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黏类芽孢杆菌抗真菌活性及其纳米硒化应用
1
作者 袁莲莲 刘天波 +7 位作者 李晓东 邓征宇 滕凯 申莉莉 焦裕冰 王英文 杨金广 李莹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为筛选防效优良的微生物应用于作物真菌类病害防治,对前期筛选得到的多黏类芽孢杆菌KZJ-1进行了抗病及纳米硒化研究。结果显示,KZJ-1菌液对烟草炭疽病菌、靶斑病菌、根腐病菌、黑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49.78%、53.64%... 为筛选防效优良的微生物应用于作物真菌类病害防治,对前期筛选得到的多黏类芽孢杆菌KZJ-1进行了抗病及纳米硒化研究。结果显示,KZJ-1菌液对烟草炭疽病菌、靶斑病菌、根腐病菌、黑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49.78%、53.64%、46.42%、58.85%。菌株KZJ-1可以生物合成纳米硒,不同浓度的纳米硒活性菌液对黑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随着加入的亚硒酸钠浓度增大,抑制效果增强。同时,盆栽试验结果显示,KZJ-1菌液及其纳米硒活性菌液均可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并促进烟株生长,灌施纳米硒活性菌液7 d后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最低,防效达90.23%,14 d后防效稍有下降,仍高达83.32%,均显著高于药剂对照;纳米硒活性菌液灌根的本氏烟生长发育最好,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的增长率分别为16.21%、31.74%、33.61%。可见,菌株KZJ-1生物合成纳米硒增强了原始菌株的抗病及促生能力,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类芽孢杆菌 烟草病害 真菌 病害防治 纳米硒 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军 王建福 +6 位作者 海强 吕娜娜 罗志源 郸彩霞 李洁 刘哲 余海涛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研究纳米硒对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性的影响,在水温17~18℃下,将体质量(20±2)g的虹鳟养殖在直径1.2 m、高0.6 m的圆形鱼池中,水深0.3 m,投喂纳米硒含量为0(对照)、1、2、5 mg/kg的饲料7 d,腹腔注射1×10^(5)pfu/mL... 为研究纳米硒对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抗性的影响,在水温17~18℃下,将体质量(20±2)g的虹鳟养殖在直径1.2 m、高0.6 m的圆形鱼池中,水深0.3 m,投喂纳米硒含量为0(对照)、1、2、5 mg/kg的饲料7 d,腹腔注射1×10^(5)pfu/mL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0.2 mL,放回原池继续饲养,分别在饲喂第7天和攻毒后的第1、2、3天,采集肝脏和尾静脉血液样品,比较各组虹鳟肝脏免疫和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以及血清抗体水平差异。试验结果显示:攻毒前,添加1 mg/kg纳米硒可使虹鳟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显著升高(P<0.05),添加5 mg/kg纳米硒可使MX-1和IL-1β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攻毒后,添加纳米硒各组虹鳟第1~3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补体蛋白3和白介素-1β水平以及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出现显著升高(P<0.05);而第3天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2、5 mg/kg纳米硒可使虹鳟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VIG-1、MX-1、TNF-α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纳米硒可提高虹鳟肝脏免疫和抗氧化能力以及血清抗体水平,增强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 纳米硒 抗病毒 酶活性 血清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炭基纳米硒对猪粪中温和中高温产甲烷及砷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燕云 靳红梅 +5 位作者 龙玉娇 朱宁 王欣 冯彦房 曹云 张晶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7,共10页
在消化过程中投加负载微量元素硒(Se)的纳米材料或生物炭基材料,是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消化效率低以及有害重金属元素富集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水热炭化法制得水热炭基纳米硒(SeHC),并对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具体表征分析。基于此... 在消化过程中投加负载微量元素硒(Se)的纳米材料或生物炭基材料,是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消化效率低以及有害重金属元素富集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通过水热炭化法制得水热炭基纳米硒(SeHC),并对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具体表征分析。基于此,以含砷(以As计,4.43 mg/kg)猪粪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批次厌氧消化试验,探究中温(37℃)和中高温(44℃)两种工艺条件下SeHC对猪粪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及发酵物中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SeHC相对未负载纳米硒的水热炭HC比表面积显著(P<0.05)增加15.1%,表面官能团(N-H、C=O、C-O和C-X)种类更为丰富;通过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监测及Gompertz模型拟合,发现中高温耦合外源SeHC处理组强化厌氧产甲烷效果最佳,SeHC处理组的P’(甲烷生产潜力)和R_(m)(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较CK组显著提升72.20%和75.54%,提升率远高于中温条件下;添加SeHC对厌氧消化体系中的砷含量削减效果也最佳,中温下SeHC处理组的砷去除率为5.3%,是CK组的1.86倍,中高温下SeHC处理组的砷去除率为10.7%,是同等温度条件下CK组的3.2倍。综上所述,水热炭基纳米硒SeHC耦合中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在同步提高厌氧消化性能和有害物质砷去除方面更具优势,研究结果将为今后水热炭基纳米硒材料功能开发及其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炭 纳米硒 厌氧消化 金属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硒的制备及对冷藏南湾鱼肉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王清 周舟 +6 位作者 雷磊 孙鹤 赵署华 李建芳 朱静 杨玲玲 刘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141,共9页
目的制备壳聚糖纳米硒(CS-SeNPs),将其应用于南湾鱼肉的冷藏保鲜,以延长货架期。方法以壳聚糖作为稳定剂和分散剂,通过化学还原法,在抗坏血酸的作用下还原亚硒酸钠,制备CS-SeNPs;以壳聚糖浓度、亚硒酸钠和抗坏血酸摩尔比(Vc/Na_(2)SeO_(... 目的制备壳聚糖纳米硒(CS-SeNPs),将其应用于南湾鱼肉的冷藏保鲜,以延长货架期。方法以壳聚糖作为稳定剂和分散剂,通过化学还原法,在抗坏血酸的作用下还原亚硒酸钠,制备CS-SeNPs;以壳聚糖浓度、亚硒酸钠和抗坏血酸摩尔比(Vc/Na_(2)SeO_(3))、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试验基础上,以CS-SeNPs的稳定性为响应值,选择壳聚糖浓度、Vc/Na_(2)SeO_(3)、反应温度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CS-SeNPs的最佳制备工艺;将CS-SeNPs应用于南湾鱼肉的保鲜,考察其贮藏保鲜效果。结果CS-SeNPs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壳聚糖浓度为20 g/L,反应温度为40℃,Vc/Na_(2)SeO_(3)摩尔比为4∶1,此时A_(410)/A_(490)为2.176±0.0086。与对照组相比,经CS-SeNPs处理后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能延缓鱼肉贮藏期间脂质氧化、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值与汁液流失率的升高,保持鱼肉的pH值,延长其冷藏货架期。相关性分析表明,TVB-N值和汁液流失率与冷藏鱼肉贮藏品质相关性极强。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保鲜组能将南湾鱼肉的冷藏货架期延长3~6 d,为CS-SeNPs在保鲜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硒 南湾鱼肉 响应面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摩尔质量对葡聚糖-纳米硒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在南湾鱼保鲜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清 周舟 +5 位作者 雷磊 李建芳 邓新月 朱静 涂剑秋 刘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52-362,共11页
为探究葡聚糖摩尔质量对葡聚糖-纳米硒(Dex-SeNPs)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葡聚糖-纳米硒涂膜保鲜液对南湾鱼贮藏保鲜的效果,以不同摩尔质量的葡聚糖制备Dex-SeNPs,对Dex-SeNPs粒径、结构、稳定性进行表征,并分析最佳摩尔质量制备的葡聚糖-纳... 为探究葡聚糖摩尔质量对葡聚糖-纳米硒(Dex-SeNPs)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葡聚糖-纳米硒涂膜保鲜液对南湾鱼贮藏保鲜的效果,以不同摩尔质量的葡聚糖制备Dex-SeNPs,对Dex-SeNPs粒径、结构、稳定性进行表征,并分析最佳摩尔质量制备的葡聚糖-纳米硒保鲜涂膜液对南湾鱼的抑菌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葡聚糖摩尔质量的提高,Dex-SeNPs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使用摩尔质量500 kg/mol的葡聚糖制备出的Dex-SeNPs平均粒径为132 nm,粒径最小,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透射电镜分析与稳定性分析进一步表明,500 kg/mol葡聚糖制备Dex-SeNPs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与SeNPs的相互作用最强,制备的纳米硒稳定性最优。以摩尔质量为500 kg/mol葡聚糖制备纳米硒保鲜涂膜液对南湾鱼肉进行贮藏保鲜试验,在4℃条件下贮藏第10 d时,500 kg/mol-Dex-SeNPs组的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00 kg/mol-Dex-SeNPs组鱼肉的TVB-N、TBA的含量以及菌落总数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H和质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为葡聚糖-纳米硒应用于鱼类保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纳米硒 摩尔质量 南湾鱼 保鲜涂膜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夏季舍饲雷州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
6
作者 毛开宇 陈安淼 +4 位作者 彭唯实 刘虎 韩建成 周汉林 蒋钦杨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纳米硒对夏季舍饲雷州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选取18只8月龄、体重(18.60±0.69)kg的雷州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mg/kg和0... 试验旨在探究纳米硒对夏季舍饲雷州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液参数的影响。选取18只8月龄、体重(18.60±0.69)kg的雷州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mg/kg和0.4 mg/kg的纳米硒。预试期14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雷州山羊均处于轻度及以上热应激状态,且有40 d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随着纳米硒添加水平的提高,雷州山羊的末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呈线性增长(P<0.05),料重比(F/G)呈线性下降(P<0.05)。血液中白细胞总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总数(NEU)呈线性下降(P<0.05),中间细胞总数(MID)呈二次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线性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呈线性下降(P<0.05),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呈线性升高(P<0.05),生长激素(GH)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显著提高(P<0.05),皮质醇(COR)含量呈线性下降(P<0.05),试验1组瘦素(LEP)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纳米硒可以提高夏季舍饲雷州山羊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缓解热应激,且当纳米硒的添加量为0.4 mg/kg时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雷州山羊 生长性能 血液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郑霖 杨帅 +3 位作者 黄鑫 郑雷 江云珠 戴芬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76-579,共4页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采用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施肥浓度,研究纳米硒肥对旱优73号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 m^(2)根施150 mL纳米硒肥可有效提升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其中叶片硒含量变化最为显...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采用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施肥浓度,研究纳米硒肥对旱优73号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7 m^(2)根施150 mL纳米硒肥可有效提升水稻各器官硒含量,其中叶片硒含量变化最为显著。水稻籽粒中,硒含量顺序为T2>T1>T3>T4,即T2处理效果最佳,当过量施用纳米硒肥时水稻对硒元素的吸收会被抑制;T2处理对水稻可有效促产,相较CK增产17.49%;水稻种植一年后,T2处理的土壤中硒含量小幅降低,其余处理土壤中硒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纳米硒肥施肥方式及不同浓度下水稻对硒的吸收能力,增产增效生产出了优质的富硒大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肥 水稻 产量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硒菌株Bacillus cereus ZJ2的筛选及四种碳源对其合成纳米硒稳定性的影响
8
作者 何嘉丽 刘梦绮 +3 位作者 钟文怡 何毅 王璋倩 程水源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5-32,48,共9页
为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生物修复、降低土壤中硒污染和合理利用硒资源等,从湖北省恩施市鱼塘坝富硒土壤中筛选到1株耐硒的菌株ZJ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对亚硒酸钠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和还原能力... 为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生物修复、降低土壤中硒污染和合理利用硒资源等,从湖北省恩施市鱼塘坝富硒土壤中筛选到1株耐硒的菌株ZJ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对亚硒酸钠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和还原能力,能将亚硒酸钠还原成稳定的生物纳米硒,并研究了4种碳源对菌株ZJ2的亚硒酸钠还原能力及其合成纳米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ZJ2对5 mmol/L亚硒酸钠还原能力达92%。该菌株合成的生物纳米硒为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88.42±2.63)nm,Zeta电位为(-41.17±1.77)mV。鼠李糖和葡萄糖的添加对菌株ZJ2还原亚硒酸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原率分别提高37.48个百分点和39.53个百分点,且鼠李糖对菌株合成稳定的纳米硒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ZJ2亚硒酸钠还原能力、纳米硒表征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综合评分,可知鼠李糖的添加能明显促进Bacillus cereus ZJ2高效合成更为稳定的生物源纳米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硒菌株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纳米硒 还原率 稳定性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缓解纳米塑料对生菜的毒理效应
9
作者 马英雪 高已雯 +2 位作者 段玉桦 王一丹 袁林喜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1,共10页
纳米塑料(NP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在农业环境中对农作物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通过生菜的水培实验探讨了NPs对生菜的毒理效应及纳米硒(SeNPs)在缓解此类毒理效应中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Ps显著抑制了生菜的地上生长,减少... 纳米塑料(NP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在农业环境中对农作物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通过生菜的水培实验探讨了NPs对生菜的毒理效应及纳米硒(SeNPs)在缓解此类毒理效应中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Ps显著抑制了生菜的地上生长,减少了根表面积和连接数,并提高了生菜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导致氧化应激反应;SeNPs的添加显著提高了生菜组织的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同时SeNPs通过参与调控生菜组织的抗氧化酶系统,缓解了NPs对生菜细胞造成的氧化应激,从而维持生菜的正常生长。因此,SeNPs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缓解NPs植物毒害的调节剂,为应对纳米塑料污染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塑料 纳米硒 生菜 抗氧化酶 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纳米硒的制备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任佳玉 王馥容 +5 位作者 张玉玮 王龙齐 胡睿同 王连顺 卢亚楠 杨国军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4,共4页
硒(Se)作为水产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与抗感染能力。纳米硒因毒性低、活性高,成为开发新型富硒饲料添加剂的重要方向。生物纳米硒可通过优化肠道菌群、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及调节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著提升水产动物的健康水... 硒(Se)作为水产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与抗感染能力。纳米硒因毒性低、活性高,成为开发新型富硒饲料添加剂的重要方向。生物纳米硒可通过优化肠道菌群、激活抗氧化酶系统及调节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著提升水产动物的健康水平。文章系统综述了生物纳米硒的制备方法及其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探讨了纳米硒的应用安全性、生物利用度及现存问题,提出了未来需深入解析其代谢机制并开发标准化生产工艺,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纳米硒 水产动物 抗氧化功能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粉替代鱼粉后添加不同硒源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抗氧化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11
作者 崔春辉 吴业阳 +6 位作者 洪翊棻 褚国董 胡彦茹 郑兆伟 舒昊明 余敏慧 何小刚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4,共12页
为探究鸡肉粉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及低鱼粉饲料中不同有机硒制剂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初始体质量为(6.90±0.19)g体质健壮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300尾,用国产鸡肉粉等量替代基础饲料(鱼粉含量40%)中20%的鱼粉并补齐... 为探究鸡肉粉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及低鱼粉饲料中不同有机硒制剂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初始体质量为(6.90±0.19)g体质健壮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300尾,用国产鸡肉粉等量替代基础饲料(鱼粉含量40%)中20%的鱼粉并补齐限制性氨基酸,随后分别添加0.4 mg/kg酵母硒、硒代蛋氨酸、纳米硒,配置成5组等氮(49.5%)等脂(9.8%)的实验饲料,分别记为对照组(HFM)、32%鱼粉组(LFM)、酵母硒组(L-SeY)、硒代蛋氨酸组(L-SeMet)和纳米硒组(L-NanoSe),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1)国产鸡肉粉替代基础饲料中20%的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能显著增强幼鱼血清抗氧化指标。(2)在20%鱼粉替代水平下分别添加0.4 mg/kg酵母硒、硒代蛋氨酸、纳米硒均可显著增强幼鱼抗氧化力,对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影响不显著。(3)酵母硒能提高幼鱼生长性能,显著降低肥满度。(4)在大口黑鲈肌肉硒含量方面,20%鱼粉替代水平下分别添加0.4 mg/kg酵母硒、硒代蛋氨酸、纳米硒均可使肌肉硒元素产生显著富集,硒代蛋氨酸组的肌肉硒含量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国产鸡肉粉 进口鱼粉 酵母硒 硒代蛋氨酸 纳米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的性质及其在鲜切苦竹笋保鲜中的应用
12
作者 雷雨 潘梦娟 +3 位作者 陈飞鹏 董洪旺 吕嫒源 李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03-313,共11页
为延长鲜切苦竹笋(Pleioblastus amarus)的货架期,本文首先制备了纳米硒(nano-selenium,SeNPs)、功能化纳米硒(SeNPs-cs)和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CS&SeNPs-cs)三种溶液。通过表征测定及抗氧化活性对比分析,确定出稳定性和抗氧化效果... 为延长鲜切苦竹笋(Pleioblastus amarus)的货架期,本文首先制备了纳米硒(nano-selenium,SeNPs)、功能化纳米硒(SeNPs-cs)和壳聚糖功能化纳米硒(CS&SeNPs-cs)三种溶液。通过表征测定及抗氧化活性对比分析,确定出稳定性和抗氧化效果最佳的溶液用于鲜切苦竹笋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SeNPs为平均粒径88.63 nm的球形颗粒,ζ-电位为-3.84 mV;SeNPs-cs、CS&SeNPs-cs平均粒径分别为141.12 nm和193.72 nm,ζ-电位分别为4.2 mV和35.8 mV;SeNPs与C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提高了纳米溶液的稳定性;在300 mg/L SeNPs浓度下,CS&SeNPs-cs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分别为75.54%和47.98%;在鲜切苦竹笋的保鲜实验中,与壳聚糖(CS组)与清水(CK组)相比,CS&SeNPs-cs处理能有效降低鲜切苦竹笋的失重率和呼吸作用,减缓可溶性蛋白和总糖的流失;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峰值提前,保持较高的总酚含量,延缓色泽变化和褐变并抑制鲜切竹笋表面微生物增殖。综上所述,CS&SeNPs-cs处理能有效减缓鲜切苦竹笋的品质劣变,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硒 表征 抗氧化活性 鲜切苦竹笋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纳米硒的制备、特性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与展望
13
作者 石践知 陈栋 +1 位作者 杜梦丹 张祎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5期74-79,共6页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进步,纳米硒作为一种新型的硒形态,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显著的生物活性,在医药、畜牧业及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广泛应用潜力。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纳米硒与多糖结合形成纳米复合物后,不仅显著提升了稳定性,还...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进步,纳米硒作为一种新型的硒形态,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显著的生物活性,在医药、畜牧业及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广泛应用潜力。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纳米硒与多糖结合形成纳米复合物后,不仅显著提升了稳定性,还极大地拓宽了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因此,该文旨在系统地探讨多糖纳米硒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还将深入分析多糖纳米硒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生物活性 多糖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纳米硒在农业种养中的初步应用
14
作者 马英辉 仝泽方 +1 位作者 卢美欢 李利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00-103,112,共5页
为研究微生物纳米硒在富硒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将其分别应用在苹果种植和蛋鸡养殖中。结果发现,微生物纳米硒能够提高果树根区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有效性,可显著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且果实中硒含量可达17~36μ... 为研究微生物纳米硒在富硒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将其分别应用在苹果种植和蛋鸡养殖中。结果发现,微生物纳米硒能够提高果树根区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有效性,可显著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且果实中硒含量可达17~36μg/kg。同时发现蛋鸡日粮中添加微生物纳米硒能够显著增加鸡蛋的平均单重和硒含量,最大平均单重为61.8±0.3 g,鸡蛋中的硒含量为330±40μg/kg。研究结果为微生物纳米硒在农业种养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微生物 种植 养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多糖纳米硒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能力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琳琳 任蕊蕊 +2 位作者 李菁岚 孙建瑞 王大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16-2222,2309,共8页
利用水提醇沉法从连翘中提取了连翘多糖(FP),经硝酸-亚硒酸钠法制备了连翘多糖纳米硒(FP-SeNPs),采用UV-Vis、FTIR、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2,2-联氮-双(3-乙... 利用水提醇沉法从连翘中提取了连翘多糖(FP),经硝酸-亚硒酸钠法制备了连翘多糖纳米硒(FP-SeNPs),采用UV-Vis、FTIR、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实验考察了FP-SeNPs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考察了FP-SeNPs的体外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FP-SeNPs中硒含量为908 mg/kg,其形成了颗粒状分布的表面结构,改变了多糖的表面形态,但未破坏多糖的基本结构。FP-SeNPs的UV-Vis吸收光谱在270 nm处出现新峰,其XRD谱图在2θ=20°~30°内出现一个弥散峰,表明FP和SeNP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形成了FP-SeNPs复合物。FP-SeNPs对·DPPH、·OH和·ABTS^(+)的清除能力和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能力均呈浓度依赖性,质量浓度为1.6 g/L的FP-SeNPs溶液对·DPPH、·O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为91.98%、56.81%和87.44%,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55.61%和72.73%,显著高于FP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酶活性抑制能力(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多糖 纳米硒 表征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纳米硒制备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单荣 许晓义 +3 位作者 尹永奎 高晓岩 赵晴雪 宋高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76-383,共8页
多糖纳米硒(Polysaccharide nano-selenium,Polysaccharide-SeNPs)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在医学、食品和制药等研究领域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多糖、纳米硒和多糖纳米硒的结构和性质出发,阐述多糖与纳米硒二者之... 多糖纳米硒(Polysaccharide nano-selenium,Polysaccharide-SeNPs)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在医学、食品和制药等研究领域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多糖、纳米硒和多糖纳米硒的结构和性质出发,阐述多糖与纳米硒二者之间的互补组合关系,纳米硒借助多糖分支结构中的羟基在其表面形成氢键或Se-O键,以达到分散和稳定的作用。本文对多糖纳米硒制备条件、方法及优化方式进行总结。目前,常用化学合成法制备多糖纳米硒,利用超声波、真空、高压或酶等辅助技术提高其产率或生物学活性。其次,归纳了近5年在国际上已发表具有代表性生物学作用的多糖纳米硒。本文着重论述多糖纳米硒在医学、食品、药品及保健品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和进展。多糖纳米硒的研究为中药多糖及中医药学等领域拓宽了新的思路,为进一步探索新兴且具备高效生物学作用“硒”形貌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纳米硒 多糖纳米硒 抗炎 抗肿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纳米硒对夏茶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焕焕 任志红 +4 位作者 肖文敏 张虹 孙海伟 杨圣祥 张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28,共6页
本试验以茶树品种白叶1号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纳米硒对夏季茶树叶片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及所制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树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随喷施硒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不同硒浓度处理茶树叶片的硒含量随采摘时间... 本试验以茶树品种白叶1号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纳米硒对夏季茶树叶片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及所制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树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随喷施硒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不同硒浓度处理茶树叶片的硒含量随采摘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10.0 g/L纳米硒喷施处理后7 d采摘,其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最高,分别为0.763、0.609 mg/kg;(2)不同浓度纳米硒处理茶树叶片的硒形态均以有机硒为主,占总硒含量的比例在69.0%~80.8%之间;(3)喷施一定浓度的纳米硒,能够提高夏制绿茶感官品质,显著降低茶叶中的花青素和茶多酚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酚氨比,其中10.0 g/L纳米硒处理酚氨比最低,为4.47。综上认为,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纳米硒可以显著提高茶树叶片的硒含量,提高夏制绿茶品质,其中叶面喷施5.0~10.0 g/L纳米硒并在喷施后7~14 d采摘,叶片富硒效果显著,可用其生产达到国家规定富硒水平的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叶面喷施 夏茶 硒含量 绿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3种葡萄果实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金荣 卢士玲 +2 位作者 罗瑞峰 马小宁 王国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17-2426,共10页
【目的】研究硒肥浓度和施用时期对葡萄果实硒含量和综合品质的影响,为富硒葡萄的生产和硒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克瑞森无核(小粒)、克瑞森无核(大粒)、阳光玫瑰为材料,分析叶面喷施纳米硒肥对3种葡萄品质... 【目的】研究硒肥浓度和施用时期对葡萄果实硒含量和综合品质的影响,为富硒葡萄的生产和硒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克瑞森无核(小粒)、克瑞森无核(大粒)、阳光玫瑰为材料,分析叶面喷施纳米硒肥对3种葡萄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3种葡萄果实总硒含量均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升高;在一定施硒浓度下,大幼果期喷施硒肥3种葡萄果实总硒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中,阳光玫瑰在不同施硒浓度和施用时期吸收富集硒能力优于克瑞森无核(小粒)和克瑞森无核(大粒),在大幼果期阳光玫瑰硒含量最高为0.176 mg/kg。叶面硒肥通过影响3种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和原花青素含量从而改善果实品质,但对外观指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3种葡萄最适喷施时期为大幼果期,最适叶喷浓度为9.15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纳米硒肥 葡萄品种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对甜菜叶片转录组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文哲 王莹莹 +9 位作者 张辉 张必周 孙梦媛 王良 张惠忠 李晓东 付增娟 赵尚敏 鄂圆圆 张自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9,共9页
为揭示喷施外源硒对甜菜响应的分子机制,采用糖甜菜品系HD802种子作为供试材料进行水培试验,纳米硒浓度分别设置为0(喷施清水,对照),20,50,80,100,150,200 mg/L,待真叶长至8片叶时均匀地喷施纳米硒溶液,24 h后取样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 为揭示喷施外源硒对甜菜响应的分子机制,采用糖甜菜品系HD802种子作为供试材料进行水培试验,纳米硒浓度分别设置为0(喷施清水,对照),20,50,80,100,150,200 mg/L,待真叶长至8片叶时均匀地喷施纳米硒溶液,24 h后取样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经数据分析,选取50,150 mg/L的纳米硒处理叶片送检,进行转录组测定,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和显著富集通路。结果表明,纳米硒50 mg/L处理对甜菜叶片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150 mg/L处理对甜菜叶片具有破坏效果。鉴定出9 161个DEGs,其中,上调表达3 717个、下调表达5 444个;GO功能富集主要富集在信号转导、细胞通讯、膜的组成部分、膜的固有成分、初级代谢过程、有机物代谢过程和生物过程等;KEGG代谢途径主要包括植物病原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转录因子分析共涉及AP2、zf-Dof、HLH、WRKY、HSF_DNA-bind、NAM、zf-BED、Homeobox等11个家族。研究找到了硒处理对甜菜幼苗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适宜浓度,初步筛选出甜菜外源硒响应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纳米硒 RNA-SEQ 差异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硒饲料添加剂在盐碱胁迫抗性提升中的应用前景
20
作者 车兴华 耿龙武 +4 位作者 尚信池 张晴 魏海军 李望 徐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44-152,共9页
我国“三北”内陆地区拥有大量的盐碱湖泊、地下咸水和盐碱沼泽等水资源,由于水体具有高盐度、高碳酸盐碱度、高硬度和离子组成复杂等特点,在渔业生产开发利用中存在苗种成活率低、生长缓慢、饲料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 我国“三北”内陆地区拥有大量的盐碱湖泊、地下咸水和盐碱沼泽等水资源,由于水体具有高盐度、高碳酸盐碱度、高硬度和离子组成复杂等特点,在渔业生产开发利用中存在苗种成活率低、生长缓慢、饲料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盐碱水渔业的快速发展。硒(Se)是水生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提高机体免疫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功效显著,有利于缓解盐碱胁迫等非生物胁迫对机体产生的氧化损伤。文章分析了我国盐碱水域渔业开发所面临的难题,纳米硒在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和免疫水平的优势。在盐碱水渔业生产中,纳米硒将有可能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提高鱼类的生产性能和耐盐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水 渔业 纳米硒 饲料添加剂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