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论“国家-民族”关系——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 |
张继焦
尉建文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
2
|
关于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的思考——基于“国家—民族”理论 |
吴玥
张继焦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与宋型国家概念的提出 |
李华瑞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中国民族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对西方民族理论的学理性超越 |
孙明霞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5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安排:从社会分工理论观瞻 |
宣晓伟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4
|
|
|
6
|
日本海洋软实力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宋宁而
王琪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7
|
李斯特的经济理论及其贡献 |
余章宝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
8
|
复兴国家:国家理论的新形态 |
郁建兴
徐越倩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9
|
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论纲 |
徐杰舜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7
|
|
|
10
|
中华民族:现代中国的国家形式 |
刘永刚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1
|
“世俗面相”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转型——基于“大一统”思想及文化惰性的思考 |
张媚玲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12
|
国家审计的威慑性、回应性和预防性的协同效应 |
黄溶冰
|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
13
|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语境下“中华民族”语义脉络 |
马英杰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14
|
现代情报理论研究的国际比较与战略启示 |
赵冰峰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5
|
流动的共同体:论族性变化的解释路径 |
李静玮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6
|
民族国家:理论与现实 |
张友国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17
|
中国“多地区连续进化说”是一种民族主义话语吗?——与西方人文学者沙伯力和舒喜乐的一个对话 |
杜靖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8
|
人民国家与民族国家:近代中国的两种建国理念与实践 |
傲东白力格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19
|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现实价值 |
刘超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20
|
论清季民国中国绘画史分期的结构、逻辑和旨趣 |
张学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