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ltPro两步法在结核病诊断及耐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陈双双 王嫩寒 +7 位作者 赵琰枫 樊瑞芳 田丽丽 陈昊 罗萍 李洁 李传友 代小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3-900,共8页
目的:评价MeltPro MTBC联合MeltPro MDR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简称“MeltPro两步法”)对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及耐药性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4年4—12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部就诊... 目的:评价MeltPro MTBC联合MeltPro MDR荧光PCR熔解曲线技术(简称“MeltPro两步法”)对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及耐药性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4年4—12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部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样本,进行抗酸杆菌痰涂片镜检、分枝杆菌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及MeltPro MTBC和MeltPro MDR检测,计算涂片镜检、Xpert及MeltPro MTBC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的阳性检出率。以临床诊断为参考,评价涂片镜检、Xpert及MeltPro MTBC的检测效能,比较Xpert与MeltPro两步法的耐药检测结果,并分析Xpert检测MTB不同等级与MeltPro MTBC阳性检出及MeltPro MDR检测成功率的关系。结果:共收集21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其中肺结核患者143例(65.3%,包括确诊患者87例、临床诊断患者5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6例(2.7%)、其他肺部疾病患者70例(32.0%);涂片镜检、Xpert、MeltPro MTBC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4.7%(54/219)、35.6%(78/219)、37.4%(82/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6,P=0.008);Xpert与MeltPro MTBC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691)。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涂片镜检、Xpert和MeltPro MTBC检测MTB的敏感度分别为35.0%(50/143)、54.5%(78/143)和57.3%(82/143),特异度分别为94.7%(72/76)、100.0%(76/76)和100.0%(76/76),Kappa值分别为0.233、0.454和0.483。Xpert检测利福平耐药率为5.1%(4/78),MeltPro MDR检出利福平耐药率为6.8%(5/74)、异烟肼耐药率为14.9%(11/74)。MeltPro MDR对Xpert检测MTB为高、中、低、极低、阴性标本的耐药检测成功率分别为8/8、100.0%(24/24)、100.0%(24/24)、54.5%(12/22)、9.2%(6/65)。结论:MeltPro两步法在结核病诊断与利福平耐药筛查中与Xpert检测效能高度一致,且可同时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是一种可靠便捷的结核病快速诊断及耐药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核酸扩增技术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CR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丁久法 潘迎捷 +3 位作者 赵勇 孙晓红 秦红友 唐明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75-378,共4页
根据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 coliO157,E.coliO157)的志贺样毒素基因slt和"黏附抹平"因子eaeA基因、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henes,LM)的编码溶血素O的hlyA基因和毒力基因plcA,分别设计上游和下游的slt、eaeA... 根据大肠杆菌O157(Escherichia coliO157,E.coliO157)的志贺样毒素基因slt和"黏附抹平"因子eaeA基因、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henes,LM)的编码溶血素O的hlyA基因和毒力基因plcA,分别设计上游和下游的slt、eaeA、hlyA和plcA四对引物,对应扩增片段依次为780、450、708、600bp。通过对单管多重PCR(multiplex PCR,MPCR)扩增的特异性、敏感性分析以及对单管多重PCR扩增条件,如Mg2+浓度、dNTPs浓度和退火温度等的优化,建立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检测到0.50ng的E.coliO157和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并且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快速实现对食品中多种致病菌的诊断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大肠杆菌O157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源性成分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食用淀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范维 高晓月 +4 位作者 董雨馨 刘虹宇 李贺楠 赵文涛 郭文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6,共7页
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红薯、木薯、马铃薯、玉米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红薯g3pdh基因、木薯g3pdh基因、马铃薯UGPase基因、玉米zSSII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 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红薯、木薯、马铃薯、玉米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红薯g3pdh基因、木薯g3pdh基因、马铃薯UGPase基因、玉米zSSII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18S rRNA基因为内参基因,建立多重real-time PCR方法,开展方法学验证,并对不同掺入比例模拟样品和实际淀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与15种非目标源性均无交叉反应;对目标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3×10^(-3) ng/μL,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扩增效率;对淀粉样品的检出限可达0.1%,对50份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参比方法一致,说明建立的多重real-time PCR法可用于食用淀粉种类掺假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食用淀粉 木薯 红薯 马铃薯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粉中3种动物源性成分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邵长春 潘秀丽 +2 位作者 魏艳芸 王月玲 王蕙 《畜禽业》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三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技术同时快速检测垂体后叶粉中的猪、牛、羊性动物源性成分。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及对照品DNA,以线粒体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并合成三重real-time PC... 目的基于三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技术同时快速检测垂体后叶粉中的猪、牛、羊性动物源性成分。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及对照品DNA,以线粒体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并合成三重real-time PCR的引物探针,并对建立方法进行验证,用于检测垂体后叶粉样品是否与标识一致。结果猪、牛、羊源性成分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 pg/μL,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垂体后叶粉样品,均只检测出猪源性成分。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同时检测垂体后叶粉中的猪、牛、羊源性成分,可为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粉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种属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花卉的DNA提取与多重PCR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邵碧英 陈文炳 +3 位作者 李寿崧 李世成 叶文飚 陈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74-678,共5页
分别以CTAB法、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菊花、矮牵牛、非洲菊 3种花卉的基因组DNA ,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试剂盒提取的效果较好 .设计合成了 3对引物 ,分别扩增花椰菜花叶病毒 (Cauliflowermosaicvirus,CaMV) 35S启动子、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 分别以CTAB法、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菊花、矮牵牛、非洲菊 3种花卉的基因组DNA ,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试剂盒提取的效果较好 .设计合成了 3对引物 ,分别扩增花椰菜花叶病毒 (Cauliflowermosaicvirus,CaMV) 35S启动子、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 (nos)终止子、大肠杆菌K12菌株新霉素磷酸转移酶II(nptⅡ )基因 .普通PCR检测结果表明 ,3种花卉 6个样品中仅矮牵牛的 1个样品含有这 3种转基因成分 ,酶切鉴定结果验证了PCR产物为非假阳性 .尝试以多重PCR同时检测转基因矮牵牛与对照阳性质粒中的 2个或 3个转基因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花卉 DNA提取 多重PCr分析 35S启动子 nos终止子 nptⅡ基因 转基因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冻食品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滕要辉 索标 +2 位作者 艾志录 谢新华 潘治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144,共5页
为实现速冻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首先优化多重PCR扩增的反应条件,比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采用60℃、各引物浓度200nmol/L及扩增循... 为实现速冻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首先优化多重PCR扩增的反应条件,比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采用60℃、各引物浓度200nmol/L及扩增循环35次,本多重PCR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检出,检测特异性为100%。3种DNA提取方法中试剂盒法纯度最高,检出限分别是31、26DNA copies/reaction。经过在人工污染致病菌的速冻水饺中应用试验后,该多重PCR方法经过4h的增菌培养即可从速冻水饺中同时检测出起始菌落数低至100CFU/g的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食品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PCR方法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桂荣 付育红 +6 位作者 梁倩 尚媛媛 姜广路 赵立平 于霞 陈素婷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86-689,共4页
目的建立并评估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多重PCR方法。方法应用分别针对MTBC的oxyR-ahpC基因间隔区、MTBC和NTM的rpoB基因可变区的3对分枝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为473bp、235bp和... 目的建立并评估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多重PCR方法。方法应用分别针对MTBC的oxyR-ahpC基因间隔区、MTBC和NTM的rpoB基因可变区的3对分枝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为473bp、235bp和136bp。应用该多重PCR方法对6株MTBC标准株、50株NTM标准株、312株MTBC临床分离株和300株NTM临床分离株进行了初步菌种鉴定。结果经多重PCR扩增后进行凝胶电泳,MTBC标准株473bp和235bp片段均可见,NTM标准株仅见136bp片段。312株MTBC临床分离株中,310株扩增出473bp和235bp片段,敏感度为99.36%(310/312),特异度为99.32%(294/296);300株NTM临床分离株中,294株扩增出136bp片段,敏感度为98.00%(294/300),特异度为100.00%(310/310)。结论该多重PCR方法可检测并鉴别MTBC及NTM,具有高度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有可能作为鉴别MTBC与NTM的有价值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分枝杆菌属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及腐竹中转基因成分的多重PCR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邵碧英 陈文炳 +1 位作者 江树勋 李寿崧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采用CTAB法提取大豆干样、新鲜毛豆及腐竹中的总DNA,内源LECTIN基因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表明提取到的DNA中不存在抑制PCR的物质.应用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mosaicvirus,CaMV)35S启动子和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终止子的二重... 采用CTAB法提取大豆干样、新鲜毛豆及腐竹中的总DNA,内源LECTIN基因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表明提取到的DNA中不存在抑制PCR的物质.应用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mosaicvirus,CaMV)35S启动子和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终止子的二重PCR分析,筛选到7个含转基因成分的样品.半嵌套式PCR检测结果表明阳性样品中的外源目的基因为来自根癌农杆菌CP4菌株的EPSPS基因.最后成功进行了扩增内源LECTIN基因、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三重PCR分析,以及内源LECTIN基因和EPSPS基因的二重PCR分析,得到预期结果.多重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在植物产品的转基因成分检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多重PCr分析 根癌农杆菌 终止子 套式PCr检测 外源 转基因成分 NOS 阳性 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9
作者 许一平 成炜 陈福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5-359,共5页
食品中污染的病原细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快速检测食品中病原细菌是及时有效预防病原细菌传播及食物中毒的重要前提。多重PCR作为一种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细菌的方法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介绍了多重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细菌... 食品中污染的病原细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快速检测食品中病原细菌是及时有效预防病原细菌传播及食物中毒的重要前提。多重PCR作为一种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细菌的方法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介绍了多重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多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病原细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引物多重PCR技术检测3种病原微生物 被引量:12
10
作者 商颖 许文涛 +6 位作者 元延芳 梁志宏 石慧 翟志芳 张雅楠 罗云波 黄昆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为寻找快速且准确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在普通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一种新的通用引物多重PCR(universal primers-multiplex PCR,UP-M-PCR)技术。利用该技术对食品中主要的3种致病菌——大肠杆菌、... 为寻找快速且准确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在普通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一种新的通用引物多重PCR(universal primers-multiplex PCR,UP-M-PCR)技术。利用该技术对食品中主要的3种致病菌——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进行同时检测,经过单重PCR验证、二重以及三重UP-PCR反应条件和体系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5pg目标DNA,复合引物和通用引物的加入量分别为2nmol/L和300nmol/L。此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病原菌检测限低,可在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单增李斯特菌 沙门氏菌 通用引物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甜椒中转基因成分和内源基因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邵碧英 江树勋 +1 位作者 陈文炳 李寿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19-223,共5页
采用SDS法提取番茄未成熟及成熟果实和甜椒成熟果实中的总DNA,内源rbcL基因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表明已提取到DNA及DNA中不存在抑制PCR的物质。应用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 mosaic virus,CaMV)35S启动子、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 采用SDS法提取番茄未成熟及成熟果实和甜椒成熟果实中的总DNA,内源rbcL基因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表明已提取到DNA及DNA中不存在抑制PCR的物质。应用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 mosaic virus,CaMV)35S启动子、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终止子和大肠杆菌K12菌株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ptⅡ)基因的三重PCR检测样品DNA中的转基因成分,结果均为阴性。将番茄、甜椒的DNA和阳性质粒pBI121进行混和,作为PCR反应的DNA模板,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测内源rbcL基因、nptⅡ基因、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多重PCR方法。多重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在转基因产品检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甜椒 转基因成分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动物源性成分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驴肉制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维 高晓月 +4 位作者 李贺楠 董雨馨 刘虹宇 李宇轩 郭文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7-323,共7页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驴、马、猪及鸭源性成分的四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4种源性成分的Nad5、ATpase6、ATP8、cyt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18S rRNA...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驴、马、猪及鸭源性成分的四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4种源性成分的Nad5、ATpase6、ATP8、cyt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18S rRNA基因为内参基因,建立多重real-time 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同时对不同掺入比例模拟样品、不同加工工艺模拟样品和实际驴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当Ct值≤35.0时,方法对16种非目标源性具有良好特异性;灵敏度可检测到质量浓度为2×10^(-4)ng/μL的模板DNA;对生肉的检出限为肉含量的0.001%,对熟肉制品的检出限为肉含量的0.01%;对100份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说明建立的多重real-time PCR法可用于肉及肉制品中常见掺假源性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掺假鉴别 驴肉 马肉 猪肉 鸭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PCR法对广东地区HBV进行基因型(A-F)分型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洁 戴琳 +3 位作者 郭亚兵 杨守昌 王燕军 骆抗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07-708,共2页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A-F)多重PCR分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广东地区HBV PCR阳性血清进行分型。方法将GenBank中114例HBV 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每种基因型相对于其他五种基因型的独特序列,并根据这些独特序列设计出六对...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A-F)多重PCR分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广东地区HBV PCR阳性血清进行分型。方法将GenBank中114例HBV 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每种基因型相对于其他五种基因型的独特序列,并根据这些独特序列设计出六对分别针对A-F基因型的特异引物。利用这六对引物建立HBV的多重PCR分型法。结果多重PCR与以前用PCR-限制温度长度多态型分析法的分型结果一致。对广州周边地区HBV携带者的初步分型结果显示,主要为B型和C型,分别占45.00%和38.75%,另外还有16.25%的D型。结论用多重PCR分型法准确易行,灵敏性高,便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试验和多重PCR检测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景勇 汪一萍 +2 位作者 周敏 朱月秋 倪语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了解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NCCLS标准D试验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通过多重PCR检测耐药基因ermA、ermC和msrA。结果所有144株葡萄球菌中,84株(58.3%)对红霉素... 目的了解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NCCLS标准D试验检测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通过多重PCR检测耐药基因ermA、ermC和msrA。结果所有144株葡萄球菌中,84株(58.3%)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cMLS),27株(18.8%)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iMLS),33株(22.9%)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阴性(MS)。在MS型耐药的菌株中均只检测到msrA基因,在cMLS和iMLS型耐药的菌株中,除了1株3种基因均阴性外,其他均检测到ermA或ermC基因。在金葡菌中iMLS型耐药的菌株以ermC基因稍多(3/5),而cMLS型耐药的菌株以ermA基因居多(56/62);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iMLS型和cMLS型耐药的菌株均以ermC基因居多(分别为22/22和11/14)结论iMLS型耐药的葡萄球菌在临床比较多见,多重PCR和D试验均可对其鉴别,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常规进行D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D试验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在烟草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玉龙 焦芳婵 +1 位作者 徐照丽 李文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0-142,共3页
通过添加PCR增强剂DMSO,优化了检测转基因烟草中外源基因35S启动子、NPT II基因和NOS终止子的PCR体系。将多重PCR应用于烟草转基因检测,实现了同一反应中可以检测35S启动子与烟草内源基因硝酸还原酶(NR)或NPT II基因和NOS终止子。通过... 通过添加PCR增强剂DMSO,优化了检测转基因烟草中外源基因35S启动子、NPT II基因和NOS终止子的PCR体系。将多重PCR应用于烟草转基因检测,实现了同一反应中可以检测35S启动子与烟草内源基因硝酸还原酶(NR)或NPT II基因和NOS终止子。通过对待检样品试验,该方法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烟草 转基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中4种致病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红玉 李岩 崔洪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3-21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基因(invA)、志贺氏菌的侵袭性质粒抗原基因(ipaH)和单核细...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基因(invA)、志贺氏菌的侵袭性质粒抗原基因(ipaH)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内化素基因(inlA)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好的反应体系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结果: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4种菌均能在相应位置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对污染4种菌的猪肉进行检测,确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限是102CFU/mL,志贺氏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限是101CFU/m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适用于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 致病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致病菌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散装即食肉制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范维 高晓月 +4 位作者 李贺楠 董雨馨 李宇轩 刘虹宇 郭文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2-338,共7页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三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以沙门氏菌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Sa442基因和蜡样芽孢杆菌Cereolysin AB基因为靶...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三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以沙门氏菌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Sa442基因和蜡样芽孢杆菌Cereolysin A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多重real-time PCR方法,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对实际的散装即食肉制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对15株非目标菌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种致病菌的定量线性浓度范围为10^(2)~10^(8) CFU/mL,且定量检测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在未增菌的即食肉制品样品中检出限分别为3.8×10^(2)、4.9×10^(2) CFU/mL和5.7×10^(2) CFU/mL,经增菌5 h后,检出限提高到3.8、4.9 CFU/mL和5.7 CFU/mL。对100份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说明建立的多重real-time PCR法可以用于散装即食肉制品中3种致病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蜡样芽孢杆菌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即食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及红霉素耐药基因多重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革 周晓红 +2 位作者 蒋文玲 荣卡彬 赵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和红霉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以了解耐药基因mecA、ermA、ermC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全自动仪器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克林霉素耐药试验检测...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和红霉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以了解耐药基因mecA、ermA、ermC在广州地区的流行分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全自动仪器鉴定菌株及药敏试验,克林霉素耐药试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耐药,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多重PCR反应并应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mecA、ermA和ermC。结果成功构建四重PCR快速检测体系,临床评价所分离的1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ecA、ermA、ermC检出率分别为59.7%、50%、33.9%;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菌株主要是ermC基因;苯唑西林耐药菌株中均能检测出mecA,红霉素耐药菌株中97.7%携带耐药基因ermA或/及ermC。结论所构建的多重PCR检测体系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快速而有效的菌株耐药基因检测手段。mecA、ermA、ermC是本地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和红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重PCr 耐药基因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19
作者 舒畅 姜琛璐 +1 位作者 钟慈平 李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9-54,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uidA基因设计3对引物,通过单因素实验、L9(34)正交实验优化反应体系... 目的:建立同时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uidA基因设计3对引物,通过单因素实验、L9(34)正交实验优化反应体系,并对多重PCR扩增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3对引物能特异性扩增出495、620、252bp的目的片段;在最优多重PCR反应体系下,多重PCR检测3种致病菌的灵敏度达104CFU/mL;将该法应用于人工污染实验,可在5h内得到准确、稳定的检测结果。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能够实现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监控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RT-PCR快速检测鉴别H7亚型禽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庞耀珊 谢芝勋 +2 位作者 邓显文 唐小飞 刘加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95-597,共3页
目的参考AIV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所有亚型AIV,跨幅244bp;XZH7-1和XZH7-2为H7亚型特异性引物,跨幅634bp。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鉴别H... 目的参考AIVM基因和HA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其中XZ145-2和XZ146为通用引物,可以检测所有亚型AIV,跨幅244bp;XZH7-1和XZH7-2为H7亚型特异性引物,跨幅634bp。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鉴别H7亚型AIV的多重RT-PCR技术。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H7亚型AIV同时扩增出两条大小分别为244bp和634bp的cDNA片段,对其他亚型AIV只扩增出244bp的cDNA片段,对其他常见禽病病原无特异性扩增,结果为阴性;该多重RT-PCR对AIVRNA的最低检出量为1pg,对H7亚型AIVRNA的最低检出量为10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禽流感病毒 H7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