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R试验对不同老化程度高黏沥青高温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奚晨晨 严守靖 +2 位作者 魏金涛 孙团伟 张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基于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研究3种高黏沥青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蠕变恢复率及不可恢复柔量评价不同老化条件下高黏沥青高温抵抗外界荷载作用能力,并分析高黏沥青的应力敏感性。研究表明:经短期老化与长期老化后... 基于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研究3种高黏沥青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蠕变恢复率及不可恢复柔量评价不同老化条件下高黏沥青高温抵抗外界荷载作用能力,并分析高黏沥青的应力敏感性。研究表明:经短期老化与长期老化后,高黏沥青老化后变得更坚硬,且Ⅰ型高黏沥青在不同应力和不同老化条件下抗变形能力最优。不同老化条件下,Ⅰ型与Ⅱ型高黏沥青的平均蠕变恢复率均高于SBS改性沥青,平均不可恢复柔量均小于SBS改性沥青,表明添加高黏改性剂对提高沥青的弹性恢复性能与高温抗流动变形能力具有明显作用。3种高黏沥青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应力敏感性大小为Ⅱ型<Ⅰ型<SBS改性沥青,与其蠕变恢复率大小顺序相反,说明应力敏感性与平均蠕变恢复率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结果表明: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考虑不同老化条件下高黏改性沥青的高温黏弹特性,采用平均蠕变恢复率、平均不可恢复柔量和应力敏感系数指标,对全面评价高黏改性沥青的不同老化程度下高温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沥青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 老化程度 高温性能 蠕变恢复率 应力敏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高俊锋 汪海年 +2 位作者 尤占平 陈曦 姜鑫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30,共7页
通过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及温度下生物沥青的PG高温分级、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蠕变恢复率和应力敏感性,对比分析了基于AASHTO MP 19标准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分级,并采用车辙试验验证了生物沥青混... 通过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及温度下生物沥青的PG高温分级、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蠕变恢复率和应力敏感性,对比分析了基于AASHTO MP 19标准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分级,并采用车辙试验验证了生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结果表明:综合等车辙因子临界温度对生物沥青的原样沥青的等级划分效果明显;生物沥青的恢复率较基质沥青和S100沥青大,蠕变柔量较基质沥青和S100沥青小;生物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和蠕变恢复率应力敏感性随生物质重油掺量的变化不呈现明显规律,但应力敏感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4℃可作为低掺量生物沥青高温分级的基准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沥青 高温性能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应力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35
3
作者 郭咏梅 许丽 +1 位作者 吴亮 沈新元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应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对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和高强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与应力敏感性指标Jnr-diff进行了分析,依据AASHTO MP19-10标准对3种改性沥青进行了交通分级,并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三轴动态蠕变... 应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对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和高强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与应力敏感性指标Jnr-diff进行了分析,依据AASHTO MP19-10标准对3种改性沥青进行了交通分级,并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三轴动态蠕变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非线性范围内应力和温度对改性沥青抗永久变形能力的影响具有等效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线性范围逐渐变窄,应力敏感性更为显著;胶粉改性沥青在低应力区间的高温性能优秀,但是其线性范围很小,当应力或温度提高时胶粉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迅速进入非线性范围,高温性能急剧衰减;不同应力和温度下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排序发生改变,基于AASHTO MP19-10标准的交通分级能够反映改性沥青的这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 应力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温拌阻燃沥青高温性能评价与分级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圣洁 林钰 +1 位作者 李梦然 周胜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147,共6页
本研究利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将温拌剂(Sasobit)、氢氧化铝(ATH)和有机蒙脱土(OMMT)与沥青复配,制备成三种不同阻燃剂掺量(质量分数)的温拌阻燃沥青,采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开展对温拌阻燃沥青高温性能的评价。分别... 本研究利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将温拌剂(Sasobit)、氢氧化铝(ATH)和有机蒙脱土(OMMT)与沥青复配,制备成三种不同阻燃剂掺量(质量分数)的温拌阻燃沥青,采用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开展对温拌阻燃沥青高温性能的评价。分别对温拌阻燃沥青在60℃下的应变变化、蠕变恢复率(R)、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及其相应应力敏感性指标(R_(diff)、J_(nrdiff))进行分析,并依据AASHTO M 332-20标准对不同阻燃剂掺量的温拌阻燃沥青进行交通分级。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掺量的提高,两种类型沥青的应变值减小,J_(nr)值呈减小趋势,R值呈增大趋势;阻燃剂掺量较低时,提高其掺量对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改善效果更加明显;温拌阻燃沥青(道路石油沥青)的J_(nr3.2)值不满足AASHTO标准中“≤4.5”的要求。温拌阻燃沥青的J_(nrdiff)值均能满足AASHTO标准中“≤75%”的要求。温拌阻燃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未达到标准交通要求而无法分级,温拌阻燃沥青(SBS改性沥青)在4%阻燃剂掺量下达到特重交通的标准,在8%、12%掺量下达到极重交通的标准,因此温拌阻燃沥青(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更好。基于对温拌阻燃沥青蠕变力学指标、高温交通分级和经济性的综合考虑,推荐复配阻燃剂(ATH、OMMT的质量比为3∶1)的最佳掺量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剂 阻燃剂 SBS改性沥青 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 性能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的再生沥青高温本构模型建立与评价
5
作者 殷鹏 潘宝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9-507,共9页
通过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计算了不同再生剂掺量下再生沥青的高温黏弹性特征参数,然后采用3种黏弹性本构模型分别构建了再生沥青高温本构模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模型评价了适用于再生沥青高温性能研究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Bur... 通过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计算了不同再生剂掺量下再生沥青的高温黏弹性特征参数,然后采用3种黏弹性本构模型分别构建了再生沥青高温本构模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模型评价了适用于再生沥青高温性能研究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Burgers模型和三参数固体模型在评价再生沥青高温性能时,特征参数呈现显著的交替波动性,而四参数固体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PCA模型发现四参数固体模型比Burgers模型和三参数固体模型具有更显著的评价效果,验证了采用四参数固体模型评价再生沥青高温性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 高温性能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本构模型 主成分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评价SBS改性沥青的老化特征
6
作者 刘成 郭小圣 +1 位作者 吴晓颖 么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47-151,共5页
为研究SBS改性沥青在不同老化程度时的性质,该文制备了5种不同SBS含量的改性沥青,利用薄膜烘箱试验(TFOT)、压力老化试验(PAV)进行模拟老化,通过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等方法分析不同老化程度时的流变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MSCR... 为研究SBS改性沥青在不同老化程度时的性质,该文制备了5种不同SBS含量的改性沥青,利用薄膜烘箱试验(TFOT)、压力老化试验(PAV)进行模拟老化,通过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MSCR)等方法分析不同老化程度时的流变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MSCR可以反映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在流变学性质上的不同;改性沥青的老化程度与老化温度并非严格正相关,当拌和温度大于163℃时,老化程度明显加快,R对改性剂的老化敏感性强于J_(nr);高SBS含量的改性沥青具有更优的整体性能,但是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改性剂带来的性能优势逐渐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老化 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 流变学方法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粉对沥青胶浆的性质影响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27
7
作者 樊亮 魏建明 +1 位作者 张玉贞 王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6-1101,共6页
利用常规分析方法及流变测试技术,对普通石油沥青胶浆与SBS改性沥青胶浆进行性能评价和机理探讨.试验发现,沥青胶浆的力学强度和黏弹性变化源于其组成之间的相互作用,2种沥青胶浆在黏弹性组成上有差异,并导致不同的应力响应特点;在高温... 利用常规分析方法及流变测试技术,对普通石油沥青胶浆与SBS改性沥青胶浆进行性能评价和机理探讨.试验发现,沥青胶浆的力学强度和黏弹性变化源于其组成之间的相互作用,2种沥青胶浆在黏弹性组成上有差异,并导致不同的应力响应特点;在高温高频状态下,沥青胶浆内部损耗行为随着粉胶比的增加而提高,胶浆体系更容易被破坏;从沥青胶浆的结构稳定性和损耗特性入手,如相位角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研究矿粉对沥青胶浆的影响机制;可利用多应力重复蠕变回复试验中的不可回复柔量差,进行沥青胶浆的最大粉胶比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胶浆 性能评价 多应力重复蠕变回复试验 不可回复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与SBS的交联反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艳 黄卫东 +1 位作者 林鹏 宋君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9,共6页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荧光显微镜等从化学和微观角度对TB+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观测,对其反应机理进行分析,并采用动态震荡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对其流变性能进行评价,最后采用汉堡车辙试验对其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进行验证,以期找...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荧光显微镜等从化学和微观角度对TB+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观测,对其反应机理进行分析,并采用动态震荡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对其流变性能进行评价,最后采用汉堡车辙试验对其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进行验证,以期找到高温性能俱佳的掺配比例.结果表明:TB+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配合比为:w(胶粉)为20.0%,w(SBS)为3.0%;SBS的掺加使TB沥青产生了交联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弹性恢复能力增强,从而使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考虑TB沥青在经济和环保方面的优势,其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 交联反应 红外光谱试验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指标区分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任东亚 梅煜康 +2 位作者 张家康 冯凌宇 艾长发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0-446,共7页
为优选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类型,提高无缝伸缩缝弹塑体高温稳定性,对选用的3种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分别开展沥青基本性能试验、动态剪切温度扫描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采用软化点、车辙因子与相位角,以及蠕变恢复率和不可恢复蠕... 为优选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类型,提高无缝伸缩缝弹塑体高温稳定性,对选用的3种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分别开展沥青基本性能试验、动态剪切温度扫描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采用软化点、车辙因子与相位角,以及蠕变恢复率和不可恢复蠕变柔度等指标来评价3种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并进行一致性和区分度分析,最后结合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受弹塑体中沥青胶结料聚合物掺量高及其高延迟弹性恢复能力的影响,国内外现行关于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规范采用的软化点、车辙因子等指标对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评价的一致性存在偏差,而基于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的黏弹特性指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区分度明显.因此推荐采用区分度和一致性更可靠的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作为评价无缝伸缩缝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的关键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伸缩缝 沥青胶结料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高温性能 区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试验方法的老化沥青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含宇 徐刚 +2 位作者 陈先华 汪锐 周文彬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8-175,共8页
通过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和压力老化试验(PAV),对70#基质沥青、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高黏沥青(HV)和基于化学改性原理的SBS/橡胶复合改性沥青(SRC)进行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采用温度扫描试验、时间扫描试... 通过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和压力老化试验(PAV),对70#基质沥青、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高黏沥青(HV)和基于化学改性原理的SBS/橡胶复合改性沥青(SRC)进行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采用温度扫描试验、时间扫描试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和线性振幅扫描(LAS)试验对4种沥青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RC沥青的疲劳性能和抗老化能力最佳;温度扫描试验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沥青的疲劳性能差异;时间扫描试验可有效表征4种沥青的疲劳性能,但其耗时较长;MSCR试验中出现了平均弹性恢复率(R 0.1和R 3.2)在长期老化之后大于短期老化之后的情况,其指标规律性和适用的沥青范围尚不明确;LAS试验可以表征沥青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累积损伤发展过程,得到的损伤特征曲线和疲劳方程可有效评价各种沥青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沥青 疲劳性能 线性振幅扫描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盐环境下SBS改性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勤玲 黄志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5,80,共9页
基于自行设计的室内盐蚀干湿循环试验,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SBS改性沥青胶浆进行温度扫描试验和多重应力重复蠕变恢复(MSCR)试验.以3.2 kPa应力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3.2为胶浆高温流变性能评价指标,分析试验环境和干湿循环耦合作... 基于自行设计的室内盐蚀干湿循环试验,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SBS改性沥青胶浆进行温度扫描试验和多重应力重复蠕变恢复(MSCR)试验.以3.2 kPa应力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3.2为胶浆高温流变性能评价指标,分析试验环境和干湿循环耦合作用对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探究Jnr,3.2与常规流变参数、干湿循环次数及试验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盐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胶浆的复数切变模量、车辙因子及Jnr,3.2均呈增大趋势,相位角和蠕变恢复率呈减小趋势.在同种试验条件下,硫酸盐环境对胶浆高温性能的影响最大.Jnr,3.2与改进型车辙因子、试验环境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关联度系数均大于0.93.建议采用日常清扫、定期洒水冲洗的方式来减小路面盐分的积累,提高高温高湿环境中沥青路面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BS改性沥青胶浆 高温流变性能 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mscr) 灰色关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雷俊安 郑南翔 +2 位作者 许新权 吴传海 吕大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4-911,共8页
为了研究温拌剂对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的影响,将温拌剂Evotherm3G和EC120掺加到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以配制温拌沥青,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对短期老化前后温拌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v... 为了研究温拌剂对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的影响,将温拌剂Evotherm3G和EC120掺加到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以配制温拌沥青,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对短期老化前后温拌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votherm3G增加了沥青的相位角,降低了复数模量和车辙因子;EC120降低了沥青的相位角,增大了复数模量和车辙因子;Evotherm3G增加了沥青的应变,降低了蠕变恢复率,提高了不可恢复蠕变柔量;EC120降低了沥青的应变,提高了蠕变恢复率,降低了不可恢复蠕变柔量.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不可恢复蠕变柔量与车辙因子的灰色关联度为0.99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沥青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沥青 高温流变 动态剪切流变 多应力蠕变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修饰石墨烯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蒋文韬 郝培文 +2 位作者 赵超志 仵涛 李德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5-392,共8页
为研究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处理后的石墨烯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高速剪切机在SBS改性沥青中掺入PVP修饰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温度扫描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对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 为研究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处理后的石墨烯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高速剪切机在SBS改性沥青中掺入PVP修饰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温度扫描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对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抗疲劳性能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弯曲梁流变仪试验探索了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抗裂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PVP修饰石墨烯的掺入能够有效改善SBS改性沥青在高温条件下的抗变形、弹性恢复能力以及抗疲劳性能;PVP修饰石墨烯的掺入对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存在负面影响,但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改性 动态剪切流变仪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 弯曲梁流变仪 线性振幅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的温拌沥青高温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雷俊安 郑南翔 +3 位作者 许新权 吴传海 吕大伟 吕明敏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9-465,共7页
选择Evotherm^3G和EC120两种温拌剂加入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配制温拌沥青.采用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对短期老化前后温拌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温拌剂对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Evotherm^3G温拌剂增加... 选择Evotherm^3G和EC120两种温拌剂加入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配制温拌沥青.采用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对短期老化前后温拌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温拌剂对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Evotherm^3G温拌剂增加了沥青的应变,降低了沥青的蠕变恢复率,提高了沥青不可恢复蠕变柔量;EC120温拌剂降低了沥青的应变,提高了沥青的蠕变恢复率,降低了沥青不可恢复蠕变柔量;EC120比Evotherm^3G更能提升沥青的高温性能,但两种温拌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沥青的应力敏感性;短期老化提高了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但对改性沥青高温性能有所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温拌剂 高温性能 应变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铺装常用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关键指标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子豪 倪富健 +2 位作者 李松 蒋继望 陆永强 《建筑材料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3-841,共9页
通过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分析了3种高性能改性沥青(A、B、C沥青)和SBS改性沥青(D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蠕变恢复率(R)及相应的应力敏感性指标;通过室内车辙试验和动态蠕变试验,分析了4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 通过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分析了3种高性能改性沥青(A、B、C沥青)和SBS改性沥青(D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蠕变恢复率(R)及相应的应力敏感性指标;通过室内车辙试验和动态蠕变试验,分析了4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性能指标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与B、D沥青相比,A、C沥青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J_(nr)值较小,R值较大,对应力的敏感程度较低;A、C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要明显优于B、D沥青混合料;相较于室内车辙试验,动态蠕变试验与改性沥青J_(nr)、R之间的相关性更好;使用高应力(3.2、6.4、12.8 kPa)条件下MSCR试验获取的J_(nr)及R值来评价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较为合理;A、C沥青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钢桥面铺装磨耗层的高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相关性分析 钢桥面铺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rutting performance of stone matrix asphalt mixtures containing warm mix additives 被引量:6
16
作者 Rezvan Babagoli Hassan Zia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360-373,共14页
Permanent deformation or rutt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tresses in flexible pavements, has long been a problem in asphalt mixtures and thus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rheo... Permanent deformation or rutt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tresses in flexible pavements, has long been a problem in asphalt mixtures and thus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rheological parameter that would address the rutting susceptibility of both unmodified and modified bituminous binders. In this research, three warm mix additives(Sasobit, Rheofalt and Zycotherm) were used to modify 60-70 penetration grade base binder. The rutting potential of both modified and unmodified binder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the multiple stress creep recovery(MSCR)-based parameter, nonrecoverable compliance(Jnr) and recovery parameter(R). Several performance tests carried on stone matrix asphalt(SMA) mixtures comprising different nominal maximum aggregate sizes(NMASs, 9.5, 12.5 and 19 mm), like Marshall stability, dynamic and static creep and Hamburg wheel tracking tests to evaluate their rutting performa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correlate MSCR test results to performanc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the range of the gradations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increasing the nominal maximum aggregate size of the gradation would increase the permanent deformation resistance of the SMA mixture. Addition of 3% sasobit to base binder leads an increase in Jnr100 about 82%. Addition of 2% rheofalt to base binder leads an recovery increase of about 9.76 % and 27.44% in stress levels of 100 and 3200 Pa,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rutting resistance of mixtures improves as Jnr decreases. The use of the MSCR test in the rutting characterization of bituminous binders is highly recommend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m additives multiple stress creep recovery RUTTING flow number flow time wheel track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型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流变性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传统抗车辙剂主要是一类以聚烯烃类物质为主体的高分子添加剂,但其存在与沥青胶结料相容性不佳的技术问题.为了探索与沥青相容性好且具有高熔点特性的改性蜡类材料是否具备用于制备温拌型抗车辙剂的潜质,研究中将传统聚烯烃类抗车辙剂... 传统抗车辙剂主要是一类以聚烯烃类物质为主体的高分子添加剂,但其存在与沥青胶结料相容性不佳的技术问题.为了探索与沥青相容性好且具有高熔点特性的改性蜡类材料是否具备用于制备温拌型抗车辙剂的潜质,研究中将传统聚烯烃类抗车辙剂与高温蜡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备出系列温拌型抗车辙剂.将4种抗车辙剂分别按照3%、6%和9%的掺加比例加入基质沥青中制备出12种抗车辙剂改性沥青.对上述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温度扫描、频率扫描和多应力蠕变恢复(multiple stress creep recovery,MSCR)等系列流变性能测试,旨在解析高温蜡组分对抗车辙剂熔体流动性影响的同时,筛选出适用于抗车辙剂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抗车辙剂中高温蜡含量与抗车辙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elt mass-flow rate,MFR)具有线性相关性.在低于高温蜡熔点的测试温度下,MFR会随高温蜡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在高于高温蜡熔点的情况下,MFR会随高温蜡比例的增加而升高.鉴于高温蜡高熔点的特征,整体上高温蜡成分会有助于抗车辙剂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提升.温拌型抗车辙剂中高温蜡比例越高,其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改善越好.研究中高温蜡质量分数为30%的温拌型抗车辙剂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改善最佳.综合比较不同流变评价参数,对于以高弹性特征为主体的抗车辙剂改性沥青,车辙因子和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_(nr3.2)更适合作为其高温性能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车辙剂 高温蜡 车辙因子 多应力蠕变恢复 流变分析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雷润祥 王永吉 张富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77-3184,共8页
本文结合甘肃柳敦公路试验段工程实例,研究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GRA)路面性能。通过常规试验、多应力重复蠕变(MSCR)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等方法分析研究了GRA性能,并对GR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RA与苯乙烯... 本文结合甘肃柳敦公路试验段工程实例,研究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GRA)路面性能。通过常规试验、多应力重复蠕变(MSCR)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等方法分析研究了GRA性能,并对GR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RA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相比,针入度降低了12.7%,软化点、高温稳定性及其高温抗变形能力相当,抗应力变形能力及应力敏感性有所提升;GRA与橡胶SBS改性沥青相比,软化点增加了14.1%,弹性恢复增加了6.5%,针入度相当,高温稳定性及其高温抗变形能力有所提升。GRA较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表现出良好的路用性能,现场混合料更易于压实,渗水较小、强度较高,但构造深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 多应力重复蠕变试验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周卫峰 董利伟 +1 位作者 宋晓燕 杨志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59,共5页
为了研究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分别为0%、5%、10%、15%的改性乳化沥青乳液;利用修正低温蒸发法将乳液在40℃条件下养生11d后裁剪成直径25mm、高1mm的圆柱形试件;基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多... 为了研究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分别为0%、5%、10%、15%的改性乳化沥青乳液;利用修正低温蒸发法将乳液在40℃条件下养生11d后裁剪成直径25mm、高1mm的圆柱形试件;基于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分别测定试件在58、64、70及76℃下保温30min后的车辙因子(G*/sinδ)、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研究表明:水性环氧树脂可提高乳化沥青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并降低乳化沥青蠕变过程中的黏性部分,减少累积变形;在评价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时,温度应选在58~64℃之间;为确保高温性能,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性环氧树脂 乳化沥青 车辙因子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作用下废机油改性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肖庆一 赵鹏 +1 位作者 林永会 张萌骐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597-3604,共8页
为探究热老化作用下废机油(WEO)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通过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研究了长期老化后不同废机油掺量(5%,10%,15%)的改性沥青高温流变特性。流变性能测试表明:随着废机油掺量的提高,老化沥青... 为探究热老化作用下废机油(WEO)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通过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研究了长期老化后不同废机油掺量(5%,10%,15%)的改性沥青高温流变特性。流变性能测试表明:随着废机油掺量的提高,老化沥青的相位角δ逐渐增大,复数剪切模量G*和车辙因子G^*/sinδ逐渐减小;同时老化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增加,恢复百分比R下降,抵抗变形能力和变形恢复能力下降。三大指标测试表明:废机油改性剂可以提高沥青的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质量分数为10%的废机油改性沥青在长期老化后其高温性能仍能达到基质沥青水平,但掺量过高,沥青的高温性能下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废机油 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