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性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稳 谢奉军 +3 位作者 金敏 周歧存 黎明 韩昌茂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4-1264,共11页
为研究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性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配制了n-3 HUFA含量分别为0.74%、1.14%、1.55%、1.94%、2.35%、2.76%(干物质基础),且C22∶6n-3(DHA)/C20∶5n-3(EPA)均为1.1的6种等氮等能... 为研究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性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配制了n-3 HUFA含量分别为0.74%、1.14%、1.55%、1.94%、2.35%、2.76%(干物质基础),且C22∶6n-3(DHA)/C20∶5n-3(EPA)均为1.1的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以初始体重为2.20 g左右的三疣梭子蟹幼蟹为研究对象,在室外水泥池中采用单体筐养方式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每种试验饲料投喂60只幼蟹,每20只幼蟹作为1个重复。结果表明:2.35%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蜕壳率均为最高,其中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0.74%、1.14%和1.55%组(P<0.05),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蜕壳率显著高于0.74%、1.14%和1.94%组(P<0.05)。饲料中n-3 HUFA含量对肝胰腺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各组幼蟹的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0.74%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幼蟹肌肉及肝胰腺中的脂肪酸组成受到饲料中n-3 HUFA含量的影响,肌肉和肝胰腺中n-3 HUFA含量与饲料中n-3 HUFA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估测出三疣梭子蟹幼蟹饲料中n-3HUFA的最适含量为2.357%(干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高不饱和脂肪酸 三疣梭子蟹 生长性能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对花尾胡椒鲷亲鱼组织的脂质含量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伟洲 李远友 +3 位作者 孙泽伟 黄俊辉 杜永兵 谭燕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以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含量(w)为1.12%、2.40%、3.70%、5.85%的4种配合饲料或冰鲜杂鱼喂养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雌亲鱼1周年,研究饲料中n-3 HUFA含量对性腺、肌肉和肝胰脏等组织的脂质含量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结... 以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含量(w)为1.12%、2.40%、3.70%、5.85%的4种配合饲料或冰鲜杂鱼喂养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雌亲鱼1周年,研究饲料中n-3 HUFA含量对性腺、肌肉和肝胰脏等组织的脂质含量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织中的脂质含量在各投喂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在1.12%、2.40%和3.70%(w)投喂组,其性腺和肌肉脂质中18∶2n-6、二十碳五烯酸(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n-3 HUFA的含量与饲料中相应脂肪酸的含量存在较明显的平行变化趋势;在性腺脂质中,1.12%、2.40%、5.85%(w)投喂组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1.12%(w)投喂组的n-3 PUFA、n-3 HUFA的含量都显著低于冰鲜杂鱼投喂组(P<0.05);在1.12%、2.40%和3.70%(w)投喂组,上述3种组织中的n-3 PUFA、n-3 HUFA、DHA含量以及DHA/EPA比值都显著高于饲料中相应脂肪酸的含量和比值(P<0.05).结果表明,花尾胡椒鲷组织中的脂肪酸构成受饲料中n-3 HUFA含量影响,受影响的顺序是性腺>肌肉>肝胰脏;组织对n-3 PUFA、特别是DHA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保留作用,说明这些脂肪酸在性腺发育成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胡椒鲷亲鱼 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组织 脂肪酸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高不饱和脂肪酸对鱼类亲体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于建华 李树国 +1 位作者 常杰 牛化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3-819,共7页
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对鱼类亲体性腺发育、卵子和精子质量、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仔鱼成活率和质量有重要影响。鱼类体内在一系列去饱和酶和延长酶作用下合成n-3HUFA,淡水鱼类和鲑鳟科鱼类一般从饲料中摄取亚麻酸用于合成n-3 HU... 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对鱼类亲体性腺发育、卵子和精子质量、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仔鱼成活率和质量有重要影响。鱼类体内在一系列去饱和酶和延长酶作用下合成n-3HUFA,淡水鱼类和鲑鳟科鱼类一般从饲料中摄取亚麻酸用于合成n-3 HUFA,而海水鱼类需要从饲料中直接摄取n-3 HUFA。本文综述了鱼体内n-3 HUFA合成路径及其对亲鱼繁殖性能的影响,同时对n-3 HUFA天然来源和替代来源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鱼类亲体的脂肪酸营养和机制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高不饱和脂肪酸 鱼类 亲体 繁殖性能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菌群及门静脉血内毒素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曹战江 于健春 +3 位作者 康维明 马志强 叶欣 田树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6-500,共5页
目的观察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s)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菌群及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CD,n=10)、高脂饮食组(HFD,n=10)、普通饮食+n-3PUFAs组(CD+n-3PUFAs,n=7)、高脂饮食+n-3PUFAs组... 目的观察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s)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菌群及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CD,n=10)、高脂饮食组(HFD,n=10)、普通饮食+n-3PUFAs组(CD+n-3PUFAs,n=7)、高脂饮食+n-3PUFAs组(HFD+n-3PUFAs,n=9)4组,饲养10周后,取大鼠新鲜粪便提取DNA,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组成,改良偶氮基质显色鲎试剂法检测门静脉血清内毒素水平。结果饲养前,各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3);饲养10周后,HFD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CD组(P=0.0002)、CD+n-3PUFAs组(P=0.0001)和HFD+n-3PUFAs组(P=0.022)。饲养10周后,HFD组大鼠粪便中厚壁菌门(P=0.002)和肠杆菌科(P=0.022)的含量明显高于CD组大鼠,拟杆菌门(P=0.026)和双歧杆菌属(P=0.034)含量明显低于CD组。CD+n-3PUFAs组大鼠粪便中的拟杆菌门含量明显高于CD组(P=0.043)。HFD+n-3PUFAs组大鼠粪便中的厚壁菌门含量(P=0.044)和肠杆菌科含量(P=0.012)明显低于HFD组,拟杆菌门含量明显高于HFD组(P=0.042)。饲养10周后,HFD组大鼠血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CD组(P=0.007),HFD+n-3PUFAs组明显低于HFD组(P=0.042),CD+n-3PUFAs组与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结论高脂饮食可增加大鼠的体重,改变其肠道菌群。补充n-3PUFAs可以部分修复这种改变,并降低门静脉血中内毒素水平,减少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高脂饮食 肠道菌群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小鼠血液外泌体中miRNA的调节和抑制肥胖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吴聪 葛科立 +4 位作者 路宗博 郑征 张金玉 薛美兰 葛银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6-184,共9页
目的:研究体内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含量的增加对小鼠体质量和血液中外泌体miRNAs表达的影响,探讨n-3 PUFAs通过外泌体抑制肥胖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能自发生成n-3 PUFAs的fat-1转基因小鼠和... 目的:研究体内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含量的增加对小鼠体质量和血液中外泌体miRNAs表达的影响,探讨n-3 PUFAs通过外泌体抑制肥胖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能自发生成n-3 PUFAs的fat-1转基因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对照),通过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建立肥胖动物实验模型,测定小鼠体质量。提取小鼠血浆中的外泌体并鉴定;分离外泌体内的RNA,构建文库并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根据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找到其调控的靶基因和相关联的通路,发现miRNA-靶基因互作关系。验证miRNA与肥胖的关联度以及在肥胖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fat-1转基因小鼠体质量明显低于野生型;外泌体提取鉴定成功;mi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不同小鼠组间进行对比时,差异表达显著(P<0.05且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的miRNA有46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6个重要miRNA(mmu-miR-665-3p、mmu-miR-122-5p、mmu-miR-122-3p、mmu-miR-194-5p、mmu-miR-34c-5p、mmu-miR-223-3p)落在脂肪酸代谢通路以及内吞通路关键位置,功能与脂质代谢和肥胖相关,所对应的靶基因分别为Fads1、Elovl2、Elov6、Hadha、Scad1、Scad2、Hsd17b12、Acot2、Acot4和Arf6、H2-T-ps、Arrb1、Ist1、H2-T10、Wwp1、Snx4、IL2rb、Mvb12b、Rab11、fip3、Kif5a、Nedd4l。结论:n-3 PUFAs含量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小鼠的体质量,抑制肥胖。n-3 PUFAs能够调节血液中外泌体内miRNA的表达,其中具有显著差异性的miRNA与肥胖有关,其相关的靶基因集中在脂质代谢相关的分子通路中,提示可能是n-3 PUFAs降低体质量抑制肥胖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外泌体 MIRNA 肥胖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鳞鱚对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昊伦 董晓慧 +6 位作者 谭北平 杨奇慧 迟淑艳 刘泓宇 章双 杨原志 张海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14-4525,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鳞鱚对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需要量。挑选均重为(6.0±0.6) g的多鳞鱚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n-3HUFA水平为0.53%、0.80%、1.22%、1.62%、2.12%和2.56%的等氮...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鳞鱚对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需要量。挑选均重为(6.0±0.6) g的多鳞鱚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n-3HUFA水平为0.53%、0.80%、1.22%、1.62%、2.12%和2.56%的等氮等脂饲料8周。结果表明:1) 2.12%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0.53%组(P<0.05); 2.12%组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0.53%组(P<0.05); 2.12%组的肝体比最低,显著低于0.53%组和0.80%组(P<0.05); 2.12%组的肥满度最高,显著高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2)各组之间的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1.62%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3) 2.56%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高于除2.12%组外的其他各试验组(P<0.05),0.80%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2%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80%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0.53%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80%组的血清CHOL、T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各组之间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2.12%组和2.56%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低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1.62%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除1.22%组和2.1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5)随着饲料n-3HUFA水平的提高,肝脏C18∶3n-3、C20∶5n-3、C22∶6n-3含量显著升高(P <0. 05),肝脏C18∶2n-6含量显著降低(P <0.05)。6)随着饲料n-3HUFA水平的提高,肌肉C18∶2n-6、C20∶4n-6含量呈降低趋势,2.12%组和2.56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肌肉C20∶5n-3、C22∶6n-3含量呈升高趋势,2.56%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以增重率为依据,折线模型拟合得出多鳞鱚幼鱼对饲料中n-3HUFA的需要量为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n-3高不饱和脂肪酸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组织脂肪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不饱和脂肪酸和谷氨酰胺抗压力性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 高金华 +3 位作者 周守凤 陈慧敏 郑国荣 刁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0期27-29,36,共4页
目的研究ω-3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acids,ω-3PUFAs)和谷氨酰胺(glutalnin,Gln)对老年大鼠受压组织细胞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老年SD大鼠2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ω-3PUFA... 目的研究ω-3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acids,ω-3PUFAs)和谷氨酰胺(glutalnin,Gln)对老年大鼠受压组织细胞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老年SD大鼠2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ω-3PUFAs干预组(A组)、Gln干预组(B组)。A、B组大鼠分别给予PUFAs及Gln配制液灌胃喂养20d;对照组不受压,模型组及A、B组早期压疮模型诱导成功后,4组大鼠一起实施安乐死。观察受压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液、10%肌肉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的变化。结果受压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与模型组相比,A组受压组织受损程度明显减轻(P<0.01),B组受压组织受损程度有所好转(P<0.05)。生化检测显示,A组受压组织SOD活性显著增高、LDH漏出液和NO含量显著减少(均P<0.01);B组受压组织SOD活性增高、LDH漏出液减少(均P<0.05),NO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ω-3PUFAs和Gln早期干预均能提高受压组织抗氧化能力,尤其是ω-3PUFAs对老年大鼠抗压力性氧化损伤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老年 氧化损伤 Ω-3不饱和脂肪酸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ega-6支撑身体,Omega-3支撑大脑:均衡摄入对儿童大脑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J.Thomas BRENNA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第3期7-22,共16页
人体大脑和身体的发育,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均衡的营养物质。人类大脑是区分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特征。食物中的必需脂肪酸是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必要组成部分。Omega-6(O6)亚油酸(LA6)是皮肤组织的组成成分,且是炎症、血栓形成、免疫和其他... 人体大脑和身体的发育,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均衡的营养物质。人类大脑是区分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特征。食物中的必需脂肪酸是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必要组成部分。Omega-6(O6)亚油酸(LA6)是皮肤组织的组成成分,且是炎症、血栓形成、免疫和其他信号分子的前体;Omega-3(O3)α-亚麻酸(ALA3),特别是其长链代谢产物——二十二碳六烯酸(DHA3),是大脑、视网膜和部分神经组织中的关键组分。从富含LA6脂肪酸(缺乏O3脂肪酸)的植物籽中提取出的廉价而优质油脂,是20世纪的西方国家食品工业生产的主要脂肪来源。在代谢通路中,高浓度的LA6脂肪酸可拮抗O3脂肪酸代谢,造成O3脂肪酸不足,因此,在给怀孕动物的饲料中,只提供富含LA6但缺乏O3脂肪酸的油脂作为唯一的脂肪来源,会导致幼崽大脑发育不良。过去20~30年的研究表明,低含量LA6且含DHA3的油脂可改善大脑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较多集中在营养因素对大脑发育的影响,最新研究数据表明,脂肪酸平衡对营养不良儿童的大脑发育尤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越来越重视大脑的营养健康,通过其下属的食品法典委员会,建议用于治疗严重急性营养不良儿童的即食治疗食品中,使用含有均衡脂肪酸组成/构成的脂肪。同样,脂肪酸均衡对老年人可能也很重要。目前,业界已经有了调整油脂成分的方法,以确保脂肪酸均衡,从而维持人体整个生命周期的大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发育 二十二碳六烯酸 OMEGA-3脂肪酸 Omega-6脂肪酸 高油酸油 严重急性营养不良 即食治疗性食品 脂肪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投喂鱼油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邵婷 覃川杰 +2 位作者 袁登越 文正勇 李华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为研究植物油替代鱼油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生长及肌肉脂肪组成的影响及重投喂鱼油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以大豆油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FO)、50(S1)、75(S2)和100%(SO)的鱼油配制等氮、等能的颗粒饲料,每... 为研究植物油替代鱼油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生长及肌肉脂肪组成的影响及重投喂鱼油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以大豆油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FO)、50(S1)、75(S2)和100%(SO)的鱼油配制等氮、等能的颗粒饲料,每组设置3个平行,养殖80d后,再投喂鱼油30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豆油不会显著影响瓦氏黄颡鱼的增重率、肝体指数和体成分(P>0.05)。随着饲料中大豆油含量的增加,S2和SO组肌肉中C18:1n-9、C18:2n-6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增加(P<0.05),而C20:5n-3,C22:5n-3及n-3/n-6比例显著下降(P<0.05)。再投喂鱼油30d后,SO组肌肉中C18:3n-6、C20:4n-6、Σn-9、Σn-6和S2组中C18:1n-9、Σn-6比例显著下降(P<0.05),而S2和SO组肌肉中Σn-3多不饱和脂肪酸、C20:5n-3和C22:5n-3比例显著增加(P<0.05)。在生产中,可采用先植物油饲料、后鱼油饲料的养殖方式提高瓦氏黄颡鱼肌肉品质(增加有益人类健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鱼油 豆油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鱼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研究概况 被引量:25
10
作者 高淳仁 雷霁霖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72-76,共5页
就近年来国外有关海水鱼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性的研究、海水鱼类对 n- 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需求量的研究、不同脂型脂肪酸的利用效果。
关键词 海水鱼类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需求量 利用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取高不饱和度亚麻籽油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欢 姜洋 +3 位作者 张鲁 王文华 于殿宇 刘天一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27,共4页
以亚麻籽油为原料,采用干法分提对其进行了分离改性,进一步分离出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籽油。研究了搅拌速率、冷却速率、养晶时间、结晶温度对亚麻籽油液态油得率、碘值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搅拌速率15 r/min,冷却速率4℃... 以亚麻籽油为原料,采用干法分提对其进行了分离改性,进一步分离出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籽油。研究了搅拌速率、冷却速率、养晶时间、结晶温度对亚麻籽油液态油得率、碘值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搅拌速率15 r/min,冷却速率4℃/h,养晶时间12 h,结晶温度-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液态油碘值(I)为198 g/100 g,液态油得率为89.2%。通过分析样品油与成品油的脂肪酸组成、含量和0℃固体脂肪含量发现,成品油的饱和脂肪酸和固体脂肪含量较样品油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物理降温 冷冻分离 干法分提 高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黄金鸡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欣 杨焕民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64-68,共5页
DHA 和 EPA 是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俗称脑黄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ω-6/ω-3 在人体的比例最好在5:1 左右。我国居民摄入ω-3 普遍不足,所以生产富含ω-3(脑黄金)鸡蛋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脑黄金鸡蛋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中... DHA 和 EPA 是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俗称脑黄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ω-6/ω-3 在人体的比例最好在5:1 左右。我国居民摄入ω-3 普遍不足,所以生产富含ω-3(脑黄金)鸡蛋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脑黄金鸡蛋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黄金 不饱和脂肪酸 鸡蛋 DHA EPA PUFA ω-6/ω-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氢化菜油脚来源不饱和脂肪酸制硬脂酸
13
作者 杨冰 唐玉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Stearic acid is prepared by hydrogenation of unsaturated C 18 fatty acids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from foots of rape seed oil with high activity Raney Ni catalyst.The suitable conditions are:catalyst (mass percenta... Stearic acid is prepared by hydrogenation of unsaturated C 18 fatty acids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from foots of rape seed oil with high activity Raney Ni catalyst.The suitable conditions are:catalyst (mass percentage to the raw acids) 0.6~0.8%;temperature 170~190℃;hydrogenation time 3~4h.Thus,the yield of the stearic acid reaches over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脚 C18不饱和脂肪酸 常压氢化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秘果种子和叶子中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简华君 乔方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9-155,共7页
新鲜神秘果种子和叶子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末,过40目筛网得到粉末样品,分别测定了神秘果种子和叶子粉末中的基本营养组成(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游离/总氨基酸、矿物元素、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神秘果种子和叶... 新鲜神秘果种子和叶子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末,过40目筛网得到粉末样品,分别测定了神秘果种子和叶子粉末中的基本营养组成(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游离/总氨基酸、矿物元素、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神秘果种子和叶子都含有比较全面的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高;叶子中亚麻酸含量为29.4%,远高于种子中亚麻酸含量;种子和叶子的矿物元素都呈现高钾低钠的特点;种子中83.9%的挥发性物质是烷烃类,而叶子中主要含有的挥发性物质为醛类,含量为63.3%,其次为烷烃类化合物含量为29.1%。说明开发神秘果种子和叶子系列的功能食品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市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秘果 不饱和脂肪酸 高钾低钠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油脂的超高压提取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泽平 王宝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61-264,269,共5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溶剂、液固比、压力和处理时间对酵母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探讨超高压处理对啤酒酵母油脂提取的工艺条件,并对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验证,以GC-MS法分析酵母油脂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以20倍(v:m)95%的...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溶剂、液固比、压力和处理时间对酵母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探讨超高压处理对啤酒酵母油脂提取的工艺条件,并对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验证,以GC-MS法分析酵母油脂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以20倍(v:m)95%的乙醇为溶剂,在400MPa的压力下提取7min时,酵母油脂的提取率最高,为3.7469%,为索氏提取法测得的酵母油脂含量的72.11%。所得油脂中,总脂肪酸占45.87%,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34.90%,中性脂占46.84%,磷脂占总油脂含量的7.25%。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棕榈油酸和亚油酸为主占大多数。由此说明,超高压提取技术可应用于酵母油脂的提取加工,其提取时间明显缩短,但提取率略低于索氏提取法。酵母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可用于医药保健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超高压提取技术 油脂 不饱和脂肪酸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果仁非饱和脂肪酸通过下调CTGF抑制胶原蛋白合成抗大鼠肺纤维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理静 贺立洋 +3 位作者 魏文婕 周美玲 贺彬 贺兼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胶原蛋白合成在果王素(中华猕猴桃果仁非饱和脂肪酸)抗大鼠肺纤维化(PF)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60、120、240)mg/kg果王素处理组和5 mg/kg醋酸泼尼松组,每组10只。对照组...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胶原蛋白合成在果王素(中华猕猴桃果仁非饱和脂肪酸)抗大鼠肺纤维化(PF)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60、120、240)mg/kg果王素处理组和5 mg/kg醋酸泼尼松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以9 g/L氯化钠溶液气管内注射,后5组大鼠则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A5构建PF模型,建模后次日,后4组大鼠分别以(60、120、240)mg/kg果王素和5 mg/kg醋酸泼尼松灌胃,而前2组予9 g/L氯化钠溶液灌胃,均每天1次。处理后第28天,处死大鼠取肺组织,HE和Masson染色评价PF病变程度,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CTGF、α-SMA、1型胶原蛋白(Col1)、Col3的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CTGF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60、120、240)mg/kg果王素处理组和5 mg/kg醋酸泼尼松组肺泡炎及PF程度显著减轻,肺组织HYP含量减少,CTGF、α-SMA mRNA与蛋白表达下调,Col1、Col3蛋白水平降低。上述指标的改变在(60、120、240)mg/kg果王素处理组之间有剂量依赖性。此外,(60、120)mg/kg果王素处理组上述指标较5 mg/kg醋酸泼尼松组升高,而240 mg/kg果王素处理组与后者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果王素下调肺组织CTGF表达,降低α-SMA水平,进而减少Col1、Col3合成,发挥抗PF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王素(中华猕猴桃果仁非饱和脂肪酸)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肺纤维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1型胶原蛋白(Col1) 3型胶原蛋白(Co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不饱和度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米红波 苏情 +3 位作者 李政翰 仪淑敏 李学鹏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研究了脂肪酸不饱和度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热性能、微观结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与脂肪酸形成复合物后热稳定性降低,且复合物的热稳定性随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高直链玉米淀粉与... 本文研究了脂肪酸不饱和度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热性能、微观结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与脂肪酸形成复合物后热稳定性降低,且复合物的热稳定性随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高直链玉米淀粉与脂肪酸形成复合物的结晶结构为V型,结晶度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高直链玉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有两种存在形式,分别为颗粒表面凸起的球晶和嵌在颗粒表面的层状或絮状结构,后者存在形式随脂肪酸中双键个数的增加而减少;高直链玉米淀粉与脂肪酸形成复合物后淀粉颗粒变小,分散液稳定性增加。总之,脂肪酸不饱和度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结构和热性能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直链玉米淀粉 不饱和脂肪酸 复合物 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成本原子灰专用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2
18
作者 向燕生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4-57,63,共5页
介绍了目前市场上成本较低的原子灰专用树脂高碘酸树脂的研究成果,配合原子灰专用功能性填料原子粉,生产出的原子灰达到了成本低、质量好的要求。
关键词 专用树脂 原子灰 制备 功能性填料 研究成果 高碘酸 成本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脲包法提高模拟亚麻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分离效率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凯莉 陈婧超 +1 位作者 范清苹 惠爱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36,共7页
采用超高压尿素包合法(脲包法)富集亚麻籽油中亚油酸和亚麻酸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以非包合相PUFA含量及得率为考察指标。当尿素/混合脂肪酸质量比为3∶2且尿素-混合脂肪酸与95%乙醇溶液料液比为5∶1... 采用超高压尿素包合法(脲包法)富集亚麻籽油中亚油酸和亚麻酸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以非包合相PUFA含量及得率为考察指标。当尿素/混合脂肪酸质量比为3∶2且尿素-混合脂肪酸与95%乙醇溶液料液比为5∶14时,脲包混合液在20℃冷却30 min并采用300 MPa压力保压20 min后,亚麻籽油中PUFA质量分数可达96.05%,这与传统的冷冻脲包法(-18℃、18 h)对PUFA的分离效果(97.41%)类似,但非包合相中PUFA得率提高41.39%。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压力下尿素包合物(urea inclusion complexes,UIC)晶体热力学性质和晶体形貌,结果显示:当压力小于300 MPa时,增大压力可以促进UIC结晶形成六方晶系晶体,且晶体形态趋于规则,晶体分布密集。超高压脲包法能够提高亚麻籽油中PUFA的分离效率,且与压力促进包合物晶体趋于规则和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脲包法 多不饱和脂肪酸 分离效率 差示扫描量热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亚籽油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洁 李伟 +2 位作者 杨国航 杨寒 曹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135-141,共7页
奇亚籽是芡欧鼠尾草的种子,原产于北美洲地区,食用历史悠久,因其营养成分丰富、抗氧化功效强等特点,近年来开始被国内关注和应用。奇亚籽主要生理活性来源于油脂,其油脂含量为25.50%~29.40%。奇亚籽油中α-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 奇亚籽是芡欧鼠尾草的种子,原产于北美洲地区,食用历史悠久,因其营养成分丰富、抗氧化功效强等特点,近年来开始被国内关注和应用。奇亚籽主要生理活性来源于油脂,其油脂含量为25.50%~29.40%。奇亚籽油中α-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且n–6/n–3脂肪酸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膳食需求,是一种潜在的新型功能油脂。奇亚籽油中含有甾醇、生育酚、角鲨烯、类胡萝卜素、多酚等化学成分,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活性。现阶段国内外奇亚籽油分离方法有压榨法、浸出法以及超临界萃取等方法。奇亚籽油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功能,可推广至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关于奇亚籽油的研究仍较少,大多停留在功能研究层面,鲜有作用机理报道,开发利用也属于初级阶段。综述了奇亚籽油的化学成分和提取方法,并对其生理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归纳总结,展望奇亚籽油的发展前景,旨在为奇亚籽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亚籽 新型功能油脂 高不饱和脂肪酸 油脂加工 抗氧化 调节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