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网络圈群极化:不同类型意见领袖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媛媛 王鑫磊 +1 位作者 杨永清 吴江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目的/意义]从社交网络圈群极化的角度,探索不同类型意见领袖网络圈群的异质性,为舆情治理部门针对群体极化现象采取圈群差异化治理策略提供理论参考及决策支持。[研究设计/方法]以微博平台为例,获取舆情事件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目的/意义]从社交网络圈群极化的角度,探索不同类型意见领袖网络圈群的异质性,为舆情治理部门针对群体极化现象采取圈群差异化治理策略提供理论参考及决策支持。[研究设计/方法]以微博平台为例,获取舆情事件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圈群意见领袖与圈群舆论极化、群体极化之间的关系。[结论/发现]在圈群舆论极化方面,当意见领袖为个人用户时,圈群用户与意见领袖情感态度的差异程度对圈群舆论极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意见领袖为官方机构用户时,圈群用户与意见领袖情感态度的差异程度对圈群舆论极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圈群群体极化方面,圈群中的讨论次数对群体极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意见领袖认证类型和情感强度对这种影响具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圈群意见领袖影响力对其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圈群意见领袖为官方机构用户时较个人用户会增强两者间的影响关系,圈群意见领袖情感增强时会减弱两者间的影响关系。[创新/价值]引入意见领袖类型作为调节变量,探究了各类意见领袖对圈群群体极化程度的影响差异,拓展了群体极化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于网络圈群研究群体极化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舆情 网络圈群 舆论极化 群体极化 意见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流行语演化20年:机理、规律与转向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以2003—2022年200个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以拉斯韦尔的传播要素作为理论框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网络流行语在横向上具有柔性抵抗与恶搞拼贴、圈地自萌与“社会文身”、符码延异与脱敏祛魅、易解码与“通约货币”、“弱者的武... 以2003—2022年200个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以拉斯韦尔的传播要素作为理论框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网络流行语在横向上具有柔性抵抗与恶搞拼贴、圈地自萌与“社会文身”、符码延异与脱敏祛魅、易解码与“通约货币”、“弱者的武器”与情绪解压阀、“范式订立”与易认知偏见、实用主义与语言暴力结合、自我降格和精神矮化等显著特征;在纵向上呈现出从社会大场域向趣缘小场域转移、从广播到窄播、从闭合修辞系统向开放修辞系统转化等特征。据此提出,网络流行语的引导范式需从粗放型霸权管理向精细化的微观修辞引导转向,构建理性的表达生态和健康有序的舆论生态才是有效减少宣泄型网络流行语的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网络舆论 多元网络文化 社群传播 舆论生态 传播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题演化聚焦特征研究——以“河南暴雨事件”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燕凌 伍可欣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2,共6页
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情感变化推动主题演化聚焦的特征进行分阶段研究,有利于了解政府和媒体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该文以“河南暴雨事件”为例,运用情感词典识别各阶段情感倾向,运用LDA模型分析各阶段舆情主题... 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情感变化推动主题演化聚焦的特征进行分阶段研究,有利于了解政府和媒体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该文以“河南暴雨事件”为例,运用情感词典识别各阶段情感倾向,运用LDA模型分析各阶段舆情主题,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划分舆情生命周期,总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情感变化推动主题随生命周期演化聚焦的特征。研究表明,在潜伏期和萌动期,网民情感由负面转向中性,主题聚焦于应急保障;加速期和成熟期,情感由负面转向正面,主题关注应急救援;消退期,情感以中性和正面为主,主题转向应急修复。政府和媒体在各阶段有效引导了舆情。研究为舆情监管部门提供了网民情感变化与主题演化的洞察,为提高舆情引导能力提供了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主题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默螺旋理论的社交机器人网络舆情干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凌 刘琼 贺昌茂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50,共12页
[目的/意义]探讨智媒时代下不同网络环境中社交机器人对公众舆论的影响,以发现社交机器人在制造网络舆情方面的潜在作用,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参考意见。[研究设计/方法]结合沉默螺旋理论,运用ABM仿真方法构建不同网络结构(无标度网络、... [目的/意义]探讨智媒时代下不同网络环境中社交机器人对公众舆论的影响,以发现社交机器人在制造网络舆情方面的潜在作用,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参考意见。[研究设计/方法]结合沉默螺旋理论,运用ABM仿真方法构建不同网络结构(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随机网络和真实社交网络),研究不同阶段下社交机器人对公众意见表达的影响。[结论/发现]少数社交机器人参与舆论传播就能大概率触发沉默的螺旋效应,并且网络环境的差异对社交机器人舆情干预存在影响。此外,社交机器人在塑造舆论格局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一定比例的正义性社交机器人协助媒体可以有效提高舆论引导效率。[创新/价值]将沉默螺旋理论与ABM仿真方法结合使用,分析在社交网络舆情中如何利用社交机器人对舆情进行干预与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干预 社交机器人 社交网络 沉默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山河大学”舆情传播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允 张雪健 詹艺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8,共8页
作为高等教育现实的“晴雨表”,高等教育舆情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围绕新浪微博“山河大学”舆情信息,锚定其背后的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舆情传播研究.通过密度和中心性等分析,可... 作为高等教育现实的“晴雨表”,高等教育舆情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围绕新浪微博“山河大学”舆情信息,锚定其背后的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舆情传播研究.通过密度和中心性等分析,可得网络节点呈现“广而密”的分布特点,且节点间连接度较高,交互性和依赖性均较强,特别容易引起普通用户的注意力和参与度.通过凝聚子群分析,发现网络聚类比较明显,但8个凝聚子群的交互度不高.该网络总体上是单向传播,主要呈现“偶遇机会型”和“多级传播型”传播路径.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有效应用可为教育舆情的引导与应对提供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社会网络分析 山河大学 新浪微博 教育舆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标签传播算法的舆情社交网络社区发现
6
作者 钱晓东 王卓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通过改进的标签传播算法研究了舆情社交网络中的社交主题发现。针对传统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依据节点间相似度选择标签传播时的邻居节点;针对传统算法标签更新时的随机性问题,通过结合舆论动力学模型HK的观点交互过程,依据节点... 通过改进的标签传播算法研究了舆情社交网络中的社交主题发现。针对传统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依据节点间相似度选择标签传播时的邻居节点;针对传统算法标签更新时的随机性问题,通过结合舆论动力学模型HK的观点交互过程,依据节点影响力的大小更新标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最好情况下(k=0.9)相较于原算法,在稳定性和模块度指标两方面分别提高了31%和78%,并且优于其他几种改进算法。由此可见,该算法相较于原算法及其他改进算法在舆情社交网络的主题社区发现中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传播算法 舆情社交网络 HK模型 主题社区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网络的舆情观点演化机制分析
7
作者 刘继 郭一凡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3,182,共9页
[研究目的]在互联网时代,舆情观点演化并非局限于单一网络环境,而是在多个网络环境交织互动中协同演进。分析舆情观点在耦合网络中的演化机制,对提升舆情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根据社交网络结构特点设计了线上网络为BA无标... [研究目的]在互联网时代,舆情观点演化并非局限于单一网络环境,而是在多个网络环境交织互动中协同演进。分析舆情观点在耦合网络中的演化机制,对提升舆情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根据社交网络结构特点设计了线上网络为BA无标度网络,线下网络为WS小世界网络的线上线下耦合网络架构。结合影响力与Deffuant模型构建线上观点演化模型,结合影响力和沉默螺旋理论构建线下观点演化模型,基于用户倾向程度构建层间观点演化模型。[研究结果/结论]通过模型参数配置并进行仿真实验,对不同参数配置下的观点演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观点演化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线上线下耦合网络中舆情观点演化的复杂特性,为网络舆情演化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网络 网络舆情 舆情观点 舆情监控 演化机制 Deffua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模型网络分析:计算传播视野下的舆情文本挖掘新进路
8
作者 张媛 刘兴澳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29,共8页
[研究目的]旨在提出一种新的复杂文本挖掘方法——“主题模型网络分析”(ANTMN),以解决传统舆情文本挖掘方法在动机过强、人工介入过多、主题粗糙等方面的局限,为舆情治理、风险识别和舆论引导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研究方法]通过文献... [研究目的]旨在提出一种新的复杂文本挖掘方法——“主题模型网络分析”(ANTMN),以解决传统舆情文本挖掘方法在动机过强、人工介入过多、主题粗糙等方面的局限,为舆情治理、风险识别和舆论引导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及计算转向的学术进展,通过比较分析论证ANTMN较之现有方法的创新优势。[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ANTMN遵循“主题建模”“网络分析”与“社区检测”的三步法,以“纯归纳取向”获得客观性,以“混合计算取向”超越传统方法的静态局限。ANTMN还在舆情传播研究中表现出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即在经验现象中提出舆情传播问题、在数据驱动中解析舆情传播机制、在趋势预测中建构舆情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传播 主题模型网络分析 舆情文本挖掘 计算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异构耦合网络中竞争性舆情信息传播研究
9
作者 申彦 许严妍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3-2131,共9页
针对舆情信息在跨平台交互过程中相互竞争的问题,提出在耦合网络下分析竞争性舆情信息传播规律。在SEIR模型基础上引入观点动力学,加入正、负面信息传播者,基于小世界网络和有向无标度网络搭建符合当下社交特征的耦合网络环境,构建多元... 针对舆情信息在跨平台交互过程中相互竞争的问题,提出在耦合网络下分析竞争性舆情信息传播规律。在SEIR模型基础上引入观点动力学,加入正、负面信息传播者,基于小世界网络和有向无标度网络搭建符合当下社交特征的耦合网络环境,构建多元异构耦合网络中竞争性舆情信息传播模型SEPNCR。在耦合社交网络中仿真分析了单双平台、信息内容、个体异质性等因素的影响,探讨了媒体引导和政府干预措施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很好地刻画了竞争性舆情信息在耦合网络中的传播过程;与单网络相比,耦合网络中的交互行为显著增强了舆情传播规模和速度,有效提升信息多样化程度,缓解了信息同质化;信息情感色彩和敏感度直接影响舆情信息竞争态势;媒体引导促进了舆情传播,政府把握干预时机对控制舆情传播有显著影响。研究为网络舆情演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舆情引导治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信息传播 多主体仿真 耦合网络 SE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舆论情感识别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10
作者 王敏 汪旭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5-119,共5页
为提高舆情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相结合的舆情感知模型。该方法通过结合BiLSTM的双向建模能力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聚焦能力,精准捕捉舆论数据中的情感波动和上下文语义特征,从而... 为提高舆情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相结合的舆情感知模型。该方法通过结合BiLSTM的双向建模能力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聚焦能力,精准捕捉舆论数据中的情感波动和上下文语义特征,从而提升舆情风险的预测精度。同时以“高考冒名顶替”事件为样本,展开网络舆论数据分析。通过与ELM、随机森林、决策树、LSTM、BiGRU和BiLSTM等多种主流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算法设计中,注意力机制的引入有效地提升了模型在长文本情感分类中的表现,能够精确捕捉情感变化的关键节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出舆情风险,准确率达到94.87%,相比于表现最优的BiGRU算法提高了约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风险预测 情感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文本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网络舆情风险预警研究——基于引爆点理论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炜 吴昀璟 +1 位作者 余辉 张瑞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6,共9页
[研究目的]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技术在多模态领域的快速迭代,加剧了信息内容生成和传播的风险。分析GAI技术引发的网络舆情风险特征,实现有效风险预警,是未来舆情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工作。[研究方法]聚焦于由GAI引发的网络舆情事... [研究目的]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技术在多模态领域的快速迭代,加剧了信息内容生成和传播的风险。分析GAI技术引发的网络舆情风险特征,实现有效风险预警,是未来舆情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工作。[研究方法]聚焦于由GAI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基于引爆点理论,从网络舆情内容、参与者和环境三个维度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VIKOR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结合舆情出现的时间节点分析出风险发生的关键节点,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实现了对舆情风险的有效预警。[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内容维度是舆情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舆情风险发生的关键节点处于2024年1月至3月间。通过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实现了对舆情风险的量化研究,能够有效识别由GAI引发的网络舆情风险,为未来预警该类风险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网络舆情 舆情风险 风险预警 引爆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ERNIE的自然灾害舆情事理图谱构建及次生衍生事件探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诗轩 王璐 +2 位作者 沈愿 陈烨 周禾深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规则模版和大语言模型构建面向自然灾害的网络舆情事理图谱,结合情感分析进行舆情演化分析,进而实现次生衍生事件探测,为突发事件舆情管理与预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分别利用规则模板和预训练模型ERNIE提取关... [研究目的]基于规则模版和大语言模型构建面向自然灾害的网络舆情事理图谱,结合情感分析进行舆情演化分析,进而实现次生衍生事件探测,为突发事件舆情管理与预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分别利用规则模板和预训练模型ERNIE提取关系事件对,并利用K-means和BERTopic进行事件泛化,构建自然灾害网络舆情抽象事理图谱。同时利用情感词典进行情感演化分析,结合同类灾害事件的相似度计算,构建同类事件的网络舆情预测事理图谱。[研究结果/结论]自然灾害舆情抽象事理图谱能够分析事件的因果与顺承关系,揭示舆情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预测事理图谱可以辅助次生衍生事件探测,实现舆情预警。对比发现基于预训练模型ERNIE结合BERTopic构建的图谱抽象事件较少,事件集中于中心节点,而规则模板结合K-means得到的图谱抽象事件较多,关系较为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自然灾害 事理图谱 预训练模型ERNIE 情感演化分析 次生衍生事件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案例数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组态路径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晓宁 张孟伟 +2 位作者 杨蕴琦 黄青 袁静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12,共14页
[目的/意义]运用组态思维厘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路径,有助于政府把握舆论走向,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方法/过程]首先,借鉴信息生态理论识别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路径的6种要素(事件类型、社会环境、政府、网民、网络媒体... [目的/意义]运用组态思维厘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路径,有助于政府把握舆论走向,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方法/过程]首先,借鉴信息生态理论识别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路径的6种要素(事件类型、社会环境、政府、网民、网络媒体和意见领袖),选取40件突发事件案例作为研究样本,在时间序列上分阶段收集数据;其次,通过多阶段fsQCA分析,探究要素及其组合作用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原理;最后,应用PSM方法评估不同组态路径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提升的影响。[结果/结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路径受多种要素共同作用;事件类型与社会环境是舆情起始因素,网民与事件类型是爆发因素,政府是平息因素;高/非高热度网络舆情传播路径在起始期、爆发期与衰退期共形成10种舆情类型,且不同组态类型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传播路径 信息生态 fsQCA P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舆情反转的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边晶梅 俞双儿 +1 位作者 周超 姚爽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21,129,共11页
[研究目的]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网络舆情反转频繁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对网络舆情反转的演化博弈分析能为相关部门有效治理舆情提供指导意见。[研究方法]基于此,研究构建了网民-网媒-当事人-政府的四方主体博弈模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 [研究目的]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网络舆情反转频繁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对网络舆情反转的演化博弈分析能为相关部门有效治理舆情提供指导意见。[研究方法]基于此,研究构建了网民-网媒-当事人-政府的四方主体博弈模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在政府不同的应对态度下四方主体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同时借助Matlab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条件下的舆情演化趋势。[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政府的惩罚措施能够针对媒体和当事人起威慑作用,但不能作为压制舆情的手段;政府管控的信任收益对政府积极管控影响显著;政府的管控成本负向影响舆情治理,甚至会转变对舆情治理的态度。对此政府应该合理把握惩罚力度,多方位多渠道建立完善的舆情预警机制和监管体系,降低管控成本,提高政府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反转 舆情演化 演化博弈 舆情治理 舆情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存在恶意观点的社会网络舆论演化与防御问题研究
15
作者 丁文杰 杨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1-399,共9页
针对社会网络中的一类舆论安全问题,提出包含嫌疑人、防御者和普通个体的社会网络观点演化模型,将嫌疑人和防御者建模为带外源输入的网络节点,嫌疑人向其他个体传播恶意观点,防御者向其他个体传播积极观点,通过计算群体期望观点到恶意... 针对社会网络中的一类舆论安全问题,提出包含嫌疑人、防御者和普通个体的社会网络观点演化模型,将嫌疑人和防御者建模为带外源输入的网络节点,嫌疑人向其他个体传播恶意观点,防御者向其他个体传播积极观点,通过计算群体期望观点到恶意观点和积极观点的距离来判断公共舆论是否安全,据此确定了维护公共舆论安全的积极观点应满足的参数条件,并进一步分析社会群体期望观点收敛的充分条件,设计低成本的有效积极观点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公共舆论 安全 社会网络 一致性 观点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BERT BiLSTM CRF的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要素识别方法研究
16
作者 张乐 张海龙 +1 位作者 李锋 吴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76-3188,共13页
为了实现在城市内涝舆情信息中快速、精准地识别相关风险要素,首先基于新浪微博平台,对用户评论信息及媒体发布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及标注,构建了城市内涝灾害事件语料数据集。进而针对城市内涝舆情信息格式不统一、语义复杂且风险要素... 为了实现在城市内涝舆情信息中快速、精准地识别相关风险要素,首先基于新浪微博平台,对用户评论信息及媒体发布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及标注,构建了城市内涝灾害事件语料数据集。进而针对城市内涝舆情信息格式不统一、语义复杂且风险要素识别的专业性、精准度要求较高等问题,结合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的风险要素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编码器表征法-双向长短期记忆-条件随机场(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Conditional Random Field,BERT-BiLSTM-CRF)的识别方法,并开展了一系列模型验证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F_(1)三项指标上均有较好表现,其中准确率为84.62%,召回率为86.19%,F_(1)为85.35%,优于其他对比模型。消融试验结果表明,BERT预训练模型对于该模型性能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以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城市内涝舆情信息中的各类风险要素,进而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管控的数智化转型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城市内涝 双向编码器表征法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条件随机场 舆情信息 风险要素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R理论视域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反转形成机理研究——基于两类灾害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
17
作者 鲁艳霞 罗惟舰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8-119,共12页
[目的/意义]揭示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反转形成机理,帮助政府有效应对突发灾害,提升舆情治理效能。[方法/过程]聚焦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两类突发事件,基于WSR(物理—事理—人理)理论,构建突发事件舆情反转形成模型,采用NCA与fsQCA方法对40... [目的/意义]揭示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反转形成机理,帮助政府有效应对突发灾害,提升舆情治理效能。[方法/过程]聚焦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两类突发事件,基于WSR(物理—事理—人理)理论,构建突发事件舆情反转形成模型,采用NCA与fsQCA方法对40个热点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运用PSM方法分析了不同组态对舆情反转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反转的形成路径可归纳为客体缺失型、意见领袖代表型、网民主导型3种类型,不同类型对舆情反转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舆情反转多受事件本身影响力和网民关注度的影响;在事故灾难事件中,则更容易受到权威主体和意见领袖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舆情反转 WSR 形成路径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行为与社会网络的政务微博影响力评估
18
作者 张霁阳 张鹏 +2 位作者 夏一雪 兰月新 赵晨阳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I0001,共8页
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是政府部门开展政策宣传,政民沟通情况的重要衡量指标,针对政务新媒体影响力的评估工作也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交互行为分析开展政务微博影响力评估工作。采用新浪微博的真实数据集,分析政... 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是政府部门开展政策宣传,政民沟通情况的重要衡量指标,针对政务新媒体影响力的评估工作也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交互行为分析开展政务微博影响力评估工作。采用新浪微博的真实数据集,分析政府部门微博的交互行为模式,综合考虑节点的初始影响力、交互行为以及交互强弱程度,根据提及、转发行为以及用户推荐关系构建多维社会网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一种动态影响力评估法GM-Rank,并计算政务微博影响力。结果表明,相较与现有微博影响力评估方法,GM-Rank法更契合实际,可以更直观有效地反映政务微博影响力和发展近况,为政府部门开展政务新媒体的评估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政务微博 PAGERANK 社会网络分析 GM-Ra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舆情发展阶段特点的热度预测
19
作者 解俊 马常霞 +2 位作者 仲兆满 赵雪峰 胡文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6-833,共8页
为高效计算舆情评价指标权重,并考虑融入舆情发展阶段特点信息对于舆情热度预测的影响,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定量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求得较精准的舆情热度值,在此基础上,结合舆情发展各阶段特点信息,建立基于CNN-LSTM的多变量舆情热度预测模... 为高效计算舆情评价指标权重,并考虑融入舆情发展阶段特点信息对于舆情热度预测的影响,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定量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求得较精准的舆情热度值,在此基础上,结合舆情发展各阶段特点信息,建立基于CNN-LSTM的多变量舆情热度预测模型CNN-LSTM-STAGE(CLS)。以新浪微博为平台,选取“扬州疫情”等4个网络热门舆情事件进行实例分析,预测舆情热度趋势。实验结果表明,融入舆情发展阶段特点信息能有效预测舆情的热度趋势,为舆情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热度预测 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 高斯混合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舆情阶段信息 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网络的暴雨洪涝舆情利益相关者多维特征分析
20
作者 聂如欣 丘均濠 刘雅萌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8,共15页
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导致的舆情危机,以河北暴雨洪涝舆情事件为例,基于以往文献,提出了改进的舆情利益相关者划分规则以及一种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网络舆情多维特征分析方法,旨在为政府政策制定和舆情治理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借助以微... 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导致的舆情危机,以河北暴雨洪涝舆情事件为例,基于以往文献,提出了改进的舆情利益相关者划分规则以及一种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网络舆情多维特征分析方法,旨在为政府政策制定和舆情治理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借助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以划分后的舆情生命周期和舆情利益相关者为基础,融合了狄利克雷分配(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主题模型、ERNIE 3.0情感分析与词共现网络分析方法,从内容特征、时空特征和网络特征多维度,对有关突发自然灾害的网络评论展开深入分析,揭示了河北暴雨洪涝舆情事件中的各类利益相关者舆论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网民关注点集中且多元,而网络媒体关注的主题集中而单一;意见领袖则有利用流量的行为;官方媒体注重灾害预警与安抚民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灾区外,主要媒体所在地的舆情危机高风险地区也应重点关注,相关部门亟需加强对后者舆情的引导与监督。文中所提方法提高了主题挖掘的准确率,同时也实现了各个舆情周期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多维特征的精准刻画。研究可为暴雨洪涝等突发自然灾害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应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暴雨洪涝 多维特征 网络舆情 生命周期 利益相关者 社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