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能脑网络和图特征学习的ADHD分类模型
1
作者 刘子凡 孙道清 +2 位作者 赵善辉 朱赛赛 陈付龙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1-1661,共11页
功能脑网络(FBN)在精神障碍诊断中广泛应用,但传统构建方法缺乏与下游任务的互动性,限制了模型性能;且图神经网络多层堆叠易导致节点特征过度平滑难以提取深层特征.为此,提出端到端的自适应聚合功能网络模型,通过大脑感兴趣区域(ROI)感... 功能脑网络(FBN)在精神障碍诊断中广泛应用,但传统构建方法缺乏与下游任务的互动性,限制了模型性能;且图神经网络多层堆叠易导致节点特征过度平滑难以提取深层特征.为此,提出端到端的自适应聚合功能网络模型,通过大脑感兴趣区域(ROI)感知汇聚层,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动态构建FBN并学习节点特征,增强了模型与子任务的交互能力.同时引入节点池化机制筛选显著ROI,进而推断出对于子任务较为重要的ROI.该方法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分类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ADHD的分类准确率,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性分析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脑网络 图模型 注意力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零模型的脑功能超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及多特征融合分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春燕 郭浩 +3 位作者 杨艳丽 黄晓妍 相洁 李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604-11623,共20页
脑功能超网络已广泛用于脑疾病分类,但大多研究集中于改进静态超网络模型的构建来提高分类准确率,主要使用聚类系数等常见节点拓扑属性量化脑功能超网络,忽略了超网络拓扑属性所包含的有效信息。然而研究表明超边所体现的高阶模式可以... 脑功能超网络已广泛用于脑疾病分类,但大多研究集中于改进静态超网络模型的构建来提高分类准确率,主要使用聚类系数等常见节点拓扑属性量化脑功能超网络,忽略了超网络拓扑属性所包含的有效信息。然而研究表明超边所体现的高阶模式可以更好地表征脑网络整体结构,超边间的交互则可以反映超边间的空间传递信息能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脑疾病的神经机制。考虑到该问题,提出多组超边属性,并结合已有节点属性综合表征脑功能超网络拓扑信息。然而,由于超网络超边特性,导致拓扑信息计算代价较为昂贵,并且多个拓扑属性之间可能存在冗余性较高的问题。因此,进一步优化已有零模型使其适配脑功能超网络,并基于优化的零模型评估拓扑属性间的依赖关系,最终融合依赖性较小的拓扑属性参与分类模型的构建。结果表明,拓扑属性间的依赖关系有所不同,含有超边的拓扑属性与其余拓扑属性的依赖性较小。此外,融合依赖性较小的多拓扑属性特征的分类性能优于传统方法,达到89.39%。这表明提取脑功能超网络的拓扑信息时,不仅需要考虑节点拓扑属性,还需考虑超边信息。同时在多组拓扑属性表征脑功能超网络拓扑信息基础上,选取依赖性不强即冗余性较低的拓扑属性能够提高组间差异表征能力,最终提高脑疾病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超网络 零模型 超边拓扑属性 抑郁症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改进的脑癌检测算法
3
作者 王喆 赵慧俊 +2 位作者 谭超 李骏 申冲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44-450,共7页
自动检测脑部肿瘤在磁共振成像中的位置是一个复杂、繁重的任务,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传统识别方案经常出现误解、遗漏和误导的情况,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进度,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鉴定的效果,引入了4项关键改... 自动检测脑部肿瘤在磁共振成像中的位置是一个复杂、繁重的任务,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传统识别方案经常出现误解、遗漏和误导的情况,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进度,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鉴定的效果,引入了4项关键改进措施。首先,采用了高效的多尺度注意力EMA(Efficient Multi-scale Attention),这种方法既可以对全局信息进行编码,也可以对信息进行重新校准,同时通过并行的分支输出特征进行跨维度的交互,使信息进一步聚合。其次,引入了BiFPN(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模块,并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以便缩短每一次检测所需要的时间,同时提升图像识别效果。然后采用MDPIoU损失函数和Mish激活函数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最后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8算法在脑癌检测中的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均有提升,其中Precision提高了4.48%,Recall提高了2.64%,mAP@0.5提高了2.6%,mAP@0.5:0.9提高了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 脑癌 Efficient Multi-Scale Attention模块 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结构 Missed Softplus with Identity Shortcut激活函数 Minimum Point Distanc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在脑学习和记忆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随力 任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38-1540,共3页
甲状腺激素是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激素,在脑高级认知功能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引用了自己和他人的研究结果,从动物模型的建立、神经行为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总结了甲状腺激素在脑学习和记忆功能中的作用。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脑功能 学习和记忆 动物模型 行为学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与心功能、病理演变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龙湘党 赵康 +2 位作者 叶剑荣 喻宏 蒲大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55-658,共4页
目的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评估梗死后的心功能及病理动态变化。材料与方法 35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术后1 d、1周、2周、4周、8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脑钠肽(BNP)浓度... 目的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评估梗死后的心功能及病理动态变化。材料与方法 35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术后1 d、1周、2周、4周、8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脑钠肽(BNP)浓度,并与术前及前一时间点比较。制作心肌病理切片,行HE染色并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制模总体死亡率为28.6%(10/35)。术后1周、2周、4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术前和前一时间点增大(P<0.05)。术后1 d、1周、2周、4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均较术前和前一时间点降低(P<0.05)。BNP术后1 d开始升高,1周达峰值,然后逐渐下降,至8周仍持续升高(P<0.01)。病理切片呈典型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钙化、瘢痕形成等动态变化。结论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LAD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有效方法;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明显降低、BNP明显升高,其变化与病理演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室功能 利钠肽 病理学 外科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建模和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卫东 包尚联 柯有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7年第12期4-11,共8页
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架建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桥梁一直是神经科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根据电生理学的数据、神经生理学实验和神经心理学证据,本文建立了一种生物神经元的合理数学模型。该神经元模型构造的神经网... 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架建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桥梁一直是神经科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根据电生理学的数据、神经生理学实验和神经心理学证据,本文建立了一种生物神经元的合理数学模型。该神经元模型构造的神经网络的动力学行为可以联系到一些神经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本文还讨论了神经元建模、脑功能和功能成像三者之间的交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神经生理学 电子成像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国华 姜正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45-1149,共5页
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MCAO)是标准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该模型的制作方式及方法不断改进,研究手段逐渐由过去简单的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组织形态观察,发展到功能学、神经生化、分子生物学等领域。MCAO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人类脑... 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MCAO)是标准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该模型的制作方式及方法不断改进,研究手段逐渐由过去简单的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组织形态观察,发展到功能学、神经生化、分子生物学等领域。MCAO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人类脑缺血损伤的病变特点、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对近年来MCAO模型及脑缺血相关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模型 脑功能 分子生物学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情绪的外周自主反应与中枢神经机制的整合——情绪信息加工脑功能网络模型的初步构想 被引量:4
8
作者 蔡厚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0-98,共9页
研究证据显示,人类的一些基本情绪不仅伴随着特异性的外周自主反应,也激活了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的不同神经环路。但是,外周与中枢的整合机制还亟待阐明。本文在回顾了这两方面的研究资料后,通过对近期提出的情绪环路模型和神经内脏整合模... 研究证据显示,人类的一些基本情绪不仅伴随着特异性的外周自主反应,也激活了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的不同神经环路。但是,外周与中枢的整合机制还亟待阐明。本文在回顾了这两方面的研究资料后,通过对近期提出的情绪环路模型和神经内脏整合模型的评述,试图说明人类情绪的中枢神经机制是一个包含多成分、多层次脑活动系统的开放性功能网络。这一网络需要与内外环境持续相互作用,才能协调不同系统之间的活动,以实现生存适应的基本功能。最后,文章结合感觉与情绪信息传入的"双通路"加工机制,引入认知及动机与情绪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初步构想了一个解释人类情绪信息加工的脑功能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情绪 外周自主反应 中枢神经机制 整合 脑功能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世界网络分析的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脑网络可塑性变化研究
9
作者 杨成波 向宇 +2 位作者 黄月 陈华富 高晴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1,共6页
目的:基于小世界分析方法,探测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大脑的结构网络及功能网络的可塑性变化。方法:收集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和与之匹配的普通被试作为对照组,采集静息态,3DT1及DTI磁共振数据。首先根据DTI纤维追踪结果构建结构网络,根... 目的:基于小世界分析方法,探测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大脑的结构网络及功能网络的可塑性变化。方法:收集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和与之匹配的普通被试作为对照组,采集静息态,3DT1及DTI磁共振数据。首先根据DTI纤维追踪结果构建结构网络,根据功能连接构建功能网络。进一步计算不同稀疏度下的结构及功能网络的网络属性。结果:通过计算其网络属性发现,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与普通被试的结构及功能网络都具有小世界特性。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组的结构网络及功能网络的聚类系数和局部效率比对照组高,在部分稀疏度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结构和功能网络的全局聚类系数显著相关。结论: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大脑的结构网络及功能网络的聚类系数和局部效率比普通被试高,且结构和功能网络的全局聚类系数显著协变,说明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的脑连接比普通被试多,脑区之间通信更加迅速有效,信息容错能力更强,且小球类专项学生运动员的脑结构、功能网络具有一致的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脑功能成像 静息态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追踪 小球类专项 小世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节点尺度下基于共同邻居的功能脑网络建模方法研究
10
作者 杨艳丽 郭浩 +1 位作者 李海芳 邓红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0-763 767,共5页
采用脑网络的结构特性与功能特性相结合的建模方法,探索了3种不同节点尺度下的建模效果好坏。结构特性采用解剖距离;功能特性采用共同邻居这一相似性指标,从脑网络的全局属性与局部属性的角度分析了建模效果,并提出了一种评估构建的模... 采用脑网络的结构特性与功能特性相结合的建模方法,探索了3种不同节点尺度下的建模效果好坏。结构特性采用解剖距离;功能特性采用共同邻居这一相似性指标,从脑网络的全局属性与局部属性的角度分析了建模效果,并提出了一种评估构建的模型网络与真实网络的拟合相似程度的指标E值。结果表明,采用共同邻居相似性这一指标,在3种尺度下构建的脑网络与真实网络的属性拟合程度不同,90个节点下的拟合程度最好,其他2种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功能脑网络建模 解剖距离 共同邻居 网络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言双流模型的卒中后失语右脑功能网络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樊瑞文 李晓琳 +4 位作者 黄幸 徐敏杰 曹云 张丹莉 常静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2-578,共7页
目的探究右脑功能网络在左侧脑损伤卒中后失语(PSA)的效应特点。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招募左脑半球损伤PSA患者12例(患者组)和匹配的健康成年人12例(对照组),以双流语言模型为参照,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观察右脑功能网络特征。结... 目的探究右脑功能网络在左侧脑损伤卒中后失语(PSA)的效应特点。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招募左脑半球损伤PSA患者12例(患者组)和匹配的健康成年人12例(对照组),以双流语言模型为参照,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观察右脑功能网络特征。结果2例患者脱落。与对照组相比,在语言背侧通路中,患者组缘上回至额中回、三角部额下回功能连接增强,中央后回至岛盖部额下回功能连接降低;在语言腹侧通路中,角回至眶部额下回功能连接增强;在腹、背侧双通路模型中,语言功能皮质至皮质下核团功能连接增强,额、颞叶和边缘系统功能连接减弱。三角部额下回至豆状壳核功能连接增强与复述能力呈负相关(r=-0.720,P<0.05),岛盖部额下回至尾状核功能连接增强与说和复述能力呈负相关关系(r<-0.696,P<0.05)。患者组右脑语言关键脑区局部网络指标和全局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143,P<0.05)。结论PSA患者右脑功能网络在脑卒中后发生功能重组,语言关键皮质与皮质下核团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是右脑代偿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 双流模型 脑功能网络 右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肠易激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石虹(综述) 高峰(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1-266,共6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IBS的认识已从严格意义的胃肠道疾病(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更复杂的多症状的脑-肠轴紊乱(生物-心理...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IBS的认识已从严格意义的胃肠道疾病(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更复杂的多症状的脑-肠轴紊乱(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本文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IBS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IBS) 功能性胃肠病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脑-肠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眼睫状肌不同调节负荷下的大脑皮层激活状态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小利 陈义磊 +1 位作者 谭文莉 缪晚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6-712,共7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眼不同调节负荷下的大脑皮层激活状态、功能脑网络及脑区间有效连接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受试者33例,进行任务态功能核磁共振扫描,基于MATLAB平台的SPM12、GroupICATv4.0a软件包进行影像数据预处理和后续分析。使用单样本... 目的 探讨正常人眼不同调节负荷下的大脑皮层激活状态、功能脑网络及脑区间有效连接关系。方法 选择正常受试者33例,进行任务态功能核磁共振扫描,基于MATLAB平台的SPM12、GroupICATv4.0a软件包进行影像数据预处理和后续分析。使用单样本t检验分析正常人群调节相关脑激活模式;运用Informax算法将数据分解为独立的空间成分,提取任务对应的成分,分析相关的功能脑网络;基于动态因果模型分析任务激活区之间的有效连接,明确相应脑区的有效连接关系。应用体素水平阈值P <0.001,FWE团块水平P≤0.05为多重比较校正方法。结果 正常人眼-3D和-6D调节刺激下的大脑激活信号表明,支配睫状肌的神经信号所涉及的大脑皮层区域广泛,有枕叶、颞叶、小脑、边缘叶、丘脑、顶叶和额叶,且正常人眼不同调节负荷下大脑激活的区域和强度均有变化;参与调节任务态相关的功能脑网络,主要为视觉网络、小脑网络和注意网络;各脑区间有效连接分析初步表明,参与调节的回路有2个,分别是枕叶、小脑与顶叶组成一个神经环路,枕叶、小脑和额叶组成一个神经环路,丘脑为信息传导中介。结论 参与大脑加工调节信号的区域较广,涉及多个脑区,多个脑网络,2个神经回路;不同调节负荷下脑激活的区域和强度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态 功能核磁共振 睫状肌 脑网络 动态因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般线性模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回归量正交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和谱 刘刚 何妍妍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93-1797,1802,共6页
针对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模型回归量之间存在共线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正交化的方法。首先,确定感兴趣以及待正交的回归量;其次,从待正交回归量中减去与感兴趣回归量相关的部分,使模型中共线的回归量正交分解为相互独立的部分,以此来... 针对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模型回归量之间存在共线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正交化的方法。首先,确定感兴趣以及待正交的回归量;其次,从待正交回归量中减去与感兴趣回归量相关的部分,使模型中共线的回归量正交分解为相互独立的部分,以此来消除共线性的影响。此外,还讨论和分析了正交化对一般线性模型的影响。最后,分别使用一些合成数据和当前一个流行的f MRI数据分析软件包——脑功能磁共振图像软件包(FSL)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正交化方法可以消除模型中的共线性,并且提高感兴趣回归量的显著性,从而实现准确的脑功能定位,可以应用于对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共线性 一般线性模型 正交化 脑功能磁共振图像软件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剖距离的功能脑网络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力敏 郭浩 陈俊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247-251,共5页
为了分析解剖距离对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建模的影响,在解剖距离的基础上将节点共同邻居引入到功能脑网络的建模中。设计三个模型,分别是基于解剖距离,节点共同邻居个数和解剖距离与节点共同邻居个数。借鉴残差的方法创建最优静息态功能模... 为了分析解剖距离对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建模的影响,在解剖距离的基础上将节点共同邻居引入到功能脑网络的建模中。设计三个模型,分别是基于解剖距离,节点共同邻居个数和解剖距离与节点共同邻居个数。借鉴残差的方法创建最优静息态功能模型网络评价标准。在每种模型网络中选出最优的模型网络。然后将每种模型中的最优网络与真实数据fMRI网络对比选出能够最大程度模拟真实网络的模型网络。结果证明在AAL模板下单独基于解剖距离建立的功能脑网络能最大化的模拟真实的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网络 模型网络 连接距离最小化 拓扑属性 共同邻居个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脑疾病诊断的图卷积网络对抗攻击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明 温旭云 +1 位作者 徐梦婷 张道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0-345,共6页
近年来,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脑功能网络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脑疾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任务中。结合临床表型测量与脑功能网络构建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框架,提高了智能医学疾病诊断模型对现实世界的适用性。但是,基于脑功能网络的... 近年来,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脑功能网络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脑疾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任务中。结合临床表型测量与脑功能网络构建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框架,提高了智能医学疾病诊断模型对现实世界的适用性。但是,基于脑功能网络的疾病诊断模型的可信度研究是一个重要但仍被广泛忽视的部分。对抗攻击技术在医疗机器学习中对模型的“欺骗”进一步引发了模型应用于临床实际中的安全与信任问题。基于此,在这项工作中,首次提出了一种面向脑疾病诊断的图卷积网络对抗攻击方法BFGCNattack,结合临床表型测量构建了疾病诊断模型,探索评估了智能诊断模型在面临对抗攻击时的鲁棒性。在自闭症脑成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图卷积网络构建的诊断模型在面临提出的对抗攻击时是脆弱的,即使只执行少量(10%)的扰动,模型的准确率和分类裕度均显著下降,同时愚弄率也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攻击方法 脑疾病诊断 图卷积网络 脑功能网络分析 模型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分块模型的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可信度优化
17
作者 王希 郭浩 陈俊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2,共5页
为了提高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可信度,引用基于随机分块模型的网络重构方法对脑网络进行重构。通过网络指标的分析,验证该方法在脑网络中的适用性,找到网络中的虚假边;采用网络最大联通子集的方法来分析虚假边对网络连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 为了提高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可信度,引用基于随机分块模型的网络重构方法对脑网络进行重构。通过网络指标的分析,验证该方法在脑网络中的适用性,找到网络中的虚假边;采用网络最大联通子集的方法来分析虚假边对网络连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脑网络的重构,通过重构可以找到影响脑网络连通性的虚假边,提高了连通性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 可信度 功能脑网络 随机分块模型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及照顾者家庭功能与经济毒性的纵向主客体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程玉婷 周东阳 张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双方经济毒性的预测效应,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脑肿瘤患者及主要照顾者233对为研究对象,于诊断后3 d及诊断后6个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患者报告结...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双方经济毒性的预测效应,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脑肿瘤患者及主要照顾者233对为研究对象,于诊断后3 d及诊断后6个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照顾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进行调查;基于纵向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脑肿瘤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双方经济毒性的预测效应。结果 脑肿瘤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65(55,71)分,主要照顾者总分为68(61,72)分;脑肿瘤患者经济毒性总分为23(18,27)分,主要照顾者总分为21(16,27)分。从主体效应来看,脑肿瘤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其自身的经济毒性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46、0.510,均P<0.05);从客体效应看,仅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患者的经济毒性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72,P<0.05)。结论 脑肿瘤患者的经济毒性受到自身和主要照顾者所感知家庭功能的影响,医护人员应重视脑肿瘤患者家庭功能的评估,积极探索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主要照顾者 家庭功能 经济毒性 主-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相似度的功能脑网络建模方法
19
作者 牛会兰 郭浩 陈俊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02-1905,共4页
为比较3类链路预测指标(共同邻居、节点的度以及将二者相结合)中哪类指标更适用于功能脑网络建模,从5种脑网络全局与局部属性的角度分析建模效果,提出一种评价模型网络与真实网络整体相似度的指标"E值"。采用将脑网络结构与... 为比较3类链路预测指标(共同邻居、节点的度以及将二者相结合)中哪类指标更适用于功能脑网络建模,从5种脑网络全局与局部属性的角度分析建模效果,提出一种评价模型网络与真实网络整体相似度的指标"E值"。采用将脑网络结构与功能特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建模,结构特性为解剖距离,功能特性为节点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链路预测指标对网络属性的拟合程度各不相同,从整体拟合度E值来看,共同邻居最好,共同邻居与度相结合次之,度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脑网络 建模 链路预测指标 解剖距离 网络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域社团的人类脑功能网络生成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司帅宗 刘晓 +1 位作者 朱剑 赵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66-1571,共6页
研究了人类脑功能区域间拓扑结构与解剖结构两种因素对脑功能网络建模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局域社团的人类脑功能网络生成模型.模型中的局域社团拓扑结构采用功能区域间的共同邻居及邻居间的局域连接表示,解剖结构用人脑区域间的解剖距离代... 研究了人类脑功能区域间拓扑结构与解剖结构两种因素对脑功能网络建模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局域社团的人类脑功能网络生成模型.模型中的局域社团拓扑结构采用功能区域间的共同邻居及邻居间的局域连接表示,解剖结构用人脑区域间的解剖距离代表.为了衡量模型生成网络与基于f MRI数据构建的真实数据网络之间的相似性,提出了用于校验网络间接近程度的相似性能量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生成模型,基于局域社团的脑功能网络生成模型在网络效益、聚集系数、模块性、度分布等属性方面都能够更精确地模拟真实数据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网络 生成模型 局域社团 解剖距离 网络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