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点随机振动试验控制技术 被引量:17
1
作者 叶建华 李传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对多点随机振动试验控制技术进行讨论和研究,给出整体控制方案、控制算法以及一些相关实现技术。在LabWindows/CVI环境中开发了一个双振动台随机振动试验控制系统样机,简单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和闭环控制方法,并进行了连台实验。对实验... 对多点随机振动试验控制技术进行讨论和研究,给出整体控制方案、控制算法以及一些相关实现技术。在LabWindows/CVI环境中开发了一个双振动台随机振动试验控制系统样机,简单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和闭环控制方法,并进行了连台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耦合性问题、共振点和反共振点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试验条件下,所采用的控制算法是可行的,且能够达到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激励 振动试验 振动控制 多输入多输出 时域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下多跨弹性支撑梁桥的冲击系数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文涛 张建波 +1 位作者 廖敬波 唐光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三跨弹性支撑梁桥的冲击系数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虚拟激励法求解桥梁在车辆和桥面不平顺作用下的随机响应,根据三倍标准差准则将桥梁挠度随机响应由统计结果转化为确定性值域,进而求得桥梁冲击系... 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三跨弹性支撑梁桥的冲击系数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虚拟激励法求解桥梁在车辆和桥面不平顺作用下的随机响应,根据三倍标准差准则将桥梁挠度随机响应由统计结果转化为确定性值域,进而求得桥梁冲击系数。通过设计桥梁冲击系数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桥梁长度、桥梁刚度、桥面不平顺、车速、车体质量和车辆轴距对桥梁不同部位的冲击系数的影响规律及显著性。计算结果表明:算法高效、精确,有效克服多因素正交试验带来的庞大计算困难;桥梁不同部位的挠度冲击系数差异较大,且随着桥面不平顺等级的提高而增大;与其他因素相比,对冲击系数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桥面不平顺,其次为桥梁长度和车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支撑梁桥 冲击系数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包装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立军 宋海燕 王志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7-286,296,共11页
加速随机振动试验是目前物流过程中运输包装损伤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提高振动等级压缩测试时间,省时高效,减少运输包装系统优化设计周期,包括四部分:实际物流车辆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实验室信号模拟与再现、运输包装振... 加速随机振动试验是目前物流过程中运输包装损伤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提高振动等级压缩测试时间,省时高效,减少运输包装系统优化设计周期,包括四部分:实际物流车辆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实验室信号模拟与再现、运输包装振动疲劳损伤与寿命评估、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与方法。从以上四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实际车辆振动信号统计特征和影响因素、信号模拟方法及特点,阐述了振动疲劳理论与运输包装损伤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研究现状和不足,讨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包装 加速随机振动试验 车辆振动信号 疲劳损伤 非高斯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ms-N的非高斯加速随机振动理论方法的有限元验证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志伟 刘博 王立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86-2394,I0006,共10页
为了研究真实运输环境下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问题,将已有文献提出的基于Grms-N(Grms为加速度均方根,N为循环次数)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导,通过引入非高斯修正因子法将该理论应用于非高斯激励下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 为了研究真实运输环境下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问题,将已有文献提出的基于Grms-N(Grms为加速度均方根,N为循环次数)的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导,通过引入非高斯修正因子法将该理论应用于非高斯激励下产品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的研究。本文建立了单轴激励下产品的随机振动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产品在指定峭度的非高斯激励下基础激励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危险点响应等效应力均方根值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加速度和等效应力的角度计算了加速随机振动试验时间压缩比。结果表明,两种压缩比一致,得到了产品在非高斯激励下的振动特性,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产品在非高斯激励下加速随机振动试验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均方根值 运输包装 随机振动 加速试验 有限元分析 非高斯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随机振动试验的最小驱动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宏杰 唐环 李传日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9-322,共4页
对大尺寸的结构、系统随机振动试验采用多点控制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计算多点控制驱动的时候,如果已知多个控制点参考互功率谱密度矩阵,应用矩阵方程的最小范数最小二乘解,固然可以求出满足此条件的最优驱动,但是对于多点随机振动环境试... 对大尺寸的结构、系统随机振动试验采用多点控制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计算多点控制驱动的时候,如果已知多个控制点参考互功率谱密度矩阵,应用矩阵方程的最小范数最小二乘解,固然可以求出满足此条件的最优驱动,但是对于多点随机振动环境试验,目前限于实测数据的限制,很多情况下试验仅定义了控制点的自功率谱密度,没有定义各点之间的互功率谱密度,本文中在已知各点的自功率谱和频率响应特性下,应用矩阵的广义逆,推导出了驱动功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的仿真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随机振动控制 最小驱动 自功率谱密度 互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随机激励下在役石油钻机井架试验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金梅 韩国有 周国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0期2587-2591,2596,共6页
针对钻机井架的结构形式和作业特点,详细讨论了模态测试中若干试验参数,如激励方式、传感器位置以及频率分辨率等,提出了基于环境随机激励的钻机井架结构试验模态识别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激振形式,推导了模态参数识别公式,依据结构响... 针对钻机井架的结构形式和作业特点,详细讨论了模态测试中若干试验参数,如激励方式、传感器位置以及频率分辨率等,提出了基于环境随机激励的钻机井架结构试验模态识别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激振形式,推导了模态参数识别公式,依据结构响应的自功率谱识别井架的模态频率,依据互谱与自谱的峰值之比近似地识别模态振型。针对海洋和陆地钻机两种井架形式进行分析。该方法处理简单、快速、实用,适用于大型复杂钢构结构,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机井架 模态参数识别 模态试验 环境随机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尾抖振响应主模态控制的地面模型实验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巍 杨智春 张新平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6-460,528,共5页
根据飞机垂尾抖振响应的特点,提出飞机垂尾抖振响应主模态控制概念和方法,用于垂尾抖振响应压电主动控制系统设计。采用自主研制的弓形压电作动器,并用随机激励力模拟抖振载荷,进行了垂尾模型抖振控制地面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抖振主模... 根据飞机垂尾抖振响应的特点,提出飞机垂尾抖振响应主模态控制概念和方法,用于垂尾抖振响应压电主动控制系统设计。采用自主研制的弓形压电作动器,并用随机激励力模拟抖振载荷,进行了垂尾模型抖振控制地面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抖振主模态控制方法,可使垂尾模型梢部抖振位移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的第1阶模态峰值降低94%,第2,3阶模态峰值分别降低53%和85%;采用弓形压电作动器为控制执行元件可有效实施垂尾抖振响应主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激励 垂尾抖振 压电主动控制 地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扫频及随机激励颗粒阻尼器减振效果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汪小银 单颖春 +2 位作者 刘献栋 何田 吴金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5期198-202,209,共6页
用多组颗粒阻尼器对航天器上某工程结构进行减振实验研究,并用两种指标(共振峰处传递函数和测点与激振台加速度均方根之比)分别评价了正弦扫频和随机激励作用下颗粒阻尼器减振效果,发现采用正弦扫频、随机激励两种激励条件时,得出的减... 用多组颗粒阻尼器对航天器上某工程结构进行减振实验研究,并用两种指标(共振峰处传递函数和测点与激振台加速度均方根之比)分别评价了正弦扫频和随机激励作用下颗粒阻尼器减振效果,发现采用正弦扫频、随机激励两种激励条件时,得出的减振效果有明显差异。为此,对差异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器作为一种强非线性的被动阻尼器,其减振效果的评价不宜基于某种特定的激励条件和采用单一的评价指标,而应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激励条件和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颗粒阻尼器 台架实验 正弦扫频 随机激励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沈客运专线高速列车构架人工蛇行波的随机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媛 向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50,共6页
国内外在列车-轨道时变系统横向振动计算中,大多采用轨道横向不平顺作为列车-桥梁(轨道)时变系统横向振动的激振源。实际上,引起此系统横向振动的因素很多,诸如轨道横向不平顺、车轮踏面锥度、轮轨缺陷、车轮与钢轨的制造误差、车辆质... 国内外在列车-轨道时变系统横向振动计算中,大多采用轨道横向不平顺作为列车-桥梁(轨道)时变系统横向振动的激振源。实际上,引起此系统横向振动的因素很多,诸如轨道横向不平顺、车轮踏面锥度、轮轨缺陷、车轮与钢轨的制造误差、车辆质量及其载重的偏心等。机车车辆构架蛇行波反映了引起此系统横向振动所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反映了轮轨实际接触状态。根据秦沈客运专线高速列车构架蛇行波的现场测试资料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角级数模型及Monte-Carlo法随机模拟出了高速列车在时速160~300km/h范围内的构架人工蛇行波;解决了高速列车-桥梁(轨道)时变系统横向振动随机分析的激振源问题;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高速列车构架蛇行波实测波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构架人工蛇行波 激振源 随拟模拟 现场测试 客运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激励响应的参数识别相关函数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立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75,共6页
以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为工程背景,建立桥梁节段模型的竖向和扭转耦合振动微分方程。风荷载对桥梁的作用可以考虑为气弹阻尼力、气弹刚度以及高斯随机激励力;利用随机振动理论,推导了随机激励下两自由度振动响应的相关函数方程,利用最... 以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为工程背景,建立桥梁节段模型的竖向和扭转耦合振动微分方程。风荷载对桥梁的作用可以考虑为气弹阻尼力、气弹刚度以及高斯随机激励力;利用随机振动理论,推导了随机激励下两自由度振动响应的相关函数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构造参数识别方程。提出了基于随机激励响应的参数识别相关函数法,并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识别风洞试验系统中的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风速条件下,方法所得结果与自由振动时域识别法获得的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随机激励 相关函数 参数识别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对矿用车载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李博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116,共4页
目前矿用锂离子蓄电池正弦振动试验方法无法全面反映蓄电池结构疲劳寿命、可靠性及其内部结构振动响应和激励状态下的振动特性.针对上述问题,采用随机振动中常用的虚拟激励法对矿用车载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进行振动响应分析,从加速度响... 目前矿用锂离子蓄电池正弦振动试验方法无法全面反映蓄电池结构疲劳寿命、可靠性及其内部结构振动响应和激励状态下的振动特性.针对上述问题,采用随机振动中常用的虚拟激励法对矿用车载隔爆型锂离子蓄电池进行振动响应分析,从加速度响应、接触电阻、温度和隔爆腔体间隙变化4个方面分析了锂离子蓄电池在振动工况下可能产生的防爆性能和电气性能变化:被测锂离子蓄电池经过8 h的振动试验,隔爆腔体和壳盖处的隔爆间隙虽然还满足I类防爆电气设备的要求,但隔爆间隙显著增大,在该工况下长期使用存在隔爆失效(传爆)的风险;蓄电池正极接线柱由于工艺、材质或紧固期间装配的原因,接触电阻变大,导致局部发热量明显增加,如果温度持续上升可导致锂离子蓄电池薄膜融化,存在燃烧甚至爆炸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振动试验方法可以充分暴露产品结构设计缺陷,可为车载锂离子蓄电池整体结构、应力变化、工作稳定性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车载锂离子蓄电池 隔爆型 随机振动实验 虚拟激励法 隔爆间隙 加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