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no-SiO_2/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制备及外墙涂料耐沾污性
1
作者 瞿金东 彭家惠 +3 位作者 陈明凤 黄新丽 夏娟 张华洁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6-79,88,共5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nano-SiO2/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并以此乳液配制耐沾污外墙乳胶涂料。研究了nano-SiO2掺量和壳层丙烯酸酯聚合物玻璃化温度对乳液成膜和外墙涂料耐沾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纯丙乳液和纯丙与胶体SiO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nano-SiO2/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并以此乳液配制耐沾污外墙乳胶涂料。研究了nano-SiO2掺量和壳层丙烯酸酯聚合物玻璃化温度对乳液成膜和外墙涂料耐沾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纯丙乳液和纯丙与胶体SiO2共混乳液,以nano-SiO2/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配制的外墙乳胶涂料在漆膜致密性、硬度、耐水性、耐沾污性等方面都大大改善。SiO2最佳掺量为乳液配方总量的5%左右,高于此掺量,乳液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漆膜变得硬而脆。随着壳层丙烯酸聚合物Tg的降低,乳液最低成膜温度显著降低,但漆膜耐沾污性也随之较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复合乳液 nano-SIO2 外墙涂料 耐沾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壳杂化复合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民 汪志勇 +1 位作者 孙秀果 彭政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8期17-20,共4页
以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复合表面活性剂,反应过程中控制纳米TiO2乳液的pH值在8~10,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纳米TiO2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丙烯酸丁酯一甲基丙烯酸(P[(MMA—BA)-MAA])为壳的杂化复合粒子。用透光率和... 以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复合表面活性剂,反应过程中控制纳米TiO2乳液的pH值在8~10,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纳米TiO2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丙烯酸丁酯一甲基丙烯酸(P[(MMA—BA)-MAA])为壳的杂化复合粒子。用透光率和亲水亲油实验来检验复合粒子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并借助于TEM,Fr—IR表征了复合粒子的形貌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复合粒子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纳米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玲 刑赵中 +1 位作者 闫鹏 肖桂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2,共4页
采用乳液插层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纳米有机蒙脱土[P(BA—AA)/nano-OMMT]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和微观形态进行表征;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复... 采用乳液插层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纳米有机蒙脱土[P(BA—AA)/nano-OMMT]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和微观形态进行表征;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并考察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单体BA与AA配比为3:2时,nano—OMMT片层部分产生剥离,形成了插层与剥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当nano—OMMT用量在3%~7%时,均能使复合体系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其中nano-OMMT含量为7%时,热稳定性最高;nano—OMMT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插层聚合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 有机纳米蒙脱土 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MMT-CaCO_3复合粒子及其增强聚丙烯的研究
4
作者 周正发 邵华 +2 位作者 刘长丰 任凤梅 徐卫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5,共4页
利用CTAB/环己烷/正己醇微乳液体系同步处理Ca2+-MMT和合成CaCO3,最终制得MMT-CaCO3复合粒子。另外采用反应挤出,对极性很弱的PP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接枝物PP-g-GMA-St;然后将其作为PP和MMT-CaCO3复合粒子的相容剂,熔融共混后得到分散效... 利用CTAB/环己烷/正己醇微乳液体系同步处理Ca2+-MMT和合成CaCO3,最终制得MMT-CaCO3复合粒子。另外采用反应挤出,对极性很弱的PP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接枝物PP-g-GMA-St;然后将其作为PP和MMT-CaCO3复合粒子的相容剂,熔融共混后得到分散效果良好的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RD,TEM等对复合体系的插层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MMT-CaCO3复合粒子 PP-g-GMA-St 聚丙烯 纳米复合材料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纳米SiO_2超亲水涂层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洋 周强 +1 位作者 刘小将 管自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701,共5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交联结构的聚丙烯酸酯(PAAS)-聚乙烯醇(PVA)-纳米SiO2有机无机复合乳液,并将该乳液通过提拉在玻璃基底和PET膜上构建了性能稳定、透明的亲水涂层。研究了乳液中纳米颗粒掺入量对涂层表面形貌、润湿性和透光率...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交联结构的聚丙烯酸酯(PAAS)-聚乙烯醇(PVA)-纳米SiO2有机无机复合乳液,并将该乳液通过提拉在玻璃基底和PET膜上构建了性能稳定、透明的亲水涂层。研究了乳液中纳米颗粒掺入量对涂层表面形貌、润湿性和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粒子掺入量的增加,涂层亲水性随之增大,而透过率随之下降。当PVA含量为0.25wt%,PAAS、PVA和SiO2的质量比为1∶2.5∶10时,涂层亲水性长效稳定,一个月时间内接触角保持在5°左右,在500~760nm波长范围内透过率超过78.68%,硬度达到HB。常温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纳米SiO2亲水涂层具有稳定的耐水性和良好的抗结霜和快速除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乳液 纳米SIO2 水热法 超亲水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MT/P(MMA-BA-AA)的制备及耐热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洪燕 黄国波 +1 位作者 葛昌华 王锐兰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3,共4页
乳液法制备OMMT(有机蒙脱土)/P(MMA-BA-AA)(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形成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考察单体甲基丙烯酸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和OMMT用量对OMMT/P(MMA-BA-AA)... 乳液法制备OMMT(有机蒙脱土)/P(MMA-BA-AA)(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形成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考察单体甲基丙烯酸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和OMMT用量对OMMT/P(MMA-BA-AA)乳液稳定性能与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共聚单体MMA,BA,AA的质量比为20.0/4.0/2.0时,所得的P(MMA-BA-AA)耐热性最好;加入OMMT小于10%(质量分数)时,所得的乳液稳定性能与耐热性较好;OMMT/P(MMA-BA-AA)复合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T_d)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比P(MMA-BA-AA)的分别提高了21.5℃和7.3℃;片层状的OMMT在热分解过程中起到阻隔作用延缓P(MMA-BA-AA)高分子支链的分解,从而提高了OMMT/P(MMA-BA-AA)复合材料的T_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蒙脱土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 乳液聚合 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粒子表面接枝共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Cu^(2+)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美荣 林凌 +2 位作者 许爱 熊贵霞 罗云翔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4-1279,共6页
采用KH570对纳米SiO_(2)进行改性,将其作为Pickering乳液的稳定剂;利用反相(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SiO_(2)@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共聚物复合微球,并对改性前后纳米SiO_(2)以及复合微球的结构、形貌及质量损失进行了表征;探究pH值... 采用KH570对纳米SiO_(2)进行改性,将其作为Pickering乳液的稳定剂;利用反相(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SiO_(2)@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共聚物复合微球,并对改性前后纳米SiO_(2)以及复合微球的结构、形貌及质量损失进行了表征;探究pH值、温度和单体比例对复合微球吸附Cu^(2+)效果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O_(2)亲油性增强,提高稳定乳液的能力;Cu^(2+)吸附实验表明,复合微球吸附的最佳pH值为6,且吸附量随着AA用量增加而增大;复合微球吸附Cu^(2+)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SiO_(2) Pickering乳液 复合微球 吸附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蒙脱土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思萌 李晓林 +1 位作者 郑广宇 张立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研究了纳米蒙脱土(MMT)对沥青乳化技术的影响,以纳米蒙脱土为改性剂成功制备出MMT改性乳化沥青。利用XRD分析了MMT在改性乳化沥青中的分散情况,并且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沥青乳液的聚沉体积,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 研究了纳米蒙脱土(MMT)对沥青乳化技术的影响,以纳米蒙脱土为改性剂成功制备出MMT改性乳化沥青。利用XRD分析了MMT在改性乳化沥青中的分散情况,并且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沥青乳液的聚沉体积,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布式旋转黏度,结果表明,MMT使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当MMT掺量高于0.6%时,乳液9天内不发生破乳现象;MMT的层间距由1.28nm增至2.57nm,层间距增大了100%,说明MMT成功插层进入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中,形成了纳米插层型复合材料;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和黏度上升,针入度和延度有所降低,表明MMT提高了蒸发残留物的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蒙脱土 乳化沥青 改性 复合插层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有机/无机纳米复合乳液成膜剂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苏俊霖 蒲晓林 +2 位作者 任茂 贺明敏 陈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本文采用细乳化法合成了无机/有机纳米复合乳液SiO2/P(St-AM-AA-SAS),即成膜剂NFR-1,在聚磺钻井液(3%膨润土+3%SMC+3%SMP-2+3%SPNH+0.1%FA367)中加入10%NFR-1得到水基成膜钻井液体系。应用自制的压力传递膜效率测试装置对成膜剂以及聚... 本文采用细乳化法合成了无机/有机纳米复合乳液SiO2/P(St-AM-AA-SAS),即成膜剂NFR-1,在聚磺钻井液(3%膨润土+3%SMC+3%SMP-2+3%SPNH+0.1%FA367)中加入10%NFR-1得到水基成膜钻井液体系。应用自制的压力传递膜效率测试装置对成膜剂以及聚磺钻井液和成膜钻井液体系进行了成膜效率评价。实验表明,在80℃下,NFR-1的最佳加量为10%,成膜效率为59.6%,仅单加10%NFR-1的水基成膜钻井液的膜效率就达68.2%,显著高于未添加成膜剂的聚磺体系的膜效率(10.6%)。讨论了聚合物类成膜剂,普通纳米型成膜剂和纳米复合乳液成膜剂NFR-1的成膜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纳米复合乳液 成膜剂 成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硅丙复合乳液的光催化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瑞芬 何晓囡 +2 位作者 张鹏 佘广为 胡学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0,共3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TiO2/硅丙复合乳液.由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纳米TiO2/硅丙复合乳液胶膜中纳米颗粒呈单分散状态,达到了纳米尺寸.通过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测得该膜在200~400 nm紫外光光波范围吸收强度大于2.0,在可见光光波范围有...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纳米TiO2/硅丙复合乳液.由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纳米TiO2/硅丙复合乳液胶膜中纳米颗粒呈单分散状态,达到了纳米尺寸.通过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测得该膜在200~400 nm紫外光光波范围吸收强度大于2.0,在可见光光波范围有明显的光吸收.杀菌实验测试结果为:该乳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到98%以上;该乳液胶膜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用8 h以后,HbsAg由阳性转变为阴性.研究表明,纳米TiO2/硅丙复合乳液及其乳液胶膜具有显著的光催化效应,能将其吸收的光能转化为杀菌、抗病毒的化学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硅丙乳液 光催化 紫外线屏蔽 杀菌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SiO_2复合微球与其性质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卫红 范晓东 +1 位作者 田威 黄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7,21,共5页
以两亲性纳米SiO2为稳定剂构筑Pickering乳液,分别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及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单体聚合,制得了不同尺寸及形貌的聚苯乙烯/纳米SiO2(PS/SiO2)复合微球,并分析了Pickering乳液聚合的机理。通过傅里叶变换... 以两亲性纳米SiO2为稳定剂构筑Pickering乳液,分别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及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单体聚合,制得了不同尺寸及形貌的聚苯乙烯/纳米SiO2(PS/SiO2)复合微球,并分析了Pickering乳液聚合的机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仪(GPC-MALLS)、热失重分析(TGA)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IBN引发所得复合微球为微米级(0.5μm^2.0μm),而APS引发产物为亚微米级(0.1μm^0.5μm),两者引发所得聚合物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4.780×104g/mol及3.411×105g/mol;复合微球的热性能因纳米SiO2的存在而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苯乙烯 Pickering乳液聚合 复合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纳米氢氧化镁/交联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永 柯昌美 +3 位作者 王全全 周黎琴 张金龙 陈红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0-434,共5页
用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纳米M g(OH)2,并制备了纳米M g(OH)2/交联低密度聚乙烯(XLDPE)复合材料。用FTIR,TEM,SEM等手段对纳米M g(OH)2表面性质和纳米M g(OH)2在XLDPE中的分散程度进行了表征,并对纳米M g(OH)2/XL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和... 用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纳米M g(OH)2,并制备了纳米M g(OH)2/交联低密度聚乙烯(XLDPE)复合材料。用FTIR,TEM,SEM等手段对纳米M g(OH)2表面性质和纳米M g(OH)2在XLDPE中的分散程度进行了表征,并对纳米M g(OH)2/XL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的纳米M g(OH)2表面吸附了一层聚丙烯酸酯;改性纳米M g(OH)2在XLDPE基体中分散均匀;添加改性纳米M g(OH)2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和阻燃性能明显优于添加未改性纳米M g(OH)2的复合材料;当m(改性M g(OH)2)∶m(低密度聚乙烯)=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23.7M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改性 纳米聚丙烯酸酯 纳米氢氧化镁 聚乙烯 复合材料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英勇 陈海群 +2 位作者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7-39,共3页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 ,将其层间距打开。用FT -IR和XR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有机插层剂已插层进入蒙脱土层间 ,然后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DTA和TGA分析表明 :与纯聚苯乙烯相比 ,所...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 ,将其层间距打开。用FT -IR和XR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有机插层剂已插层进入蒙脱土层间 ,然后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DTA和TGA分析表明 :与纯聚苯乙烯相比 ,所得聚苯乙烯 /蒙脱土 (PS/M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表征 乳液聚合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复合微粒增韧增强PC/ABS合金 被引量:12
14
作者 毋伟 查留锋 +3 位作者 曾晓飞 陈建峰 王文一 王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0-223,共4页
经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双单体聚合包覆的纳米碳酸钙形成了核壳结构增韧复合微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二次挤出法制备出PC/ABS/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表明:添加适量纳米CaCO3... 经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双单体聚合包覆的纳米碳酸钙形成了核壳结构增韧复合微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二次挤出法制备出PC/ABS/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表明:添加适量纳米CaCO3复合微粒,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得到提高。纳米CaCO3复合微粒具有无机纳米颗粒和弹性体双重协同增韧的作用,其表面的聚合物分子链与基体树脂起到嵌段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 PC/ABS合金 力学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氟碳涂料的自清洁性与抗菌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荣民 刘发锐 +3 位作者 何玉凤 王博赟 王晓雯 李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5-329,共5页
采用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复合纳米TiO2与氟碳共聚物乳液共混得到改性纳米氟碳乳液,并以该乳液为主要成膜物,与颜填料进行混合制得了改性纳米氟碳涂料。考察了氟碳涂料、纳米氟碳涂料和改性纳米氟碳涂料的常规性能、抗... 采用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复合纳米TiO2与氟碳共聚物乳液共混得到改性纳米氟碳乳液,并以该乳液为主要成膜物,与颜填料进行混合制得了改性纳米氟碳涂料。考察了氟碳涂料、纳米氟碳涂料和改性纳米氟碳涂料的常规性能、抗菌性和自清洁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氟碳乳液的性能均符合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标准,其中,改性纳米氟碳乳液的固含量最高且成膜温度最低;改性纳米氟碳涂料对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抗菌率可达到99%,且对这2种细菌的抗菌耐久性分别达97%和96%;改性纳米氟碳涂料涂层的吸水量低,疏水性强,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二氧化钛 氟碳共聚物乳液 自清洁涂料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插层法制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文春 邬润德 +1 位作者 童筱莉 黄兴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11,共5页
概述了一种聚合物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制备方法———乳液插层法。该插层法分为两大类 :聚合物乳液插层和单体乳液插层 ,这两大类又可按各自不同的插层机理进行分类。叙述了蒙脱土和复合材料的结构 ,以及复合材料的一些特性。并对... 概述了一种聚合物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制备方法———乳液插层法。该插层法分为两大类 :聚合物乳液插层和单体乳液插层 ,这两大类又可按各自不同的插层机理进行分类。叙述了蒙脱土和复合材料的结构 ,以及复合材料的一些特性。并对聚合物乳液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插层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插层 聚合物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复合纳米色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晓 刘佳伟 +1 位作者 代洪军 陈永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8-1125,共8页
采用细乳化/溶剂蒸发(MESE)的方法,制备了溶剂型染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纳米色素。系统分析了不同实验参数,包括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物浓度、染料装载量及超声时间对所制备的染料/聚合物复合色素形态的影响。结合TEM、X射线... 采用细乳化/溶剂蒸发(MESE)的方法,制备了溶剂型染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纳米色素。系统分析了不同实验参数,包括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物浓度、染料装载量及超声时间对所制备的染料/聚合物复合色素形态的影响。结合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元素分析,发现借助MESE法制备染料/PMMA复合色素纳米颗粒具备核壳异质的微观结构。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了溶剂型染料经包覆后在水油两相的迁移过程,其随着聚合物溶解所发生的动态变化证实了染料已封装于聚合物壳内。所制备的染料/聚合物复合纳米色素表现出优异的光学稳定性能、存储稳定性能及耐水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化 蒸发 复合材料 纳米粒子 纳米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反应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强 叶超贤 +3 位作者 蔡阿满 胡哲 曾幸荣 吴伟卿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采用预乳化及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丙烯酸(AA)、过硫酸钾(KPS)、乳化剂及纳米二氧化钛用量对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复合乳胶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AA、KPS、乳化剂和... 采用预乳化及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丙烯酸(AA)、过硫酸钾(KPS)、乳化剂及纳米二氧化钛用量对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复合乳胶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AA、KPS、乳化剂和纳米二氧化钛的用量分别为3.0%,0.5%,3.3%和2.0%时,体系中的凝胶较少,具有良好的聚合反应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反应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悬浮乳液聚合制备聚苯胺/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波 侯雪梅 +1 位作者 陈志红 王莉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69,共4页
利用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得到了聚苯胺(PANI)/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Tg-DT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径分析(PSD)、比表面积分析(BET)、红外光谱(FT-IR)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分别对获得的PANI... 利用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得到了聚苯胺(PANI)/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Tg-DT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径分析(PSD)、比表面积分析(BET)、红外光谱(FT-IR)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分别对获得的PANI/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进行了结构、形貌、表面表征。结果表明,在PANI/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中,纳米金刚石为立方相,复合微球介于10~30nm,粒径分布窄,分散性良好,比表面积可达270m2/g,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结构分析证实在PANI/纳米金刚石复合物中,PANI与纳米金刚石之间存在氢键键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金刚石 复合物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纳米SiO_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立军 史鸿鑫 +1 位作者 武宏科 项菊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8,共4页
在丙烯酸酯乳液无皂聚合过程中引入正硅酸乙酯,利用原位水解形成的纳米SiO2粒子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粒度分析仪、热分析仪以及拉力实验机等表征了复合乳液的结构、形... 在丙烯酸酯乳液无皂聚合过程中引入正硅酸乙酯,利用原位水解形成的纳米SiO2粒子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粒度分析仪、热分析仪以及拉力实验机等表征了复合乳液的结构、形态、粒径、耐热性以及力学等性能。研究了反应型乳化剂对复合乳液的耐水性和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正硅酸乙酯用量对复合乳液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液的耐水性优异,粒径小、单分散性好。SiO2无机网络在丙烯酸酯聚合网络中起到了交联点的作用,并与有机相之间有良好的键合;复合乳液的热稳定性和摆杆硬度随着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而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则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互穿网络 纳米SiO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