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AP-TLS的可信网络连接认证方案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
作者 池亚平 杨磊 +1 位作者 李兆斌 方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2,共5页
TNC架构在终端接入网络前对终端的平台身份和平台环境进行可信认证,保证了接入终端的可信,但这种可信认证存在单向性的局限,无法保证网络服务器的可信。EAP-TLS是802.1x中一种基于证书的扩展认证协议,支持双向认证机制。本文在分析TNC... TNC架构在终端接入网络前对终端的平台身份和平台环境进行可信认证,保证了接入终端的可信,但这种可信认证存在单向性的局限,无法保证网络服务器的可信。EAP-TLS是802.1x中一种基于证书的扩展认证协议,支持双向认证机制。本文在分析TNC架构和EAP-TLS双向认证机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EAP-TLS的可信网络连接双向认证方案,该方案能够对终端和服务器的平台身份、平台完整性和平台可信环境进行双向认证。在FHH@TNC开源架构搭建的可信网络环境上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双向可信认证方案,并进行了方案测试,证明了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网络连接 双向认证 EAP-T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互信息的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翼 刘玉华 +1 位作者 许凯华 骆珍荣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89,109,共3页
在复杂网络中,如何量化节点的重要性是一个基本问题。首先阐述了现有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的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该方法揭示了网络拓扑结构特性,准确反映了节点的相对重要程度。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论证,并与现有... 在复杂网络中,如何量化节点的重要性是一个基本问题。首先阐述了现有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的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该方法揭示了网络拓扑结构特性,准确反映了节点的相对重要程度。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论证,并与现有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互信息的评估方法简单有效,特别适用于大型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节点重要性 互信息 拓扑结构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度影响力的社交好友推荐机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名扬 贾冲冲 杨东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84-1987,1992,共5页
针对社交网络中的好友推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度影响力理论的好友推荐算法。社交网络用户节点间的联系除了共同好友外,还存在其他不同长度的连通关系。该算法不再局限于仅以用户间共同好友的数量作为好友推荐的主要依据,而是在此基... 针对社交网络中的好友推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度影响力理论的好友推荐算法。社交网络用户节点间的联系除了共同好友外,还存在其他不同长度的连通关系。该算法不再局限于仅以用户间共同好友的数量作为好友推荐的主要依据,而是在此基础上引入三度影响力理论进一步拓展关系连接,即把用户间距离三度以内的强连接用户都考虑进来,并通过为不同距离长度的连通关系分配相应的权重,实现好友关系强度的计算,来进行推荐。通过在新浪微博和Facebook社交网站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仅依据用户间共同好友数量的推荐算法在查准率和查全率上分别提高了约5%和0.8%,显著提升了社交平台好友推荐的效果,从而为社交平台改进推荐机制,以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好友推荐 共同好友 三度影响力 强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互联消防安全数字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中 孔令成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9期124-126,129,共4页
市场上销售的各个厂家生产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自成体系,相互之间信息不能共享,不能自动与城市消防接警指挥中心及时通信,造成报警不及时。为此提出了城市互联消防安全数字化监控系统并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构想,分析其组成原理,设计相... 市场上销售的各个厂家生产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自成体系,相互之间信息不能共享,不能自动与城市消防接警指挥中心及时通信,造成报警不及时。为此提出了城市互联消防安全数字化监控系统并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构想,分析其组成原理,设计相应软、硬件,并研制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消防系统 互联网络 数据库 消防指挥中心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学习贝叶斯网络等价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冰寒 高晓利 刘三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3,94,共4页
由数据构造贝叶斯网络结构是NP-难问题,根据互信息和条件独立测试,提出了一种构建最优贝叶斯网络结构的新算法。数值实验表明,新算法能较快地确定出与数据匹配程度最高的网络结构,从而能更高效地学习贝叶斯网络结构。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贝叶斯网络 结构学习 连通图 互信息 条件独立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blurGAN和低秩分解的去运动模糊 被引量:8
6
作者 孙季丰 朱雅婷 王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41,50,共11页
为研究出一种快速且有效的图像去模糊方法,基于DeblurGAN提出一种利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实现的端到端图像去运动模糊方法。该方法将DeblurGAN的标准卷积层改成瓶颈结构,并对瓶颈结构中的卷积进行低秩分解,且添加两个残差对称跳跃连接,以... 为研究出一种快速且有效的图像去模糊方法,基于DeblurGAN提出一种利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实现的端到端图像去运动模糊方法。该方法将DeblurGAN的标准卷积层改成瓶颈结构,并对瓶颈结构中的卷积进行低秩分解,且添加两个残差对称跳跃连接,以加速网络收敛。为解决DeblurGAN复原图像不够清晰这个问题,向网络损失函数添加互信息损失和梯度图像L1损失,通过最大化输入图像和其隐含特征间的互信息,使所提取的隐含特征能很好地表征输入信息,从而利用隐含特征还原出清晰图像,而L1损失有利于使复原图像的边缘更明显。同时,通过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与其他已有的同类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比DeblurGAN,文中方法峰值信噪比更高,两者的结构相似性指标相当,且文中模型参数量压缩至DeblurGAN的3.25%,去模糊速度提高3倍,模型性能优于已有的其他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运动模糊 生成对抗网络 互信息 低秩分解 对称跳跃连接 互信息损失 梯度图像L1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检测重叠和非重叠社区的方法
7
作者 王一萍 《兵工自动化》 2018年第9期20-23,共4页
为发现有重叠和非重叠连接结构的社区,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社区检测方法。基于主节点准则,为每个节点计算内部和外部关联度检测社区,设计社区检测综合算法,在人工网络上进行仿真并与已知算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为... 为发现有重叠和非重叠连接结构的社区,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社区检测方法。基于主节点准则,为每个节点计算内部和外部关联度检测社区,设计社区检测综合算法,在人工网络上进行仿真并与已知算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为优越的性能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检测 社会网络 重叠连接结构 规范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UF的物联网设备安全接入方案 被引量:5
8
作者 邹建文 赵波 +2 位作者 李想 刘一凡 黎佳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针对现有的物联网设备安全接入方案不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物联网设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PUF的物联网设备安全接入方案。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技术(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物联网设备不需要存储任何秘密信息,实现设备与认证... 针对现有的物联网设备安全接入方案不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物联网设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PUF的物联网设备安全接入方案。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技术(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物联网设备不需要存储任何秘密信息,实现设备与认证端的双向认证以及协商会话秘钥;利用可信网络连接技术(Trusted Network Connect,TNC),完成认证端对物联网设备的身份认证、平台身份认证、完整性认证。安全性分析表明,方案能够有效抵抗篡改、复制、物理攻击等。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方案,该方案明显降低了设备的资源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可信网络连接 双向认证 设备安全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脑力负荷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效艇 陈兰岚 陈长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2-889,共8页
针对生理信号特征提取过程依赖于先验知识,且传统深度学习算法不考虑通道间耦合关系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脑力负荷识别模型。数据集包含多通道连续采集的近红外光谱,分别计算基于互信息、锁相值和皮尔森相关系数的连通性... 针对生理信号特征提取过程依赖于先验知识,且传统深度学习算法不考虑通道间耦合关系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脑力负荷识别模型。数据集包含多通道连续采集的近红外光谱,分别计算基于互信息、锁相值和皮尔森相关系数的连通性矩阵来反映通道间的内在联系,并将近红外光谱和连通性矩阵组成图结构输入到图卷积神经网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抽象特征提取能力,在输入中融合通道间相关性系数有助于提升脑力负荷的识别精度,且连通性矩阵的可视化结果表明大脑额叶区对脑力负荷变化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力负荷识别 近红外光谱 图卷积神经网络 互信息 连通性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脑网络及测谎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彭丝雨 周到 +2 位作者 张家琦 王宇 高军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51-1556,共6页
互信息分析方法是基于信息论提出的一种描述两信号间信息交互情况的算法,其在脑电信号领域的有效性已得到了充分证实.针对当前测谎方法中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困难以及大脑整体认知功能分析在脑认知科学研究中越来越被重视的情况,本文首次... 互信息分析方法是基于信息论提出的一种描述两信号间信息交互情况的算法,其在脑电信号领域的有效性已得到了充分证实.针对当前测谎方法中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困难以及大脑整体认知功能分析在脑认知科学研究中越来越被重视的情况,本文首次将互信息分析方法应用到脑电测谎领域中,使用互信息量化大脑各节点之间的相关性,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取出在两类人群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电极对的互信息作为分类特征,进行模式识别,得到了99.67%的准确率.这一结果表明,互信息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脑功能连接分析方法,为基于脑电信号连接分析的测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另外,对说谎与诚实两类受试者的大脑功能网络的分析结果表明:处于说谎状态时,大脑的额叶、顶叶、颞叶及枕叶之间协同实现谎言功能,并在躯体行为所对应的脑区与其他脑区的连接上也表现出相对诚实组的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均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谎言的神经活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信息 脑电 脑网络 测谎 特征提取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电东送与南方电网的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野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1,共3页
西电东送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选择。西电东送大致可以分为3条通道,即南通道、北通道、中通道。南通道由南方电网公司负责,北通道、中通道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西电东送在南方电网取得... 西电东送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选择。西电东送大致可以分为3条通道,即南通道、北通道、中通道。南通道由南方电网公司负责,北通道、中通道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西电东送在南方电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主要论述西电东送的意义、前景,南方电网与西电东送的关系、现状与发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跨区送电 电网发展 西电东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发射平台抗毁伤网络拓扑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通 高钦和 +3 位作者 刘志浩 王冬 马栋 高蕾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57-3164,共8页
针对发射平台抗毁伤能力评估研究中面临的各子系统相对重要度赋权问题,提出了基于毁伤流信息传导的发射平台抗毁伤网络分析方法。以某型发射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其抗毁伤网络拓扑模型,分析网络拓扑性质。针对发射平台功能运行特性,... 针对发射平台抗毁伤能力评估研究中面临的各子系统相对重要度赋权问题,提出了基于毁伤流信息传导的发射平台抗毁伤网络分析方法。以某型发射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其抗毁伤网络拓扑模型,分析网络拓扑性质。针对发射平台功能运行特性,提出了采用互信息模型对关键部件的权重进行计算的方法,提出了节点连通度的发射平台抗毁伤能力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复杂网络的抗毁伤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总体布置和结构功能关系,使得评估结果更加系统、全面;采用互信息模型能够客观地计算出关键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减小了主观赋权的影响;采用节点连通度可以表征毁伤流信息在发射平台中传导的难易程度。该研究结果可为发射平台抗毁伤能力评估和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毁伤流信息 互信息模型 连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大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6-176,共11页
高原环境下电气化与非电气化区间的跨线运营,对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多动力形式融合运用及不同类型动力车间、动力车与拖车间的互联互通互控、各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和车载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可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原双源... 高原环境下电气化与非电气化区间的跨线运营,对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多动力形式融合运用及不同类型动力车间、动力车与拖车间的互联互通互控、各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和车载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可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源的多样性和安全监控的综合性,从网络传输、互联互通互控、自救援能力提升、安全监测数据融合方面,研究该动车组网络系统的关键技术;在进行动力车与拖车的网络控制系统架构设计的基础上,从动力车网络初运行控制技术、互联互通互控技术、长大隧道条件下自救援技术和综合安全监控技术等方面,优化设计车载网络通信架构,提出不同动力主体下混合牵引、内燃、电力模式的切换控制、整车主动式压力波的一体化控制、内燃动力自救援控制及内燃模式下列车供电系统强行投入控制策略;为实现多动力主体协同的安全监控数据融合,构建动车组车载综合安全监测一体化平台,并进行功能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网络关键技术能够满足恶劣环境及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研究结论可为后续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多种组合方式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 车载网络系统 互联互通互控 综合安全监测 长大隧道自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