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已建综合利用水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实践探索——以石曹抽水蓄能电站为例
1
作者 陈瑾晗 范威 徐辉荣 《广东水利水电》 2025年第4期54-58,共5页
利用已建综合利用水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节省水库工程投资,充分发挥已建水库的综合效益,加快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速度,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该文以广东省德庆石曹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探索利用已建综合利用水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同时保障... 利用已建综合利用水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节省水库工程投资,充分发挥已建水库的综合效益,加快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速度,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该文以广东省德庆石曹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探索利用已建综合利用水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同时保障其原有基本功能的方案,分析成果可为相关研究及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已建水库 洪水调节 灌溉库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上河段滞沙能力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申冠卿 王平 张武欣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5,47,共9页
黄河下游河床调整主要取决于来水来沙和河床边界条件,河床调整沿程不均衡特征明显,花园口以上河段床演变对水沙条件的变化响应尤为突出,泥沙冲淤调整幅度最大。基于河道冲淤及水沙演进特性、滞沙可行性、河槽几何特性等分析,提出了花园... 黄河下游河床调整主要取决于来水来沙和河床边界条件,河床调整沿程不均衡特征明显,花园口以上河段床演变对水沙条件的变化响应尤为突出,泥沙冲淤调整幅度最大。基于河道冲淤及水沙演进特性、滞沙可行性、河槽几何特性等分析,提出了花园口以上河段可作为泥沙天然反调节“库”概念,结合黄河下游实测洪水资料,采用水力计算方法,计算了花园口以上河段的河槽排洪能力及不同河槽规模条件下河槽允许滞沙量,提出了反调“库”滞沙能力,可为小浪底水库排沙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对维持小浪底水库有效库容、弥补后续清水河床沙源不足、改善黄河下游河槽冲淤不均衡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衡调整 河槽动态库容 滞沙能力 泥沙反调节库 水沙调控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家寨水库运行以来调洪库容变化规律及恢复措施研究
3
作者 李昆鹏 江恩慧 +2 位作者 王金亮 李丽珂 路新川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6,共5页
为了给万家寨水库调洪库容有效恢复提供科技支撑,系统梳理了万家寨水库入出库水沙变化情况、库区泥沙冲淤演变规律、调洪库容变化规律以及淤损库容恢复措施,结果表明:1)万家寨水库1999—2023年非汛期运行水位为952~980 m,1999—2010年... 为了给万家寨水库调洪库容有效恢复提供科技支撑,系统梳理了万家寨水库入出库水沙变化情况、库区泥沙冲淤演变规律、调洪库容变化规律以及淤损库容恢复措施,结果表明:1)万家寨水库1999—2023年非汛期运行水位为952~980 m,1999—2010年汛期运行水位为950.9~967.2 m、2011—2023年(除2016年外)汛期降低水位运用后最低水位为921.6 m;2)万家寨水库1999—2023年多年平均入库水量约为185.19亿m^(3)、沙量约为0.501亿t,出库水量约为180.70亿m^(3)、沙量约为0.363亿t;3)万家寨水库2010年汛后淤积纵剖面基本达到设计淤积平衡状态;2011年以来水库排沙运用,截至2023年10月总库容淤损2.859亿m^(3)、调洪库容淤损0.191亿m^(3);4)万家寨水库入库长历时大流量过程有利于降低水位敞泄运用排沙,坝前水位低于952.00 m时出库含沙量迅速增加,降至淤积面以下或泄空敞泄时,产生的溯源冲刷有利于提高输沙效率;5)单纯依靠水力减淤已无法有效恢复万家寨水库调洪库容,可采用水力减淤与机械清淤相结合的方式减淤,清淤泥沙输送至主河槽随水流动力排出库区或输送至岸上进行泥沙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减淤 机械清淤 调洪库容 库容恢复 万家寨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调节综合利用水库多级调度图编制研究
4
作者 李晓英 刘翔宇 吴少霖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84,共5页
承担多项兴利任务的多年调节水库,需综合考虑入库径流和不同任务要求编制多级调度图。提出了改进典型年法编制多年调节综合利用水库的多级调度图,即对不同来水水平年,根据水库各项兴利任务的设计保证率和年保证供水过程,将综合供水进行... 承担多项兴利任务的多年调节水库,需综合考虑入库径流和不同任务要求编制多级调度图。提出了改进典型年法编制多年调节综合利用水库的多级调度图,即对不同来水水平年,根据水库各项兴利任务的设计保证率和年保证供水过程,将综合供水进行对应分级,拟定各级供水过程的供水系数,计算得到多级综合供水过程和年需供水量;利用长系列入库径流资料,根据各级供水任务年需供水量选取典型年,按相应需供水过程进行供水;考虑多年调节水库蓄供水特性,采用不同起调水位编制各调度线,上调度线典型年从蓄水期末水库位于正常蓄水位起调,下调度线和连枯年份调度线典型年从供水期末水库位于死水位起调,逆时序绘制各典型年水库蓄水指示线,分别取上、下包线,得到上、下调度线和连枯年份调度线;通过计算分界库容,拟定不同兴利任务的分界调度线,协调不同兴利任务。综合四条调度线,编制得到多年调节综合利用水库的多级调度图。选取某多年调节综合利用水库,按照流程编制其水库多级调度图,利用调度图进行长系列径流调度,经统计,所编制调度图满足各兴利部门设计保证率要求,多级调度图可有效指导水库运行,提高综合利用水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调节水库 典型年 蓄水指示线 多级调度图 设计保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沟-塘系统纳洪减污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时红 才硕 +3 位作者 孙占学 时元智 赵树君 雷少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针对南方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且极端气候加剧、农业用水效率不高且面源污染严重等水安全问题,探讨稻田、排水沟、塘堰组成的灌溉排水系统(简称田-沟-塘系统)的调蓄纳洪、协同减污效应,以期为灌区雨洪调蓄和节水减排提... 针对南方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且极端气候加剧、农业用水效率不高且面源污染严重等水安全问题,探讨稻田、排水沟、塘堰组成的灌溉排水系统(简称田-沟-塘系统)的调蓄纳洪、协同减污效应,以期为灌区雨洪调蓄和节水减排提供理论参考。从灌区雨洪调蓄实际出发,对当前田-沟-塘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工作和发展进行总结,对田-沟-塘系统承纳洪水、输水蓄水、优化调水、协同防控氮磷流失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田-沟-塘系统的“虚拟水库”模式及其纳洪效应的模型模拟方法。目前关于田-沟-塘系统调水控水的研究还普遍停留在净化水质单方面效用上,水量调蓄方面则多以研究稻田、排水沟、塘堰单个体的水平衡过程为主,缺少田-沟-塘系统联合调度的系统研究,如何提高灌区粮食生产过程中雨洪调蓄利用仍缺乏系统思维和技术手段。未来的研究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田-沟-塘系统雨水调蓄利用和协同减污功能,揭示稻田作为“隐形蓄水池”的蓄水潜力以及田-沟-塘系统的调洪削峰减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沟-塘 灌溉排水 蓄水调洪 协同减污 雨洪资源 灌区雨洪调蓄 虚拟水库 纳洪减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黄河调水调沙“丰调枯蓄”运用方式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翠霞 朱呈浩 +1 位作者 高兴 罗秋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调水调沙是黄河保护治理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黄河水沙情势以及水库和河道边界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现状调水调沙运用方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水沙调控多目标协同的需求。基于黄河水沙特性以及多年调度经验,提出“丰调枯蓄”的调水调沙思想... 调水调沙是黄河保护治理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黄河水沙情势以及水库和河道边界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现状调水调沙运用方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水沙调控多目标协同的需求。基于黄河水沙特性以及多年调度经验,提出“丰调枯蓄”的调水调沙思想和运用方式,即根据来水条件变化灵活地调整当年调水调沙策略,丰水年多开展调水调沙以使水库多排沙、河道多输沙,平水年适当开展调水调沙以满足多目标需求,枯水年不开展调水调沙以蓄水兴利。数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现状运用方式,“丰调枯蓄”运用方式可实现调水调沙的年际调度,使小浪底水库排沙、供水、生态、发电效益得到全面提升,计算期50 a水库累计淤积量减少5.78亿m^(3),不满足下游供水的年均时间少1.1 d,出库含沙量大于80 kg/m^(3)的年均时间少0.9 d,年均发电量增加1.2亿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调沙 丰调枯蓄 运用方式 黄河下游河道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跳峡河段梯级对下游梯级电站水资源利用效益的补偿作用
7
作者 傅巧萍 张佳梅 曹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2,共8页
为了给虎跳峡河段梯级开发方案和工程规模的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工程早开工、早见效,基于考虑控制性水库调蓄、已建在建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和河道外新增耗水量的边界条件,建立了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模型,计算分析了虎跳峡河段梯级不... 为了给虎跳峡河段梯级开发方案和工程规模的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工程早开工、早见效,基于考虑控制性水库调蓄、已建在建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和河道外新增耗水量的边界条件,建立了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模型,计算分析了虎跳峡河段梯级不同调节库容方案时水库自身库容的利用情况,以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和平枯水期发电量指标为代表分析了对下游梯级电站水资源利用效益的补偿作用。通过分析论证认为:结合汛期需要预留58.6亿m^(3)防洪库容的要求,虎跳峡河段设置60亿~120亿m^(3)调节库容,即可在充分利用本河段水力资源的同时,增加下游梯级电站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6.2亿~119.4亿kW·h,多年平均平枯水期发电量161.5亿~294.0亿kW·h,继续增加调节库容,虽然对下游梯级电站的补偿效益更为显著,但库容利用率较低,边际效应递减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库容 控制性水库 联合调度 下游梯级电站 补偿作用 虎跳峡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家横水库增容扩建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姗娜 李贺 《山东水利》 2024年第5期25-27,共3页
水库作为综合利用资源的关键基础设施,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适度抬高兴利水位、提升多年调节功能,可实现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文章论述了杨家横水库增容建设内容,并对增容后效益进行了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杨家横水库 增容扩建 水库调蓄 防洪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调节水库库容系数与调节系数的关系研究——以汤村水库为例
9
作者 连威 曹夏禹 葛进雄 《江淮水利科技》 2024年第1期26-30,I0002,共6页
年调节水库库容系数与调节系数之间的关系与来水过程、用水过程以及设计保证率等多种因素有关。以汤村水库为例,对三处坝址进行长系列时历法水量平衡计算分析,分析发现:水库在年调节条件下,调节系数随着库容系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增... 年调节水库库容系数与调节系数之间的关系与来水过程、用水过程以及设计保证率等多种因素有关。以汤村水库为例,对三处坝址进行长系列时历法水量平衡计算分析,分析发现:水库在年调节条件下,调节系数随着库容系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增大的速率逐渐减小;库容系数与调节系数呈幂函数关系,随着调节系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增大的速率逐渐增大;水库复蓄指数(多年平均)与库容系数呈幂函数关系,且随着库容系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坝址、库容系数相同,供水时的调节系数大于灌溉时的调节系数。研究成果可供新建水库前期规划和已建水库供水能力复核等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年调节 库容系数 调节系数 复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cel规划求解在柱蚕水库库容曲线拟合中的应用
10
作者 仇灵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精准的库容曲线关系是科学合理实施水库调度的技术支撑,关系着水库的防洪安全和综合利用效益的充分发挥。本文介绍一种应用Excel软件中的图形处理和规划求解功能拟合柱蚕水库库容曲线,简化了手工绘制库容曲线的工作量,提高了定线效率及... 精准的库容曲线关系是科学合理实施水库调度的技术支撑,关系着水库的防洪安全和综合利用效益的充分发挥。本文介绍一种应用Excel软件中的图形处理和规划求解功能拟合柱蚕水库库容曲线,简化了手工绘制库容曲线的工作量,提高了定线效率及库容曲线精度。经过拟合后的曲线和函数表达式可直接用于计算机进行库容曲线的分析和应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容曲线 水库调度 防洪 EXCEL 规划求解 柱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1960-2022年水位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11
作者 庄妍 樊敏 孙进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4年第7期48-56,共9页
文章以水文站长期监测资料整编成果、遥测雨量站降水监测成果、流域历年降水蒸发数据及水库蓄水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水量平衡法、相关系数分析法、相对评判法,分析密云水库1960—2022年水位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文章以水文站长期监测资料整编成果、遥测雨量站降水监测成果、流域历年降水蒸发数据及水库蓄水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水量平衡法、相关系数分析法、相对评判法,分析密云水库1960—2022年水位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密云水库水位年代际变化依次经历了五个涨落阶段,水位呈上升变化趋势;人类调控和自然来水相互作用导致的入库、出库水量变化,影响密云水库蓄水量上升或下降,是水库水位变化主要驱动因素。该成果对密云水库安全调度、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水位特征 驱动因素 降雨来水 水库调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祥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溢洪道改建方案研究
12
作者 刘烁楠 李麒 严凌志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2期23-28,共6页
钟祥抽水蓄能电站拟利用已建的北山水库作为下水库,该电站建成后发电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将对北山水库洪水调节产生较大影响。为保证下水库本身的防洪安全、兼顾兴利利用、保证大坝下游防护对象在发生防洪标准洪水时的安全、不增加库区... 钟祥抽水蓄能电站拟利用已建的北山水库作为下水库,该电站建成后发电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将对北山水库洪水调节产生较大影响。为保证下水库本身的防洪安全、兼顾兴利利用、保证大坝下游防护对象在发生防洪标准洪水时的安全、不增加库区淹没范围,需对下水库溢洪道进行改建。对比分析了溢洪道扩宽、新建泄洪洞和溢洪道改建闸门3种方案。结果表明:溢洪道改建闸门方案在对水库下游防洪压力、工程投资和水库调度灵活性等方面均占优,可作为推荐采用的方案。设计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泄流改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调度 溢洪道 钟祥抽水蓄能电站 北山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洪水影响评价研究
13
作者 顾国玉 曲永驭 严凌志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2期1-6,22,共7页
科学合理地分析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影响范围内的洪水安全至关重要。首先回顾了抽水蓄能电站洪水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然后以石台、钟祥、清江这3座不同类型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探讨抽水蓄能电站洪水影响评价的特点及技术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电... 科学合理地分析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影响范围内的洪水安全至关重要。首先回顾了抽水蓄能电站洪水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然后以石台、钟祥、清江这3座不同类型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探讨抽水蓄能电站洪水影响评价的特点及技术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电站在洪水影响评价中的共性和差异,分析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根据不同抽水蓄能工程特点总结了洪水防范措施。结果表明: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技术标准的统一,抽水蓄能电站洪水影响评价不仅关注项目本身的防洪安全,还更加注重综合性和系统性,强调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全面评估。抽水蓄能电站洪水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水库洪水调节计算、水库泥沙淤积分析计算、壅水分析计算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影响评价共性体现在评价范围和内容上,主要包括水库调节计算、回水影响分析和下游河道影响评估等;差异则体现在各电站的工程特征、地理位置、水文特征等方面。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新建水库采取洪水防范措施需考虑防洪保护对象和下游生态用水需求等;利用已建水库的抽水蓄能电站洪水防范措施需充分考虑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对已建水库工程和库周可能新增的洪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影响评价 抽水蓄能电站 水库调节 石台抽水蓄能电站 钟祥抽水蓄能电站 清江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玉林、北海水源布局研究
14
作者 闭祖良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4期40-43,53,共5页
玉林市、北海市人均水资源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现状供水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协调。通过分析玉林市、北海市周边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条件,结合水源水量水质情况、玉林和北海市经济发展规划、经... 玉林市、北海市人均水资源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现状供水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协调。通过分析玉林市、北海市周边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条件,结合水源水量水质情况、玉林和北海市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合理可行等因素,对不同水源工程布局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选,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布局 水源方案 调蓄水库 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大型水库库容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芦云峰 谭德宝 杨中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传统的水库库容计算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大型水库库容值,满足不了水库运行调度的需求。为此,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在采集和构建高精度的水库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基础上,结合GIS组件二次开发技术,对水库库容的精确计算提出了一... 传统的水库库容计算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大型水库库容值,满足不了水库运行调度的需求。为此,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在采集和构建高精度的水库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基础上,结合GIS组件二次开发技术,对水库库容的精确计算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运用该方法编写通用的库容计算软件平台对三峡水库静库容和动库容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较为准确,表明该方法准确有效,可以在其它具有地形DEM数据的大型水库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技术 静库容 动库容 DEM 水库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库容分配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钟平安 李兴学 +1 位作者 张初旺 李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4,共4页
分析了能够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基本条件和水库群防洪实时调度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并联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库容分配模型,该模型可以表达空间上不同防洪点的重要性差异,实现补偿调度模式与削峰调度模式的自由组合;从目标函数的物... 分析了能够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基本条件和水库群防洪实时调度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并联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库容分配模型,该模型可以表达空间上不同防洪点的重要性差异,实现补偿调度模式与削峰调度模式的自由组合;从目标函数的物理意义出发,提出了分步迭代交互求解方法,该方法能最大限度体现决策者的偏好,保障解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计算速度,满足了群决策会商的实时性要求;实例研究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群 防洪调度 库容分配 补偿调度模式 削峰调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库库容和调蓄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姚旭初 柴福鑫 +2 位作者 袁鸿鹄 谢新民 张琦伟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12-116,共5页
面向大型调水工程的受水区,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受水区北京市密怀顺区域为例,本文研究探讨了地下水库库容和特征水位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模型计算了地下水库的回补规模和合理的调蓄能力,为地下水库的论证与建设提供了依据,为建立... 面向大型调水工程的受水区,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受水区北京市密怀顺区域为例,本文研究探讨了地下水库库容和特征水位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模型计算了地下水库的回补规模和合理的调蓄能力,为地下水库的论证与建设提供了依据,为建立地下水库替代地表水库调蓄调水量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库容 调蓄能力 调水工程 地下水回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对荆江三口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31
18
作者 郭小虎 韩向东 +1 位作者 朱勇辉 渠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8-51,共4页
根据2003~2008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影响荆江三口分流因素的变化,利用1990~2000年天然径流量过程,基于2002年地形分别计算了调蓄前后荆江三口分流量的变化,获得了三峡水库调蓄作用对荆江三口分流的影响,2008年地形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表明,... 根据2003~2008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影响荆江三口分流因素的变化,利用1990~2000年天然径流量过程,基于2002年地形分别计算了调蓄前后荆江三口分流量的变化,获得了三峡水库调蓄作用对荆江三口分流的影响,2008年地形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表明,荆江三口分流略有增加;这是近期荆江三口分流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调蓄 荆江三口 分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库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37
19
作者 朱思远 田军仓 李全东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27,共5页
综述了地下水库近几年的研究现状,分别总结了地下水库的概念、组成分类、调蓄能力和建库的基本条件等。结合国内外已建成的地下水库的实例,分别从: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尤其是含水层边界条件和水文计算参数的确定;②地下水... 综述了地下水库近几年的研究现状,分别总结了地下水库的概念、组成分类、调蓄能力和建库的基本条件等。结合国内外已建成的地下水库的实例,分别从: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尤其是含水层边界条件和水文计算参数的确定;②地下水库的数值模型的建立;③地下水库调蓄水量的计算和调蓄能力的分析;④地下水库地下挡水坝的施工方法;⑤地下水库的管理监测系统的建立等方面分析了修建地下水库的基本理论思路。并分析总结了地下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下水库 调蓄能力 数值模拟 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R技术模式在我国地下水库工程建设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俊 陈凯麒 +1 位作者 梁鹏 苏小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2-195,共4页
相比地表水库工程而言,地下水库工程是通过人工干预改变地下水补给量或排泄量来调节库容,在水资源战略储备和地下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国内外地下水库工程已有一定数量和规模,但国外建设的地下水库工程广泛地应用了ASR(含... 相比地表水库工程而言,地下水库工程是通过人工干预改变地下水补给量或排泄量来调节库容,在水资源战略储备和地下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国内外地下水库工程已有一定数量和规模,但国外建设的地下水库工程广泛地应用了ASR(含水层存储与回用)技术模式,而国内则由于存在成本效益比不清晰、回灌堵塞技术未突破、环境影响不确定、回灌水源不足以及缺少政策法规指导等原因,尚无应用案例。然而,无论是在城市供水和水资源调蓄,还是水质涵养及战略储备上,建设采用ASR技术模式增压回灌的地下水库工程仍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地下水库工程 ASR 回灌 调蓄 回灌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