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脱硫废水多污染物深度净化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李正超 张燕玲 +3 位作者 詹道平 赵鹏 田森林 刘树根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73-3083,共11页
本研究采用沉淀-吹脱-电解工艺技术处理石灰石湿法脱硫废水,考察了工艺条件对除氯、脱氮、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并探究多污染物去除机制.基于RSM试验方法优化了复盐沉淀除氯工艺条件,在Ca/Al/Cl比例6.8:1.9:1、操作温度37.5℃条件下,... 本研究采用沉淀-吹脱-电解工艺技术处理石灰石湿法脱硫废水,考察了工艺条件对除氯、脱氮、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并探究多污染物去除机制.基于RSM试验方法优化了复盐沉淀除氯工艺条件,在Ca/Al/Cl比例6.8:1.9:1、操作温度37.5℃条件下,脱硫废水中氯离子去除率为66.9%;碱性条件下空气吹脱处理,氨氮去除率为76.5%;再经电化学氧化处理180min,水体中氨氮和难降解有机物明显下降,出水氨氮和COD浓度分别降低至7mg/L与165mg/L.脱硫废水中投加钙铝复盐后,较高Ca/Al比以及适宜的反应温度促进四面体Al(OH)_(4)-向Ca-O-Al八面体骨架转化,Cl-通过吸附或离子交换这类途径与钙铝双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结合,生成固相物Ca_(4)Al_(2)(OH)_(12)Cl_(2)•10H_(2)O并从水体沉淀析出;沉淀-吹脱处理后的尾水氯离子含量较高,在电化学作用下激发产生•Cl、•OH、^(1)O_(2),水体中氨氮和难降解有机物通过阳极直接氧化与活性物质间接氧化得以高效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多污染物 深度净化 复盐沉淀 电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容 李国信 +5 位作者 李昀泽 梁丽喆 陆飞 党世竟 吴红江 刘晓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34-2240,共7页
背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而出现疼痛、跛行,甚至肢体缺血坏死的慢性疾病,炎症和脂质浸润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相关... 背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而出现疼痛、跛行,甚至肢体缺血坏死的慢性疾病,炎症和脂质浸润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相关指标对其进行诊断和分析。目的通过收集ASO患者的病例资料,探究多种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与ASO的相关性,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2024年1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600例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Rutherford分期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200)、中度组(n=200)和重度组(n=200)并随机筛选200例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计算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泛免疫炎症值(PIV)、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SIR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IR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IV/HDL-C、PIV×LDL-C]。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综合指标与ASO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O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综合指标对ASO的诊断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ASO患者单核细胞计数(MONO)、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LDL-C、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正常人群,HDL-C低于正常人群(P<0.05)。不同Rutherford分期分组ASO患者资料比较结果显示,重度组男性占比、高血压、吸烟比例、MONO、NEUT、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LYMP、HDL-C低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年龄高于中度组(P<0.05),LDL-C低于轻度组(P<0.05);中度组高血压比例、MONO、NEUT、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轻度组(P<0.05),HDL-C低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饮酒比例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0.05)、轻度组PLT低于中度组、重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与ASO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RI是ASO发生的保护因素(OR=0.009,95%CI=0.000~0.181,P=0.009),SIRI×LDL-C(OR=1.665,95%CI=1.260~2.201,P=0.001)、PIV/HDL-C(OR=1.014,95%CI=1.003~1.024,P=0.005)是ASO发生的危险因素。SIRI×LDL-C预测ASO发生的AUC为0.710,灵敏度为0.442,特异度为0.890,PIV/HDL-C预测ASO发生的AUC为0.761,灵敏度为0.505,特异度为0.975。结论本研究纳入的综合指标,包括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和ASO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SIRI是ASO发生的保护因素,SIRI×LDL-C、PIV/HDL-C是ASO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ASO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泛免疫炎症值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 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多元浸出液中Cl^(-)竞争吸附及迁移行为
3
作者 宋健清 李存兄 +6 位作者 陈帮耀 戴兴征 周中华 邱伟佳 张少博 刘自虎 代林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7-1351,共15页
随着传统锌资源的日益枯竭,复杂二次锌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趋势。针对二次锌资源中氟、氯含量普遍较高且脱出成本高,易新增二次危废的行业难题,研发了“可控浸出-靶向脱氯-氯资源化-原位除氟”的氟氯梯级靶向脱出及氯资源化利用的短流程... 随着传统锌资源的日益枯竭,复杂二次锌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趋势。针对二次锌资源中氟、氯含量普遍较高且脱出成本高,易新增二次危废的行业难题,研发了“可控浸出-靶向脱氯-氯资源化-原位除氟”的氟氯梯级靶向脱出及氯资源化利用的短流程处理工艺,同时实现氟氯高效洗脱富集、氯靶向分离、氯资源化利用、氟原位沉淀等多重目标。本文着重研究了新工艺流程中产出的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多元浸出液离子交换法靶向脱氯时Cl^(-)的迁移行为及锌、氟、砷、锑共存离子的竞争性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在优化技术参数下,大孔强碱阴离子树脂对Cl~-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化学吸附能力,树脂饱和吸附容量(N_(max))为108.04 mg/g,Cl^(-)脱除率>98%,硫酸溶液中Cl^(-)解吸率达98.91%;复杂多元高氯溶液的连续吸附过程遵循B-A吸附模型;微量的锌、氟、砷、锑等共存离子具有竞争性吸附能力,其中,F-是与Cl^(-)竞争吸附的主要对象,砷、锑主要以含氧酸根(H_(2)AsO_(3)^(-)、SbO_(4)^(3-)、[SbO(OH)_(2)]^(-))的形式与Cl-竞争部分活性位点,而Zn^(2+)则与Cl^(-)形成ZnCl_(n)^(2-n)(n=3,4)配合物被树脂吸附并固定于树脂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氯次氧化锌 离子交换树脂 多元复杂溶液 氯吸附率 杂质竞争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缓解神经性疼痛的药效学及其作用机制探索
4
作者 于广东 唐月月 李向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43-1854,共12页
目的:探索姜黄素影响神经性疼痛的主要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姜黄素治疗神经性疼痛的靶点,对发现的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分析与网络分析。将18只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观察组,每组6只。除... 目的:探索姜黄素影响神经性疼痛的主要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姜黄素治疗神经性疼痛的靶点,对发现的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分析与网络分析。将18只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观察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结扎单侧坐骨神经制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手术后24 h,姜黄素观察组大鼠给予100 mg/kg姜黄素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持续21 d。用爪退缩阈值(PWT)、爪退缩潜伏期(PWL)评估疼痛行为,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背根神经节(DRG)病理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炎症介质,流式细胞术和相应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DRG中神经性疼痛相关核心基因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DRG中神经性疼痛相关核心蛋白表达。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确定了姜黄素治疗神经性疼痛的56个相关靶点,并通过基因富集分析发现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在与神经性疼痛密切相关的通路中,核心基因分析显示,姜黄素与抗炎症和抗氧化高度相关。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观察组大鼠术后18 d的PWT、PWL值高于模型组(均P<0.05);DRG样本有组织修复迹象,神经元细胞形态恢复正常,细胞核完整,细胞间隙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也明显减轻;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裂解的Caspase-3/GAPDH、裂解的Caspase-9/GAPDH和Bcl-2相关X蛋白(Bax)/GAPDH,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l-2)/GAPDH值低(均P<0.0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活性氧(ROS)水平低(P<0.05);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蛋白(ALB)、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表达高,磷酸化蛋白激酶B1(p-AK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表达低(均P<0.05);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5(CCL-5)、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2(CXCR2)、磷酸化Janus激酶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Src家族酪氨酸激酶(SRC)、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核因子κB蛋白表达低,HIF-1α蛋白表达高(均P<0.05)。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调节关键信号通路(如JAK2/STAT3和核因子κB)及核心基因(如CCL-5、CXCR2、HIF-1α等),治疗神经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神经性疼痛 炎症介质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多靶点 信号通路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越限风险的氢能港口配电网灾后应急调度
5
作者 杨佳辉 王玉玺 +1 位作者 随权 林湘宁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92,共12页
针对极端灾害侵袭港口配电网导致负荷大规模中断、经济损失严重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频率约束的氢能港口配电网灾后应急调度策略。通过量化分析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储氢站运行特性及关联关系,构建港口氢能系统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 针对极端灾害侵袭港口配电网导致负荷大规模中断、经济损失严重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频率约束的氢能港口配电网灾后应急调度策略。通过量化分析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储氢站运行特性及关联关系,构建港口氢能系统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计及电氢供需关系,提出氢能港口配电网多时间尺度应急调度方法。其中,在长时间尺度上,将节点负荷细分为功率连续可调的可控负荷和馈线开关决断的不可控负荷,建立多类型负荷中断约束;在短时间尺度上,考虑新能源发电和用户用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建立配电网频率稳定约束。采用大M法将模型中的非线性约束转化为经典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策略能够有效减少灾后损失并保障电力供应以及电网安全,对灾后能量恢复提供一个较好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港口 灾后应急调度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岩浆钒钛磁铁矿矿床的主要特征研究与勘查新进展
6
作者 薛胜超 孙海微 +6 位作者 柏中杰 王路阳 田洪庆 程奋维 王毅俊 吴见新 刘振远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65-2484,共20页
随着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新疆塔里木周缘和东天山地区钒钛磁铁矿找矿勘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确立了新疆作为我国重要钒钛磁铁矿资源基地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奥依布拉克、瓦吉里塔格和尾亚矿床的规模均达到了亿吨级,虽然这... 随着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新疆塔里木周缘和东天山地区钒钛磁铁矿找矿勘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确立了新疆作为我国重要钒钛磁铁矿资源基地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奥依布拉克、瓦吉里塔格和尾亚矿床的规模均达到了亿吨级,虽然这些矿床总体品位偏低,但也具有矿体厚、埋藏浅、伴生组分多以及矿体稳定连续等开发优势。本文在总结岩浆钒钛磁铁矿矿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塔里木西北缘、东天山-北山等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床的勘查新进展、主要特征和成因模式,分析了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并对未来勘查要点进行了展望。由于新疆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构造-岩浆事件,形成了多种动力学成因类型的钒钛磁铁矿矿床,具体可划分为三类:(1)与早二叠世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相关,代表性矿床包括塔里木西北缘的奥依布拉克、普昌、瓦吉里塔格等;(2)与晚古生代古亚洲洋闭合后碰撞期间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相关,代表性矿床包括东天山-北山的磁海、香山西矿床;(3)与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期间冈瓦纳大陆沿欧亚大陆南缘汇聚有关,形成于东天山东段陆内造山阶段的辉长质层状岩体,代表性矿床包括东天山星星峡剪切带西侧的尾亚矿床。新疆钒钛磁铁矿的成矿条件多样,资源潜力巨大,未来应加强晚古生代至三叠纪大规模低品位铁矿石的勘查工作,同时深化钒钛资源的高效利用研究,以充分发挥新疆地区钒钛磁铁矿的资源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矿床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 东天山-北山 多成因类型 找矿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聚丁苯橡胶中气化法氧化锌的作用研究
7
作者 张健 刘大晨 +2 位作者 杨洋 邵显桐 龙思曼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5-993,共9页
采用了SEM,TG,EDS等方法分析了气化法氧化锌(Q-ZnO)与间接法氧化锌(J-ZnO)的理化性质及结构性能,探究了两种氧化锌在溶聚丁苯橡胶(SSBR)不同配合体系中的活化作用,考察了氧化锌用量对SSBR性能的影响及活化作用与减锌程度。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了SEM,TG,EDS等方法分析了气化法氧化锌(Q-ZnO)与间接法氧化锌(J-ZnO)的理化性质及结构性能,探究了两种氧化锌在溶聚丁苯橡胶(SSBR)不同配合体系中的活化作用,考察了氧化锌用量对SSBR性能的影响及活化作用与减锌程度。实验结果表明:Q-ZnO在SSBR中的分散性优于J-ZnO,硫化活性高,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优异,抗湿滑性能提高,磨耗性能出色,并且可减少橡胶硫化体系中氧化锌用量,在炭黑/白炭黑并用补强体系中,使用1.1phrQ-ZnO既可达到使用3.1phrJ-ZnO时胶料的性能,Q-ZnO胶料表现出优异的耐热氧老化性、抗湿润性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法氧化锌 活化 分散性 硫化特性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同位素(Fe、S和C)协同揭示高锑地下水Fe(Ⅱ)-Sb(Ⅲ)共氧化机制
8
作者 赵俊梅 刘亚平 +4 位作者 李伟娇 李梓瑶 穆桃李 郝春明 董会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430-7438,共9页
好氧黑暗地下水环境中Sb(Ⅲ)也能实现快速氧化,前人推断Fe(Ⅱ)和Sb(Ⅲ)共氧化可能是最重要的驱动机制,然而该机制缺乏环境同位素分馏的野外验证。为此,野外采集湖南锡矿山锑矿区北矿Dx_(3)~4水高低Sb地下水样品20组,通过对比高低Sb地下... 好氧黑暗地下水环境中Sb(Ⅲ)也能实现快速氧化,前人推断Fe(Ⅱ)和Sb(Ⅲ)共氧化可能是最重要的驱动机制,然而该机制缺乏环境同位素分馏的野外验证。为此,野外采集湖南锡矿山锑矿区北矿Dx_(3)~4水高低Sb地下水样品20组,通过对比高低Sb地下水环境同位素(δ^(56)Fe、δ^(13)C和δ^(34)S)的差异,探究高Sb地下水形成过程中环境同位素的分馏过程,揭示好氧黑暗地下水环境中Sb(Ⅲ)快速氧化的新机制。结果表明:湖南锡矿山锑矿区北矿Dx_(3)~4水中总锑(^(T)Sb)浓度范围为5.30~20 700μg/L,平均值为3 660.61μg/L,Sb(Ⅴ)是最主要的Sb价态。偏中性-弱碱性和富含氧气的Dx_(3)~4水环境为Fe S_(2)和Sb_(2)S_(3)共氧化提供了便利,也引发了沉积物和地下水间δ^(18)O_(SO_(4))、δ^(34)S_(SO_(4))和δ^(56)Fe的分馏,导致高Sb地下水SO_(4)^(2-)、总铁(^(T)Fe)和Sb(Ⅴ)含量的升高。与此同时,微生物活动导致的有机碳氧化分解进一步促进了Fe(Ⅱ)和Sb(Ⅲ)共氧化速率的提升。该结论揭示了好氧黑暗地下水环境中Sb(Ⅲ)氧化新机制,并为进一步提升Sb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认知和防止高Sb地下水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同位素 Fe(Ⅱ)-Sb(Ⅲ)共氧化 有机碳氧化分解 Sb(Ⅴ) 高锑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氧化作用下碳质金矿矿物相变及三氯异氰尿酸(TCCA)浸金
9
作者 牛会群 杨洪英 佟琳琳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9-417,共9页
碳质金矿又称双重难处理金矿,难处理的主要原因与毒砂、黄铁矿等硫化物的微细粒包裹以及碳质物“劫金”现象密切相关,导致直接浸出率极低。基于此,加压氧化是分解碳质金矿中硫化物和碳质物的一种有效预处理方法。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 碳质金矿又称双重难处理金矿,难处理的主要原因与毒砂、黄铁矿等硫化物的微细粒包裹以及碳质物“劫金”现象密切相关,导致直接浸出率极低。基于此,加压氧化是分解碳质金矿中硫化物和碳质物的一种有效预处理方法。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获得最优加压氧化条件,并判断各因素对金浸出率影响的显著性。利用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矿物解离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表征方法,探讨在加压氧化作用下碳质金矿的矿物组成以及微观形态变化,并利用有机氯化物TCCA从碳质金矿中提取金。结果表明,反应压力和温度对矿物相变和浸金效果具有显著影响。碳质金矿中硫化物发生溶解并产生相变,铁被氧化为硫酸盐,砷主要以砷酸盐或臭葱石的形式存在。在TCCA浓度0.2 mol/L,NaCl浓度为45 g/L,初始pH值为5.5,反应温度为40℃和矿浆浓度为20%的浸金条件下,浸出3 h后,加压氧化渣(CPOR)的浸金率可达88.47%,浸出液中金浓度为6.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金矿 加压氧化 多元线性回归 矿物相变 TCCA浸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苷通过上调COX5B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对硼替佐米耐药
10
作者 贾林创 刘志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806,共9页
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 BTZ)的获得性耐药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治疗的主要障碍。在获得性耐药的发展过程中,MM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然而,细胞代谢重编程驱动BTZ耐药性发展的关键基因和潜在机制尚未完全... 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 BTZ)的获得性耐药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治疗的主要障碍。在获得性耐药的发展过程中,MM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然而,细胞代谢重编程驱动BTZ耐药性发展的关键基因和潜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嘧啶代谢产物在MM耐药性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CCK-8实验筛选结果显示,嘧啶代谢产物尿苷与MM对BTZ的耐药性显著相关(P<0.05)。通过CCK-8、Western印迹、流式细胞术在体外证实尿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BTZ诱导的MM细胞凋亡(P<0.05);构建Vk*MYC小鼠模型、皮下移植瘤模型和骨髓腔内移植模型,发现BTZ与尿苷联合给药显著加速了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并加剧骨组织破坏以及肿瘤细胞浸润(P<0.05);RNA测序分析显示尿苷在转录水平上主要调控MM细胞的线粒体翻译功能。Seahorse能量代谢分析证明尿苷增强了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速率,但对糖酵解速率无显著影响。同时,转录物组学差异基因分析显示,尿苷处理组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X5B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并通过实验证明COX5B是尿苷影响MM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关键分子。综上所述,尿苷通过上调COX5B的转录水平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强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进而促进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最终驱动MM细胞对BTZ耐药性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揭示了尿苷在MM耐药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了尿苷通过COX5B介导的细胞代谢重编程的分子机制,为复发/难治性MM的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耐药 尿苷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姑多糖调控TLR4/MyD88/NF-κB抑制细胞炎症和氧化损伤对多种重金属诱导L02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周漫钰 刘红双 +3 位作者 刘冰清 高鑫 梁垚 廖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1,I0014,I0015,共7页
目的探索慈姑多糖(Sagittaria Sagittifolia polysaccharide,SSP)是否通过介导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kappa... 目的探索慈姑多糖(Sagittaria Sagittifolia polysaccharide,SSP)是否通过介导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对6种重金属联合所致L02肝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方法首先根据北京市售大米6种重金属膳食摄入比例,构建6种重金属混合染毒液所致L02细胞损伤体外模型。应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慈姑多糖(0.25、0.5、1、2 mg/mL)提前作用24 h对L0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流式结合Hoechst 33342荧光检测细胞凋亡;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oly-ADP ribose polymerase1,PARP1)、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7、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SSP在1 mg/mL作用24 h保护效果最佳;与模型组相比,SSP治疗组中ROS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下降(P<0.05),Drp1、TNF-α、IL-1β、IL-17和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AR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SSP可有效改善6种重金属联用诱导的L02细胞凋亡,可能与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多糖 多种重金属 TLR4/MyD88/NF-κB通路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L0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钨和Vulcan XC-72炭混合载Ir催化剂对氨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郁明珠 李林儒 +3 位作者 陆天虹 陈赵扬 马淳安 杜江燕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8-452,共5页
以碳化钨(WC)和Vulcan XC-72炭黑(XC)为载体制备了XC载Ir(Ir/XC)和WC/XC载Ir(Ir-WC/XC)催化剂,在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X射线衍射谱对催化剂表征的基础上,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2种载体Ir催化剂对氨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发现氨在Ir-WC/XC催化剂... 以碳化钨(WC)和Vulcan XC-72炭黑(XC)为载体制备了XC载Ir(Ir/XC)和WC/XC载Ir(Ir-WC/XC)催化剂,在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X射线衍射谱对催化剂表征的基础上,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2种载体Ir催化剂对氨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发现氨在Ir-WC/XC催化剂电极上的氧化峰峰电流密度比在Ir/XC催化剂电极上大31.26%,而且电催化稳定性明显好于Ir/X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 碳化钨和炭黑载铱催化剂 电催化性能 电流型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潮对ZnO阀片的多重雷击耐受性能影响
13
作者 郭蕾 刘聪 +2 位作者 黄林 王东阳 马御棠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68-5377,共10页
ZnO阀片是避雷器的核心组件,易遭受环境中潮气的侵入,并在多重雷击下发生严重的破坏。为此针对受潮对ZnO阀片的多重雷击耐受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搭建了ZnO阀片多重雷击实验平台与人工受潮实验平台,制备了不同受潮状态样品,对样... ZnO阀片是避雷器的核心组件,易遭受环境中潮气的侵入,并在多重雷击下发生严重的破坏。为此针对受潮对ZnO阀片的多重雷击耐受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搭建了ZnO阀片多重雷击实验平台与人工受潮实验平台,制备了不同受潮状态样品,对样品进行4重雷击实验,测试得到了实验过程中样品的直流参数和红外温升变化结果;然后,分析了受潮对ZnO阀片的多重雷击电特性影响,结合直流参数并基于微裂纹研究了受潮下ZnO阀片电特性劣化过程;最后,基于样品的冲击表面温度分布图和冲击热性能参数,统计了冲击破坏形式,并结合样品微观结构变化情况分析了受潮阀片冲击热特性变化与热应力对阀片的破坏。实验结果表明:阀片受潮加速其多重雷击损坏速率,损坏速率最高为正常阀片的7.5倍;受潮阀片的冲击红外温升增大但分布更均匀,最大温升为正常阀片的1.75倍;阀片受潮劣化主要由其内部微裂纹与水分共同形成的高电导电阻通道导致,并会对阀片造成随干燥而恢复的可逆缺陷和腐蚀性不可逆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雷击 氧化锌阀片 受潮劣化 雷击耐受性能 微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雷击下线路避雷器氧化锌阀片的劣化特性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御棠 束洪春 +3 位作者 王东阳 朱梦梦 符安志 黄林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8,共10页
多重雷击会加速劣化氧化锌阀片,造成阀片的电、热性能急剧下降,不同多重雷击参数下氧化锌阀片的破坏具有显著差异性。为此,开展了不同多重雷击参数对氧化锌阀片劣化特性的研究:首先,搭建了多重雷击试验研究平台,对阀片进行了单重1.0倍... 多重雷击会加速劣化氧化锌阀片,造成阀片的电、热性能急剧下降,不同多重雷击参数下氧化锌阀片的破坏具有显著差异性。为此,开展了不同多重雷击参数对氧化锌阀片劣化特性的研究:首先,搭建了多重雷击试验研究平台,对阀片进行了单重1.0倍额定电流、单重1.5倍额定电流、4重1.0倍额定电流、单重1.5倍额定电流和12重1.0倍额定电流的5种工况冲击试验,测试了阀片的直流参数和温升;其次,分析了多重雷击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后对阀片的非线性系数、热应力和破坏形式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直流参考电压变化均呈“下降—平稳—下降”趋势,4重出现直流参考电压陡降现象,12重出现泄漏电流陡升现象;1.5倍额定电流工况下阀片泄漏电流在前期与标称电流工况的变化幅度相近,后期急剧劣化;非线性系数也存在“下降—平稳—下降”规律,增大冲击重数和幅值会使非线性系数下降趋势增大;冲击重数和幅值增大使阀片外圈处最大热应力增加,阀片外圈出现不同长度的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阀片 多重雷击 泄漏电流 非线性系数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的北京PM_(2.5)组分特征及氧化潜势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滑彤昕 刘蕾 +5 位作者 温维 刘晓宇 姜博 马欣 刘育松 邓子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7,共11页
于2019年3、7月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站进行PM_(2.5)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并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模型进行来源解析,发现交通源(19.10%)、二次组分(19.17%)和扬尘源(18.02%)是采样期间PM_(2.5)污染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以每立方米大... 于2019年3、7月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站进行PM_(2.5)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并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模型进行来源解析,发现交通源(19.10%)、二次组分(19.17%)和扬尘源(18.02%)是采样期间PM_(2.5)污染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以每立方米大气体积的抗坏血酸的消耗速率(OPv)表征PM_(2.5)的氧化潜势.3月北京的OPv值为(210.49±169.00)[pmol/(min·m^(3))],7月则为(313.34±131.84)[(pmol/(min·m^(3))).且OPv与Cu(r=0.801)、As(r=0.742)、SO_(4)^(2-)(r=0.701)等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将多元回归结果和WRF-Chem模型结合,构建了新的氧化潜势预测模型,发现OPv和PM_(2.5)浓度的空间特征存在差异,北京市OPv的浓度最大值出现在东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 氧化潜势 多元回归分析 WRF-Chem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预曝露对多元稀土氧化物YSZ热障涂层的CMAS腐蚀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文君 米栋 +4 位作者 程昊 王旭 艾兴 李子昂 李东旭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3,共11页
针对预曝露对多元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Gd_(2)O_(3)-Yb_(2)O_(3)-Y_(2)O_(3)(GYb-YSZ)CMAS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制备标准件试样,开展三类实验:高温预曝露实验、CMAS腐蚀实验以及高温预曝露后CMAS腐蚀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 针对预曝露对多元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Gd_(2)O_(3)-Yb_(2)O_(3)-Y_(2)O_(3)(GYb-YSZ)CMAS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制备标准件试样,开展三类实验:高温预曝露实验、CMAS腐蚀实验以及高温预曝露后CMAS腐蚀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纳米压痕等方法对比研究了涂层在进行上述三类实验前后微观形貌组织与基本力学特性的变化,从而讨论高温预曝露对CMAS腐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短时预曝露处理会引起多通道渗透,长时预曝露处理会导致纵向贯穿裂纹发生。对于980℃或1050℃预曝露处理125 h会降低CMAS渗透效果。当温度达到1150℃时,CMAS以熔融态渗入陶瓷层中,在冷却过程中,CMAS重新凝固导致柱状晶间隙膨胀形成垂直裂纹,直至贯穿陶瓷层,加速涂层剥落;同时,CMAS腐蚀后样品涂层的杨氏模量约增加48%,硬度约增加50%。因此,经过980℃或1050℃预曝露处理125 h的试样具有明显的抗CMAS腐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稀土氧化物 热障涂层 预曝露 CMAS腐蚀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扫描速率法的α-Al_(2)O_(3)煅烧动力学研究
17
作者 邹婷 李中林 +4 位作者 王丁 吕凤程 张伟光 李义兵 蒋学先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以氢氧化铝粉体为原料,探究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过程中的相转变与微观组织变化,利用多重扫描速率法对其煅烧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的优化条件为:煅烧温度1200℃、煅烧时间2 h、升温速... 以氢氧化铝粉体为原料,探究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过程中的相转变与微观组织变化,利用多重扫描速率法对其煅烧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的优化条件为:煅烧温度1200℃、煅烧时间2 h、升温速率5℃/min。氢氧化铝煅烧过程出现3个吸热峰,对应3个失重阶段:第一阶段反应机理函数为G(α)=[(1-α)^(-1/3)-1]^2,反应平均活化能为91.16 kJ/mol,指前因子17.00×10^(9)~44.03×10^(9)min^(-1);第二阶段反应机理函数为G(α)=α~2,反应平均活化能为106.2 kJ/mol,指前因子7.70×10^(9)~18.60×10^(9)min^(-1);第三阶段反应机理函数为G(α)=α~(1/4),反应平均活化能为235.42 kJ/mol,指前因子39.94×10^(9)~50.79×10^(9)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氧化铝 煅烧 相变 α-Al_(2)O_(3) 热分析 动力学 多重扫描速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难处理金精矿生物预氧化-TCCA浸金实验研究
18
作者 牛会群 杨洪英 佟琳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65-3475,共11页
某含碳难处理金精矿中金含量15.9 g/t,铁、砷、硫和总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17%、3.41%、24.7%和6.06%。金主要以次显微颗粒的形式被包裹于黄铁矿和砷黄铁矿中,同时碳引发“劫金”效应。本文针对该金精矿的特点开展了生物预氧化-TCCA(... 某含碳难处理金精矿中金含量15.9 g/t,铁、砷、硫和总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17%、3.41%、24.7%和6.06%。金主要以次显微颗粒的形式被包裹于黄铁矿和砷黄铁矿中,同时碳引发“劫金”效应。本文针对该金精矿的特点开展了生物预氧化-TCCA(三氯异氰尿酸)浸金实验研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浸金过程各因素对浸金效率的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经生物预氧化作用后,金精矿中硫和砷的分解效率分别可达63.59%和85.77%。拉曼光谱显示金精矿中碳质物缺陷减少,碳质物吸附能力下降。另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CCA浓度、NaCl质量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浸金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并呈正相关。TCCA浸金的最优化条件为:TCCA浓度0.22 mol/L,NaCl质量浓度30 g/L,反应温度45℃,矿浆中固体质量分数20%和反应时间3 h。在最优条件下,浸金效率可达87.49%,浸出液中金浓度为6.00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难处理金精矿 生物预氧化 拉曼光谱 TCCA浸金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沧源某氧化铅锌矿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孙伟 张祥峰 +2 位作者 刘加林 黄华 刘润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1,共4页
以云南省沧源县某深度氧化,且锌主要以异极矿形式存在的难选铅锌矿石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丁黄药直接浮选方铅矿、硫化—丁黄药浮选白铅矿、硫化—苯硫酚浮选异极矿的工艺技术条件研究。采用试验确定的先浮铅后浮锌、先选硫化矿后选氧化矿... 以云南省沧源县某深度氧化,且锌主要以异极矿形式存在的难选铅锌矿石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丁黄药直接浮选方铅矿、硫化—丁黄药浮选白铅矿、硫化—苯硫酚浮选异极矿的工艺技术条件研究。采用试验确定的先浮铅后浮锌、先选硫化矿后选氧化矿的闭路浮选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铅品位为53.93%、含锌13.13%、银品位为1 751.90 g/t的铅精矿,锌品位为31.82%、含铅2.75%的锌精矿,以及铅品位为33.38%、锌品位为19.10%、银品位为694.85 g/t的铅锌混合精矿,铅锌银的综合回收率均超过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铅锌矿 异极矿 硫化 苯硫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对硫化橡胶粉表面的氧化改性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牟东兰 杨冰 +2 位作者 韩迎春 陈立娇 赵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7,共4页
本文采用次氯酸钠对硫化橡胶粉进行表面氧化改性研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量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其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表明,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胶粉的氧化反应都有... 本文采用次氯酸钠对硫化橡胶粉进行表面氧化改性研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量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其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表明,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胶粉的氧化反应都有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的氧化剂用量为40%,反应温度为40℃左右,反应时间为3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胶粉 次氯酸钠 表面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