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的递进分层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咸日常 李云淏 +4 位作者 刘焕国 王昭璇 张海强 胡玉耀 王玮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6-1734,I0079,I0080,共11页
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成因复杂、种类繁多,精确诊断难度大,现有诊断技术大多滞留于故障定性阶段。为实现多类型故障的精准定位,该文通过建立多状态量与故障特征之间的递进映射关系,提出一种改进灰狼算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耦合的电力变... 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成因复杂、种类繁多,精确诊断难度大,现有诊断技术大多滞留于故障定性阶段。为实现多类型故障的精准定位,该文通过建立多状态量与故障特征之间的递进映射关系,提出一种改进灰狼算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耦合的电力变压器故障递进分层诊断方法。首先介绍改进灰狼算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原理,建立电力变压器故障递进分层、自动诊断及定位模型;其次基于300组电力变压器的状态量,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选取线性无关的特征状态量,依据DL/T 1685—2017《油浸式变压器状态评价导则》进行离散化处理,借助算法模型递进分层、自动诊断:第一层诊断故障回路、第二层确定故障部位、第三层明确故障原因,得到各分类器的诊断准确率及惩罚系数和核函数参数的最优组合解,并与其他算法模型的故障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最后以实际故障案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文所提诊断模型比其他方法拥有更高准确率和更快的运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改进灰狼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多状态量 内部故障 递进分层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延 安澄全 +1 位作者 杨茜 李俊江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93,共10页
获取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十分关键。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模式下,传统的多用户信道估计问题是将多用户MIMO系统分解成多个单用户MIMO系统,利用单用户... 获取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十分关键。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模式下,传统的多用户信道估计问题是将多用户MIMO系统分解成多个单用户MIMO系统,利用单用户的信道特性进行估计重构,但随着基站端天线数量和用户数的增加,不仅导频开销和重构算法的误差逐渐增大,计算复杂度也随之上升,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多测向量(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 MMV)模型的多用户联合信道估计方案:利用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中,地理相邻用户角度域信道之间的共同稀疏性和独立稀疏性结构,首先设计了适用于MMV模型的信道稀疏度估计策略,通过排列稀疏分量的贡献率来获取信道稀疏度,提高了稀疏先验信息未知或不准确条件下重构算法的性能。其次,提出了一种分段残差动态反馈联合匹配追踪(Segmented Residual Dynamic Feedback joint Matching Pursuit, SRDFMP)算法,通过区分不同属性的支撑集并分段估计,有效降低了导频开销;将所有用户的共同支撑集共享,避免部分重复的迭代步骤;针对不同支撑设置两种索引长度更新准则,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本文算法也考虑了错误原子的纠正问题。最后,构建了标准的空间信道模型(Spatial Channel Model, SCM)来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本文所提算法具有更小的导频开销和优良的信道估计性能,且在多用户条件下联合恢复的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多测向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噪声下任意稀疏结构的MMV重构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军伟 韩志韧 +1 位作者 游行远 杨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06-1811,共6页
针对现有多测量向量(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s,MMV)模型稀疏重构算法在冲击噪声背景下存在的鲁棒性不强、适用性不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冲击噪声下任意稀疏结构的MMV模型(ASS-MMV)稀疏重构算法。该算法利用Lorentzian范数和矩... 针对现有多测量向量(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s,MMV)模型稀疏重构算法在冲击噪声背景下存在的鲁棒性不强、适用性不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冲击噪声下任意稀疏结构的MMV模型(ASS-MMV)稀疏重构算法。该算法利用Lorentzian范数和矩阵平滑零范数正则化构造稀疏优化目标函数,建立冲击噪声背景下ASS-MMV重构模型;结合固定步长公式和具有充分下降性质的共轭梯度算法,在统一参数框架下并行重构,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和运行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在冲击噪声背景下高质量的重构任意稀疏结构的MMV信号,对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并且收敛速度较快、计算开销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重构 多量测向量 目标函数 冲击噪声 共轭梯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V模型在电能质量扰动信号重构中的应用
4
作者 简献忠 马程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3-798,共6页
针对单重测量向量(SMV)模型下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压缩重构算法存在压缩率不高,重构时间长等问题,提出多重测量向量(MMV)模型应用于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压缩重构算法。利用二维化处理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在小波稀疏基下的稀疏矩阵具有相同稀... 针对单重测量向量(SMV)模型下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压缩重构算法存在压缩率不高,重构时间长等问题,提出多重测量向量(MMV)模型应用于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压缩重构算法。利用二维化处理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在小波稀疏基下的稀疏矩阵具有相同稀疏结构的特性,应用多重测量向量模型-正交匹配追踪算法(MMV-OMP)算法完成重构。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SMV模型下的重构算法,基于MMV模型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具有更好的重构效果,更高的采样率以及更短的重构时间,为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重构提供了1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扰动信号 压缩感知 单重测量向量 多重测量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S-SBL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群 刘梓琳 +2 位作者 冷敏瑞 印月 何川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8,共9页
配电网拓扑结构复杂,传统方法往往需要大量测点信息且难以实现快速有效的故障定位,本文提出基于少量测点信息的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利用等效原理建立一个欠定的故障节点电压方程;其次,利用多重测量向量模型的贝叶斯压缩感知算法求解方程... 配电网拓扑结构复杂,传统方法往往需要大量测点信息且难以实现快速有效的故障定位,本文提出基于少量测点信息的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利用等效原理建立一个欠定的故障节点电压方程;其次,利用多重测量向量模型的贝叶斯压缩感知算法求解方程,根据重构稀疏电流矩阵的非零元素位置求解故障区域,实现故障定位;最后,在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仅需要少量测点的故障前后正序电压分量便可有效定位故障,计算速度较快,并且基本不受故障类型、过渡电阻的影响,同时适用于单故障和多重故障的场景,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定位 多重测量向量模型 稀疏电流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阻抗动态轨迹的大型调相机失磁保护
6
作者 陈晓强 康纪良 +2 位作者 刘超 曹明宣 肖仕武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大型调相机失磁故障严重影响设备本体安全以及电网稳定,现有基于静态阈值的低电压与无功反向判据可靠性与选择性不足。文中提出一种可反映调相机运行状态的机端测量阻抗全局动态轨迹智能识别的失磁保护原理,从运动学角度建立能够准确反... 大型调相机失磁故障严重影响设备本体安全以及电网稳定,现有基于静态阈值的低电压与无功反向判据可靠性与选择性不足。文中提出一种可反映调相机运行状态的机端测量阻抗全局动态轨迹智能识别的失磁保护原理,从运动学角度建立能够准确反映失磁与其他工况下测量阻抗轨迹的特征量时间序列,基于统计学提取解释性强的特征量。利用自适应权重的全局与局部核函数组合训练多核支持向量机(multiple kernel learn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MKL-SVM),在保证模型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其泛化能力;提出基于分类核空间距离的两阶段识别策略,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保护速动性。基于PSCAD仿真平台搭建调相机接入电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失磁保护方案无须采集转子侧电气量,识别准确,面对新能源接入和未知扰动时仍具有优良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相机 失磁保护 测量阻抗轨迹 多核支持向量机(MKL-SVM) 两阶段识别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压缩感知的电网高级量测体系优化构建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博 刘洪 葛少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67-176,共10页
压缩感知(CS)应用于高级量测体系(AMI)时需解决重构精度低的难题。为此,文中深入探索了一种基于多维CS的AMI(AMI-mdCS)优化构建方法,利用多个智能电表间的数据相关性提高重构精度。首先,根据AMI的结构特征,分析了AMI-mdCS的基本原理;然... 压缩感知(CS)应用于高级量测体系(AMI)时需解决重构精度低的难题。为此,文中深入探索了一种基于多维CS的AMI(AMI-mdCS)优化构建方法,利用多个智能电表间的数据相关性提高重构精度。首先,根据AMI的结构特征,分析了AMI-mdCS的基本原理;然后,以提升模型对AMI的适应性为目标,分别基于克罗内克CS(KCS)和多测量向量(MMV)构建高维AMI-KCS模型和二维AMI-MMV模型,并给出了两个模型的具体流程;最后,针对模型中关键要素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稀疏基和测量矩阵联合训练(JTSM-SVD)算法。相比于一维模型,AMI-KCS模型和AMI-MMV模型可显著提升重构信噪比且前者模型的提升效果更优。相比于传统训练算法,JTSM-SVD算法亦可进一步优化重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高级量测体系 多量测向量 联合训练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的多重测量向量模型与算法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法松 张林让 周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5-792,共8页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技术是信号处理领域中数据获取和重构的新方法,其在理论上保证了只要源信号在时域或某种变换域中具有稀疏性,可以以远低于Shannon/Nyquist采样定理的采样率对信号进行采样而不至于引起信息丢失,同时,还...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技术是信号处理领域中数据获取和重构的新方法,其在理论上保证了只要源信号在时域或某种变换域中具有稀疏性,可以以远低于Shannon/Nyquist采样定理的采样率对信号进行采样而不至于引起信息丢失,同时,还可以以高概率重构源信号。CS现有算法大都从单重测量信号中恢复稀疏信号源,即为单重测量向量(SMV)模型。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大量的多重测量向量情形,从多重测量向量中恢复未知的具有相同稀疏结构的联合稀疏信号源的模型称为CS的多重测量向量(MMV)模型。本文首先对CS-SMV和CS-MMV模型的基本数学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讨论了两种情况下稀疏源信号恢复的存在性与唯一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出现的各种联合稀疏信号的恢复算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算法的性能,较全面的讨论了MMV模型的应用前景。最后对CS-MMV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表示 单重测量向量 多重测量向量 匹配追踪 贪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信号子空间稀疏表示的DOA估计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解虎 冯大政 魏倩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17-1722,共6页
利用目标辐射源空间分布的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多快拍联合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采样数据矩阵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估计信号子空间,然后采用加权迭代最小方差方法对信号空间进行... 利用目标辐射源空间分布的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多快拍联合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采样数据矩阵大奇异值对应的左奇异向量估计信号子空间,然后采用加权迭代最小方差方法对信号空间进行稀疏表示。与传统的角度高分辨估计方法不同,该方法没有利用样本的统计信息,因而对具有任意相关性的信号源能进行有效的波达方向估计,不需要进行去相关处理,且具有很高的分辨力及估计精度。实验表明在该方法能准确的对目标源方位进行估计,且极大地降低了稀疏表示的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 波达方向估计 奇异值分解 加权迭代最小方差 多快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宽带频谱感知的全盲亚奈奎斯特采样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盖建新 付平 +1 位作者 乔家庆 孟升卫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1-367,共7页
亚奈奎斯特采样方法是缓解宽带频谱感知技术中采样率过高压力的有效途径。该文针对现有亚奈奎斯特采样方法所需测量矩阵维数过大且重构阶段需要确切稀疏度的问题,提出了将测量矩阵较小的调制宽带转换器(MWC)应用于宽带频谱感知的方法。... 亚奈奎斯特采样方法是缓解宽带频谱感知技术中采样率过高压力的有效途径。该文针对现有亚奈奎斯特采样方法所需测量矩阵维数过大且重构阶段需要确切稀疏度的问题,提出了将测量矩阵较小的调制宽带转换器(MWC)应用于宽带频谱感知的方法。在重新定义频谱稀疏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盲谱重构充分条件,消除了构建MWC系统对最大频带宽度的依赖;在重构阶段,将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SAMP)算法引入到多测量向量(MMV)问题的求解中。最终实现了既不需要预知最大频带宽度也不需要确切频带数量的全盲低速采样,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频谱感知 亚奈奎斯特采样 多测量向量 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压缩感知图像重建算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志林 陈后金 +2 位作者 李居朋 姚畅 杨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96-2800,共5页
多数现有的压缩感知重建算法基于单观测向量,处理图像信号时将其表示成一维信号,算法效率低,重建图像的效果也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观测向量和稀疏贝叶斯学习的重建算法,通过同时处理观测矩阵的每一列直接求得加权系数矩阵,从... 多数现有的压缩感知重建算法基于单观测向量,处理图像信号时将其表示成一维信号,算法效率低,重建图像的效果也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观测向量和稀疏贝叶斯学习的重建算法,通过同时处理观测矩阵的每一列直接求得加权系数矩阵,从而快速重建图像.在相同的采样率条件下,该算法的重建图像效果更好,算法效率明显提高.采用标准测试图像进行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重建 压缩感知 稀疏贝叶斯学习 多观测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测量向量块稀疏信号重构ISAR成像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俊杰 张弓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59-1964,共6页
为实现有限脉冲快速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稀疏成像,利用ISAR目标块状结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多量测向量(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s,MMV)模型的块稀疏信号重构ISAR成像算法。首先,构建MMV稀疏成像模... 为实现有限脉冲快速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稀疏成像,利用ISAR目标块状结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多量测向量(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s,MMV)模型的块稀疏信号重构ISAR成像算法。首先,构建MMV稀疏成像模型,将ISAR成像转化为MMV块L0范数的稀疏重构问题。其次,选用负指数函数序列作为平滑函数去近似块L0范数,通过构建一个递减的参数序列,对平滑函数优化求解,采用梯度投影方法将所求解投影到可行解空间。最后,增加修正步骤,确保沿着最速下降方向对块稀疏信号优化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在成像时间和成像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多量测向量 块稀疏信号 平滑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快速稀疏重构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少东 陈文峰 +1 位作者 杨军 马晓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8-715,共8页
目前的稀疏重构算法求解多量测向量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计算复杂度高;二是不能实现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重构.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多量测向量快速重构算法.该算法首先构建矩阵平滑零范数法,实现对具有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的重构... 目前的稀疏重构算法求解多量测向量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计算复杂度高;二是不能实现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重构.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多量测向量快速重构算法.该算法首先构建矩阵平滑零范数法,实现对具有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的重构,并获得多量测向量的初始支撑集;其次根据稀疏度与量测维度的关系,对初始支撑集进行筛选获得预选支撑集;然后采用贝叶斯组检验方式得到信号重构所需的最终支撑集;最后通过最终支撑集实现信号的重构.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矩阵平滑零范数法的高效性以及贝叶斯组检验对冗余支撑集的剔除功能,不但实现了稀疏位置随机变化的多量测向量的高效重构,而且保证了算法的精度,并对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基于实测数据的ISAR成像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重构 任意稀疏结构 多量测向量 贝叶斯组检验 矩阵平滑零范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与多测点信息融合的行星轮故障诊断 被引量:21
14
作者 徐玉秀 赵晓清 +1 位作者 杨文平 郭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89-1795,共7页
为了找到多级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复杂故障诊断的合适方法,对三级齿轮传动系统进行故障模拟和振动信号测试。针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振动信号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故障特征信号难以提取等特点,采用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样本熵3个混... 为了找到多级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复杂故障诊断的合适方法,对三级齿轮传动系统进行故障模拟和振动信号测试。针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振动信号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故障特征信号难以提取等特点,采用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样本熵3个混沌特征参数作为故障辨识特征量。用不同测点和不同混沌特征参数的信息融合,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建立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模型及6种不同故障状态的训练集,实现对三级齿轮传动系统复杂故障类型的识别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多测点信息融合或不同混沌特征参数融合,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故障分类准确率。而经多测点与多混沌特征参数的信息融合后,通过支持向量机的故障分类准确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混沌特征参数 多测点 支持向量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剪枝多路径匹配追踪的多信号联合重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司菁菁 候肖兰 程银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93-1999,共7页
针对多路径匹配追踪(multipath matching pursuit,MMP)无法利用稀疏信号的结构信息、迭代层数较高时计算复杂度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重构块稀疏信号的块剪枝多路径匹配追踪算法。该算法以原子块作为路径扩张的节点,在一定迭代层... 针对多路径匹配追踪(multipath matching pursuit,MMP)无法利用稀疏信号的结构信息、迭代层数较高时计算复杂度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重构块稀疏信号的块剪枝多路径匹配追踪算法。该算法以原子块作为路径扩张的节点,在一定迭代层数后引入剪枝操作,极大地降低了数据运算量。进而,针对多观测向量(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MMV)问题,提出了MMV块剪枝MMP算法,用以实现无线传感网小范围内多传感器信号的联合重构。实验表明,块剪枝MMP的重构性能优于MMP,MMV块剪枝MMP的联合重构性能优于MMV块A*正交匹配追踪、MMV子空间匹配追踪和MMV正交匹配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压缩感知 多观测向量 块稀疏 多路径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稀疏正则化多测量向量模型的高光谱压缩感知重建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玉宝 李欢 +3 位作者 吴敏 吴泽彬 贺金平 刘青山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42-2948,共7页
压缩感知重建是解决高光谱现有成像模式数据量大冗余度高问题的一个有效机制。针对高光谱图像的多通道特性,该文建立了高光谱压缩感知的多测量向量模型,编码端使用随机卷积算子对各通道进行快速采样,生成测量向量矩阵。解码端构建图稀... 压缩感知重建是解决高光谱现有成像模式数据量大冗余度高问题的一个有效机制。针对高光谱图像的多通道特性,该文建立了高光谱压缩感知的多测量向量模型,编码端使用随机卷积算子对各通道进行快速采样,生成测量向量矩阵。解码端构建图稀疏正则化的联合重建模型,在稀疏变换域将高光谱图像分解为谱间的关联成分和差异成分,通过图结构化稀疏度量表征关联成分的空谱相关性,并约束谱间差异成分的稀疏性。进一步提出模型求解的交替方向乘子迭代算法,通过引入辅助变量与线性化技巧,使得每一子问题均存在解析解,降低了模型求解的复杂度。对多个实测数据集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压缩感知:多测量向量 图稀疏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MUSIC理论的联合稀疏恢复STAP算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泽涛 段克清 +1 位作者 谢文冲 王永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6-853,共8页
基于子空间扩展多重信号分类(SA-MUSIC)理论对杂波空时二维谱进行联合稀疏恢复,实现小样本情况下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性能的显著提升.首先,提出空时导向矢量相关性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杂波在空时二维平面上的稀疏本质,解释用部分空时... 基于子空间扩展多重信号分类(SA-MUSIC)理论对杂波空时二维谱进行联合稀疏恢复,实现小样本情况下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性能的显著提升.首先,提出空时导向矢量相关性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杂波在空时二维平面上的稀疏本质,解释用部分空时导向矢量近似整个杂波子空间的合理性.其次,提出基于SA-MUSIC理论的联合稀疏恢复STAP算法(SA-MUSIC-STAP),该算法仅需极少训练样本便可实现对杂波协方差矩阵的准确估计,并实现有效的杂波抑制.仿真实验验证了SA-MUSIC-STAP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空时自适应处理 杂波抑制 联合稀疏恢复 多观测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测量向量模型的极化探地雷达成像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屈乐乐 桂客 张丽丽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针对极化探地雷达(GPR)工作过程中目标成像空间的联合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量向量模型的极化探地雷达成像算法。在建立极化探地雷达回波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各极化通道测量数据的联合稀疏性将各个极化通道的测量数据等效成多测... 针对极化探地雷达(GPR)工作过程中目标成像空间的联合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量向量模型的极化探地雷达成像算法。在建立极化探地雷达回波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各极化通道测量数据的联合稀疏性将各个极化通道的测量数据等效成多测量向量(MMV),通过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MT-BCS)算法对各个极化通道的测量数据进行联合处理从而实现各个极化通道对应的探测场景反射率的重建。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的仿真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所提成像算法在目标位置重建的准确性和背景杂波抑制能力上均优于单测量向量(SMV)模型的极化探地雷达成像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探地雷达 目标成像 多测量向量 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观测向量的高光谱影像稀疏表达分类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伟伟 刘春 李巍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4-461,共8页
针对传统的高光谱影像稀疏表达分类模型忽略像元间的内部结构关系且运算效率较低,提出多观测向量的稀疏表达模型来研究高光谱影像分类.该模型引入平衡参数来控制各权重系数向量的稀疏度,通过最小化L2范数约束的重构误差来求解所有测试... 针对传统的高光谱影像稀疏表达分类模型忽略像元间的内部结构关系且运算效率较低,提出多观测向量的稀疏表达模型来研究高光谱影像分类.该模型引入平衡参数来控制各权重系数向量的稀疏度,通过最小化L2范数约束的重构误差来求解所有测试像元的稀疏系数向量.基于两个高光谱数据集,对比5种常规分类器的分类结果来验证提出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多观测向量的稀疏表达分类模型在计算效率第二的同时能够得到最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观测向量 稀疏表达 高光谱影像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脉冲星矢量多平面观测的姿态测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兰盛昌 叶东 +2 位作者 林杰 徐国栋 曹星慧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7-405,共9页
为了利用脉冲星测量航天器姿态,提出一种基于X射线脉冲星矢量多平面观测的姿态测量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和测量精度。首先,建立一个由若干具有不同法向方向的平面组成的立体结构,并在每个平面上安装脉冲星传感器;接着,测量不同... 为了利用脉冲星测量航天器姿态,提出一种基于X射线脉冲星矢量多平面观测的姿态测量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和测量精度。首先,建立一个由若干具有不同法向方向的平面组成的立体结构,并在每个平面上安装脉冲星传感器;接着,测量不同平面内接收的X射线脉冲星光子功率,以及功率的测量值和各平面之间的相对几何关系;最后,计算出脉冲星的矢幅值和空间角,从而得到航天器姿态。实验结果显示,利用X射线脉冲星矢量的多平面观测方法测量得到的航天器姿态精度能够达到0.1°,表明X射线脉冲星姿态多平面测量方法可以满足未来航天应用所需的姿态测量精度,有利于航天器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脉冲星 脉冲星矢量 脉冲星辨识 多平面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