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白话小说中诗词赋赞的蜕变和语言转型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德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57,共10页
中国白话小说中诗词赋赞的兴衰须还原到小说古今变化的动态语境中解释。借助扬州评话的中介进入文学史,可逆推宋代勾栏中的说话,又可将评话与现代小说并置,从艺术形态的差异看小说的古今变化。从勾栏/书台上的"说话"到书面小...
中国白话小说中诗词赋赞的兴衰须还原到小说古今变化的动态语境中解释。借助扬州评话的中介进入文学史,可逆推宋代勾栏中的说话,又可将评话与现代小说并置,从艺术形态的差异看小说的古今变化。从勾栏/书台上的"说话"到书面小说文本的定型,保留了大量韵文,也是它销声匿迹的肇端。白话小说的古今演变,大要在韵散共生的表演和章回形式结合的叙述转变为现代白话的多音散文叙述,诗词赋赞的蜕变与白话语言的转型是标志。现代性赋予了小说复杂功能,韵、散分离的古代小说的表达在现代语境中被整合起来,诗词赋赞的韵文描述转型为多音散文叙述。从文体变迁和语言变化多向度切入白话小说中的诗词赋赞,有助于立体地建构中国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表演
文体间性
白话
多音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钩沉与还原: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多视域整合
被引量:
7
2
作者
夏燕靖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34,共21页
本文以史学研究中通常采用的钩沉与还原的多重叙史路径,来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发展脉络进行挖掘与整理,目的是通过这种叙史与研究方法,力求揭示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包含在文学理论、文艺学、美学、文化史学,以及各门类艺术史论之中特...
本文以史学研究中通常采用的钩沉与还原的多重叙史路径,来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发展脉络进行挖掘与整理,目的是通过这种叙史与研究方法,力求揭示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包含在文学理论、文艺学、美学、文化史学,以及各门类艺术史论之中特有的呈现方式,以此勾画出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整体面貌,进而把握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在其发展进程中具有的内在规律的贯通性,以建构起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书写与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史
多重叙史路径
建构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可靠叙述和多主线叙事——朱利安·巴恩斯小说《终结感》叙事策略探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聂宝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54-58,共5页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凭小说《终结感》获得了2011年英国布克文学奖,进一步拉近了他与中国读者的亲密接触。该小说的主题复杂,笔法精湛,构思巧妙,其叙事结构尤为独特。通过对其不可靠叙述和多主线叙事等策略的探索性试验...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凭小说《终结感》获得了2011年英国布克文学奖,进一步拉近了他与中国读者的亲密接触。该小说的主题复杂,笔法精湛,构思巧妙,其叙事结构尤为独特。通过对其不可靠叙述和多主线叙事等策略的探索性试验,巴恩斯使该小说达到了后现代语境下叙事技巧和主题的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结感》
不可靠叙述
多主线叙事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事及心理空间构建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丹
刘风光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8-82,88,共6页
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采用选择性全知视角与人物有限视角相融合的叙事对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动态透视,这种多视角叙事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张力和反讽效果,也使读者在语篇阅读过程中建构出相互作用、互相补充的心理空...
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采用选择性全知视角与人物有限视角相融合的叙事对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动态透视,这种多视角叙事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张力和反讽效果,也使读者在语篇阅读过程中建构出相互作用、互相补充的心理空间网络,完成对文本意义的认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肖邦
多视角叙事
认知诗学
心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读《菉竹山房》——发生于1930年代的多重对话
5
作者
程小强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0-15,共6页
著名左翼作家吴组缃的经典短篇小说《菉竹山房》随1930年代新文学欲望抒写之流,借主人公的偷窥行为凸显现代人尤其是女性的生命困境,传达了创作者对个体生命遭际的深刻思量,批判视野直达现代中国城与乡。该作虽未彻底脱离刻板借鉴古典...
著名左翼作家吴组缃的经典短篇小说《菉竹山房》随1930年代新文学欲望抒写之流,借主人公的偷窥行为凸显现代人尤其是女性的生命困境,传达了创作者对个体生命遭际的深刻思量,批判视野直达现代中国城与乡。该作虽未彻底脱离刻板借鉴古典传奇文学叙事之弊,但又能极富创见地在古典模式中领起现代人生困境,使小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既分裂又平衡的叙事面相。而趣味主义格调、"风景之发现"、欲望主题和心理分析手法等艺术创造丰富了新文学作家的生命体验与文学实践,构成了新文学现代性展开的另一种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组缃
《菉竹山房》
古典意趣
多重对话
欲望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电影《让子弹飞》的影像叙事
被引量:
1
6
作者
傅守祥
姜文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00-106,共7页
电影《让子弹飞》以能指狂欢式的美学追求与消费符号的影像,融化电影艺术性与市场性的悖反;以纯熟的视听语言进行深度的历史启蒙与反思。从艺术哲学的视角来看,该片以丰富的视觉内涵对古典、现代、后现代进行审美融合,更新了观众对电影...
电影《让子弹飞》以能指狂欢式的美学追求与消费符号的影像,融化电影艺术性与市场性的悖反;以纯熟的视听语言进行深度的历史启蒙与反思。从艺术哲学的视角来看,该片以丰富的视觉内涵对古典、现代、后现代进行审美融合,更新了观众对电影类型片的审美期待和文化想象。新时代打造电影强国的文化使命,要求主创者具备强大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子弹飞》的风格化,复现了中华文化共同体的丰富性。其中蕴含的艺术操守、喜剧精神与历史反思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新时代
电影强国
启蒙反思
审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芳华》对当下国产青春片怀旧叙事的反思与可能
7
作者
李法庭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5-39,共5页
当下国产青春片仍然存在怀旧叙事的单质化倾向,电影《芳华》打破了这种单质化的叙述瓶颈。青春"伤痕"的叙述逻辑,从之前的遮蔽转向敞开;青春记忆的叙述手法,偏向于使用反讽,而不是一味地美化;青春身体的革命修辞,将个人身体...
当下国产青春片仍然存在怀旧叙事的单质化倾向,电影《芳华》打破了这种单质化的叙述瓶颈。青春"伤痕"的叙述逻辑,从之前的遮蔽转向敞开;青春记忆的叙述手法,偏向于使用反讽,而不是一味地美化;青春身体的革命修辞,将个人身体与时代语境相结合,通过身体符号反射历史纹理;这些都是以往国产青春片所不具备的。在电影《芳华》中看不到当下青春片的谈请说爱,遗落的只有伤痕、反讽和历史语境,由此电影《芳华》呈现了青春的多重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青春片
怀旧叙事
《芳华》
多重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色”与“理”的叙述:浦捷绘画的多重性质
8
作者
杨洋
《流行色》
2021年第3期102-103,共2页
浦捷绘画以叙述的方式表达对图像语言的遐思,其利用"色彩"的语言,关注着这个世界、注视着当下的基本现象,以"色"阐"理",将传统与当下结合,寻求时间维度逝去的记忆,及对当下消费文化真实的洞察与审视。并...
浦捷绘画以叙述的方式表达对图像语言的遐思,其利用"色彩"的语言,关注着这个世界、注视着当下的基本现象,以"色"阐"理",将传统与当下结合,寻求时间维度逝去的记忆,及对当下消费文化真实的洞察与审视。并以"特殊形象"借助平面化的视觉语言,呈现出"形象"在多层浅空间叠加,隐射对时间的"持续性"与空间的"多重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捷绘画
“色”与“理”
多重性
叙述
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白话小说中诗词赋赞的蜕变和语言转型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德明
机构
安教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57,共10页
文摘
中国白话小说中诗词赋赞的兴衰须还原到小说古今变化的动态语境中解释。借助扬州评话的中介进入文学史,可逆推宋代勾栏中的说话,又可将评话与现代小说并置,从艺术形态的差异看小说的古今变化。从勾栏/书台上的"说话"到书面小说文本的定型,保留了大量韵文,也是它销声匿迹的肇端。白话小说的古今演变,大要在韵散共生的表演和章回形式结合的叙述转变为现代白话的多音散文叙述,诗词赋赞的蜕变与白话语言的转型是标志。现代性赋予了小说复杂功能,韵、散分离的古代小说的表达在现代语境中被整合起来,诗词赋赞的韵文描述转型为多音散文叙述。从文体变迁和语言变化多向度切入白话小说中的诗词赋赞,有助于立体地建构中国文学史。
关键词
叙述/表演
文体间性
白话
多音散文
Keywords
narration
performance
interstylisticality
vernacular;
multiple
-voice pros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钩沉与还原: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多视域整合
被引量:
7
2
作者
夏燕靖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34,共21页
文摘
本文以史学研究中通常采用的钩沉与还原的多重叙史路径,来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发展脉络进行挖掘与整理,目的是通过这种叙史与研究方法,力求揭示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包含在文学理论、文艺学、美学、文化史学,以及各门类艺术史论之中特有的呈现方式,以此勾画出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整体面貌,进而把握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在其发展进程中具有的内在规律的贯通性,以建构起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书写与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史
多重叙史路径
建构框架
Keywords
Contemporary China
Art Science Theory
Art Science History
multiple
Methods of History
narration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可靠叙述和多主线叙事——朱利安·巴恩斯小说《终结感》叙事策略探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聂宝玉
机构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54-58,共5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QN-401)
河南省社科联
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3-1657)
文摘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凭小说《终结感》获得了2011年英国布克文学奖,进一步拉近了他与中国读者的亲密接触。该小说的主题复杂,笔法精湛,构思巧妙,其叙事结构尤为独特。通过对其不可靠叙述和多主线叙事等策略的探索性试验,巴恩斯使该小说达到了后现代语境下叙事技巧和主题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
《终结感》
不可靠叙述
多主线叙事
主题
Keywords
The Sense of an Ending
unreliable
narration
multiple
line
narrat
ive
theme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事及心理空间构建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丹
刘风光
机构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8-82,88,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CZH101)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WJQ2011031)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项目(2010921092)
文摘
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采用选择性全知视角与人物有限视角相融合的叙事对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动态透视,这种多视角叙事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张力和反讽效果,也使读者在语篇阅读过程中建构出相互作用、互相补充的心理空间网络,完成对文本意义的认知阐释。
关键词
凯特·肖邦
多视角叙事
认知诗学
心理空间
Keywords
Kate Chopin
multiple point-of-view narration
cognitive poetics
mental space
分类号
I712.4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读《菉竹山房》——发生于1930年代的多重对话
5
作者
程小强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0-15,共6页
文摘
著名左翼作家吴组缃的经典短篇小说《菉竹山房》随1930年代新文学欲望抒写之流,借主人公的偷窥行为凸显现代人尤其是女性的生命困境,传达了创作者对个体生命遭际的深刻思量,批判视野直达现代中国城与乡。该作虽未彻底脱离刻板借鉴古典传奇文学叙事之弊,但又能极富创见地在古典模式中领起现代人生困境,使小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既分裂又平衡的叙事面相。而趣味主义格调、"风景之发现"、欲望主题和心理分析手法等艺术创造丰富了新文学作家的生命体验与文学实践,构成了新文学现代性展开的另一种景象。
关键词
吴组缃
《菉竹山房》
古典意趣
多重对话
欲望叙事
Keywords
Wu Zuxiang
modern experience
classical eharm
multiple
dialogue
desire
narration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电影《让子弹飞》的影像叙事
被引量:
1
6
作者
傅守祥
姜文
机构
温州大学
出处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00-106,共7页
基金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国际认同研究”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电影《让子弹飞》以能指狂欢式的美学追求与消费符号的影像,融化电影艺术性与市场性的悖反;以纯熟的视听语言进行深度的历史启蒙与反思。从艺术哲学的视角来看,该片以丰富的视觉内涵对古典、现代、后现代进行审美融合,更新了观众对电影类型片的审美期待和文化想象。新时代打造电影强国的文化使命,要求主创者具备强大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子弹飞》的风格化,复现了中华文化共同体的丰富性。其中蕴含的艺术操守、喜剧精神与历史反思值得借鉴。
关键词
《让子弹飞》新时代
电影强国
启蒙反思
审美融合
Keywords
Let The Bullets Fly Movie banter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narration
Enlightment Reflection
multiple
Aesthethic Taste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芳华》对当下国产青春片怀旧叙事的反思与可能
7
作者
李法庭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5-39,共5页
文摘
当下国产青春片仍然存在怀旧叙事的单质化倾向,电影《芳华》打破了这种单质化的叙述瓶颈。青春"伤痕"的叙述逻辑,从之前的遮蔽转向敞开;青春记忆的叙述手法,偏向于使用反讽,而不是一味地美化;青春身体的革命修辞,将个人身体与时代语境相结合,通过身体符号反射历史纹理;这些都是以往国产青春片所不具备的。在电影《芳华》中看不到当下青春片的谈请说爱,遗落的只有伤痕、反讽和历史语境,由此电影《芳华》呈现了青春的多重影像。
关键词
国产青春片
怀旧叙事
《芳华》
多重影像
Keywords
domestic youth films
nostalgic
narration
The Youth
multiple
images
分类号
I207.35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色”与“理”的叙述:浦捷绘画的多重性质
8
作者
杨洋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出处
《流行色》
2021年第3期102-103,共2页
文摘
浦捷绘画以叙述的方式表达对图像语言的遐思,其利用"色彩"的语言,关注着这个世界、注视着当下的基本现象,以"色"阐"理",将传统与当下结合,寻求时间维度逝去的记忆,及对当下消费文化真实的洞察与审视。并以"特殊形象"借助平面化的视觉语言,呈现出"形象"在多层浅空间叠加,隐射对时间的"持续性"与空间的"多重性"探讨。
关键词
浦捷绘画
“色”与“理”
多重性
叙述
色彩
Keywords
Pujie’s painting
"multicoloured"and"ideological"
multipl
icity
narration
color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白话小说中诗词赋赞的蜕变和语言转型
徐德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钩沉与还原: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多视域整合
夏燕靖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可靠叙述和多主线叙事——朱利安·巴恩斯小说《终结感》叙事策略探析
聂宝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事及心理空间构建
刘丹
刘风光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重读《菉竹山房》——发生于1930年代的多重对话
程小强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电影《让子弹飞》的影像叙事
傅守祥
姜文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芳华》对当下国产青春片怀旧叙事的反思与可能
李法庭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色”与“理”的叙述:浦捷绘画的多重性质
杨洋
《流行色》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