”的... 中国养老服务业正面临低水平需求与高成本供给之间的矛盾,这直接导致养老服务业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数字经济在优化养老资源配置、降低养老服务成本和完善养老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跨越养老服务业“低水平均衡陷阱”的重要力量。借力数字经济推动养老服务实现高水平均衡,进而实现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综合施策:适当延长老年群体工作年限;对老年人口进行数字技术培训,助力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养老服务的资源配置;多渠道降低养老服务业成本;提升从业人员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均衡陷阱” 老龄化 数字经济 养老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理论逻辑、实践探索与路径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秧分 吕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2,共17页
县域富民产业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县域”“富民”“产业”分别对应空间、社会、经济属性,涉及不同尺度、多个维度与众多主体。从发展规律来看,资源禀赋优势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县域富民产业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县域”“富民”“产业”分别对应空间、社会、经济属性,涉及不同尺度、多个维度与众多主体。从发展规律来看,资源禀赋优势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工合作效益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应用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主体关系网络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政府支持投入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发展实践来看,近年来我国县域富民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传统优势+自发成长”为主要特征的内驱型发展模式等一批典型模式,同时也存在空间维度的县域发展欠平衡、经济维度的产业发展欠充分、社会维度的联农带农欠紧密等问题。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需要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强化县域富民产业的政策支持、公共投入、运营管理与联农带农,因地制宜、因业施策、错位布局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富民产业 县域经济 产业融合 比较优势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行业数字经济赋能水平的测度、动态演进与差异分析
4
作者 李华 王爱爱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23,共7页
文章测度了2002—2020年传统行业的数字经济赋能水平,并借助核密度估计、Markov转移概率矩阵、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探究其动态演进趋势和差异特征。研究发现:三次产业的数字经济赋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产业显著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 文章测度了2002—2020年传统行业的数字经济赋能水平,并借助核密度估计、Markov转移概率矩阵、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探究其动态演进趋势和差异特征。研究发现:三次产业的数字经济赋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产业显著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数字经济赋能进程最快,第一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慢。从不同维度来看,制造赋能的贡献度最大,技术赋能次之,服务赋能最小。在动态演进趋势方面,数字经济赋能水平和制造赋能、技术赋能、服务赋能三个子维度的水平均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传统行业数字经济赋能水平的等级具有流动性弱、持续性强的特点。在差异特征方面,全行业数字经济赋能水平的差异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产业内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赋能水平 动态演进 行业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与经济韧性
5
作者 徐圆 马涛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46,共21页
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在应对外部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聚焦城市群经济效应实现的核心要素——一体化,以我国18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对经济韧性的内在... 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在应对外部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聚焦城市群经济效应实现的核心要素——一体化,以我国18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对经济韧性的内在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增强群内城市的经济韧性,但其作用效果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在单中心结构突出的城市群中,过度集聚导致辐射效应受限,即便推进一体化也难以转化为韧性优势;而多中心协同发展的城市群通过资源整合与功能互补,形成更具韧性的空间组织形态。进一步分析显示,相较于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和小城市通过“规模借用”和“顺势调整”,在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出更强的韧性提升潜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升所带来的市场规模和资源共享、产业协作和功能分工、技术溢出和创新合作是增强群内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机制。基于此,本文建议要以提升一体化水平为核心,构建产业链关联互补、城市功能错位协同的多中心、多层级网络型城市群,同时注重培育区域性产业集群以强化本地化供应链韧性,从而抵御外部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城市群建设 一体化水平 集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下创新驱动创业过程中认知、行为和能力的跨层面作用机制--基于三一集团的案例研究
6
作者 蔡莉 杨亚倩 +1 位作者 詹天悦 盛乃珩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184,共12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创新驱动创业实践不断涌现。然而,实践走在理论前面,现有研究仍处于概念探讨阶段,鲜有学者从跨层面角度对数字经济下创新驱动创业的过程机理深入探究。本文以三一集团为研究案例,从意义建构视角深入挖掘数字经...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创新驱动创业实践不断涌现。然而,实践走在理论前面,现有研究仍处于概念探讨阶段,鲜有学者从跨层面角度对数字经济下创新驱动创业的过程机理深入探究。本文以三一集团为研究案例,从意义建构视角深入挖掘数字经济下创新驱动创业过程中认知的跨层面转化机制。研究发现:认知跨层面转化的聚焦点在创新驱动创业过程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异;认知、行为和能力互动是创新驱动创业过程中认知层面不断跨越的深层次机制;数字经济下创新驱动创业过程中认知、行为、能力及其互动关系呈现独特性。研究结论对于揭示数字经济下创新驱动创业的过程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对数字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创新驱动创业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创业 跨层研究 过程机理 意义建构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实向虚”会抑制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7
作者 冯卓 李石强 翟剑锋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7,共10页
近年来,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形成与发展备受关注。然而,企业“脱实向虚”的现象引发了对其抑制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担忧。本文利用中国2011—2022年上市公司财务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测算了企业层面的新质生产... 近年来,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形成与发展备受关注。然而,企业“脱实向虚”的现象引发了对其抑制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担忧。本文利用中国2011—2022年上市公司财务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测算了企业层面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企业金融化行为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对新质生产力水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企业融资约束和市场垄断程度的提高会强化企业金融化对新质生产力的抑制作用,而创新水平的提高则会削弱这一抑制作用。基于此,建议促进企业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破除行政性垄断,从而缓解“脱实向虚”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实向虚 新质生产力 融资约束 创新水平 市场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同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8
作者 白永秀 赵兴花 黄宣童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1,共10页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内嵌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总方向,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大致经历了奠基、探索、建立、完善、深化五个阶段。这一过...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内嵌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总方向,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大致经历了奠基、探索、建立、完善、深化五个阶段。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优势结合的最优解的过程。建立与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般性规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挥“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建立既能够发挥市场经济规律优势,又具有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企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李明贤 邓晶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7,共9页
在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加速和数字技术革命交织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议题。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经济生产的重要实践基地,已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 在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加速和数字技术革命交织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议题。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经济生产的重要实践基地,已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系统评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表现,并实证检验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在国有企业、高科技行业以及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其促进作用尤为显著;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融资环境缓解融资约束、依托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强化环境规制力度,三方面协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论文为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制定数字经济驱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县域创业促进效应
10
作者 万陆 翟少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6,共14页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县域新产业新业态和创业活动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基于2010—2019年工商企业注册信息数据和县域社会经济数据,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县域新产业新业态和创业活动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基于2010—2019年工商企业注册信息数据和县域社会经济数据,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县域创业的促进效应。研究发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县域创业活跃度,有效产生县域创业促进效应。通过效应分解发现,改革不仅能够提高农业和农村乡镇地区的创业活跃度,而且能够通过产业联动和空间外溢促进非农领域和非乡镇地区的创业,从而形成全产业全范围的县域创业促进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改革的县域创业促进效应是通过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资本流入3种机制实现的。而且,这种县域创业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环境较好、政府治理能力较高以及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县域创业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产业联动 空间外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数字经济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绩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旭东 杨仁发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3,共11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城市数据,考察人口老龄化与数字经济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抑制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绩效的提升,数字经济则发挥了相反的作用即...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城市数据,考察人口老龄化与数字经济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抑制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绩效的提升,数字经济则发挥了相反的作用即促进效应,二者的叠加效应最终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绩效起正向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这种叠加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城市化水平异质性及城市活力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人口老龄化与数字经济的叠加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劳动者技能和数字技术水平来提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数字经济 叠加效应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绩效 劳动者技能 数字技术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科技“脱钩”的国际经济影响——基于GTAP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子林 赵春磊 张志敏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自2018年起,美国积极推动对华科技“脱钩”以维护其科技霸权地位,此举势必会对中美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中美科技“脱钩”程度加深,中美两国GDP、投资和福利水平均大幅下降,但美国降幅更为明显。同时,中美两国贸... 自2018年起,美国积极推动对华科技“脱钩”以维护其科技霸权地位,此举势必会对中美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中美科技“脱钩”程度加深,中美两国GDP、投资和福利水平均大幅下降,但美国降幅更为明显。同时,中美两国贸易总量锐减,进出口国别和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变动。相较之下,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GDP、投资和福利水平在“脱钩”情景下均有所改善,进出口贸易扩张,除高技术产业进出口增加外,其余产业出口受损严重,但进口提升明显。对此,中国应通过协商谈判来管控分歧,拓展中美科技合作空间,在此基础上深化对外开放,开辟技术交流新渠道。同时,中国还需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实现产业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脱钩” GTAP 经济贸易 高技术产业 GDP 投资 福利水平 技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陆港数字化水平评价及建设路径研究
13
作者 曾强云 杨勇 王肖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170,共8页
为推动铁路货运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支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数字化铁路陆港分级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基于铁路陆港数字化发展内涵和演进逻辑,构建包含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智能技术应用水平、信息协同与运营效率、... 为推动铁路货运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支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数字化铁路陆港分级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基于铁路陆港数字化发展内涵和演进逻辑,构建包含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智能技术应用水平、信息协同与运营效率、数字化创新服务4个维度的铁路陆港数字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动态权重法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并提出我国铁路陆港数字化建设的具体路径。研究表明:按照数字化发展演进规律,可将铁路陆港设定为4个等级,其中,D1级(静态要素数字化)需重点提升基础设施,实现运输全过程实时监控;D2级(动态要素智能化)需聚焦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提高物流作业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D3级(信息网络互联)应构建全面互联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即时共享、高效处理;D4级(信息网络互联)应致力实现物流服务全场景智慧融合,为客户提供更个性、高效的物流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陆港 数实融合 数字化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分级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时空演变分析
14
作者 刘铮 杨一 +4 位作者 赵月峰 潘小曼 赵英明 李元鑫 邓春晖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辽宁作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县域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产业体系。基于2013~2022年辽宁省41个县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Theil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互动... 辽宁作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县域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产业体系。基于2013~2022年辽宁省41个县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Theil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互动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辽宁省县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尚不稳定,沿海开放型县域地区早期表现较优,但近年来回归“衰退负脱钩”,中部城市群县域地区和西北生态脆弱型县域地区长期处于“衰退负脱钩”状态,区域低碳转型受到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模式的制约。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区域间差异显著,沿海开放型县域地区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中部城市群县域地区和西北生态脆弱型县域地区处于高碳排放状态。辽宁省县域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有所扩大,沿海开放型县域地区的内部差异最为显著,中部城市群县域地区的差异最小。辽宁省碳排放强度整体尚未形成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中部城市群县域地区和西北生态脆弱型县域地区部分县域表现为“高—高聚集”模式,而沿海开放型县域地区呈现“高—低聚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碳排放 脱钩分析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何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
15
作者 钟晓君 王冉冉 刘德学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消费主力军。本文基于2017-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数字经济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水平的机制与效应...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消费主力军。本文基于2017-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数字经济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水平的机制与效应进行理论与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总量、生存型消费、发展享受型消费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发展享受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影响具有受教育程度异质性和年龄异质性,数字经济对高学历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和青年中等收入群体具有更大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数字经济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等收入群体 消费水平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据开放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祥 贾永飞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69,共6页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年度数据,探析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较于环境执法力度较强和中小型企业,政府数据开放对环境...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年度数据,探析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较于环境执法力度较强和中小型企业,政府数据开放对环境执法力度较弱和大型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作用更强;政府数据开放可通过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来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信息技术水平可正向调节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企业绿色创新效率 数字经济 信息技术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笑菡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伴随数字技术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有助于推动城乡要素资源高效流动,已成为县域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引擎。文章基于2011—2023年我国2703个县域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深入探究... 伴随数字技术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有助于推动城乡要素资源高效流动,已成为县域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引擎。文章基于2011—2023年我国2703个县域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深入探究数字经济对县域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县域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采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和财政支持力度较高地区的县域城乡高质量融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空间溢出效应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赋能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县域城乡高质量融合。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间接驱动县域城乡高质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县域城乡高质量融合 产业结构升级 科技创新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与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
18
作者 范帅邦 彭诗淳 张向达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20,共15页
深入研究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对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对于深度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潜力、充分发挥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精准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构建能够完整刻画农业经济系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深入研究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对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对于深度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潜力、充分发挥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精准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构建能够完整刻画农业经济系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相结合的创新视角,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此外,考察核心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在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及推动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中的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农业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激发农业生产潜力,但其潜力的释放需要适配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其潜力释放程度深受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水平的影响。第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水平,充分发挥其异质性作用,显著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为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第三,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能显著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基本收入,推动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结构 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9
作者 傅慧玲 钱淼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47-250,F0003,共5页
基于扎根理论对大量文献进行梳理,筛选相关指标,最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运行机制、发展途径、监督机制3个一级指标以及9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经营方式稳健、产业... 基于扎根理论对大量文献进行梳理,筛选相关指标,最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运行机制、发展途径、监督机制3个一级指标以及9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经营方式稳健、产业融合发展、内部监督、外部监督4个指标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程度最大,并从3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和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绍东 刘阳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69,共1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作为“制度一般”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作为“制度一般”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基石,作为“制度特殊”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根本保障,作为“制度个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效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认为,必须不断健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着力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制度体系 基础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