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mma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variables on the area burned by forest fire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Futao Guo Guangyu Wang +3 位作者 John L. Innes Xiangqing Ma Long Sun Haiqing H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545-555,共11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a suitable model for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factors on the area burned by forest fire in the Tahe forest region, Daxing'an Mountains, in northeast China. The 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a suitable model for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factors on the area burned by forest fire in the Tahe forest region, Daxing'an Mountains, in northeast China. The response variables were the area burned by lightning- caused fire, human-caused fire, and total burned area. The predictor variables were nine climate variables collected from the local weather station. Three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tilized, includ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log- linear model (log-transformation on both response and predictor variables), and gamma-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The goodness-of-fit of the models were compared based on model fitting statistics such as R2, AIC, and RMS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gamma-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was generally superior to both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odel and log-linear model for fitting the fire data. Further, the best model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criteria that the climate variabl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at = 0.05. The gamma best models indicated that maximum wind speed, precipitation, and days that rainfall greater than 0.1 mm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area burned by the lightning-caused fire, while the mean temperature and minimum relative humidity were the .main drivers of the burned area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Overall, the total burned area by forest fire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days that rainfall greater than 0.1 mm and minimum rela- tive humidity, indicating that the moisture condition of forest stands determine the burned area by forest f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ning-caused fire Human-caused fir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Log-linear model Daxing'anmounta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土壤中硝氮污染物的迁移影响——以龙游县为例
2
作者 刘欢 许悦 王乐婧 《浙江水利科技》 2025年第2期25-33,38,共10页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浙江省根据该规划制定了至2025年,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提高至95%左右的目标。据此,以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为研究区域,根据该区1992—2022年...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浙江省根据该规划制定了至2025年,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提高至95%左右的目标。据此,以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为研究区域,根据该区1992—2022年的历史气象数据与土样数据,建立模型并对土壤中硝氮浓度变化进行模拟。在得到日硝氮浓度变化数据的基础上,通过M-K趋势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即气象因子对土壤中硝氮浓度迁移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结论:①硝氮浓度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周期性,且与降雨量的趋势变化更密切、与潜在蒸发量的趋势变化发展存在一定的时间差;②降雨量与硝氮浓度变化有更大的相关性,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③降雨量显著正向影响硝氮浓度的值,潜在蒸发量负向影响硝氮浓度的值,且降雨量对硝氮浓度变化的贡献更大。土壤中硝氮浓度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季节规律特征,并通过此规律,结合地区气候特征,对土壤中硝氮易累积时段作出预测并提前准备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US-1D模型 M-K趋势检验 Pettitt突变检验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街道活力测度与提升研究
3
作者 张哲 黄春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1,共8页
高密度城市蔓延背景下,激活和维护历史街道空间活力对城市良性循环至关重要。基于情感语义分析和LDA主题模型,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和网络数据,构建了历史性街道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究济南市百花洲历史性街... 高密度城市蔓延背景下,激活和维护历史街道空间活力对城市良性循环至关重要。基于情感语义分析和LDA主题模型,文章结合实地调研和网络数据,构建了历史性街道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究济南市百花洲历史性街区街道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百花洲街区活力南北高、东西低,分布不均。街道空间整合度、选择度、业态密度和视域对活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利用sDNA等方法评估影响因素,提出优化措施,以促进历史性街道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百花洲 历史性街道 街道空间活力 情感语义分析 LDA主题模型 sDNA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分区的青海省水面蒸发影响因子分析
4
作者 郭燕 王晶 +3 位作者 张嘉男 赵冰钰 张烜宇 刘春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2,共10页
为探究青海省不同气候分区(东部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环青海湖区、三江源区)水面蒸发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基于FAO-56 Penman-Monteith(PM)公式,利用青海省50个国家气象站点2018-2022年的气象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计算青海省各气候... 为探究青海省不同气候分区(东部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环青海湖区、三江源区)水面蒸发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基于FAO-56 Penman-Monteith(PM)公式,利用青海省50个国家气象站点2018-2022年的气象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计算青海省各气候区水面蒸发量,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上青海省不同气候分区水面蒸发的变化特征,并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各气候区水面蒸发的影响因子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水面蒸发年际变化范围为2.58~2.92 mm/d,4个气候区均在2022年达到最大值;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月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为柴达木盆地>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区>三江源区。东部农业区,气象因子对水面蒸发的综合决定能力排序为VPD>R_(n)>n>WS,VPD对水面蒸发变化的直接作用最大(决策系数为0.75),其次是WS,R_(n)主要通过n路径对水面蒸发变化产生间接作用(间接作用系数为0.47);柴达木盆地,各因子决策系数排序为VPD>R_(n)>RH_(mean)>WS>T_(min),R_(n)对水面蒸发变化的直接作用最大(决策系数为0.50),其次是T_(min),VPD对水面蒸发的间接作用最大(间接作用系数为0.51),通过R_(n)路径间接影响水面蒸发,WS通过T_(min)路径间接影响水面蒸发(间接作用系数为0.18),RH_(mean)对水面蒸发的影响最小且为负效应;环青海湖区,VPD、R_(n)和WS是驱动水面蒸发变化的最主要因子且起直接作用,决策系数分别为0.62、0.69和0.05,表明R_(n)对水面蒸发变化促进作用比VPD明显;三江源区,VPD对水面蒸发的直接影响最大(决策系数为1.05),其次是WS。T_(mean)可通过VPD、R_(n)和RH_(mean)路径间接影响水面蒸发(间接作用系数为0.76),R_(n)和n分别通过T_(mean)和R_(n)路径对水面蒸发变化产生间接作用(间接作用系数分别为0.48和0.69),VPD、R_(n)、WS、T_(mean)和n对水面蒸发均有增进作用,而RH_(mean)对水面蒸发的影响最小且对水面蒸发变化有抑制作用(决策系数为-0.001)。总体而言,VPD和R_(n)是影响青海省水面蒸发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 多元线性回归 通径分析 不同气候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回归分析的校园供水系统智能管理
5
作者 许婷婷 冯再勇 谢小韦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5年第4期103-107,112,共6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传统行业都与互联网结合的愈加紧密。学校是集教学和生活于一体的水资源消耗大户,可以通过智能水表,获取大量实时校园供水数据。文章根据202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E题“校园供水系统智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传统行业都与互联网结合的愈加紧密。学校是集教学和生活于一体的水资源消耗大户,可以通过智能水表,获取大量实时校园供水数据。文章根据2020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E题“校园供水系统智能管理”中给出的供水数据,为了优化供水系统,构建数学模型并进行数据挖掘以发现问题并解决。通过分析校区水表的层级关系,建立水表数据间的关联模型,并用现有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确保模型准确性及实用性,进而提升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 预测模型 供水系统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R与ARDL的城市湖泊溶解氧浓度模拟
6
作者 赵洪铖 杨菲 +2 位作者 周鹏 郭家诚 黄金柏 《人民珠江》 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
开展城市湖泊溶解氧模拟研究,对促进湖泊水质模拟研究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选取近扬州市中心附近的一个城市湖泊作为研究的特定区域,利用2020年溶解氧、蓝绿藻浓度、水温、电导率、pH观测结果,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开展城市湖泊溶解氧模拟研究,对促进湖泊水质模拟研究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选取近扬州市中心附近的一个城市湖泊作为研究的特定区域,利用2020年溶解氧、蓝绿藻浓度、水温、电导率、pH观测结果,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2020年(2020-01-01至2020-12-31)和该年各季度的溶解氧观测序列值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前者模拟精度相对较低,后者的模拟精度较高,后者对不同时段溶解氧模拟结果的决定系数R^(2)在0.75~0.99;2种模型对湖泊溶解氧的模拟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其中,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时段变化溶解氧序列模拟的适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溶解氧浓度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法对变压器油中含水量的检测
7
作者 刘阁 张孟威 +3 位作者 秦芳 陈彬 陈俊森 杨昊璋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24,共6页
水分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和变压器安全,对变压器油含水量的检测是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该文通过制备不同水分梯度油样,并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建立了变压器油中含水量、吸光度、吸收峰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水分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和变压器安全,对变压器油含水量的检测是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该文通过制备不同水分梯度油样,并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建立了变压器油中含水量、吸光度、吸收峰面积的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并利用验证样对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提出了一种红外光谱法检测含水量的精确定量方法。结果表明含水变压器油红外光谱的吸收峰是水分子中羟基(—OH)吸收红外光能量产生振动所致,存在于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子与水分子以及变压器油中某些添加剂之间发生氢键效应,使得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导致3600~3200 cm^(-1)处的吸收峰振动频率减小,红外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并变宽。油中含水量、3400 cm^(-1)处吸光度和3600~3200 cm^(-1)下的吸收峰面积三者间存在对应关系,所建立的三者间的量化关系模型的R^(2)=0.943,sig值为0.003(p<0.05),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0.00512,实验样数据点均匀分布在回归平面上,模型拟合程度高,具有显著性,可以准确计算变压器油中的含水量。该方法提高了变压器油中水分定量检测的准确性,为变压器油中含水量的在线监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变压器油 水分含量 定量检测 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铜含量检测
8
作者 何静 刘泉澄 +1 位作者 熊中刚 陈林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7,共10页
在众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分析方法中,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是对原始光谱进行线性特征变换来降低光谱冗... 在众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分析方法中,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是对原始光谱进行线性特征变换来降低光谱冗余信息,但是上述两种方法无法确定哪些谱线属于冗余谱线,导致模型的物理解释性也较差。为深入了解原始谱线在降维-定量模型中的物理意义,采用Lasso、Ridge和Elastic Net等3种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对天然铜矿/精矿中的铜含量进行检测。首先对9种铜矿/精矿样本的光谱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选定了11条原子谱线和18条离子谱线用于预测建模,最后详细分析了Elastic Net模型中参数α对模型性能和有效分析谱线数量的影响。定量结果表明,Lasso、Ridge和Elastic Net的测试集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分别为1.706、1.180和1.231,相对于PLSR而言,上述3种方法的MSE分别降低了7.4%、33.2%和36.0%。在分析谱线数量方面,Ridge和Elastic Net模型中29条分析谱线均为有效分析谱线,而Lasso中仅有21条有效分析谱线。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Ridge和Elastic Net的整体性能优于传统的PLSR,而Lasso的模型性能与PLSR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定量分析 广义线性模型 弹性网络 套索回归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耕地表层土壤容重缺失数据填补方法
9
作者 李艾雯 李文丹 +6 位作者 宋靓颖 冉敏 陈丹 成金礼 齐浩然 郭聪慧 李启权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3,共14页
构建土壤容重高精度预测方法是准确补全区域土壤属性数据库的需要。本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获得的四川盆地(含四川省和重庆市)2883个典型耕地样点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表层土壤容重的统计特征及其... 构建土壤容重高精度预测方法是准确补全区域土壤属性数据库的需要。本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获得的四川盆地(含四川省和重庆市)2883个典型耕地样点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表层土壤容重的统计特征及其主控因素,采用传统土壤传递函数(PTFs)、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模型和随机森林(RF)模型通过不分区、分流域以及分土类3种建模方式建立土壤容重预测模型,以期实现对该区域土壤容重缺失值的填补。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表层土壤容重处于0.60~1.71 g·cm^(-3)之间,均值为1.29 g·cm^(-3)。土壤有机质、土壤亚类和夏季降雨量是土壤容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流域构建的RBFNN预测模型能较好地捕捉土壤容重与各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空间非平稳性,432个独立验证样点预测结果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519和0.095 g·cm^(-3),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其不仅有助于提高四川盆地耕地表层土壤容重缺失值的填补精度,也为其他区域土壤性质缺失值的填补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传递函数 四川盆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R-DE-LSTM的大坝变形串联组合预测模型
10
作者 刘天翼 艾星星 张九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2,共6页
为了解决单一模型在大坝变形预测中可能带来的信息损失问题,将差分进化算法(DE)用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的参数优化,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建立MLR-DE-LSTM串联组合模型。基于某重力坝的水平位移原型监测数据,对该模型... 为了解决单一模型在大坝变形预测中可能带来的信息损失问题,将差分进化算法(DE)用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的参数优化,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建立MLR-DE-LSTM串联组合模型。基于某重力坝的水平位移原型监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E算法可以有效提高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LSTM模型可以有效挖掘MLR模型尚未完全解释的信息。相较于单一模型,组合模型在预测位移数据时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组合模型在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方面具有更大优势。研究结果为提高大坝变形预测精度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 差分进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多元线性回归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与判别分类模型的黄河水沙监测优化策略研究
11
作者 耿英豪 周晓栋 +2 位作者 漆俊璐 李昂 王崇润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4期60-63,共4页
本文主要针对黄河水沙监测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判别分类模型对黄河的年总水流量、年总排沙量以及水沙通量进行了精准分析。首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本文成功建立了含沙量与时间、水位、水流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本文主要针对黄河水沙监测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判别分类模型对黄河的年总水流量、年总排沙量以及水沙通量进行了精准分析。首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本文成功建立了含沙量与时间、水位、水流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利用最小二乘法估算了回归系数,得到了准确的含沙量预测值。其次,通过对水沙通量的计算和分析,本文利用判别分类模型将监测方案分为无波动、小波动、中波动、大波动四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方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最小二乘法 判别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温湿度影响的松散加水流量关系模型研究
12
作者 赵增田 周念鹏 +1 位作者 许百涵 陈文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4期54-58,62,共6页
松散工序加水流量控制是卷烟制丝生产中的关键控制环节,其精准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烘丝入口水分控制效果,进而影响成品烟丝的工艺质量。选取郴州卷烟厂某品牌生产批次数据为样本数据,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进... 松散工序加水流量控制是卷烟制丝生产中的关键控制环节,其精准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烘丝入口水分控制效果,进而影响成品烟丝的工艺质量。选取郴州卷烟厂某品牌生产批次数据为样本数据,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3个主成分,最后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环境温湿度影响下,松散加水流量与烘丝入口水分的关系模型,其R^(2)为0.873,VIF均小于10。验证表明,松散加水流量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误差为8.24%,有效提高批次间松散加水流量在环境温湿度影响下的控制精准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丝工艺 多元回归模型 加水流量预测 温湿度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铁通勤服务的空间范围和人群特征分析
13
作者 于泳波 《城市交通》 2025年第1期26-32,71,共8页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南京地铁通勤服务的空间范围和人群特征。首先,分析了采用地铁通勤的居民职住分布总体特征,并对比了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通勤距离的差异。其次,基于通勤乘客职住地点与地铁站的距离分布,对南京地铁车站进行聚类,得...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南京地铁通勤服务的空间范围和人群特征。首先,分析了采用地铁通勤的居民职住分布总体特征,并对比了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通勤距离的差异。其次,基于通勤乘客职住地点与地铁站的距离分布,对南京地铁车站进行聚类,得到每一类车站的服务空间范围特征。最后,提取职住分布特征、通勤距离特征、居住地房价特征,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地铁车站服务人群特征。结果表明:地铁车站的布局综合考虑了职住分布,更接近就业岗位密集区;尽管居住地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分散,但少数几个车站通勤进站客流量远超过其他车站;就业岗位分布相对集聚,但大部分车站通勤出站客流量相对均衡;中心城区内车站通勤服务范围相对较小,外围区域车站通勤服务范围相对较大;规划中的地铁线路与车站可覆盖部分现状接驳距离较长的区域;职住不在同一地铁车站服务范围、通勤距离超过6 km、小区二手房价格较低的居民使用地铁通勤的意愿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通勤服务范围 聚类分析 多元回归模型 手机信令数据 通勤距离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ynamic optimization model of an integrated coal supply chai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8
14
作者 PENG Hong-jun ZHOU Mei-hua +2 位作者 LIU Man-zhi ZHANG Yu HUANG Yan-bo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6期842-846,共5页
Various nodes,logistics,capital flows,and information flows are required to make systematic decisions concerning the operation of an integrated coal supply system. We describ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ch a system.... Various nodes,logistics,capital flows,and information flows are required to make systematic decisions concerning the operation of an integrated coal supply system. We describ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ch a system. A dynamic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supply chain is developed. It has achieved optimal system profit under conditions guaranteeing a certain level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Applying this model to coal production of the Xuzhou coal mines allows recommendations for a more systematic use of washing and processing,transportation and sale resources for commercial coal production to be m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odel,which is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has an important value for making reasonable decisions related to complex coal 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supply chai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mass estimation of Shorea robusta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satellite data
15
作者 Nilanchal Patel Arnab Majumdar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69-474,524,共7页
Spatio-temporal assessment of the above ground biomass (AGB) is a cumbersome task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measurement of different tree parameters such as girth at breast height and height of tre... Spatio-temporal assessment of the above ground biomass (AGB) is a cumbersome task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measurement of different tree parameters such as girth at breast height and height of trees. The present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the campus of Birl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sra, Ranchi, India, which is predomi- nantly covered by Sal (Shorea robusta C. F. Gaertn). Two method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of remote sensing parameters with the AGB measured in the field such as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AGB and the individual bands, principal components (PCs) of the bands, vegetation indices (VI), and the PCs of the VIs respectively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 analysis be- tween the AGB and all the variables in each category of data. From th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only the NDVI exhibit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 value above 0.80 with the remaining parameters showing very low valu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MLR based analysis reveale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sults as evidenced by the occurrence of very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values of greater than 0.90 determined between the computed AGB from the MLR equations and field-estimated AGB thereby ascertaining their superiority in providing reliable estimates of AGB.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 is found with the MLR involving PCs of V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ve ground biomass spectral response modeling vegetation indic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inear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Two-Layer Model for Overall Quality Assessment of Multichannel Audio
16
作者 Jiyue Liu Jing Wang +2 位作者 Min Liu Xiang Xie Jingming Ku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7年第9期42-51,共10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channel audio systems, corresponding audio quality assessment techniques, especially the objective prediction model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Existing methods, such as PEAQ(P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channel audio systems, corresponding audio quality assessment techniques, especially the objective prediction model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Existing methods, such as PEAQ(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Audio Quality) recommended by ITU, usually lead to poor results when assessing multichannel audio, which have little correlation with subjective scores. In this paper, a novel two-layer model based 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 and Neural Network(NN) is proposed. Through the first layer, two indicators of multichannel audio, Audio Quality Score(AQS) and Spatial Perception Score(SPS) are derived, and through the second layer the overall score is output. The fin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odel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subjective test score by 30.7% and decrease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 by 44.6%, but also add two new indicators: AQS and SPS, which can help reflect the multichannel audio quality more cl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HANNEL AUDIO two-layermodel AUDIO QUALITY assessment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芙蓉李果实成熟期间的综合品质评价指标筛选与表观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丹蓉 林炎娟 +1 位作者 方智振 叶新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210-219,共10页
目的科学评价芙蓉李果实成熟期间的营养品质,建立色度值表观特征与营养品质的关系。方法以福建省主栽品种芙蓉李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熟期间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奎尼酸、琥珀酸、柠檬酸、富马酸、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 目的科学评价芙蓉李果实成熟期间的营养品质,建立色度值表观特征与营养品质的关系。方法以福建省主栽品种芙蓉李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熟期间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奎尼酸、琥珀酸、柠檬酸、富马酸、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多酚、黄酮、类胡萝卜素等13个品质指标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芙蓉李成熟期间,各品质指标的含量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absolute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APCS-MLR)分析筛选可反映芙蓉李综合品质的主要指标。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主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2.677%、23.468%、11.649%,累计贡献率为87.794%。综合APCS-MLR等数理统计分析,主因子1主要对果糖、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贡献较大,贡献率分别为53.00%、73.85%、55.54%;主因子2主要对蔗糖、富马酸、果糖、柠檬酸的贡献率较大,分别为28.26%、18.70%、16.14%、15.59%;主因子3主要对多酚(29.13%)和黄酮(28.28%)有较大贡献率;选取3个主因子总贡献率高于60%的果糖、葡萄糖、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作为综合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分别对已筛选出的4个主要评价指标与色度值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建立4个主要指标与色度值的表观预测模型,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较小;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色度值对4个指标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主要指标及预测模型可更加简单、便捷地评价芙蓉李果实成熟期间的综合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李 成熟 品质指标 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观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S无线通讯技术的自动化灌溉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转莉 高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4-188,共5页
针对传统的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灌水不均、容易造成农作物病害或涝死、浪费水资源和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基于GPRS无线通讯技术对自动化灌溉系统进行了设计。为了获取有效的灌溉数据,同时能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设计了自动灌溉... 针对传统的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灌水不均、容易造成农作物病害或涝死、浪费水资源和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基于GPRS无线通讯技术对自动化灌溉系统进行了设计。为了获取有效的灌溉数据,同时能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设计了自动灌溉数据信息的预处理方法,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灌溉数据进行预测。为了验证该自动化灌溉系统的性能,对其进行了数据采集试验和灌溉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灌溉数据监测和预测的准确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灌溉系统 RPRS无线通讯技术 预处理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煤岩相似材料最优配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昌星 刘旭 赵伟浩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目的为了探寻煤岩相似材料最优配比,方法以赵固一矿煤样的自然视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为模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开展相似材料配比试验。选用碳酸钙、水泥、细河砂、煤粉、蒸馏水为原料,以骨料与胶结剂质量比、胶结剂成分间质... 目的为了探寻煤岩相似材料最优配比,方法以赵固一矿煤样的自然视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为模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开展相似材料配比试验。选用碳酸钙、水泥、细河砂、煤粉、蒸馏水为原料,以骨料与胶结剂质量比、胶结剂成分间质量比、骨料成分间质量比和掺水率为控制因素,按照4因素3水平正交配比方案制备了9组相似材料。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下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变化较大,各因素对模拟指标影响规律性强,且骨胶比对相似材料各模拟指标起控制作用,自然视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随骨胶比增加而显著下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相似材料最优配比为碳酸钙∶水泥∶河砂∶煤粉∶水=1∶4∶0.9∶5.8∶3.3,经验证,使用该配比制作的试样在物理力学参数、单轴压缩曲线和破坏形态上能够很好地模拟原煤。结论该研究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寻找最优配比有效可行,可为煤岩相似材料领域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材料 正交试验 敏感性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抗张强度相关因素的数学统计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艳琦 姚杰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6期21-23,共3页
为实现对纸张抗张强度的自动化检测,提高纸张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对造纸企业实际生产数据实施标准化预处理,并通过灰色关联度算法对纸张抗张强度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灰色关联度算法进... 为实现对纸张抗张强度的自动化检测,提高纸张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对造纸企业实际生产数据实施标准化预处理,并通过灰色关联度算法对纸张抗张强度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灰色关联度算法进行求解。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拟合优度指标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该模型相较于Xgboost-SVM、Lasso回归以及逐步回归等模型,体现出了更加理想的拟合效果。最终得到检测厚度、检测定量、喂料泵电流等15个与纸张抗张强度高度相关的影响因素,可用于指导现场工作人员对纸张抗张强度的合理化控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工艺 影响因素分析 线性回归模型 相关度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