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WCNT-WO_3薄膜双声路SAW NO_2气体传感器 被引量:3
1
作者 文常保 朱长纯 +3 位作者 巨永锋 邱彦章 许宏科 刘君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78-1681,共4页
以金属钨粉,H2O2,CH3OH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原料,在双声路声表面波(SAW)器件的测量声路上制作了MWCNT-WO3薄膜,提出并实现了一种MWCNT-WO3薄膜双声路SAW NO2气体传感器。由于MWCNT和WO3对NO2气体都有敏感作用,而且碳纳米管的毛细作... 以金属钨粉,H2O2,CH3OH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原料,在双声路声表面波(SAW)器件的测量声路上制作了MWCNT-WO3薄膜,提出并实现了一种MWCNT-WO3薄膜双声路SAW NO2气体传感器。由于MWCNT和WO3对NO2气体都有敏感作用,而且碳纳米管的毛细作用、以及MWCNT的加入都增加了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NO2气体的吸附和敏感作用。同时,SAW器件的双声路结构消除了由于外界测量条件改变引起的测量误差,也进一步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各种浓度的NO2气体具有好的响应特性,在31.2×10-9到20×10-6范围内,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为9.8kHz/1×10-6,比单一MWCNT或WO3薄膜对NO2气体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线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器件 mwcnt WO3 NO2气体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reased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f sulfur using titania/MWCNT composite 被引量:1
2
作者 Molood Barmala Abdolsamad Zarringhalam Moghadam Mohammad Reza Omidkha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Titania coating of multi wall carbon nano tube(MWCNT) was carried out by sol-gel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photo catalytic properties.The effect of MWCNT/TiO_2 mass to volume ratio on adsorption ability,reaction ... Titania coating of multi wall carbon nano tube(MWCNT) was carried out by sol-gel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photo catalytic properties.The effect of MWCNT/TiO_2 mass to volume ratio on adsorption ability,reaction rate and photo-catalytic removal efficiency of dibenzothiophene(DBT) from n-hexane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9 W UV lamp.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nanotubes improves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iO_2 by two factors;however,the DBT removal rate versus MWCNT content is found to follow a bimodal pattern.Two factors are observed to affect the removal rate of DBT and produce two optimum values for MWCNT content.First,large quantities of MWCNTs prevent light absorption by the solution and decrease removal efficiency.By contrast,a low dosage of MWCNT causes recombination of the electron holes,which also decreases the DBT removal rate.The optimum MWCNT contents in the composite are found to be 0.25 g and 0.75 g MWCNT per 80 m L of s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sOL-GEL TITANIA multi wall carbon nano tube (mwc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菠菜中噻虫胺残留的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广领 谷珊山 +1 位作者 刘博 陈锡岭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465-468,共4页
研究确立了乙腈为分散萃取溶剂,以羧基化双壁碳纳米管(DWCNTs-COOH)和石墨化碳黑(GCB)为基质分散材料的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样品中噻虫胺残留基质分散萃取前处理方法,建立并优化了乙腈等度洗脱的HPLC残留样品外标定量方法。结果... 研究确立了乙腈为分散萃取溶剂,以羧基化双壁碳纳米管(DWCNTs-COOH)和石墨化碳黑(GCB)为基质分散材料的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样品中噻虫胺残留基质分散萃取前处理方法,建立并优化了乙腈等度洗脱的HPLC残留样品外标定量方法。结果表明,优化色谱条件下,噻虫胺标准样品的色谱保留时间为6.258 min,在0.05~100 mg/L范围内与对应色谱峰积分面积线性响应良好,回归方程为y=4.948 2x-1.316 9(R^2=0.999 7),噻虫胺在菠菜样品中0.1、0.5和5.0 mg/kg 3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均在85%以上,各添加水平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该色谱条件下仪器检出限为0.052 7μg/L,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0.015 mg/kg。表明该残留样本前处理方法和样品检测方法简便、高效、经济、可靠,可满足噻虫胺在菠菜中的残留定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分散萃取 碳纳米管 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 噻虫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唑酮 被引量:3
4
作者 叶存玲 伍心妮 +1 位作者 刘珂珂 王治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38-1041,共4页
提出了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作吸附All的固相萃取法(SPE)富集水样中残留的三唑酮,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以4 mL·min^(-1)流量通过用MWCNT's填充的SPE柱,用二氛甲烷作洗脱剂洗脱吸附在柱上的... 提出了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作吸附All的固相萃取法(SPE)富集水样中残留的三唑酮,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以4 mL·min^(-1)流量通过用MWCNT's填充的SPE柱,用二氛甲烷作洗脱剂洗脱吸附在柱上的三唑酮。洗脱液用氮吹蒸干后溶于1.0ml.甲醇-水(70+30)混合液中,用C_(18)色谱柱作固定相,用甲醇-水(70+30)混合液作流动相进行分离,在波长225 nm处进行紫外检测。三吹酮的质童浓度在1.0-5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3μg·L^(-1)。在2个浓度水平上对方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5.0%~10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唑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g-N-羧甲基-2-硫代-4,5-2H咪唑啉酮-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固定漆酶基化学传感器的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曾涵 龚兰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2-469,共8页
通过壳聚糖-g-N-羧甲基-2-硫代-4,5-2H咪唑啉酮(CTS-g-N-CSIDZ)非共价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方式制备固定漆酶载体,该复合物载体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和漆酶活性中心与载体上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来固定漆酶,较大程度地保持了游离漆酶... 通过壳聚糖-g-N-羧甲基-2-硫代-4,5-2H咪唑啉酮(CTS-g-N-CSIDZ)非共价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方式制备固定漆酶载体,该复合物载体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和漆酶活性中心与载体上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来固定漆酶,较大程度地保持了游离漆酶活性位原始构象。将固定了漆酶的复合物附着在裸玻碳电极上便构筑了复合物固定漆酶修饰玻碳电极。在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这种复合物载体对漆酶的担载量、固定漆酶比活力、稳定性、重复使用性及其催化2,6-二甲氧基苯酚(DMP)氧化动力学参数的基础上,还对基于此种复合物固定漆酶修饰玻碳电极作为化学传感器(以DMP作为底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具有较高的固酶担载量(81.7 mg/g)和固定漆酶比活力(1.33 U/mg);而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复合物固定漆酶修饰玻碳电极对底物DMP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对DMP的米氏常数KM是0.0918 mmol/L),较高的灵敏度(3680 mA.L/mol),较低的检测限(3.3×10-4mmol/L),较高的响应选择性,良好的重现性、重复使用性和长期稳定性。这种漆酶基电极有望用作电流型特定结构的酚类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多壁碳纳米管 壳聚糖 酶动力学 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铂氧化铜负载多壁碳纳米管标记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静波 栾业波 +3 位作者 马世花 郑钊 邢仪雯 张洪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64-1670,共7页
设计了一种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金负载二氧化锡石墨烯(GS-SnO_(2)-Au)为检测平台,铂氧化铜负载多壁碳纳米管(Pt@CuO-MWCNTs)为标记物,用于乙肝表面抗原(HBs)的定量检测。GS-SnO_(2)-Au具有较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分散性和生... 设计了一种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金负载二氧化锡石墨烯(GS-SnO_(2)-Au)为检测平台,铂氧化铜负载多壁碳纳米管(Pt@CuO-MWCNTs)为标记物,用于乙肝表面抗原(HBs)的定量检测。GS-SnO_(2)-Au具有较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有利于捕获大量抗体(Ab1)。Pt、CuO和多壁碳纳米管对H_(2)O_(2)分解均具有催化性,Pt@CuO-MWCNTs复合物能协同放大催化作用,实现多重放大信号的效果,有利于实现高灵敏检测。通过透射电镜表征GS-SnO_(2)-Au和Pt@CuO-MWCNTs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基底材料和标记物材料的性能良好。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磷酸盐pH值7.4,GS-SnO_(2)-Au的质量浓度为1 mg/mL,Pt@CuO-MWCNTs质量浓度为2 mg/mL,该免疫传感器对HBs的线性范围为0.001~100 ng/mL,检出限为0.33 pg/mL,对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9.8%~1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1.5%。所设计的免疫传感器具有良好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在HBs的临床检测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负载二氧化锡石墨烯 铂氧化铜负载多壁碳纳米管 免疫传感器 乙肝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修饰磁性碳纳米管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 被引量:12
7
作者 岳文丽 赵海亮 +1 位作者 潘学军 陈波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0-74,共5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Fe3O4),用聚乙烯亚胺(PEI)进行表面修饰,得到MWCNTs@Fe3O4/PEI。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研究p H、离子强度和天然有机物对水中铬(Ⅵ)的吸附及吸附剂的循环再生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吸附p H=3,吸附过...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Fe3O4),用聚乙烯亚胺(PEI)进行表面修饰,得到MWCNTs@Fe3O4/PEI。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研究p H、离子强度和天然有机物对水中铬(Ⅵ)的吸附及吸附剂的循环再生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吸附p H=3,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离子强度抑制Cr(Ⅵ)的吸附;腐殖酸对Cr(Ⅵ)的吸附影响不大。在6次吸附解吸后,吸附剂仍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磁性 聚乙烯亚胺 铬(Ⅵ)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表面强化高强铝合金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刚 徐卫平 席利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8-160,共3页
用搅拌摩擦加工(FSP)技术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添加在LC9铝合金板表面,并在其表层形成碳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强化高强铝合金材料。结果表明,MWCNTs的加入,可使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明显提高。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 用搅拌摩擦加工(FSP)技术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添加在LC9铝合金板表面,并在其表层形成碳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强化高强铝合金材料。结果表明,MWCNTs的加入,可使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明显提高。随着MW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呈降低趋势,耐磨性能提高。在复合材料表面主要发生了磨粒磨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加工(FsP)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 表面强化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