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文化“审父”心理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遇春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3,共10页
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并不具备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发生的条件。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审父意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集中崛起,由此带来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文学中强烈的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但在20世纪50-70年代文学语境...
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并不具备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发生的条件。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审父意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集中崛起,由此带来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文学中强烈的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但在20世纪50-70年代文学语境中,这种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受到主流话语权力的压抑,仅作为残存的文化审父情结蛰伏于当时中国作家群体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在当时主流文学的父子冲突叙事话语中,要么不具备现代性文化意蕴,要么其中隐含的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被主流话语所置换、消解或遮蔽。而在"百花"文学和"地下"文学的父子冲突叙事中,却集中表现了接受过五四启蒙精神影响的中国当代作家的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或情结,虽然尚未构成大潮,但已然为新时期文学中审父潮流的出现埋下了历史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70年代文学
文化审父意识
父子冲突叙事
心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卡夫卡小说父子冲突的审美三角结构
2
作者
罗璠
蔡宁馨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卡夫卡的创作生涯中,父子冲突是一个无法调和的悖论性命题,这个命题作为西方传统文化母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和历史文化内涵。考察卡夫卡的日常生活和写作生活,发现这两种生活形成一种矛盾结构,类似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父子冲突。用拉...
在卡夫卡的创作生涯中,父子冲突是一个无法调和的悖论性命题,这个命题作为西方传统文化母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和历史文化内涵。考察卡夫卡的日常生活和写作生活,发现这两种生活形成一种矛盾结构,类似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父子冲突。用拉康的审美三角结构理论去分析这个大的父子冲突结构,可以发现这个结构内部蕴含的审美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父子冲突
三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德义子的双人戏——评海纳尔·米勒剧作《沃洛克拉姆斯科大道》第五场
3
作者
杨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37,共6页
文章聚焦于原东德作家海纳尔·米勒的剧作《沃洛克拉姆斯科大道》第五场,首先探讨剧作结构和情节所蕴含的形式创新,接着针对领养义子所形成的家庭格局,剖析父子冲突、母亲形象,探究米勒如何将宏大的历史与政治叙事浓缩于一出家庭剧...
文章聚焦于原东德作家海纳尔·米勒的剧作《沃洛克拉姆斯科大道》第五场,首先探讨剧作结构和情节所蕴含的形式创新,接着针对领养义子所形成的家庭格局,剖析父子冲突、母亲形象,探究米勒如何将宏大的历史与政治叙事浓缩于一出家庭剧,最后通过剧情所依据的历史人物与素材,挖掘米勒作品所展现的原东德历史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纳尔·米勒
义子
父子冲突
东德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文化“审父”心理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遇春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3,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07)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并不具备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发生的条件。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审父意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集中崛起,由此带来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文学中强烈的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但在20世纪50-70年代文学语境中,这种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受到主流话语权力的压抑,仅作为残存的文化审父情结蛰伏于当时中国作家群体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在当时主流文学的父子冲突叙事话语中,要么不具备现代性文化意蕴,要么其中隐含的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被主流话语所置换、消解或遮蔽。而在"百花"文学和"地下"文学的父子冲突叙事中,却集中表现了接受过五四启蒙精神影响的中国当代作家的现代性文化审父意识或情结,虽然尚未构成大潮,但已然为新时期文学中审父潮流的出现埋下了历史伏笔。
关键词
20世纪50—70年代文学
文化审父意识
父子冲突叙事
心理分析
Keywords
literature from 1950s to 1970s
cultural
father
-trial consciousness
narration of conflict between father and son
psychoanalysis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卡夫卡小说父子冲突的审美三角结构
2
作者
罗璠
蔡宁馨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6,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思潮与湖南作家的文化选择(11BZW024)
海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17-1949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美学特征研究(HNSK18-10)
文摘
在卡夫卡的创作生涯中,父子冲突是一个无法调和的悖论性命题,这个命题作为西方传统文化母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和历史文化内涵。考察卡夫卡的日常生活和写作生活,发现这两种生活形成一种矛盾结构,类似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父子冲突。用拉康的审美三角结构理论去分析这个大的父子冲突结构,可以发现这个结构内部蕴含的审美张力。
关键词
卡夫卡
父子冲突
三角结构
Keywords
Kafka
father
-
son
conflict
triangle structure
分类号
I07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德义子的双人戏——评海纳尔·米勒剧作《沃洛克拉姆斯科大道》第五场
3
作者
杨劲
机构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37,共6页
文摘
文章聚焦于原东德作家海纳尔·米勒的剧作《沃洛克拉姆斯科大道》第五场,首先探讨剧作结构和情节所蕴含的形式创新,接着针对领养义子所形成的家庭格局,剖析父子冲突、母亲形象,探究米勒如何将宏大的历史与政治叙事浓缩于一出家庭剧,最后通过剧情所依据的历史人物与素材,挖掘米勒作品所展现的原东德历史语境。
关键词
海纳尔·米勒
义子
父子冲突
东德
家庭
Keywords
Heiner Müller
adopted
son
father
-
son
conflict
s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family
分类号
I106.3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文化“审父”心理分析
李遇春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析卡夫卡小说父子冲突的审美三角结构
罗璠
蔡宁馨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德义子的双人戏——评海纳尔·米勒剧作《沃洛克拉姆斯科大道》第五场
杨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