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企业对网络用户版权侵权的替代责任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伟光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6,共16页
Web 1.0时代的“安全港与通知—删除”责任模式已经不适应web 2.0时代的网络环境了。Web 2.0时代的平台已经成为非中立的、复杂的和功能性的社会组织,网络企业对平台内网络用户的行为有很强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应该对网络用户的版权侵权... Web 1.0时代的“安全港与通知—删除”责任模式已经不适应web 2.0时代的网络环境了。Web 2.0时代的平台已经成为非中立的、复杂的和功能性的社会组织,网络企业对平台内网络用户的行为有很强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应该对网络用户的版权侵权行为承担替代责任,网络用户不再是版权侵权的直接责任主体而只是平台内规章的执行者。网络企业的替代责任应该受到一定限制,履行了注意义务的网络企业应该减免其赔偿责任。网络企业承担替代责任使得版权法恢复专业性法律的特征,网络用户不再受到版权侵权责任的困扰。网络企业承担替代责任有利于促进其承担更高的版权保护义务,并将版权人对版权保护的外部要求转变为平台的内部规范,实现版权保护的自治与共治相呼应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侵权 “安全港与通知—删除”责任 替代责任 网络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权过滤认定为“必要措施”的解释论反思与矫正 被引量:2
2
作者 焦和平 梁龙坤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93,共18页
“通知—删除”规则是网络版权治理的重要制度。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均有观点认为,该规则中的“必要措施”包含版权过滤这一防范侵权措施,由此导致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过滤义务有进一步法定化解释的趋势。但在解释论视角下,法律适用... “通知—删除”规则是网络版权治理的重要制度。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均有观点认为,该规则中的“必要措施”包含版权过滤这一防范侵权措施,由此导致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过滤义务有进一步法定化解释的趋势。但在解释论视角下,法律适用中将“必要措施”解释为包含版权过滤,存在超越“必要措施”涵摄范围、改变法律条文体系定位、特殊规则普遍适用和架空“反通知”规范的意义等问题。合理解释“必要措施”,应从遵循体系解释规则、维护立法的体系设定、防范衍生普遍义务和受到“反通知”规则的限制四个方面把握。依循这一解释进路,应反思和调整“必要措施”的法律解释路径,以防范法律解释的合理空间异化为径行创设义务的造法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义务 必要措施 “通知—删除”规则 “避风港”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著作权侵权规则的守正与创新——立法论与解释论的二元视角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孔祥俊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2,共17页
网络著作权侵权规则是以“避风港”为标志,由通知删除、间接侵权、网络服务被动中立以及过错归责的“具体知情”“红旗标准”等构成的独特规则体系。环环相扣的具体规则和判断标准构造了各方利益折中妥协的公约数,承载了独有的网络著作... 网络著作权侵权规则是以“避风港”为标志,由通知删除、间接侵权、网络服务被动中立以及过错归责的“具体知情”“红旗标准”等构成的独特规则体系。环环相扣的具体规则和判断标准构造了各方利益折中妥协的公约数,承载了独有的网络著作权利益格局,最终实现著作权有限保护、网络服务提供者适当免责以及社会公众信息获取自由的利益平衡。随着巨型互联网平台的勃兴、算法和过滤等技术的发达以及AI生成等新型网络平台的出现,国内外均有废改“避风港”规则的理论讨论和实践变化,但总体上均未动摇现有的立法框架和利益格局。司法裁判要遵循立法与司法的边界,强化利益平衡思维,不宜以拥抱创新和加强保护为名,进行僭越司法权的恣意创新。凡属于体现法律界限并分配责任和风险的刚性侵权规则,都不是基于技术能力而酌情裁量的事项,不能通过采用“概括知情”、强化实施过滤和主动治理义务等方式,轻率改变法定的侵权治理范式和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避风港制度 间接侵权责任 事先审查过滤义务 网络著作权治理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与氧化镁对港口水下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4
作者 刘跃国 刘一鸣 +1 位作者 胡伟闵 李茂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7-253,共7页
针对港口水下混凝土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研究了纳米硅和氧化镁对水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耐久性相关特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掺量(0、1%、2%)纳米硅和(0、5%、10%)氧化镁的混凝土进行压缩强度测试、孔隙结构分析、扫描电... 针对港口水下混凝土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研究了纳米硅和氧化镁对水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耐久性相关特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掺量(0、1%、2%)纳米硅和(0、5%、10%)氧化镁的混凝土进行压缩强度测试、孔隙结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碳化与氯离子渗透试验,系统评估了它们对混凝土性能的改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硅和氧化镁的添加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中,掺2%纳米硅的混凝土在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达到41.3 MPa,而无纳米硅的混凝土为36.7 MPa。掺5%氧化镁的混凝土在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为37.5 MPa,相比无氧化镁的27.3 MPa显著提高。但当氧化镁掺量达到10%时,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降至32.9 MPa。孔隙率分析显示,掺纳米硅的混凝土孔隙率显著降低,2%纳米硅的混凝土孔隙率为19.52%,明显低于无纳米硅的38.12%。碳化深度测试结果表明:2%纳米硅掺量的混凝土在90 d龄期的碳化深度为10.8 mm,相较于无纳米硅的13.7 mm有所降低。氯离子渗透试验显示,掺5%氧化镁的混凝土在28 d龄期的氯离子渗透深度为14 mm,相比于无氧化镁的23 mm有明显改善。这些结果表明:纳米硅和氧化镁能够有效改善水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为港口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水下混凝土 纳米硅 氧化镁 抗压强度 孔隙结构 氯离子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流引发港口共振的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陈俊毅 王岗 +2 位作者 付睿丽 陶爱峰 杨子原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2,共7页
如同空气吹过风琴引起其管内空气共振,流速较强的剪切流经过港口时也可能引发港口水面发生共振现象。Fabrikant从理论上给出了引发不同港口共振模态的剪切流流速解析解,但从未得到物理模型试验或数值模拟的验证。为此,基于NHWAVE数值模... 如同空气吹过风琴引起其管内空气共振,流速较强的剪切流经过港口时也可能引发港口水面发生共振现象。Fabrikant从理论上给出了引发不同港口共振模态的剪切流流速解析解,但从未得到物理模型试验或数值模拟的验证。为此,基于NHWAVE数值模型,模拟不同剪切流引发的港口波动现象,检验Fabrikant所提理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剪切流抵达港口后将引发低模态水波共振,且共振波幅随着时间快速衰减。港内的最大振幅随着剪切流流速增大而增大,振荡持续时间随着剪切流流速增大而减小。在Fabrikant理论预测可引发港口共振的剪切流流速条件下,并未出现持续的港口共振现象。因此,文中的研究证实任意流速的剪切流均可引发港口共振,但该共振是瞬态的,其波幅随时间快速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振荡 数值模拟 剪切流 NHWA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港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调查及对比分析
6
作者 陈昊翔 张东方 +2 位作者 刘国强 杨海成 范志宏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7,53,共7页
为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交通部先后组织了相关的规范修订,规定了最小保护层厚度、水灰比、掺合料等耐久性指标。为了调查我国华南地区港工建筑物的耐久性服役状况以及分析规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调查了1996年前后建造的码头外观劣化、... 为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交通部先后组织了相关的规范修订,规定了最小保护层厚度、水灰比、掺合料等耐久性指标。为了调查我国华南地区港工建筑物的耐久性服役状况以及分析规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调查了1996年前后建造的码头外观劣化、氯离子渗透等腐蚀状况,并根据氯离子数据对码头剩余使用寿命进行了评估,对比分析了1996年前后建造码头的耐久性状况及成因。最后,总结分析了影响码头劣化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工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氯离子扩散系数 寿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器态势的三通道U形港湾区运行冲突识别
7
作者 姬莉莉 周督异 王兴隆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57,共12页
保障U形港湾区的运行安全,而难以兼顾运行效率是多数大型机场的发展痛点,如何在满足U形港湾区内多航空器运行的同时,及时监视港湾运行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航空器态势的三通道U形港湾区运行冲突识别方法。首先,阐... 保障U形港湾区的运行安全,而难以兼顾运行效率是多数大型机场的发展痛点,如何在满足U形港湾区内多航空器运行的同时,及时监视港湾运行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航空器态势的三通道U形港湾区运行冲突识别方法。首先,阐明港湾运行特性并分析冲突影响因素;然后,将港湾内航空器的运行态势细化为4种情况,分别为准备推出、正在推出、正在滑行和即将入位,再将运行冲突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推出-推出冲突、推出-滑行冲突和滑行-滑行冲突,结合港湾运行规则,细化不同类型的冲突情况,建立冲突识别模型,给出冲突量化条件;进而,结合判别分析法,对航空器运行态势建立判别规则,关联运行态势,得出港湾冲突识别策略,从而识别多样化运行冲突;最后,以港湾区仿真运行场景为例,识别存在冲突的航空器,采用熵权法和灰色综合分析法量化识别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港湾冲突指数得出冲突程度排序。结果表明,基于航空器态势判别的冲突识别策略能够有效识别港湾区运行冲突并量化冲突程度。研究结果可及时监视港湾区多航空器同时运行时的运行态势和冲突情况,能够为港湾区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航空器态势 判别分析法 U形港湾区 港湾冲突识别 态势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东寨港5个典型红树林生境的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干质量生物量及影响因素
8
作者 高蕙 宋迎春 +3 位作者 张烨 李诗川 张艳楠 慕芳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0,共10页
为了解不同典型红树林生境中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干质量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于2020年11月对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5个典型红树林沉积物中的小型底栖动物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1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线虫类和底栖桡... 为了解不同典型红树林生境中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干质量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于2020年11月对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5个典型红树林沉积物中的小型底栖动物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1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线虫类和底栖桡足类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分别为77.79%和15.65%。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和平均干质量生物量分别为(487.9±134.0)ind./10 cm ^(2)和(415.0±128.1)μg/10 cm ^(2)。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在不同红树林间差异不显著,干质量生物量在不同红树林间差异显著,但丰度和干质量生物量同各环境因子间无显著相关性。5个红树林间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环境因子组合“沉积物偏态系数+叶绿素a浓度”能最好地解释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小型底栖动物 群落特征 沉积物 东寨港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期服役港口工程结构的极值波高研究
9
作者 王兴超 古李田 贡金鑫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4,共9页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波浪极值高度非平稳性是超长期服役沿海港口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收集了中国南方某海域的波浪数据,将极值波高视作非平稳随机过程,分析得到年最大有效波高的概率分布和设计使用年限内有效波高的概率分...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波浪极值高度非平稳性是超长期服役沿海港口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收集了中国南方某海域的波浪数据,将极值波高视作非平稳随机过程,分析得到年最大有效波高的概率分布和设计使用年限内有效波高的概率分布;确定了不同重现期的波浪高度特征值;得到了设计使用年限内最大波高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该海域的有效波高年最大值随时间呈增大趋势,其截口分布为极值I型分布;现行港工设计规范采用的按平稳过程考虑的重现期50年的有效波高特征值为基准,按非平稳随机过程考虑时重现期为50、100、150和200年的有效波高特征值调整系数分别为1.03、1.14、1.22和1.28;不同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最大波高近似服从极值I型分布。该结果可为更新设计规范、优化风险评估及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工程 波高 非平稳过程 概率分布 特征值 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ethod for coastal oil tank detection in polarimetric SAR images based on recognition of T-shaped harbor
10
作者 LIU Chun XIE Chunhua +2 位作者 YANG Jian XIAO Yingying BAO Junl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3期499-509,共11页
To automatically detect oil tanks in 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s, a coastal oil tank det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recognition of T-shaped harbor. First of all, the T-shaped harbor is d... To automatically detect oil tanks in 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s, a coastal oil tank det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recognition of T-shaped harbor. First of all, the T-shaped harbor is detected to locate the region of interest(ROI) of oil tanks. Then all suspicious targets in the ROI are extracted by the segmentation of strong scattering targets and the classifier of H/α. The template targets are selected from the suspicious targets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proposed circular degree parameter and the similarity parameter(SP) of the polarimetric coherency matrix. Finally, oil tanks are detecte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similarity parameter between each suspicious target and template targets in ROI. Polarimetric SAR data acquired by RADARSAT-2 over Berkeley and Singapore areas are used for testing.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targets are correctly detected and the overall detection rate is close to 80%.The false rate is effectively reduced b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 without T-shaped harbor recog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tank detection T-shaped harbor recognition 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d Spring Harbor Asia Conferences:Development,Function and Disease of Neural Circuits
11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714-,共1页
The conference will include eight oral sessions and one poster session.Many talks will be selected from the openly submittedabstracts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merit and relevance.Social events throughout the confere... The conference will include eight oral sessions and one poster session.Many talks will be selected from the openly submittedabstracts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merit and relevance.Social events throughout the conference provide ample opportunity forinformal interactions.Major topics on the conference include:neurogenesis,axon guidance,synapse formation,dendritemorphogenesis,developmental plas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L Cold Spring harbor Asia Conferences A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版权侵权“双阶”避风港规则的构建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玉烨 杨依楠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58,共22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作品使用具有海量化及算法化特征,面临侵权责任认定与分配难题。避风港规则以满足特定条件给予免责为构造,可以回应机器训练的行为转变,契合风险分配的规制目标,具有事前预防效果。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作品使用具有海量化及算法化特征,面临侵权责任认定与分配难题。避风港规则以满足特定条件给予免责为构造,可以回应机器训练的行为转变,契合风险分配的规制目标,具有事前预防效果。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技术能力、大模型版权侵权的规制需求和版权人的获益需求,为其新设“双阶”避风港规则具有必要性。在训练阶段,可以通过设置信息披露、权利保留的识别尊重、非直接获得经济利益和整体性补偿义务,使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无须经事先许可使用作品,且不必承担解除学习等责任;在输出阶段,可以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配置建立投诉处理机制、消除重复作品数据、优化模型过度拟合、干扰用户恶意引导、基于请求的版权过滤等义务,使其免受抽象侵权标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版权侵权 避风港规则 注意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风港”规则的实践困境与完善路径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金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3,共10页
“避风港”规则是判定网络侵权责任的重要规则之一,在互联网发展早期较好地平衡了权利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但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避风港”规则在新技术环境下面临着一系列实践困境:网络内容分享平台驶入“避风港”的条件... “避风港”规则是判定网络侵权责任的重要规则之一,在互联网发展早期较好地平衡了权利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但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避风港”规则在新技术环境下面临着一系列实践困境:网络内容分享平台驶入“避风港”的条件不明确,对特定侵权内容的通知处置难以遏制重复侵权,公法审查义务可能会架空“避风港”规则的适用。摆脱这些困境,就应该在《民法典》解释论框架下,合理划定新技术环境下平台应尽的注意义务,适当扩展解释“必要措施”以遏制重复侵权,澄清私法注意义务与公法审查义务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风港”规则 网络侵权责任 《民法典》 注意义务 审查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短视频版权侵权行为中平台责任的认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宁立志 姚舜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7,F0002,共10页
长视频版权方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矛盾是愈演愈烈的长短视频之争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短视频版权侵权行为中平台责任的认定亟须得到明确。合理使用情形的排除是平台担责的前提,重点是对“适当引用”条款的理解,应通过非实质性引用和比... 长视频版权方与短视频平台之间的矛盾是愈演愈烈的长短视频之争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短视频版权侵权行为中平台责任的认定亟须得到明确。合理使用情形的排除是平台担责的前提,重点是对“适当引用”条款的理解,应通过非实质性引用和比例原则检验引用是否适当。避风港规则是判断平台是否被归责的标准,红旗原则是排除避风港规则适用的例外。平台对用户上传内容的实质审查义务取决于平台对内容的版权性接触事实或接触可能,但平台对内容的合规审查义务并不必然触发其对内容版权合法性的审查义务。提供网络服务的类型是平台担责的基础,平台身份越靠近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越有可能通过避风港规则免责;反之,平台身份越靠近网络内容提供者,越难以通过避风港规则免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网络服务提供者 实质审查义务 避风港规则 平台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直播中安全保障义务规则的移植与再塑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异 张武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5,共6页
网络空间具有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特性,基于风险收益、危险控制、节省成本等基本法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具有安全保障义务。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义务,具体表现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对网络用户的行为进行危险审核防范、危险排查警... 网络空间具有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特性,基于风险收益、危险控制、节省成本等基本法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具有安全保障义务。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义务,具体表现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对网络用户的行为进行危险审核防范、危险排查警示、合理协助支持。限于滞后性、技术性等客观因素制约,我国可以借鉴域外法律的“避风港”规则,对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免除或适当免除法律责任。但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的行为存在显著危险,应采取而未采取合理、必要措施制止的,则应承担侵权责任中的间接侵权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直播 避风港规则 红旗规则 安全保障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侵权平台责任论:从被动免责到主动治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学龙 刘小威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44,共18页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避风港规则预设的适用场景已不复存在。以先进网络科技为支撑的电商平台远非昔日技术中立的传输通道和存储空间。得益于智能科技,平台过滤和预防知识产权侵权的能力极大提升。平台内经营者均属具备相应资...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避风港规则预设的适用场景已不复存在。以先进网络科技为支撑的电商平台远非昔日技术中立的传输通道和存储空间。得益于智能科技,平台过滤和预防知识产权侵权的能力极大提升。平台内经营者均属具备相应资质、资本的注册用户,平台制止侵权的紧迫性远不如侵犯网络著作权的案件。因此,对于平台内经营者知识产权侵权,平台应否承担帮助侵权责任,其裁判理当回归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红旗标准”和“通知—删除”规则可在过错认定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只要直接侵权者能够被查证并具备赔偿能力,法院就应判令其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作为敦促平台经营者加强平台治理的连带责任,只能在极其例外的情形下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侵权 平台责任 避风港规则 过错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水沙模型在航道减淤措施中的应用
17
作者 季则舟 任腾飞 +1 位作者 张金凤 张俊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山东滨州港港区于2015年11月经历一次大风骤淤过程,造成原有3万t级航道严重淤积,建设和发展滨州港,航道的骤淤治理是关键。基于三维潮流泥沙模型FVCOM及波浪模型SWAN,考虑水动力和泥沙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基于新型三维辐射应力的三维水... 山东滨州港港区于2015年11月经历一次大风骤淤过程,造成原有3万t级航道严重淤积,建设和发展滨州港,航道的骤淤治理是关键。基于三维潮流泥沙模型FVCOM及波浪模型SWAN,考虑水动力和泥沙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基于新型三维辐射应力的三维水沙模型,依据2014年全潮水文观测资料对此三维水沙模型进行潮流场、波浪场及悬沙场的模拟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计算了大风条件下现状航道淤积量和延长出水堤堤头位置至7.5 m方案和9.0 m方案的淤积量,分析了导致航道淤积的原因。模拟结果的对比论证表明,出水堤延伸越远,航道减淤量越大,但出水堤继续延伸后单宽减淤量会逐渐降低。本研究可为航道淤积治理及减淤措施设计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泥沙 骤淤 FVCOM SWAN 滨州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通知规则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中的适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7,共14页
通知规则是归责条款,而非免责条款。这决定了通知规则可以直接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而非类推适用。反通知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中的缺失不足以成为否定通知规则可适用性的充分理由。通知中“准确定位侵权内容的信息”可通过对话记... 通知规则是归责条款,而非免责条款。这决定了通知规则可以直接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而非类推适用。反通知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中的缺失不足以成为否定通知规则可适用性的充分理由。通知中“准确定位侵权内容的信息”可通过对话记录和截图的方式提供,且通知人可以不是权利人。传统通知规则中的“必要措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中发生了诸多变化,包括直接避免损害扩大的措施从处理已发生的侵权转变为预防侵权再次发生,警示性措施从警示实施了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转变为警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者,担保性措施无法适用、限制乃至停止提供服务的措施从针对网络用户转变为针对诱发致害内容生成的使用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在收到通知后负有避免致害内容再次生成的义务,但该义务的边界须根据个案中的具体商业模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判断,且应有期限限制。在致害内容无法再次生成时,服务提供者负有告知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通知规则 避风港 网络侵权 必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在私法上的法律性质 被引量:8
19
作者 姚志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142,共16页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相关侵权诉讼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法律性质问题是核心争议点。法律性质的界定,关系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更与产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人工智...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相关侵权诉讼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法律性质问题是核心争议点。法律性质的界定,关系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更与产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人工智能服务界定为信息服务,在公法上要求服务提供者承担内容生产者责任,在私法上并未明确其法律性质。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在私法上的定性,现有的讨论集中于其是内容服务提供者还是技术服务提供者。根据人工智能内容生成的特点,难以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定性为内容服务提供者、技术服务提供者或新型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权利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平衡,应该超越内容服务/技术服务的二元划分,在私法上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进行重新定性。具体而言,应明确其为侵权责任法上的特殊责任主体,规定以专门的免责机制,有条件地免除其赔偿损失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 法律性质 私法 信息服务 避风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交车停靠特征与轨迹分析的港湾车站优化:以青岛市滨海大道公交港湾车站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金顺 林晓喻 +3 位作者 于冉冉 孙成玲 陈秀锋 贾晓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851-11860,共10页
针对公交车进出港湾车站停靠不顺畅,车站几何尺寸设置与公交车运行轨迹不完全相符等问题,通过研究青岛市主干路滨海大道相同规格港湾车站公交车停靠过程,分析港湾车站车辆进出站速度、加速度、轨迹等交通要素变化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基于... 针对公交车进出港湾车站停靠不顺畅,车站几何尺寸设置与公交车运行轨迹不完全相符等问题,通过研究青岛市主干路滨海大道相同规格港湾车站公交车停靠过程,分析港湾车站车辆进出站速度、加速度、轨迹等交通要素变化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基于公交车实际进出站轨迹数据构建Gauss轨迹模型,并对港湾车站的几何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公交车速度在车站的减速段呈现两阶段变化趋势,在加速段呈现单阶段变化;公交车进出站期间的综合加速度平稳变化,纵向加速度由负值变正值,横向加速度基本不变;轨迹模型与实际拟合轨迹相似度达到0.9913;港湾车站进出站过程中的转弯曲线半径大于现行规范中的曲线半径,在准备进出停靠段时的转弯曲线半径小于现行规范中曲线半径,加减速段长度相等。相比于传统车站设计,优化后的车站设计使公交车进站过程更加流畅,可提高公交车进站过程运行效率并节约用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湾车站 进出站轨迹 交通设计 速度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