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d:YAP激光生物刺激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人牙周韧带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
1
作者 许沐馨 刘贤 +1 位作者 蒋立姗 孙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2-569,共8页
目的·探讨掺钕钇铝钙钛矿(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um perovskite,Nd:YAP)激光生物刺激对人牙周韧带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于常州市口腔医院收集因... 目的·探讨掺钕钇铝钙钛矿(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um perovskite,Nd:YAP)激光生物刺激对人牙周韧带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于常州市口腔医院收集因正畸拔除的前磨牙5颗,取牙根中1/3处的牙周韧带组织体外培养hPDLCs。使用Nd:YAP激光治疗仪生物刺激功能[G(-)模式]照射细胞,根据照射时间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无激光照射),以及5 s、10 s、15 s、20 s和30 s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各组hPDLCs增殖的情况;诱导成骨分化后,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试剂盒和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LP含量和活性水平,通过茜素红S染色和钙定量分析评价细胞的钙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各组细胞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中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related protein 1,DKK-1)、β-cateni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检测结果发现,从照射后3 d开始,10 s、15 s、20 s、30 s组细胞的增殖水平增强(均P<0.001)。诱导成骨分化后,激光照射组ALP含量及活性、钙盐水平都随照射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均P<0.05)。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激光照射组DKK-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随照射时间延长而降低;β-catenin和RUNX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照射时间延长后显著升高,15 s、20 s、30 s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d:YAP激光生物刺激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hPDLCs增殖和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钕钇铝钙钛矿激光 激光生物刺激效应 人牙周韧带细胞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Ce:YAG单晶的光学性能与掺杂浓度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斌宇 梁晓娟 +5 位作者 陈兆平 谢翠萍 骆乐 张志敏 钟家松 向卫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0-236,共7页
采用提拉法生长Ce:YAG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和激发发射光谱对其晶相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e:YAG单晶封装白光LED的最佳掺杂浓度.在455 nm蓝光激发下, Ce:YAG单晶的发射光谱可由中心波长526 nm(5d12 EgГ8g→4f12 F7/2Г8u... 采用提拉法生长Ce:YAG单晶,通过X射线衍射和激发发射光谱对其晶相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e:YAG单晶封装白光LED的最佳掺杂浓度.在455 nm蓝光激发下, Ce:YAG单晶的发射光谱可由中心波长526 nm(5d12 EgГ8g→4f12 F7/2Г8u)的宽发射带(500~650 nm)组成;激发光谱由343 nm (4f12F5/2Г7u→5d12EgГ7g)和466 nm(4f12F5/2Г7u→5d12EgГ8g)2个激发峰组成;Stokes位移为2448 cm-1, Huang-Rhys因子为6.12.研究结果表明, Ce:YAG单晶中Ce离子掺杂浓度与封装的白光LED之间有对应关系,在650 nm红粉调节下Ce离子最佳掺杂浓度范围为0.034~0.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 光学性能 掺杂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相沉淀法制备Nd∶YAG透明激光陶瓷材料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琼 苏春辉 +2 位作者 张洪波 邵晶 朱晓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6,共3页
以A l(NO3).9H2O、Y2O3、Nd2O3、(NH4)2SO4和尿素为原料,正硅酸乙酯为添加剂,采用均相沉淀法于1000℃制备出分散均匀、团聚程度轻、纯YAG立方晶相Nd∶YAG纳米前驱体粉末,经过1700℃真空烧结5h制备出Nd∶YAG透明陶瓷材料。采用XRD、FT-IR... 以A l(NO3).9H2O、Y2O3、Nd2O3、(NH4)2SO4和尿素为原料,正硅酸乙酯为添加剂,采用均相沉淀法于1000℃制备出分散均匀、团聚程度轻、纯YAG立方晶相Nd∶YAG纳米前驱体粉末,经过1700℃真空烧结5h制备出Nd∶YAG透明陶瓷材料。采用XRD、FT-IR、FT-PL和ESEM等测试手段对Nd∶YAG陶瓷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d∶YAG陶瓷材料的激光工作波长为1.065μm,和相同组分的单晶相比存在轻微的红移现象;陶瓷微观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气孔相、晶界相和杂质相,大大地降低了透明陶瓷材料的透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陶瓷 ND:YAG 激光材料 均相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Ce:YAG单晶光学性能及封装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向卫东 赵斌宇 +6 位作者 梁晓娟 陈兆平 谢翠萍 骆乐 张志敏 张景峰 钟家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4-620,共7页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白光LED用Ce:YAG单晶,通过吸收光谱、激发发射光谱和变温光谱对其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晶片用于封装白光LED光源中各因素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Ce:YAG晶片能被466 nm波长的蓝光有效激发,产生500-7...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白光LED用Ce:YAG单晶,通过吸收光谱、激发发射光谱和变温光谱对其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晶片用于封装白光LED光源中各因素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Ce:YAG晶片能被466 nm波长的蓝光有效激发,产生500-700 nm范围内的宽发射带。Ce3+的4f→5d轨道的跃迁吸收对应于202、219、247.3、347.4和455.5 nm五个吸收峰,据此量化分裂的5d能级能量,依次为21954、29154、40437、45662和49505 cm-1。温度升高, Ce3+的2F7/2能量升高导致了发光强度的降低,可降低幅度(13.28%)不大,比肩国家标准且要优于目前商用白光光源的Ce:YAG单晶制白光LED光源的封装工艺,从芯片、驱动电流、晶片厚度和添加物四方面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 Ce:YAG单晶是一种新型白光LED用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 光学性能 封装工艺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铈掺杂钇铝石榴石荧光粉及其荧光特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凯 刘河洲 +1 位作者 仵亚婷 胡文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以NH4HCO3、NH3.H2O混合溶液为沉淀剂,用共沉淀法结合后续煅烧制备了铈掺杂钇铝石榴石(YAG∶Ce)荧光粉,并采用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对粉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铈掺杂浓度对粉体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影响。结果表... 以NH4HCO3、NH3.H2O混合溶液为沉淀剂,用共沉淀法结合后续煅烧制备了铈掺杂钇铝石榴石(YAG∶Ce)荧光粉,并采用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对粉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铈掺杂浓度对粉体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铈掺杂钇铝石榴石经过1 000℃煅烧2 h,得到纳米晶YAG∶Ce荧光粉;随着铈浓度的增加,荧光粉发射光谱发生红移,激发光谱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透明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海丽 田庭燕 +2 位作者 王震 袁雷 沈德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75-279,共5页
本文综述了掺钕钇铝石榴石(Nd∶Y3Al5O12,简称Nd∶YAG)激光透明陶瓷粉料以及陶瓷的制备方法,对影响Nd∶YAG透明陶瓷激光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Nd∶YAG激光透明陶瓷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掺钕钇铝石榴石 透明陶瓷 激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相沉淀法制备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纳米粉末 被引量:2
7
作者 宋琼 苏春辉 +4 位作者 张洪波 邵晶 朱晓薇 王轶敏 魏艳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1-1824,共4页
采用均相沉淀法,以Al(NO3)3.9H2O、Y2O3、Nd2O3、(NH4)2SO4和NH4HCO3为原料,正硅酸乙酯为添加剂,制备Nd∶YAG纳米粉末;并探讨了均相沉淀法制备Nd∶YAG纳米粉末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粉体在800℃时为无定型态,当温度达到900℃时析出... 采用均相沉淀法,以Al(NO3)3.9H2O、Y2O3、Nd2O3、(NH4)2SO4和NH4HCO3为原料,正硅酸乙酯为添加剂,制备Nd∶YAG纳米粉末;并探讨了均相沉淀法制备Nd∶YAG纳米粉末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粉体在800℃时为无定型态,当温度达到900℃时析出大量YAlO3(YAP)和少量Y3Al5O12(YAG)晶体,当温度达到1000℃时就全部转化为YAG立方晶相;混合溶液生成沉淀物是由Al 3+的沉淀所决定的;Al 3+首先均相成核,随后Y3+和Nd3+以Al沉淀物为异相核发生异相成核,形成的沉淀物覆着于Al沉淀物表面,推测沉淀物结构可能为钇包覆铝的核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沉淀法 掺钕钇铝石榴石 均相成核 纳米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钕钇铝石榴石透明陶瓷(Nd:YAG)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华山 苏春辉 +2 位作者 韩辉 宋琼 张洪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1-1416,共6页
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出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粉末,经模压300MPa成型,于1700℃真空烧结5h,制备出尺寸φ9mm×1mmNd:YAG透明陶瓷片.对Nd:YAG透明陶瓷片进行光透过率、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测量.采用体视学原理与方法定量地研究... 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出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粉末,经模压300MPa成型,于1700℃真空烧结5h,制备出尺寸φ9mm×1mmNd:YAG透明陶瓷片.对Nd:YAG透明陶瓷片进行光透过率、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测量.采用体视学原理与方法定量地研究了Nd:YAG透明陶瓷的微观结构参数和光透过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尺寸φ9mm×1mmNd:YAG透明陶瓷片在可见光波段光透过率约为45%,在近红外光波段约为55%;随着入射光波长的增加,光透过率增加;随着晶粒三维球当径(D_(3S))的增加,光透过率增加,当D_(3S)约为20μm时,Nd:YAG透明陶瓷光透过率接近单晶理论值;随着晶粒以及单个晶粒平均比表面积的增加,光透过率降低;随着晶粒三维平均自由距离的增加,光透过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钕钇铝石榴石 透明陶瓷 体视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钇铝石榴石激光与氟联合应用促进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冬雪 黄文燕 +2 位作者 黄毅鹏 封琼 曾素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比较铒钇铝石榴石(Er:YAG)激光、含氟涂膜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方法将50颗新鲜拔除的牛下前牙切割成6mm×5mm×2mm的釉质块,于每个标本唇面建立直径1mm的开窗区,在脱矿液中浸泡3d,制备早期釉质龋模... 目的比较铒钇铝石榴石(Er:YAG)激光、含氟涂膜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方法将50颗新鲜拔除的牛下前牙切割成6mm×5mm×2mm的釉质块,于每个标本唇面建立直径1mm的开窗区,在脱矿液中浸泡3d,制备早期釉质龋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D组:脱矿组,C组:空白对照组,L组、FV组及FVL组分别用Er:YAG激光、含氟涂膜、Er:YAG激光+含氟涂膜处理后,置于37℃人工唾液中处理7d,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进行釉质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L组、FV组和FVL组均呈现釉质表面形态学的改变。对能谱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各组再矿化后Ca、P质量百分比及Ca/P均有所提高,FLV组的Ca、P质量百分比及Ca/P较其他组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r:YAG激光在氟化涂膜在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中起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釉质龋 铒钇铝石榴石激光 氟化涂膜 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595nm和1064nm激光治疗难治性鲜红斑痣 被引量:6
10
作者 左亚刚 王宏伟 王家璧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评价双波长595nm和1064nm激光器治疗难治性鲜红斑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激光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采用双波长595nm和1064nm激光器治疗16例对传统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抵抗的难治性鲜红斑痣患者的资... 目的评价双波长595nm和1064nm激光器治疗难治性鲜红斑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激光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采用双波长595nm和1064nm激光器治疗16例对传统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抵抗的难治性鲜红斑痣患者的资料,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6例患者中2例痊愈,6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3例患者出现水疱,2例出现瘢痕,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波长595nm和1064nm激光器对难治性鲜红斑痣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 脉冲染料激光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鲜红斑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掺钕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琼 苏春辉 +5 位作者 张华山 张洪波 侯朝霞 朱晓薇 邵晶 胡海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多晶透明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光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激光工作物质。以Al(NO3)·9H2O,Y2O3,Nd2O3,(NH4)2SO4和NH4HCO3为原料,正硅酸乙酯为添加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分散均匀、团聚程... 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多晶透明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光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激光工作物质。以Al(NO3)·9H2O,Y2O3,Nd2O3,(NH4)2SO4和NH4HCO3为原料,正硅酸乙酯为添加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分散均匀、团聚程度轻、YAG立方晶相的Nd:YAG纳米前驱体粉末,采用TG/DTA,XRD,FT-IR和TEM等测试手段对Nd:YAG陶瓷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在800℃时为无定型态,当温度达到900℃时析出大量的晶体YAlO3(YAP)和少量的YAlO3(YAP),当温度达到1100℃时就全部转化为立方晶相;前驱体纳米粉末中存在轻微的团聚,主要是在1100℃高温时晶粒发生了生长,连接在一起,但是作为团聚整体而言,颗粒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掺钕钇铝石榴石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Nd∶YAG激光透明陶瓷烧结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亮 李启寿 +1 位作者 李强 王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共8页
多晶Nd:YAG透明陶瓷以其优异的光学、力学和热稳定性能被认为是当前最优异的固体激光器增益介质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主要论述了烧结助剂及烧结技术对Nd∶YAG陶瓷性能的影响,指出通过合适的烧结技术,可获得高品质多晶Nd∶YAG透明... 多晶Nd:YAG透明陶瓷以其优异的光学、力学和热稳定性能被认为是当前最优异的固体激光器增益介质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主要论述了烧结助剂及烧结技术对Nd∶YAG陶瓷性能的影响,指出通过合适的烧结技术,可获得高品质多晶Nd∶YAG透明陶瓷,并对Nd∶YAG透明陶瓷烧结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 掺钕钇铝石榴石 透明陶瓷 烧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意外视网膜损伤
13
作者 周淑英 陈宗礼 徐碣敏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1992年第6期379-381,共3页
本文对一例 Nd:YAG 激光视网膜病例进行调查,并对其照射剂量进行估算。
关键词 激光 视网膜 损伤 ND:Y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燃烧法制备掺钕钇铝石榴石透明陶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斌 李永大 荆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4-328,共5页
掺钕钇铝石榴石(Nd:Y3Al5O12,Nd:YAG)透明多晶陶瓷和相同化学组成的单晶相比具有容易制造、成本低、尺寸大、掺杂浓度高、热导率高、热稳定性高、可大批量生产、易实现多层和多功能的陶瓷结构等优点,成为了单晶最有力的替代者。采用低... 掺钕钇铝石榴石(Nd:Y3Al5O12,Nd:YAG)透明多晶陶瓷和相同化学组成的单晶相比具有容易制造、成本低、尺寸大、掺杂浓度高、热导率高、热稳定性高、可大批量生产、易实现多层和多功能的陶瓷结构等优点,成为了单晶最有力的替代者。采用低温燃烧法以Nd2O3、Y2O3、Al(NO3)3.9H2O、柠檬酸为原料,TEOS为烧结添加剂于1 100℃合成出分散均匀、轻微硬团聚、超细、YAG立方晶相(Nd0.01Y0.99)3Al5O12前驱体粉末,经过1 700℃真空烧结5 h得到Nd:YAG透明陶瓷。采用TG-DTA、XRD、FT-IR、TEM、ESEM和FT-PL等测试手段对(Nd0.01Y0.99)3Al5O12陶瓷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YAG的析晶温度为850℃,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少量的YAP中间相,于1 050℃转变成YAG立方晶相;(Nd0.01Y0.99)3Al5O12陶瓷材料的激光工作波长为1.065μm,和相同组分的单晶相比存在轻微的红移;随着透射光波长的增加,透光率逐渐增加,在可见光区透光率约为45%,在近红外光区透光率约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掺钕钇铝石榴石 透明陶瓷 激光材料 低温燃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掺钕钇铝石榴石透明陶瓷:滴加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向定艾 苟立 冉均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7-601,共5页
用共沉淀法正滴和反滴工艺制备了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粉体。测试了粉体的相组成、显微形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经1100℃煅烧后,正滴工艺得到粉体主相为YAG(Y3Al5O12),但有少量的YAM(Y4Al2O9),反滴工艺则得到纯的YAG。晶粒尺寸分别... 用共沉淀法正滴和反滴工艺制备了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粉体。测试了粉体的相组成、显微形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经1100℃煅烧后,正滴工艺得到粉体主相为YAG(Y3Al5O12),但有少量的YAM(Y4Al2O9),反滴工艺则得到纯的YAG。晶粒尺寸分别为24.7 nm和26.6 nm,平均粒径分别为1.26μm和1.86μm,前者的粒径分布要窄,分散性要好。采用真空烧结技术在1800℃烧结制备了Nd:YAG陶瓷,正滴工艺制备YAG陶瓷晶粒间存在少量气孔,反滴工艺样品存在少量大的孔洞和许多晶界气孔。厚1 mm抛光样品在1064 nm处透过率分别为72%和42%,在400 nm处分别为65%和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钕钇铝石榴石 透明陶瓷 正滴 反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敏化YAG∶Nd^3+单晶的近红外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运锋 崔少博 +2 位作者 郭爽 唐晓燕 宋金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稀土离子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在光通信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应用广泛。针对材料近红外发光性能较弱的问题,采用Ce^3+的敏化作用,提高Nd^3+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利用提拉法生长得到大尺寸的Ce^3+和Nd^3+共掺杂Y3Al5O12(YAG)单晶,用X-射线衍射仪... 稀土离子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在光通信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应用广泛。针对材料近红外发光性能较弱的问题,采用Ce^3+的敏化作用,提高Nd^3+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利用提拉法生长得到大尺寸的Ce^3+和Nd^3+共掺杂Y3Al5O12(YAG)单晶,用X-射线衍射仪对其物相进行分析,并通过透射光谱对晶体透光率和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对Ce^3+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初步判断Ce^3+和Nd^3+间的能量传递行为。并通过Nd^3+近红外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研究Ce^3+对Nd^3+发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Ce^3+向Nd^3+的有效能量传递作用,YAG∶Ce^3+,Nd^3+在450 nm蓝光激发时,近红外1060 nm发光增强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单晶 稀土掺杂 发光性能 能量传递 近红外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联合脱敏牙膏封闭牙本质小管后抗酸蚀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珍 赵继志 +4 位作者 李倩 李春兰 蔡文 常金兰 杨文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813,共5页
目的 评估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和含有氟化亚锡系统的脱敏牙膏不同应用顺序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2颗完整的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制备成0.8 mm厚牙本质片,将每个牙本质片再分为4小片,取其中3小片,用6%的柠檬酸... 目的 评估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和含有氟化亚锡系统的脱敏牙膏不同应用顺序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2颗完整的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制备成0.8 mm厚牙本质片,将每个牙本质片再分为4小片,取其中3小片,用6%的柠檬酸进行腐蚀,随机分配至以下3组(n=12):(1)对照组:无处理;(2)Nd∶YAG激光+牙膏(TB)组:先用Nd∶YAG激光照射,后用脱敏牙膏刷牙;(3)TB+Nd∶YAG组:先用脱敏牙膏刷牙,后用Nd∶YAG激光照射。Nd∶YAG激光照射参数均为:1 W,15脉冲/s,脉冲宽度150μs,照射10 s, 6个循环。经上述处理后,将Nd∶YAG+TB组和TB+Nd∶YAG组的12个牙本质片随机分配到4个亚组(n=3),分别在可口可乐液中接受酸蚀0、5、10、15 mi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牙本质片并拍片,由8名单盲检查员根据统一标准给出评分,采用方差分析对各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酸蚀前,Nd∶YAG+TB组和TB+Nd∶YAG组的牙本质小管封闭评分分别为(4.83±0.09)分和(3.85±0.6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0±0.07)分(P均<0.0001),Nd∶YAG+TB组与TB+Nd∶YA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Nd∶YAG+TB组酸蚀5、10、15 min牙本质小管封闭评分分别为(4.33±0.60)、(4.27±0.24)、(3.63±0.07)分,与TB+Nd∶YAG组的(4.04±0.10)、(3.76±0.59)、(3.17±0.2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Nd∶YAG+TB亚组中,酸蚀15 min牙本质小管封闭评分明显低于酸蚀前(P=0.0011)。在TB+Nd∶YAG组中,酸蚀前后牙本质小管封闭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参数的Nd∶YAG激光照射结合使用脱敏牙膏,不论先后顺序,均可以产生良好的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但是先用脱敏牙膏刷牙后用Nd∶YAG激光照射组在酸蚀后的牙本质封闭效果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牙本质敏感症 酸蚀 牙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碱溶液后处理对固相合成铈掺杂钇铝石榴石荧光粉发光性能的改进
18
作者 周俊 雷小敏 +2 位作者 王晓 罗伟 焦桓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7-580,共4页
为改善高温固相反应制备的铈掺杂钇铝石榴(YAG∶Ce3+)黄光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分别采用浓氨水、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三乙醇胺、聚丙烯酰胺和六次甲基四胺等的水溶液对其进行浸泡处理,比较了处理剂浓度、用量和处理剂类型对荧光粉发... 为改善高温固相反应制备的铈掺杂钇铝石榴(YAG∶Ce3+)黄光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分别采用浓氨水、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三乙醇胺、聚丙烯酰胺和六次甲基四胺等的水溶液对其进行浸泡处理,比较了处理剂浓度、用量和处理剂类型对荧光粉发光强度、荧光粉温度、猝灭性能和形貌的影响,确定了以30%氨水在50℃浸泡50 min为优化的处理工艺,YAG∶Ce3+荧光粉发光强度比处理前约提高9.5%,荧光粉分散程度也得到改善,处理后粒径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掺杂钇铝石榴石 荧光粉 后处理 发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