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B-LBP算子和Multilinear PCA算法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海燕 刘国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733-4735,4739,共4页
针对运用MB-LBP算法提取的人脸特征维数较高、而直接用MB-LBP算法提取的特征进行人脸识别时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MB-LBP和Multilinear PCA算法的新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利用MB-LBP算法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然后用Multilinear PC... 针对运用MB-LBP算法提取的人脸特征维数较高、而直接用MB-LBP算法提取的特征进行人脸识别时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MB-LBP和Multilinear PCA算法的新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利用MB-LBP算法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然后用Multilinear PCA算法对提取的人脸特征进行降维;最后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人脸识别。在FERET人脸库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高于传统PCA、分块PCA、LBP和PCA相结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LBP算法 multilinear PCA算法 特征提取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与MPCA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爱平 梁久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11-3014,共4页
针对同一场景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与模块化主成分分析(MPCA)的图像融合新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分别进行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得到不同尺度和方向下的粗细尺度系数;根据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 针对同一场景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与模块化主成分分析(MPCA)的图像融合新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分别进行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得到不同尺度和方向下的粗细尺度系数;根据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不同物理特性以及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对粗尺度系数的选择,采用基于模块化主成分分析(MPCA)的融合规则,确定融合权值,而对不同尺度与方向下的细尺度系数的选择,采用基于局部区域能量的融合规则;最后经Curvelet逆变换得到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准确地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在主观视觉效果与客观评价指标上均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图像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CURVELET变换 模块化主成分分析 可见光图像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模型MPCA在非线性系统故障监测与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勇 梁军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多向主元分析(MPCA)是一种应用于间歇生产过程故障监测与诊断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其线性化建模特征以及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它在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应用中往往难以保证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结合MPCA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滑... 多向主元分析(MPCA)是一种应用于间歇生产过程故障监测与诊断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其线性化建模特征以及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它在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应用中往往难以保证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结合MPCA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滑动模型的MPCA方法,讨论了该方法的建模及其在故障监测与诊断中的应用,并采用对称式DTW算法解决了多元轨迹同步化的问题.在实际生产设备上的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确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主元分析 间歇生产 滑动模型 故障诊断 动态时间错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与核密度估计的非线性MPCA在线故障监测
4
作者 肖应旺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9-993,共5页
针对多向主元分析(MPCA)不能提取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变量间的非线性特性以及T2统计量置信限的确定是以主元得分呈正态分布为假设前提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与核密度估计的非线性MPCA在线故障监测方法.该方法用自组织神经网... 针对多向主元分析(MPCA)不能提取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变量间的非线性特性以及T2统计量置信限的确定是以主元得分呈正态分布为假设前提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与核密度估计的非线性MPCA在线故障监测方法.该方法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去提取变量间的非线性特征信息;用核概率密度函数去估计非线性主元的置信限.将该方法应用到β-甘露聚糖酶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在线故障监测中,应用效果表明用非线性主元比用同样数目的线性主元能够获取更多的变量信息,并且用核密度估计置信限的方法比用参数估计的方法能更准确地对故障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主元分析 自组织神经网络 核密度估计 非线性主元 在线故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IMWMPCA方法及其在批过程故障监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肖应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8-220,共3页
针对传统的多向主元分析(multiw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批过程监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连续更新的改进移动窗多向主元分析(consecutively updated improved moving window MPCA,CUIMWMPCA)方法。该方法采用连续更新的多模... 针对传统的多向主元分析(multiw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批过程监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连续更新的改进移动窗多向主元分析(consecutively updated improved moving window MPCA,CUIMWMPCA)方法。该方法采用连续更新的多模型非线性结构代替传统的MPCA固定的单模型线性化结构,一旦通过改进的移动窗多向主元分析(improved moving windowMPCA,IMWMPCA)判断出某一新批次过程正常,则模型参考数据库就随之更新。在实时监测新的批过程时,只需利用已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并且在线连续地更新模型参考数据库,提高了批过程性能监测的准确性,克服了MPCA不能处理非线性过程和实时性的问题。通过采用CUIMWMPCA与移动窗多向主元分析(moving windowMPCA,MWMPCA)方法对青霉素分批补料发酵过程的实时监测,结果表明CUIMWMPCA比MWMPCA更适合于对缓慢变化的批过程进行监测,具有更可靠的监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过程 多向主元分析 改进移动窗 模型更新 青霉素发酵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约束DTW的MPCA间歇过程监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学金 黄梦丹 +1 位作者 王普 齐咏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3-400,共8页
针对间歇过程固有的批次不等长问题,也为了克服传统解决批次间同步问题方法存在的数据浪费、扭曲原始过程变量的自相关及交叉相关关系的严重缺陷,提出基于多约束的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方法,按照轨迹中点与点的模式... 针对间歇过程固有的批次不等长问题,也为了克服传统解决批次间同步问题方法存在的数据浪费、扭曲原始过程变量的自相关及交叉相关关系的严重缺陷,提出基于多约束的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方法,按照轨迹中点与点的模式进行动态匹配解决的同步问题.同时,引入了全局路径限制和失真度阈值限制对DTW方法进行改进,解决了传统DTW方法长时间运行造成的故障监测严重滞后的问题,同时克服了其处理过程的复杂性与其离线性导致其实际应用的困难.用多向主元分析(multiw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方法将多约束DTW处理过的数据进行建模.将该方法应用到青霉素发酵过程仿真实验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不等长批次进行规整,与传统方法相比,故障的误报率、漏报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多约束DTW 全局路径限制 失真度阈值限制 多向主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插值的张量步态识别算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贲晛烨 安实 +1 位作者 王健 王科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5-358,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线性插值的张量步态识别算法。为了能将测试步态序列与注册的相匹配,必须使测试序列的维数与注册的一致,首先将一个周期内的步态帧经相邻帧线性插值归一到一定数目,那么单个的步态样本表现成张量的形式。张量分析采用...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线性插值的张量步态识别算法。为了能将测试步态序列与注册的相匹配,必须使测试序列的维数与注册的一致,首先将一个周期内的步态帧经相邻帧线性插值归一到一定数目,那么单个的步态样本表现成张量的形式。张量分析采用多重线性主成分分析算法,在CASIA(B)步态数据库上实验,确定单个步态张量选择一个周期比半个周期更有效。该方法得到了令人鼓舞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线性插值 张量表达 多重线性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线性独立成分分析的掌纹识别 被引量:5
8
作者 郭金玉 谷丽华 +1 位作者 李元 曾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5,18,共4页
为快速有效地在掌纹识别中学习多种因素的高阶统计独立成分,利用多线性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掌纹张量进行降维,得到低维的模式矩阵,将掌纹图像向模式矩阵上投影以提取核心张量,通过计算核心张量间的余弦距离实现掌纹匹配。基于PolyU掌纹... 为快速有效地在掌纹识别中学习多种因素的高阶统计独立成分,利用多线性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掌纹张量进行降维,得到低维的模式矩阵,将掌纹图像向模式矩阵上投影以提取核心张量,通过计算核心张量间的余弦距离实现掌纹匹配。基于PolyU掌纹图像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PCA)、二维PCA、独立成分分析和多线性PCA相比,该方法的识别率最高,且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纹识别 主成分分析 二维主成分分析 多线性主成分分析 独立成分分析 多线性独立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自动发现土地覆盖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贺奋琴 何政伟 +2 位作者 胡振琪 尹建忠 房世波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了实现快速、自动化发现土地覆盖变化这一目标,在分析传统主成分差异法、差异主成分法、多波段主成分法三种不同处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变换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modifi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操... 为了实现快速、自动化发现土地覆盖变化这一目标,在分析传统主成分差异法、差异主成分法、多波段主成分法三种不同处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变换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modifi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操作中先将d1时相多光谱影像作主成分分析,得PC1d1,PC2d1,…,PC6d1;d2时相高分辨率全色波段PAN与PC1d1进行直方图匹配后,采用了经反复试验效果较好的3×3模板进行边缘滤波增强;然后取代PC1d1与PC2d1,PC3d1,…,PC6d1进行主成分逆变换,作者在ENVI4.0和IDL6.0工具包支持下实现了这一融合算法。以北京海淀区为例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MPCA法不仅能够快速发现变化信息,而且增强了影像纹理,弥补了传统主成分分析法的缺陷。此外,变化信息提取精度较高,其Kappa系数比传统主成分差异法、差异主成分法、多波段主成分法依次提高了0.063,0.118,0.029,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变化信息发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PCA) mpca 土地覆盖 变化信息 自动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MKPCA方法及其在发酵过程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齐咏生 王普 +1 位作者 高学金 公彦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30-2538,共9页
针对间歇发酵过程缓慢时变和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技术的多向核主元分析(MWMKPCA)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核主元分析(KPCA)和滑动窗口技术的优点,其中KPCA能有效解决过程数据的非线性问题,保证数据信息抽取的完整性;而滑动窗口... 针对间歇发酵过程缓慢时变和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技术的多向核主元分析(MWMKPCA)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核主元分析(KPCA)和滑动窗口技术的优点,其中KPCA能有效解决过程数据的非线性问题,保证数据信息抽取的完整性;而滑动窗口技术能有效避免MKPCA在线应用时预报未来测量值所引入的误差,提高监控性能。对于已判断正常的新批次过程数据,将其加入模型参考数据库进行更新,从而提高间歇过程性能检测的准确性。将该方法应用到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监控中,并与MPCA、MKPCA方法的监测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过程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降低运行过程的误报率,对缓慢时变的间歇过程具有更可靠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监测 多向核主元分析 多向主元分析 模型更新 发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线性鲁棒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史加荣 周水生 郑秀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0-1486,共7页
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是恢复低秩与稀疏成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将RPCA推广到张量情形,提出了多线性鲁棒主成分分析(MRPCA)框架.首先建立了MRPCA模型,即最小化张量核范数与l1范数的加权组合.然后使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上述... 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是恢复低秩与稀疏成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将RPCA推广到张量情形,提出了多线性鲁棒主成分分析(MRPCA)框架.首先建立了MRPCA模型,即最小化张量核范数与l1范数的加权组合.然后使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上述张量核范数优化问题.实验结果证实:对于具有多线性结构的数据,MRPCA比RPCA更加鲁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性鲁棒主成分分析 鲁棒主成分分析 低秩 核范数最小化 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离子迁移谱对山茶油掺假的检测 被引量:34
12
作者 陈通 陈鑫郁 +2 位作者 谷航 陆道礼 陈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75-279,共5页
以掺假山茶油样为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检测对象,利用多维主成分分析(multi-w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法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分析处理二维谱图... 以掺假山茶油样为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检测对象,利用多维主成分分析(multi-wa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法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分析处理二维谱图数据,探索并建立一种山茶油纯度检测方法。对配制的不同比例3种食用植物油的掺假油样进行GC-IMS检测,采用MPCA压缩并提取矩阵中的得分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将提取的得分矩阵进行PLS分析,建立掺假量的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MPCA处理后的主成分图可以明显区分山茶油样和掺入不同种类食用油的掺假山茶油样,且不同掺入比例组有其明显的归属区域;采用PLS对MPCA的得分矩阵进行回归分析,可实现对山茶油掺假比例的准确定量测定。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无损的特点,可应用推广到其他联用仪器的数据分析处理中,在食用油品质控制与评价方法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油 纯度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 多维主成分分析(mpca) 偏最小二乘(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特征的不等长间歇过程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金玉 赵璐璐 李元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8-130,共3页
为了提高不等长间歇过程故障诊断的性能,同时降低算法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特征的不等长间歇过程故障诊断算法。首先计算每个不等长批次的均值、方差、偏度、峭度和任意两个变量间的欧氏距离,并将这些统计特征组合成一个等长的... 为了提高不等长间歇过程故障诊断的性能,同时降低算法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特征的不等长间歇过程故障诊断算法。首先计算每个不等长批次的均值、方差、偏度、峭度和任意两个变量间的欧氏距离,并将这些统计特征组合成一个等长的特征向量;然后运用主元分析(PCA)进行过程监视。半导体工业实例的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多向主元分析(MPCA)方法相比,基于统计特征的不等长间歇过程故障诊断算法的故障诊断率提高15%,故障检测时间减少了0.002 s,因此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故障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不等长间歇过程 统计特征 多向主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线性稀疏主成分的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志超 张正 +3 位作者 刘昌华 周亚文 芦俊俊 王春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60,共7页
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有助于提高高光谱数据的应用效率和精度。针对基于向量的特征提取算法无法充分利用高光谱影像立方体空间结构信息这一缺点,本文提出在所有张量模式中执行稀疏降维的多线性稀疏主成分分析(MSPCA)算法,以中国嘉兴典型... 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有助于提高高光谱数据的应用效率和精度。针对基于向量的特征提取算法无法充分利用高光谱影像立方体空间结构信息这一缺点,本文提出在所有张量模式中执行稀疏降维的多线性稀疏主成分分析(MSPCA)算法,以中国嘉兴典型村庄和美国内华达州Curprite矿区高光谱影像为原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空间主成分分析(SPCA)和多线性判别分析(MPCA)3种特征提取方法对比分析所提算法特征提取后的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利用MSPCA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的分类精度均优于其他方法,在两个试验区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96.36%和9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 多线性稀疏主成分分析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线性主元分析和FLD的掌纹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金玉 孔晓光 +1 位作者 李元 曾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398-4400,共3页
为了减少高维对计算成本的影响,同时提取有利于分类的判别特征,提出运用多线性主元分析(MP-CA)与FLD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掌纹识别。运用MPCA直接对掌纹张量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低维特征向量作为FLD的输入,提取判别特征向量,计算特征向量间... 为了减少高维对计算成本的影响,同时提取有利于分类的判别特征,提出运用多线性主元分析(MP-CA)与FLD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掌纹识别。运用MPCA直接对掌纹张量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低维特征向量作为FLD的输入,提取判别特征向量,计算特征向量间的余弦距离进行掌纹匹配。PolyU掌纹图像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主元分析(PCA)、PCA+FLD、二维主元分析(2DPCA)、独立元分析(ICA)和MPCA相比,该算法的识别率(RR)最高为99.91%,特征提取和匹配总时间为0.398s,满足实时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掌纹识别 主元分析 多线性主元分析 FISHER线性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主元分析的间歇过程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6
作者 孔晓光 郭金玉 林爱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0-352,共3页
传统的多向主元分析(MPCA)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多变量间歇过程。在MPCA算法中,三维的间歇过程数据需要转换为高维的二维向量,导致计算量和存储空间大,同时不可避免地丢失一些重要信息。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二维主元分析(2DPCA)的故障诊... 传统的多向主元分析(MPCA)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多变量间歇过程。在MPCA算法中,三维的间歇过程数据需要转换为高维的二维向量,导致计算量和存储空间大,同时不可避免地丢失一些重要信息。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二维主元分析(2DPCA)的故障诊断方法。由于每个批次的间歇过程数据是一个二维向量(矩阵),应用以各个批次矩阵为分析对象的2DPCA算法,避免矢量化,存储空间和存储需求小;另外,2DPCA采用各个批次的协方差的平均值来进行建模,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不同类型的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半导体工业实例的监视结果说明,2DPCA方法优于M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故障诊断 主元分析 多向主元分析 二维主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相关多线性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凌云 秦岸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6年第1期73-75,98,共4页
针对在人脸识别算法中,维数的增加往往会给算法的运算带来沉重负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相关多线性主成分分析(UM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的人脸识别算法,算法在保证在降维的时候保留尽可能多的内部结构信息。UMPCA通过一张量至... 针对在人脸识别算法中,维数的增加往往会给算法的运算带来沉重负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相关多线性主成分分析(UM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的人脸识别算法,算法在保证在降维的时候保留尽可能多的内部结构信息。UMPCA通过一张量至向量的过程,可直接获取原张量数据的绝大部分非相关特征,提取的特征再通过经典算法LDA处理。利用AT&T人脸数据库对该算法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分析显示该算法优于其他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 非相关多线性主成分分析(Umpca) 线性判别分析(LDA)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线性主成分分析的支持高阶张量机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奎 何丽芳 杨晓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7,共9页
为了处理张量数据,传统的学习算法常常把张量展成向量,但会造成破坏原始数据固有的高阶结构和内在相关性,导致信息丢失,或产生高维向量,使得后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过拟合、维度灾难和小样本问题.近年提出了许多基于张量模式的分类算法... 为了处理张量数据,传统的学习算法常常把张量展成向量,但会造成破坏原始数据固有的高阶结构和内在相关性,导致信息丢失,或产生高维向量,使得后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过拟合、维度灾难和小样本问题.近年提出了许多基于张量模式的分类算法,而支持高阶张量机算法是张量分类算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考虑到张量的高维性和高冗余性,本文提出基于多线性主成分分析的支持高阶张量机分类算法(Multilinear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Based Support High-Order Tensor Machine,MPCA+SHTM).该算法首先利用多线性主成分分析对张量进行降维,然后利用支持高阶张量机对降维后的张量进行学习.在12个张量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MPCA+SHTM在保持测试精度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了SHTM的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高阶张量机 多线性主成分分析 张量分解 交替投影张量机 support HIGHER-ORDER TENSOR machine(SHTM) multilinear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m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主成分分析特征的智能损伤诊断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杰明 刘逸平 +3 位作者 陈敬松 周立成 刘泽佳 汤立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62-1667,共6页
文章在移动主成分分析(mov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的MPCA特征——特征向量差方向角(directional angle of eigenvector variation,DAEV),并将其作为机器学习的输入建立损伤识别模型。利用双跨连续... 文章在移动主成分分析(mov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PCA)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的MPCA特征——特征向量差方向角(directional angle of eigenvector variation,DAEV),并将其作为机器学习的输入建立损伤识别模型。利用双跨连续梁的仿真应变监测数据验证了以DAEV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诊断结构损伤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MPCA特征向量相比,DAEV能更好地表征桥梁状态的变化,以DAEV为输入的机器学习模型损伤识别能力更强;对于早期损伤,以DAEV特征为输入的模型识别准确率比以MPCA特征向量为输入的模型高3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主成分分析(mpca) 特征向量差方向角(DAEV) 机器学习 桥梁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多向主成分分析的翻车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8
20
作者 鄂东辰 张立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8-964,共7页
采用基于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的方法对翻车机液压系统故障进行监测。根据翻车机液压系统各阶段的工作机理将监测变量分块,使每一块中的变量间因果关系更加明确,再对各块分别建立多向主成分分析(MPCA)监测模型。将分块MPCA模型和全变量MPC... 采用基于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的方法对翻车机液压系统故障进行监测。根据翻车机液压系统各阶段的工作机理将监测变量分块,使每一块中的变量间因果关系更加明确,再对各块分别建立多向主成分分析(MPCA)监测模型。将分块MPCA模型和全变量MPCA模型应用于压车缸泄漏故障的监测,结果表明分块MPCA模型对微小泄漏更加敏感,具有较高的故障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多向主成分分析 分块 故障监测 翻车机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