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峡电站不同蜗壳埋设方式机组监测资料的结构反馈分析
1
作者 陈琴 苏海东 +2 位作者 段国学 崔建华 周世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5-143,152,共10页
三峡电站是世界上唯一采用3种蜗壳埋设方式的巨型电站,不同蜗壳埋设方式机组的运行状况及差异备受关注。结合真机性能试验监测资料,选择右岸电站3种蜗壳埋设方式的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相关监测参数进行反馈对比分析,总结... 三峡电站是世界上唯一采用3种蜗壳埋设方式的巨型电站,不同蜗壳埋设方式机组的运行状况及差异备受关注。结合真机性能试验监测资料,选择右岸电站3种蜗壳埋设方式的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相关监测参数进行反馈对比分析,总结不同埋设方式的结构承载规律及差异,综合评价结构的安全状态。研究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规律一致,数值接近,验证了监测结果的可信度、设计研究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直埋方案的混凝土承载比明显高于另两种方案,保压方案和垫层方案的混凝土及钢蜗壳应力总体处于同一水平;流道钢部件应力、钢筋应力及下机架基础相对上抬位移都在设计允许范围内;3种埋设方式下的结构混凝土及钢部件在运行期处于材料弹性阶段。综合分析认为,在运行期,3种蜗壳埋设方式的机组都在设计所预见的正常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电站 不同蜗壳埋设方式 机组监测资料 反馈分析 结构承载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永磁电磁混合型电动悬浮加速度反馈控制
2
作者 罗成 唐浩 +3 位作者 万郭豪 王滢 黎松奇 罗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4-1031,共8页
为提升永磁电动悬浮动态稳定性及减小低速运行时的阻力,研究一种双边永磁电磁混合型电动悬浮系统.首先,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系统电磁力2D解析式,对解析结果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验证,并对比单、双边结构电磁力特性;然后,建立系统悬浮... 为提升永磁电动悬浮动态稳定性及减小低速运行时的阻力,研究一种双边永磁电磁混合型电动悬浮系统.首先,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系统电磁力2D解析式,对解析结果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验证,并对比单、双边结构电磁力特性;然后,建立系统悬浮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加速度反馈悬浮控制器;最后,利用Simulink仿真,对比分析在加速度反馈悬浮控制和气隙反馈PID控制下,系统受到轨道及载荷扰动时的气隙、加速度及电流波形.研究结果表明:双边结构可有效增加系统浮阻比,100 km/h运行时单、双边结构浮阻比分别为3.18和15.43;当系统受到±1 mm轨道扰动时,控制器能使系统振动加速度及悬浮气隙分别快速稳定于0和20 mm额定位置;当系统受到±2000 N载荷扰动时,加速度反馈悬浮控制器可使系统悬浮气隙分别快速稳定于19.05 mm和20.96 mm,而PID控制器则使得线圈电流分别稳定于4.43 A/mm^(2)和-4.66 A/mm^(2);当系统稳定运行时,加速度反馈悬浮控制下的线圈稳态电流均为0,而PID控制下的稳态悬浮气隙均为0,且当各种扰动消除后,系统均可快速恢复到初始额定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结构 电动悬浮 解析计算 加速度反馈控制 气隙反馈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对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优化分析
3
作者 何曾文 马金锐 +5 位作者 张浩浩 王子坚 梁斌 曹青 薛慧文 苟惠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127,共7页
建立布鲁氏菌病防控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羊布鲁氏菌病系统的主要因素及反馈机制,以期对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该模型主要由传播主体、感染子结构、检测子结构和环境子结构组成,引入了免疫接种、检测扑杀和消毒3种措... 建立布鲁氏菌病防控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羊布鲁氏菌病系统的主要因素及反馈机制,以期对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该模型主要由传播主体、感染子结构、检测子结构和环境子结构组成,引入了免疫接种、检测扑杀和消毒3种措施,评价不同措施对疾病防控的影响。敏感性分析中感染率和接触系数对布鲁氏菌病防控效果的反馈影响明显;疫苗接种、检测扑杀、消毒虽是有效的防控措施,但单一措施不能根除布鲁氏菌病,3种措施并举效果较好;分析得出检测净化的情况下,免疫措施的引入虽然降低了感染的峰值,但可能会导致布鲁氏菌感染周期的延长,使布鲁氏菌病防控系统变得更为复杂。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效果,有助于评估布鲁氏菌病控制规划的决策适用性,并定量传染病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布鲁氏菌病 SIR仓室结构 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112 Gbit/s SerDes接收机的前瞻滑动判决反馈均衡器
4
作者 杨周灏 吕方旭 +3 位作者 徐炜遐 李世杰 许超龙 胡小月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2-1169,共8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线传输速率经历了从112 Gbit/s到224 Gbit/s的飞跃。数据速率的提升也对SerDes接收端均衡器的复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复杂的均衡器结构带来了时序紧张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瞻结构的滑动块判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线传输速率经历了从112 Gbit/s到224 Gbit/s的飞跃。数据速率的提升也对SerDes接收端均衡器的复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复杂的均衡器结构带来了时序紧张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瞻结构的滑动块判决反馈均衡器。该设计采用了6抽头前馈均衡器和9抽头判决反馈均衡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通过MATLAB仿真建模对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据传输速率为112 Gbit/s,在8 dB~35 dB的不同信道衰减下,这种采用最小均方算法自适应均衡的数字信号处理设计能有效降低数据误码率,其误码性能均能满足KP4前向纠错码的甄别要求,且相较于传统的均衡器结构有更佳的误码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均衡器 判决反馈均衡器 前瞻结构 自适应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听则明:寻求反馈性质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自我反思的中介作用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宁 刘瑶瑶 +2 位作者 刘伟 张谦 于玲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40,共13页
寻求反馈能帮助个体获取认知与情感资源,进而促进员工创新。但寻求不同性质的反馈能否通过获取矛盾性评价引发思维的深层演进,进而激发越轨创新还有待探索。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寻求反馈性质对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寻求反馈能帮助个体获取认知与情感资源,进而促进员工创新。但寻求不同性质的反馈能否通过获取矛盾性评价引发思维的深层演进,进而激发越轨创新还有待探索。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寻求反馈性质对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寻求正、负向反馈均能通过自我反思激发越轨创新,且相较于“低正向寻求—低负向寻求”,“高正向寻求—高负向寻求”对自我反思的影响更为显著;②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正向调节寻求负向反馈与自我反思间关系;③角色宽度自我效能和创新资源结构性紧张的交互显著调节寻求正、负向反馈与自我反思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求反馈 自我反思 越轨创新 角色宽度自我效能 创新资源结构性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克隆整合生态效应及潜在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欣悦 于跃 +4 位作者 张丽 郭海天 胡紫薇 王建永 于飞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49-2158,共10页
克隆植物因特殊的克隆整合和空间拓展特性,在异质生境下展示出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及适合度,这是其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对克隆整合在个体或种群水平的生态学效应已有较深认识,而对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克隆植物因特殊的克隆整合和空间拓展特性,在异质生境下展示出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及适合度,这是其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对克隆整合在个体或种群水平的生态学效应已有较深认识,而对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则明显关注不足。前期研究表明,克隆整合对土壤理化性质、根际微生物及个体竞争力均有显著影响,从而有利于克隆植物的成功入侵、生境修复及植被重建等。对群落及生态系统水平的克隆整合生态学效应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克隆整合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生产力、根际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生态系统碳固持、养分循环等的影响;阐释了克隆整合及空间拓展特性对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及作用机制,并指出今后克隆整合的研究应同时考虑微观(根际过程)和宏观(群落及生态系统)层次的效应以及短期与长期的效应。可将克隆整合与植物-土壤反馈等其他生态过程相联系,综合探究克隆整合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整合 根际微生物 植物-土壤反馈 群落结构及功能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镱光纤激光器实现1178 nm单频线偏振激光输出
7
作者 康芃睿 陶悦 +5 位作者 莫正斐 姜曼 李灿 冷进勇 周朴 姜宗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1-274,共4页
1178 nm单频光纤激光倍频后可以获得黄光,在钠激光导引星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需求。然而,由于掺镱光纤在1178 nm处发射截面小,且存在严重的短波寄生振荡效应,基于掺镱光纤实现1178 nm单频激光输出面临较大的挑战。利用基于一段刻写在5 cm... 1178 nm单频光纤激光倍频后可以获得黄光,在钠激光导引星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需求。然而,由于掺镱光纤在1178 nm处发射截面小,且存在严重的短波寄生振荡效应,基于掺镱光纤实现1178 nm单频激光输出面临较大的挑战。利用基于一段刻写在5 cm长度掺镱光纤上的光栅搭建基于分布反馈(DFB)结构的光纤激光器,实现了线宽为27.61 kHz(0.1 ms积分时间)、最高功率为13 mW、偏振消光比达到19.7 dB的1178.01 nm单频激光输出,是目前基于掺镱光纤实现的最长波长单频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单频 掺镱光纤 分布反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分数阶正位置反馈的垂尾振动主动控制
8
作者 张家旋 李斌 +1 位作者 牛文超 李凯翔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42-2553,共12页
针对自适应正位置反馈(Adaptive 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APPF)控制器在控制效果与分数阶正位置反馈(Fractional Order 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FOPPF)控制器在针对摄动区间小的不足,提出一种分数阶APPF(Fractional Order Adapt... 针对自适应正位置反馈(Adaptive 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APPF)控制器在控制效果与分数阶正位置反馈(Fractional Order 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FOPPF)控制器在针对摄动区间小的不足,提出一种分数阶APPF(Fractional Order Adaptive 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FOAPPF)控制器,使得控制器在控制效果提升的同时兼具强鲁棒性。基于不同参数对FOPPF控制器的影响,推导参数的最佳范围,将系统多个摄动模型的正弦扫频响应进行综合加权处理,并考虑系统远离共振频段的控制性能,构建附带约束条件的控制设计的目标函数。以粘有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s,MFC)的垂尾模型及其摄动模型为被控对象,设计相应的FOAPPF控制器。研究结果表明:相比FOPPF控制器,FOAPPF控制器闭环极点对参数摄动不敏感;相比APPF控制器,FOAPPF控制器的相频曲线在摄动频带内变化平缓,其控制效果受固有频率在线估计误差的影响更小;多种试验工况表明,FOAPPF控制器在不同摄动模型下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垂尾抖振响应均方根值至少降低了55%,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因此该控制器对垂尾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具有良好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位置反馈 固有频率在线估计 摄动结构 自适应控制 分数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无穷分布时滞和反馈控制的周期阶段结构单种群模型
9
作者 尹瑞霞 王泽东 张龙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4-1011,共18页
该文研究了一类具有无穷分布时滞和反馈控制的周期阶段结构单种群模型.首先得到了辅助系统-周期阶段结构单种群模型存在唯一全局渐近稳定周期解的充分性判别准则,其次以积分形式建立了模型持久性和正周期解存在性的充分性判别准则.最后... 该文研究了一类具有无穷分布时滞和反馈控制的周期阶段结构单种群模型.首先得到了辅助系统-周期阶段结构单种群模型存在唯一全局渐近稳定周期解的充分性判别准则,其次以积分形式建立了模型持久性和正周期解存在性的充分性判别准则.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演示了文中的理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 周期解 无穷分布时滞 反馈控制 阶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周期结构参激振动频率分裂研究
10
作者 高鹏 魏振航 王世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3-262,共10页
旋转周期结构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参激振动是其常见的振动形式。该文利用周期结构的时空对称特征提出了一种偏微分形式的时变弹性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Galerkin方法及模态正交性得到了常微分形式的多自由度参激振动模型。研究了时变... 旋转周期结构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参激振动是其常见的振动形式。该文利用周期结构的时空对称特征提出了一种偏微分形式的时变弹性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Galerkin方法及模态正交性得到了常微分形式的多自由度参激振动模型。研究了时变刚度激励作用下旋转周期结构的振动行为。为了研究参激振动的固频率分裂规律,采用调制反馈原理分析了不同反馈类型下的振动响应,揭示了时变刚度个数及振动波数等基本参数组合与频率分裂之间的映射关系,还预测了不同反馈类型下参激不稳定对应的激励频率,最后利用Floquét理论和Runge-Kutta方法分别验证了参数不稳定域及不同反馈类型下响应频率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周期结构 参激振动 时变刚度 调制反馈 频率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荷载安全裕度的海上风电筒型基础优化反演设计
11
作者 胡德芳 张冠豪 +3 位作者 江琦 蔡东 刘成果 陈露露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05,共7页
文章基于结构荷载安全裕度概念,针对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开展基于荷载安全裕度的结构优化反演设计,在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同时,减少材料用量,优化体型以降低结构造价。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有限元方法,建立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 文章基于结构荷载安全裕度概念,针对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开展基于荷载安全裕度的结构优化反演设计,在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同时,减少材料用量,优化体型以降低结构造价。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有限元方法,建立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优化反演分析模型与计算流程,分别取1.10,1.20和1.303个设计荷载安全裕度值,对原筒型基础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基于3个安全裕度反演的基础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说明在考虑安全裕度后,优化结构仍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为海上风电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筒型基础 反演分析 结构优化 安全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反馈式节流器的结构设计
12
作者 张楚鹏 梅子进 汤迎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7,72,共5页
薄膜反馈式节流器因反馈精度高,常被用于液体静压转台中。目前,国内液体静压转台高精度缺乏、需求激增,为了提高转台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薄膜反馈式节流器,以获得稳定的高刚度油膜,并采用Ansys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获得液压油的流速和... 薄膜反馈式节流器因反馈精度高,常被用于液体静压转台中。目前,国内液体静压转台高精度缺乏、需求激增,为了提高转台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薄膜反馈式节流器,以获得稳定的高刚度油膜,并采用Ansys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分析,获得液压油的流速和压力分布;然后,对比PM流量控制器,结果表明随着入口压力的增加,两者的薄膜最大变形量均呈近似线性关系递增,其递增率仅相差0.11,因此证明所设计的节流器是合理可行的;最后,对基于薄膜反馈式节流的液体静压转台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转台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要求:承载力大于1000 kg、刚度大于2077 N/μm、轴向跳动小于1μm,表明设计的节流器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静压转台 薄膜反馈式节流器 双向流固耦合 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自动化监测及数据移动发布系统 被引量:29
13
作者 谢雄耀 李军 王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788-794,共7页
地表沉降监测是盾构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盾构施工参数,保证施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及时共享和反馈监测成果,提高监测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的效率,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编程技术和MySQL数据库开发了沉降... 地表沉降监测是盾构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盾构施工参数,保证施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及时共享和反馈监测成果,提高监测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的效率,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编程技术和MySQL数据库开发了沉降自动化监测及数据移动发布系统,实现了24 h监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分析和移动端推送,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盾构隧道下穿南宁火车站铁路股道及站房工程,获得盾构推进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及火车轨道沉降的变化规律。通过监测数据和分析成果的及时反馈,优化了盾构机施工参数,有效保证了盾构掘进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自动化监测 反馈控制 移动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变结构输出反馈控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江 乔宇 王先来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1-184,共4页
讨论了离散系统的变结构输出反馈控制 ,采用输出反馈控制不需状态完全可测 ;本文给出了输出反馈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滑模平面设计方法 ;利用趋近律的思想设计控制律 。
关键词 离散系统 滑模变结构控制 反馈控制 状态观测器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变换器精确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62
15
作者 乐江源 谢运祥 +2 位作者 洪庆祖 张志 陈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6-23,共8页
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在Boost变换器仿射非线性模型基础上,推导出对应的非线性坐标变换矩阵和状态反馈表达式,得到Boost变换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模型。在此线性化模型基础上,选取线性切换函数和指数趋近律,设计滑模变结构控... 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在Boost变换器仿射非线性模型基础上,推导出对应的非线性坐标变换矩阵和状态反馈表达式,得到Boost变换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模型。在此线性化模型基础上,选取线性切换函数和指数趋近律,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研究对比表明,所提出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调节和稳态误差调节特性,同时克服了现有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固有的对精确数学模型依赖性的缺点,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从而具有一般性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滑模变结构控制 非线性控制 精确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重查询词的XML结构查询扩展 被引量:21
16
作者 万常选 鲁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11-2619,共9页
文本文档信息检索中检索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用户难以提出准确的描述查询意图的查询表达式.而XML文档除了具有文本文档的内容特征外,还具有结构特征,导致用户更难以提出准确的查询表达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反馈的... 文本文档信息检索中检索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用户难以提出准确的描述查询意图的查询表达式.而XML文档除了具有文本文档的内容特征外,还具有结构特征,导致用户更难以提出准确的查询表达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反馈的查询扩展方法,可以帮助用户构建满足查询意图的"内容+结构"的查询表达式.该方法首先进行查询词扩展,找到最能代表用户查询意图的权重扩展查询词;然后在扩展查询词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查询扩展;最终形成完整的"内容+结构"的查询扩展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与未进行查询扩展相比,扩展后prec@10和prec@20的平均准确率提高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信息检索 结构语义 结构查询扩展 相关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正反馈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混合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志远 朱晓锦 +1 位作者 张合生 李培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8-984,共7页
对于存在结构正反馈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传统的基于有限冲击响应的自适应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难以同时保证控制系统稳定与良好的控制性能.本文在分析正反馈对前馈控制系统影响的基础上,基于无限冲击响应控制器设计模式,提出一种结合前馈... 对于存在结构正反馈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传统的基于有限冲击响应的自适应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难以同时保证控制系统稳定与良好的控制性能.本文在分析正反馈对前馈控制系统影响的基础上,基于无限冲击响应控制器设计模式,提出一种结合前馈自适应控制器和反馈自适应控制器的混合自适应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其中前馈自适应控制器采用参考传感器采集到的扰动相关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反馈自适应控制器通过构建扰动的估计量作为参考信号,控制器参数更新采用Landau参数递推算法.以一典型的具有固有正反馈性质的机械振动系统为控制对象,给出了该混合自适应控制算法的详细推导过程以及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过程,得到了算法稳定与收敛的严格正实条件以及相应放松严格正实条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实时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平台,针对多种振动扰动开展对比实验分析.相关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混合自适应振动主动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自适应控制 混合控制 前馈控制 反馈控制 结构正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线性化和变结构控制的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0
18
作者 韩艳铧 周凤岐 周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7-641,668,共6页
在大姿态角的情况下,飞行器姿态运动的非线性因素和耦合因素不容忽略,使得传统的基于小扰动假设的近似线性化处理方法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首先运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飞行器姿态通道线性化解耦成三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然后运用分散... 在大姿态角的情况下,飞行器姿态运动的非线性因素和耦合因素不容忽略,使得传统的基于小扰动假设的近似线性化处理方法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首先运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飞行器姿态通道线性化解耦成三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然后运用分散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理论对每个通道分别设计变结构控制器,以期使系统获得对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的鲁棒性。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适用于飞行器大姿态角飞行的情况,并对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姿态控制 非线性 反馈线性化 变结构控制 滑动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反馈的滑模变结构重装空投纵向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大东 孙秀霞 +1 位作者 董文瀚 徐光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60,共7页
针对重装空投过程中,重型货物持续移动及瞬间离机严重影响载机的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线性化反馈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控制律设计方法,利用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反馈线性化完成系统解耦线性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系... 针对重装空投过程中,重型货物持续移动及瞬间离机严重影响载机的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线性化反馈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控制律设计方法,利用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反馈线性化完成系统解耦线性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系统内环速度与俯仰姿态跟踪控制器,保证了系统鲁棒性,结合外环PID高度保持控制器完成整个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最后,仿真验证了该控制器鲁棒性强,且满足空投任务战技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装空投 非线性反馈线性化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结构的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真 陆宇平 刘燕斌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7-391,共5页
提出一种用于编队机动运动控制的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以虚拟结构为框架,在编队控制算法里加入队形反馈,邻近的分散编队控制器之间进行通信和协调,使得编队控制器既能控制编队机动运动速度,又能在编队机动过程中较好地维持队形.证明了该... 提出一种用于编队机动运动控制的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以虚拟结构为框架,在编队控制算法里加入队形反馈,邻近的分散编队控制器之间进行通信和协调,使得编队控制器既能控制编队机动运动速度,又能在编队机动过程中较好地维持队形.证明了该编队控制方法的收敛性.对有控制输入饱和约束的机器人组成的编队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控制 虚拟结构 队形反馈 多机器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