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heory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of Structures with Stochastic Parameters
1
作者 ZHANG Bei YIN Xue-gang WANG Fu-ming ZHONG Yan-hui CAI Ying-chu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94-198,共5页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stoch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a theory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of structures with stochastic parameters is presented by using probability finite ...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stoch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a theory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of structures with stochastic parameters is presented by using probabilit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tochastic experiment data of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modeling of structures with deterministic parameters. Double-decker space fram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validate this theory and method, good results are g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ABILITY FINITE ELEMENT METHOD STOCHASTIC PARAMETER structure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multipl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interior ballistics based on orthogonal test methods 被引量:10
2
作者 Chao-bin Hu Xiao-bing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690-697,共8页
Influence of multipl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gun launch system driven by highpressure reactive gases is important for structur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djustment.A coupled lumped parameter mode... Influence of multipl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gun launch system driven by highpressure reactive gases is important for structur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djustment.A coupled lumped parameter model was utilized to predict the propellant combustion,and a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applied to approximate the mechan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rojectile and the barrel.The combustion and the mechanical interactions were coupled through a user subroutine interface in ABAQUS.The correctness and the capability of the finite element approximations in capturing small structural changes were validated by comparing predicted resistance with experiments.Based on the coupled model,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a medium-caliber gun on the system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search costs,orthogonal tests we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the parameters.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important order of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launching process was obtain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width of the rotating band stands out among the studied parameters in the gun.The work provides a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parameters on system performance and gives guidance for controlling the system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parameters COUPLED model COMBUSTION Sensitivity analysis ORTHOGONAL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effect of eccentric decoupled charge structure on blasting-induced rock damage 被引量:16
3
作者 PAN Cheng XIE Li-xiang +3 位作者 LI Xing LIU Kai GAO Peng-fei TIAN Long-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663-679,共17页
Eccentric decoupling blasting is commonly used in underground excavation.Determination of perimeter hole parameters(such as the blasthole diameter,spacing,and burden)based on an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 is vital for... Eccentric decoupling blasting is commonly used in underground excavation.Determination of perimeter hole parameters(such as the blasthole diameter,spacing,and burden)based on an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 is vital for achieving an excellent smooth blasting effect.In this paper,the Riedel-Hiermaier-Thoma(RHT)model was employed to study rock mass damage under smooth blasting.Firstly,the parameters of the RHT model were calibrated by using the existing SHPB experiment,which were then verified by the existing blasting experiment results.Secondly,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harge structures on the blasting effec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RHT model.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ccentric charge blasting has an obvious pressure eccentricity effect.Finally,to improve the blasting effect,the smooth blasting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based on an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The overbreak and underbreak phenomena we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and a good blasting effect was achieved with the optimized blasting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centric charge structure smooth blasting rock mass damage RHT model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ultiple Model Approach to Modeling Based on LPF Algorithm 被引量:2
4
作者 Li, N. Li, S. Xi, Y.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3期64-70,共7页
Input-output data fitting methods are often used for unknown-structure nonlinear system modeling. Based on model-on-demand tactics, a multiple model approach to modeling for nonlinear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basic i... Input-output data fitting methods are often used for unknown-structure nonlinear system modeling. Based on model-on-demand tactics, a multiple model approach to modeling for nonlinear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basic idea is to find out, from vast historical system input-output data sets, some data sets matching with the current working point, then to develop a local model using Local Polynomial Fitting (LPF) algorithm. With the change of working points, multiple local models are built, which realize the exact modeling for the global system. By comparing to other method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good performance for its simpl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est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ORITHMS Computer simulation Data structures Input output programs Mathematical models Parameter estimation POLYNOM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comparison of minimal symmetric model-subset for maneuvering target tracking 被引量:2
5
作者 Fuming Sun Xu E Hongyu M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2期268-272,共5页
Model-set is utilized in state estimation for maneuver- ing target tracking. Two minimal symmetric model-subsets are designed and investigated by moment matching method, which include hypersphere-symmetric model-subse... Model-set is utilized in state estimation for maneuver- ing target tracking. Two minimal symmetric model-subsets are designed and investigated by moment matching method, which include hypersphere-symmetric model-subset and axis-symmetric model-subset, if system mode is a random variable and obeys certai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They can be used as the fun- damental model-subset for multiple models estimation with fixed structure, variable structure and moving bank. The model-groups constructed by above designed subsets are given, which give the practical guidance for use of model-set in multiple models ap- proach with a variable structur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s of two minimal model-set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 the corresponding model-sets with fixed spac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estimation multiple models target tracking variable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Budyko框架流域时变特征参数估计
6
作者 薛联青 陈雨欣 +1 位作者 刘远洪 杨明杰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41,共10页
为分析黄河中游Budyko框架流域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化,并捕捉不同因素对流域特征参数的影响,基于黄河中游8个子流域的径流、气象和人类活动数据,分区构建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GB)和随机森林(RF)模型,对傅抱璞方程中的流域特征参数... 为分析黄河中游Budyko框架流域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化,并捕捉不同因素对流域特征参数的影响,基于黄河中游8个子流域的径流、气象和人类活动数据,分区构建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GB)和随机森林(RF)模型,对傅抱璞方程中的流域特征参数ω进行模拟。通过交叉验证选择表现最优的模型,识别对ω影响显著的主要控制因素,并进一步将最优模型纳入水热耦合平衡方程,构建时变Budyko框架,量化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率。结果表明:3种模型中,RF模型在模拟ω时优于MLR和GB模型;1980—2019年各子流域ω值均呈增大趋势,ω主要受不透水面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等人类活动因素的控制,在气候因素中潜在蒸散发是重要的控制因素;下垫面变化是黄河中游大多数子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气候变化对沁河子流域的影响略强于下垫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yko框架 流域特征参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梯度提升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直径钻孔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钻测方法
7
作者 赵同彬 赵志刚 +3 位作者 齐炎山 尹延春 牛旭 李淇凡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煤体高应力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及时准确测量评估煤体应力是冲击地压预警工作的关键环节。大直径钻孔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最常用的预卸压、卸压解危和应力调控方法,研发和应用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的煤体应力随钻测量技术方法,可以... 煤体高应力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及时准确测量评估煤体应力是冲击地压预警工作的关键环节。大直径钻孔是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最常用的预卸压、卸压解危和应力调控方法,研发和应用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的煤体应力随钻测量技术方法,可以得到煤矿井下大量煤体应力数据。本文根据煤体钻削破坏特征,对钻头破煤进行了力学分析,以钻头钻削力为纽带,研究了钻头受力与煤体应力关系,建立了煤体钻削力学模型,给出了包含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反演方程;开展不同强度和煤体应力的原煤室内钻进实验,验证了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自主研制了大直径卸压钻机配套的随钻测量装置,开展煤矿井下实测实验,获取钻头位移、转速、转矩随时间变化数据,计算得到不同钻孔深度的煤体应力,给出了卸压孔区应力场分布形态,并与钻进能量和钻进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室内钻进实验加载应力与钻削力学模型计算应力平均误差为4.9%、最大误差为15.7%;现场实测煤体应力随孔深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煤壁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一致,同一钻孔的煤体应力、钻进时间和钻进能量随孔深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表明高应力区钻孔消耗能量较多,所需钻进时间也较长;对比相邻钻孔应力发现,先施工钻孔的应力峰值较高,后施工钻孔应力峰值较低,且峰值位置向深部转移,表明先施工钻孔起到明显的卸压作用。通过建立钻进多参量和煤体应力的定量关系,进行基于大直径卸压钻孔钻进多参量的煤体应力原位测量,将大直径卸压钻孔从卸压工程孔拓展为应力测量孔,实现钻孔卸压与应力测量评估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卸压钻孔 钻削力学模型 煤体应力 钻进多参量 钻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落石冲击下棚洞结构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8
作者 刘红岩 吕泽鹏 +4 位作者 刘康琦 周月智 常书瑞 薛雷 张光雄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169,共13页
为探究多次落石冲击下棚洞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征,建立并验证了基于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的落石冲击棚洞FEM-SPH耦合数值模型,并结合LS-DYNA完全重启动技术,研究了落石冲击速度、质量、冲击角度、形状等4个因素对多次落石冲击棚洞结构... 为探究多次落石冲击下棚洞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征,建立并验证了基于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的落石冲击棚洞FEM-SPH耦合数值模型,并结合LS-DYNA完全重启动技术,研究了落石冲击速度、质量、冲击角度、形状等4个因素对多次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力、缓冲层顶部冲击位移、棚顶位移、棚洞塑性应变均与落石质量、速度、冲击方向与棚洞平面的夹角呈正相关;长方体落石冲击产生的冲击力、棚顶位移和塑性应变均大于球体落石,球体落石产生的冲击位移大于长方体;对于长方体落石,冲击位移、棚顶位移、塑性应变与接触面积呈负相关;随着落石冲击次数的增加,峰值冲击力通常会先增大而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洞结构 动力响应 FEM-SPH耦合数值模型 冲击力 多次落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水下机器人结构优化设计
9
作者 唐军 李传清 +1 位作者 党召凯 邓兆才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2,共7页
为提高水下机器人阻力性能及设计效率,设计了一款水下机器人,并对其进行了参数优化。在模型参数化的基础上,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方法进行直航阻力和艇体包络体积的采样,建立了满足工程精度的2阶响应面模型,分析了全局变量对直航阻力和包... 为提高水下机器人阻力性能及设计效率,设计了一款水下机器人,并对其进行了参数优化。在模型参数化的基础上,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方法进行直航阻力和艇体包络体积的采样,建立了满足工程精度的2阶响应面模型,分析了全局变量对直航阻力和包络体积灵敏度的影响。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水下机器人最佳阻力结构,并对比了其他几种优化算法,验证了其优越性。对优化前后艇体的表面压力及稳定性进行分析,与初始设计方案相比,优化后的水下机器人直航阻力减小6.17%,艇体包络体积增大7.56%,艇体表面压力有所改善,具有一定的水平动稳定性,提高了设计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参数优化 结构优化 响应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面裙坠感指数及结构解析
10
作者 杨子田 王诗琪 雷梦洁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192,共7页
为更直观地理解马面裙穿着舒适性并量化表征其因复杂结构和厚重面料产生的下坠感,提出“坠感指数”这个概念,通过系统性研究揭示其与马面裙结构设计参数的关系。首先,定义了坠感指数物理意义与计算方法,通过坠感指数,进一步分析了马面... 为更直观地理解马面裙穿着舒适性并量化表征其因复杂结构和厚重面料产生的下坠感,提出“坠感指数”这个概念,通过系统性研究揭示其与马面裙结构设计参数的关系。首先,定义了坠感指数物理意义与计算方法,通过坠感指数,进一步分析了马面裙总面积与下坠感之间的关系;其次,对马面裙的结构和主要设计参数进行详细解析;最后,基于900组马面裙结构实验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结构设计参数与坠感指数的数学模型,通过残差分析与拟合优度检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马面裙的裙门宽对下坠感的影响较小,且与坠感指数无线性相关关系,而马面裙裙长、腰围、对褶数和单褶量均对马面裙的下坠感呈正相关,其中单褶量对马面裙下坠感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马面裙 结构设计参数 下坠感 坠感指数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
11
作者 陈铁华 畅嘉伦 李红霞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7,共10页
安全生产责任压力会影响矿工行为。探究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因素间的层级和结构关系,可有效管理矿工压力,规范矿工行为。基于此,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深度访谈,并结合扎根理论,确定了13个影响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因素... 安全生产责任压力会影响矿工行为。探究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因素间的层级和结构关系,可有效管理矿工压力,规范矿工行为。基于此,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深度访谈,并结合扎根理论,确定了13个影响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因素;然后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法(DEMATEL)计算了各因素的中心度与原因度,结合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了多层递阶模型,梳理了因素间的层次结构与路径;最后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分析了因素的驱动与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受3个维度13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个人发展3个最直接的表层影响因素,人口统计特征、早期绩效惩处经历、人格特征和监管障碍等6个连接表层与本质层的过渡层与深层次因素,以及领导风格、监管不确定性、安全责任与生产责任4个本质层因素。长期监控本质层和深层因素,重视过渡层因素,有针对性地调整表层因素,是改善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责任压力 矿工 影响因素 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法 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影响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泄漏事故人因失误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钟虹 韩梦萦 +2 位作者 李琼 吴敏 姬荣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7-2725,共9页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响因素,以问卷形式邀请专家评分,并通过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dversarial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ing, AISM)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atrices Impacts Croises-Multiplication Appliance Classement, MICMAC)等方法,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程度、层次结构及风险传导逻辑。研究表明:安全意识、习惯性违规和安全监督监察等因素对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有显著影响,且有强敏感性;规章制度为影响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的根源因素;影响因素层级反馈系统呈多变性和不稳定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人因失误 燃气泄漏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喷射下喷油器结构参数对喷油量波动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津韬 张恒 +2 位作者 赵建辉 马尔可夫·弗拉基米尔 雷奥尼德·格列霍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2,共7页
针对柴油机在多次喷射情况下喷油量波动对工作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喷油量波动的机制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建立共轨喷油器AMESim仿真模型,利用喷油规律和压力波动实验数据完成了仿真模型的校核验证,开展了关键结构参数对主喷油... 针对柴油机在多次喷射情况下喷油量波动对工作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喷油量波动的机制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建立共轨喷油器AMESim仿真模型,利用喷油规律和压力波动实验数据完成了仿真模型的校核验证,开展了关键结构参数对主喷油量影响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油管长度和内径的变化是主喷油量波动的显著影响因素,且喷油量波动主要发生在预-主喷策略下的主喷阶段;针阀升程的增加会增大主喷油量,但其增幅随升程的增加而减小;喷孔直径的变化直接影响主喷油量的波动,但其对预喷引起的压力波动影响较小;OA和OZ孔直径的变化对预喷阶段的压力波动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影响预喷阶段的喷油量,并主要体现在喷油速率上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量波动 压力波动 多次喷射 关键结构参数 高压共轨系统 动态喷射模型 AMESIM仿真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列车动力学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炎丰 张威风 +1 位作者 蔡文锋 徐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144,共8页
[目的]为确保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总结目前国内外磁悬浮列车动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方法]基于UM动力学仿真软件,总结了车辆悬挂参数、悬浮架结构形式、多编组列车动力学、主动悬浮控制算法、被动悬浮拟... [目的]为确保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总结目前国内外磁悬浮列车动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方法]基于UM动力学仿真软件,总结了车辆悬挂参数、悬浮架结构形式、多编组列车动力学、主动悬浮控制算法、被动悬浮拟合模型、车-线动力学、横风荷载下列车动力学及桥梁动力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结果及结论]现有研究大多简化悬浮架建模,较少考虑导向力等横向作用影响。未来需细化悬浮架模型,考虑车辆横向振动,深入进行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横风荷载下动力响应研究以数值模拟为主,需关注风力与车辆、桥梁结构的共振作用。主动悬浮控制算法及被动悬浮拟合模型对动力学仿真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引入悬浮模型至UM软件,可优化悬浮参数及动力学指标,提升列车运行平稳性与安全性。现有磁悬浮列车道岔研究大多集中于列车通过直线道岔工况,对于列车侧向通过道岔时的耦合振动研究较少,未来可建立车-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耦合振动特征。采用多柔性体建模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可更真实反映车辆动态响应。需加强列车制动过程中车-桥耦合作用研究,评估车-桥、车-站动力学模型响应特征,以及桥梁、车站结构在纵向作用下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列车 动力学 车辆悬挂参数 悬浮架结构形式 悬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F模型的电子产品可靠性参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骆明珠 陈颖 康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5-801,共7页
现有的基于失效物理(physics of failure,PoF)模型的可靠性预计只能计算电子产品在寿命周期内经历单一典型任务剖面的失效时间。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失效物理模型,并利用蒙特卡罗仿真定量分析电子产品在寿命周期内实际经历多任务剖面的... 现有的基于失效物理(physics of failure,PoF)模型的可靠性预计只能计算电子产品在寿命周期内经历单一典型任务剖面的失效时间。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失效物理模型,并利用蒙特卡罗仿真定量分析电子产品在寿命周期内实际经历多任务剖面的可靠性水平的新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机载电子设备的平均失效前时间(mean time to failure,MTTF)的计算,建立失效率和可靠度的时间函数,与目前国内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失效率经验模型法以及设备可靠性强化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可靠性参数,而且通过分析与计算过程可发现设计薄弱环节与可靠性参数的定量关系,有效指导设计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参数计算 失效物理模型 蒙特卡罗仿真 多任务剖面 失效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参数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几何衰减因子优化
16
作者 余越 王利国 +6 位作者 王彪 阳志强 张格 靳皓然 吴振森 赵保银 巩蕾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波长与表面起伏高度的相对数值会直接影响目标表面粗糙度的判定,因而波长是影响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精度的重要参数之一。聚焦波长影响,基于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建立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的函数关系。结合实验测量,反演各入... 波长与表面起伏高度的相对数值会直接影响目标表面粗糙度的判定,因而波长是影响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精度的重要参数之一。聚焦波长影响,基于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建立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的函数关系。结合实验测量,反演各入射波长下模型中六参数,并凝练波长对六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模型误差,拟合推导出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在几何衰减因子中增加一个与波长呈指数相关的系数,可以明显提高大散射角时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的精度,并减小受波长影响产生的模型误差,目标样片的均方根误差较优化前减小约40%;波长主要影响六参数中的b、k_(b)、k_(d)、k_(r),其数值变化范围和趋势转折点波段位置与样片材质和表面粗糙度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鉴别伪装和反伪装目标,以及目标的态势感知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几何衰减因子 多波长 六参数模型 遮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气孔、光合相关生理因素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皇晶晶 李叶 +3 位作者 耿涛 娄德钊 林培群 武华周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7,共10页
增强光合作用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农艺性状、光合参数与品种的产量、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以10个不同桑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课题组统计获取的桑树(Morus sp.)叶片大小、叶片数、分枝数等形态数据和粗蛋白等营... 增强光合作用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农艺性状、光合参数与品种的产量、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以10个不同桑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课题组统计获取的桑树(Morus sp.)叶片大小、叶片数、分枝数等形态数据和粗蛋白等营养指标数据,以及测定的光合参数,通过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中具体参数的相关性,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农艺性状、气孔特性、光合指标对桑叶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和贡献潜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树在气孔特性和光合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沙2×伦109品种显示出良好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相关性分析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与叶长、叶宽、全钙含量均显著相关,气孔长度与气孔宽度之间极显著正相关(r=0.833),粗蛋白含量与叶重之间呈正相关(r=0.660);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桑树的气孔特性对叶品质存在负向效应(R^(2)=–0.75),C_(i)对净光合速率(P_(n))有负向效应(R^(2)=-0.91),C_(i)和P_(n)直接影响叶产量(R^(2)分别为2.99和3.04),叶产量对叶品质具有正向效应(R^(2)=0.66)。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通过气孔特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其净光合速率,进一步影响桑树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通过调控桑树气孔的特性可提高桑树的产量和品质,为今后桑树品种改良和精准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特性 光合参数 营养成分 农艺性状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的增益特性研究
18
作者 贺峦轩 陈萍 +4 位作者 李洁 刘虎林 田进寿 胡文波 吴胜利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9,共11页
针对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增益低、增益一致性差的问题,通过三维动态仿真方法,系统分析了光阴极位置、打拿极形状、排布角度、间距及长度对增益的影响,通过可视化追踪电子轨迹,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结构下的电子运动路径、对增益的影响方... 针对侧窗型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增益低、增益一致性差的问题,通过三维动态仿真方法,系统分析了光阴极位置、打拿极形状、排布角度、间距及长度对增益的影响,通过可视化追踪电子轨迹,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结构下的电子运动路径、对增益的影响方式,厘清了影响规律。并优化结构,在不改变打拿极材料和工作电压下,将增益由9.1×10^(6)提升至2.1×10^(7)。提供了一种仿真、设计打拿极光电倍增管的方法,可直接观察不同结构对电子运动轨迹和性能的影响,避免在研制光电倍增管时,盲目试结构,造成成本增加且达不到理想性能,能够为国内自主研制高性能打拿极光电倍增管及其他电子、离子探测器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窗光电倍增管 增益优化 结构参数分析 二次电子发射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比能和表面质量的钛合金铣削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19
作者 欧丽 尹瑞雪 赵雪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73,共6页
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零件的使用性能、制造工艺、效率和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而研究切削比能可以揭示不同切削参数对能耗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切削工艺参数、提高机床能效提供理论依据。以TA15钛合金为研究对象,设置三因素四水平的... 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零件的使用性能、制造工艺、效率和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而研究切削比能可以揭示不同切削参数对能耗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切削工艺参数、提高机床能效提供理论依据。以TA15钛合金为研究对象,设置三因素四水平的全因子铣削实验,以铣削比能和表面粗糙度为预测目标建立了WOA-BP神经网络多输入多输出预测模型,并将模型运用到NSGA-Ⅱ神经网络中,构建了以最低铣削比能和最佳表面质量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切削参数模型,并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集,最后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最优解集进行决策,得出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切削参数组合相比工厂经验切削参数组合,节省能耗约10.7%,降低表面粗糙度约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WOA-BP 多输入多输出 多目标切削参数优化模型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木定量结构模型的单木参数提取及生物量估测
20
作者 于磊 徐佳佳 +4 位作者 倪辰 孔令瑗 黄庆丰 刘华 唐雪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9,共11页
【目的】以安徽省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复杂林境下树木定量结构模型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单木生物量估测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地面调查和无人机获取样地与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其中以地面数据为实... 【目的】以安徽省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复杂林境下树木定量结构模型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单木生物量估测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地面调查和无人机获取样地与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其中以地面数据为实测参照数据。采用相对最短路径算法对雷达数据进行分割,利用树木定量结构模型提取分割后单木点云的树木参数(胸径、主干体积、枝干体积、分支数、冠层基部高度、冠层面积、冠层体积以及冠幅),并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方差膨胀因子对参数进行变量筛选,最后构建基于3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单木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基于随机森林(RF)构建的生物量模型训练效果最佳(R^(2)=0.8800,RMSE=192.81 kg,rRMSE=29.88%),多层感知机(MLP)训练效果(R^(2)=0.8200,RMSE=236.48 kg,rRMSE=36.65%)与支持向量机(SVM)较为相近(R^(2)=0.8100,RMSE=243.67 kg,rRMSE=37.77%)。【结论】本文证实了从树木定量结构模型中所提取的树木参数能在落叶期阔叶树种中构建出精度较高的生物量估测模型,可以为复杂森林环境下的资源调查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激光雷达 树木定量结构模型 生物量估测 树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