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型误差条件下MUSIC算法的测向成功概率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鼎 吴瑛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9-296,共8页
测向成功概率是特征空间类算法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该文推导了模型误差条件下MUSIC算法的测向成功概率.通过对空域谱函数进行一阶Taylor展开得到MUSIC算法的测向误差及其统计特性,给出针对单个信源的测向成功和两类整体测向成功的定义,... 测向成功概率是特征空间类算法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该文推导了模型误差条件下MUSIC算法的测向成功概率.通过对空域谱函数进行一阶Taylor展开得到MUSIC算法的测向误差及其统计特性,给出针对单个信源的测向成功和两类整体测向成功的定义,并结合模型误差的统计特性推导了针对单个信源和两类整体测向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针对均匀圆阵和均匀线阵给出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值和仿真实验值能够较好地吻合,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 模型误差 music算法 测向成功概率 Taylor级数展开 高斯向量二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阵双基地声纳波束零点形成MUSIC算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邹吉武 孙大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368,共5页
以线阵为双基地声纳接收基地阵列流形,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信号分类(MUSIC)技术的波束零点形成算法。算法可在屏蔽发射基地强直达波干扰基础上,有效地接收目标回波信号。讨论了干扰强度与干扰波达方向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MUSIC... 以线阵为双基地声纳接收基地阵列流形,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信号分类(MUSIC)技术的波束零点形成算法。算法可在屏蔽发射基地强直达波干扰基础上,有效地接收目标回波信号。讨论了干扰强度与干扰波达方向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MUSIC波束零点形成算法。在干扰波达方向小幅偏离时,接收基地亦可获得理想的干扰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双基地声纳 线阵 music算法 波束零点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物于曲式,致知以分析——孟文涛教授《音乐结构与曲式分析》忆要
3
作者 彭志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1,168,共8页
文章回忆孟文涛教授并及曲式教学的有关情况,从“新名、格物、致知、唯源”四方面,述及孟公《音乐结构与曲式分析》一书之要,包括其改革之思、拓深之举、创新之意、特色之处。文章认为该书有利曲式学和音乐分析学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 孟文涛 曲式学 音乐分析 曲式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唐民歌英译文的音乐性研究
4
作者 呼媛媛 《语言教育》 2024年第4期12-23,33,共13页
先唐民歌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现在除了歌辞,曲调、乐器、舞蹈已不存在。其音乐性只能依附歌辞本身的内容、形式和韵律的音乐性而存在。先唐民歌口头文学的特征使其音乐性与古代诗歌的音乐性有所不同。英译时,应尽量保留先唐民歌独特的... 先唐民歌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现在除了歌辞,曲调、乐器、舞蹈已不存在。其音乐性只能依附歌辞本身的内容、形式和韵律的音乐性而存在。先唐民歌口头文学的特征使其音乐性与古代诗歌的音乐性有所不同。英译时,应尽量保留先唐民歌独特的音乐性。由于译者的审美情趣、学识积累、翻译动机和翻译目的等不同,先唐民歌英译文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特征。本文主要通过探究书名英译选词的动机之源、文内注等副文本阐释再现先唐民歌演唱背景的方法,形式的建构再现先唐民歌程式结构和句式节奏的策略,以及挖掘译入语语言特色再现先唐民歌歌辞韵律的创译法,探寻先唐民歌英译文再现先唐民歌音乐性特征的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唐民歌英译 音乐性 内容 形式 歌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霞浦畲族民歌“阿噜调”音乐形态与留存探究
5
作者 刘淳尹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4,166,共11页
闽东地区的霞浦畲族民歌“阿噜调”,因其富有特色的大量衬词和迂回起伏的旋律,在畲族民歌中独树一帜,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古朴而又不可多得的独特音调。文章通过对“阿噜调”的音乐形态、传唱流变、留存因素以及与周边闽东沿海“过海... 闽东地区的霞浦畲族民歌“阿噜调”,因其富有特色的大量衬词和迂回起伏的旋律,在畲族民歌中独树一帜,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古朴而又不可多得的独特音调。文章通过对“阿噜调”的音乐形态、传唱流变、留存因素以及与周边闽东沿海“过海调”“罗连调”的关系探究,发现“阿噜调”有可能是目前所见最为接近畲族音乐原始面目之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音乐 阿噜调 滨海畲族 音乐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钢琴作品当中的织体表现
6
作者 苑艺萍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105,共15页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在中国的传播使得许多新技术、新思维、新乐器介入传统民乐的创作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乐的创作模式。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相互影响、相互...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在中国的传播使得许多新技术、新思维、新乐器介入传统民乐的创作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乐的创作模式。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催生出了民乐的全新表达,使得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这一历久弥新,拥有无穷魅力的精神宝库焕发出了全新的光芒。如今将中国民族乐器独有的音色、技法、语汇有机地嫁接至西洋乐器上从而创作出的作品也已经屡见不鲜,本文将以《十面埋伏》《山泉》《柳色新》《园之八》《皮黄》《雅之声——琴韵》这6首不同时期的中国当代钢琴作品为例,旨在探索钢琴作品中的“民乐化”处理并试着找出隐藏在西方乐器音色下的独特的中国民族音乐美学特征与中华民族独有的哲学思想、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 音乐形态 钢琴作品 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国平《时空的涟漪Ⅱ》“时空”音波的具象与形象
7
作者 赵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8期56-59,共4页
本文以贾国平2017年所创作的《时空的涟漪Ⅱ》作为研究对象,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态的具象与形象特征展开分析,试图通过对作品中的音响各形态的分析,结合文字阐述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具有中西音乐语汇特征的音响融汇到音乐作品... 本文以贾国平2017年所创作的《时空的涟漪Ⅱ》作为研究对象,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态的具象与形象特征展开分析,试图通过对作品中的音响各形态的分析,结合文字阐述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具有中西音乐语汇特征的音响融汇到音乐作品中,并且能够完美地将理性与感性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国平 音波具象 核心音高 音波形象 音乐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当涂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安潮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5-150,共6页
本文通过对当涂民歌音乐形态的深入解析,认识到它在文化色彩、旋律线条、调式特性及其逻辑关系、对称性结构原则、调中心游移的色彩转换等方面的特性与特质,剖析其皖江水域的风俗内蕴和审美情趣,并对其文化属性进行历史评价。进而认为,... 本文通过对当涂民歌音乐形态的深入解析,认识到它在文化色彩、旋律线条、调式特性及其逻辑关系、对称性结构原则、调中心游移的色彩转换等方面的特性与特质,剖析其皖江水域的风俗内蕴和审美情趣,并对其文化属性进行历史评价。进而认为,只有藉此而对其进行基于现代审美语境的发展和改编,才是当涂民歌传承保护的可行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形态 音乐素材 旋法 韵律 线性思维 结构动力 调式游移 民歌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结构研究的诗学策略 被引量:9
9
作者 贾达群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135,144,共5页
音乐结构研究的诗性策略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多元的视角、严谨的学理、缜密的逻辑来研究、论证并阐释音乐结构及形式诸方面的问题,考察、剖析并揭示渗透且积淀在音乐结构和形式内的学术水准和艺术意趣,体味、领悟并最终挖掘出音乐作品... 音乐结构研究的诗性策略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多元的视角、严谨的学理、缜密的逻辑来研究、论证并阐释音乐结构及形式诸方面的问题,考察、剖析并揭示渗透且积淀在音乐结构和形式内的学术水准和艺术意趣,体味、领悟并最终挖掘出音乐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结构 音乐形式 诗学策略 学术水准 艺术意趣 文化内涵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空间序列与音乐曲式相关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施建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334,共2页
通过对音乐与建筑的共性比较,以音乐三部曲、回旋曲线、变奏曲式和奏呜式为例,剖析音乐曲式与建筑空间序列安排的相似性.指出了解并掌握音乐的乐理知识,增加对建筑音乐性的认识,有助于丰富建筑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法.
关键词 建筑 音乐 曲式 空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MIMO雷达多目标定位及幅相误差估计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晓莉 廖桂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601,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存在幅相误差下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利用三次迭代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存在幅相误差下的收、发阵列流形,根据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无需幅相误差的任何信息,采用MUSIC-like算法得到目标的DOD和DOA,且角... 本文提出了一种存在幅相误差下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利用三次迭代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存在幅相误差下的收、发阵列流形,根据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无需幅相误差的任何信息,采用MUSIC-like算法得到目标的DOD和DOA,且角度自动配对.针对MIMO雷达孔径扩展的特点,分别通过第一个发射阵元和第一个接收阵元的数据估计收发阵列的幅相误差.与现有算法相比,该方法角度估计的精度不依赖于幅相误差,且能得到幅相误差估计的闭式解.性能仿真表明该方法对幅相误差具有一定的容差性,验证了其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幅相误差 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多目标定位 music-like 闭式解 容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作品曲式的框架分析到音乐元素运动逻辑的解读——对罗伯特·舒曼《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的教学笔记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新 魏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8,167,共15页
文章针对“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中的教学问题,在澄清曲式分析与音乐分析的概念后,选择罗伯特·舒曼《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作为教学范例。该作品虽曲式分析并不困难,但从音乐分析的视角来看,却在音乐材料与和声进行之间存在诸... 文章针对“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中的教学问题,在澄清曲式分析与音乐分析的概念后,选择罗伯特·舒曼《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作为教学范例。该作品虽曲式分析并不困难,但从音乐分析的视角来看,却在音乐材料与和声进行之间存在诸多相互关联的写作特征。文章对该曲进行曲式及写作技法两个层面的分析与解读,说明舒曼以调性功能和声为基础的、简单而明确的写作构思,在经过多种技术上的处理后,造成了音乐呈现上的复杂化。由此,使教师能够更加明确地区分曲式分析与音乐分析的不同关注点,也帮助学生加强对音乐分析内涵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式分析 音乐分析 核心因素 结构 发展或运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曲式与作品分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6,共4页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自身特点与教学需要,使之比一般课程更具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也使它的多媒体课件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设计。文章介绍了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理论教研室曲式教研组在《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学方面...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自身特点与教学需要,使之比一般课程更具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也使它的多媒体课件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设计。文章介绍了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理论教研室曲式教研组在《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学方面所做的一些实践与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式 作品分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山海洋渔文化音乐形态及其民俗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悦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9-188,共10页
象山渔文化主要音乐形态包括渔民号子、渔歌、渔灯、渔鼓、渔舞(戏)、《细十番》等。它是象山渔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民俗音乐依存于具体的民俗事象之中。民俗通常被称之为"民间文化",指一个民... 象山渔文化主要音乐形态包括渔民号子、渔歌、渔灯、渔鼓、渔舞(戏)、《细十番》等。它是象山渔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民俗音乐依存于具体的民俗事象之中。民俗通常被称之为"民间文化",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亦可将其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象山渔文化音乐形态正是其长期渔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具体民俗事象的生动反映。其民俗表征主要体现在文化符号的"语境"观;海洋渔猎的"生活"观;民俗事象的"文化表演"观三个方面。对象山渔俗文化音乐形态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其主要目的首先是为建立活态传承模式的可行性考察;其次是保存渔俗文化记忆;再次是延续其价值取向和开放、包容的精神向度。当今民俗文化逐渐由单一性向多样性文化特色、地域特色转变,开放性和兼容性逐渐成为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象山渔文化音乐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及开放姿态,形成了象山渔俗文化地域特色和风格特色,使之成为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 海洋渔文化 音乐形态 “语境”观 “生活”观 “文化表演”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分析学科的新视角——音乐形式分析与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的结合 被引量:3
15
作者 柳良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现代的音乐分析从传统的曲式分析中走出来,不断延伸它的分析视野,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音乐形式分析与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的结合。在现代音乐分析学科的发展中,这一结合的视角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再满足于过去对形式结构的公式化分析... 现代的音乐分析从传统的曲式分析中走出来,不断延伸它的分析视野,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音乐形式分析与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的结合。在现代音乐分析学科的发展中,这一结合的视角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再满足于过去对形式结构的公式化分析,而是立足于音乐形式与听众理解之间的关系来深入认识音乐的结构意义,从而为音乐分析带来更为丰富生动的审美内涵和分析语境。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一分析视角的梳理和思考,引发对当代音乐分析领域的探索并促进该学科教学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分析 曲式分析 音乐形式分析 音乐审美心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教学中,我对不同曲式体系所取的态度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吉提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西方古典曲式学存在有不同体系。作为大学本科的教学 ,我主张首先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一种体系。如有可能 ,适当介绍其他体系也有必要。它不仅涉及到学术民主 ,而且能开拓学生视野 ,也为学生提供一种进行比较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 曲式体系 分析角度 思维沟通 价值区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感性体验与音乐抽象表现的建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科锐 张新昕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7,共6页
每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是一种知觉的或者说是想象的整体,这个整体可以展示出艺术整体的各个部分,甚至是艺术中各种特征和形式之间的特定的逻辑关系。艺术品不单单是一种抽象的结构,一件优秀的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富有活力的感觉和富有生... 每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是一种知觉的或者说是想象的整体,这个整体可以展示出艺术整体的各个部分,甚至是艺术中各种特征和形式之间的特定的逻辑关系。艺术品不单单是一种抽象的结构,一件优秀的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富有活力的感觉和富有生机的内在生命意识都是直接融合在形式之中的。本文将论述音乐艺术中感性体验和音乐艺术抽象表现的关系,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感性体验的共同作用才使得音乐艺术作品呈示于我们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体验 音乐艺术表现 音乐形式 音乐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圣-桑的音乐形式观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旭青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8,共8页
法国作曲家圣-桑热衷于思考与探究音乐美学、音乐批评甚至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问题,并留下了一些论著。尽管圣-桑对音乐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尚未形成一个体系,有些见解甚至还引起一些非议,但字里行间渗透着的"艺术的目的在于它本... 法国作曲家圣-桑热衷于思考与探究音乐美学、音乐批评甚至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问题,并留下了一些论著。尽管圣-桑对音乐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尚未形成一个体系,有些见解甚至还引起一些非议,但字里行间渗透着的"艺术的目的在于它本身"、"形式高于一切"等美学观点,无不显示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及其美学立场,构成其音乐艺术观的重要方面。文章以研究圣-桑交响诗为切入点,深入研读圣-桑的相关论著及言论,从而更加切近地去理解圣-桑音乐形式观的基本内涵及其美学渊源,并考察圣-桑个人的音乐美学理念对其交响诗创作所施予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理论探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桑 交响诗 神话 音乐形式 巴拉斯派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音乐形态论 被引量:5
19
作者 田世高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1-46,共6页
本文从土家族音乐的节拍节奏特征:音乐织体的纵向性、横向性思维形式;乐音的构建;乐音之三音列、四音列、五声性乐音组织形式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阐释了土家族音乐彼此渗透、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相互联系而构成土家族音乐形态之新的... 本文从土家族音乐的节拍节奏特征:音乐织体的纵向性、横向性思维形式;乐音的构建;乐音之三音列、四音列、五声性乐音组织形式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阐释了土家族音乐彼此渗透、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相互联系而构成土家族音乐形态之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音乐形态 节拍节奏 音乐织体 乐音 特点 组织形式 纵向型 横向型 三音列 四音列 五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辽宁鼓乐“汉曲”与唐代大曲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林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本文着重从曲式结构方面剖析辽宁鼓乐“汉曲”的艺术特征。从结构方面阐述其与唐代大曲的历史渊源的关系,最终得出唐代大曲是“汉曲”的基础和前身,这样,就可以使人们通过“汉曲”来了解唐代大曲的音乐形态。此外,还可以通过汉曲的记谱... 本文着重从曲式结构方面剖析辽宁鼓乐“汉曲”的艺术特征。从结构方面阐述其与唐代大曲的历史渊源的关系,最终得出唐代大曲是“汉曲”的基础和前身,这样,就可以使人们通过“汉曲”来了解唐代大曲的音乐形态。此外,还可以通过汉曲的记谱法来探讨破译古谱的正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鼓乐 “汉曲” 唐代 大曲 曲式结构 民族音乐 艺术特征 记谱法 乐器组合 创作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