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影释武:李小龙武道哲学的身体叙事及时代价值 |
尹永佩
连亚菲
刘福根
姜传银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
|
VR在交互影视与游戏领域的应用综述 |
张婷婷
田丰
吕炜
王轶华
黄超
|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3
|
|
|
3
|
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历史、现状及问题 |
丁亚平
储双月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7
|
|
|
4
|
论早期中国电影传奇叙事的审美选择——基于《一串珍珠》的史论评析 |
虞吉
马丽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5
|
“跨媒介”视野下的电影叙事二题 |
李显杰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1
|
|
|
6
|
贾樟柯电影的异质空间 |
倪祥保
王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7
|
影像传奇叙事视野里的谢晋电影 |
虞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
8
|
什么是动画 |
聂欣如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2
|
|
|
9
|
新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叙事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
唐海龙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10
|
“影戏”传统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 |
陆绍阳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11
|
电影化叙事的三大修辞论 |
蓝凡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12
|
像与像化叙述知识体系中的动画基本理论表述 |
虞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
13
|
早期电影歌曲中的时间意象 |
陈伟
张艳珍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4
|
大型电视纪录片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品牌建设 |
董华峰
李怡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5
|
多屏时代的影像叙事与跨界传播 |
陈晓云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6
|
叙事的先锋性与“从雌性出发”的叙事母题——对严歌苓《雌性的草地》的深度解读 |
刘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17
|
民生电影的平民视角与人文叙事 |
康宁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4
|
|
|
18
|
张恨水《啼笑因缘》与20世纪30年代武侠电影叙事模式的嬗变 |
陈伟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19
|
影游改编的跨媒体想象力与叙事机制 |
范志忠
喻文轩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20
|
帝国视阈与殖民主义电影中的地方和江南风景 |
逄增玉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