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ranspiration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3 and C4 Plant 被引量:1
1
作者 MENG Jinghui LU Yuanchang +1 位作者 Ronald Kohne LIU Ga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4期1-8,共8页
The transpiration experiment was done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with a C3 plant sweet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inn.) and two C4 plants,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Moench) and maize (Zea mays Linn.). Three spec... The transpiration experiment was done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with a C3 plant sweet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inn.) and two C4 plants,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Moench) and maize (Zea mays Linn.). Three species were irrigated with three different water treatment levels of 100%, 66% and 33% which gave a comparison of tolerance and adaptation to irrigation and two different levels of water stress. The measurements of transpiration rate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were done between 8.00 a.m. and 16.00 p.m. with measurements about each 1.5 h with an infrared gas analyz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 mays probably due to a higher leaf area had very low values and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LSD pairwise comparison) from C. annuum and S. bicolor. The hypotheses that C4 plants and C3 plants have different transpiration rates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could not be shown with the results. However, the hypotheses that for the same species, the highest values in transpiration rate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were with the 100% irrigation treatment and the lowest values were with the 33% irrigation treatment could be accepted due to the results of this t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iration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water str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光辐照环境水稻幼苗气孔导度模型拟合及修正
2
作者 朱梅 栗昕羽 +1 位作者 刘硕硕 胡晨帆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为探索远红光辐照环境下水稻幼苗气孔导度模型及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开展了远红光辐照环境下两个品种水稻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及气孔特性观测试验。选择Ball-Berry线性气孔导度半经验模型(BB模型)和最优气孔行为理论模型(USO模型),分别从宏... 为探索远红光辐照环境下水稻幼苗气孔导度模型及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开展了远红光辐照环境下两个品种水稻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及气孔特性观测试验。选择Ball-Berry线性气孔导度半经验模型(BB模型)和最优气孔行为理论模型(USO模型),分别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水稻幼苗叶片气孔导度进行设定,研究远红光辐照环境下水稻幼苗气孔导度响应,拟合光控环境气孔导度模型,引入修正光合速率对远红光环境气孔导度模型进行修正,采用相关系数(R^(2))、标准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对修正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修正后BB模型和USO模型模拟精度分别显著提高15.3%和8%,对光控农业水碳循环的计算和生物节水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光 辐照 水稻 气孔导度 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气孔、光合相关生理因素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皇晶晶 李叶 +3 位作者 耿涛 娄德钊 林培群 武华周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7,共10页
增强光合作用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农艺性状、光合参数与品种的产量、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以10个不同桑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课题组统计获取的桑树(Morus sp.)叶片大小、叶片数、分枝数等形态数据和粗蛋白等营... 增强光合作用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农艺性状、光合参数与品种的产量、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以10个不同桑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课题组统计获取的桑树(Morus sp.)叶片大小、叶片数、分枝数等形态数据和粗蛋白等营养指标数据,以及测定的光合参数,通过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中具体参数的相关性,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农艺性状、气孔特性、光合指标对桑叶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和贡献潜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树在气孔特性和光合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沙2×伦109品种显示出良好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相关性分析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与叶长、叶宽、全钙含量均显著相关,气孔长度与气孔宽度之间极显著正相关(r=0.833),粗蛋白含量与叶重之间呈正相关(r=0.660);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桑树的气孔特性对叶品质存在负向效应(R^(2)=–0.75),C_(i)对净光合速率(P_(n))有负向效应(R^(2)=-0.91),C_(i)和P_(n)直接影响叶产量(R^(2)分别为2.99和3.04),叶产量对叶品质具有正向效应(R^(2)=0.66)。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通过气孔特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其净光合速率,进一步影响桑树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通过调控桑树气孔的特性可提高桑树的产量和品质,为今后桑树品种改良和精准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特性 光合参数 营养成分 农艺性状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喷施ABA制剂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
4
作者 胡鑫隆 封盼岑 +5 位作者 赵璐莹 李浩 汪尚 陈玉珍 许迪 张彦群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4-122,共9页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提高作物耐旱性的相关研究多基于盆栽试验,大田粮食作物喷施ABA对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其对产量提升的效果及机理研究尚少见。该研究针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常存在干旱的状况,以科遗6259为供试品种,设置正常灌溉...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提高作物耐旱性的相关研究多基于盆栽试验,大田粮食作物喷施ABA对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其对产量提升的效果及机理研究尚少见。该研究针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常存在干旱的状况,以科遗6259为供试品种,设置正常灌溉(W1)与亏缺灌溉(W2),在2个水分梯度下喷施ABA单一成分制剂(S-诱抗素,A1)和复配制剂(吲丁-诱抗素,A2),并以喷水为对照(A0),分析了不同处理冬小麦产量、光合及渗透调节的差异,以探索喷施不同ABA制剂对大田作物干旱的缓解效果及光合生理调控机制。结果表明,W2处理较W1处理降低了穗数和千粒质量,A1、A2处理较A0处理提高了产量、穗粒数及籽粒可溶性酶活性,A2处理提升了千粒质量。相比对照处理(W1A0),W1A2、W2A2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9.6%、13.0%(P<0.05)。与W1相比,W2处理抑制了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A1、A2处理对净光合速率的提升因灌水处理和时段而异。与W1相比,W2处理增加了叶片ABA含量11:30和15:30时,但降低了08:30时的叶水势;与W1A0相比,喷施处理提高了叶片ABA含量(11:30和15:30),但降低了叶水势(08:30)。各处理的ABA和叶水势的变化参与了气孔导度的调节,使得叶片内在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此外,喷施处理不仅抑制了干旱胁迫下丙二醛的增生,还促进了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增强了冬小麦的渗透调节能力,降低了干旱对冬小麦的损害。研究结果为相关制剂在大田粮食作物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亏缺灌溉 脱落酸 气孔导度 渗透调节 水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高寒沼泽木里薹草气孔与光合性状对水位下降的响应
5
作者 张文耀 周么措 +3 位作者 胡再勤 吴正江 张昆 董李勤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05-4416,共12页
气孔调节着植物光合、蒸腾作用的平衡及其相互耦合过程,其在植物适应环境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以若尔盖高原纳勒乔沼泽水位下降模拟控制实验平台为依托,研究木里薹草的叶片气孔性状以及光合性状对水位下降的响应,探讨木里薹草气孔性状... 气孔调节着植物光合、蒸腾作用的平衡及其相互耦合过程,其在植物适应环境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以若尔盖高原纳勒乔沼泽水位下降模拟控制实验平台为依托,研究木里薹草的叶片气孔性状以及光合性状对水位下降的响应,探讨木里薹草气孔性状与光合性状之间的变异与权衡关系。结果表明:(1)水位下降后,木里薹草的气孔数量(NS)、气孔密度(SD)、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叶绿素含量(Chl)显著减少(P<0.05);气孔面积(SA)、叶片厚度(LT)、胞间CO_(2)浓度(Ci)显著增加(P<0.05);维管束面积(VA)、导管面积(CA)、筛管面积(STA)没有显著差异(P>0.05)。(2)木里薹草气孔性状、光合性状中所有性状均显著相关(P<0.05),但解剖性状只有CA与VA和ST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解剖特征与气孔特征、光合特征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但气孔特征与光合特征紧密联系,NS和SD均与G_(s)、P_(n)和T_(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SA与G_(s)、P_(n)和T_(r)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3)气孔特征与光合特征存在一定的协同变异关系,这种关系并非在不同水位条件下都存在。(4)此外,随着湿地水位下降,木里薹草由快速投资回报策略向缓慢投资回报策略转变。综上表明,木里薹草在适应低水位环境中展现出高度可塑性,气孔特征与光合性状之间的协同变异关系充分体现了木里薹草的权衡策略,反映了若尔盖高寒高原湿地植物叶片结构和功能对水位变化的适应性,有助于木里薹草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性状 光合特征 解剖特征 水位下降 木里薹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芸苔素内酯通过调节水力传输和脱落酸提高玉米生产力
6
作者 廖祺 梁旭凯 +2 位作者 王若朴 杜太生 丁日升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3-72,共10页
干旱威胁作物生产,喷施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是缓解作物干旱胁迫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在充分灌溉(full irrigation,FI)和亏缺灌溉(deficit irrigation,DI)条件下玉米响应BR的生理机制。该研究在西北干旱区开展玉米... 干旱威胁作物生产,喷施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是缓解作物干旱胁迫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在充分灌溉(full irrigation,FI)和亏缺灌溉(deficit irrigation,DI)条件下玉米响应BR的生理机制。该研究在西北干旱区开展玉米田间试验,设置了3个品种(MC670、郑单958、中单2号)、2个灌溉(充分灌溉FI和亏缺灌溉DI)和2个外源物质(对照CK和芸苔素内酯BR)处理。测量了玉米产量、作物耗水量(ET)、水分生产力和生理生化等指标,探究BR对不同灌溉处理下玉米产量和水分生产力的影响差异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喷施BR对FI处理下的生理生长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DI下的玉米产量、水分生产力、每穗粒数、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正午叶水势、植株水力导度、SPAD,降低了叶片脱落酸含量(P <0.05)。喷施BR提高干旱下的产量主要原因为:1)增加了水力传输并改善了叶片水分状态;2)降低了叶片脱落酸含量;3)水力传输改善和脱落酸降低共同增加了气孔导度;4)气孔导度和SPAD增加提高了净光合速率,进而增加了每穗粒数。作物水分生产力和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增加与产量增加密切相关,而与作物耗水量无关。该研究深入揭示了BR缓解作物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为BR提高干旱地区作物生产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气孔导度 干旱 芸苔素内酯 脱落酸 水力传输 产量 水分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抗蒸腾剂对猕猴桃开花坐果期高温干旱胁迫的缓解效果研究
7
作者 马红叶 黄伟 +6 位作者 罗孝明 张荣全 杨仕品 李荣飞 乔荣 李飞 万明长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59-71,共13页
【目的】探明成膜型抗蒸腾剂在缓解猕猴桃开花坐果期高温干旱胁迫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其光合特性、抗氧化生理与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为抗蒸腾剂在果树逆境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6.67 ... 【目的】探明成膜型抗蒸腾剂在缓解猕猴桃开花坐果期高温干旱胁迫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其光合特性、抗氧化生理与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为抗蒸腾剂在果树逆境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6.67 mL/L(低浓度,编号SR150)、10.00 mL/L(中浓度,编号SR100)、20.00 mL/L(高浓度,编号SR50)3个浓度“神润”抗蒸腾剂处理,在盛花期前2 d(3月30日)首次叶面喷施,同步监测光合作用和生理指标及气孔形态特征;在谢花后7 d(4月13日)二次叶面喷施,分析植株生长发育情况;在采收期(8月30日)检测果实品质。【结果】抗蒸腾剂显著抑制猕猴桃叶片气孔长度、宽度及气孔张开长度、宽度。施用后2~11 d,SR100、SR150气孔导度分别较CK显著降低21.48%~42.29%、18.00%~55.59%,蒸腾速率分别显著降低(SR100施用后5 d除外)27.59%~48.24%、31.46%~45.54%,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降低5.76%~17.83%、11.22%~20.55%,而SR50维持与CK相当的净光合速率水平。猕猴桃叶面喷施抗蒸腾剂有助于提升花期叶片含水量,以SR50效果最显著。抗氧化酶活性呈浓度-时间双重响应特征,在施用后5 d,SR50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CK显著升高94.44%,在试验期间显著降低猕猴桃叶片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提升猕猴桃抗高温干旱能力。在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方面,抗蒸腾剂可提升坐果期叶片含水量,以SR100、SR50效果最好,对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影响不显著,对提高坐果率有正向作用。【结论】盛花期前喷施20.00 mL/L“神润”抗蒸腾剂可显著降低红阳猕猴桃叶片气孔张开宽度、长度,维持较高净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减少水分散失,提升叶片含水量,实现光合效率与蒸腾耗水的动态平衡,并通过增强抗氧化代谢降低猕猴桃叶片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缓解高温干旱对猕猴桃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蒸腾剂 猕猴桃 高温干旱 逆境胁迫 光合特性 气孔形态特征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生植物海雀稗的气孔特征与光合特性
8
作者 孙劝劝 祝青 +4 位作者 胡旭 许涛 王志勇 廖丽 李新华 《热带生物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4期528-536,共9页
为探讨不同种质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叶片气孔特征与光合特性之间的潜在关系,以25份海雀稗种质为研究对象,对光合参数、叶长、叶宽及气孔特征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海雀稗各性状均呈显著性(P <0.05)且不同性状... 为探讨不同种质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叶片气孔特征与光合特性之间的潜在关系,以25份海雀稗种质为研究对象,对光合参数、叶长、叶宽及气孔特征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海雀稗各性状均呈显著性(P <0.05)且不同性状间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 <0.05)。净光合速率与叶长、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与叶宽呈显著负相关(P <0.05)。气孔导度与气孔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与气孔空隙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而水分利用率除了气孔大小呈显著负相关性(P <0.05),与其他气孔特性相关性均不显著(P> 0.05)。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气孔大小、保卫细胞长度4个为主导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5.80%。利用这4个指标对25份海雀稗种质进行聚类,共分成3类(A、B和C)。C类包括14个种质,其光合特性表现优异,主要体现在净光合速率最高、气孔密度最低、气孔尺寸最大以及气孔开度最宽等特征。海雀稗C类种质能够通过调控气孔及其附属细胞的功能来优化光合能力,其中气孔相关指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盐生植物 叶片气孔特征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双源蒸散发模型在半干旱地区不同气孔导度模型下的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佳敏 朱乔东 +1 位作者 曹嘉璇 魏国孝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50,共7页
为探究半干旱地区准确评估蒸散发量(ET)的模型,以甘肃会宁实验站的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使用了新的改进的并联双源能量平衡(P-T-SEB)模型耦合4个气孔导度模型包括Leuning(RL)模型、Jarvis-Stewart(JS)模型、Stannard(ST)模型和Ir... 为探究半干旱地区准确评估蒸散发量(ET)的模型,以甘肃会宁实验站的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使用了新的改进的并联双源能量平衡(P-T-SEB)模型耦合4个气孔导度模型包括Leuning(RL)模型、Jarvis-Stewart(JS)模型、Stannard(ST)模型和Irmak-Mutiibwa(IM)模型,通过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差分自适应算法率定模型参数,估算了玉米生长旺盛期的蒸散发,利用涡度协方差法测得的观测蒸散发值与模拟蒸散发值进行拟合来检验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P-T-SEB模型与Shuttleworth-Wallace(SW)模型相比有很大改进,均方根误差降低了9%;气孔导度模型中RL模型表现最佳,与JS、ST和IM模型相比,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75%、66%和43%;综合所有评价指标,4个气孔导度模型的性能顺序为:RL模型>IM模型>ST模型>JS模型。综合考虑,RL气孔导度模型耦合P-T-SEB蒸散发模型是估算半干旱区蒸散发的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Shuttleworth-Wallace模型 并联双源能量平衡(P-T-SEB)模型 气孔导度 玉米 模型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高温胁迫对尾巨桉幼苗光合特征和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周雪梦 周晓果 +6 位作者 温远光 吴衍霖 杨婷 邓少虹 高惠 黄勇杰 陈秋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74-80,87,共8页
[目的]探讨极端气候对桉树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在低温(5℃/0℃)和高温(40℃/36℃)(昼/夜)环境下,探讨了广西八桂种苗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G)和其他苗圃(NBG)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 [目的]探讨极端气候对桉树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在低温(5℃/0℃)和高温(40℃/36℃)(昼/夜)环境下,探讨了广西八桂种苗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G)和其他苗圃(NBG)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29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对低温和高温胁迫的响应。[结果]常温时,BG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NBG幼苗;在低温和高温胁迫下,BG和NBG生产的尾巨桉幼苗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率均显著下降,但BG幼苗的光合作用参数显著高于NBG幼苗。BG幼苗的冷、热害指数分别为0~1和2~3级,NBG的冷热害指数分别为1~2和3~4级。[结论]在正常温度环境中,BG幼苗比NBG幼苗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在极端气候胁迫时也具有更强的抗性和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幼苗 低温胁迫 高温胁迫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浓度升高和增温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复合影响
11
作者 周钰清 徐彦森 +2 位作者 何龙鑫 张宇杰 冯兆忠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7-888,共12页
人类活动导致的地表臭氧(O_(3))浓度升高和气候变暖正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利用开放式O_(3)浓度与温度升高平台(O_(3)-T-FACE),以南粳9108为实验材料,设置两个O_(3)浓度:环境大气O_(3)浓度(A)和1.5倍环境O_(3)浓度(E),三个增温处理:环境温... 人类活动导致的地表臭氧(O_(3))浓度升高和气候变暖正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利用开放式O_(3)浓度与温度升高平台(O_(3)-T-FACE),以南粳9108为实验材料,设置两个O_(3)浓度:环境大气O_(3)浓度(A)和1.5倍环境O_(3)浓度(E),三个增温处理:环境温度(CK)、冠层红外增温1.5℃(+1.5)和2℃(+2)。于灌浆中期和后期测定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明确O_(3)浓度升高和温度增加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复合影响。两年重复实验结果表明,与环境大气O_(3)浓度相比,O_(3)浓度升高对水稻灌浆中期叶片光合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水稻灌浆后期的饱和光合速率(A_(sat))、气孔导度(g_(s))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平均下降31.3%、19.9%和30.7%;对胞间CO_(2)浓度(C_(i))、电子传递速率(ETR)、水分利用率(WUE)等指标的影响两年均不显著,说明O_(3)浓度升高导致的A_(sat)降低主要是由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而非气孔限制CO_(2)传输。增温显著降低了2022年灌浆后期叶片A_(sat)和g_(s),显著降低2021年灌浆中期和后期叶片C_(i),增加叶片WUE,但对其他光合指标和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灌浆后期叶片光合速率对O_(3)浓度升高和增温的响应存在年际差异,2021年灌浆期间高的环境O_(3)浓度和温度加重了叶片光合损失。实验设置的不同增温幅度间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开放条件下增加冠层温度1.5—2℃对当前的试验水稻品种不足以产生高温胁迫。O_(3)浓度升高和增温对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复合影响未达显著性水平,意味着高浓度O_(3)和温度对试验水稻品种的叶片光合作用不存在协同或拮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增温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水分利用率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Kentucky Bluegrass 被引量:1
12
作者 Bao Wen-long Yan Qing-wei +4 位作者 Chen Ya-jun Zhang Lu Liu Wei Liu Hui-min Yan Yong-q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3年第2期19-23,共5页
Drought stress is one of the major constraints on turf growth and performance in northern China. Based on previous assessments of drought tolerance levels, four varieties of Kentucky bluegrass (Poa pratensis L.) rep... Drought stress is one of the major constraints on turf growth and performance in northern China. Based on previous assessments of drought tolerance levels, four varieties of Kentucky bluegrass (Poa pratensis L.) representing different types ('Baron', BVMG type; 'Blackstone', Cheri type; 'Kenblue', Midwest type; and 'Bluemoon', Midnight type) were chosen for this study. Grass materials were established in a glasshouse, and the changes in their photosynthetic and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during a period of imposed drought stress. Drought stress led to decrease in 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tic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transpiration rate in all four cultivars, but the relative changes in each characteristic varied among varieties.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changes in the photosynthetic and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under drought stress were related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s. Varieties with longer narrow leaves, longer roots, higher root-to-shoot ratios, and higher chlorophyll contents showed greater rates of photosynthesis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lower transpiration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a pratensis 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tic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transpiration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石渣替代水泥开发固碳胶凝材料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雪艳 贾英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8,136,共7页
本研究利用电石渣替代部分水泥,制备新型固碳胶凝材料,研究了不同电石渣含量的胶凝材料对600 kg/m3等级泡沫混凝土的基础性能及固碳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电石渣的掺入导致泡沫混凝土气孔变大,28 d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保温性能提高;... 本研究利用电石渣替代部分水泥,制备新型固碳胶凝材料,研究了不同电石渣含量的胶凝材料对600 kg/m3等级泡沫混凝土的基础性能及固碳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电石渣的掺入导致泡沫混凝土气孔变大,28 d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保温性能提高;当电石渣取代10%水泥,制备出的泡沫混凝土干密度为595 kg/m3,28 d抗压强度比未掺加电石渣的提高4.2%,达5.0 MPa;当电石渣取代50%水泥,制备出的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比未掺加电石渣的降低17.1%,为1.131 W·m-1·K-1。电石渣掺加有利于改善泡沫混凝土收缩,当电石渣掺量增加,泡沫混凝土先呈现收缩减小后出现膨胀。碳化养护不仅能够固化封存CO_(2),还能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保温性能。电石渣掺量越高,泡沫混凝土固碳能力越强,电石渣掺量为50%时,CO_(2)的捕获量达到46.02 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固碳胶凝材料 泡沫混凝土 气孔结构 导热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pH值对两种砧木柠檬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付小猛 杨虹霞 +7 位作者 刘红明 杜玉霞 周先艳 魏舒娅 彭忠良 毛加梅 郭莉娜 龙春瑞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2期79-86,共8页
为探讨不同砧木柠檬对不同土壤pH值环境的生理适应性,以2年生枳砧柠檬幼树和资阳香橙砧柠檬幼树为供试材料,采用LCpro-SD全自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不同土壤pH值处理下两种砧木柠檬幼树成熟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参数。结果表明:两种砧... 为探讨不同砧木柠檬对不同土壤pH值环境的生理适应性,以2年生枳砧柠檬幼树和资阳香橙砧柠檬幼树为供试材料,采用LCpro-SD全自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不同土壤pH值处理下两种砧木柠檬幼树成熟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参数。结果表明:两种砧木柠檬幼树在中性土壤环境下的光合能力最强,土壤偏酸或偏碱都会抑制柠檬幼树的光合作用;通过对不同土壤pH值处理下两种砧木柠檬幼树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以及各时刻的净光合速率大小进行综合比较发现,不同土壤pH值处理下枳砧柠檬幼树的光合性能优于资阳香橙砧柠檬幼树,说明枳砧柠檬幼树对土壤pH值的适应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值 砧木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胞间CO_(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楸无性系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15
作者 张江涛 晏增 +1 位作者 马永涛 赵蓬晖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对7个金丝楸无性系的幼苗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无性系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之间差异明显,日变化曲线依据变化趋势,可分为4种类型。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相同,呈正相关。
关键词 金丝楸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草幼苗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宇恒 南丽丽 +3 位作者 陈洁 夏静 何海鹏 马彪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1174,共14页
为探究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以国内外20份红豆草为试验材料,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在不同渗透浓度(0、−0.5、−1.0、−1.5和−2.0 MPa)处理下,研究干旱胁迫对... 为探究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以国内外20份红豆草为试验材料,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在不同渗透浓度(0、−0.5、−1.0、−1.5和−2.0 MPa)处理下,研究干旱胁迫对红豆草幼苗光合作用、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红豆草株高,随胁迫程度增加,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上升,气孔限制值先升后降,在−1.0 MPa时最大,胞间CO_(2)浓度先降后升,在−2.0 MPa时最高,说明此时非气孔因素限制了光合作用;除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上升外,其余荧光参数(潜在光化学活性、最大光化学效率、表现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光化学量子产量)均降低。经主成分分析及综合指标评价可知,新品系P1、GS和1626的耐旱性较强,材料1668、6和2049的耐旱性较弱。本研究结果为抗旱红豆草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PEG胁迫 光合参数 叶绿素 气孔限制 荧光参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甘草幼苗光合特性及根系吸水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常乐乐 范子晗 +3 位作者 梁昊枫 李哲 张岁岐 李玉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2-393,共12页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作物。土壤水分是限制甘草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其抗旱适应性表现对甘草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作物。土壤水分是限制甘草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其抗旱适应性表现对甘草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胀果甘草(G.inflata)和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幼苗的光合特性和根系吸水能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7 d后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苗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显著降低,其中地上部干重分别降低56.10%、62.50%,地下部干重分别降低16.67%和28.57%,而根冠比均有所增加。干旱胁迫均造成了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的降低,与对照相比,其下降幅度分别为41.73%、67.22%,62.21%、75.38%,66.02%、82.60%。干旱胁迫下甘草幼苗荧光特性也被显著抑制(P<0.05),其中胀果甘草幼苗的光系统Ⅱ潜在活性(F_(v)/F_(o))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_(v)/F_(m))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21.94%和9.09%,乌拉尔甘草幼苗的F_(v)/F_(o)和F_(v)/F_(m)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35.10%和10.39%;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苗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在15%PEG胁迫下分别降低17.65%和27.27%。干旱胁迫降低了两种甘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其中胀果甘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11.07%,叶水势降低19.54%;乌拉尔甘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13.91%,叶水势降低62.56%。干旱胁迫抑制了两种甘草的根系生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减少但增加了总根长,其中胀果甘草根系显著小于乌拉尔甘草,但胀果甘草干旱胁迫下整株根系水力学导度降幅小于乌拉尔甘草。说明在受到干旱胁迫时,胀果甘草可以保持较高的光合作用优势,同时其根系较小具有更高的根系效率,通过更强的根系吸水能力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更强的抗旱能力。本研究可为补充完善甘草耐旱性理论提供依据,并为人工栽培及旱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干旱胁迫 光合特性 根系水力学导度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图像纹理和表型参数的夏玉米水分胁迫诊断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坪良 张智韬 +7 位作者 巴亚岚 董宁 左西宇 杨宁 陈俊英 程智楷 张蓓 杨晓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146,共11页
农田水分胁迫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重要原因。及时准确地诊断作物水分胁迫状况,对于实现精准灌溉、提高作物抗逆性和产量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优化夏玉米水分胁迫诊断方法和提高诊断精度,该研究以夏玉米为对象,利用无人机搭载... 农田水分胁迫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重要原因。及时准确地诊断作物水分胁迫状况,对于实现精准灌溉、提高作物抗逆性和产量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优化夏玉米水分胁迫诊断方法和提高诊断精度,该研究以夏玉米为对象,利用无人机搭载六通道多光谱传感器获取2022年夏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的遥感影像数据,且同步采集夏玉米气孔导度和表型参数数据,监督分类剔除冗余背景后使用灰度共生矩阵计算得到冠层植被指数和图像纹理信息,通过贝叶斯信息准则和全子集筛选法筛选出敏感的植被指数、图像纹理和表型参数及其组合,结合极限学习机、随机森林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3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夏玉米气孔导度预估模型,并基于最优气孔导度预估模型绘制夏玉米水分胁迫状况反演图。结果表明,多光谱图像的夏玉米冠层反射率与气孔导度呈弱负相关,植被指数和表型参数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波段的图像纹理均与气孔导度有较高的相关性。植被指数用于评估植被整体健康和水分状况,图像纹理用于捕捉作物空间分布、纹理和结构特征,表型参数用于立体反映作物生理和形态信息,它们在诊断作物水分胁迫的机理上具有互补性。基于植被指数、图像纹理和表型参数构建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是夏玉米水分胁迫诊断的最佳模型(决定系数为0.841,均方根误差为0.043 mol/(m^(2)·s),平均绝对误差为0.034 mol/(m^(2)·s)),并显著改善了对气孔导度较低值的低估情况。绘制的夏玉米水分胁迫状况反演图呈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能够便捷准确地诊断作物水分胁迫状况,以优化灌溉策略,调整资源分配。研究结果可为夏玉米的水分胁迫诊断提供一种可行而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水分胁迫 气孔导度 植被指数 图像纹理 表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铵供应比对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珊珊 张佳祺 +6 位作者 李银水 代晶 顾炽明 杨璐 胡文诗 秦璐 廖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6-979,共14页
【目的】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当铵态氮(NH_(4)^(+)-N)作为唯一氮源时,油菜的光合作用受到显著抑制,添加硝态氮(NO_(3)^(−)-N)能显著缓解NH_(4)^(+)-N的抑制效应。探究不同硝铵配比对油菜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明确硝态氮调控油菜光... 【目的】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当铵态氮(NH_(4)^(+)-N)作为唯一氮源时,油菜的光合作用受到显著抑制,添加硝态氮(NO_(3)^(−)-N)能显著缓解NH_(4)^(+)-N的抑制效应。探究不同硝铵配比对油菜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明确硝态氮调控油菜光合能力的生理机制,对优化施用氮肥形态,保障冬油菜扩面增产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水培试验方法,在高氮(8 mmol/L,HN)和低氮(1 mmol/L,LN)处理下,设置全硝、硝铵3∶1、硝铵1∶1、硝铵1∶3、全铵5个配合比例,在处理15、20、25天时,取油菜样品,测定光合能力参数和生物量。利用光合限制模型分析硝铵比对光合速率的限制。【结果】全铵处理的油菜在HN处理下第5天和LN处理下第7天开始出现枯黄症状,直至18天全部死亡,在处理15天后,植株生物量差异显著。与硝铵3∶1相比,硝铵1∶1处理生物量降低了5.6%~61.3%,硝铵1∶3处理下降了6.9%~110.6%。同一氮水平下,不同硝铵比例叶片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然而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差异显著,硝铵3∶1处理叶片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硝铵1∶1和1∶3处理,分别高出91.7%~292.7%和130.0%~1255.0%;而叶片铵态氮含量在生长后期以硝铵1∶3配比显著高于硝铵3∶1和全硝处理,分别高出52.6%~53.3%和61.1%~76.9%。硝态氮添加显著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A),硝铵3∶1配比的A最高,较硝铵1∶1和1∶3配比的A显著提高了16.7%~50.3%;硝铵3∶1处理显著提高了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叶肉导度(gm),分别提高了6.8%~107.4%、9.2%~79.5%、50.5%~115.8%和8.6%~134.8%。A随叶片硝态氮浓度和硝态铵态氮含量比值增加而增加,在硝态氮含量超过120.2~151.2μg/g,比值超过2.6~3.2后,不再显著变化。通过光合限制模型分析,硝态氮添加提高油菜光合速率是通过降低生化限制和叶肉导度限制。【结论】适当提高油菜氮肥的硝铵比可促进叶片的gm、Vcmax,从而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和植株生物量。氮源中铵超过一半后抑制油菜的光合作用,甚至导致油菜不能完成生命周期,而100%硝态氮也不利于油菜的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硝铵比 硝态氮 光合能力 叶肉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增温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全球Meta分析
20
作者 张莉莉 叶志成 +3 位作者 廖凯华 朱青 赖晓明 郭长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12-5421,共10页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是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进而影响群落组成乃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分利用效率作为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调节水分生理过程的指标,是联系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关系...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是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进而影响群落组成乃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分利用效率作为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调节水分生理过程的指标,是联系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关系的关键,反映了植被生态系统对立地环境快速调整和资源变化的适应策略,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植物叶片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是反映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但全球气候变暖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该研究利用Meta分析整合全球范围内51份相关研究文献中的371组数据,较为系统地评估模拟增温对植物叶片δ^(13)C及其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增温能够使叶片δ^(13)C值显著升高0.6%(P<0.001),同时对叶片呼吸速率R_(d)、气孔导度G_(s)、净光合作用速率P_(n)、碳C的效应值分别为0.237、0.062、-0.140、-0.019 (P<0.05)。模拟增温处理在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提高了叶片呼吸速率(R_(d)),导致光合产物不断被消耗、叶片碳(C)降低,最终使叶片P_(n)降低并且叶片δ^(13)C产生富集现象。通过进一步对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叶片δ^(13)C值对增温的响应主要受增温时间、高程和年均气温等控制(相对重要性指数分别为1.00、0.97和0.92)。另外,模拟增温时选用不同的增温模式对叶片δ^(13)C值也具有显著不同的影响,采用红外线加热、土柱置换和电缆增温等方法对叶片δ^(13)C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70、0.44和0.35),而采用遮阳屏与开顶箱增温等方法具有负向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7和-0.09)。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水分利用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植物生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增温 叶片δ^(13)C META分析 气孔导度 呼吸速率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