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3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titanium powders by calciothermic reduc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被引量:7
1
作者 万贺利 徐宝强 +3 位作者 戴永年 杨斌 刘大春 森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434-2439,共6页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process for titanium powders production, a calciothermic reduction process of pigment titanium dioxide (w(TiO2)〉98%), based on the preform reduction process (PRP), was investigated by me...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process for titanium powders production, a calciothermic reduction process of pigment titanium dioxide (w(TiO2)〉98%), based on the preform reduction process (PRP),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XRD, SEM and EDS. In this process, the mixture of TiO2 powder and CaC12 was pressed into pieces as feed preform and was reduced by calcium vapor. Titanium powders was recovered after leaching from the reduced preform with hydrochloric acid and deionized water. The results indicate when the mass ratio of CaC12 to TiO2 is about 1:4 and at a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1 273 K for 6 h in vacuum furnace, titanium powders with 99.55% purity by EDS analysis and irregular shape (8-15 μm in particle size)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powders titanium dioxide calciothermic reduction calcium chlor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ganic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atase Titanium Dioxide
2
作者 ZHOU Hong DING Hao +2 位作者 WANG Mengmeng YV Shouren L Guocheng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4-144,共1页
For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the dispersion of anatase titanium dioxide(A-TiO2)in organic matrix, the surface organic modification of A-TiO2 with the modifier of sodium stearate and sodium oleate, respectively, was s... For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the dispersion of anatase titanium dioxide(A-TiO2)in organic matrix, the surface organic modification of A-TiO2 with the modifier of sodium stearate and sodium oleate, respectively, was studied. The process condition of modification was optimized, the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A-TiO2 was characterized and the mechanism between modifier and A-TiO2 was analyzed. The main contents and results are 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TASE titanium dioxide SURFACE ORGANIC MODIFICA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s^+/Sr^(2+)-doped nano-sized TiO_2
3
作者 罗洁 李德良 金明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282-285,共4页
The un-doped TiO2 and Cs+/Sr2+-doped TiO2 nanometer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using tetrabutyl titanate (Ti(OC4H9)4) as TiO2 precursor,and characteriz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UV-Vis absorpti... The un-doped TiO2 and Cs+/Sr2+-doped TiO2 nanometer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using tetrabutyl titanate (Ti(OC4H9)4) as TiO2 precursor,and characterized with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UV-Vis).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s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in aqueous suspension under 300 W medium pressure mercury lamp irradi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wth of crystallite size can be controlled effectively for the Cs+/Sr2+-doped TiO2,and crystal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nano-sized TiO2 is retarded from anatase structure to rutile structure while using the proper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Cs+/Sr2+. It is pure anatase of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Cs+/Sr2+-doped nano-sized TiO2 prepared at 600 ℃ for 2 h. The average crystal sizes of un-doped TiO2,0.1% Cs+-doped TiO2 and 0.3% Sr2+-doped TiO2 are 21.3,13.1 and 10.8 nm,respectively. Moreover,the doping TiO2 can extend the light response to the visible region at 400-600 nm. By measuring thei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rate of methyl orange solu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s+/Sr2+ -doped TiO2 samples are found to improv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activity of TiO2 markedly,and the optimal doping concentration is determined to be 0.1% and 0.3% for Cs+ and Sr2+,respectively.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rate of Cs+/Sr2+-doped nano-sized TiO2 can be 15%-25% higher than that of un-doped TiO2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SIS titanium dioxide CESIUM STRONTIUM DO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处理对橡胶木抗菌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倩 吕蕾 +1 位作者 周亚菲 尚欣宇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0-811,共12页
以橡胶木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方式对橡胶木防霉耐腐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比研究对照材、热处理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材的防霉性能、耐腐性能、干缩湿胀性能,通过... 以橡胶木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方式对橡胶木防霉耐腐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比研究对照材、热处理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材的防霉性能、耐腐性能、干缩湿胀性能,通过电镜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手段揭示不同改性处理方式对木材理化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最优工艺为热处理温度160℃、热处理时间2.5 h、载银量1.5%、改性剂质量浓度1.5 mg/mL,真空浸渍时间60 min,此时改性材对黑曲霉和桔青霉的防治效力最大,均为100%,改性材在白腐菌和褐腐菌影响下的质量损失率最小,分别为2.36%、1.90%。与对照材、热处理材、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材对比,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材的湿胀率和干缩率均为最低,径向、弦向和体积吸水湿胀率较对照材降低31.34%~36.36%,径向、弦向和体积吸湿湿胀率较对照材降低41.06%~61.7%,径向、弦向和体积气干干缩率较对照材降幅可达23.28%~32.24%。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浸渍热处理方式可实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木材内的均匀负载,综合提升木材的防霉防腐和尺寸稳定性,实现了优异的木材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 热处理 防霉耐腐性能 湿胀性能 木材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纳米金改性TiO_(2)对番茄灰霉菌的光催化抑菌效果
5
作者 邹洁 宋锦柱 +3 位作者 郭星磊 李昕炫 倪永标 严文静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开发适用于番茄中灰霉菌的抑菌方法。[方法]以番茄灰霉菌为试验对象,通过菌落直径、抑菌率考察手性纳米金改性TiO_(2)(DAT)复合材料中纳米材料添加量、光照时间对灰霉菌的抑制效果;通过分析菌丝生物量、核酸蛋白质泄漏量及菌体结... [目的]开发适用于番茄中灰霉菌的抑菌方法。[方法]以番茄灰霉菌为试验对象,通过菌落直径、抑菌率考察手性纳米金改性TiO_(2)(DAT)复合材料中纳米材料添加量、光照时间对灰霉菌的抑制效果;通过分析菌丝生物量、核酸蛋白质泄漏量及菌体结构探究DAT对灰霉菌的作用机理。[结果]当手性纳米金添加量为80μL、DAT质量浓度为5 mg/mL、自然光照时间为24 h时,DAT对灰霉菌的抑菌率最高为53.64%;DAT纳米材料在光照中产生的自由基通过破坏细胞膜,导致菌体核酸和蛋白质大量泄露,从而抑制灰霉菌菌丝的生长;DTA处理后的灰霉菌菌丝表面粗糙,出现皱缩、破损等情况。[结论]DTA可以有效破坏番茄灰霉菌细胞膜及菌丝结构,抑制灰霉菌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金纳米 二氧化钛 灰霉菌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对鸡蛋保鲜效果的研究
6
作者 邵丽玮 刘进 +5 位作者 汪远昊 任智彬 侯海锋 王忠强 李茜 刘华格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2,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鸡蛋喷涂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后的保鲜效果。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空白组、清洗组、原液组和2倍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2个蛋,室温条件下放在无菌蛋托上。每隔7天从每个重复随机取9个鸡蛋,3个用于测定蛋品... 试验旨在研究鸡蛋喷涂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后的保鲜效果。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空白组、清洗组、原液组和2倍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2个蛋,室温条件下放在无菌蛋托上。每隔7天从每个重复随机取9个鸡蛋,3个用于测定蛋品质,3个测定蛋壳和内容物菌落总数,3个测定抗氧化指标。每组另有10个指示蛋用于每周测定蛋重损失。结果显示:整个试验期原液组表现较优,2倍组、空白组次之,清洗组最差。原液组与空白组、清洗组和2倍组相比,失重率分别显著降低26.70%、30.04%和24.84%(P<0.05);哈氏单位、蛋黄指数、蛋黄pH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均得到明显改善;蛋壳及内容物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清洗组(P<0.05),与2倍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也有明显改善。研究表明,壳聚糖-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涂膜原液组保鲜效果显著,2倍组效果不显著,清洗更不利于鸡蛋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涂膜 鸡蛋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对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谷亚新 宋友斌 +1 位作者 刘运学 范兆荣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38,共8页
随着光伏屋面的应用与推广,为制备满足应用于光伏屋面的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提高其耐老化性能,使用具有不同抗氧机理的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 随着光伏屋面的应用与推广,为制备满足应用于光伏屋面的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提高其耐老化性能,使用具有不同抗氧机理的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以及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的复合物(抗氧剂B225)分别按照不同添加量的配方加入到TPO防水卷材中,通过测定材料的拉伸性能、吸水率和热处理尺寸变化率探究抗氧剂种类及用量对TPO防水卷材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同时,将3种抗氧剂分别与钛白粉进行复配,探究抗氧剂与钛白粉协效对TPO防水卷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剂对提高TPO防水卷材的综合耐老化性能有明显效果,其优异程度依次为抗氧剂B225>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其中0.8份的抗氧剂B225效果最好,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7.2%,断裂伸长率保持率为95%,吸水率为0.8%,热处理尺寸变化率为-0.6%。抗氧剂与钛白粉复配后提高了TPO防水卷材的拉伸强度保持率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且表面改性后的钛白粉进一步提高了两种性能,使拉伸强度保持率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最高分别达到99.1%和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 耐老化 抗氧剂 钛白粉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综合化学实验设计
8
作者 任颜卫 贺咏梅 +3 位作者 宋子晨 李沁烊 李梦玮 邓远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2,166,共6页
以纳米级二氧化钛(TiO_(2))、硫酸亚铁铵和铁氰化钾为原料,制备不同普鲁士蓝(PB)含量的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 以纳米级二氧化钛(TiO_(2))、硫酸亚铁铵和铁氰化钾为原料,制备不同普鲁士蓝(PB)含量的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究复合材料降解抗生素药物四环素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在常温非光照和常温白光照射条件下,3种复合材料均具有较好的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活性,其中PB/TiO_(2)-100在LED白光(7 W)照射下,30 min内降解四环素效率可达82%。实验内容涉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数据分析、催化性能探究等多个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材料、环境等多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普鲁士蓝 二氧化钛 类芬顿反应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复合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范文广 郑海君 +4 位作者 田辉 任海伟 田亚琴 潘立超 杨伟霞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434,共10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优势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光催化和抗菌性能,被公认为是生物可降解食品包装膜中的功能性纳米填料。本文介绍了纳米Ti...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优势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光催化和抗菌性能,被公认为是生物可降解食品包装膜中的功能性纳米填料。本文介绍了纳米TiO_(2)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复合膜在紫外屏蔽、抗菌、乙烯清除、智能响应等方面发挥的多元化功能,总结了在果蔬保鲜和肉类包装领域应用较广泛的纳米TiO_(2)复合膜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纳米TiO_(2)应用在食品包装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米TiO_(2)复合膜在未来功能化以及智能化食品包装领域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TiO_(2)) 复合膜 应用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有机氟复合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对亚麻织物的多功能整理
10
作者 高晓辉 李玉峰 +2 位作者 付鑫鑫 冯峰 赵阳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85-291,共7页
为使整理后的亚麻织物具有拒水、防紫外线等多种功能,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溶胶,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可聚合的有机硅改性二氧化钛单体(Si-TiO_(2)),再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有机氟单体... 为使整理后的亚麻织物具有拒水、防紫外线等多种功能,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溶胶,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可聚合的有机硅改性二氧化钛单体(Si-TiO_(2)),再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有机氟单体,使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型SiTiO_(2)/有机氟复合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剂(TiFAc)。利用FTIR、TEM、XPS等表征了TiFAc乳胶粒的结构;通过SEM和EDS表征了采用轧-烘-焙工艺整理的亚麻织物的表面元素和形貌;分析了Si-TiO_(2)的质量浓度等对整理亚麻织物的拒水性、紫外线防护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等应用及服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TiO_(2)的含量达到5%(质量分数)时,TiFAc乳液整理亚麻织物表现出优异的拒水性和防紫外线性能,其水接触角为155.79°,紫外线防护系数(UPF)为106.89。整理亚麻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相比原始亚麻织物有所提升,同时,整理亚麻织物保持良好的透气性能。整理亚麻织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经过30次皂洗后水接触角仍保持在150.25°,UPF为91.13。TiFAc乳液多功能整理剂有效地提升了亚麻织物在日常及工业上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TiO_(2)) 有机氟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亚麻织物 拒水 紫外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形貌和添加量对PTFE基微波基板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韩桂云 韩伏龙 +1 位作者 冯春明 金霞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45,共6页
二氧化钛(TiO_(2))作为聚四氟乙烯(PTFE)基微波复合介质基板(简称微波基板)的填料,其形貌及添加量直接影响基板的性能。通过压延成型及层压工艺制备不同TiO_(2)形貌(球形、不规则状)及添加量(质量分数30%~45%)的PTFE基微波基板,并对基... 二氧化钛(TiO_(2))作为聚四氟乙烯(PTFE)基微波复合介质基板(简称微波基板)的填料,其形貌及添加量直接影响基板的性能。通过压延成型及层压工艺制备不同TiO_(2)形貌(球形、不规则状)及添加量(质量分数30%~45%)的PTFE基微波基板,并对基板微观形貌、介电性能、热膨胀系数、吸水率及剥离强度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TiO_(2)添加量越高,所制备的PTFE基微波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因子及吸水率越高,密度、Z轴热膨胀系数和剥离强度越低。当TiO_(2)添加量相同时,不规则状TiO_(2)制备的PTFE基微波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因子和密度高于球形TiO_(2)制备的基板,Z轴热膨胀系数、吸水率、剥离强度低于球形TiO_(2)制备的基板。在制备相同介电常数的基板时,不规则状TiO_(2)的添加量比球形TiO_(2)添加量低;与球形TiO_(2)制备的基板相比,不规则状TiO_(2)制备的基板具有更低的Z轴热膨胀系数、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吸水率,虽然其剥离强度略有降低,但仍大于1.5 N/mm。因此,在使用TiO_(2)作为基板材料填料时,不规则状TiO_(2)对PTFE的改性效果优于球形Ti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聚四氟乙烯 基板 微观形貌 介电性能 热膨胀系数 吸水率 剥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颗粒烧结机制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月明 周梅芳 +2 位作者 沈建华 姜海波 李春忠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02-2214,共13页
氯化钛白是化工、储能等领域重要的无机原料,其性能受到烧结热处理等多因素控制。传统实验手段难以准确量化烧结过程,而分子动力学模拟能从原子尺度准确评估烧结的动态演化过程,但现有研究对诸如温度、粒度、排列方式等因素的机理阐释... 氯化钛白是化工、储能等领域重要的无机原料,其性能受到烧结热处理等多因素控制。传统实验手段难以准确量化烧结过程,而分子动力学模拟能从原子尺度准确评估烧结的动态演化过程,但现有研究对诸如温度、粒度、排列方式等因素的机理阐释比较单一局限。本文引入非等径多颗粒模型、烧结颈尺寸、Lindemann指数和表观活化能等有效表征参数,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了温度、粒度及排列方式对TiO_(2)纳米颗粒的烧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激发剧烈的原子迁移扩散,加速烧结体的致密化进程。温度相同时,较小粒径的TiO_(2)纳米颗粒烧结速率更快,但易被较大粒径颗粒吸收融合。此外,颗粒排列方式也会影响烧结行为,堆垛排列比线性排列有更明显的烧结优势。烧结初期主要通过表面扩散生长,而后期通过晶界扩散致密化。研究结果对优化工业烧结参数、制备高性能纳米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粒子 烧结 分子动力学模拟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应用现状
13
作者 刘炜 张敏 +3 位作者 朱照琪 王毅 梁卫东 孙寒雪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1-353,共13页
二氧化钛(TiO_(2))是典型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其较宽的能量带隙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黑色TiO_(2)(B-TiO_(2))纳米材料通过在TiO_(2)表面构筑结构缺陷降低带隙宽度,能够有效提高其可见光响应性能和量子效率... 二氧化钛(TiO_(2))是典型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其较宽的能量带隙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黑色TiO_(2)(B-TiO_(2))纳米材料通过在TiO_(2)表面构筑结构缺陷降低带隙宽度,能够有效提高其可见光响应性能和量子效率。本文总结了B-TiO_(2)的基本特性,包括光学性质、晶型、缺陷与微观结构性质,并对近年来B-TiO_(2)的制备与缺陷构筑方法(如气氛焙烧法、溶胶-凝胶法、化学还原法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同时,本文梳理了黑色TiO_(2)性能提升策略及其在水体净化、有机物降解、能源转换及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B-TiO_(2)研究领域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为:结合理论和实验深入探讨其结构-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是合理设计B-TiO_(2)表面缺陷、开发高效合成方法的基础,先进的表征和分析手段有待加强;在保持高活性的同时,开发结构更加稳定的B-TiO_(2)是将其推向实际应用的重要前提;此外,交叉学科的发展应推动B-TiO_(2)的应用范围向更多领域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二氧化钛 光催化 降解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TiO_(2)/水性环氧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万珅 姚红蕊 王娜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2,353,共8页
首先将TiCl_(4)在六方氮化硼(h-BN)表面上原位水解,制备了TiO_(2)改性h-BN纳米复合填料(h-BN@TiO_(2));然后将h-BN@TiO_(2)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WEC)中制备了h-BN@TiO_(2)/WEC复合涂层。采用FTIR、XRD、SEM对h-BN@TiO_(2)的结构组成和表... 首先将TiCl_(4)在六方氮化硼(h-BN)表面上原位水解,制备了TiO_(2)改性h-BN纳米复合填料(h-BN@TiO_(2));然后将h-BN@TiO_(2)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WEC)中制备了h-BN@TiO_(2)/WEC复合涂层。采用FTIR、XRD、SEM对h-BN@TiO_(2)的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盐雾实验考察了h-BN/WEC复合涂层、纯WEC涂层和h-BN@TiO_(2)/WEC复合涂层的屏蔽性能和防腐性能。结果表明,TiO_(2)负载在h-BN纳米片上,增大了h-BN片层间距,降低了h-BN的团聚;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浸泡600 h后,h-BN@TiO_(2)/WEC复合涂层的低频阻抗模值(5.03×10^(6)Ω·cm^(2))高于h-BN/WEC复合涂层(3.64×10^(6)Ω·cm^(2))和纯WEC涂层(1.66×10^(6)Ω·cm^(2)),并且涂层电阻始终最高、变化最平稳;h-BN@TiO_(2)有效减缓了腐蚀介质向涂层内部的扩散速率,提高了涂层的屏蔽性能和防腐性能,增大了h-BN@TiO_(2)/WEC复合涂层与金属基底间的附着力(12.0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涂层 六方氮化硼 二氧化钛 水性环氧树脂 防腐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聚糖/蓝莓花青素/二氧化钛肉制品新鲜度指示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5
作者 李卓渊 赵红梅 +2 位作者 马晓丽 杨艳君 罗爱国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0,共9页
目的开发一种具备较好气敏性和稳定性的壳聚糖/蓝莓花青素/二氧化钛新鲜度指示膜,用于快速、无损地检测肉类的新鲜度。方法调整蓝莓花青素的添加比例,系统评估膜的气敏性、物理性能、抗氧化性及结构,验证其在肉类新鲜度监测中的应用效... 目的开发一种具备较好气敏性和稳定性的壳聚糖/蓝莓花青素/二氧化钛新鲜度指示膜,用于快速、无损地检测肉类的新鲜度。方法调整蓝莓花青素的添加比例,系统评估膜的气敏性、物理性能、抗氧化性及结构,验证其在肉类新鲜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花青素增强了膜的气敏性,在pH响应中,膜梯度颜色变化明显,挥发胺响应中总色差变化显著。2%BA提高了膜的柔韧性(断裂伸长率为15.6%)和强度(拉伸强度为44.27 MPa),同时提升溶胀性(29.67%)与阻光性(4.30%)。微观分析证实,材料分子间作用稳定,二氧化钛提高了膜的结晶度与微观有序性。在猪肉新鲜度指示效果应用中,膜色差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R=0.97129)呈显著正相关,可灵敏反映腐败进程。结论壳聚糖/蓝莓花青素/二氧化钛膜兼具优异的稳定性、灵敏的pH/胺响应性和抗氧化能力,能够通过直观的颜色变化实时监测肉类的新鲜度,为智能包装材料开发提供了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花青素 壳聚糖 二氧化钛 色差 猪肉挥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不同晶型混合物在环境改变下的沉降速率变化及其对细胞的毒性影响
16
作者 黄惠莹 徐云东 +3 位作者 胡天美 刘珊杏 汪旭 王晗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5-313,共9页
纳米量级二氧化钛(TiO_(2) nanoparticle,TNPs)中的金红石型TiO_(2)-NPs(TNPs-R)和锐钛矿型TiO_(2)-NPs(TNPs-A)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防晒霜等产品中。但有研究证实,TNPs可通过吸入、注射、皮肤穿透等暴露途径在组织中积累从而导... 纳米量级二氧化钛(TiO_(2) nanoparticle,TNPs)中的金红石型TiO_(2)-NPs(TNPs-R)和锐钛矿型TiO_(2)-NPs(TNPs-A)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防晒霜等产品中。但有研究证实,TNPs可通过吸入、注射、皮肤穿透等暴露途径在组织中积累从而导致慢性疾病的产生。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优化材料性能,通常会使用不同比例TNPs-R和TNPs-A的混合物。但TNPs-R和TNPs-A暴露环境改变后对人肝细胞的毒性影响差异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选用粒径为25 nm的TNPs-R、TNPs-A,在单独、混合处理以及自然光或紫外光活性处理颗粒后将其配制成80μg·mL^(-1),以紫外吸收比值Ae/A0法评估各处理组TNPs在静置3~12 h内的沉降性能;选取混合处理中沉降速率最高的TNPs-R∶TNPs-A=1∶9组与单独TNPs-R组、TNPs-A组暴露人肝细胞QGY 48 h,流式细胞术侧向光散射角(SSC)比值SSC_(e)/SSC_(0)评估颗粒进入细胞的效率,吉姆萨染色法分析细胞坏死率。研究发现,以水为溶剂时,TNPs-R沉降速率显著低于TNPs-A(P<0.001),混合处理时,在TNPs-R∶TNPs-A=1∶9组的沉降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比例的混合组(P<0.05);以无血清培养基为溶剂时,TNPs-A和TNPs-R∶TNPs-A=1∶9组的沉降速率显著高于单独TNPs-R组(P<0.001)。叠加紫外暴露后,TNPs所有组的沉降速率均显著高于自然光TNPs-R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QGY细胞在TNPs-R、TNPs-R∶TNPs-A=1∶9和TNPs-A暴露48 h后,细胞内SSC_(e)/SSC_(0)均具有上升趋势,且3个暴露组均显著诱导QGY细胞坏死(P<0.01),相较而言,TNPs-R∶TNPs-A=1∶9诱导细胞坏死显著高于TNPs-R(P<0.001)。综上,随着TNPs-A组分比率升高,以及紫外暴露条件下,TNPs-R和TNPs-A混合物的理化特性会发生改变,导致沉降速率增大,进而诱导产生更强的人肝细胞的毒性,研究可为不同晶型TNPs的安全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 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 人肝癌QGY细胞 细胞毒性 沉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TiO_(2)/AFC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流动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镒成 刘应寿 +6 位作者 陈友梅 黎阳 储智尧 张辉 陈璐 王华 薛安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0,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煅烧固化工艺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铝泡沫陶瓷(nano-TiO_(2)/AFC)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对nano-TiO_(2)/AFC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 采用溶胶-凝胶、煅烧固化工艺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铝泡沫陶瓷(nano-TiO_(2)/AFC)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对nano-TiO_(2)/AFC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流动状态的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效率相比静止状态显著提升;降解效率随泡沫陶瓷载体孔径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泡沫陶瓷孔径为0.85 mm(30 ppi)时具有最佳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光照3 h对罗丹明B、刚果红和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分别为98.48%、91.11%和93.80%;nano-TiO_(2)/AFC复合材料经煅烧恢复-循环使用5次后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仍在97.19%以上,循环使用稳定性优异,有效解决了粉末光催化剂流失的问题,具备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泡沫陶瓷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流动染料废水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二氧化钛掺杂物理化学性质迁移研究
18
作者 胡殿赫 覃星添 +2 位作者 秦利明 吴朝军 陈业红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30,共11页
本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研究掺杂引起的二氧化钛晶体性能漂移的内在机理;从原子尺度,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使用Material Studio(MS)中的CASTEP程序,计算了C、N、Fe、Ni、Cu、Ag、La和Ce 8种元素掺杂下二氧化钛体系的电子和光学特... 本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研究掺杂引起的二氧化钛晶体性能漂移的内在机理;从原子尺度,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使用Material Studio(MS)中的CASTEP程序,计算了C、N、Fe、Ni、Cu、Ag、La和Ce 8种元素掺杂下二氧化钛体系的电子和光学特性,得到了不同晶型体系的能带、态密度、介电函数和光学特性的理论数据。计算结果显示,所有掺杂体系较未掺杂体系均有禁带宽度减小的现象发生,表现为吸收光谱中近紫外乃至自然光区吸收强度的提高。通过对比未掺杂和掺杂体系的不同计算视图和数据发现,杂质元素C掺入后具有最明显的效果,掺杂体系表现出最低的带隙值,且可见光区吸收强度的提升最明显;Fe掺入后导致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密度大幅提高,体系中Fe的贡献高于Ti或O的贡献;稀土金属La、Ce的掺杂量在12.5%时表现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二氧化钛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纳米纤维膜负载BiOI-TiO_(2)制备及光催化
19
作者 张明辉 石现兵 +1 位作者 刘利伟 韩振邦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7,共4页
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二氧化钛(TiO_(2))的树枝状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然后利用溶剂热法在其表面生长BiOI获得了负载BiOI-TiO_(2)的纳米纤维膜光催化剂,在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的基础上,考察其在染料罗丹明... 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二氧化钛(TiO_(2))的树枝状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然后利用溶剂热法在其表面生长BiOI获得了负载BiOI-TiO_(2)的纳米纤维膜光催化剂,在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的基础上,考察其在染料罗丹明B氧化降解中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树枝状纳米纤维膜是由直径为200~300 nm的主干纤维和直径为5~100 nm的分支纤维组成,使其表面具有丰富的结合位点,能够生长大量由BiOI纳米片组成的球形结构。增加BiOI含量能够使纳米纤维膜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带边红移,同时提升其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氧化降解的光催化活性。此外,该纳米纤维膜光催化剂在染料降解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仿树枝结构 二氧化钛 碘氧化铋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钛白粉行业现状及钛石膏处置利用政策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卫广 罗大鹏 +2 位作者 向璟荣 佟洪金 雍毅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为提高钛石膏处置利用水平,推进我国“无废城市”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调研了钛白粉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全生命周期分析了钛石膏产生、处置和利用技术应用现状。采集了全国30个钛石膏样品并进行成分分析,总结了钛石膏产、排和处置利用面临的... 为提高钛石膏处置利用水平,推进我国“无废城市”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调研了钛白粉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全生命周期分析了钛石膏产生、处置和利用技术应用现状。采集了全国30个钛石膏样品并进行成分分析,总结了钛石膏产、排和处置利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源头上实现“无废”,加大废酸回收利用量,过程上尽量“减废”,提升废水清洁化生产水平,以资源回收替代末端治理,探寻钛石膏高质量规模化利用途径,以增效赋值替代传统堆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粉 钛石膏 处置利用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