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cal facet coatings for high-performance LWIR quantum cascade lasers atλ∼8.5μm 被引量:1
1
作者 MA Yuan LIN Yu-Zhe +5 位作者 WAN Chen-Yang WANG Zi-Xian ZHOU Xu-Yan ZHANG Jin-Chuan LIU Feng-Qi ZHENG Wan-Hua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7-502,共6页
We report on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long-wave infrared quantum cascade lasers(LWIR QCLs)by studying and optimizing the anti-reflection(AR)optical facet coating.Compared to the Al2O3 AR coat⁃ing,the Y_(2)O_(3)A... We report on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long-wave infrared quantum cascade lasers(LWIR QCLs)by studying and optimizing the anti-reflection(AR)optical facet coating.Compared to the Al2O3 AR coat⁃ing,the Y_(2)O_(3)AR coating exhibits higher catastrophic optical mirror damage(COMD)level,and the optical facet coatings of both material systems have no beam steering effect.A 3-mm-long,9.5-μm-wide buried-heterostruc⁃ture(BH)LWIR QCL ofλ~8.5μm with Y_(2)O_(3)metallic high-reflection(HR)and AR of~0.2%reflectivity coating demonstrates a maximum pulsed peak power of 2.19 W at 298 K,which is 149%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coated device.For continuous-wave(CW)operation,by optimizing the reflectivity of the Y_(2)O_(3)AR coating,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reaches 0.73 W,which is 91%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coated de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cascade lasers long-wave infrared optical facet coatings catastrophic optical mirror da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8.309μm QCL的硫化氢/甲烷开路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俊 范斌斌 +7 位作者 曾庆杰 张家瑞 马天 翟小伟 郝乐 肖安山 张贺 王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7,共11页
H_(2)S,CH_(4)多组分气体浓度测量技术的研究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基于中红外TDLAS技术,选用中心波长为8.309μ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QCL)为检测光源,搭建30 m长距离的遥测实验系统,使用WMS波长调... H_(2)S,CH_(4)多组分气体浓度测量技术的研究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基于中红外TDLAS技术,选用中心波长为8.309μ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QCL)为检测光源,搭建30 m长距离的遥测实验系统,使用WMS波长调制法对H2S,CH4气体的吸收谱线进行连续调谐与扫描,并对高频正弦载波进行了最优深化调制,实现了H2S,CH4多组分气体的同时测量。实验将H2S与5%体积分数的高浓度水汽进行混合测量,分析并验证了该波段的水汽吸收难以对测量造成交叉干扰的优良特性,并利用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器提高了检测信号的信噪比。通过遥测实验,分析了15 m,30 m不同遥测距离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并利用增加积分时间与计算信噪比的方法,得到了128.75×10^(-9)m的遥测最低限。最后,Allan方差的计算结果表明,当积分时间为183 s,142 s时,系统对H2S,CH4气体的最低检测下限分别为0.593×10^(-9)和1.160×10^(-9)。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中红外波段H2S,CH4多组分气体的高灵敏度、同时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为多组分气体的遥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硫化氢 量子级联激光器 多组分气体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痕量N2O检测的多周期低秩重建解析方法研究
3
作者 傅潇然 郜峰 +5 位作者 杨晓鹏 贾俊杰 孙逸 杨云鹏 马翔云 李奇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10,共8页
为了解决量子级联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QCL)在低浓度笑气N_(2)O定量检测中稳定性低的问题,并进一步降低笑气的检测下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周期低秩重建的解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高速采样下的吸收光谱信号进行矩阵重构,提取信号... 为了解决量子级联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QCL)在低浓度笑气N_(2)O定量检测中稳定性低的问题,并进一步降低笑气的检测下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周期低秩重建的解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高速采样下的吸收光谱信号进行矩阵重构,提取信号的低秩特征并去除冗余信息,进而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与传统的正交锁相放大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N_(2)O 100 ppb(1 ppb=10^(-9))浓度下的检测标准差可提高至2.82,在10 s采样时间内,拟合优度(R-Square,R^(2))和均方根方差(Root MeanSquared Error,RMSE)分别提升至0.931和0.024,显著提高了低浓度下N_(2)O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且计算时间仅1.42 s。这一创新方法为痕量气体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望在环境监测和工业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量子级联激光器 气体检测 低秩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设计研究
4
作者 常俊利 索华东 +1 位作者 段凯 朱国利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5-860,共6页
为了解决国产中红外波段半导体单靶条输出激光功率低,暂时无法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出将四个半导体靶条激光模块进行空间合束,从而提高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总的输出功率。通过设计镜片与微调光路等光束整形技术,很好的解... 为了解决国产中红外波段半导体单靶条输出激光功率低,暂时无法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出将四个半导体靶条激光模块进行空间合束,从而提高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总的输出功率。通过设计镜片与微调光路等光束整形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四路激光在空间合束过程中遇到的光束质量变差,光束整形、合束后如何改善光束质量问题;驱动控制与控温模块中,电流驱动控制电路和控温电路精确的对输入激光器的电压,电流,温度进行稳定控制,使量子级联激光器在室温下能够实现稳定的高功率输出。设计出高的室温输出功率、较小发散角、窄线宽和宽带可调谐的量子级联激光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军事意义,也有广泛的实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 空间合束 光束整形技术 驱动控制与控温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QCL的痕量CO气体传感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立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62,66,共4页
为了减少CO爆炸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巨大损伤,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地监测环境空气中痕量CO的气体传感器。由于CO分子基频吸收谱带的吸收线强要比泛频带和组合频带的吸收线强高出2~3个数量级,选择激射中心波长为4.65μm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 为了减少CO爆炸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巨大损伤,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地监测环境空气中痕量CO的气体传感器。由于CO分子基频吸收谱带的吸收线强要比泛频带和组合频带的吸收线强高出2~3个数量级,选择激射中心波长为4.65μm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作为光源,同时再配合长光程Herriott气室提高了CO体积分数检测下限。同时,该传感器采用单光源双探测器差分光学结构,消除了电调制光源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实验表明:该传感器CO体积分数检测下限为2×10-6,并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替换在不同波长下运行的中红外QCL来测量其它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中红外 量子级联激光器 Herriott吸收气室 痕量气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1 cm-1处SO_(2)F_(2)的光声光谱探测研究
6
作者 齐汝宾 丁金峰 +8 位作者 陈东升 张一博 张伊涛 任林娇 秦自瑞 张培 姜利英 李新田 赫树开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氟化硫酰(SO_(2)F_(2))是SF_(6)早期分解产物的代表,对SO_(2)F_(2)的精准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判电气设备的潜在故障,进而避免设备的损坏以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SO_(2)F_(2)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研制了... 氟化硫酰(SO_(2)F_(2))是SF_(6)早期分解产物的代表,对SO_(2)F_(2)的精准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判电气设备的潜在故障,进而避免设备的损坏以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SO_(2)F_(2)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研制了一种基于中红外波段的高灵敏度SO_(2)F_(2)气体光声传感系统,该检测系统结合小型共振式光声池与QCL激光器,首次在中心波长为1511 cm^(-1)的肩峰吸收波段,实现了对SO_(2)F_(2)的高灵敏的光声探测。研究结果表明,该光声系统响应度为63.32 mV/ppm,当积分时间为13s,最低检出限可达1.7 p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2)F_(2) qcl激光器 光声光谱 小型光声池 肩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L的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怀林 吴涛 何兴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51-2757,共7页
量子级联激光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单极型半导体激光器,其峰值发射波长处于中红外波段(2.5~25μm),具有功率高、线宽窄、响应速率快等传统半导体激光器所没有的独特优势,且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非常适合中红外波段的气体分子的检测。可广... 量子级联激光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单极型半导体激光器,其峰值发射波长处于中红外波段(2.5~25μm),具有功率高、线宽窄、响应速率快等传统半导体激光器所没有的独特优势,且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非常适合中红外波段的气体分子的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大气痕量气体、呼吸气体、燃烧气体、生化气体、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以及农药残留气体等低浓度气体的检测。因此,利用量子级联激光器对气体分子进行探测在非侵入式医学诊断、环境监测以及工农业生产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世纪末量子级联激光器发明以来,室温激光器的性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也出现了多种结构形式的量子级联激光器。这也使得量子级联激光器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事实上,很多光谱技术在量子级联激光器发明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发展和应用,而利用量子级联激光器作为光源则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可探测波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探测极限。这其中就包括了直接吸收光谱技术、波长调制技术、腔衰荡光谱技术、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以及光声光谱等。综述了国内外量子级联激光器进行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量子级联激光器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以及后期得到的解决方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并指出了在吸收光谱测量中的优缺点,同时对外场痕量气体探测作了简要总结。最后,对量子级联激光器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在未来痕量气体探测上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随着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方法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改进和发展,进而朝着高灵敏度、高集成度以及高时效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级联激光器 红外吸收光谱技术 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QCL中红外激光外差光谱遥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凤娇 谈图 +3 位作者 卢军 张胜 高晓明 陈卫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39-1745,共7页
具有高灵敏度、高光谱分辨率的中红外激光外差光谱气体探测,是以窄线宽激光器作为本地振荡器,通过放大入射的微弱吸收信号,实现大气痕量气体柱浓度和垂直浓度廓线的遥感探测技术。基于当前的激光外差辐射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仪器结构。... 具有高灵敏度、高光谱分辨率的中红外激光外差光谱气体探测,是以窄线宽激光器作为本地振荡器,通过放大入射的微弱吸收信号,实现大气痕量气体柱浓度和垂直浓度廓线的遥感探测技术。基于当前的激光外差辐射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仪器结构。引入直接吸收光谱系统实现外差系统工作波长的选定和频率标定。采用紧凑型红外黑体源EMIRS200作为宽带辐射光源,替代太阳光,进行激光外差系统的验证分析。为激光外差辐射计的下一步系统集成提供了新方法。研制了中红外宽调谐激光外差辐射计概念验证系统,对系统基本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该系统采用8μm外腔量子级联激光器(EC-QCL)作为本地振荡光源,红外黑体源EMIRS200作为辐射光源。通过对该系统基本参数的测试数据分析,获得了系统信噪比(~120)和外差转换效率(~0.006)参数。利用艾伦方差分析确定了EC-QCL的稳定时间至少达到了133 s,因此非常适合于激光外差光谱的采集。得到直接吸收光谱系统的1σ最小体积分数探测限为2.312×10^(-8),能够满足大气甲烷高灵敏检测需求,同时实现外差系统工作波长的选定和频率标定。最后利用已建立的激光外差辐射计概念验证系统获取了甲烷中红外8μm处高分辨激光外差吸收光谱,并与甲烷在8μm波段附近的直接吸收光谱进行了光谱比对。最后拟合了系统光谱分辨率参数,验证了该概念验证系统的高光谱分辨率,能满足较窄线宽条件下的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谱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外差系统中引入直接吸收光谱系统可以实现外差系统工作波长的选定和频率标定。紧凑型红外黑体源EMIRS200可以用于激光外差辐射计的结构优化,实现激光外差系统的分析验证,为进一步应用于测量实际大气中多组分气体的光谱提供了实验基础并拓展激光外差辐射计在高精度遥感探测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遥感 外腔量子级联激光器 中红外 激光外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呼出气δ^(13)C、δ^(18)O同位素丰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文彪 夏滑 +4 位作者 王前进 孙鹏帅 庞涛 吴边 张志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61-2767,共7页
碳13(^(13)C)尿素呼气试验在国内外作为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金标准”已被广泛采用,精准测量CO_(2)中碳(C)和氧(O)同位素特征对疾病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众多优... 碳13(^(13)C)尿素呼气试验在国内外作为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金标准”已被广泛采用,精准测量CO_(2)中碳(C)和氧(O)同位素特征对疾病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众多优点,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完全适用于气体同位素的测量研究。该研究面向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_(2)气体检测需求,基于直接吸收光谱技术,采用中心波长为4.32μ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结合光程为14 cm/44 mL的小容积气体吸收腔体,完成了同时测量^(16)O^(12)C^(16)O、^(18)O^(12)C^(16)O和^(16)O^(13)C^(16)O的多组分同位素气体浓度的实验系统。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降低直接吸收光谱系统中光源稳定性和测量样品气体波动带来的噪声干扰。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同位素丰度测量精度与稳定性均优于吸光度峰值比法,^(16)O^(13)C^(16)O与^(18)O^(12)C^(16)O的浓度测量精度分别提高约1.27与1.58倍。Allan方差分析表明,当积分时间为106 s时,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的^(13)C与^(18)O同位素丰度测量精度分别为0.97‰和1.47‰,相比吸光度峰值比法测量精度提高了约2.1倍与1.2倍。充分证明了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同位素丰度测量方法的可行性,为研制高精度同位素丰度传感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 量子级联激光器(qcl)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 同位素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CVD生长的中红外高功率量子级联激光器
10
作者 杨鹏昌 李曼 +4 位作者 孙永强 程凤敏 翟慎强 刘峰奇 张锦川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4-799,共6页
量子级联激光器(QCL)是中远红外波段的优质光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光转化效率高等诸多优势,在传感、通信和国防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作为更高效的外延方式,应发展适用于QCL的MOCVD外延生长... 量子级联激光器(QCL)是中远红外波段的优质光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光转化效率高等诸多优势,在传感、通信和国防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作为更高效的外延方式,应发展适用于QCL的MOCVD外延生长技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本文报道了全结构由MOCVD技术外延的QCL,通过将传统的“双声子共振”有源区结构修订为“单声子共振结合连续态抽取”结构,减少了电子的热逃逸,改善了器件的温度特性。针对该结构,进一步改变了有源区的掺杂浓度,并对比了不同掺杂浓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腔长8 mm、平均脊宽约6.7μm的较高掺杂有源区器件在20℃下连续输出功率达3.43 W,中心波长约4.6μm,电光转化效率达13.1%;8 mm腔长的较低掺杂有源区器件在20℃下连续输出功率达2.73 W,中心波长约4.5μm,阈值电流仅0.56 A,峰值电光转化效率达15.6%。器件的输出功率和电光转化效率较之前文献报道的MOCVD制备的QCL有明显提高。该结果表明,MOCVD完全具备生长高功率QCL的能力,这对推动QCL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级联激光器 中红外 高功率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DIRCM系统的激光源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志刚 赵镇 +2 位作者 王德飞 刘虎 陈庆良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1-1658,共8页
红外精确制导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红外诱饵、红外全向干扰等防护措施的对抗效能迅速下降。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只在实施干扰时辐射激光,光束窄、能量集中、无需加热,且隐蔽性和时效性强,是当前应对红外精确制导弹药的主流平台。激光源... 红外精确制导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红外诱饵、红外全向干扰等防护措施的对抗效能迅速下降。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只在实施干扰时辐射激光,光束窄、能量集中、无需加热,且隐蔽性和时效性强,是当前应对红外精确制导弹药的主流平台。激光源作为定向红外对抗系统的核心组件,对干扰效能的发挥意义重大,一直备受关注。介绍了可用于定向红外对抗系统的量子级联激光器等六类激光源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激光源的集成性、稳定性和适配性对定向红外对抗系统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源 定向红外对抗 量子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区结构4.7μm中波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
12
作者 王渝沛 章宇航 +8 位作者 罗晓玥 钱晨灏 程洋 赵武 魏志祥 韩迪仪 孙方圆 王俊 周大勇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2-1049,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双有源区的4.7μm中波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脊宽为9.5μm,可实现室温连续基横模工作。通过在单有源区中心插入0.8μm InP间隔层,将原有的单有源区转变成双有源区结构,可显著降低器件有源区的峰值温度,同时抑制高阶横...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双有源区的4.7μm中波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脊宽为9.5μm,可实现室温连续基横模工作。通过在单有源区中心插入0.8μm InP间隔层,将原有的单有源区转变成双有源区结构,可显著降低器件有源区的峰值温度,同时抑制高阶横模的产生。在288 K温度下,腔长为5 mm的双有源区器件的阈值电流密度为1.14 kA/cm2,连续输出功率为0.71 W,快轴发散角为27.3°,慢轴发散角为18.1°。同采用常规单有源区结构器件相比,采用双有源区结构的器件,其最大光输出功率未出现退化,同时器件慢轴方向由多模变化为基横模,光束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本工作为改善高功率中波量子级联激光器的慢轴光束质量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量子级联激光器 双有源区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连续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级脉冲型群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电源 被引量:30
13
作者 党敬民 翟冰 +2 位作者 高宗丽 陈晨 王一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09-2216,共8页
由于红外混合气体的检测方法要求电源具有驱动群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的能力,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群QCL驱动电源。为了避免驱动电流多路输出的交叉影响,该电源采用了时分复用控制方案,并结合高速模拟比例-积分(PI)反馈,实现了... 由于红外混合气体的检测方法要求电源具有驱动群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的能力,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群QCL驱动电源。为了避免驱动电流多路输出的交叉影响,该电源采用了时分复用控制方案,并结合高速模拟比例-积分(PI)反馈,实现了每一条输出支路电流的独立调节。系统采用脉冲频率调制(PFM)与脉冲宽度调制(PWM)相结合的方法,改善了驱动脉冲的频率及脉宽特性,确保了各支路激光器均工作在最佳状态。利用该驱动电源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制的中心波长分别为4.8,7.49,7.71和10.7μm的4种QCL进行了驱动测试。结果表明:在长时间(220h)运行中,系统驱动电流长期稳定度为4.62×10-6,线性度为0.029 1%,满足驱动群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要求,为红外混合气体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混合气体检测 群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 驱动电源 时分复用(T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N基发动机燃烧室CO组分实验测量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伟 沈岩 +5 位作者 余西龙 姚兆普 王梦 曾徽 李飞 张少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0-655,共6页
为研究ADN基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搭建了一套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TDLAS)实验测量系统。实验采用直接吸收光谱法对ADN基发动机燃烧室内CO组分摩尔分数进行测量,获得了喷注压力分别为1.1MPa,0.9MPa,0.7MPa,0.5MPa时,发... 为研究ADN基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搭建了一套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TDLAS)实验测量系统。实验采用直接吸收光谱法对ADN基发动机燃烧室内CO组分摩尔分数进行测量,获得了喷注压力分别为1.1MPa,0.9MPa,0.7MPa,0.5MPa时,发动机燃烧室内CO组分摩尔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发动机喷注压力由1.1MPa下降到0.5MPa时,燃烧室内CO平均摩尔分数由2%上升到4.7%,这表明发动机喷注压力的变化影响燃烧室内ADN基推进剂化学反应进程,当喷注压力下降时燃烧室内CO摩尔分数升高,ADN基推进剂燃烧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级联激光器 ADN基发动机 绿色推进剂 吸收光谱 喷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光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长水 赵向阳 +2 位作者 徐磊 胡辉 刘颂豪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5-634,共10页
3~5μm中红外激光处于大气的窗口波段,在光谱学、遥感、医疗、环保及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因此对该波段激光器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的热门课题。简要介绍了3种产生中红外激光的方法,分别为:基于非线性理论技术、量... 3~5μm中红外激光处于大气的窗口波段,在光谱学、遥感、医疗、环保及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因此对该波段激光器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的热门课题。简要介绍了3种产生中红外激光的方法,分别为:基于非线性理论技术、量子级联技术以及晶体掺杂离子技术,并分别指出了它们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源 光参量振荡器 量子级联激光器 激光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4.8μm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痕量一氧化碳气体检测仪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晨 王彪 +2 位作者 李春光 李健 王一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842,共5页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易燃的危险气体,且低浓度的该气体可以使人中毒、窒息、危及生命。因此研制一种能够检测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检测仪意义重大,尤其在环境复杂(湿度和粉尘浓度都很大)的矿井下。本文所述的是一种紧凑型检...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易燃的危险气体,且低浓度的该气体可以使人中毒、窒息、危及生命。因此研制一种能够检测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检测仪意义重大,尤其在环境复杂(湿度和粉尘浓度都很大)的矿井下。本文所述的是一种紧凑型检测仪器,其能够灵敏、快速、连续地监测环境空气中痕量一氧化碳气体浓度。该仪器采用激发波长为4.8μm的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和红外碲镉汞探测器的最新半导体技术,结合中红外光程长度为76m的多次反射herriott吸收气室,可以在4s的采样时间内实现40nmol·mol-1气体检测灵敏度。同时,该仪器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检测原理,设计了双光路双通道空间光学结构,消除了电调制光源所带来的不稳定性,有效地提高了仪器浓度检测下限。实验表明,该仪器通过所集成的气体浓度反演算法,能够在无需校准的情况下,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中的实地痕量气体测量,并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替换在不同波长下运行的QCL来测量其他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 herriott吸收气室 痕量气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红外光谱技术评述 被引量:6
17
作者 温中泉 陈刚 +1 位作者 彭琛 袁伟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953,共5页
量子级联激光器是一种新型的红外相干光源。利用量子理论与带隙工程,量子级联激光器可实现3μm到100μm波长范围内的任意输出波长。由于大多数气体分子的特征光谱都集中在中红外波段,而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具有功率高、线宽窄、扫描速... 量子级联激光器是一种新型的红外相干光源。利用量子理论与带隙工程,量子级联激光器可实现3μm到100μm波长范围内的任意输出波长。由于大多数气体分子的特征光谱都集中在中红外波段,而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具有功率高、线宽窄、扫描速度快等独特的优点,因此,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红外光谱技术已成为气体检测技术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室温激光器性能得到不断的完善,输出功率和电光转换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红外激光光谱技术的迅速发展。本文根据工作原理,分别介绍了基于直接吸收谱检测、相位调制光谱检测、光声调制光谱检测和法拉第旋光效应光谱检测的量子级联激光器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并对其实现方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级联激光器 红外光谱技术 激光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军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明月 何君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1-327,共7页
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质量轻、转换效率高、可靠性好、寿命长、易于调制及与其他半导体器件易于集成等特点,可应用于军事、工业、医疗、通信等领域,尤其是在激光制导跟踪、激光雷达、激光引信、激光测距、激光通信、... 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质量轻、转换效率高、可靠性好、寿命长、易于调制及与其他半导体器件易于集成等特点,可应用于军事、工业、医疗、通信等领域,尤其是在激光制导跟踪、激光雷达、激光引信、激光测距、激光通信、激光模拟武器、激光瞄准告警和光纤陀螺等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概述了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在半导体激光器方面的主要研制计划及其所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了Ga As基和In P基近红外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中远红外及太赫兹量子级联半导体激光器等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研制成果。随着新型半导体材料、激光器结构和热管理等技术的发展,展望了未来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 大功率 量子级联激光器(qcl)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连续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电源的研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付丽 党敬民 +3 位作者 苗春壮 陈晨 郑传涛 王一丁(指导)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37,共8页
为了满足中红外波长调制光谱技术中室温连续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驱动要求,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电源系统.首先,设计了直接数字合成模块来产生直流、锯齿波和正弦波的叠加驱动信号以调谐激光器的电流,进而调制其输出波... 为了满足中红外波长调制光谱技术中室温连续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驱动要求,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电源系统.首先,设计了直接数字合成模块来产生直流、锯齿波和正弦波的叠加驱动信号以调谐激光器的电流,进而调制其输出波长;其次,设计了高速(约40ns)过流保护电路,配合电压深度负反馈原理,保证激光器工作的可靠性,提高激光器电流的稳定度;再次,将比例-积分-微分软件算法与温度模拟控制电路相结合,在简化电路结构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和稳定激光器的温度,防止因温度变化造成激光器输出波长的漂移和发光功率的波动.利用该驱动电源系统对中科院半导体所研制的中心波长为4.76μ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做驱动测试,结果表明:驱动电源系统电流调节的线性度为0.0068%,驱动电源的长期(240h)电流稳定度为4.99×10-5,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光强稳定度为5.07×10-4,控温稳定性为0.01℃,温度稳定时间为17s;当量子级联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为330mA,温度为21℃时,在240h内峰值波长的漂移为±0.0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中红外 量子级联激光器 电源 驱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淑芳 邢伟荣 刘铭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72-976,共5页
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发明是半导体激光器领域里程碑的发展,开创了中远红外半导体激光的新领域,在红外对抗、毒品和爆炸物检测、环境污染监测、太赫兹成像等方向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基本原理、以及材料和器件的研... 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发明是半导体激光器领域里程碑的发展,开创了中远红外半导体激光的新领域,在红外对抗、毒品和爆炸物检测、环境污染监测、太赫兹成像等方向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基本原理、以及材料和器件的研究,结合应用方向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性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级联 中远红外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