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息分离与匹配搜索的圆柱腔内阵列一致性校准
1
作者 肖妍 赵明月 +3 位作者 何元安 商德江 王杨 平自红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0-839,共10页
声纳阵成阵过程中,阵元之间难免存在位置偏差,且在密排情况下阵元间的声场耦合较强,将引起阵元间的幅相不一致,需要在成阵后进行阵列在线校准。室内消声水池只能在一定频段内模拟自由场,难以满足低频水声测量所需要的自由场条件。因此,... 声纳阵成阵过程中,阵元之间难免存在位置偏差,且在密排情况下阵元间的声场耦合较强,将引起阵元间的幅相不一致,需要在成阵后进行阵列在线校准。室内消声水池只能在一定频段内模拟自由场,难以满足低频水声测量所需要的自由场条件。因此,本文围绕常用的圆柱阵列低频校准问题展开研究,提出有限空间中全息声场重构与匹配搜索补偿相结合的阵列幅相一致性校准方法。该方法结合有限空间中近场声全息声场分离技术,首先进行有限空间中的声场重构,利用声场重构结果建立幅相一致性搜索函数,结合匹配搜索算法的寻优思想对复杂阵列阵元的幅相一致性进行校准。文中以小型圆柱阵为分析对象,开展圆柱腔内有限空间声场的理论建模与仿真分析,并结合智能优化算法,实现阵列阵元间幅相一致性校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圆柱腔内阵列一致性校准方法,可以在实验室内进行圆柱阵列成阵后的低频幅相一致性在线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匹配搜索 圆柱腔 圆柱阵 阵列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H变换的两端封闭有限长圆柱壳体内部声场重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健 陈克安 王岩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2-115,128,共5页
首先采用模态叠加法计算出两端封闭圆柱壳体的内部声场,然后在Neumann边界条件下推导圆柱壳体内部NAH变换算法,将声场中近场面上的全息数据与NAH变换算法结合实现内部声场的重建,最后比较重建的声场分布与模态叠加法计算出的声场分布,... 首先采用模态叠加法计算出两端封闭圆柱壳体的内部声场,然后在Neumann边界条件下推导圆柱壳体内部NAH变换算法,将声场中近场面上的全息数据与NAH变换算法结合实现内部声场的重建,最后比较重建的声场分布与模态叠加法计算出的声场分布,结果表明:通过NAH算法重建的声场分布能较好地与模态叠加法计算出声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nah 内部声场 格林函数 模态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声全息(NAH)中减少测量点数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毛荣富 朱海潮 张劲松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3期287-294,共8页
近场声全息(NAH)是一种进行噪声源分析的有效工具。但要获得较高的重建精度必须在全息面上大孔径范围内进行密集的数据采集,需要大量的测量点,测量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在保证重建精度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有效地减少全息面测量点数对NAH的意... 近场声全息(NAH)是一种进行噪声源分析的有效工具。但要获得较高的重建精度必须在全息面上大孔径范围内进行密集的数据采集,需要大量的测量点,测量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在保证重建精度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有效地减少全息面测量点数对NAH的意义十分重大。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对全息面进行插值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全息面传声器数目较少时通过插值提高重建精度,因而可大幅地减少全息面的测量点数。对于两个矩形板声辐射数值计算中减少的测量点数都可高于70%,并得到了其它有意义的结论,达到了保证重建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全息面测量点数的研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支持向量回归 插值 重建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等效源在水下结构散射声场重建中的应用
4
作者 安步潮 何元安 +2 位作者 宋昊 胡宇安 闫孝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5-1502,共8页
针对水下结构散射声场重建中测点较少时精度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压缩等效源方法。该方法结合压缩感知框架与等效源法,通过联合稀疏表征入射声源与散射等效源模态系数,实现单层声压测量面下的声场分离与重建。结果表明:融合压缩... 针对水下结构散射声场重建中测点较少时精度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压缩等效源方法。该方法结合压缩感知框架与等效源法,通过联合稀疏表征入射声源与散射等效源模态系数,实现单层声压测量面下的声场分离与重建。结果表明:融合压缩等效源方法可准确重建圆柱壳模型的散射场,且在少量测点下的远场重建任务中优于传统方法;当入射声源先验信息失配时会带来重建误差,但入射声源位于远场时影响较小。通过设置入射虚源,可使融合压缩等效源方法适用于半空间与理想波导环境。湖试数据验证进一步表明,该方法在单层测点条件下能有效分离重建散射声场。湖上试验证实,该方法仅需单层传感器即可达到与传统双层测量方法相当的散射场场重建精度,显著降低了工程实施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散射 等效源法 声全息 压缩感知 声场分离 声场重建 波导 虚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面NAH中的采样间隔取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辛雨 张永斌 +1 位作者 毕传兴 陈心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336,340,共5页
目前柱面NAH的重建参数选取方面未见有专门分析,多数沿用平面NAH的选取原则,或作为平面NAH的延伸稍加讨论。但两者在算法实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单独对其重建参数选取进行研究;该文系统分析了2种NAH在参数选择方面的不同之处,对柱面... 目前柱面NAH的重建参数选取方面未见有专门分析,多数沿用平面NAH的选取原则,或作为平面NAH的延伸稍加讨论。但两者在算法实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单独对其重建参数选取进行研究;该文系统分析了2种NAH在参数选择方面的不同之处,对柱面NAH中采样间隔的取值做了细致分析,并综合考虑了它与其它重建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采样间隔在轴向和周向的取值范围,文中采用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面nah 重建参数 重建精度 采样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NAH的旋转风轮声源识别实验研究
6
作者 张翠青 高志鹰 +3 位作者 陈永艳 代元军 汪建文 候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2-307,共6页
在风洞开口实验段,针对不同风速及不同叶尖速比,应用Brükel&Kjær公司60通道轮型声阵列及声信号采集系统对直径为1.4 m的S翼型风轮进行声场测试,并采用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SONAH)技术进行旋转风轮低频噪声源识别及频域特... 在风洞开口实验段,针对不同风速及不同叶尖速比,应用Brükel&Kjær公司60通道轮型声阵列及声信号采集系统对直径为1.4 m的S翼型风轮进行声场测试,并采用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SONAH)技术进行旋转风轮低频噪声源识别及频域特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最大声强度是旋转叶片产生的基频噪声,其对应总声压级随风速增加呈函数f(x)=-0.0092x^(4)+0.297x^(3)-3.7403x^(2)+23.186x+49.274增加,随叶尖速比增加呈函数f(x)=0.4467x^(4)-10.273x^(3)+87.728x^(2)-328.75x+567.23增加;识别的噪声源最大能量中心集中于翼展位置约0.545 m,相对半径r/R=0.778处,且不随风速和尖速比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噪声控制 声强度 声压级 噪声源 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SOnah) 声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全息法和单目视觉技术的柴油机噪声可视化实现
7
作者 毕玉华 梁加宝 +1 位作者 姚国仲 吴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6-281,共6页
柴油机属于多噪声耦合动力装置,其噪声的识别和控制是内燃机研究领域的难点。为实现柴油机噪声的可视化,本研究结合了近场声全息法与单目视觉技术,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声像匹配模块,测试系统人机界面友好,并通过已知声源试验验证了声像... 柴油机属于多噪声耦合动力装置,其噪声的识别和控制是内燃机研究领域的难点。为实现柴油机噪声的可视化,本研究结合了近场声全息法与单目视觉技术,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声像匹配模块,测试系统人机界面友好,并通过已知声源试验验证了声像匹配模块的正确性。将验证后的测试系统应用于高压共轨柴油机对主/次推力侧声源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在大气压力为80kPa、转速为1800r/min的最大扭矩工况下,主推力侧出现较大辐射噪声的位置为中冷器进气管、曲轴定时齿形带轮、排气管、脚架和涡轮增压器等;次推力侧辐射噪声峰值出现在起动机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单目视觉系统 声像匹配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声全息重建参数对隔声测量精度的影响
8
作者 王红卫 张光耀 +3 位作者 沈涛 李淑洁 杨晨曦 张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共8页
等效源法近场声全息可以开展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的工作。采用近场声全息测量构件隔声量时,重建参数对声场重建结果影响显著。基于对等效源法近场声全息隔声测量理论的分析,利用传声器阵列测得构件表面的复声压信号,通过声场重建得到构件... 等效源法近场声全息可以开展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的工作。采用近场声全息测量构件隔声量时,重建参数对声场重建结果影响显著。基于对等效源法近场声全息隔声测量理论的分析,利用传声器阵列测得构件表面的复声压信号,通过声场重建得到构件的隔声量和表面法向声强分布。为进一步探究重建参数对等效源法近场声全息隔声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在隔声室开展以传统声压法为对比的建筑构件隔声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等效源面位置从-2 cm变化至-5 cm时,表面法向声强的重建平均误差值由3.9 dB增大至5.6 dB,隔声量的重建平均误差值由5.2 dB增大至6.9 dB,测量误差随等效源面距离而增大,因此等效源面宜靠近声源面;当全息测量面距离为4、8和16 cm时,表面法向声强的重建平均误差值分别为0.6、1.9和5.5 dB,隔声量的重建平均误差值分别为0.9、1.4和4.6 dB,测量误差随全息测量面距离而增大,因此建议全息测量面距离保持在8 cm之内;当等效源点数目与全息面测点数目一致时,与传统声压法差异仅为0.84 dB,当二者数目不一致时,隔声量和表面法向声强平均误差值均增大至4.6~6.8 dB。通过对重建参数进行优选可以有效提高构件隔声测量精度,对实验室测量建筑构件隔声性能与方法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在隔声测量技术的实际运用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全息术 声场测量 隔声测量 重建参数 等效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近场声全息扫描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宁 查阳 +2 位作者 吴海军 周鹤峰 蒋伟康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7-842,共6页
针对基于多参考互谱法的近场声全息技术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自动化近场声全息扫描测量系统。该系统使用高精度直线导轨滑块机构,下位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传声器阵列快速、准确移动至预设测量位置;以NI公司的嵌入式实... 针对基于多参考互谱法的近场声全息技术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自动化近场声全息扫描测量系统。该系统使用高精度直线导轨滑块机构,下位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传声器阵列快速、准确移动至预设测量位置;以NI公司的嵌入式实时控制器和数据采集卡作为数据采集设备的硬件,利用LabVIEW软件编写数据采集程序,实现多通道声压数据的实时采集。为了将传声器阵列移动和数据采集两个过程结合起来,实现测量位置声压的自动采集,文章基于QT应用程序开发框架编写上位机程序,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控制,完成自动化扫描测量的整个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采集全息面上的声压数据,从而提高近场声全息的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扫描测量 数据采集 LABVIEW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维纳滤波器的声学成像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通 徐赋民 +1 位作者 任豪杰 张二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0-384,共5页
针对混响环境中背景噪声干扰导致循环平稳源重建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循环维纳滤波器,结合贝叶斯近场声全息技术,提出了一种声学成像优化方法。通过麦克风阵列在声源的近场测量由声源辐射信号的声压,利用循环维纳滤波器对测量值进行去噪... 针对混响环境中背景噪声干扰导致循环平稳源重建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循环维纳滤波器,结合贝叶斯近场声全息技术,提出了一种声学成像优化方法。通过麦克风阵列在声源的近场测量由声源辐射信号的声压,利用循环维纳滤波器对测量值进行去噪,从而实现对循环平稳信号的盲提取,再应用贝叶斯近场声全息技术在空间上重建循环平稳源。首先,通过仿真分析,系统地评估了盲信号提取算法的有效性。然后,通过开展声源重建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声学成像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平稳源 循环维纳滤波器 贝叶斯近场声全息 麦克风阵列 盲信号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同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多频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
11
作者 张凤敏 张小正 +2 位作者 周蓉 张永斌 毕传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0-267,共8页
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通常采用基于单频处理的单测量向量模型进行声场重建,此模型存在噪声鲁棒性较差以及重建精度不足的问题。实际中噪声源往往具有宽频特征,同一位置处不同频率的等效源源强聚集从而呈现共同稀疏特... 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通常采用基于单频处理的单测量向量模型进行声场重建,此模型存在噪声鲁棒性较差以及重建精度不足的问题。实际中噪声源往往具有宽频特征,同一位置处不同频率的等效源源强聚集从而呈现共同稀疏特性,若充分利用源强的共同稀疏特性,可以改善重建性能。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共同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多频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采用多频协同处理,构建多频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模型;然后为等效源源强施加共同稀疏约束,并使用共同稀疏贝叶斯学习方法求解等效源源强。与单频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重建精度和更好的噪声鲁棒性。通过单极子声源仿真和小音箱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等效源方法 共同稀疏贝叶斯学习 多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研究及实验
12
作者 柴凯 楼京俊 +1 位作者 李荣华 胡俊波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1450,共10页
为了有效减小传统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过程中的“窗效应”和准确利用有限测量孔径测量并定位潜艇的表面声源,提出一种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首先,通过改进基于正交球面波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提出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 为了有效减小传统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过程中的“窗效应”和准确利用有限测量孔径测量并定位潜艇的表面声源,提出一种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首先,通过改进基于正交球面波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提出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然后,仿真对比上述两种局部近场声全息方法的重构结果,研究外推误差和扩展测点数对重构精度的影响;最后,在消声水池中利用小孔径全息测量面进行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级迭代的局部近场声全息能大大减小有限测量孔径带来的“窗效应”和“孔径重复效应”误差,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可为水下大尺寸声源的近场声全息精确测量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近场声全息 波数域外推 窗效应 二级迭代 噪声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近场声全息的噪声源识别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东旺 李舜酩 +2 位作者 江星星 王勇 程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74-2880,共7页
在近场声全息(NAH)声场测量中,噪声的存在使近场声全息重建精度降低,影响声场重建的实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双测量面NAH技术,首先采用双测量面对噪声源信号进行测量,然后基于传递函数法引入一种合理的传递函数估计,结合... 在近场声全息(NAH)声场测量中,噪声的存在使近场声全息重建精度降低,影响声场重建的实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双测量面NAH技术,首先采用双测量面对噪声源信号进行测量,然后基于传递函数法引入一种合理的传递函数估计,结合参考传声器信号来求解全息面复声压,最后利用前后测量面数据相位差异来求解格林函数,根据声场重建公式进行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数值仿真及重建误差分析表明,存在测量噪声影响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传递函数法NAH重建误差更小,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声源位置并提高声全息重建精度。最后对某型拖拉机前端进行近场阵列扫描试验,验证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双测量面NAH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声场重建 双测量面 传递函数估计 重建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全息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广林 陈心昭 +1 位作者 陈剑 毕传兴 《声学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20-125,129,共7页
简单地回顾了全息术的基本原理,全息术的应用范围及发展历史。对声全息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声全息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述,就近场声全息技术(NAH)中常用的各类重建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声全息数据的各类采集方法、特点及声全息成像的... 简单地回顾了全息术的基本原理,全息术的应用范围及发展历史。对声全息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声全息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评述,就近场声全息技术(NAH)中常用的各类重建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声全息数据的各类采集方法、特点及声全息成像的分辨率、各类声场全息图像的表达方法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基于声压测量的近场声全息技术和基于声强测量的近场声全息技术(BAHIM)的研究现状,从而指出了这两种近场声全息技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对NAH及BAHIM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全息技术 技术特点 技术分类 全息成像 声压测量 近场声全息 全息图像 声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lmholtz方程最小二乘法的声场重构 被引量:7
15
作者 雷宣扬 陈进 +1 位作者 张桂才 陈少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9-132,137,共5页
对Helmholtz方程最小二乘(HELS)方法的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ELS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辐射声场描述成一系列由球面波函数构成的正交函数的线性组合形式,组合系数通过配置场点的声压来确定.针对HELS方法重建声场过程中矩阵病... 对Helmholtz方程最小二乘(HELS)方法的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ELS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辐射声场描述成一系列由球面波函数构成的正交函数的线性组合形式,组合系数通过配置场点的声压来确定.针对HELS方法重建声场过程中矩阵病态和奇异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求解组合系数.此外,提出了采用循环迭代的优化方法确定线性组合的项数.这两点改进使得HELS方法更具有普适性、更为稳健.以一脉动球声源为实例,应用改进的HELS方法对其声场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HELS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声场重建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MHOLTZ方程 Helmhltz最小二乘法 近场声全息 球面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Patch近场声全息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毕传兴 唐琦 +1 位作者 张永斌 贺春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文章将声场分离技术和Patch NAH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双面Patch NAH技术。该技术首先采用基于空间Fourier变换的双面声场分离技术清除全息面背向声源的干扰,再采用基于波数域外推的PatchNAH技术进行声源局部重建。由于综合了声场分离和... 文章将声场分离技术和Patch NAH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双面Patch NAH技术。该技术首先采用基于空间Fourier变换的双面声场分离技术清除全息面背向声源的干扰,再采用基于波数域外推的PatchNAH技术进行声源局部重建。由于综合了声场分离和Patch NAH的优点,所提出的双面Patch NAH技术可以用于内部声场重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波数域外推 声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源识别的近场声全息方法和数值仿真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于飞 陈剑 +1 位作者 周广林 陈心昭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9-343,共5页
将近场声全息(NAH)用于噪声源的识别和定位,对不同类型噪声源的数值模拟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对于复杂声源,采用近场声全息方法可以精确地定位噪声源,并且能很好地分辨出各噪声源振幅的强弱;在波数域加窗滤波后,声压测量的误差对声源识... 将近场声全息(NAH)用于噪声源的识别和定位,对不同类型噪声源的数值模拟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对于复杂声源,采用近场声全息方法可以精确地定位噪声源,并且能很好地分辨出各噪声源振幅的强弱;在波数域加窗滤波后,声压测量的误差对声源识别结果的影响不大。并对重建结果误差的产生原因及近场声全息相关参数的选取原则做了详细的分析,对工程测量和噪声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控制 近场声全息 数值仿真 声源识别 声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LS法的多源相干声场重建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海滨 蒋伟康 +1 位作者 薛玮飞 廖长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6,共4页
针对Helmholtz方程最小二乘法(HELS)对多源相干声场进行重建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HELS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辐射声场由多个相干声源产生的一系列声场叠加而成,每个声源产生的声压可以用球面波函数构成的正交函数的... 针对Helmholtz方程最小二乘法(HELS)对多源相干声场进行重建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HELS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辐射声场由多个相干声源产生的一系列声场叠加而成,每个声源产生的声压可以用球面波函数构成的正交函数的线性组合表达。组合系数可通过测点的声压来确定。采用预估基函数展开项数和循环迭代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确定基函数的最佳项数,提高了计算效率。在求解系数向量的过程中采用奇异值分解和正则化方法,减轻了逆问题求解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定问题。数值仿真表明,改进的HELS方法能有效地重建多源相干声场,并可估计每个声源对声场的贡献,具有声场分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MHOLTZ方程 近场声全息 相干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声全息测量阵架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海鹏 朱海潮 +1 位作者 匡贡献 陈志敏 《声学技术》 CSCD 2011年第3期211-215,共5页
全息测量系统设计的关键是测量全息面测点复声压(幅值和相位)的真实数据,介绍了自行设计的近场声全息(NAH)测量的传声器线阵扫描系统。利用边界元法计算了传声器线阵架结构表面声散射对阵上传声器测量全息复声压的影响,提出了敷设吸声... 全息测量系统设计的关键是测量全息面测点复声压(幅值和相位)的真实数据,介绍了自行设计的近场声全息(NAH)测量的传声器线阵扫描系统。利用边界元法计算了传声器线阵架结构表面声散射对阵上传声器测量全息复声压的影响,提出了敷设吸声材料以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对在线阵架表面敷设吸声材料后的声散射效应仿真结果表明,吸声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声散射效应,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传声器线阵 边界元法 声散射 吸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点振速测量的近场声全息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永斌 毕传兴 +1 位作者 陈剑 陈心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115,121,共5页
现有的近场声全息技术都是通过在声源近场测量声压来重建和预测声场,并实现声场的可视化。采用同样反映声场特征的质点振速来进行声全息计算,并推出了基于振速测量的近场声全息重建公式,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现有的近场声全息技术都是通过在声源近场测量声压来重建和预测声场,并实现声场的可视化。采用同样反映声场特征的质点振速来进行声全息计算,并推出了基于振速测量的近场声全息重建公式,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与用声压重建的结果相比较,表明本方法的边缘重建精度高的特点;用质点振速重建可以采用更小的全息面来获得同样的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质点振速 声场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