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GF/TrkA通路探究大黄素对缺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吕昌迎 边俊莉 李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570,共5页
目的:分析大黄素对缺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应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并诱导其神经分化,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低浓度组(30 mmol/L)、大黄素高浓度组(90 mmol/L)、大黄素高浓度+GW441756... 目的:分析大黄素对缺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应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并诱导其神经分化,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低浓度组(30 mmol/L)、大黄素高浓度组(90 mmol/L)、大黄素高浓度+GW441756组(90 mmol/L+6.3μmol/L),除对照组外,对其余各组细胞进行缺氧/复氧处理,CCK-8法测定PC12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LDH释放、SOD、MDA、IL-1β、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PC12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TrkA)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C12细胞活性、SOD水平、NGF、p-TrkA/TrkA降低(P<0.05),LDH释放、凋亡率、MDA、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低浓度组、大黄素高浓度组PC12细胞活性、SOD水平、NGF、p-TrkA/TrkA升高(P<0.05),LDH释放、凋亡率、MDA、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大黄素高浓度组相比,大黄素高浓度+GW441756组PC12细胞活性、SOD水平、NGF、p-TrkA/TrkA降低(P<0.05),LDH释放、凋亡率、MDA、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可通过激活NGF/TrkA通路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与炎症损伤,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PC12 凋亡 氧化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与TrkA受体在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萍 潮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神经生长因子(NGF)因其在神经细胞的存活、生长以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得到广泛研究。它分布于机体的各处,根据所结合受体发挥不同的病理生理作用。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A(TrkA)是其高亲和力受体,诸多研究表明NGF在与其结合后,根据... 神经生长因子(NGF)因其在神经细胞的存活、生长以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得到广泛研究。它分布于机体的各处,根据所结合受体发挥不同的病理生理作用。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A(TrkA)是其高亲和力受体,诸多研究表明NGF在与其结合后,根据其下游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不同作用。NGF与其结合后还对体内发生的其他信号转导通路有交叉影响作用。本文从不同的疾病症状对NGF与TrkA结合后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综述,从而探讨NGF/TrkA信号通路在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 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A受体 低亲和力神经营养因子p75受体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活血外治法通过抑制NGF/TrKA信号通路改善膝骨关节炎外周痛敏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明超 张力 +5 位作者 时孝晴 廖太阳 揭立士 王培民 黄桂成 黄正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3-701,共9页
目的基于NGF/TrKA信号通路探讨温经活血外治法减轻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外周痛敏的效应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KOA组和易层组,通过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CLT)进行KOA造模,造模后14 d,易层组大鼠予以易层贴... 目的基于NGF/TrKA信号通路探讨温经活血外治法减轻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外周痛敏的效应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KOA组和易层组,通过前交叉韧带切断术(ACLT)进行KOA造模,造模后14 d,易层组大鼠予以易层贴敷治疗。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外周痛敏阈值,对大鼠软骨切片进行HE、Aggrecan、Ⅱ型胶原染色;滑膜切片进行HE、天狼星红、镀银染色及免疫染色;Western blot法测定滑膜及复合体经神经末梢逆转运至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组织中NGF/TrKA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NGF、TrKA,炎症指标IL-1β,疼痛介质TRPV1,泛神经标记物PGP9.5、S100等蛋白表达,qPCR测定相应基因表达,ELISA法测定大鼠外周血中NGF、SP含量。结果与KOA组相比较,易层组大鼠冷痛敏和机械痛敏阈值增加(P<0.05,P<0.01);滑膜组织中NGF、TrKA、TRPV1、IL-1β、PGP9.5等蛋白和基因表达下降(P<0.05,P<0.01);DRG组织中TRPV1、PGP9.5、S100等蛋白和基因表达下调(P<0.05,P<0.01)。结论温经活血外治法可抑制NGF/TrKA信号通路,下调NGF、TrKA、TRPV1、IL-1β、PGP9.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并可能抑制感觉神经纤维萌发,改善大鼠KOA外周痛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滑膜炎症 温经活血外治法 外周痛敏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腰髓与损伤神经MBP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曾琳 杨恒文 +1 位作者 邵阳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27,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与脊髓组织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含量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 ,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 ,管内注入NG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段... 目的 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与脊髓组织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含量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 ,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 ,管内注入NG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段脊髓和损伤坐骨神经组织MBP含量的变化 ,实验分为Ⅰ组 :生理盐水对照 ;Ⅱ组 :硅胶管内给NGF ;Ⅲ组 :硅胶管内给NGF +每日肌肉注射NGF(5 0 0ng/kg连续 2周 )。结果 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2 4h、2周时MBP含量较伤前显著升高 (P <0 0 1) ,4周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 NGF治疗能减少MBP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ngf 髓鞘碱性蛋白 MBP 含量 影响 腰髓 损伤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17肽对心肺复苏大鼠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晶 路毅 +3 位作者 邢秀荣 秦俭 王蓉 盛树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术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以及APP17肽对NGF、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术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以及APP17肽对NGF、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然后行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3组:手术对照组(A组)、心肺复苏组(B组)、心肺复苏+APP17肽组(C组),复苏至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时静脉注射APP17肽10μg·(300g)-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复苏2h后海马神经元表达NGF、BDNF情况。结果与对照组(A组)相比心肺复苏组(B组)大鼠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心肺复苏+APP17肽组(C组)NGF、BDNF表达明显增加,高于B组和A组(P<0.01)。结论心肺复苏模型大鼠自主循环恢复2h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降低,APP17肽能恢复神经元NGF、BDNF的表达,对缺血、缺氧性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神经生长因子(ngf)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APP17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NGF含量及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雪琦 由振东 +2 位作者 赵小林 王勇姿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0-592,I006,共4页
目的 :观察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含量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 open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 ,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神经元 NGF含量及其m RNA表达... 目的 :观察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含量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 open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 ,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神经元 NGF含量及其m 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抑郁组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 NGF免疫阳性颗粒数目减少 ,着色浅淡 ;NGFm RNA杂交阳性信号减少。 结论 :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 NGF含量下降 ,NGF m RNA表达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大鼠 海马 顶叶皮质 神经元 ngf 含量 mRNA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及其活化受体p-TrkA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周期中的多靶点分布模式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志坚 杨勇 +7 位作者 于婷 崔颜宏 龚爱华 孙湘兰 步雪峰 徐希明 肖德生 陈永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7-586,共10页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活化受体磷酸化的酪氨酸蛋白激酶A(p-TrkA)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周期中的多靶点分布模式及其生物学意义,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对处于细胞周期不同时相细胞内的NGF和p-TrkA的动态分布进行亚细胞定...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活化受体磷酸化的酪氨酸蛋白激酶A(p-TrkA)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周期中的多靶点分布模式及其生物学意义,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对处于细胞周期不同时相细胞内的NGF和p-TrkA的动态分布进行亚细胞定位,并观察了抗癌药物羟基脲、紫杉醇和秋水仙素及抗NGF-β中和血清对NGF和p-TrkA在细胞分布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核和细胞质内NGF和p-TrkA的相对含量以及细胞培养液内的分泌性NGF。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分裂相细胞在重新贴壁生长6h后,NGF主要分布于核周区,p-TrkA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培养12h后,NGF和p-TrkA共同转位至细胞核内;在M期,NGF主要定位于中心体,p-TrkA主要定位于纺锤丝;用羟基脲将细胞阻滞于G1/S期后,NGF和p-TrkA主要积聚在细胞核内;用紫杉醇或秋水仙素处理后,NGF与γ-Tubulin仍然共定位于中心体,p-TrkA与α-Tubulin共定位于异形纺锤丝上或弥散分布于细胞质内。用兔抗人NGF-β抗血清中和培养基中分泌性的NGF后,细胞内NGF和p-TrkA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免疫印迹结果显示:G1/S期细胞核内的NGF和p-TrkA蛋白条带明显浓于细胞质内的蛋白条带。上述结果提示: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高表达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A,并将NGF分泌至细胞外;胞外NGF与细胞膜上TrkA结合后形成NGF/p-TrkA复合物内化入胞内;NGF/p-TrkA在细胞内的分布具有细胞周期性特征;NGF/p-TrkA可通过多靶点作用模式调控U251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上述多靶点分布模式为研制NGF修饰的抗肿瘤靶向药物提供了细胞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酪氨酸蛋白激酶A 人脑胶质瘤 细胞周期 多靶点分布模式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促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玉波 伍亚民 +1 位作者 杨恒文 李应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讨再生周围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其促血管作用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单通道的硅胶管桥接75只Wistar大鼠1cm的坐骨神经缺损,在桥接管内给药,并将它们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组)、... 目的探讨再生周围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其促血管作用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单通道的硅胶管桥接75只Wistar大鼠1cm的坐骨神经缺损,在桥接管内给药,并将它们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组)、几丁糖组(B组,医用几丁糖简称几丁糖),NGF+几丁糖组(C组),NGF+几丁糖+抗VEGF组,前3组每组20只,术后7、14、30d,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再生坐骨神经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FactorⅧ、VEGF的表达,并作半定量分析。术后14d,Holmes染色再生坐骨神经纤维。结果生理盐水组、几丁糖组再生坐骨神经中表达的CD34、FactorⅧ、VEGF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NGF+几丁糖组上述三抗原的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或几丁糖组有明显增加(P<0·05),NGF+几丁糖+抗VEGF组再生坐骨神经血管中的CD34和VEGF的表达完全被抑制,FactorⅧ的表达与NGF+几丁糖组相比也显著减少(P<0·0146)。Holmes染色发现,术后14d再生坐骨神经纤维数量及排列规则程度:NGF+几丁糖组>几丁糖组>生理盐水组>NGF+几丁糖+抗VEGF组。结论NGF可能通过促进VEGF产生发挥促周围神经再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再生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17肽对D-半乳糖性脑老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神经元NT-3、N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王晶 姬志娟 +2 位作者 赵志炜 赵咏梅 盛树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5-548,I000,共4页
目的与方法 :用D -半乳糖 (D -gal)复制脑老化模型 ,给模型小鼠皮下注射 β -淀粉样肽前体蛋白 319- 335肽段 (APP17p) ,8周后应用水迷宫实验、神经免疫组化法 ,观察APP17肽对D -gal脑老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中神经营... 目的与方法 :用D -半乳糖 (D -gal)复制脑老化模型 ,给模型小鼠皮下注射 β -淀粉样肽前体蛋白 319- 335肽段 (APP17p) ,8周后应用水迷宫实验、神经免疫组化法 ,观察APP17肽对D -gal脑老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中神经营养因子 3(NT - 3)、神经生长因子 (NGF)表达的影响。结果 :(1)水迷宫实验D-gal组小鼠游完全程时间及错误反应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APP17肽组小鼠游完全程时间及错误反应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D -gal组。 (2 )APP17肽组海马神经元NT - 3、NGF表达高于C组和D -gal组 (P <0 0 1)。结论 :D-半乳糖性脑老化模型小鼠存在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其海马神经元NT - 3、NGF表达降低 ;APP17肽有保护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并能促进其海马神经元NT - 3、NGF表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学习 记忆 APP17肽 D-半乳糖 N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和GM_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和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焦旭文 何仲义 +3 位作者 李军平 韩怀钦 王效军 马江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500,共6页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GM1治疗组、NGF+GM1联合治疗组,选取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应用对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GM1治疗组、NGF+GM1联合治疗组,选取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形成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桥接大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前分别用等渗盐水(NS)、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浸泡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术后各组大鼠术侧小腿肌内分别注射NS液、NGF液、GM1液或NGF+GM1液。术后4、8周行大体观察并用神经电生理、肌湿重、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测定神经纤维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点,NGF+GM1联合治疗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均优于单独用药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GF+GM1联合治疗组有大量再生有髓神经纤维顺畅地通过远端吻合口。本研究结果提示联合应用NGF和GM1可明显促进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移植后的神经纤维再生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去细胞异种神经支架 异种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LA/NGF复合膜用于自体神经移植促进神经再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永年 黄继锋 +5 位作者 阎玉华 程文俊 陈谦 刘曦明 李德中 王伟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 探讨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PDLLA/NGF)复合膜用于自体神经移植是否具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白鼠16只,随机分为2组:A组(自体神经移植)8只;B组(自体神经移植并包绕PDLLA/NGF复合膜)8只。显露每只动物的右侧坐... 目的: 探讨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PDLLA/NGF)复合膜用于自体神经移植是否具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白鼠16只,随机分为2组:A组(自体神经移植)8只;B组(自体神经移植并包绕PDLLA/NGF复合膜)8只。显露每只动物的右侧坐骨神经,A组将坐骨神经切除10mm长一段,以外膜缝合法行原位移植;B组与A组同样行神经原位移植并在远近两个神经缝接部位各包绕1块PDLLA/NGF复合膜(含NGF总量为400u)。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神经再生情况。结果:B组的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直径、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均优于A组。结论:PDLLA/NGF复合膜包绕自体神经移植的神经缝接部位具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外消旋聚乳酸 神经移植 周围神经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NGF和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楚燕飞 朱刚 +3 位作者 陈菁 李兵仓 王宪荣 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用硅胶管桥接 12 0只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长 6mm缺损 ,随机分为 4组 ,...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用硅胶管桥接 12 0只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长 6mm缺损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行NGF +CNTF、CNTF、NGF、生理盐水 (NS)靶肌肉注射。术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SFI)、电生理检测、病理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NGF和CNTF组SFI恢复率、各项电生理及轴突图像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 联合应用NGF和CNTF可明显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ngf CNTF 坐骨神经 影响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碱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GFAP、NGF、BDNF 表达及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潘晓鸥 赵燕 +1 位作者 赵远桥 孙海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探讨石斛碱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小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石斛碱各剂量组、匹维溴铵阳性组,除... 目的探讨石斛碱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小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石斛碱各剂量组、匹维溴铵阳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番泻叶+束缚应激法进行IBS造模;用烘干法测小鼠粪便含水率;采用直肠气囊扩张(CRD)+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法行小鼠内脏敏感性测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5-羟色胺(5-HT)和P物质(SP)水平,血清NGF、BDNF、GFAP表达;以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NGF、BDNF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粪便含水率、AWR评分、血清5-HT、SP水平、血清NGF、BDNF、GFAP表达、结肠组织NGF、BDNF表达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石斛碱各剂量组和匹维溴铵阳性组小鼠粪便含水率、AWR评分、血清5-HT、SP水平、血清NGF、BDNF、GFAP表达、结肠组织NGF、BDNF蛋白表达均降低;石斛碱各组呈剂量依赖性,石斛碱高剂量组与匹维溴铵阳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石斛碱可能通过减少5-HT、SP释放,抑制GFAP、NGF、BDNF表达,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肝郁脾虚型IBS模型小鼠疼痛、腹泻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碱 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内脏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基底前脑NGF-受体阳性神经元损伤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龙大宏 姚志彬 +3 位作者 何蕴韶 顾耀铭 陈以慈 邝国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8,共6页
切断老年鼠(24月龄)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脑室注射NGF对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实验证明损伤一个月后,损伤对照组损伤例内侧隔核和斜角带... 切断老年鼠(24月龄)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脑室注射NGF对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实验证明损伤一个月后,损伤对照组损伤例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垂直支NGF-R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减少了59.4%和37.24%,残存的神经元发生萎缩及表面受体含量增加。NGF治疗组,损伤侧的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垂直支的NGF-R阳性神经元数量只减少4.47%和2.36%,细胞形态学参数及受体灰度值都类似于正常。提示NGF对基底前脑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后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基底前脑 神经元损伤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填充静脉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敬国 张巨 +2 位作者 高凤彤 孙鸿斌 王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了解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白鼠30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组:异体静脉桥接神经缺损,形成神经再生室,其内填充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 m... 目的:了解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白鼠30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组:异体静脉桥接神经缺损,形成神经再生室,其内填充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失;B组:自体神经移植;C组:微囊化NIH3T3细胞。于术后4、8及12周进行足迹试验,术后12周进行电生理学测试及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4、8和12周不同时间点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12周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神经的组织学改变及再生神经纤维的成熟程度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胶囊与外周神经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辅加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对修复缺损的神经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神经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转基因细胞 微胶囊 神经再生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慢性铝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尹玉华 杨烁 +5 位作者 张天 郭红 张璐炜 刘赞 李新 张立丰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铝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究铝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低剂量Al组(Al-L)、中剂量Al组(Al-M)和高剂量Al组(Al-H),其子代大鼠从出生至断... 目的:研究铝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究铝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低剂量Al组(Al-L)、中剂量Al组(Al-M)和高剂量Al组(Al-H),其子代大鼠从出生至断乳期间通过乳汁摄入铝,Control组母鼠饮用的是蒸馏水,而Al-L、Al-M、Al-H染毒组的母鼠分别饮用含2.0、4.0和8.0 g/L AlCl 3的蒸馏水溶液;断乳后,染铝组子代大鼠饮用含2.0、4.0和8.0 g/L AlCl 3的蒸馏水溶液直至出生后第90 d,建立亚慢性铝暴露子代大鼠模型。染铝结束后,穿梭箱实验检测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称量子代大鼠体重及海马重评估铝的染毒效果,Western blot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子代大鼠海马NGF mRNA表达。结果:Al-H组子代大鼠体重显著低于其他3个剂量组子代大鼠体重;在穿梭箱实验中,与Control相比,染铝组子代大鼠主动回避反应与被动回避反应,随染铝剂量的增加下降,表明染铝组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与Control组相比,染铝组子代大鼠海马区NGF蛋白含量及N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亚慢性铝暴露下调海马区NGF表达水平,可能导致子代大鼠学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学习记忆 神经生长因子 子代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秀力 陈东 刘佳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7-830,共4页
目的:研究NGF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情况。方法:实验分为10、20、50和80μg.L-1NGF组及含10%胎牛血清的对照组。不同浓度的NGF组均诱导PC12细胞72h,在24、48和72h分别观察细胞的突起长度和细胞最大直径的变化情况;在诱导72h后利用... 目的:研究NGF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情况。方法:实验分为10、20、50和80μg.L-1NGF组及含10%胎牛血清的对照组。不同浓度的NGF组均诱导PC12细胞72h,在24、48和72h分别观察细胞的突起长度和细胞最大直径的变化情况;在诱导72h后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不同剂量NGF作用后PC12细胞向MAP2阳性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20、50和80μg.L-1NGF组MAP2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以50μg.L-1组最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加入NGF组分化的细胞其突起和细胞直径明显增长和增大,以50μg.L-1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NGF能够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50μg.L-1的NGF浓度是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最适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NaHS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巧彬 陈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外源性硫化氢钠(NaHS,即H2S供体)处理后哮喘大鼠肺中黏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实验组(其中哮喘组9例、NGF干预组10例及NaHS干预组9例),实...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外源性硫化氢钠(NaHS,即H2S供体)处理后哮喘大鼠肺中黏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实验组(其中哮喘组9例、NGF干预组10例及NaHS干预组9例),实验组于第1、8天腹腔注射卵白蛋白(OVA)致敏,第15~22天采用1%的OVA溶液雾化激发,每次雾化前30 min哮喘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GF干预组腹腔注射NGF(80 ng/kg),NaHS干预组腹腔注射NaHS(14μmol/kg)。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各相对时点以同量生理盐水注射及雾化。各组激发后24 h(第23天)解剖大鼠,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肺中黏蛋白基因Muc5ac的表达情况。结果哮喘组肺Muc5ac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哮喘组相比,NGF干预组肺Muc5ac蛋白含量表达明显增多,而NaHS干预组肺Muc5ac蛋白含量表达减少(P<0.05)。结论大鼠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和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GF可加重气道炎症,而NaHS可以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硫化氢 哮喘 大鼠 黏蛋白基因 卵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N大鼠坐骨神经NGF的动态表达及胰岛素和人NGF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云云 王坚 +1 位作者 蒋雨平 任惠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8,i001,共5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 (DPN)大鼠坐骨神经NGF的动态表达以及胰岛素和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 ,通过RT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 ,观察造模后 4和 8周大鼠坐骨神经NGFmRNA和蛋白...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 (DPN)大鼠坐骨神经NGF的动态表达以及胰岛素和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 ,通过RT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 ,观察造模后 4和 8周大鼠坐骨神经NGFmRNA和蛋白的表达 ,并观察DPN 4周时用胰岛素或hNGF干预 4周后坐骨神经NGF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NGFmRNA表达在DPN 4周无明显改变 ,8周时明显减少 ;NGF蛋白表达在DPN 4周和 8周均减少。hNGF干预能增加DPN大鼠坐骨神经NGFmRNA和蛋白表达 ,胰岛素则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 DPN大鼠坐骨神经NGF表达减少 ,外源性NGF可弥补这种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干预作用 胰岛素 DPN 链脲佐菌素(STZ) 表达及 人神经生长因子 多发性神经病 免疫组化技术 RT-PCR mRNA表达 外源性ngf 蛋白表达 动态表达 大鼠模型 调节作用 表达减少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体内同源重组构建pAdEasy-1-hNGFβ重组体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清秀 钟和英 +5 位作者 周青山 王家宁 黄永章 余开峰 马大青 姚尚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高效制备含神经生长因子β基因(hNGFβ)的重组腺病毒质粒。方法hNGFβ自载体pBLAST44hNGFβv02中切出,亚克隆至质粒pBluescriptⅡsk(+)中,形成pBluescriptⅡsk(+)hNGFβ,自pBluescriptⅡsk(+)hNGFβ中酶切出hNG... 目的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高效制备含神经生长因子β基因(hNGFβ)的重组腺病毒质粒。方法hNGFβ自载体pBLAST44hNGFβv02中切出,亚克隆至质粒pBluescriptⅡsk(+)中,形成pBluescriptⅡsk(+)hNGFβ,自pBluescriptⅡsk(+)hNGFβ中酶切出hNGFβDNA,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中,形成转移质粒pShuttleCMVhNGFβ,在感受态大肠杆菌BJ5183内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hNGFβ。结果线性化的pShuttleCMVhNGFβ转化含pAdEasy1的高效感受态大肠杆菌BJ5183,24h后获得了30%阳性重组质粒克隆,经酶切获得大于20kb的大片段和4.5kb的特征性条带,PCR反应扩增出731bp片段。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能快速构建含hNGFβ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hNGFβ,为hNGFβ基因的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 腺病毒 人β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