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高斯过程回归的RC柱概率抗剪承载力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启明 张鹏飞 +1 位作者 喻泽成 余波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7-295,共9页
针对钢筋混凝土(RC)柱抗剪承载力传统预测模型的非线性逼近能力不足且无法合理描述不确定性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高斯过程回归的RC柱概率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核函数相加性和自动相关性,构造出一种新... 针对钢筋混凝土(RC)柱抗剪承载力传统预测模型的非线性逼近能力不足且无法合理描述不确定性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高斯过程回归的RC柱概率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核函数相加性和自动相关性,构造出一种新型的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然后,结合高斯过程回归原理和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建立了RC柱的概率抗剪承载力模型;进而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确定了RC柱概率抗剪承载力模型的超参数;最后,基于91组剪切破坏RC柱的试验数据,通过与传统核函数形式和传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核函数相比,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的确定性预测指标均方根误差R_(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_(AE)分别降低约16%和19%,概率性预测值指标负对数预测密度N_(LPD)和平均标准化对数损失M_(SLL)分别降低约15%和23%;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相比,本文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_(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_(AE)分别降低约38%和39%;根据所提出的概率模型能够建立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和置信区间,从而合理描述抗剪承载力的不确定性并校准分析传统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各向异性混合核函数 高斯过程回归 概率抗剪承载力模型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纤维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女 肖建庄 +1 位作者 吕振源 陈卫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4-1842,共9页
3D打印纤维再生混凝土宏观力学性呈现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与细观孔隙结构和层间界面区域存在密切相关。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视化分析3D打印混凝土试样可见,3D打印再生混凝土试样内孔隙呈椭球形定向分布。3D打印再生混凝土内孔隙平... 3D打印纤维再生混凝土宏观力学性呈现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与细观孔隙结构和层间界面区域存在密切相关。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视化分析3D打印混凝土试样可见,3D打印再生混凝土试样内孔隙呈椭球形定向分布。3D打印再生混凝土内孔隙平均紧密度显著低于浇筑试样,聚乙烯(PE)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导致了紧密度均值的降低。同时,3D打印再生混凝土试样中孔隙长轴与Z轴在60°~90°夹角的孔隙占比高达58.0%,远高于相同配合比的浇筑试样。纤维的掺入也对3D打印再生混凝土内部孔隙方向趋势产生了影响,PE纤维3D打印再生混凝土试样内垂直于Z轴的孔隙占比有所提高,玄武岩纤维试样内所占比例则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纤维再生混凝土 孔隙结构 各向异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边界元法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楚汉 刘海笑 +1 位作者 王光纶 励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28-736,共9页
对前已建立的各向异性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边界元计算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用单向纤维增强光弹性复合材料模拟正交异性介质,用冲击加载,加载方向与纤维方向分别成0°,90°及45°角度,进行了正交异性动态光弹性实验及动... 对前已建立的各向异性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边界元计算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用单向纤维增强光弹性复合材料模拟正交异性介质,用冲击加载,加载方向与纤维方向分别成0°,90°及45°角度,进行了正交异性动态光弹性实验及动态应变测量,并同时对该模型进行了时城边界元计算.将时域边界元方法计算出的应力分量代入正交异性动态光弹性的动态应力-光性定律,得到双折射条纹级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将其与动态光弹性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此外,由动态电测获得的应变响应曲线推算出应力时程;与时城边界元计算出的应为响应曲线也进行了比较.两种情况下,时域边界元的计算成果均与实验成果吻合较好,从而证明该各向异性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边界元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及稳定性,可用于各向异性介质的动态问题特别是波传播问题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介质 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 时域边界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岩体力学(SMRM)——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伍法权 王思敬 潘别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共20页
本文是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第五届谷德振讲座主讲报告。本文简要回顾了谷德振先生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核心价值和历史贡献,系统介绍了30年来统计岩体力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探索对岩体工... 本文是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第五届谷德振讲座主讲报告。本文简要回顾了谷德振先生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核心价值和历史贡献,系统介绍了30年来统计岩体力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探索对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传承和发展。统计岩体力学借鉴经典统计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提出了岩体结构几何概率模型、断续介质连续等效的断裂力学能量原理、岩体结构-应力协同控制原理、岩体强度的弱环控制原理、断续裂隙网络渗流力学原理;建立了裂隙岩体本构模型、岩体全过程变形分析方法、高储能岩体特性与岩爆机理模型、圆形硐室围岩弹性变形解析解;发展了岩体数据现场采集技术与装备、全空间方向岩体结构参数、力学参数、渗透系数计算方法,以及各向异性岩体质量分级、工程岩体主动加固方法;开发了岩体工程参数计算系统和数值分析工具JointModel。统计岩体力学的建立对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和岩体力学理论与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岩体力学 几何概率 连续等效 结构-应力控制 本构模型 弱环强度 参数计算 各向异性分级 主动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微观渐进展开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冬梅 余东 感本广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2,105-106,共6页
基体开裂、纤维拔出、界面剥离等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常出现的局部各向异性损伤现象,这些损伤逐渐扩展,削弱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影响材料的承载能力。对此利用宏微观摄动理论对位移进行双范围渐进展开,在微观位移中引入损伤应变,通过... 基体开裂、纤维拔出、界面剥离等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常出现的局部各向异性损伤现象,这些损伤逐渐扩展,削弱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影响材料的承载能力。对此利用宏微观摄动理论对位移进行双范围渐进展开,在微观位移中引入损伤应变,通过计算损伤应变集中因子,得到了含损伤的均质化损伤弹性常数(宏观有效刚度矩阵),用平均法和混合法检验了无损情况均质化弹性常数计算的有效性。利用经典的热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损伤演化方程,结合有限元法得到不同铺层方式的宏观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各向异性损伤的演化规律,所得结果与Wang等人(Wang S Z,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1992,27:5483-5496)用相同材料做出的实验数据较为吻合,证明了利用宏微观双范围渐进展开方法分析包含各向异性损伤情况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观渐进展开 各向异性损伤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力学性质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型预测和优化多相各向异性TiB_2增强钢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涵 金学军 赵洪山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5,106,共7页
基于Mori-Tanaka均匀化方法及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建立了解析计算模型,用以预测多相各向异性TiB_2增强钢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系统研究了增强体的长径比、体积分数和取向对复合材料横向和纵向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 基于Mori-Tanaka均匀化方法及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建立了解析计算模型,用以预测多相各向异性TiB_2增强钢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系统研究了增强体的长径比、体积分数和取向对复合材料横向和纵向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多种不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大的长径比可以显著提高TiB_2增强钢复合材料的纵向弹性模量,且只造成横向弹性模量少量损失;增强相体积分数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纵向弹性模量随着增强体排列方向与载荷方向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增强钢复合材料 模型 多相各向异性增强体 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斜交异性板单元的斜桥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克非 杜国华 范立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7-621,共5页
通过推导一种新型的斜桥分析单元──斜交异性板单元,实现了斜桥的空间有限元分析;通过与实用计算方法的对比,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应用这一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斜桥影响面生成。
关键词 斜交异性板单元 斜桥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修正的GFRP本构模型及其双层板结构抗冲击特性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萌 杨扬 +2 位作者 张岳青 柳柳 王慧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80,共8页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材料(GFRP)是一种典型的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具有复杂的力学响应。Autodyn软件中现有的GFRP材料模型所采用的状态方程仅考虑了体应变的单一影响,忽略了各向异性材料中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之间的耦合...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基材料(GFRP)是一种典型的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具有复杂的力学响应。Autodyn软件中现有的GFRP材料模型所采用的状态方程仅考虑了体应变的单一影响,忽略了各向异性材料中应力分量与应变分量之间的耦合效应。首先,在已有的解耦理论基础上,对现有模型中的状态方程和强化模型进行了修正,计算得出了修正模型的材料参数。其次,基于弹丸剩余速度、碎片云形貌和塑性波传播三方面对比分析,验证了修正模型在计算精度和对GFRP冲击破坏机理描述等方面的优越性。最后,基于修正模型对GFRP-Al双层防护结构在不同弹丸和不同冲击速度撞击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及抗冲击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和规律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 各向异性材料 耦合效应 抗冲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