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3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加权状态选择的LTE NAS协议模糊测试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廖显锋 吴礼发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NAS协议是LTE(long-term evolution)网络中移动设备与核心网络之间的主要控制面协议,其安全性对于保障整个4G网络稳健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模糊测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漏洞挖掘技术,现有的模糊测试方法应用于NAS(non-access stratum)协... NAS协议是LTE(long-term evolution)网络中移动设备与核心网络之间的主要控制面协议,其安全性对于保障整个4G网络稳健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模糊测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漏洞挖掘技术,现有的模糊测试方法应用于NAS(non-access stratum)协议时存在测试效率低、测试用例难以构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的测试状态选择算法:以NAS协议状态机为基础,根据测试反馈动态地调整每个测试状态的权重;以消息元素IE为最小单位设计了测试用例生成算法;实现了模糊测试工具NASFuzzer并对开源核心网open5GS及真实终端设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挖掘LTE NAS协议实现中的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E naS 模糊测试 状态选择 漏洞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和Na2SO3混合液改善尾叶桉渗透性的研究
2
作者 郑小蓉 覃引鸾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1,共5页
为提高尾叶桉的渗透性,采用NaOH和Na2SO3混合液为浸渍改性剂,通过调整NaOH浓度和浸渍时间对木材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压汞法测定桉木孔径分布和孔隙度,并使用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处理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优化处理的工艺条件... 为提高尾叶桉的渗透性,采用NaOH和Na2SO3混合液为浸渍改性剂,通过调整NaOH浓度和浸渍时间对木材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压汞法测定桉木孔径分布和孔隙度,并使用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处理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优化处理的工艺条件为5%NaOH和3 h浸渍时间,桉木的吸水率可从28.96%提高到60.05%,孔隙度从31.76%提高到4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渗透性 木材孔隙 naOH na2S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ProNAS4-GUS转基因植株的构建及表达模式
3
作者 贾亚峰 樊婷婷 +3 位作者 吴席 马倩 张震 王婷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8-511,共4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NAS4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其在缺铁胁迫下的响应模式,文章利用从野生型拟南芥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克隆获得NAS4启动子片段,将片段与pART27-GUS质粒进行酶切处理,然后将片段与质粒进行连接,将连接产物通过热激转化法转... 为了进一步研究NAS4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其在缺铁胁迫下的响应模式,文章利用从野生型拟南芥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克隆获得NAS4启动子片段,将片段与pART27-GUS质粒进行酶切处理,然后将片段与质粒进行连接,将连接产物通过热激转化法转入大肠杆菌中,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鉴定获得阳性菌株。质粒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质粒通过电击转化法转入农杆菌中,经过PCR鉴定得到阳性菌株后,用浸花法侵染野生型拟南芥;通过抗性筛选和PCR鉴定得到ProNAS4-GUS转基因植株,并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GUS染色分析,发现NAS4基因在幼苗的根部和叶脉中都有所表达。实验结果为研究NAS4基因在植物缺铁胁迫下的响应模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naS4基因 重组质粒 转基因植株 GUS染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ing Conformal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by Semi-solid NaK Anode for Sodium Metal Batteries
4
作者 YIN Chunsen CHEN Zeyuan WANG Xiuli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1,共11页
Solid-state Na metal batteries(SSNBs),known for the low cost,high safety,and high energy density,hold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chargeable batteries.However,the urgent challenge of poor interf... Solid-state Na metal batteries(SSNBs),known for the low cost,high safety,and high energy density,hold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chargeable batteries.However,the urgent challenge of poor interfacial contact in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has hinder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SNBs.Driven by the concept of intimate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design,this study employs a combination of sodium-potassium(NaK)alloy and carbon nanotubes to prepare a semi-solid NaK(NKC)anode.Unlike traditional Na anodes,the paintable paste-like NKC anode exhibits superior adhesion and interface compatibility with both current collectors and gel electrolyte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the physical contact of the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Additionally,the filling of SiO_(2) nanoparticles improves the wettability of NaK alloy on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further achieving a conformal interface contact.Consequently,the overpotential of the NKC symmetric cell is marked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a symmetric cell when subjected to a long cycle of 300 hrs.The full cell coupled with Na_(3)V_(2)(PO_(4))_(2) cathodes had an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of 106.8 mAh·g^(-1) with a capacity retention of 89.61%after 300 cycles,and a high discharge capacity of 88.1 mAh·g^(-1) even at a high rate of 10 C.The outstand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highlights the promising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the NKC electr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state na metal battery naK alloy Gel electrolyte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dendrite free an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 and O Co-doped Carbon Nitride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5
作者 CHEN Libo SHENG Ying +3 位作者 WU Ming SONG Jiling JIAN Jian SONG Erhong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2-560,I0011,I0012,共11页
Elemental doping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uning the band structure of graphite carbon nitride(CN)to enhance its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sodium(Na)and oxygen(O)co-doped carbon nitride(Na/O-CN_(x),... Elemental doping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uning the band structure of graphite carbon nitride(CN)to enhance its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sodium(Na)and oxygen(O)co-doped carbon nitride(Na/O-CN_(x),x=1.0,2.0,3.0,4.0)was synthesized via solid-phase reaction of sodium citrate(NaCA)and pure CN powder in the Teflon-sealed autoclave under air conditions at 180℃.Surface area of Na/O-CN_(3.0) is measured to be 18.8 m^(2)/g,increasing by 60.7%compared to that of pure CN(11.7 m^(2)/g).Bandgap energy of Na/O-CN_(3.0) is determined to be 2.68 eV,marginally lower than that of pure CN(2.70 eV),thereby enhancing its capacity for sunlight absorption.Meanwhile,the incorporation of Na and O atoms into Na/O-CN_(x) is found to effectively reduce recombination rates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As a result,Na/O-CN_(x) samples exhibit markedl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ctivity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Notably,the optimal Na/O-CN_(3.0) sample achieves a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of 103.2μmol·g^(–1)·h^(–1),which is 8.2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pure CN(11.2μmol·g^(–1)·h^(–1)).Furthermore,a series of Na/O-CN_(x)-yO_(2)(y=0,20%,40%,60%,80%,100%)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modulating the oxygen content within reaction atmosphere.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reveal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both Na and O atoms in Na/O-CN_(3.0) enhances photocatalytic activity.This study also introduces novel methodologies for synthesis of metal atom-doped CN materials at lower temperature,highlighting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Na and O atoms in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of Na/O-CN_(x)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and O co-doped carbon nitride synergistic effect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3年山东省A(H1N1)pdm09流感病毒HA、NA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巨龙 张淑 +4 位作者 何玉洁 孙林 宋绍霞 孙文魁 刘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1-477,共7页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4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毒株,以WHO推荐的当季疫苗株为参考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采用荧光法开展神经氨酸酶抑制(neuraminidase inhibition,NI)实验以评估药物敏感性。结果 山东省2022-2023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流感病毒属于6B.1A分支中的5a.2a进化簇,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HA和NA基因与2021-2023年度北半球疫苗株A/Victoria/2570/2019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同源性分别为98.5%~98.7%和98.8%~99.1%。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HA蛋白有20个位点发生了氨基酸序列变异,并发现1株病毒可能发生抗原漂移,有3株病毒发生了HA蛋白糖基化位点的缺失。NA酶相关重要位点未发生变异。NI实验显示,所测流感毒株均对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结论 所监测毒株与疫苗株整体同源性很高,但氨基酸存在一定程度变异,今后有必要持续开展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征监测以了解流感流行的风险,以及评价基因变异对流感疫苗和治疗药物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pdm09流感 HA基因 na基因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横波测试的Na基膨润土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强 管华栋 +1 位作者 王观石 程锦山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4,共9页
充填体作为充填采矿法的核心单元,其强度是保障安全开采的重要指标。Na基膨润土的亚甲基蓝吸附量和生坯抗压强度较高,是制备充填体的优质添加剂,然而鲜有其掺量与充填体强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超声波测试技术和单轴压缩试验,... 充填体作为充填采矿法的核心单元,其强度是保障安全开采的重要指标。Na基膨润土的亚甲基蓝吸附量和生坯抗压强度较高,是制备充填体的优质添加剂,然而鲜有其掺量与充填体强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超声波测试技术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不同Na基膨润土掺量充填体的横波波速、主频幅值、幅值衰减系数、波形分形维数在各龄期的变化规律,结合敏感性分析遴选出对抗压强度变化最敏感的声学参数。建立了不同Na基膨润土掺量下充填体强度的预测模型,并结合显著性检验及对比分析,对强度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可为开展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预测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体 na基膨润土 超声波测试 单轴抗压强度 幅值衰减系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掺氨燃烧中Na对氨/焦还原NO的机理
8
作者 张保华 曲名新 +4 位作者 何文俊 庞波 朱鸿玮 徐静颖 徐义书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43,共11页
燃煤锅炉掺烧低碳氨燃料可以实现大幅碳减排,煤掺氨燃烧中的NO生成与排放问题十分关键。煤中含有Ca、Fe、K、Na等多种典型矿物元素,其对煤燃烧以及掺氨燃烧过程中NO生成与排放影响不尽相同。前人对Ca、Fe、K等矿物元素在煤掺氨燃烧中对N... 燃煤锅炉掺烧低碳氨燃料可以实现大幅碳减排,煤掺氨燃烧中的NO生成与排放问题十分关键。煤中含有Ca、Fe、K、Na等多种典型矿物元素,其对煤燃烧以及掺氨燃烧过程中NO生成与排放影响不尽相同。前人对Ca、Fe、K等矿物元素在煤掺氨燃烧中对NO的生成与还原进行了研究,但是矿物元素Na在煤与富氮燃料氨混合燃烧中NO生成与还原的作用仍不明晰。为了研究煤掺氨燃烧过程中高温贫氧区的NO还原机制以及矿物元素Na的作用机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进行了模拟计算。首先,利用典型Zigzag模型构建了不同位置吸附Na的焦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Na原子更易吸附于焦炭边缘未饱和碳上,而不是平行于焦炭吸附。其次,针对NO和NH的不同吸附顺序进行了吸附能计算,结果表明NO和NH分别吸附于Na原子两侧的结构更为稳定,比无Na参与的吸附能最大增加-49.31 kJ/mol。然后,探究了6种反应物构型的反应详细步骤,其中H原子迁移至焦炭表面后形成N2分子的限速步能垒明显更低。同时,结果表明Na的参与明显降低了反应限速步的能垒,减少了77.12 kJ/mol(路径5相比于路径2)。最后,对6条路径的限速步进行了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Na的存在促进了反应的进行,且在低温下更为明显(路径5相比于路径2加快了4259倍),同时也降低了反应对温度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煤混燃 na NO 异相还原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S与Na相互作用对Shell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蔡兴瑞 王跃凤 +6 位作者 杜雨佳 薛皓天 贺冲 卫月星 李晓姣 秦育红 赵保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98-2506,共9页
Shell干粉煤加压气化是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由碱金属化合物引起的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结垢是导致气化炉非正常停工检修的主要原因。以添加不同含量的Na、Cl和S的Shell气化炉飞灰为原料,利用自主设计的高温竖直炉中沉积探... Shell干粉煤加压气化是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由碱金属化合物引起的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结垢是导致气化炉非正常停工检修的主要原因。以添加不同含量的Na、Cl和S的Shell气化炉飞灰为原料,利用自主设计的高温竖直炉中沉积探针模拟Shell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管路,通过对积灰进行内、外分层研究,探讨内外层积灰质量的变化,并结合ICP-MS、IC、SEM-EDS和XRD等表征手段对内外层积灰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分析,获得Na、Cl、S和Fe等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积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层积灰质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含S化合物的添加会降低内外层积灰质量,且外层积灰质量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小。Na更多以铝硅酸盐形式在外层积灰中存在,促进积灰增长;Cl通常以碱金属氯化物的形式集中在初始黏性层;S的存在会减缓管路积灰;当Cl和S共同存在时,Fe易与灰中的Si、Al和Na形成多种低温共熔物促进内、外层积灰熔融。Shell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形成机制为:飞灰颗粒组分在Na、Cl、Si和Al的共同作用下,于内层形成碱金属氯化物和铝硅酸盐共晶;同时Cl、S的存在促使Fe和Na迁移到这些共晶中,形成Fe-O-Si、Fe-O-S和Fe-Na-O-Al-S共熔体。进而,铝硅酸盐与多种低温共熔体相互熔融使灰颗粒尺寸增加,促进积灰的进一步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灰 合成气冷却器 SHELL气化炉 S CL 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源前驱体对钠离子电池材料Na_(2)FeP_(2)O_(7)/C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兴宇 王垣衡 +1 位作者 闫佳昕 左朋建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4,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以蔗糖为前驱体的碳包覆NaFeP_(2)O_(7)正极材料,并通过优化铁源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调节蔗糖比例控制包覆碳的含量来改善材料的导电性。铁源为FeSO4·7H_(2)O时,前驱体蔗糖的含量不宜过高;而铁源为Fe(...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以蔗糖为前驱体的碳包覆NaFeP_(2)O_(7)正极材料,并通过优化铁源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调节蔗糖比例控制包覆碳的含量来改善材料的导电性。铁源为FeSO4·7H_(2)O时,前驱体蔗糖的含量不宜过高;而铁源为Fe(NO_(3))_(3)·9H_(2)O时,则需要较高含量的蔗糖前驱体。铁源为FeSO4·7H_(2)O、Fe(NO_(3))_(3)·9H_(2)O制备的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好,以1.0 C在1.5~4.2 V循环300次后,分别能保留73 mAh/g与74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91.6%与95.1%。碳包覆后的材料在20.0 C下的放电比容量超过48 mAh/g,倍率性能良好。通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以蔗糖作为碳前驱体高温烧结的碳包覆结构改善了电极的电子导电性,并提高了Na+扩散系数,从而提高了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na2FeP2O7 电化学阻抗 碳包覆 循环稳定性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盐修饰的Cu/SiO_(2)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研究
11
作者 马应圆 魏新煜 +1 位作者 高晶晶 苏暐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5,共6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6种Na盐修饰的Cu/SiO_(2)催化剂,利用XRD、TEM和XPS对其晶相结构、粒径大小和Cu物种价态进行了分析,考察了Na盐促进剂种类和摩尔分数对Cu/SiO_(2)催化剂上丙烯氧气环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Na盐可以不同程度...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6种Na盐修饰的Cu/SiO_(2)催化剂,利用XRD、TEM和XPS对其晶相结构、粒径大小和Cu物种价态进行了分析,考察了Na盐促进剂种类和摩尔分数对Cu/SiO_(2)催化剂上丙烯氧气环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Na盐可以不同程度地还原Cu^(2+)物种,生成不同含量的Cu^(0)或Cu^(+)物种。6种Na盐都可以提高Cu/SiO_(2)的丙烯环氧化活性,而且Na_(2)CO_(3)最有利于环氧丙烷的生成。适量的Na_(2)CO_(3)可以促进Cu^(+)物种的形成,有利于丙烯环氧化反应的进行,但过量的Na_(2)CO_(3)会导致Cu~0物种的产生以及Cu物种的聚集,反而不利于环氧丙烷的生成。Cu^(+)物种摩尔分数越高,Cu/SiO_(2)的丙烯环氧化活性和环氧丙烷的形成速率也越大。小粒径的Cu^(+)物种具有最高的丙烯环氧化活性,是丙烯氧气环氧化反应的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环氧化 Cu/SiO_(2) Cu^(+)物种 na_(2)CO_(3) na盐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鉴别诊断H7亚型和5种NA亚型禽流感病毒GeXP检测方法的建立
12
作者 罗思思 谢芝勋 +8 位作者 李孟 李丹 谢丽基 王盛 张民秀 黄娇玲 谢志勤 曾婷婷 张艳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0-677,共8页
目的旨在建立同时鉴别诊断H7亚型及其5种NA亚型(N2、N3、N4、N7和N9)AIV的检测方法。方法针对H7亚型HA基因、5种NA亚型NA基因和所有亚型AIV M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6对亚型特异性引物和1对AIV亚型通用检测引物,利用GeXP多基因表达... 目的旨在建立同时鉴别诊断H7亚型及其5种NA亚型(N2、N3、N4、N7和N9)AIV的检测方法。方法针对H7亚型HA基因、5种NA亚型NA基因和所有亚型AIV M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6对亚型特异性引物和1对AIV亚型通用检测引物,利用GeXP多基因表达和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建立同时检测H7亚型和5种NA亚型AIV的GeXP高通量分型鉴别诊断方法,对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法单管可同时检测H7、N2、N3、N4、N7和N9亚型AIV,均能检出对应的亚型AIV,通用检测引物检出所有亚型AIV,与其它常见禽病病原体不存在交叉反应。敏感性结果显示该法对7种AIV目的基因(含H7、N2、N3、N4、N7、N9基因)浓度均为100拷贝/μL时,仍可同时检测出。该法对15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鉴定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同时鉴别诊断H7亚型和5种亚型AIV GeXP高通量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和简便等优点,为防控AIV提供新型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亚型 na亚型 禽流感病毒 GeXP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35S∶NAS2载体构建和转基因株系的筛选
13
作者 王婷婷 曹树青 +3 位作者 吴席 贾亚峰 陈逸凡 樊婷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1,共5页
为了研究基因NAS2和BZIP44在拟南芥缺铁胁迫响应中的遗传关系,文章以野生型(wild type,WT)拟南芥为材料构建35S∶NAS2/WT转基因植株,以拟南芥突变体bzip44为材料构建35S∶NAS2/bzip44转基因植株;提取野生型拟南芥的RNA,以其反转成的cDN... 为了研究基因NAS2和BZIP44在拟南芥缺铁胁迫响应中的遗传关系,文章以野生型(wild type,WT)拟南芥为材料构建35S∶NAS2/WT转基因植株,以拟南芥突变体bzip44为材料构建35S∶NAS2/bzip44转基因植株;提取野生型拟南芥的RNA,以其反转成的cDNA作为模板克隆NAS2的CDS区域,将双酶切后的目的片段与同样双酶切的pART27质粒进行连接,得到的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中,通过菌落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鉴定和测序得到阳性单克隆,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感受态GV3101中,获得阳性单克隆菌落;用浸花法分别侵染野生型拟南芥和纯合的拟南芥bzip44突变体植株,通过筛选和鉴定得到纯合的35S∶NAS2/WT和35S∶NAS2/bzip44转基因植株。研究结果为基因NAS2和BZIP44在拟南芥缺铁胁迫响应中的遗传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naS2基因 BZIP44基因 载体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ing Conformal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by Semi-solid NaK Anode for Sodium Metal Batteries
14
作者 YIN Chunsen CHEN Zeyuan WANG Xiuli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3-543,共11页
Solid-state Na metal batteries(SSNBs),known for its low cost,high safety,and high energy density,hold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chargeable batteries.However,the urgent challenge of poor interf... Solid-state Na metal batteries(SSNBs),known for its low cost,high safety,and high energy density,hold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chargeable batteries.However,the urgent challenge of poor interfacial contact in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has hinder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SNBs.Driven by the concept of intimate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design,this study employs a combination of NaK alloy and carbon nanotubes to prepare a semi-solid NaK(NKC)anode.Unlike traditional Na anodes,the paintable paste-like NKC anode exhibits superior adhesion and interface compatibility with both current collectors and gel electrolyte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the intimate contact of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Additionally,the filling of SiO_(2)nanoparticles improves the wettability of NaK alloy on gel polymer electrolytes,further achieving a conformal interface contact.Consequently,the overpotential of the NKC symmetric cell is marked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a symmetric cell when subjected to a long cycle of 300 h.The full cell coupled with Na_(3)V_(3)(PO_(4))_(2)cathodes had an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of 106.8 mAh·g^(-1)with a capacity retention of 89.61%after 300 cycles,and a high discharge capacity of 88.1 mAh·g^(-1)even at a high rate of 10 C.The outstand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highlights the promising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the NKC electr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state na metal battery naK alloy Gel electrolyte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dendrite free an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联合EDTA-2Na协同洗脱高细粒土壤中Pb和Cd
15
作者 何苏祺 李正 陈建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4-1150,共7页
利用振荡淋洗试验探讨不同浓度的无患子(WHZ)和EDTA-2Na用量对重金属Pb、Cd的去除效果,并选择合适的淋洗方式,探究其最佳淋洗参数,分析淋洗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WHZ+EDTA-2Na”淋洗参数中固液比为1∶3,优选的用量为EDTA-2Na... 利用振荡淋洗试验探讨不同浓度的无患子(WHZ)和EDTA-2Na用量对重金属Pb、Cd的去除效果,并选择合适的淋洗方式,探究其最佳淋洗参数,分析淋洗前后重金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WHZ+EDTA-2Na”淋洗参数中固液比为1∶3,优选的用量为EDTA-2Na为1 g,无患子粗提液浓度为5 g/L,淋洗2 h对Pb和C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50%和73.40%。无患子粗提液联合低浓度EDTA-2Na复合淋洗效果均优于单独淋洗,其中两者混合淋洗组合效果最好。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复配淋洗剂对土壤中重金属Cd的可交换态和Pb的铁锰氧化物态有较好的洗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粗提液 EDTA-2na Pb、Cd污染土壤 复配淋洗 重金属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a)NbO_(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多尺度结构与综合性能
16
作者 何强 聂京凯 +3 位作者 祝志祥 卢玲 田辰 田一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7,共8页
在对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推动下,人们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的无铅压电材料。为揭示Li/Ta/Sb掺杂(K,Na)NbO_(3)(KNNLTS)陶瓷的多尺度结构与电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在室温下,多晶型相变PPT的存在使材料具有亚微米级的长条状畴和纳米... 在对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推动下,人们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的无铅压电材料。为揭示Li/Ta/Sb掺杂(K,Na)NbO_(3)(KNNLTS)陶瓷的多尺度结构与电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在室温下,多晶型相变PPT的存在使材料具有亚微米级的长条状畴和纳米级畴组成的复杂畴形态。得益于多晶态相变PPT效应和纳米畴的共同作用,KNNLTS陶瓷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其压电系数高达268 p·C·N^(-1)。通过经典的谐振和反谐振频率方法,确定KNNLTS陶瓷的全套弹性、介电和压电常数。在104次双极电场循环后,KNNLTS陶瓷中出现轻微的疲劳行为,这可能由于点缺陷造成的畴壁针扎所致。通过合理的多尺度结构设计可进一步开发高性能无铅压电陶瓷,并加速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 na)NbO_(3) 无铅压电陶瓷 多尺度结构 材料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17
作者 王粲 张民秀 +6 位作者 谢芝勋 李孟 罗思思 李丹 阮志华 谢丽基 谢志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杆粒rBacmid-M1和rBacmid-NA;将重组杆粒分别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含M1和N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V-M1和rBV-NA;运用IFA和Western-blot鉴定M1和NA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以NA蛋白为包被抗原,运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NA蛋白的反应活性。结果显示,IFA鉴定均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Western-blot检测M1和NA蛋白大小分别约为28和52 ku,ELISA检测NA蛋白对抗H9N2阳性血清有很高的反应值。结果表明,M1和NA蛋白可在昆虫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且具有反应原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发H9N2亚型禽流感诊断技术和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M1蛋白 na蛋白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轻量化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宇晨 方振宇 郑江滨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5-853,共19页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性能。这些模型通常具有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参数,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学习到复杂的特征表示。然而,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性能。这些模型通常具有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参数,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学习到复杂的特征表示。然而,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如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等边缘计算场景,模型的功耗、内存占用和计算效率等因素限制了大型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为了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模型压缩技术,例如剪枝、蒸馏、神经网络搜索(NAS)、量化、低秩分解等,旨在减少模型的参数量、计算复杂度和存储需求,同时尽可能保持模型的精准度。系统介绍了这些模型压缩方法的发展过程,重点分析每种方法的主要原理和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剪枝技术的不同策略,如结构化剪枝和非结构化剪枝;知识蒸馏中如何定义知识;NAS中的搜索空间,搜索算法和网络性能评估;量化中的训练后量化和训练中量化;以及低秩分解中的奇异值分解和张量分解。对模型压缩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枝 量化 知识蒸馏 神经网络搜索(naS) 低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盐芥和拟南芥K^+、Na^+吸收的影响(简报) 被引量:29
19
作者 赵昕 赵敏桂 +1 位作者 谭会娟 刘玉冰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21-24,共4页
盐胁迫下植物对K+和Na+的选择性吸收能够代表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本研究以盐生植物盐芥和甜土植物拟南芥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盐芥和拟南芥幼苗的生长,K+、Na+在根与叶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叶中拟南芥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逐渐减... 盐胁迫下植物对K+和Na+的选择性吸收能够代表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本研究以盐生植物盐芥和甜土植物拟南芥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盐芥和拟南芥幼苗的生长,K+、Na+在根与叶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叶中拟南芥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逐渐减少,K+/Na+逐渐降低;盐芥则完全不同,盐浓度从0逐渐增加到300mmol/L,Na+含量基本没有变化,K+含量先增加然后逐渐减少,K+/Na+先升高然后逐渐降低,100和200 mmol/LNaCl胁迫下,盐芥的K+/Na+分别比拟南芥的高2和5倍。随着NaCl浓度从0逐渐增加到200 mmol/L,盐芥和拟南芥根中Na+和K+的增加和降低趋势相同,盐芥K+的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先增加随后逐渐降低,拟南芥K+的含量逐渐降低,相同浓度下根的K+/Na+始终是盐芥高于拟南芥。盐芥表现出盐生植物吸钾拒钠的特性。SNa+/K+值表明盐芥限制地上部分吸收Na+的能力比拟南芥更强。分析结果发现盐胁迫下拟南芥中的Na+与K+含量变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推断它们的吸收通道或载体为单一竞争性。盐芥吸收的Na+与K+含量完全不相关,具有各自独立的载体或通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芥 拟南芥 naCL K+ na+ K+/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和CaF_2强化赤泥铁氧化物还原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黄柱成 蔡凌波 +2 位作者 张元波 杨永斌 姜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844,共7页
以赤泥为原料,采用温度为1150℃、还原180min的条件进行煤基直接还原,研究Na2CO3和CaF2对赤泥铁氧化物还原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还原样的显微结构,并对还原样及经球磨磁选后得到的精矿和尾矿的TFe品位以及MFe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 以赤泥为原料,采用温度为1150℃、还原180min的条件进行煤基直接还原,研究Na2CO3和CaF2对赤泥铁氧化物还原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还原样的显微结构,并对还原样及经球磨磁选后得到的精矿和尾矿的TFe品位以及MFe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纯赤泥还原样金属化率低于90%,其渣铁分离效果差;添加3%Na2CO3和3%CaF2后还原样金属化率提高到92.79%,磁选精矿品位上升到89.57%,铁回收率达到91.15%;添加Na2CO3和CaF2可提高FeO的还原反应活度,降低固相反应产物的熔点和黏度,优化还原过程中传热和传质条件,强化赤泥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CO3 CAF2 赤泥 强化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