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网络结构特征的学科新兴主题识别方法研究
1
作者 杨金庆 罗曼 +2 位作者 程秀峰 夏立新 马廷灿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5-659,共15页
学科新兴主题识别是及时发现科技创新发展动态、追踪学科发展趋势的有效方法。学科新兴主题的涌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科学交流过程的影响还受网络自组织过程的影响。学科新兴主题的网络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嵌入了其特有性质。本文在... 学科新兴主题识别是及时发现科技创新发展动态、追踪学科发展趋势的有效方法。学科新兴主题的涌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科学交流过程的影响还受网络自组织过程的影响。学科新兴主题的网络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嵌入了其特有性质。本文在常见科学交流属性特征的基础上,融合学科主题在网络中的全局和局部网络结构特征,通过随机匹配生成标准实验数据集,先后运用多指标加权融合方法与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识别学科新兴主题。研究结果表明,多指标加权融合方法对识别影响力排序靠前的学科主题表现较好。但是,P@270高影响力主题仅占60%,低于随机森林分类识别模型的最优性能64.14%,这表明机器学习分类识别方法在拟合复杂过程方面具有优势,而多指标加权融合方法更适用于关注顶尖影响力主题的任务。机器学习可解释分析结果表明,吸纳引用频次较多、网络影响力较高、论文发表较多、关注作者影响力与期刊影响力较强对高影响力主题识别起正向作用;与之相反,结构突变程度高对学科新兴主题识别有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新兴主题 主题网络 科技创新 科技情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相关性的MSCNN LSTM Attention能见度预测模型
2
作者 王小建 苏彤 +6 位作者 马飞 林智婕 白元旦 郭庆元 魏俊涛 黄凯 徐玉凤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2-1632,共11页
准确预测能见度对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方法在能见度预测时对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考虑不足导致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研究构建了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能见度预测模型。利用一维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 准确预测能见度对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方法在能见度预测时对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考虑不足导致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研究构建了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能见度预测模型。利用一维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SCNN)提取能见度以预测各影响因素下不同精细度的空间特征,并将其进行线性融合得到多因素空间特征,实现对能见度预测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提取;利用Attention机制加强对关键信息关注的优势以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LSTM)方法进行改进,进而增强模型对重要时序信息关注的能力和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实现在考虑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下对能见度的预测。以2021—2023年西安市逐时气象数据和污染物数据为试验数据,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R2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研究模型MAE下降26.3%~39.1%,RMSE下降25%~40%,R2提升3.7%~16.4%,能见度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能见度预测 空间相关性 一维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神经网络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预测方法
3
作者 赵全胜 李斐 +4 位作者 郭风爱 于建游 徐士钊 胡运朋 褚晓萌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2-321,共10页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预测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碳排放的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从工程长度层、工程建设...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预测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碳排放的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从工程长度层、工程建设层、能源消耗层与材料消耗层4个维度凝练出路线长度、路基长度、路面长度、隧道长度、桥涵长度、互通区长度、挖方量、填方量、柴油消耗量、水泥消耗量、碎石消耗量和钢筋消耗量12个关键指标;获取36个高速公路项目数据作为模型训练的实证样本,结合误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得PSO-BP模型R2为0.974,BP模型R2为0.890,前者更接近于1;与生命周期法结果相比较,PSO-BP比未优化的BP与真实值之间偏差更小。划分的4个维度层和选择的12个关键指标使得在高速公路设计规划阶段即可预测得到建设期的碳排放,为高速公路的低碳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其他学科 碳排放预测 PSO-BP神经网络 模型优化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分段卷积神经网络和知识蒸馏的学科知识实体间关系抽取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宇博 张丽萍 +2 位作者 闫盛 侯敏 高茂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21-2429,共9页
关系抽取是梳理学科知识的重要手段以及构建教育知识图谱的重要步骤。在当前研究中,如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等以Transformer架构为基础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多数存在参数量大、复杂度过高的问题,... 关系抽取是梳理学科知识的重要手段以及构建教育知识图谱的重要步骤。在当前研究中,如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等以Transformer架构为基础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多数存在参数量大、复杂度过高的问题,难以部署于终端设备,限制了在真实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此外,大多数传统的轻量级关系抽取模型并不是通过文本结构对数据进行建模,容易忽略实体间的结构信息;且生成的词嵌入向量难以捕捉文本的上下文特征、对一词多义问题解决能力差,难以契合学科知识文本非结构化以及专有名词占比大的特点,不利于高质量的关系抽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分段卷积神经网络(PCNN)和知识蒸馏(KD)的学科知识实体间关系抽取方法。首先,利用BERT生成高质量的领域文本词向量,改进PCNN模型的输入层,从而有效捕捉文本上下文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词多义问题;其次,利用卷积和分段最大池化操作深入挖掘实体间结构信息,构建BERTPCNN模型,实现高质量的关系抽取;最后,考虑到教育场景对高效且轻量化模型的需求,蒸馏BERT-PCNN模型输出层和中间层知识,用于指导PCNN模型,完成KD-PCNN模型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BERT-PCNN模型的加权平均F1值达到94%,相较于R-BERT和EC_BERT模型分别提升了1和2个百分点;KD-PCNN模型的加权平均F1值达到92%,与EC_BERT模型持平;参数量相较于BERT-PCNN、KD-RB-l模型下降了3个数量级。可见,所提方法能在性能评价指标和网络参数量之间更好地权衡,有利于教育知识图谱自动化构建水平的提高和新型教育应用的研发与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抽取 分段卷积神经网络 知识蒸馏 知识图谱 学科知识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网络时间协议原理与实现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明国 宋海娜 胡卫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5-277,共3页
介绍并分析了一个互联网标准协议—网络时间协议()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详细研究了它的时间处理过程及对本地时间的 NTP调整过程。最后介绍了的一种软件实现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网络时间协议 时钟同步 时间校正 INTERNET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区块链研究的知识网络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汪园 王学东 李金鑫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1期147-153,共7页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目前已经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技术创新的热点名词。本文基于客观数据分析了区块链研究的发展态势和阶段、学科分布和结构...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目前已经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技术创新的热点名词。本文基于客观数据分析了区块链研究的发展态势和阶段、学科分布和结构、研究热点和趋势等,旨在为我国后续的区块链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相关研究论文为依据,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以及Citespace等可视化软件对区块链研究现状的知识网络和理论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区块链研究发文量从2015年开始呈现出突发式的井喷状态,结合当前政策环境显示,目前区块链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因此研究论文中科普评论类文献比重较大;从研究的知识网络与结构来看,区块链研究形成了计算机科学、工程学以及电信科学、自动化技术为依托的技术学科群和以金融、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制造、供应链、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众多应用学科群;这些学科结构要素共同形成了区块链研究中技术基础、技术应用以及社会宏观效应三大层面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学科分布 知识网络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中基于BP网络的自动特征识别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4
7
作者 谭昌柏 周来水 +1 位作者 安鲁陵 周儒荣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305-2311,共7页
应用BP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扩展性的基于前向反馈网络的自动特征识别器.该特征识别器能依据从三角网格模型中提取的输入信号自动识别出机械零件中常见的凸块、圆台、型腔、圆孔、台阶、直槽、T型槽、燕尾槽、V型槽等几何特征,并... 应用BP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扩展性的基于前向反馈网络的自动特征识别器.该特征识别器能依据从三角网格模型中提取的输入信号自动识别出机械零件中常见的凸块、圆台、型腔、圆孔、台阶、直槽、T型槽、燕尾槽、V型槽等几何特征,并具有响应速度快、适应性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模型重建 特征识别 BP网络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学科结构与演化可视化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必坤 詹长静 王曰芬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9,共11页
学科结构及演化研究一直是学者关注的课题。科学知识图谱、学科知识网络和学科知识地图等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学科的结构与演化规律,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带来了概念难辨和内容重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传统文献调研和文献综述... 学科结构及演化研究一直是学者关注的课题。科学知识图谱、学科知识网络和学科知识地图等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学科的结构与演化规律,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带来了概念难辨和内容重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传统文献调研和文献综述的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学科知识地图、学科知识网络和科学知识图谱等方面的研究,并分析了其异同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学科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的指南,指明"人或者知识在哪儿",强调知识组织;科学知识图谱和学科知识网络不仅指明"人或者知识在哪儿",还揭示"人或者知识的过去以及将来是什么样",强调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可视化则能够将以上三者统一起来,它们都是从不同的建模视角以"可视化"的形式(图谱、地图和网络)揭示学科的结构与演化规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辅助决策和知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结构 学科演化 可视化 科学知识图谱 学科知识网络 学科知识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及其特征分析——以H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春林 丁云龙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96,共11页
专利是学科知识成果的重要表征,学科专利合作网络分析对于揭示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的生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H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案例对象,运用社会网络研究方法,根据学科专利合作网络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1993年... 专利是学科知识成果的重要表征,学科专利合作网络分析对于揭示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的生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H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案例对象,运用社会网络研究方法,根据学科专利合作网络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1993年以来学科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依据学科专利合作数据,构建了学科内部学者合作发明专利整体网络,从中心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结构洞四个角度对网络特征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知识网络视角,对学科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及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大学 一流学科 专利合作网络 知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交叉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研究主题比较分析——以国内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例 被引量:36
10
作者 王连喜 曹树金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从学科交叉视角探索网络舆情在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中的研究共性和差异性。以CNKI数据库中两门学科核心期刊的网络舆情研究文献为样本,在关键词规范化的基础上,一方面从微观角度结合词频和TF-IDF方法提取重要关键词,并对两门学科的... 从学科交叉视角探索网络舆情在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中的研究共性和差异性。以CNKI数据库中两门学科核心期刊的网络舆情研究文献为样本,在关键词规范化的基础上,一方面从微观角度结合词频和TF-IDF方法提取重要关键词,并对两门学科的关键词进行交集分析、共词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另一方面从全局角度采用LDA模型对样本进行主题建模。然后,分别对基于共词聚类和基于LDA的热点主题划分结果进行语义关系规范和主题标识。研究发现,舆情传播与监测、高校舆情分析、危机预警与管理、政府舆情应对等是两门学科共同关注的主题,网络谣言分析、网络问政则分别是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特色研究主题。研究还发现,有部分潜在交叉主题和衍生主题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推动下孕育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热点主题 学科交叉 LDA 共词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词交集的学科交叉研究热点分析——以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例 被引量:48
11
作者 闵超 孙建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2,共7页
构造了两门学科核心期刊论文规范化的关键词交集,从关键词交集中获取两门学科的高频交叉关键词及其共词矩阵,在此基础上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探讨两门学科交叉研究热点领域的整体特征。并以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具体研... 构造了两门学科核心期刊论文规范化的关键词交集,从关键词交集中获取两门学科的高频交叉关键词及其共词矩阵,在此基础上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探讨两门学科交叉研究热点领域的整体特征。并以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得出有关期刊管理与评价、知识产权、企业知识管理等领域是两门学科在研究时段内最为关切的交叉研究领域等有益结论,从而验证了上述构想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交集 学科交叉 研究热点 关键词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停产对油田开发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玉红 常毓文 +2 位作者 吴向红 冯敏 黄奇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油田开发中途停产对油田开发规律、油田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影响至关重要,是油田进行开发调整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停产阶段前后油田的开发规律,将停产前和复产后的产油量、含水变化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停产关井对产量趋势的影响... 油田开发中途停产对油田开发规律、油田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影响至关重要,是油田进行开发调整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停产阶段前后油田的开发规律,将停产前和复产后的产油量、含水变化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停产关井对产量趋势的影响。从油田实际生产出发,依托实际油田生产数据,利用含水率和采出程度关系曲线、无因次单峰周期模型、产量递减模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停产前和复产后油田的可采储量和最终采收率。通过多种油藏工程方法相互验证,判断长期停产对油田开发以及油藏特征的影响程度,指明停产阶段地层能量恢复和油水重新分布、运移对油田开发产生的有利影响,填补油田长期大范围停产对油田开发规律影响这方面的研究空白,为同类油田的开发规律分析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井 注采井网 开发规律 可采储量 最终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的道德自律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凌霄 陈国忠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38,共3页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虚拟化和符号化的社会系统 ,在其初始阶段 ,道德问题尤为突出。只有通过建立一种内在的控制机制 ,才能从根本上减弱人们的行为失范。
关键词 网络社会 行为失范 道德自律 控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规合一”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思路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伟 杨晴 +3 位作者 张梦然 刘青青 杨晓茹 张建永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推进"多规合一"工作是国家做出的重要部署。为完善我国"多规合一"情况下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方法,以海南省为例,分析了水利基础网络构建的背景和必要性,研究提出了基于"多规合一"的水利基础设施网... 推进"多规合一"工作是国家做出的重要部署。为完善我国"多规合一"情况下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方法,以海南省为例,分析了水利基础网络构建的背景和必要性,研究提出了基于"多规合一"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的内涵和构建思路。基于"多规合一"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是指集"工程网、管理网、信息网和生态水系网"4网为一体的综合立体水网,其构建思路与重点为:划定水生态空间,实施空间协调与管控;建设工程网,搭建骨干框架;实施天然河流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维护绿色水系本底;构建信息网和管理网,保障水网高效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规合一 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构建思路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学生体质监测与训导实验室建设与利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嘉玲 平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8-150,共3页
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训导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及时性,采用先进测试仪器,以及计算机技术和体质测量理论,建立学生体质监测与训导综合管理平台;并结合学生体质测试、体质健康促进研究、运动伤害预警、生命知... 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训导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及时性,采用先进测试仪器,以及计算机技术和体质测量理论,建立学生体质监测与训导综合管理平台;并结合学生体质测试、体质健康促进研究、运动伤害预警、生命知识教育等建立基于网路环境下的学生体质监测与训导实验室。其主要设计思想、技术路线、运行方法等皆可供建设同类型实验室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网络环境 学生体质 监测与训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知识网络特征、知识管理过程与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生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春林 丁云龙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2-97,共6页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知识网络特征、知识管理过程和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生成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国内9所实力雄厚的理工科高校的7个学科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学科外部知识网络各要素通过学科知...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知识网络特征、知识管理过程和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生成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国内9所实力雄厚的理工科高校的7个学科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学科外部知识网络各要素通过学科知识管理过程的中介传递而促进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的成长。外部知识网络中心度对知识生产、信任对知识应用、共同愿景对知识生产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大学 一流学科 知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学科的演进特征及网络协同演化机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春林 翁钢民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1,共6页
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明确一流学科内涵和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多个一流学科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一流学科的演进特征表现为:适应性战略... 随着"双一流工程"的实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明确一流学科内涵和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多个一流学科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一流学科的演进特征表现为:适应性战略引领学科发展、内部资源整合促进学科内生性成长、外部资源整合助力学科突破性成长三个方面,一流学科内外部知识网络在发展中协同演进,其演化趋势从点对点到点对面,再到网对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演进特征 网络协同 演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嵌入与技术规训:实名制作为网络治理术及其限度 被引量:24
18
作者 姜方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0-76,111,共8页
网络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将实名制作为网络治理术至今却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大都是基于对网络实名制概念的模糊认识而展开的利弊分析,遮蔽了其在不同网络层面和领域的实践适用性这一重要问题。通过&qu... 网络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将实名制作为网络治理术至今却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大都是基于对网络实名制概念的模糊认识而展开的利弊分析,遮蔽了其在不同网络层面和领域的实践适用性这一重要问题。通过"国家-市场-社会"三元互动结构的分析视角,我们可以发现,法律意义上的网络实名制,遵循着制度嵌入和技术规训的单向运行逻辑,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权力的网络渗透。但这种以国家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只适用于特定的网络层面和领域,如将其加以全面推行,则潜藏着诸多技术性和制度性风险,从而容易陷入内卷化的治理困境。增强网络实名制治理效能的关键,在于能否转变治理策略,在国家、市场和社会多中心的均衡治理格局之下推行"有限的网络实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实名制 治理术 制度嵌入 规训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汛期地质灾害预警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华 吴俊俊 +1 位作者 李长发 徐恒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根据诱发地质灾害的内外因素建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评价河南省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植被分布、水土流失、降雨和人类生产活动7个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的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监测... 根据诱发地质灾害的内外因素建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评价河南省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植被分布、水土流失、降雨和人类生产活动7个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的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训练和检验后,采用该模型对河南省汛期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发现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一种灾害预警的探索和尝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可以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预测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地质灾害 人工神经网络 灾害预测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P网络建模在套料钻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琦 胡德金 +1 位作者 张永宏 徐鸿钧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4-497,共4页
将BP神经网络建模技术和遗传算法(GA)应用于套料钻性能预测。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套料钻性能预测模型,通过比较实际误差梯度值与给定误差梯度值,来确定BP网络是否处于局部极小状态;GA仅在BP网络处于局部极小时进行学习,对BP网络的连接权... 将BP神经网络建模技术和遗传算法(GA)应用于套料钻性能预测。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套料钻性能预测模型,通过比较实际误差梯度值与给定误差梯度值,来确定BP网络是否处于局部极小状态;GA仅在BP网络处于局部极小时进行学习,对BP网络的连接权值进行优化。BP神经网络和GA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解决BP算法固有的缺陷,如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等。套料钻加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GA-BP网络模型在套料钻性能预测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机械制造自动化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套料钻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