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腰髓与损伤神经MBP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曾琳 杨恒文 +1 位作者 邵阳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27,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与脊髓组织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含量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 ,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 ,管内注入NG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段... 目的 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与脊髓组织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含量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 ,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 ,管内注入NG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段脊髓和损伤坐骨神经组织MBP含量的变化 ,实验分为Ⅰ组 :生理盐水对照 ;Ⅱ组 :硅胶管内给NGF ;Ⅲ组 :硅胶管内给NGF +每日肌肉注射NGF(5 0 0ng/kg连续 2周 )。结果 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2 4h、2周时MBP含量较伤前显著升高 (P <0 0 1) ,4周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 NGF治疗能减少MBP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NGF 髓鞘碱性蛋白 mbp 含量 影响 腰髓 损伤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条件下钾离子对少突胶质细胞表达MBP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姜文跃 沈馨亚 +5 位作者 苏清芬 彭裕文 郑思竞 张素春 汪洋 王之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3-98,共6页
应用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和计算机辅助图象分析方法研究了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及高钾离子(30mmol/L)对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条件下,少突胶质细胞最早表达髓鞘碱性蛋白是在培... 应用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和计算机辅助图象分析方法研究了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及高钾离子(30mmol/L)对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条件下,少突胶质细胞最早表达髓鞘碱性蛋白是在培养第7天。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可分为大、中、小和双核四种类型,它们的构成比随培养时间延长呈动态变化。高K+不影响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实验结果提示,体外培养条件下,少突胶质细胞仍能正常表达髓鞘碱性蛋白,且表达时程并不依赖神经元的存在;细胞外K+浓度升高对髓鞘碱性蛋白在少突胶质细胞内的正常合成及表达过程无明显影响。本文对少突胶质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后的体积变化与其与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 髓鞘碱性蛋白 钾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E、MBP和S-100β蛋白在重症EV71脑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予雄 钟敏泉 +3 位作者 翟琼香 何少茹 林晓源 王一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192-3195,共4页
目的:测定重症EV71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β蛋白的含量,探讨其在EV71脑损伤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5例EV71脑炎患儿(脑炎组,重症16例,危重症9例)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 目的:测定重症EV71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β蛋白的含量,探讨其在EV71脑损伤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5例EV71脑炎患儿(脑炎组,重症16例,危重症9例)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中NSE、MBP、S-100β蛋白含量,并与1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血清与脑脊液的NSE、MBP、S-100β含量经直线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806,0.671,0.802(均P<0.01);(2)脑炎组血清NSE(7.46±2.74)ng/mL、S-100β(529.85±192.90)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NSE(4.13±0.68)ng/mL、S-100β(325.61±63.14)pg/mL(均P<0.01),脑炎组血清MBP(1.45±0.79)ng/mL与对照组血清MBP(1.22±0.56)ng/mL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409);(3)与对照组相比,危重症组血清NSE、MBP和S-100β含量显著增高,NSE(10.34±1.50)ng/mL(P<0.01),MBP(1.95±0.48)ng/mL(P<0.05),S-100β(744.31±101.57)pg/mL(P<0.01),重症组血清NSE、S-100β含量增高,NSE(5.80±1.70)ng/mL(P<0.05)、S-100β(409.22±104.50)pg/mL(P<0.05)。(4)与重症患儿相比,危重症患儿血清NSE、MBP、S-100β含量明显增高(均P<0.01)。结论:NSE、MBP、S-100β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检测其血清含量有助于EV71感染后脑损伤的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肠道病毒71型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S-100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MBP与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脑干继发性脱髓鞘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卫 陈善成 +3 位作者 汪志刚 宋秀豹 王玉苹 张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血液中髓鞘碱性蛋白抗体(Anti-MBP)效价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伤后不同时期血液中MBP含量、Anti-MBP效价,锇酸染色法检测脑干中髓鞘变性的程度... 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血液中髓鞘碱性蛋白抗体(Anti-MBP)效价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脑组织损伤模型,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伤后不同时期血液中MBP含量、Anti-MBP效价,锇酸染色法检测脑干中髓鞘变性的程度。结果伤后早期大鼠血液中MBP含量上升,10d后显著下降;伤后4d起Anti-MBP效价显著上升,同时,脑干中脱髓鞘病变的程度也明显加重;10d后两者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Anti-MBP效价上升了4倍,脱髓鞘病变数量上升10倍;30d后逐渐下降。相关分析显示Anti-MBP效价与脱髓鞘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颅脑损伤后,特异性抗原MBP释放入血,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Anti-MBP。后者与继发性脑干脱髓鞘病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损伤 髓鞘碱性蛋白抗体 脱髓鞘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NSE和MB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敬 岳凌峰 +2 位作者 仲照希 李君利 王长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诊治的老年抑郁症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59例... 目的研究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诊治的老年抑郁症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阿戈美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证型量化评分、血清NSE和MBP水平、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结果治疗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型量化评分总积分及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其他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评分显著改善,观察组总积分及精神症状、躯体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SE和M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和MBP水平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两组WHOQOL-100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100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的WHOQOL-100评分及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及社会关系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满意,能够降低改善患者中医证型量化评分,缓解抑郁症状,改善血清NSE和MBP水平,巴戟天寡糖胶囊起到增效剂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更显著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老年 巴戟天寡糖胶囊 阿戈美他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红素脑病仔鼠血液中NSE、S-100及MBP含量变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志梅 胡丽娜 +1 位作者 李林 陈炳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胆红素脑病新生大鼠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及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变化,筛选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7日龄Wister大鼠腹腔注射胆红素200mg/kg制备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采用放... 目的:探讨胆红素脑病新生大鼠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及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变化,筛选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7日龄Wister大鼠腹腔注射胆红素200mg/kg制备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动态观察胆红素脑病新生大鼠血液中NSE、S-100及MBP含量的变化。结果:血液中NSE、S-100及MBP水平都有升高,但各项指标升高的时间和幅度并不一致。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液中MBP含量变化出现较早,在造模后6h即有一定程度的增加(P<0.05);NSE、S-100在12—24h都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血液中NSE、S-100可反映胆红素脑病仔鼠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的损伤程度,是判定胆红素脑病的可靠指标;血液中MBP升高最早,是早期诊断胆红素脑病神经损伤的敏感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脑病 NSE 血液 mbp S-100 升高 仔鼠 结论 水平 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后脱髓鞘病变及MBP、Id2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思琴 漆伟 +3 位作者 孙善全 汪克建 卓飞 蒋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分析脊髓压迫性损伤(compressed spinal cord injury,CSCI)后脱髓鞘病变与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 protein,MBP)、DNA结合抑制物2(inhibitor of DNA binding2,Id2)的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探讨CSCI脱髓鞘病变机制。方法采用自行... 目的分析脊髓压迫性损伤(compressed spinal cord injury,CSCI)后脱髓鞘病变与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 protein,MBP)、DNA结合抑制物2(inhibitor of DNA binding2,Id2)的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探讨CSCI脱髓鞘病变机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方法制作SD大鼠CSCI模型,通过锇酸染色检测CSCI后1、3、7 d有髓神经纤维变化;运用免疫荧光双标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MBP及Id2的表达变化。结果 CSCI后出现脱髓鞘病变,并随着压迫时间延长,髓鞘逐渐发生水肿、变性、崩解;脊髓损伤后MBP表达下调,其表达趋势与脱髓鞘溃变的严重程度一致;CSCI后,Id2广泛分布于白质,随着压迫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上调。结论 Id2表达上调,并负向调控MBP基因启动子的活性,使MBP的表达下降,是CSCI后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性损伤 脱髓鞘病变 髓鞘碱性蛋白 DNA结合抑制物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MBP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段建钢 刘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0-243,251,共5页
目的:从MBP基因表达水平来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受损髓鞘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用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早期针刺组、晚期针刺组。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进行针刺... 目的:从MBP基因表达水平来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受损髓鞘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用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早期针刺组、晚期针刺组。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进行针刺。应用半定量RT-PCR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各组在实验开始后不同时间点缺血灶MBP基因转录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①模型组缺血灶MBPmRNA的含量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在第7天时明显升高(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脑MBPmRNA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增高(P<0.05);③与晚期针刺组比较,早期针刺组脑MBPmRNA含量增高的幅度更高、速度更快(P<0.05)。结论:脑缺血后,针刺可能是通过明显刺激MBP基因转录,使MBP合成增多,从而促进髓鞘再生。早期针刺更有利于刺激MBP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缺血性脑卒中 大鼠 髓鞘碱性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鞘特异蛋白PMP22和MBP在腓肠神经活检标本中表达差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唐璐 张俊 +4 位作者 孙阿萍 张燕 王盛兰 樊东升 钟延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199-2202,共4页
目的探讨周围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 22,PMP22)、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在周围神经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诊断意义。方法收集35例成人腓肠神经活检标本,进行抗PMP22、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灰... 目的探讨周围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 22,PMP22)、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在周围神经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诊断意义。方法收集35例成人腓肠神经活检标本,进行抗PMP22、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灰度值做定量分析,并与相应的光镜和电镜下组织学形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MP22和MBP的表达部位并不完全相同;PMP22表达水平与有髓纤维髓鞘的残存数目、完整程度及无髓纤维-Schwann细胞单位的数量、功能状态等多个因素相关;MBP表达水平主要与残存的有髓纤维的数量和髓鞘脱失的程度相关;两者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PMP22更多反映Schwann细胞状态,而MBP反映有髓纤维髓鞘的状态。结论周围神经活检中PMP22和MBP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受损髓鞘的神经纤维分布以及Schwann细胞的功能状态,可考虑作为周围神经活检诊断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髓鞘蛋白22 髓鞘碱性蛋白 SCHWANN细胞 腓肠神经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P68-86与MBP87-99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轴突损伤修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晖 王义周 +4 位作者 寇爽 李明 齐放 张秋霞 王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观察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68-86及MBP87-99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模型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及生长相关蛋白(growth-assoc... 目的观察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68-86及MBP87-99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模型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及生长相关蛋白(growth-associatedprotein,GAP)-43mRNA表达及其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A)的变化,探讨EAE大鼠发病过程中轴突损伤修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不同肽段的MBP68-86或MBP87-99与不完全福氏佐剂及结核杆菌混合制成抗原,皮下注射于大鼠双后足垫,建立大鼠EAE模型。观察其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测定大鼠脑组织cAM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大鼠脑组织APP、GAP-43及PKA mRNA表达。结果与MBP87-99组大鼠比较,MBP68-86所致EAE病情进展快,神经功能评分较高,炎细胞浸润重并形成袖套状改变。中剂量MBP68-86免疫大鼠第14天,脑组织GAP-43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第28天,APP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MBP87-99免疫大鼠第28天,APP mRNA表达较正常组和小剂量MBP68-86明显上升(P<0.05);GAP-43 mRNA表达较大、小剂量MBP68-86明显升高(P<0.05)。大、小剂量MBP68-86与MBP87-99免疫大鼠第28天,脑组织cAMP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或P<0.05),中剂量MBP68-86与MBP87-99组大鼠脑组织PKA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MBP68-86或MBP87-99均可诱导Lewis大鼠产生EAE。可引起脑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脱髓鞘及轴突损伤等,且损伤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AMP-PKA信号途径有关。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MBP68-86中剂量(每只50μg)可作为探索EAE发病特点及药物观察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髓鞘碱性蛋白 轴突损伤修复及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肽引起的大鼠脑神经髓鞘结构与MBP变化及金思维的影响
11
作者 徐意 田金洲 +4 位作者 盛树力 时晶 姬志鹃 尹军祥 赵志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971-972,i0002,共3页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肽(Aβ)引起的大鼠脑有髓神经髓鞘结构与髓鞘碱性蛋白(MBP)改变,及金思维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Aβ1-42海马注射复制痴呆模型。电镜观察有髓神经髓鞘的结构;免疫组化方法显示MBP在海马区的分布和含量。结果电镜显示模型...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肽(Aβ)引起的大鼠脑有髓神经髓鞘结构与髓鞘碱性蛋白(MBP)改变,及金思维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Aβ1-42海马注射复制痴呆模型。电镜观察有髓神经髓鞘的结构;免疫组化方法显示MBP在海马区的分布和含量。结果电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髓鞘结构松解紊乱和均质化,可见缺失;金思维组结构完整,板层连续,与正常组相似。MBP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区髓鞘着色明显低于正常组,分支短少而不连续;金思维组髓鞘着色较浅,但数目较多而长。模型组大鼠的MBP阳性突起数、平均面积和平均光密度与正常组和金思维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β海马注射可造成大鼠脑有髓神经髓鞘损伤,MBP缺失,髓鞘结构破坏;金思维对上述变化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肽 髓鞘 髓鞘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鼠宫颈注射脂多糖对仔鼠脑细胞GFAP、MBP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王景涛 邱洪斌 +5 位作者 王淑秋 王柏欣 徐辉 姜守刚 祖元刚 王滨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2-1014,1025,共4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致宫内感染仔鼠脑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的变化以及对仔鼠脑重和体重发育的影响。方法:经宫颈在受孕第10d(E10组)、15d(E15组)和2... 目的:研究脂多糖致宫内感染仔鼠脑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的变化以及对仔鼠脑重和体重发育的影响。方法:经宫颈在受孕第10d(E10组)、15d(E15组)和20d(E20组)注射脂多糖建立宫内感染模型,于仔鼠出生后7d、14d和21d断头取脑,测量脑重和体重。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GFAP、MBP含量。结果:脂多糖致宫内感染后仔鼠脑组织中GFAP和MBP的含量逐步增高(P<0.01,P<0.05),且21d组GFAP明显高于7d组(P<0.01)、21d组MBP高于7d组(P<0.05)。感染后仔鼠的体重大于对照组(P<0.05),而生后7d和14d仔鼠的脑重大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脂多糖致宫内感染可导致仔鼠脑细胞GFAP、MBP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宫内感染 新生大鼠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髓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MBP、NSE及S100B蛋白、D-D及炎性因子水平的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军 陈晨 赵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9期2656-2659,2663,共5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及S100B蛋白、D-二聚体(D-Dimer,D-D)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及S100B蛋白、D-二聚体(D-Dimer,D-D)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进行急诊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异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实验组给予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检测并比较两组麻醉前(T_0)、手术中1h(T_1)及手术后1h(T_2)的炎性因子及MBP、NSE、S100B蛋白及D-D水平。结果:两组组内及组间的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hs-CRP水平T_1、T_2时明显上升,相比T_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_1、T_2时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BP、NSE、S100B蛋白及D-D水平T_1、T_2时明显上升,相比T_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_1、T_2时MBP、NSE、S100B蛋白及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急性颅脑外伤手术的麻醉,能够维持围手术期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平衡,抑制血清MBP、NSE、S100B蛋白、D-D水平的升高,减轻脑细胞损伤,具有良好的脑细胞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颅脑外伤 细胞因子 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B蛋白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早期脑脊液MBP、ET1变化与边缘系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建华 王庆松 黄大熔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3,共2页
借助犬双后肢低、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放免分析 ,动态监测脑脊液 (CSF)髓鞘碱性蛋白(MBP)、内皮素 1(ET1)的含量变化 ,并同期观察了边缘系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 ,伤后 8hCSF MBP及CSF ET1含量均明显增高(P <... 借助犬双后肢低、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放免分析 ,动态监测脑脊液 (CSF)髓鞘碱性蛋白(MBP)、内皮素 1(ET1)的含量变化 ,并同期观察了边缘系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 ,伤后 8hCSF MBP及CSF ET1含量均明显增高(P <0 0 1) ;同期超微结构观察显示 ,高速组下丘脑、海马神经元变性 ,神经纤维受损。提示严重致伤后应激障碍早期边缘系下丘脑、海马结构选择性受损 ,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早期重要的神经病理学基础之一 ;而CSF MBP与CSF ET1检测可较特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磷脂碱性蛋白 内皮缩血管肽-1 超微结构 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染毒对大鼠坐骨神经MBP和MA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古梓婷 贾会 +6 位作者 赖胜敏 杨德慧 刘鸿庆 罗利 马宇昕 李国营 刘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染毒大鼠坐骨神经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和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AG)表达量的变化,探讨丙烯酰胺(ACR)对大鼠周围神经系统的毒性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9、18、36 mg/kg ACR组,每组8只,灌胃染毒21 d后... 目的:通过检测染毒大鼠坐骨神经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和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AG)表达量的变化,探讨丙烯酰胺(ACR)对大鼠周围神经系统的毒性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9、18、36 mg/kg ACR组,每组8只,灌胃染毒21 d后取材。每周一次步态评分,记录大鼠步态改变;利用HE染色和劳克坚牢蓝染色,观察坐骨神经及其髓鞘的改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蛋白MBP和MAG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大鼠步态得分与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呈正相关; HE染色显示随染毒剂量增大,坐骨神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髓鞘结构发生改变、轴突数目减少;劳克坚牢蓝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髓鞘染色较浅、着色不均,髓鞘变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BP和MAG在坐骨神经中的表达量均随染毒剂量增大而下降。结论:ACR染毒对大鼠坐骨神经髓鞘的毒性损伤,可能与MBP和MAG蛋白表达量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坐骨神经 髓鞘碱性蛋白 髓磷脂相关糖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及血清MBP、NSE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婧 张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2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2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病情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后12周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MBP、NSE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MBP、NSE水平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伤后12周预后良好率为82.61%(38/46),与对照组63.04%(29/46)对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结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缓解病情,降低血清MBP、NSE水平,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醒脑静注射液 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暴露对幼鼠胼胝体PLP和MB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德慧 古梓婷 +5 位作者 赖胜敏 范玉宝 罗利 马宇昕 李国营 刘靖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7-621,共5页
目的:检测断乳期幼鼠胼胝体髓鞘蛋白PLP和MBP的表达,探讨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染毒对幼鼠胼胝体部髓鞘发育的影响。方法:断乳期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 mg/kg)、低(18 mg/kg)和高(36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从出生后第22~42 d进行灌... 目的:检测断乳期幼鼠胼胝体髓鞘蛋白PLP和MBP的表达,探讨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染毒对幼鼠胼胝体部髓鞘发育的影响。方法:断乳期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 mg/kg)、低(18 mg/kg)和高(36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从出生后第22~42 d进行灌胃染毒。观测幼鼠步态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幼鼠胼胝体髓鞘蛋白脂蛋白(myelin PLP,PLP)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表达。结果:ACR染毒后幼鼠的步态评分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ACR高剂量组幼鼠大脑PLP和MBP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一致,即ACR染毒后胼胝体PLP和MBP均表达减少。结论:ACR染毒可能会通过减少PLP和MBP的表达,抑制胼胝体髓鞘的形成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胼胝体 髓鞘蛋白脂蛋白 髓鞘碱性蛋白 幼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中少突胶质细胞在立体网架上的迁移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姜文跃 沈馨亚 +6 位作者 苏清芬 彭裕文 郑思竞 张素春 汪洋 王子美 吴铁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3-66,共4页
应用聚酯纤维在培养基上形成的立体网架,接种生后7天大鼠视神经,然后对少突胶质细胞在三维空间的迁移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以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标记少突胶质细胞,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在聚酯纤维上迁移的少突胶质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 应用聚酯纤维在培养基上形成的立体网架,接种生后7天大鼠视神经,然后对少突胶质细胞在三维空间的迁移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以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标记少突胶质细胞,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在聚酯纤维上迁移的少突胶质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酯纤维能引导少突胶质细胞迁移;在其表面,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相互交错并将其包绕;有些突起已在其表面融合,形成“类膜”结构,有些部位可见有2~3层这样的膜性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少突胶质细胞突起在聚酯纤维表面形成的“类膜”结构为髓鞘碱性蛋白阳性。以上结果提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聚酯纤维能引导少突胶质细胞迁移,在无神经元存在时,少突胶质细胞仍可形成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的膜性结构。本文对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模式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 迁移 立体网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穴位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43、髓磷脂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迎春 李建军 +3 位作者 高莉敏 高峰 刘舒佳 季凤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92只清洁级SD大鼠用NYU打击器采用Allen's法制成T10-11段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查随机表分为:①A组:运动区头皮表... 目的探讨不同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92只清洁级SD大鼠用NYU打击器采用Allen's法制成T10-11段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查随机表分为:①A组: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组,又分为A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A2组(只进行电刺激);②B组:损伤局部电刺激组,又分为B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B2组(只进行电刺激);③C组: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局部电刺激组,又分为C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C2组(只进行电刺激);④D组:损伤模型组,以分为D1组(移植脐血干细胞不进行电刺激)和D2组(不移植不进行电刺激)。各组分别于1、2、3、4、8、12周时取材,采用生物素葡聚糖胺(BDA)皮质脊髓束顺行示踪,观察损伤区残存或再生的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检测GAP-43、MBP及MAB1281抗人核抗体的阳性表达。结果①NYU是一种用于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撞击损伤模型的撞击器,具有可使撞击势能量化的特点,获得的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好、成功率高。②在本组研究各时间点上,电刺激对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中GAP-43、MBP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均较单纯电刺激有显著的正向协同干预作用,头针加体针的影响大于单纯头针或体针。③在本组研究各时间点上,电刺激对损伤后GAP-43、MBP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不依赖于是否进行干细胞移植。结论①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的变化朝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方向发展,说明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本研究中干细胞移植成功。②电刺激对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中GAP-43、MBP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头针加体针的影响优于单纯头针或体针;电刺激对损伤后微环境显著正向干预作用是独立的,不依赖于是否进行干细胞移植;电刺激与干细胞移植对微环境影响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干细胞移植 脊髓损伤 生长相关蛋白(GAP-43) 髓磷脂碱性蛋白(m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1
20
作者 裘艳梅 侯洪涛 +4 位作者 王炜 叶秀春 张会丰 李月梅 马素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的病例45例作为实验组,无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的病例45例作为实验组,无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别在出生后第1天和第7天取动脉血查血气分析,并留取静脉血检测MBD和S100B。结果:实验组血气分析p H、PCO2、乳酸值、BE值和S100B蛋白、MBP的水平第7天与第1天存在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1天分别比较各指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后第1天检测动脉血气分析、S100B蛋白和MBP水平能够帮助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S100B 血气分析 早产儿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