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端口等效建模的多所贯通牵引供电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军 胡海涛 +4 位作者 陶海东 秦潇 雷鸣 郭旭刚 陈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60-3471,I0015,共13页
频域阻抗/导纳模型对分析电气化铁路振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阻抗模型在分析多辆机车时通常忽略机车间线路阻抗,网侧阻抗建模简单导致稳定性分析误差较大。此外,在分析贯通供电方式时,由于源/荷阻抗关系简单地通过并联分析计算,误差... 频域阻抗/导纳模型对分析电气化铁路振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阻抗模型在分析多辆机车时通常忽略机车间线路阻抗,网侧阻抗建模简单导致稳定性分析误差较大。此外,在分析贯通供电方式时,由于源/荷阻抗关系简单地通过并联分析计算,误差更为明显。传统忽略线路阻抗的阻抗建模方式无法应对贯通供电方式下多节点多机车并网的稳定性分析,为此,该文提出小信号多端口等效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小信号多端口等效建模理论将系统中的阻抗划分为有源机车阻抗与无源网络阻抗,推导出开环增益矩阵数学模型,利用广义Nyquist准则进行稳定性判定;然后,对比分析典型工况下不同供电方式的稳定性及灵敏度,并分别讨论供电系统及列车系统对车-网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多端口等效建模方法分析传统供电方式与贯通供电方式相较于传统阻抗建模方法均有更好的泛用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等效建模 低频振荡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三电平逆变装置全系统电路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薛高飞 潘启军 +2 位作者 吴文力 孟庆云 张向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4,共8页
针对大容量三相三电平逆变器原理性仿真中一般没有考虑复合母排的分布式结构、逆变器交流输出铜排及电力电缆的传输线参数、负载感应电机的高频电路参数等,从而不能准确反应吸收电容、功率开关管、滤波器等器部件安装位置对全系统性能... 针对大容量三相三电平逆变器原理性仿真中一般没有考虑复合母排的分布式结构、逆变器交流输出铜排及电力电缆的传输线参数、负载感应电机的高频电路参数等,从而不能准确反应吸收电容、功率开关管、滤波器等器部件安装位置对全系统性能的影响,不能有效指导相关器部件设计的问题,结合仿真和实验提出一种三相三电平逆变器建模方法。通过建立电容母排、传输母排和IGBT母排的多端口电路模型,考虑逆变器柜内输出铜排与交流输出电力电缆传输线参数,提出一种三相感应电机的高频电路模型及其参数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三相三电平逆变器进行了全系统仿真建模和试验验证。利用三相三电平逆变器全系统仿真模型及建模方法,可指导复合母排、吸收电容、交流输出滤波器、熔断器等器部件的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母排 多端口电路模型 高频电路 全系统电路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端口网络PEEC法的功率模块寄生电感快速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宇 陈宇 +4 位作者 高洪艺 李成敏 罗皓泽 李武华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0-270,共11页
数值优化为功率半导体模块实现低感与均流设计提供了灵活有效的新途径,但同时也对模块整体与分布电感的评估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寻优计算需求,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PEEC)理论,提出一种基于... 数值优化为功率半导体模块实现低感与均流设计提供了灵活有效的新途径,但同时也对模块整体与分布电感的评估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寻优计算需求,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PEEC)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多端口网络模型的功率模块布局电感快速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与芯片导通状态无关的多端口网络模型,从而将模块整体和分布电感的提取问题由多次大规模PEEC求解转化为单次预处理分解加端口网络求解。此外,为减少微元数量,针对模块线路的平面注入结构,对键合线、金属层直行区和注入区使用分区域离散策略。算例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计算误差小于5%,满足工程应用需求,计算时间相比ANSYSQ3D软件减少85%以上,适合用于功率模块的快速寻优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模块 寄生电感 部分元等效电路 多端口网络模型 分区域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渗流的微流控混和芯片系统级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红卫 苑伟政 叶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B期1983-1987,共5页
微流控混合芯片是微流控芯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混合效率直接影响后续反应产物的分布和反应体系的容量.文中对基于电渗流驱动的微流控混合芯片的系统级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首先结合基于电渗流驱动的微流控混合芯片的控制方程... 微流控混合芯片是微流控芯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混合效率直接影响后续反应产物的分布和反应体系的容量.文中对基于电渗流驱动的微流控混合芯片的系统级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首先结合基于电渗流驱动的微流控混合芯片的控制方程,对系统各组件的参数化行为模型进行了提取,在此基础上编程实现了系统各组件的多端口组件模型,构建了基于电渗流的微流控混和芯片系统级模型,模型仿真结果与有限元方法相比,相对误差为2.5%,而仿真速度却远远高于有限元方法.表明该方法在不显著损失系统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更加有效的对系统性能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混合芯片 系统级模型 参数化行为模型 多端口组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简化多端口网络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玉发 沈广鸿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3-57,共5页
提出了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简化多端口网络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和二维平面电路的分析方法计算了一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输入阻抗,所得结果与一些文献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一致,证明了所用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微带贴片天线 简化 多端口网络模型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角馈方形微带天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式昌 钟顺时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研究了利用并行角馈的方形贴片微带天线,给出了其输入阻抗特性的一种理论分析方法,导出了其闭合表达式.该方法综合了多端口网络模型、腔模理论、分片法和补片法,充分考虑了并行角馈结构的特点,比简单处理的腔模理论能更准确地用于... 研究了利用并行角馈的方形贴片微带天线,给出了其输入阻抗特性的一种理论分析方法,导出了其闭合表达式.该方法综合了多端口网络模型、腔模理论、分片法和补片法,充分考虑了并行角馈结构的特点,比简单处理的腔模理论能更准确地用于天线的设计,且计算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角馈微带天线 多端口网络模型 分片法 补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多状态开关的有源配电网双层优化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国荣 罗柳 +3 位作者 彭勃 陆翌 王朝亮 许烽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58-65,共8页
大量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给配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Open Point, SOP)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电子装置,具有强大的功率调控和潮流优化能力。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OP的有源配电网双层优化方法。考虑SOP运行控制的约束条... 大量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给配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Open Point, SOP)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电子装置,具有强大的功率调控和潮流优化能力。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OP的有源配电网双层优化方法。考虑SOP运行控制的约束条件,建立了多端口SOP等效模型。以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SOP上层规划模型,以多时段配电网电压偏差最小、网损最低为目标建立基于最优潮流的下层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对双层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在IEEE 33节点算例上,对比分析了规划前后三端口SOP的优化能力。结果表明,SOP能有效解决配电网电压越限问题,同时降低系统损耗,并且合理的SOP规划对配电网运行优化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柔性多状态开关 多端口SOP等效模型 双层优化模型 混合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行角馈微带天线的理论分析和实验
8
作者 高式昌 钟顺时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9-152,177,共5页
本文基于多端口网络模型、腔模理论和分片法 ,首次给出串行角馈微带天线输入阻抗的一种有效的理论分析方法 ,导出其闭合表达式。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采用本方法计算方便 ,适于工程应用。
关键词 微带天线 多端口网络模型 串行角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合母排多端口电路仿真模型研究
9
作者 翟小飞 刘柳 +2 位作者 潘启军 吴文力 李配飞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阻感负载模型不能精确反映出吸收电容等缓冲器件对复合母排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复合母排多端口参数矩阵的建模方法。利用该复合母排多端口电路仿真模型,对并联器件的电流不均度以及吸收电容容值对功率器件过电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 针对阻感负载模型不能精确反映出吸收电容等缓冲器件对复合母排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复合母排多端口参数矩阵的建模方法。利用该复合母排多端口电路仿真模型,对并联器件的电流不均度以及吸收电容容值对功率器件过电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可指导复合母排优化设计及吸收电容的选型。通过对逆变器系统的仿真和试验,对比了中点电流的频谱,验证了复合母排多端口电路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母排 多端口电路模型 电流不均 吸收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口模式下的多消息广播算法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丁 李伟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8-100,共3页
1引言 网络通信一般可分为五类,单播(Unicast)、组播(Multicast)、汇播(Concast)、群播(MultiPointto MultiPoint)和广播(Broadcast).其中,广播通信是实现一点对所有点通信(oneto-all Broadcast)的简便有效形式,在很多并行计算问题,如... 1引言 网络通信一般可分为五类,单播(Unicast)、组播(Multicast)、汇播(Concast)、群播(MultiPointto MultiPoint)和广播(Broadcast).其中,广播通信是实现一点对所有点通信(oneto-all Broadcast)的简便有效形式,在很多并行计算问题,如神经网络、优化、线性代数等问题中的使用非常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通信 多端口模式 多消息广播算法 分析 K树算法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微通道扁管热挤压成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贤睿 方文利 +3 位作者 唐鼎 乔毅 孙岳林 李大永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31,共7页
铝合金微通道扁管热挤压成形中温度变化对成形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通过Gleeble热压缩试验,研究了AA3102铝合金的流变应力关系,并基于带线性软化项的修正的Voce硬化模型建立了该合金的本构关系。基于此模型,利用Qform-Extrusion软件平台... 铝合金微通道扁管热挤压成形中温度变化对成形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通过Gleeble热压缩试验,研究了AA3102铝合金的流变应力关系,并基于带线性软化项的修正的Voce硬化模型建立了该合金的本构关系。基于此模型,利用Qform-Extrusion软件平台建立了微通道扁管挤压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与现场生产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验证的有限元模型,以峰值挤压力和模孔出口处产品温度为目标变量,进行了仿真模拟正交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峰值挤压力随着坯料温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模孔出口处扁管峰值温度随着挤压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调整挤压速度可以减小扁管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扁管 铝合金 有限元模型 挤压力 挤压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口模型中的链式广播算法分析
12
作者 丁丁 李伟生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5,共4页
根据广播黑盒子的分类,分析了多端口模型中多消息链式广播算法,深入探讨了算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模型;重点研究链式广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通过与k树算法性能的对比,说明该算法是一种更接近最优广播周期的算法.
关键词 广播 多端口模型 广播黑盒子 广播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键合图法MEMS系统级多能量域仿真平台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昉 江平宇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1-346,共6页
通过对 MEMS 系统级仿真方法的研究,讨论了运用键合图法进行 MEMS 系统级多能量域仿真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采用键合图/模拟框图混合表示进行 MEMS 动特性仿真的方法,并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基于功率键合图的 MEMS 系统级多能量域... 通过对 MEMS 系统级仿真方法的研究,讨论了运用键合图法进行 MEMS 系统级多能量域仿真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采用键合图/模拟框图混合表示进行 MEMS 动特性仿真的方法,并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基于功率键合图的 MEMS 系统级多能量域仿真软件平台 xj_Bond。同时一个基于键合图多通口场与结型结构的微元件库(包括梁、质量块、连接点、静电叉指等微元件)也在该仿真平台上得以实现,从而更好的支持了 MEMS“Top Down”设计流程,并为系统快速建模提供了方便。最后通过一个多能量域 MEMS 系统仿真实例对该平台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系统级建模 多能量域仿真 键合图 多通口场 结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移阻抗模型的功率回路和信号回路间串扰建模与试验验证
14
作者 杨春宇 裴雪军 向洋霄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208,共7页
由于列车和船舶上的空间有限,互连非屏蔽线缆的空间非常小,导致非屏蔽线缆之间存在严重的串扰问题,其中功率回路对信号回路的串扰会严重影响信号的质量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估计功率回路中共模和差模电磁干扰对信号回路的影响。... 由于列车和船舶上的空间有限,互连非屏蔽线缆的空间非常小,导致非屏蔽线缆之间存在严重的串扰问题,其中功率回路对信号回路的串扰会严重影响信号的质量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估计功率回路中共模和差模电磁干扰对信号回路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级联多端口网络模型,可对线缆间共模和差模串扰进行精准建模,准确估计出功率回路对信号回路的影响。最后,搭建了试验台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回路和信号回路 非屏蔽线缆 共模和差模串扰 可扩展的级联多端口网络模型 试验台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简化多端口网络模型分析矩形微带贴片天线
15
作者 孙玉发 吴先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25-130,共6页
用简化多端口网络模型分析了一侧馈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阻抗特性,所得结果与文献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了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辐射特性。
关键词 多端口网络模型 微带贴片天线 矩形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