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8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西南干热河谷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要素研究
1
作者 张成 韦疏桐 +3 位作者 刘希宇 张尚弘 唐彩红 周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398-5412,共15页
西南干热河谷地处横断山脉腹地,受到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垂向上植被分布格局迥异,低海拔区域为稀树灌草植被生态系统,高海拔区域为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西南山区特殊的地理区系,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之一。基于Landsa... 西南干热河谷地处横断山脉腹地,受到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垂向上植被分布格局迥异,低海拔区域为稀树灌草植被生态系统,高海拔区域为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西南山区特殊的地理区系,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之一。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 (GEE)平台获取了1990—2020年四个季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数据,揭示了近30年西南干热河谷植被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地形、气象、地表温度等要素分析了影响植被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干热河谷低海拔和高海拔区域的气温和地表温度均呈现显著增加,高海拔温度增加幅度大于低海拔地区。四个季节的NDVI在时间序列上亦呈现增加趋势,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增长速率(0.0077/a)显著高于稀树灌草生态系统(0.0027/a),且区域植被盖度均有向高植被盖度的趋势发展。在驱动要素方面,海拔、坡向、坡度等地形要素导致水热条件不同,从而使得高低海拔的植被类型存在明显差异,气温和地表温度的增加是导致植被盖度增加的主要诱因,在低海拔区域年均地表温度在20℃时植被盖度增加最快,而高海拔地区15℃时植被盖度增加最快,而超过该温度阈值后植被增加的速度有所下降。研究为指导西南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的管理建议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地表温度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Google earth engine(GEE)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real Engine/Simulink的现代控制理论综合实验仿真设计
2
作者 方星 闻继伟 +1 位作者 赵顺毅 刘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81,共5页
针对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中对控制算法设计和仿真的教学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Unreal Engine/Simulink的综合实验仿真方案。该方案以无人船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利用小扰动定理建立无人船在平衡点附近的线性模型,并采用经典线性控制算法设计... 针对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中对控制算法设计和仿真的教学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Unreal Engine/Simulink的综合实验仿真方案。该方案以无人船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利用小扰动定理建立无人船在平衡点附近的线性模型,并采用经典线性控制算法设计控制器,模拟无人船的控制问题。通过Unreal Engine构建虚拟海洋环境,模拟无人船航行、海浪等工况,实时解算无人船状态并传输至Simulink;利用Simulink搭建无人船的控制算法,求解实时控制信号并反馈给Unreal Engine。该综合实验仿真方案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现代控制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real engine/Simulink联合仿真 现代控制理论 线性控制算法 综合实验仿真 无人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acer二次开发在逆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彦生 寇小希 韩景芸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8年第7期21-24,共4页
使用Scoll语言对Surfacer进行二次开发,可以令重复性、互换性很强的自动化工程变得更加容易,通过修改Surfa-cer启动目录下的菜单定义文件,Surfacer的用户界面也会相应改变。示例一段可以实现自动排列义齿的Scoll语言程序,将Scoll命令语... 使用Scoll语言对Surfacer进行二次开发,可以令重复性、互换性很强的自动化工程变得更加容易,通过修改Surfa-cer启动目录下的菜单定义文件,Surfacer的用户界面也会相应改变。示例一段可以实现自动排列义齿的Scoll语言程序,将Scoll命令语言在Surfacer二次开发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讲解,包括自定义函数的构造,菜单文件的修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surfaceR Scoll语言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acer在模具CAD/CAM反求造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丽霞 李建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7,共5页
本文就涡轮反求造型的实例, 采用Surfacer软件规划出由实物转化为工程 CAD资料的一般流程。在深入分析点云数据的矢量方向基础上, 采用积累弦长参数化方案实现点云的参数化; 根据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原理, 修改曲线参数获得高品质曲线; ... 本文就涡轮反求造型的实例, 采用Surfacer软件规划出由实物转化为工程 CAD资料的一般流程。在深入分析点云数据的矢量方向基础上, 采用积累弦长参数化方案实现点云的参数化; 根据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原理, 修改曲线参数获得高品质曲线; 并重点论述了点云处理、曲线生成、建构曲面的方法, 为模具加工提供了建构高品质CAD模型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surfaceR 曲线拟合 特征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rfacer和CATIA的电话机模型重建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艳平 高明 罗大兵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4,共2页
实物的CAD模型重建是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目前逆向工程专业软件有十几种,但与传统的CAD/CAM软件相比在造型技术等方面仍有不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Surfacer和CATIA的模型重建方法,充分利用两个软件的优势,成功地完成了电话的模型重建。
关键词 逆向工程 surfaceR CATIA数据处理 数据分割 模型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or 3D Reverse Engineering 被引量:3
6
作者 XU Zhi-qin 1, YE Sheng-hua 1, FAN Guang-zhao 2 (1. School of Precision Instrument and Opto-electronics Engineering, N ational Key Lab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EMC,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China 2.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Chi 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52-,共1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inciple and a method of col or 3D laser scanning measurement.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monochrome 3D measureme nt study, color information capture, color texture mapping, coordinate computati o...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inciple and a method of col or 3D laser scanning measurement.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monochrome 3D measureme nt study, color information capture, color texture mapping, coordinate computati on and other techniques are performed to achieve color 3D measurement. The syste m is designed and composed of a line laser light emitter, one color CCD camera, a motor-driven rotary filter, a circuit card and a computer. Two steps in captu ring object’s images in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First, the color CCD camera ta kes the color picture of the object to be used for texture mapping in post proce ssing. Secondly, the monochrome data of the object is taken. The laser light emi tter is started; the light plane and the surface of the object intersect to form an undulate line, which forms an image on the CCD sensor. After the optic- electronics transformation, the electronic signals are captured and send to the computer. A new color 3D measurement model was derived, and a rapid calibra ting method to measure the system parameters was proposed--optical plane equat ion calibrating method. A calibrating drone was designed and built. 3D color sca nning system not only provides an object’s individual point information in the 3D coordinate, in the mean time, it provides the color information of each indiv idual point. This paper also advances a multi-frame auto-merging method, i.e. several frames of color 3D digital images measured are merged quickly according to their curv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RGB information. Initial matching and fin e tune of the registration are completely performed by the computer; initial mat ching is via user interface in helping computer to find the transformation matri x. The transformation matrix is found according to th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chosen by hand. After the initial transformation matrix is found, fine tune of the registration is preformed to do the optimum adjustment to achieve a complete color textured 3D model. The system can be broad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produc t design, mold manufacture, multimedia, game development, animation, medical eng ineering, antique digitization,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ochrome 3D color 3D optical plane equation surface merging reverse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inless steel anisotropic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fabrication with inclined cone array via laser ablation and post annealing treatment 被引量:3
7
作者 ZHAO Yi-zhe HONG Ming-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3261-3269,共9页
Metal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with anisotropic wettability and adhesio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due to their promising applications. Herein, we report a new fabrication strategy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 Metal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with anisotropic wettability and adhesion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due to their promising applications. Herein, we report a new fabrication strategy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pulsed laser ablation and low-temperature annealing post-processing. An inclined cone structure array is made on stainless steel surfaces, and then 120 °C low-temperature annealing is applied. Such surface displays excellent mechanical durability and anisotropic superhydrophobicity. It is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that the contact angle of water droplets on the surface is different along the parallel(167° ±2°) and perpendicular directions(157° ±2°) of the inclined cone structure. The sliding behaviors of water droplets and mechanical durability of the inclined cone structures are studied. These surfaces obtained in a short time with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abrication can be applied in industries for water harvesting, droplet manipulation, and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hydrophobic anisotropy laser precision engineering micro/nano-structure bio-inspired surf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Flow Control for Drag Reduction of Revolution Body Using Dimpled Surface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晶 张成春 +1 位作者 任露泉 韩志武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59-64,共6页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flow fields near the dimpled and the smooth revolution bodies are performed and compared by using SST k-ω turbulence model, to explain the reasons of friction and base drag reductions on t...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flow fields near the dimpled and the smooth revolution bodies are performed and compared by using SST k-ω turbulence model, to explain the reasons of friction and base drag reductions on the bionic dimpled surface and the control behaviors of dimpled surface to boundary layer near wall of the revolution bod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mpled surface reduces the skin friction drag through reducing the velocity gradient and turbulent intensity, and reduces the base drag through weakening the pumping action on the flow behind the revolution body caused by the external flow; the low speed rotating vortexes in the dimples segregate the external flow and the revolution body; and the low speed rotating vortexes forming in the bottom of dimples can produce negative skin fr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ering bionics dimpled surface drag redu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revolution bo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steady-state Grinding Technology (III) Studies on the Surface Quality
9
作者 XU Yan-shen, HU Jun, LIN Bin, LI Zhi-chao (The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Key Laboratory of High Temperature Structure Ceramics and Machining Technology of Engineering Ceramic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2-43,共2页
In conventional grinding theory, the chief removed mode of ceramic coprocessor by diamond tools was brittle removal. In order to perform the plastic removal or ductility processing of engineering ceramics the high deg... In conventional grinding theory, the chief removed mode of ceramic coprocessor by diamond tools was brittle removal. In order to perform the plastic removal or ductility processing of engineering ceramics the high degree of accuracy and high rigidity grinner must be using micro grain size diamond grinding wheel to direct the processing of micron below rank depth to prevent form the occurring of the brittle processing zone. This will resulted in the high expense of grinding. The expense of grinding could even reach the 80% of the total manufacture cost of the ceramic part. Ultra-precision grinding for advanced ceramics has been achieved by the unsteady-state grinding technique.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deals with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silicon nitride ground by pink fused alumina wheel in different grinding parameters. To optimize the grinding paramete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unsteady-state grinding, the experiments of X-ray diffraction, energy spectrum analysis, SEM observation and roughness measurement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 the process of unsteady state grinding, high line speed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grind wheel can improve the roughness of the silicon nitride apparently. It was also evident that the larger the grain mesh size, the better the surface quality. 2. There exists an optimum combination of grinding conditions such as grinding wheel speed,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workpiece, feed rate between the grinding wheel and the workpiece, grinding times and cutting coolant.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silicon nitride can be up to the standard of mirror finishing. 3. By analyzing the finished surface with X-ray diffraction and energy spectrum, the existence of some new phases including titanium and alumina was proved. 4. By utilizing the unsteady state grinding technique,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Ra ≤ 0.030 μm can be achieved by grinding the silicon nitride with the pink fused alumina wheel in low cost. Based on the unsteady-state grinding techniqu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new processing method which by utilizing aluminum oxide grinding wheel to perform burnishing process and impudent the low surface roughness processing of engineering ceramic, the Ra is about 0.01 μm. Furthermor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is method is high, and the process cost is low, so it is a prospective process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teady state grinding theory engineering ceramics GRINDING surface 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潮矿深部矿体分区开采地表沉降规律相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平 齐梦寒 +3 位作者 骆正杰 陈国兴 韩亚民 冯俊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0-258,共9页
以程潮矿-570m中段、-675m中段矿体与围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相似模拟试验方法,对程潮矿深部矿体分区开采地表沉降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深部分区开采下地表沉降与围岩应力随开采深度变化规律。相似模拟研究表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 以程潮矿-570m中段、-675m中段矿体与围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相似模拟试验方法,对程潮矿深部矿体分区开采地表沉降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深部分区开采下地表沉降与围岩应力随开采深度变化规律。相似模拟研究表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表沉降数值亦呈增长趋势;在相似模拟试验所有待采矿体开采完毕之后,地表最大沉降点为8#地表监测点,总沉降值为19.058mm,地表最小沉降点为1#地表监测点,总沉降值为2.199mm;从应力变化规律上可知无底柱崩落法对矿岩的应力变化影响较大,而充填体的充填对空区的保护作用显著。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和程潮矿实际地表监测数据对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进行工程验证,综合分析3组数据得出了分区开采目标矿体时地表的沉降值对新程潮大湾的稳定性不产生较大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地表沉降 相似模拟 工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路径的扫掠面高精度重建
11
作者 刘圣军 陶珊珊 +2 位作者 王海波 李钦松 刘新儒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436,共12页
从三角网格数据重建CAD建模过程是逆向工程中的研究重点之一,高效、高精的曲面重建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针对由直线段和圆弧段组成的平面路径扫掠生成的三角网格表示曲面,提出了基于轮廓和路径曲线自动提取的扫掠过程重建,实现扫掠曲面... 从三角网格数据重建CAD建模过程是逆向工程中的研究重点之一,高效、高精的曲面重建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针对由直线段和圆弧段组成的平面路径扫掠生成的三角网格表示曲面,提出了基于轮廓和路径曲线自动提取的扫掠过程重建,实现扫掠曲面的高精度重建。首先,基于统一三角网格模型曲率矢量场自动获得初始路径,再利用高斯映射迭代和配准拟合的方法生成了扫掠的轮廓曲线;然后,逆向计算扫掠路径的离散有序点集,通过引入切空间表示方法来识别路径中的直线段和圆弧段,并基于相切几何约束条件建立了拟合的优化模型,对初始路径进一步优化;最后,由计算得到的轮廓曲线和路径曲线执行扫掠操作,以获得重建的扫掠曲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自动提取轮廓曲线和路径曲线,进而重建扫掠模型的建模过程,减少了繁琐的人工交互,提取的轮廓和路径有效地避免了离散误差累积,使得最终重建的扫掠曲面精度更高,且适用于有噪声的数据和存在缺失数据的扫掠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曲面重建 扫掠曲面 高斯映射 几何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熔覆机器人的复杂曲面路径规划与实现
12
作者 宋玉杰 吴意发 +1 位作者 祖海英 陈文启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6,共12页
目前激光熔覆技术可用于简单平面零件局部损伤表面的修复,但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激光熔覆修复还存在许多问题。为实现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在复杂曲面上的应用,结合逆向工程和机器人技术,开展复杂曲面激光熔覆路径的生成研究。基于逆向工程... 目前激光熔覆技术可用于简单平面零件局部损伤表面的修复,但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激光熔覆修复还存在许多问题。为实现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在复杂曲面上的应用,结合逆向工程和机器人技术,开展复杂曲面激光熔覆路径的生成研究。基于逆向工程,以螺杆泵转子的螺旋曲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等距平行平面组与试件表面求交得到熔覆路径,针对传统等弓高误差法在曲率变化较大场合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曲线离散方法离散熔覆路径,完成路径平滑过渡处理。通过机器人正逆运动学分析验证和运动链的解耦分析,完成激光熔覆机器人轨迹规划;在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PQart中搭建机器人激光熔覆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模拟。选取合适材料与工艺参数,开展复杂曲面机器人激光熔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下的激光熔覆加工路径与曲面轮廓的最大弓高误差在设定目标值范围内,熔覆曲面表面平滑,波纹度小,在曲率变化较大部位搭接良好,整体成型质量较好。研究实现了复杂曲面零件的路径规划,并验证了其合理性与有效性,可为激光熔覆技术在复杂曲面零件上的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机器人 复杂曲面 路径规划 激光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质量调查结果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沉积相元素组成特征与物质来源
13
作者 周亚龙 郭志娟 +3 位作者 王乔林 刘飞 王成文 宋云涛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4-726,共13页
【研究目的】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不同沉积相内土壤元素含量及其组成分布规律、控制影响因素及其沉积物质来源,为研究区域古地理、表生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雄安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监测获... 【研究目的】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不同沉积相内土壤元素含量及其组成分布规律、控制影响因素及其沉积物质来源,为研究区域古地理、表生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雄安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监测获取的表层土壤元素含量数据,通过元素含量或比值示踪等多元统计方法,揭示了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规律与表生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冲湖积平原亚区土壤具有低SiO_(2)和Na_(2)O,高Al_(2)O_(3)、Fe_(2)O_(3)、MgO、CaO、K_(2)O和Na/Rb特征;冲洪积平原亚区土壤具有高SiO_(2)和Na_(2)O,低Al_(2)O_(3)、Fe_(2)O_(3)和Ca/Ba特征。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常量元素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物源源区化学风化程度的控制,同时表生环境对常量元素的贫化富集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源区目前处于以斜长石风化为主的中等化学风化程度阶段,风化产物未遭受钾交代影响。区内各沉积相土壤样品成土母质物源主要来自雄安新区西侧太行山隆起的成熟大陆石英质物源区,同时在冲湖积平原亚区的洼地小区内还存在部分少量的样品成土母质来源于基性火山岩物源区和中性岩火成物源区。【结论】土壤元素含量、元素比值、元素组合(Rb–U–Ga、Fe–Mg–Ni–V均一化累加和)等地球化学指标特征能有效指示区内各沉积相环境,对成土母质特性具有示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地球化学指标 沉积相 物源示踪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雄安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林机活塞环性能分析及其结构参数优化
14
作者 杨东亚 闪文帅 +2 位作者 李金龙 牛钦楦 高贵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0-140,共11页
为改善斯特林机活塞环密封性能,首先利用数值仿真分析了活塞环在压差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获取了装配过盈量δ、浮动环轴向厚度σ、浮动环外径D和皮碗唇缘深度L这4个结构参数对活塞环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以活塞环... 为改善斯特林机活塞环密封性能,首先利用数值仿真分析了活塞环在压差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获取了装配过盈量δ、浮动环轴向厚度σ、浮动环外径D和皮碗唇缘深度L这4个结构参数对活塞环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以活塞环-缸套接触面接触压力趋近以试验结果所设的望目值为优化目标,对活塞环的上述4个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确定其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浮动环与缸套密封界面最大接触压力随δ的增加而增加,随σ的增加呈先增后减,随D的增加呈先减后增,随L增加呈先平稳波动后增加。通过估计回归系数和方差分析发现,结构参数影响力有差异,σ对最大接触压力影响最显著,其次是L和D,δ最小。此外,σ与L的交互项对响应的影响显著。当δ为0.03 mm、σ为1.05mm、D为55.6 mm、L为0.95 mm时,活塞环Ⅰ密封面上的最大接触压力由12.124 MPa降至10.717 MPa,活塞环Ⅱ上由4.0270 MPa升至4.3287 MPa。利用THT07-135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验证表明,优化后摩擦面温升下降、摩擦因数上升且磨损率显著降低、优化设计科学有效。这种反求引导式优化设计方法可为高性能密封件的研制提供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林机 活塞环密封 接触压力 参数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纵坡和驾驶经验对驾驶员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15
作者 朱顺应 周知星 +3 位作者 吴景安 陈秋成 王红 杨辰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8-244,共7页
为研究高速公路纵坡与驾驶经验对驾驶员生理和心理反应的影响,根据驾龄将驾驶员划分为经验不足组与经验丰富组,采用实车试验的方式,在鄂咸高速公路不同坡度(0、-1%、-1.5%、-2.5%)的路段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记录的驾驶员眼动参数和心率数... 为研究高速公路纵坡与驾驶经验对驾驶员生理和心理反应的影响,根据驾龄将驾驶员划分为经验不足组与经验丰富组,采用实车试验的方式,在鄂咸高速公路不同坡度(0、-1%、-1.5%、-2.5%)的路段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记录的驾驶员眼动参数和心率数据,选取瞳孔面积、平均注视时间和心率增长率作为驾驶员生理和心理反应的指标。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影响驾驶员生理与心理反应的主要因素,并采用趋势面模型进一步探究了生理和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路段坡度和驾驶经验对以上选取的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坡度的增加,2组驾驶员的瞳孔面积、平均注视时间和心率增长率均逐渐增大。在相同坡度下,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在上述生理与心理指标上普遍低于经验不足组,且变异性较小;趋势面拟合结果表明,纵坡路段驾驶时,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 道路线形 驾驶经验 生理特征 心理特征 趋势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岩体结构面动力特性与致灾效应研究进展
16
作者 单仁亮 柏皓博 +4 位作者 孙鹏 李泳臻 吴浩田 肖圣超 窦浩宇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1,共21页
随着全球资源需求的持续上升,深部地下工程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面临日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环境。这种转变使得深部含结构面岩体的动力特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为此,首先对结构面的动剪切和动拉压特性进行了系统总结... 随着全球资源需求的持续上升,深部地下工程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面临日益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地应力环境。这种转变使得深部含结构面岩体的动力特性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为此,首先对结构面的动剪切和动拉压特性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深入分析了多种因素对结构面动力行为的影响。然后,探讨了结构面效应对岩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特别是对岩体动强度和动变形的作用。此外,针对常见的深部动力灾害,如岩爆、大变形和冲击地压,梳理了其触发机制和防治技术,强调了建立有效理论和技术体系的重要性。最后,对未来深部岩体结构面动力特性及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呼吁结合新兴技术与理论方法,以提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提高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工程 结构面 动力特性 致灾效应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能理论和拉拔试验的片麻岩-改性沥青黏附性研究
17
作者 常明丰 朱晨旭 +1 位作者 李江涛 张艺行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为了研究酸性片麻岩集料与改性沥青的黏附特性,将硅烷偶联剂KH550、硅藻土和KH550/硅藻土掺至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和SBS/胶粉改性沥青中。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测试片麻岩集料与改性沥青的接触角,基于表面能理论计算片麻岩集料与改性... 为了研究酸性片麻岩集料与改性沥青的黏附特性,将硅烷偶联剂KH550、硅藻土和KH550/硅藻土掺至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和SBS/胶粉改性沥青中。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测试片麻岩集料与改性沥青的接触角,基于表面能理论计算片麻岩集料与改性沥青的黏附功、剥落功和配伍性(ER);利用拉拔试验定量研究KH550、硅藻土单一改性剂及KH550/硅藻土复合改性剂对改性沥青与片麻岩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H550和硅藻土可提升改性沥青的表面能,且复合改性效果优于单一改性。掺入KH550、硅藻土及KH550/硅藻土增加了改性沥青与片麻岩集料的黏附功和配伍性(ER)。KH550和硅藻土提高了改性沥青与片麻岩集料的黏结强度,且复合改性效果最优。此外,SBS/胶粉改性沥青与片麻岩集料的黏附性优于S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黏附性 表面能理论 拉拔试验 片麻岩 改性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桥梁整体表观多缺陷图像精细分割方法
18
作者 周勇军 罗楠 +2 位作者 孙延晨 尚嘉琪 陈炽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5,共13页
为解决现有混凝土桥梁数字图像方法缺陷识别单一、分割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解码架构的精细化语义分割模型HDNet。编码器设计方面,采用层级化窗口自注意力机制,通过滑动窗口划分结合跨层残差连接增强梯度传播。引入核化... 为解决现有混凝土桥梁数字图像方法缺陷识别单一、分割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解码架构的精细化语义分割模型HDNet。编码器设计方面,采用层级化窗口自注意力机制,通过滑动窗口划分结合跨层残差连接增强梯度传播。引入核化注意力模块强化侵蚀、裂缝等局部缺陷的梯度响应,抑制桥梁背景纹理干扰。解码器设计像素-变形双路径架构体现在像素路径通过逐点特征映射解析裂缝等形态细节,变形路径采用可变形卷积自适应匹配剥落区域的不规则几何轮廓。基于无人机采集的高清桥梁缺陷数据集(涵盖裂缝、侵蚀、露筋、剥落4类缺陷),开展与DeepLabV3+、SegFormer等主流模型的对比实验,随后进行消融实验分析、热力图分析和实桥测试。结果表明:HDNet验证集交并比(mIoU)达71.91%,较次优模型SegFormer提升了7.86%;消融性实验验证了核化注意力(提升召回率mRecall 5.83%)、层次化滑窗注意力(提升mIoU 5.92%)与Dice损失函数协同设计的必要性;热力图分析证实HDNet能够精准捕捉缺陷纹理细节并解耦伴生缺陷的语义边界;实桥测试中,HDNet将缺陷尺寸测量相对误差稳定控制在±5%以内,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HDNet通过编解码协同优化与跨分辨率层次化增强机制,有效提升复杂桥梁缺陷的识别精度与鲁棒性,可为桥梁表观病害智能化检测提供高精度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表观缺陷 语义分割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件特性图优化的民航发动机性能退化建模
19
作者 郭庆 黄启廉 陈金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35-1945,共11页
为从单元体层级给出民航发动机气路性能退化的理论依据,以CFM56-3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在使用特性图缩放法获取部件特性方程的基础之上,优化了风扇通用特性图缩放基准点的选取过程,提出特性图的曲面拟合方法,构建出稳态工况下符合特定转速... 为从单元体层级给出民航发动机气路性能退化的理论依据,以CFM56-3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在使用特性图缩放法获取部件特性方程的基础之上,优化了风扇通用特性图缩放基准点的选取过程,提出特性图的曲面拟合方法,构建出稳态工况下符合特定转速条件的发动机部件级基准性能模型。通过引入故障因子生成故障系数矩阵,计算发动机监控参数随部件效率下降的偏离量,并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培训手册的指印图资料作对比,验证了融合风扇特性图缩放基准点优化及特性图曲面拟合方法的发动机稳态性能模型在气路性能退化分析中具有较好的精度和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发动机 气路分析 部件级建模 缩放基准点优化 曲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工高浓度磷废水的化学-絮凝沉淀法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福杨 张瀚文 +4 位作者 王彬 朱静平 黄敏 谌书 周明罗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3-1563,共11页
为避免磷化工企业高磷废水造成的水体磷污染,进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同时缓解磷资源短缺问题,研究以某磷化工高磷废水为对象[总磷(Total Phosphorus,TP)质量浓度为560 mg/L],探究了钙盐和絮凝剂类型、投加量、废水pH值、振荡速度、时间... 为避免磷化工企业高磷废水造成的水体磷污染,进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同时缓解磷资源短缺问题,研究以某磷化工高磷废水为对象[总磷(Total Phosphorus,TP)质量浓度为560 mg/L],探究了钙盐和絮凝剂类型、投加量、废水pH值、振荡速度、时间等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对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了有效“磷回收”。研究发现:控制钙盐投加量可使处理后废水pH值在6~8,进而使后续絮凝沉淀效果较好;此外,化学-絮凝沉淀的最优条件为氢氧化钙[Ca(OH)_(2)]+氯化钙(CaCl2)投加质量浓度为1.98 g/L+1.00 g/L,振荡速度为170 r/min,反应时间为13.1 min,TP去除率为97.6%;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um Chloride,PAC)+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投加质量浓度为0.60 g/L+0.03 g/L,振荡速度为100 r/min,反应时间为15 min时,TP去除率为70.5%,废水TP质量浓度为4.00 mg/L。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化学沉淀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Ca_(5)(PO_(4))_(3)(OH),Hydroxyapatite,HAP],可被资源化利用,实现了“磷回收”。因此,采用化学-絮凝沉淀法处理磷化工高浓度含磷废水有较好的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磷化工 高浓度含磷废水 化学-絮凝沉淀 响应曲面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