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偶联剂对PP/nano-TiO_2纳米复合抗菌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樊卫华 李文 +3 位作者 张悦 张臻臻 刘玉坤 陈金周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2-126,130,共6页
分别利用硅烷偶联剂KH–560与KH–570、钛酸酯偶联剂NDZ–105及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进行表面改性,将这4种改性nano-TiO_2粉体分别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得PP/改性nano-TiO_2复合抗菌材料,并通过平板硫化机制得相应的复... 分别利用硅烷偶联剂KH–560与KH–570、钛酸酯偶联剂NDZ–105及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进行表面改性,将这4种改性nano-TiO_2粉体分别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得PP/改性nano-TiO_2复合抗菌材料,并通过平板硫化机制得相应的复合抗菌薄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4种偶联剂对nano-TiO_2的改性效果,利用贴膜抗菌法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4种偶联剂对薄膜抗菌性能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偶联剂对nano-TiO_2改性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KH–570> NDZ–105> KH–560>硬脂酸;KH–570改性nano-TiO_2与PP复合的体系综合性能最佳,当KH–570改性nano-TiO_2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抗菌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90.6%,具备较好的抗菌作用,复合抗菌材料拉伸性能、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29.7MPa,612%,80.1kJ/m2,20.3MPa和820MPa,比未改性材料分别提高12%,33%,16%,6.3%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偶联剂 纳米二氧化钛 抗菌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TiO_2树脂基托抗菌性及长效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葛亚丽 刘杰 +1 位作者 徐连立 岳长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29-131,135,共4页
目的:研究纳米Ag-TiO2树脂基托对口腔2种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性及抗菌长效性。方法:将2.5%(w/w)的纳米Ag-TiO2抗菌剂添加到热凝型树脂基托中,再对其分别进行自然老化和加速老化处理。采用薄膜密贴法分别检测老化处理组和新制备的抗菌基托... 目的:研究纳米Ag-TiO2树脂基托对口腔2种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性及抗菌长效性。方法:将2.5%(w/w)的纳米Ag-TiO2抗菌剂添加到热凝型树脂基托中,再对其分别进行自然老化和加速老化处理。采用薄膜密贴法分别检测老化处理组和新制备的抗菌基托组对变异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单一菌种的抗菌性;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抗菌基托表面变异链球菌菌斑生物膜的粘附生长情况。结果:与未添加抗菌剂的树脂基托相比,新制备的抗菌基托对变异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8.1%、90.3%;自然老化组的为97.1%、89.4%;加速老化组的为96.3%、88.7%,3组抗菌基托的抗菌率之间无显著差异性;扫描电镜(SEM)可见抗菌基托表面粘附的变异链球菌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纳米Ag-TiO2抗菌树脂基托抗菌性能良好,且抑制细菌、真菌作用长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g-TiO2抗菌剂 树脂基托 抗菌长效性 菌斑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络合无机纳米复合抗菌剂研究进展
3
作者 谢雨兮 吴双双 +1 位作者 方晓阳 徐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60-270,共11页
近年来,新型抗菌材料的开发受到了各领域的广泛关注,抗菌技术的应用与人类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无机纳米抗菌剂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抗菌剂之一,但无机纳米抗菌剂因易团聚、分散性差等问题影响了进一步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新型抗菌材料的开发受到了各领域的广泛关注,抗菌技术的应用与人类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无机纳米抗菌剂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抗菌剂之一,但无机纳米抗菌剂因易团聚、分散性差等问题影响了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天然高分子木质素、壳聚糖和聚多巴胺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可降解性和安全性,在抗菌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首先概述了木质素、壳聚糖和聚多巴胺的结构与功能;其次,讨论了其抗菌的作用机制;然后,综述了其与无机纳米抗菌剂络合的新型复合抗菌剂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为抗菌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壳聚糖 聚多巴胺 无机纳米抗菌剂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抗菌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学山 张军华 +2 位作者 李川川 郭洪武 刘毅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9,共7页
研发了具有抗菌功能的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板(三聚氰胺板),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纳米抗菌剂Ag/TiO_(2)和ZnO依然保持良好的抗菌性能,其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分别减小1.47%和3.31%,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分别减... 研发了具有抗菌功能的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板(三聚氰胺板),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纳米抗菌剂Ag/TiO_(2)和ZnO依然保持良好的抗菌性能,其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分别减小1.47%和3.31%,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分别减小2.47%和0.99%。硅烷偶联剂KH560和KH570成功接枝在纳米抗菌剂Ag/TiO_(2)和ZnO表面。表面有机改性未改变纳米抗菌剂的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通过形成空间位阻效应提高了纳米粒子表面张力,降低了粉体团聚现象。复配纳米抗菌剂(Ag/TiO_(2)&ZnO)添加比例为1%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2%和99.5%。三聚氰胺板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满足GB/T 15102—2017《浸渍胶膜纸饰面纤维板和刨花板》标准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 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板 纳米抗菌剂 表面改性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68
5
作者 李彦峰 汪斌华 +3 位作者 黄婉霞 涂铭旌 王向东 王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46,共3页
本文选择了两种有代表性的无机抗菌材料 ,采用抑菌圈实验法对它们的抗菌性能进行了定性研究 ,同时采用细菌总数测定法定量地测试了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性能。并探讨了它们的抗菌机理。
关键词 纳米ZNO Ag系无机抗菌剂 抗菌性能 氧化锌 抗菌机理 纳米无机抗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抗菌剂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郁慧 倪晰望 +2 位作者 郑文捷 何其庄 顾玲玲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5-57,共3页
制备了添加有复合纳米抗菌剂的粉末涂料,试验表明抗菌粉末涂料在涂膜附着性、力学性能、耐酸碱性、耐候性等方面都符合行业标准,所制备的抗菌粉末涂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能够满足涂料行业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 抗菌 粉末涂料 纳米抗菌剂 防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PE复合抗菌材料抗菌性能及其冲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国成 王姗姗 +1 位作者 张盈盈 蒋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5,共3页
用两种偶联剂对氧化锌(ZnO)表面进行了改性。红外光谱证实改性后两种偶联剂均与ZnO表面发生了化学键合。将改性后的ZnO与聚乙烯(PE)共混制备抗菌材料,并对其抗菌性能和抗冲击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对抗菌性能没有明显的... 用两种偶联剂对氧化锌(ZnO)表面进行了改性。红外光谱证实改性后两种偶联剂均与ZnO表面发生了化学键合。将改性后的ZnO与聚乙烯(PE)共混制备抗菌材料,并对其抗菌性能和抗冲击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对抗菌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而硅烷偶联剂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抗菌性能。与未进行改性的ZnO相比,两种偶联剂的改性增加了抗菌材料的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偶联剂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室温固化PMMA材料体外抗菌效果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贾春丽 王晓容 +2 位作者 张赐童 孙世群 杨芸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9-903,共5页
目的:研究添加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室温固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在体外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并检测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室温固化PMMA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球磨法将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按0%、0.5%、1.0%... 目的:研究添加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室温固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在体外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并检测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室温固化PMMA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球磨法将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按0%、0.5%、1.0%、1.5%、2.0%、2.5%和3.0%添加到室温固化PMMA材料中,并制成抗菌试件,应用贴膜法测定这些抗菌试件在体外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并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这7种添加比例的抗菌试件进行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磨损性能的测试。结果:抗菌剂含量为1.0%时,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均达到50%以上;抗菌剂的含量为2.5%时,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0%以上。抗菌剂含量在1.0%~1.5%范围内3种机械性能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随着抗菌剂含量的增加,3种机械性能逐渐降低。当抗菌剂含量超过2.0%时,磨损性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抗菌剂含量超过2.5%时,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室温固化PMMA材料显示了良好的抗菌效果,随抗菌剂含量增加,抗菌率逐渐提高。抗菌剂含量为2.0%时,既可以达到临床对抗菌的要求,又不会对室温固化PMMA材料的机械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 室温固化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抗菌率 球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ABS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淑花 魏丽乔 许并社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0,共3页
利用自制的纳米抗菌剂制备抗菌AB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抗菌剂在ABS中的分散性和与基体的相容性,探讨了抗菌ABS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抗菌长效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抗菌剂经过分散剂处理和超细振动分散,可以均匀分散于ABS基... 利用自制的纳米抗菌剂制备抗菌AB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抗菌剂在ABS中的分散性和与基体的相容性,探讨了抗菌ABS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抗菌长效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抗菌剂经过分散剂处理和超细振动分散,可以均匀分散于ABS基体中;抗菌ABS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率达96%以上,且有良好的持久抗菌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能,所制抗菌ABS板材的抗菌率在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抗菌剂 应用 综合力学性能 可加工性能 ABS板材 均匀分散 抗菌性能 抗菌率 相容性 分散性 长效性 分散剂 基体 超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的研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雪峰 涂铭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45-147,共3页
以纳米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粉体和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稀土元素铈负载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运用抑菌圈法对其在黑暗中、日光灯照射下和自然光照射下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其抗菌机理。结果表明铈负载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反射... 以纳米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粉体和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稀土元素铈负载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运用抑菌圈法对其在黑暗中、日光灯照射下和自然光照射下的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其抗菌机理。结果表明铈负载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反射光谱特性红移到了500 nm,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在光照下其抗菌机理为稀土激活光催化抗菌和铈离子溶出抗菌的协同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无机抗菌剂 抗菌性能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纳米TiO_2在棉织物上的抗菌性能 被引量:17
11
作者 武晓伟 施亦东 +2 位作者 陈衍夏 李婷 雷大鹏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3,共3页
对金红石型TiO2、锐钛型纳米TiO2和稀土纳米TiO2复合粉体在棉织物上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锐钛型纳米TiO2的抗菌性能优于金红石型TiO2,其在棉织物上的抑菌率可达80%。掺入稀土离子有利于提高纳米TiO2抗菌性能。相同条件下,... 对金红石型TiO2、锐钛型纳米TiO2和稀土纳米TiO2复合粉体在棉织物上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锐钛型纳米TiO2的抗菌性能优于金红石型TiO2,其在棉织物上的抑菌率可达80%。掺入稀土离子有利于提高纳米TiO2抗菌性能。相同条件下,稀土纳米TiO2抑菌率可达到100%,洗涤10次后抑菌率仍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微生物整理 整理剂 二氧化钛 纳米技术 稀土元素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载银纳米TiO_2抗菌剂对两种软衬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士军 谭小丽 +6 位作者 李雯雯 贾小可 黄艳军 侯玉泽 王冬霞 肖媛媛 姜家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研究载银纳米二氧化钛(Ag-TiO2)抗菌剂对2种义齿软衬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常温下将载银纳米TiO2粉末按不同质量分数0~4%分别加入SOFRELINER MEDIUM软衬材料和自凝软衬垫中,采用薄膜覆盖法检测软... 目的:研究载银纳米二氧化钛(Ag-TiO2)抗菌剂对2种义齿软衬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常温下将载银纳米TiO2粉末按不同质量分数0~4%分别加入SOFRELINER MEDIUM软衬材料和自凝软衬垫中,采用薄膜覆盖法检测软衬材料的抗菌性及抗菌长效性。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Ag-TiO2抗菌剂添加质量比增高,抗菌率明显增高。经过老化处理后的软衬材料,和处理前相比抗菌率变化很小,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添加Ag-TiO2抗菌剂的2种软衬材料均具有抗菌性,且抗菌率随着抗菌剂百分比的上升而显著提高;同时Ag-TiO2抗菌剂具有抗菌长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TiO2抗菌剂 软衬材料 白色念珠菌 抗菌率 抗菌长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纳米抗菌包装对鲜切去皮甘蔗的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霞霞 余雪芬 +3 位作者 叶仁凤 丁月 郑易林 邵兴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4-307,共4页
研究了含有纳米抗菌剂的真空包装、普通真空包装以及普通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对鲜切去皮甘蔗的保鲜效果,测定采用不同包装的去皮甘蔗在4℃冷藏过程中的硬度、颜色(L值、a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pH、菌落总数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 研究了含有纳米抗菌剂的真空包装、普通真空包装以及普通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对鲜切去皮甘蔗的保鲜效果,测定采用不同包装的去皮甘蔗在4℃冷藏过程中的硬度、颜色(L值、a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pH、菌落总数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研究发现,含有纳米抗菌材料真空包装组的保鲜效果最佳:其硬度、颜色指标变化最为缓慢,pH和SSC的下降速度最小,菌落总数的上升速度最为缓慢,在贮藏8d内对PPO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明显。可见,使用纳米抗菌材料进行真空包装能够更有效减缓鲜切去皮甘蔗的品质劣变,延长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鲜切 纳米抗菌剂 真空包装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纳米腐植酸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亮 侯翠红 +3 位作者 戴启军 陈可可 刘国际 张保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34,共5页
以风化煤为原料,Z17与ZS复配作晶粒调整剂,采用碱溶酸析沉淀法配加高剪切方式,制备了具有平均粒径60nm、分布均匀的纳米腐植酸。对影响制备的因素:pH值、剪切速度、晶粒调整剂用量和陈化时间进行优化研究,得出最优化工艺条件:用A17+ZS... 以风化煤为原料,Z17与ZS复配作晶粒调整剂,采用碱溶酸析沉淀法配加高剪切方式,制备了具有平均粒径60nm、分布均匀的纳米腐植酸。对影响制备的因素:pH值、剪切速度、晶粒调整剂用量和陈化时间进行优化研究,得出最优化工艺条件:用A17+ZS作晶粒调整剂、pH=2.5、剪切转速为2500r·min-1、陈化时间3.5h。用扫描电镜(SEM)、凝胶色谱分析仪(GPC)及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产物的粒径、形貌、分子量大小、比表面积及孔径进行表征;同时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菌株,采用三角瓶震荡试验法,对普通腐植酸和纳米腐植酸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腐植酸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1%和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腐植酸 晶粒调整剂 碱溶酸析沉淀法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胶复合保鲜液对芒果的保鲜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晓璐 王琼 +1 位作者 赵斌 王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726-7728,共3页
[目的]自制白及胶复合保鲜液用于芒果的保鲜,以解决新鲜芒果贮藏和运输难的问题。[方法]以白及胶、金银花-槐米-广藿香制得的天然抑菌剂、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得白及胶复合保鲜液,并研究其对芒果的保鲜作用。[结果]白及胶复合保鲜液处... [目的]自制白及胶复合保鲜液用于芒果的保鲜,以解决新鲜芒果贮藏和运输难的问题。[方法]以白及胶、金银花-槐米-广藿香制得的天然抑菌剂、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得白及胶复合保鲜液,并研究其对芒果的保鲜作用。[结果]白及胶复合保鲜液处理的芒果各项测定指标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鲜立克保鲜液,其能有效延缓芒果的失重、转黄、腐烂,降低芒果呼吸强度,抑制可滴定酸、Vc、可溶性总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明显抑制病害,降低腐烂指数,保持果实的良好品质,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结论]白及胶复合保鲜液的原辅料均来源于天然生物,无毒、无害、可食用、安全可靠、易于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胶 天然抑菌剂 纳米二氧化钛 保鲜液 芒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载银室温固化PMMA材料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玉峰 张赐童 +3 位作者 闫通通 史金先 孙世群 王晓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0-924,共5页
目的:研究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室温固化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动物实验模型建立完成后,处死。计算小鼠体重增长率、睾丸脏器系数,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目的:研究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室温固化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动物实验模型建立完成后,处死。计算小鼠体重增长率、睾丸脏器系数,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进行精子活动率检测、计数和畸形率计算。采用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和精原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实验检测实验材料对小鼠初级精母细胞及精原细胞染色体的影响。结果: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室温固化PMMA材料对小鼠体重增长率、睾丸脏器系数以及精子计数、活动率和畸形率均无显著性影响,各实验组睾丸组织病理切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室温固化PMMA材料对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各实验组精原细胞SCE率与阴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室温固化PMMA材料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染色体畸变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复合抗菌剂的制备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惠芳 任书霞 +1 位作者 李阳春 陈立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1-1265,共5页
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为载体,聚乙烯醇为有机抗菌组分,铜离子和锌离子为无机抗菌组分,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剂。运用XRD、IR和SEM等现代分析方法对复合抗菌剂中抗菌成分与载体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分析、形貌进行了观测,并对其... 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为载体,聚乙烯醇为有机抗菌组分,铜离子和锌离子为无机抗菌组分,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剂。运用XRD、IR和SEM等现代分析方法对复合抗菌剂中抗菌成分与载体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分析、形貌进行了观测,并对其抗菌性和安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聚乙烯醇含量为2.8%,铜离子和锌离子含量分别为10%和15%时,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复合抗菌剂 聚乙烯醇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无机抗菌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艳霞 高长青 +2 位作者 丁雪佳 王国胜 刘晓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2,共5页
聚丙烯(PP)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纳米无机抗菌剂与聚丙烯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抗菌PP,研究了抗菌PP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无机抗菌剂在PP中的分散情况;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聚丙烯(PP)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纳米无机抗菌剂与聚丙烯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抗菌PP,研究了抗菌PP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无机抗菌剂在PP中的分散情况;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抗菌剂中银离子的溶出量。结果表明:添加4种纳米无机抗菌剂的PP均具有抗菌效果。其中,当RHA-M型抗菌剂添加量为0.2%时,抑菌环直径最小,为8.5 mm;当RHA-M型抗菌剂添加量为1.0%时,抑菌环直径最大,为30.1 mm;银离子溶出实验说明PP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持久性;通过测试该抗菌PP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表明4种抗菌剂的加入对PP的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抗菌剂 力学性能 抗菌性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复合抗菌剂表面改性及其在LLDPE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思俊 薛涛 +2 位作者 聂登攀 王新 彭优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4,共4页
分别以钛酸酯偶联剂(NDZ311)、硅烷偶联剂(KH570)和硼酸酯偶联剂(LP101)对纳米ZnO复合抗菌剂进行表面改性。利用FTIR和TEM,考察改性粉体表面结构和性质变化。采用母粒法将改性复合抗菌剂与LLDPE树脂混合、吹膜。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WG... 分别以钛酸酯偶联剂(NDZ311)、硅烷偶联剂(KH570)和硼酸酯偶联剂(LP101)对纳米ZnO复合抗菌剂进行表面改性。利用FTIR和TEM,考察改性粉体表面结构和性质变化。采用母粒法将改性复合抗菌剂与LLDPE树脂混合、吹膜。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WGW光电雾度仪、FTIR和SEM,研究了改性纳米ZnO复合抗菌剂/LLDPE复合薄膜的抗菌、力学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NDZ311改性抗菌剂分散性最好,其制得薄膜抗菌性能均优于硅烷偶联剂和硼酸酯偶联剂,同时薄膜最大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雾度均得到提高,透光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偶联剂 表面改性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抗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复合抗菌剂的制备及在无纺布上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颖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8,共5页
采用天然植物芦荟皮提取液和银氨溶液制备复合抗菌剂(芦荟提取液-纳米银),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抗菌剂中纳米银的粒径进行表征,结合复合抗菌剂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和白念珠菌的抑菌性能,优化复合抗菌溶... 采用天然植物芦荟皮提取液和银氨溶液制备复合抗菌剂(芦荟提取液-纳米银),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抗菌剂中纳米银的粒径进行表征,结合复合抗菌剂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和白念珠菌的抑菌性能,优化复合抗菌溶液的制备工艺为:取0.01 mol/L的AgNO_3 50 mL与28%的氨水溶液15 mL混合均匀,加20 mL芦荟皮提取液(蒽醌质量浓度18.58μg/mL),定容至100 mL,室温下静置24 h。使用该复合抗菌剂处理的无纺布,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和白念珠菌有较强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微生物整理 芦荟提取物 纳米银 复合抗菌剂 非织造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