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imal model of non-bacterial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 the elderly 被引量:2
1
作者 Qinglei ZHU Shiwen WANG Jie YANG Tong YIN Xiaoshun QIAN Qiao XUE Bin X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8-64,共7页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 the elderly (MODSE)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different doses of zymosan, and to compare th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in...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 the elderly (MODSE)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different doses of zymosan, and to compare th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in adult and in the elderly rats. Methods Adult and senile rats, injec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zymosan intraperitoneally were examined for the changes in the func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vital organs, including heart, liver, brain, lungs, and kidneys using blood gas and biochemistry analysis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s of the adult and the elderly rats, the blood gas and blood biochemistry changed in different degrees in the different dosed zymosan groups.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also found in the vital organs including lungs, heart, liver, brain, kidneys, erc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Under the same concentrations of zymosan, the reductions in respiratory, cardiac and renal functions in the senile groups were much more severe than those in the corresponding adult group. In the similar degree of model duplication, the senile rats had the tendency to die later than the adult rats. Conclusions Zymosan can be used in both elderly and adult rats to induce MODS model, and the best dosage for MODSE was 0.Sg/kg injected peritoneally. The model would hopefully be used in the study of mechanisms and the therapeutics on MOD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 the elderly ANIMAL model rat ZYMOS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nges of thromboxane and prostacycli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severe burns
2
作者 黄跃生 黎鳌 杨宗城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Fifty-seve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16 with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and 41 without MOF.It was found that the levelof thromboxane B<sub>2</sub>(TXB<sub>2</sub>... Fifty-seven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16 with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and 41 without MOF.It was found that the levelof thromboxane B<sub>2</sub>(TXB<sub>2</sub>)and the ratio between TXB<sub>2</sub> and 6-keto-prostaglandinF<sub>1α</sub>(TBX<sub>2</sub>/6-keto-PGF<sub>1α</sub>)in plasma and in visceral tissues were increased and re-mained significantly high in the first 5~7 d postburn in patients with MOF but notso in those without MOF.The circulatory platelet aggregate ratio(CPAR)wasmarkedly decreased in the same period in MOF group.Myocardial enzymes(CPK,LDH,and GOT)were markedly increased in the first 3d and remainedsignificantly high within 7 d postburn.Degeneration,structural destruction,edema,hemorrhage and thrombosis were revealed in cardiac,pulmonary,renal andhepatic tissues succumbing to functional failure.Thirteen out of the 16 cases de-veloped MOF during the 3rd to 7th day posthurn and 11 died in that period.These findings substantiate that persistent increase of thromboxane andthromboxane/prostacyclin ratio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MOF after bur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NS multiple organ failure THROMBOXANE myocardiac enzyme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ng epithelial cell-derived IL-25 negatively regulates LPS-induced exosome release from macrophages 被引量:8
3
作者 Zhi-Gang Li Melanie J. Scott +6 位作者 Tomasz Brzóska Prithu Sundd Yue-Hua Li Timothy R. Billiar Mark A. Wilson Ping Wang Jie Fan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CAS 2018年第4期324-334,共11页
Background: Acute lung injury(ALI)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following pulmonary and systemic infection. Alveolar macrophages(AMφ) are at the center of ALI pathogenesis. Emergi... Background: Acute lung injury(ALI)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following pulmonary and systemic infection. Alveolar macrophages(AMφ) are at the center of ALI pathogenesis. Emerging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cell-cell interactions in the lungs play an important regulator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cute lung inflammation. However, the underneath mechanisms remain poorly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a novel function of lung epithelial cells(LEPCs) in regulating the release of exosomes from AMφ following LPS stimulation.Methods: For the in vivo experiments, C57 BL/6 wildtype(WT) mice were treated with lipopolysaccharide(LPS)(2 mg/kg) in 0.2 ml of saline via intratracheal aerosol administratio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was collected at 0–24 h after LPS treatment, and exosomes derived from AMφ were measured. For the in vitro studies, LEPCs and bone marrowderived Mφ(BMDM) were isolated from WT or TLR4-/-mice and were then cocultured in the Transwell? system. After coculture for 0–24 h, the BMDM and supernatant were harvest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xosomes and cytokines.Results: We demonstrate that LPS induces macrophages(Mφ) to release exosomes, which are then internalized by neighboring Mφ to promote TNF-α expression. The secreted interleukin(IL)-25 from LEPCs downregulates Rab27 a and Rab27 b expression in Mφ, resulting in suppressed exosome release and thereby attenuating exosome-induced TNF-α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reveal a previously unidentified crosstalk pathway between LEPCs and Mφ that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of Mφ to LPS. Modulating IL-25 signaling and targeting exosome release may present a new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LUNG injury SEPSIS multiple organ failure Rab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nges of arterial blood ketone body ratio following hypoperfusion in old and adult rats
4
作者 Ling YE Shiwen WANG Songtao YU Wei CHEN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of arterial ketone body ratio as an indicator for multiple organ failure.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model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was made in adult and old rats by h...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of arterial ketone body ratio as an indicator for multiple organ failure.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model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was made in adult and old rats by hypoperfusion-induced hemorrhagic shock. After blood sampling, the arterial acetoacetate, β-hydroxybutyrate, total ketone body, ALT, AST, BUN, creatinine at 2, 4, 8 hr in hypoperfusion were examin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ketone body ratio and organ failure between adult and old rats. Hepatic and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were assessed by comparing ketone body ratios (AcAc/β-OHB) and free NAD+/NADH ratios. Results Ketone body ratio in old rats at 2, 4, 8 hr after the induction of hemorrhagic shock decreased from 0.68 to 0.31, 0.27 and 0.22, respectively. In adult rats, it decreased from 1.12 to 0.17, 0.12 and 0.09, respectively. Changes of ketone body ratio in the adult group were larger than in the elderly group ( P < 0.001).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time of hemorrhagic shock development. Conclusions There was a different ketone body ratio between 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 (MOFE) an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 in general adults. Ketone body ratio is a better indicator than ALT and AST in reflecting hepatic function in the early status of MOF. (J Geriatr Cardiol 2004;1(2) :125-12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 ARTERIAL KETONE body RATIO HYPOPERFUSION HEMORRHAGIC shock r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救治管理对肝脏与胆管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燕 郭志丽 +2 位作者 尚培中 李晓武 王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89-93,共5页
目的 探究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救治管理在肝脏与胆管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收治的肝脏与胆管外伤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处理方案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救治,观察组... 目的 探究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救治管理在肝脏与胆管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收治的肝脏与胆管外伤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处理方案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救治,观察组实施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救治管理。观察2组救治相关指标、并发症及干预前后损伤严重程度、氧化应激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损伤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M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失血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3.85%(3/52)、1.92%(1/52),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救治管理可降低肝脏与胆管外伤患者应激及损伤程度,加速康复进程,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肝脏与胆管外伤 髓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多器官功能衰竭 休克 出血性 救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贺世超 王瑜 朱斌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24-28,4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伴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78例为异常组,无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120例为无异常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并分析心电图异常相关...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伴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78例为异常组,无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120例为无异常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并分析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随访6个月,将心电图异常78例分为预后良好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12分]、预后不良组(MODS评分>12分),分析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对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心电图异常78例心电图表现为T波改变(42.31%,33/78)、窦性心动过缓(34.62%,27/78)、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24.36%,19/78)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类型、总胆红素(TBIL)、脑钠肽(BNP)、左心室Tei指数及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是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疾病类型、TBIL、BNP、左心室Tei指数及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疾病类型、TBIL、BNP、左心室Tei指数、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联合预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类型、TBIL、BNP、左心室Tei指数、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相关,且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心电描记术 多器官功能衰竭 预后 心动过缓 利钠肽 左心室Tei指数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分析
7
作者 孙超文 金聪丽 +1 位作者 陈增强 陶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112例。根据入院后14 d内多器官功能...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112例。根据入院后14 d内多器官功能评分系统分为MODS组38例,非MODS组74例。根据最终预后又分为生存组33例和死亡组79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头颅影像学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OD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MODS组脑卒中/脑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吸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多支血管病变、尿路感染、静脉血栓、出血、癫痫、心肌梗死、急性期机械通气、渗透疗法和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非MODS组,GCS明显低于非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多支血管病变是MO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4,95%CI:1.121~1.163,P=0.015;OR=1.265,95%CI:1.296~1.426,P=0.001;OR=2.532,95%CI:1.126~5.013,P=0.026)。死亡组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易发生M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多器官功能衰竭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多脏器衰竭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陈向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必净联合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多脏器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脓毒血症多脏器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国际脓毒血症治疗指南开展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 目的 探讨血必净联合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多脏器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脓毒血症多脏器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国际脓毒血症治疗指南开展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住院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炎性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PCT(5.82±1.31)μg/L、CRP(21.46±5.27)mg/L、IL-6(180.5±10.7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8.39±2.73)μg/L、(38.62±4.80)mg/L、(290.3±11.37)ng/L,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CI(3.71±0.64)L/(min·m^(2))、MAP(93.16±8.54)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3.11±0.57)L/(min·m^(2))、(86.47±7.12)mm Hg, SVRI(2106.2±189.6)dyn·s·m^(2)/cm5低于对照组的(2397.4±206.4)dyn·s·m^(2)/cm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7±1.5)d,病死率为10.0%(3/30);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8.5±1.5)d,病死率为33.3%(10/30)。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多脏器衰竭,能纠正失衡的内环境,使患者生命体征得到稳定,提高其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血液净化 脓毒血症 多脏器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蜇伤中毒致多脏器衰竭临床治疗对策研究
9
作者 柳胜强 黎小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的 研究蜂蜇伤中毒致多脏器衰竭的临床治疗对策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蜂蜇伤中毒致多脏器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双治组与单治组,每组40例。双治组患者行血液灌流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单治组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 研究蜂蜇伤中毒致多脏器衰竭的临床治疗对策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蜂蜇伤中毒致多脏器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双治组与单治组,每组40例。双治组患者行血液灌流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单治组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SCr)]及生化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结果 双治组蜂蜇伤中毒致多脏器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单治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双治组及单治组蜂蜇伤中毒致多脏器衰竭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双治组及单治组蜂蜇伤中毒致多脏器衰竭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双治组SCr(359.45±97.38)μmol/L、ALT(180.45±42.38)U/L、TBiL(30.38±10.67)μmol/L较单治组的(407.37±108.28)μmol/L、(281.37±53.28)U/L、(38.27±12.94)μmol/L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双治组及单治组蜂蜇伤中毒致多脏器衰竭患者的生化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双治组及单治组蜂蜇伤中毒致多脏器衰竭患者的生化指标均有改善,双治组CK(652.23±142.63)U/L、CK-MB(28.31±8.23)U/L、LDH(446.23±110.63)U/L、WBC(10.31±3.23)×10^(9)/L较单治组的(1182.35±265.47)U/L、(40.12±13.24)U/L、(816.35±180.47)U/L、(15.12±4.24)×10^(9)/L更低,PLT(88.23±15.63)×10^(9)/L、Hb(79.31±22.23)g/L较单治组的(77.35±15.47)×10^(9)/L、(68.12±21.24)g/L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蜂蜇伤中毒致多脏器衰竭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蜇伤中毒 多脏器衰竭 血液灌流 甲泼尼龙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10
作者 杨新军 汪晶华 +5 位作者 王丽晖 陈云爽 王天轶 黄旭东 赵维 张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劳力性热射病(EH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例老年EHS患者(观察组)与24例年轻EHS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记录2组患者住院天数、核心体温;检测2组血常规、生化指标;观察2组并发... 目的探讨老年劳力性热射病(EH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例老年EHS患者(观察组)与24例年轻EHS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记录2组患者住院天数、核心体温;检测2组血常规、生化指标;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老年EHS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并评价血液净化对EHS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血脑钠肽高于对照组,血肌酐、白蛋白及血小板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血尿素氮、肌酸肌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丙氨酸转氨酶、肌红蛋白、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合并横纹肌溶解、肝功能损伤、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感染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出院时,观察组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肌红蛋白低于入院时,血白蛋白低于正常值;观察组血乳酸脱氢酶、白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血肌酐、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中各有3例行介入肾替代治疗,出院时肾功能指标均正常。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痊愈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老年EHS患者易合并横纹肌溶解、肝功能损伤、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感染等并发症,肌肉损伤、肝功能损伤与营养恢复较年轻患者慢,合并急性肾损伤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EHS重症患者应依据病情早期介入肾替代治疗,发挥协同治疗作用,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劳力性热射病 急性肾损伤 多器官功能衰竭 肾替代治疗 血肌酐 横纹肌溶解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8
11
作者 钱小顺 侯允天 +4 位作者 薛桥 韩亚玲 刘雪红 刘建立 王士雯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通过对 1 60 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E)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分析 ,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MOFE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  99%MOFE的患者发病前患有 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MOFE的发病诱因以感... 目的 通过对 1 60 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E)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分析 ,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MOFE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  99%MOFE的患者发病前患有 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MOFE的发病诱因以感染最为多见 ,其中肺部感染最多 ,占 73 .1 % ,首发衰竭的器官以肺居于首位 ,在衰竭器官的类型中 ,血液和肾功能衰竭是MOFE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 2 .73和 3 .0 0 )。结论 在大多数情况下 ,肺可能是MOFE的启动器官 ;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 ,可能能降低MOFE的发生率 ;在MOFE的治疗中 ,防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研究 危险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婷 刘晓立 +3 位作者 宁方玉 李志 王涛 王晓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严重脓毒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CBP组27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72 h后检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乳酸、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并采用APACHEⅡ评分对...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严重脓毒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CBP组27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72 h后检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乳酸、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并采用APACHEⅡ评分对患者整体病情进行评价,同时观察ICU住院时间、应用呼吸机时间及28d的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B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降低,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好转,血肌酐水平、28 d病死率降低,ICU住院时间、应用呼吸机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CBP对多个器官起支持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连续性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74例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魏丹霞 刘明 +4 位作者 姜莉芸 顾力华 蔡瑞锦 任亢宗 陈斌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本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进一步为临床防治MODSE奠定基础。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昆明市中医医院274例MODS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本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进一步为临床防治MODSE奠定基础。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昆明市中医医院274例MODS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因素中以肺部感染占首位(35.77%);总衰器官、首衰器官发生频率亦以肺居于首位(74.09%、38.32%);胃肠道在总衰器官发生频率中居第二位(73.72%);外周循环功能不全或以休克诱发MODSE患者的病死率、OR值、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累积衰竭器官的数目与死亡危险度呈正相关;MODSE衰竭期死亡率明显高于衰竭早期。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为MODSE主要诱发因素,此与文献报道相一致。临床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积极加强雾化及排痰护理,配合使用清热化痰的中药汤药或制剂,"菌、毒、炎"并治,对切断MODSE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MODSE病程中胃肠功能不全普遍存在,故临床注重调整胃肠功能应是干预救治MODSE的关键环节;外周循环功能不全是导致MODSE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纠正外周循环功能不全对阻止MODSE的进行性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感染 临床分析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方式对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惠凌 袁蓓 +4 位作者 苏立凯 李烨 王德超 李会静 李震中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接受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危重症脑卒患者8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43例和肠外营养治疗组39例,进行对照研究,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脏器功能指标。结果对比治疗前,肠内营...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接受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危重症脑卒患者8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43例和肠外营养治疗组39例,进行对照研究,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脏器功能指标。结果对比治疗前,肠内营养治疗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是逐渐升高的,而肠外营养治疗组由于肝功能受损严重,在治疗后5天急剧升高近1倍,治疗14天升高见缓,治疗前、治疗5天和治疗14天分别为(32.21±8.21)U/L,(40.32±2.56)U/L,(45.28±3.71)U/L vs(31.13±3.56)U/L,(60.91±2.14)U/L,(68.77±5.19)U/L;血清肌酐(SCr)在肠内营养治疗组是逐渐下降的,治疗前、治疗5天和治疗14天分别为(78.9±10.32)mmol/L,(76.52±3.61)mmol/L,(73.82±4.57)mmol/L;SCr在肠外营养治疗组则下降不明显。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两组均为先升高后降低,但肠内营养治疗组减低的更多,治疗前、治疗5天和治疗14天分别为(3.22±1.82)分,(6.28±2.13)分,(4.11±2.65)分vs(3.12±2.61)分,(8.36±1.82)分,(7.81±3.29)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两组均为逐渐升高,但肠内营养治疗组升高幅度更大,治疗前、治疗5天和治疗14天分别为(5.1±1.9)分,(6.8±2.1)分,(9.2±1.9)分vs(5.5±1.7)分,(6.3±1.7)分,(7.2±2.5)分,以上4项指标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脏器功能,降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肠道营养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肝素用量与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惠玉 姜相明 +4 位作者 宋邵华 张杰 陆鹏 金玉洁 杨秀芬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肝素许可用量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MODS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患者60例,依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评估肝素许可用量与...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肝素许可用量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MODS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患者60例,依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评估肝素许可用量与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肝素的平均许可用量(8.27±1.19)U·kg-1·h-1。死亡组肝素的许可用量明显少于存活组,(6.55±1.48)U·kg-1·h-1 vs(9.59±0.96)U·kg-1·h-1(P<0.05)。2肝素的许可用量与年龄、APACHEⅡ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550,-0.563,P<0.01)。结论MODS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中肝素的许可用量与MODS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液滤过 肝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消化系统障碍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2
16
作者 尹曙明 郑松柏 +4 位作者 张伟 张赣生 项平 王一倩 于晓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患者消化系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地调查分析近5年笔者所在医院MODSE病例中具有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表现的158例患者资料,并与66例非老年MOD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58例MODSE患者中,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患者消化系统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地调查分析近5年笔者所在医院MODSE病例中具有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表现的158例患者资料,并与66例非老年MOD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58例MODSE患者中,平均年龄(84.23±11.46)岁,男女之比2.59:1。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无性别差异(P>0.05),基础疾病累技脏器平均6.7个,感染为常见诱发因素。MODSE器官障碍序贯顺序分析发现消化器官障碍大多排在第5位(46.20%)及第4位(30.38%)。老年组胃肠功能障碍(包括胆囊)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80.38%vs54.55%,P<0.01),而肝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41.14%vs46.97%,P>0.05)。老年人消化器官功能障碍起病隐匿,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易被原发疾病及其他并发症所掩盖而延误诊治。结论认识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在MODSE中的临床特点,早期给予有效干预,既是抢救MODSE患者的重要一环,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存活率,为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消化系统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杨中良 杨秀云 +2 位作者 郭梅凤 孙宝玲 刘卫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87例,于入院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0活性、血糖...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87例,于入院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格拉斯哥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10活性、血糖水平和脑出血体积,同时监测患者住院期间MODS的发生情况。按住院期间是否继发MODS,分为MODS组32例和非MODS组55例,比较MODS组与非MODS组患者上述指标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MODS与IL-1、IL-6、IL-10、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评分、血糖及脑出血体积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MODS组血清IL-10活性、APACHE-Ⅱ评分、血糖及脑出血体积明显高于非MODS组,而格拉斯哥评分明显低于非MODS组(P<0.01)。MODS与血清IL-10活性、APACHE-Ⅱ评分、血糖及脑出血体积呈正相关。结论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入院24h内高血糖、脑出血体积较大、APACHE-Ⅱ评分高及血清IL-10活性升高为继发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对MODS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昏迷 多器官功能衰竭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高血糖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症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小宇 秦俭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症患者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及入住ICU年龄≥60岁的67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所有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数目、类别及住院期间病死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死率... 目的探讨老年急症患者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及入住ICU年龄≥60岁的67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所有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数目、类别及住院期间病死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随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数目的增加,病死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器官功能障碍的病死率依次为脑(33.3%)、肾脏(30.1%)、胃肠(23.2%)、心脏(17.7%)、肺脏(17.1%,P〈0.01);低蛋白血症患者病死率3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死率与脏器功能障碍数目及低蛋白血症相关(OR=4.550,95%CI:3.274~6.324,P=0.000;OR=3.330,95%CI:1.860~5.961,P=0.000)。结论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及病死率高,预后差,应在治疗主要病因的同时注意保护各器官功能,尽早采用营养支持以纠正低蛋白血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症 多器官功能衰竭 营养支持 低蛋白血症 医院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在内毒素休克小鼠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阚文宏 闫文生 +4 位作者 姜勇 黄巧冰 王静珍 赵克森 王士雯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 观察脂多糖 (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表达的变化趋势 ,探讨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p38MAPK)在内毒素休克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小鼠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 ,分别观察LPS作用和组织中iNOS表达的时间过... 目的 观察脂多糖 (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表达的变化趋势 ,探讨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p38MAPK)在内毒素休克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小鼠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 ,分别观察LPS作用和组织中iNOS表达的时间过程、剂量 效应关系及 p38MAPK在其中的作用。动物在LPS处理后 ,收集血液 ,用Griess法检测血浆一氧化氮 (NO)水平 ;取肺、肝、肾等组织样本 ,分别用Western印迹法和RT PCR检测组织iNOS蛋白和mRNA表达 ,用免疫沉淀和放射自显影检测组织p38MAPK活性。结果 ①腹腔注射LPS后可引起双峰型进行性的动脉血压下降 ,6h后达到重度休克 ;②iNOS在正常肺中就有少量表达 ,注射内毒素后肺组织iNOS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 ,血浆中NO水平升高 ,它们与LPS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 ,并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增加iNOS表达也增高 ;③注射LPS后 ,在心、肝、脾、肺、肾、肠等组织中 ,肺iNOS表达最早 ,水平最高 ;④LPS注射的小鼠iNOS表达增高的同时 ,肺中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 ;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 2 0 3580后 ,可以显著降低血浆NO水平及肺组织中i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 ,但对血压下降并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在正常情况下 ,小鼠肺组织有少量iNOS表达 ,内毒素休克时全身多种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脂多糖类 一氧化氮合酶 磷酸转移酶素 多器官功能衰竭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疾病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谭清武 李庆华 +1 位作者 王春英 唐静怡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疾病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肺部感染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驻石家庄地区60岁以上的师以上军队离退休干...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疾病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肺部感染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驻石家庄地区60岁以上的师以上军队离退休干部393例的病历资料,根据肺部感染是否诱发MODSE将所有病例分为MODSE组和非MODSE组,调查各组所患老年慢性疾病情况。先做单因素分析,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分析2组病例所患各种老年慢性疾病的差异,再选择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老年慢性疾病作自变量,以MODSE为因变量,作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对肺部感染并发MODSE有影响的老年慢性疾病。结果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老年慢性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肺心病、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颈椎病、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13种老年慢性疾病。经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9种老年慢性疾病为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肺心病、肺间质纤维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老年慢性疾病对肺部感染并发MODSE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老年人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