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动力模型箱设计及振动台试验验证
1
作者 王浩鱇 申玉生 +3 位作者 常铭宇 张昕阳 潘笑海 张熙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8,共14页
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工程结构动力响应的重要手段,模型箱作为隧道工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关键因素,其设计的合理性成为确保振动台试验准确的关键。本文依托某高烈度地震区穿越大型断裂带隧道工程,以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为对象,根据多破... 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工程结构动力响应的重要手段,模型箱作为隧道工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关键因素,其设计的合理性成为确保振动台试验准确的关键。本文依托某高烈度地震区穿越大型断裂带隧道工程,以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为对象,根据多破裂断层相互作用力学机理,基于弹性地基理论构建了集中质量力学模型,并设计了针对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的动力模型箱。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型箱进行模态频响分析,得出模型箱-围岩-衬砌在地震动作用下不发生共振,各阶振型之间不会产生影响。运用该模型箱进行振动台试验并验证合理性,结果表明,围岩纵向范围同高度处,破碎带与上下盘交界处附近土体加速度峰值最大,显示出在地震作用下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与围岩的加速度响应特性;隧道衬砌共轭45°相对位移及围岩-衬砌拱顶接触应力峰值最大值出现在破碎带与上下盘交界处附近,最小值出现在破碎带内部破裂面处,破碎带边缘所受地震力最大;力学模型理论与试验的应力释放量相对差值仅为6.7%、0.5%,位移相差均在10%以内,验证了模型箱能较好地模拟穿越多破裂面断层隧道的错震特性;采用2-范数偏差μ对边界效应进行量化,μ总体小于0.2,并随着PGA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稳定,说明模型箱边界效应影响较小,能够模拟地震时多破裂面断层运动特性,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此类模型箱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多破裂面 动力模型箱 振动台试验 模态频响分析 应力释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辅助OFDMA系统中的宽带相移模型和系统优化
2
作者 余宁 雷维嘉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7,共10页
针对IRS反射相移与信号频率的相关性,提出一种较为简单但能较准确地描述不同子载波相移量与中心频率相移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最大化系统和速率的IRS中心频率相移矩阵、OFDMA子载波与功率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首先将该优... 针对IRS反射相移与信号频率的相关性,提出一种较为简单但能较准确地描述不同子载波相移量与中心频率相移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最大化系统和速率的IRS中心频率相移矩阵、OFDMA子载波与功率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首先将该优化问题分解为IRS相移优化和子载波与功率分配优化两个子问题,然后采用交替迭代优化的方式获得原问题的解。其中,IRS相移优化子问题利用逐次凸逼近方法转换为凸问题后再求解,而子载波与功率分配优化子问题则采用贪婪算法和注水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采用IRS并对相移矩阵进行优化方案的和速率显著高于无IRS的方案和有IRS但相移随机取值的方案;相较于假设所有子载波相移相同的方案,所提方案在实际IRS相移条件下可获得更高的和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 宽带相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灵活资源的虚拟电厂频率响应特性建模方法
3
作者 石正 朱超 许寅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5,208,共8页
为适应直流受端区域电网的双高化发展趋势,针对虚拟电厂(VPP)辅助大电网进行紧急频率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多灵活资源的VPP频率响应特性建模方法。设计了VPP参与紧急频率控制的“集中-分散式”分层控制架构。分析了多灵活资源的频... 为适应直流受端区域电网的双高化发展趋势,针对虚拟电厂(VPP)辅助大电网进行紧急频率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多灵活资源的VPP频率响应特性建模方法。设计了VPP参与紧急频率控制的“集中-分散式”分层控制架构。分析了多灵活资源的频率响应特性,构建了VPP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及等值模型。基于逐步线性规划算法,提出一种VPP频率响应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以兼顾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基于PSD-BPA通过对三区域直流受端区域电网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参数估计结果具有保守性,能够防止在紧急频率控制决策中系统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紧急频率控制 频率响应模型 参数估计 多灵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波幅值和频率高频干扰下并网变换器PWM幅频特性的多重傅里叶级数分析方法
4
作者 崔越 彭晗 王思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47-4457,I0027,共12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变换器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在电网中越发显著,由此产生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会严重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并网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 随着新能源发电和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变换器开关频率附近的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在电网中越发显著,由此产生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会严重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并网变换器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是导致电网中出现复杂频率谐波和间谐波的重要原因。掌握并网变换器的PWM幅值和频率特性对于研究电网电压/电流在异常频率下的波形畸变和振荡问题以及形成对应的抑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调制波幅值和频率干扰下的变换器PWM幅值和频率特性研究。基于调制波的幅值和频率干扰特性以及多元周期函数多重傅里叶级数分解的原理,提出多重傅里叶级数PWM分析方法,实现对由复杂频率分量构成的调制波和载波调制生成的PWM信号的准确建模和频谱分析;揭示PWM中基频、干扰频率和载波频率之间的耦合关系,明确PWM信号中高频谐波和间谐波分量的产生原因及幅值和频率特性与调制波、载波和干扰之间的关联;以降低计算复杂性和增强多重傅里叶级数法在PWM分析中的适用性为目标,提出一种简便的多重傅里叶级数系数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建模和分析 多重傅里叶级数 调制波幅值和频率 干扰 高频谐波和间谐波 并网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波域模型优化的多次波压制方法在浅地层剖面的应用
5
作者 王小杰 刘欣欣 +2 位作者 颜中辉 刘鸿 杨佳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5-1162,共8页
浅地层剖面主要用来探查海底的浅部构造和浅部资源,但因地震数据采集时受水深和海底地质条件等的影响,多次波极其发育,并且多次波能量强、频带宽,常规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压制效果。基于此,将地震数据自身褶积产生... 浅地层剖面主要用来探查海底的浅部构造和浅部资源,但因地震数据采集时受水深和海底地质条件等的影响,多次波极其发育,并且多次波能量强、频带宽,常规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压制效果。基于此,将地震数据自身褶积产生的多次波模型分为低频段模型和高频段模型,同时,将原始数据分为低频段数据和高频段数据,利用多个自适应相减法优化低频段模型;而对于高频段数据和高频段模型,将其转换到曲波域,比较其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差异,然后,对高频段模型进行优化,最后,将优化后高频段模型和低频段模型相加,得到最终优化后的多次波模型,再将其从原始数据中直接减去,以达到压制浅地层剖面中多次波的目的。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多阶的海底相关多次波和强界面产生的多次波的压制效果较好,剖面的信噪比得到明显提高,有效信号得以凸显,有利于后期资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 频率 曲波变换 多次波模型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闭循环单程传播算子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
6
作者 钟世超 叶月明 +3 位作者 范国章 陈见伟 王兆旗 曹晓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4-1969,共16页
海面与海底存在的强波阻抗界面,导致海洋地震资料中普遍发育多次波与鬼波.广泛使用的双程波方程有限差分正演方法无法分离不同阶次的多次波及鬼波,不能在偏移和反演迭代中利用多次波,限制了多次波成像方法的推广应用.为实现多次波和鬼... 海面与海底存在的强波阻抗界面,导致海洋地震资料中普遍发育多次波与鬼波.广泛使用的双程波方程有限差分正演方法无法分离不同阶次的多次波及鬼波,不能在偏移和反演迭代中利用多次波,限制了多次波成像方法的推广应用.为实现多次波和鬼波的模拟及分离,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闭循环单程传播算子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方法.首先,通过推导单程传播算子,得到传统一次反射波传播模型.其次,在水面或不同深度加载上一轮模拟的反射波信号,利用多次闭循环迭代计算,得到表面和层间多次波传播模型,实现不同阶次的多次波模拟与分离.然后,将震源置于水面以下,改变震源信号加载顺序,提出了海洋地震数据的鬼波传播模型及公式.通过透镜体模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不同阶次表面多次波、层间多次波和鬼波的模拟与分离.并利用Marmousi模型对所提方法与传统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类方法具有相当的精度.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获得任意阶次的多次波及鬼波,可较好融入后续偏移成像和反演迭代过程,以提高成像照明度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 鬼波 地震波正演 单程传播算子 频率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率法正演模拟的含气储层反射系数频变规律研究
7
作者 蒯正杨 梁锴 +2 位作者 张世鑫 韩文明 曹丹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8,共11页
振幅随偏移距/入射角的变化(AVO/AVA)技术已在油气勘探中广泛应用,其随频率的变化特征对岩性研究、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频变特征不仅与含气储层自身吸收衰减产生的速度频散有关,还与地震波在储层顶底之间发生的多次... 振幅随偏移距/入射角的变化(AVO/AVA)技术已在油气勘探中广泛应用,其随频率的变化特征对岩性研究、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频变特征不仅与含气储层自身吸收衰减产生的速度频散有关,还与地震波在储层顶底之间发生的多次反射有关。本研究基于反射率法建立层状介质的频变反射系数递推公式,利用Chapman模型引入频散速度,提出一种充分考虑含气储层本身吸收衰减与层状结构的AVO精细模拟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含气储层的厚度、含气饱和度、孔隙度及渗透率与频变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为采用频变规律开展含气储层识别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储层 速度频散 多次反射 反射率法 频变反射系数 Chapm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0 GHz基于肖特基二极管未匹配电路倍频源(英文) 被引量:8
8
作者 蒋均 张健 +4 位作者 邓贤进 缪丽 康小克 张香波 黄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28-4034,共7页
太赫兹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在过去20年,太赫兹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倍频器是太赫兹差分接收机重要技术,主要运用在天文、大气和行星科学射频前端。太赫兹空白的存在主要因素是缺少高效太赫兹源和探测器。通过倍频器技术和放... 太赫兹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在过去20年,太赫兹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倍频器是太赫兹差分接收机重要技术,主要运用在天文、大气和行星科学射频前端。太赫兹空白的存在主要因素是缺少高效太赫兹源和探测器。通过倍频器技术和放大技术,可以得到高稳定低相噪的倍频源。340 GHz是太赫兹大气传输窗口之一,所以340 GHz倍频源能够运用在各种通信成像系统中。肖特基二极管倍频源可以工作在常温和低温下。倍频器是倍频链路最关键的部分。通过理论分析和3D电磁仿真设计了一个340 GHz倍频器。实验得到最大输出功率为4.8dBm,最大效率为3%,在331-354.5GHz输出功率大于0dBm。实验结果证明电路仿真和建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技术 倍频 仿真模型 倍频效率 倍频源 肖特基二极管 平衡倍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设计的RFID应用组合测试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禹 朱智源 +1 位作者 关强 杨一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74-1680,共7页
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已广泛应用到多个行业中.而复杂的应用环境和多样化的产品设备也给RFID应用部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解决RFID应用测试中的组合爆炸问题,本文提出一种RFID应用... 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已广泛应用到多个行业中.而复杂的应用环境和多样化的产品设备也给RFID应用部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解决RFID应用测试中的组合爆炸问题,本文提出一种RFID应用组合测试优化方法,可以在多因子多水平的条件下通过正交设计在所有试验方案中均匀地挑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少数试验方案来简化测试,并利用方差分析法获得各因子对测试结果影响的主次因素和变化规律,协助使用者迅速建立对输入输出关系的认识.以RFID标签应用为例进行的组合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利用试验设计方法对RFID应用组合测试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可以为RFID系统部署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组合测试 试验设计 多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跟踪的空间锥体目标微多普勒频率提取方法 被引量:22
10
作者 邵长宇 杜兰 +1 位作者 李飞 刘宏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72-2977,共6页
该文在等效散射中心模型下,分析了光滑空间锥体目标进动和章动时回波的微多普勒频率与运动参数的关系。针对目标微多普勒频率的复杂形式,该文提出一种在时频分布(TFD)的基础上,利用多目标跟踪(MTT)技术分离空间锥体目标各等效散射中心... 该文在等效散射中心模型下,分析了光滑空间锥体目标进动和章动时回波的微多普勒频率与运动参数的关系。针对目标微多普勒频率的复杂形式,该文提出一种在时频分布(TFD)的基础上,利用多目标跟踪(MTT)技术分离空间锥体目标各等效散射中心微多普勒频率变化曲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经典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回波的TFD,然后将目标在TFD上的时频曲线看作机动目标的航迹,利用MTT技术跟踪TFD上的时频曲线,从而达到提取目标各等效散射中心微多普勒频率的目的。实验中利用电磁仿真数据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微动 微多普勒频率 等效散射中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结构多模型的机动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红娟 牛竹云 +2 位作者 张春涛 冯小琴 谢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6-39,共4页
针对固定结构多模型算法在跟踪多模式机动目标存在的问题,即用少数几个模型难以匹配真实的运动情况,但增加模型个数会引起模型之间的竞争,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结构的多模型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采用匀速模型、"当前"统计模型以... 针对固定结构多模型算法在跟踪多模式机动目标存在的问题,即用少数几个模型难以匹配真实的运动情况,但增加模型个数会引起模型之间的竞争,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结构的多模型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采用匀速模型、"当前"统计模型以及转弯模型组成的模型集进行交互,通过实时更新机动频率和转弯角速度,实现了模型集的自适应。仿真结果表明,在非机动、机动转弯和直线机动情况下,该算法对目标的跟踪精度都优于固定结构多模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多模型 当前统计模型 机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T变换的机动辐射源单站被动跟踪IMM算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争斌 郭福成 周一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针对机动辐射源的单站被动跟踪初始估计误差大,可观测性弱,并且可以得到观测量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和角度对机动辐射源进行跟踪的UKF-IMM算法。将其和传统推广卡尔曼滤波交互多模型(EKF-IMM)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 针对机动辐射源的单站被动跟踪初始估计误差大,可观测性弱,并且可以得到观测量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和角度对机动辐射源进行跟踪的UKF-IMM算法。将其和传统推广卡尔曼滤波交互多模型(EKF-IMM)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UKF-IMM方法增强了EKF-IMM的滤波稳定性,提高了滤波收敛速度和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跟踪 无源定位 多普勒频率 交互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MD参数设计控制拱桥竖向振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西 李磊 +1 位作者 钟厉 刘建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4-107,135,共5页
以金沙江通阳大桥的振动控制为研究背景,介绍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手段设计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参数的方法:利用有限元确定受控模态、质量比、MTMD的安装位置。作为探索性研究,在实验室建立模型拱桥作为控制对象。采用就此方法设计... 以金沙江通阳大桥的振动控制为研究背景,介绍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手段设计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参数的方法:利用有限元确定受控模态、质量比、MTMD的安装位置。作为探索性研究,在实验室建立模型拱桥作为控制对象。采用就此方法设计出的一组MTMD优化方案对移动荷载作用下模型拱桥的竖向位移进行控制,最大控制效果可达到36.03%,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改变质量比另拟定一组方案进行对比实验,通过两种方案控制效果的比较,反映了MTMD参数设计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受控模态 自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多频单向涡动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志刚 李军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8,119,共7页
为了满足宽频域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计算要求,针对单频涡动模型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动网格技术和非定常数值方法来预测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多频单向涡动模型.以转子多频单向涡动位移作为激励信号,采用非定常方法和动... 为了满足宽频域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计算要求,针对单频涡动模型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动网格技术和非定常数值方法来预测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多频单向涡动模型.以转子多频单向涡动位移作为激励信号,采用非定常方法和动网格技术进行了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的数值求解,从而获得了袋型阻尼密封的瞬时流体激振力.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内计算了10个频率的8个转子动力特性系数,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与实验值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基于多频单向涡动模型的数值方法能够可靠预测袋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型阻尼密封 转子动力特性 多频单向涡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IMM机动目标被动单站跟踪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争斌 郭福成 周一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4-310,共7页
单站无源定位初始估计误差大、可观测性弱,并且可以得到的观测量受限,对机动辐射源的单站被动定位一直是一个难题。针对单站无源定位以及机动跟踪的特点,为改善IMM(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算法在单站无源定位中的性能,对IKF(Iterat... 单站无源定位初始估计误差大、可观测性弱,并且可以得到的观测量受限,对机动辐射源的单站被动定位一直是一个难题。针对单站无源定位以及机动跟踪的特点,为改善IMM(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算法在单站无源定位中的性能,对IKF(Iterated Kalman Filter)进行改进,将改进的IKF和IMM结合,提出基于迭代的IMM算法。该算法对IMM算法中模型滤波器的输出进行迭代运算,并在滤波迭代中引入交互,从而减小模型滤波误差,改善模型滤波融合效果。对本文方法和IMM方法的仿真比较表明,本文方法在出现大的估计误差时可以得到比IMM更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跟踪 无源定位 交互多模型 多普勒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分析用同步机模型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平 安宁 +5 位作者 李亚楼 田芳 赵敏 高波 胡建勇 周孝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5-1126,共12页
回顾了稳定分析用同步机传统实用模型的特点、发展和不足。将近几十年稳定分析用同步机建模技术的研究进展划分为5个方面:互抗不相等同步机模型;提高同步机参数准确性的方法;基于静止频率响应试验的模型;多转子回路模型;模拟磁化过程的... 回顾了稳定分析用同步机传统实用模型的特点、发展和不足。将近几十年稳定分析用同步机建模技术的研究进展划分为5个方面:互抗不相等同步机模型;提高同步机参数准确性的方法;基于静止频率响应试验的模型;多转子回路模型;模拟磁化过程的方法。总结了这些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特点以及发展状况。描述了为弥补传统实用模型采用大量简化假设导致仿真结果不精确的缺陷所采取的各种改进措施。最后,指出这些研究达到的效果以及稳定分析用同步机建模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机模型 参数准确性 静止频率响应试验 多转子回路模型 饱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输入的地铁引起房屋振动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楼梦麟 李守继 +1 位作者 丁洁民 陆秀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4-87,共4页
建立结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现场实测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时程记录,采用多点输入,计算刚性地基上一框架结构由于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加速度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变换计算1/3倍频程1Hz~80Hz内各频段对应的振动加速度级... 建立结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现场实测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时程记录,采用多点输入,计算刚性地基上一框架结构由于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加速度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变换计算1/3倍频程1Hz~80Hz内各频段对应的振动加速度级。利用同样的计算模型,采用一致输入和行波输入计算结构的振动强度;比较三种激励方式的计算结果,从而考察行波效应等对结构振动的影响。对地铁引起房屋振动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输入 二维有限元模型 频域分析 振动加速度级 振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M的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解距离模糊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娜 谭顺成 +1 位作者 王国宏 刘兆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70-1977,共8页
针对高脉冲重复频率(high pulse-repetition frequency,HPRF)雷达多假设解距离模糊方法在模糊区间发生变化时会出现解距离模糊错误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IMM)的混合滤波解距离模糊方法。通过把... 针对高脉冲重复频率(high pulse-repetition frequency,HPRF)雷达多假设解距离模糊方法在模糊区间发生变化时会出现解距离模糊错误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IMM)的混合滤波解距离模糊方法。通过把脉冲间隔数和脉冲间隔变化量作为目标待估计状态,对离散的脉冲间隔数、间隔变化量和连续的目标状态(径向距离和速度)进行混合滤波,从而将解距离模糊转换为混合滤波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第一个驻留时间内,在两帧以上同时检测到目标和只有一帧检测到目标两种情况下,该方法均可以克服现有多假设方法的不足,随着模糊区间的变化,正确地解距离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脉冲重复频率 距离模糊 交互式多模型 混合滤波 脉冲间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由搜索算法的数字多频陷波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伟 曾以成 +1 位作者 陈莉 杨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09-213,共5页
数字多频陷波滤波器的作用是同时处理数字信号中多个特定频率分量。传统设计方法通过级联多个单频陷波系统实现,仅适用于陷波频率间隔较大的情况,且存在频率响应不均匀、过渡带增益不对称以及陷波频率点之间增益难以控制等局限性。为此... 数字多频陷波滤波器的作用是同时处理数字信号中多个特定频率分量。传统设计方法通过级联多个单频陷波系统实现,仅适用于陷波频率间隔较大的情况,且存在频率响应不均匀、过渡带增益不对称以及陷波频率点之间增益难以控制等局限性。为此,以改进的自由搜索算法为基础,提出一种数字多频陷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通过改进陷波系统结构,约束参数空间,建立优化模型,优化配置极点位置,实现具有稳定特性的数字多频陷波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在实现准确陷波的同时,可使得过渡带增益对称且可控,通带内频率响应均匀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陷波滤波器 自由搜索算法 数字信号 陷波频率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奥陶系缝洞系统成像的配套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学军 费建博 +1 位作者 王建斌 陈松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3-588,528,共6页
针对塔中沙漠区近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奥陶系内幕缝洞系统成像困难等问题,开展了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缝洞系统精细成像配套处理技术研究,认为叠前保护低频去噪、地表一致性反褶积、速度模型的优化、多次波消除等4个... 针对塔中沙漠区近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奥陶系内幕缝洞系统成像困难等问题,开展了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缝洞系统精细成像配套处理技术研究,认为叠前保护低频去噪、地表一致性反褶积、速度模型的优化、多次波消除等4个环节是该区奥陶系缝洞系统可靠成像的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缝洞系统成像的配套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使研究区缝洞系统的地震资料成像品质较前期有明显提高,成像剖面上断裂特征清晰、串珠状地震反射异常特征突出,大大提高了该区奥陶系风化面及内幕岩溶特征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系统成像 配套处理技术 叠前保护低频去噪 反褶积 速度建模 多次波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